人物》那一年,我遇見150cm Life的高木直子
2003年,東京,池袋,淳久堂書店,三樓,某個角落,我遇見150cm的高木直子。翻讀她的出道作,心裡想著:「啊,這不就是我的故事嗎?」「可以帶回台灣跟同樣150cm的朋友分享。」
回到台灣之後,收到遠嫁他鄉的日文老師的訊息,她寫著:「我們的故事出成書了。」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感中,大田簽下了第一本海外圖文書:《150cm Life》,而日文老師後來也成為高木著作的主要譯者。
有人要看150cm的故事嗎?但誰不是從150cm長到160、170,甚至180cm的呢?
也許我們都忘了,長大是一個過程,長高更是一個過程,只是我沒經歷過……不過,為了喚醒高個子的失憶症,我決定加上一句文案:送給現在150cm和曾經150cm的你。
出版高木的第一本新書,純粹是私心。高木的幽默特質,讓許多人有了解壓出口,並且讓自己回到童年排排站時的純真狀態。
▉最單純的動機,成就最美好的故事
2004年,我第一次與高木直子相見。初出道的新人作者,坐在大編輯旁邊,羞澀安靜,卻難掩興奮。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出版業,高木第一次有了海外版權,也創造了出乎意料的銷售成績。
不過高木後來告訴我,她覺得初次見面最有趣的是:居然編輯也是150cm,譯者也是150cm,有著不可思議的驚訝感。
之後,我們幾乎每年見面,而她穩定的創作量,也是簽下第一本書時的我始料未及的。
在《150cm Life》中文版之後,半年內緊接著出版的《一個人住第5年》,是高木在台灣銷量大爆發的作品。之後,大田又陸續出了不少「一個人……」。
我們決定用「一個人」系列定調高木直子。「一個人」代表的就是高木,「一個人」帶大家去挑戰各種新鮮事物,一起經歷高木式的百種滋味。也因為「一個人」,創造了不少「一個人」的暢銷紀錄。台灣的銷售成績,甚至引起日本出版社的高度好奇,日方社長有一年國際書展專程來到台北,詢問高木在台成功的緣由。每遇有人問及這個問題,我總開玩笑說,可能我也是150cm。
暢銷無法複製,高木擅長把平凡的人生,畫得簡單動人,卻又正中紅心,讓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不僅被同理,為日常補充了放鬆能量,同時也喚醒我們最單純的嚮往。
▉與讀者建立每年相見的創作關係
高木的創作題材多變,是學生時期墊下的基礎。
高中就熱愛創作的她,和死黨約定每天練習畫畫,3年內累積了一百多本的練習本。因為日本的競爭非比尋常,畢業之後,為了畫畫,她決定離開家鄉三重縣到東京都奮鬥。她打過各種工,只為圓自己的創作夢。在一個偶然機會,編輯看到她的一則自嘲圖文,建議她將矮個子的心情畫成一本書,她才得以在日本國內出道。後來,她也將這段追夢的苦日子,畫在《一個人上東京》、《一個人漂泊的日子1、2》書中。
通常以自身經驗為主的創作模式,容易陷入重複枯竭,但高木卻不斷更新題材,對微小事物與情緒有著獨特的詮釋能力。她也擅長描述童年情感,抒發青春情懷,以及親情故事。從2003年至2016年,她以一年出版2到3本書的速度進行創作。如今,她已成為日本國內的搶手作家、華文圈最受歡迎的海外作者。
高木覺得,如果不持續創作,讀者會很快忘記她。維持穩定的創作習慣,是她與讀者建立關係的方式。而透過她的作品,讀者不僅了解她的成長故事,也跟著她到處旅行,包括跑馬拉松。許多讀者因為《一個人去跑步》系列,展開自己的運動計劃,也有了征服世界馬拉松的野心。作家彎彎與歐陽靖等人,都曾公開表示,她們相當喜愛高木的馬拉松系列。
▉台灣與日本的取材之旅
某個夜晚,我們一群台灣人,在小酒館舉杯暢談時,承諾與高木一起去法國跑紅酒馬拉松。2012年9月底,我們真的在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莊中,和32度高溫搏鬥。
那次馬拉松過程中,我不斷地想:為什麼千里迢迢來到法國,不去單純享受紅酒,卻在低矮的樹林間奔跑?一邊跑一邊想,啊,人生有好多事可以享受,但絕對不是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中跑步!
