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將哲學帶入日常生活: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專訪
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無境文化提供)
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無境文化提供)

 

近年來,台灣書市興起一股哲學熱潮,不僅出現了論述力求通俗的大量「哲普」作品,也引介了不少國外哲學教育的文本,是相當可喜的現象。其中,法國文化的精神底韻,與哲學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之間的密切關係,更被視為重要的借鏡。

然而,有識之志擔憂,某些書籍的宣傳或定位,將「概念拼盤」視為哲學思想,為哲學塑造出「快問快答」式的期待,或者對於法國哲學教育抱持過度美化、近乎一廂情願的嚮往,實無助於「哲學思考」能力的養成。

2006年創刊的法國《哲學月刊》(Philosophie Magazine2011年起同步推出德文版),是近年新興而不可忽視的重要人文刊物。該刊每期內容包含三大主軸