跑步期間,看到有人喝醉,有人受傷,有人從出發前的白皙曬成微黑,我們全身的汗水也凝成了粗糙的鹽粒。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跑著,終於在30公里休息處,看到所有夥伴,包括高木直子,但她卻停了下來……之後的故事,她都寫在《一個人出國到處跑》書中。
後來,我們又一起參加了台北馬拉松,一起在台灣、日本吃喝玩樂。日本編輯與高木直子,不斷有新提案,四處取材。看她為新書取材的方式,也讓我們開了不少眼界。譬如在跑馬拉松時,當我們跑到無法喘息時,發現高木竟還能拍照,還可以記下各種細節,除了將動態的活動平面化之外,還把自己的內心掙扎與感受如實呈現,讓同在現場的我們佩服不已。
▉不再一個人的高木直子
前年(2015年)11月,收到日本編輯的邀請,希望我可以到東京參加一場派對,擔任神祕嘉賓。那是日本編輯群為高木祕密策劃的新婚派對。高木直到當天,都以為只是簡單的朋友約會,沒想到是充滿驚喜的溫馨派對。
那間可愛的小店裡,滿滿都是祝福的氣味。許多曾經在高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都從日本各地到達現場。這些好朋友們,在高木直子夫妻走進店家的那一刻,同聲開口祝賀,並一起拉下賀喜布條。高木帶著不可置信的表情說:啊,怎麼不早說,至少可以打扮一下,因為剛剛還在做木工,只穿著工作服啊。
我看著40歲結婚的高木,想到她的一個人系列,終於不再是一個人了。
也許是持續保持運動,新婚一年後,高木便順利懷孕。在東京工作室見到孕婦高木時,竟有了陪伴一位老朋友成長的感動。她拿著剛完成的草稿說:啊,真的害羞,要將自己40世代結婚畫出來,真的不好意思。
我心想,原來接下來可能是結婚一年級生與媽媽一年級生啊。
今年2月,高木的女兒出生了。她的創作內涵,也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有了更多的可能。
我一直記得第一次見到新人高木時,她害羞興奮的模樣。也記得去年我們要從她的工作室離開時,挺著8個月孕肚,陪我們走到公車站,在站牌揮手道別,直到車子啟動才慢慢往回走的高木。不管是第一年,還是第十年,高木就像她自己最喜愛的漢字「素」,保持著性格中的坦率與真誠。
十多年來,我們有了許多共創的回憶,也一起從青澀到成熟。回想起來,是暖色系,是微笑的臉。●
一個人到處瘋慶典:高木直子日本祭典萬萬歲 作者簡介:高木直子 |
人物》將哲學帶入日常生活: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專訪
近年來,台灣書市興起一股哲學熱潮,不僅出現了論述力求通俗的大量「哲普」作品,也引介了不少國外哲學教育的文本,是相當可喜的現象。其中,法國文化的精神底韻,與哲學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之間的密切關係,更被視為重要的借鏡。
然而,有識之志擔憂,某些書籍的宣傳或定位,將「概念拼盤」視為哲學思想,為哲學塑造出「快問快答」式的期待,或者對於法國哲學教育抱持過度美化、近乎一廂情願的嚮往,實無助於「哲學思考」能力的養成。
2006年創刊的法國《哲學月刊》(Philosophie Magazine,2011年起同步推出德文版),是近年新興而不可忽視的重要人文刊物。該刊每期內容包含三大主軸:對於重大時事的思索、介紹重要哲學家或著述,以及邀請當代哲學家討論種種人生在世的重要問題。目前每期總銷量約6萬冊,閱讀人次至少60萬,不僅在平面媒體式微的大環境下異軍突起、逆勢成長,而且成功將哲學的思考和討論帶入日常生活。
上個月底,法國在台協會以及無境文化出版公司,聯合邀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Martin Legros)訪台。除了出席多場座談會,與本地讀者思想交流之外,勒葛侯也選定作家夏曼‧藍波安及政務委員唐鳳為對象,安排了專訪,日後將在《哲學月刊》的「Métier de vivre」(生命的職人)專欄,讓法德兩地愛好文化及知識的讀者,有機會看到台灣在文化上的深厚及多元。
勒葛侯是一名出色的青壯輩哲學家,對於鄂蘭(Hannah Arendt)、勒佛(Claude Lefort)、阿班樞(Miguel Abensour)等當代大哲的政治哲學有深入研究。藉此訪台機會,本刊特別安排專訪,期望更進一步了解《哲學月刊》的成功與創新:如何為平面媒體示範一條理想的復興路徑,同時也為讀者架起一座橋樑,幫助我們觀察了解這個變動中的世界的思潮發展。來自現場的法國經驗,或可提供反思近年台灣方興未艾的哲學熱。
▉勒葛侯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Martin Legros,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5月應法國在台協會,以及我的朋友吳坤墉的無境文化出版共同邀請來台。這是我第一次來亞洲,我非常期待親身認識坤墉已向我諸多介紹的台灣。他說台灣正在重新創造「哲學」這門學科,因此我非常期待來訪,參與台灣這波哲學復興。
我出生於比利時,最初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念哲學。它雖不是最有名的大學,但當時的法國不重視當代哲學,90年代的比利時卻不同,我們讀傅科、德勒茲、呂格爾、漢娜‧鄂蘭,這些當代學者、當代思想受到重視,在課堂中教授與討論。
另外,我在90年代創辦了一個期刊,當時正值南斯拉夫內戰,歐洲在二戰後再次經歷種族血洗,當中牽涉的政治及道德問題都很棘手。我們的刊物去訪問哲學家,請他們就此新聞事件做出回應,直至今日,我關心的仍是將真實事件與哲學概念建立連結。
我在《哲學月刊》的總編輯工作,關注的也是偉大的哲學文本和哲學家,如何與我們尚未思考過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使我們認識或「重新」認識這些哲學文本。
我認為哲學神奇的地方,同時也是哲學對我特別重要的地方,就是那些近代發展的理論,或甚至是2000年前柏拉圖的思想,竟然能夠照亮我們今日沒想到的角落。
理論與現實這樣的相遇確實神奇,我們請哲學家將理論應用在此刻的世界,照亮普遍認為還未被思考的角落,這樣的相遇,啟發更多人的思考。
這就是我想實踐的,不只在《哲學月刊》,還有我創立的一兩個小書系,其中一個叫《哲學現況》,在這個書系中,我請當代哲學家或作家,嘗試以某位當代思想家的某個概念,來映照我們所處的當下。
我記得漢娜‧鄂蘭曾說過:思想若經歷不了真實事件的考驗,它便成為自個打轉的無用參照。我覺得「學院」常給我類似的感覺,它侷限在自身的僵化理論中,有自己精確的文化沒錯,但若學院不逼自己,努力窮盡思想家及其概念以及現實,在我看來它就是死的。
▉《哲學月刊》的起源及使命
《哲學月刊》是在2006年創辦,每個月出刊。一開始有這個創刊想法的,其實不是哲學家,而是一位銀行家。他夏天在海邊度假時,想認識哲學,但讀到一些困難的哲學書,看不懂,於是就有了這個需求。
他覺得,哲學不應該只是專門書,不應該只是文化,而應該是種工具,可以用來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政治問題、生活中會碰到的道德問題、生物倫理問題,或者我們的身體、感覺、情緒等方面的問題。
因為他是銀行家,一直想創業,想投資媒體,所以他召集了一個團隊,包括我在內的一群青壯年哲學家,同時具備哲學背景及媒體經驗(像我做過電視,其他人待過平面媒體)。
他給這個團隊設定的使命,就是要辦一份刊物,不是給學者看的學術刊物,對象不是已經曉得這些知識的人,而是給聽說過哲學的人,譬如在法國有哲學課,但大家不一定都有這些知識。總之,目的是要讓這樣的人,能夠接觸到重要的哲學作者,從蒙田到漢娜‧鄂蘭。
另外,這個刊物要處理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來回答。比方如果要探討身體、瘋狂的問題,就會去看看傅柯的相關概念,來試著理解當前發生的有關身體、瘋狂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找出一些概念,用來整理釐清一些在生活中會出現的爭辯。
從這個使命出發,我們創辦了這份月刊,每期一百多頁。圖像跟照片的角色也很重要,圖像要有美感,要高雅,具有概念意涵。因為圖像也能讓人思考,或者幫助思考。
這份月刊的架構,粗略來說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關於世界與時事,目的是要理出事件的頭緒。我們生活的世界步調越來越快,所以我們關注時事,每個月選出2到5個引人深思的重要事件,從中試著組織出思考與討論時事的條理。
第二個部分,我們會選出一個哲學問題。它不見得扣連時事,我們試著列出幾位探討過、思考過這個問題的哲學家,來提供一些概念。
第三個部分關注的是人生在世的問題,試著處理的問題像是,面對死亡、面對分離、哀悼,面對愛、面對情緒,哲學家提出了一些想法,來思考人生的意義,試著賦予這些問題一些新意。
這就是這本雜誌的架構,我們創刊10年,現在每個月銷量大約是6萬本,讀者約60萬人。
▉今日社會中哲學的位置
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國出現了一個運動,後來其他社會也相繼出現,先是歐洲,然後美國,目前似乎在亞洲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特別是台灣。
是怎麼回事呢?那就是,過去人們總是邀請專家來對政治的、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可能請心理學家談兒童教育問題,請心理分析師、精神科醫師或者社會學家來談青少年問題等等。這些討論邀請的都是專家,有些人文科學雜誌,也以科學之名,動員學者專家在公共辯論上發表意見。
我認為這些人文科學的失敗,就在於企圖對這些問題提出權威性、科學的論述。因為一連串的因素,讓人文科學喪失了其可信度。
哲學家有各種不同特徵的形象,可能是哲學咖啡廳裡的主持人、大學裡的哲學家,或是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他們全被邀請到公共空間,一方面參加討論、提供意見,同時也組織一個不再是以科學知識為名的討論,不再去說「我告訴你,你的孩子就是怎麼怎麼樣,該要怎麼撫養他」,或者「什麼是政治什麼是青少年,什麼是權利所以應該怎麼怎麼做」等等。
這些哲學家是帶著問題、難題而來的,他們不是帶來現成的知識,而是將這些問題與難題更加深入,將它們放到公共空間。讀者或觀眾可以掌握這些已經被歸納過、具體化的明確問題,從而更深入他們自己的思考。
比方《哲學月刊》,常有一些企業請我們提出建議,協助他們組織兩天或三天的活動。像是保險公司銀行,請我們幫忙舉辦關於工作問題的討論,包括過勞、過度管理或組織龐大的問題等等。
很奇怪的是,對於這些問題,現在大家不必然會去徵詢社會學家或是經理人的意見,甚至轉而要求經理人變成哲學家。也因此,出現了一些很奇怪的人物,組合出像是經理人兼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兼哲學家。
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向哲學靠近一步,這個趨勢傾向於建立一個並非科學的,而是有同感的論述。不是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試著讓大家共同深入討論問題。
我認為,哲學回應的正是這個需求,而這在今日,是一個越來越重要,而且我認為會持續下去的需求。
當然有人會利用它來賺錢,有些甚至是很亂來的,投機取巧地販賣哲學,販賣立即見效的論述,這很正常,我想各種情況都會有。但如今,即使是大學教授,被請到一個公開辯論發言、在談論哲學時,都會被要求要「翻譯」,不要教條的論述,要試著去促成公眾的共同思考。
我認為哲學正是在回應這種需求,而我們在《哲學月刊》,以我們微薄的能力,也正試著做這些事。●
【延伸閱讀】
與談人:
.Martin Legros(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
.Myriam Palin(法國巴黎國際高中史地教師)
.Anne Dewees(台北歐洲學校法國高中哲學教師)
.中文口譯:江灝
新興科技的出現,誕生了一種新的人類:他們的拇指操作起訊息來可以是那麼的炫技,法國當代哲學大家米榭・塞荷暱稱之為「拇指姑娘」。
面對這樣一個新世代,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法國高中教師從他們日常工作裡的種種困難及收穫,得到的反省又是什麼?
拇指姑娘
Petite Poucette
作者: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
譯者:尉遲秀
出版:無境文化出版公司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米榭・塞荷
史丹福大學教授,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米榭・塞荷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哲學散文及科學史的著作。他不僅在法國家喻戶曉,譯成英文的作品也常常成為暢銷書。是少數能夠兼具科學以及文化的思考,對我們的世界提出深刻而白話的觀察,而在大西洋兩岸都名重士林又讓一般讀者喜愛的當代哲學家。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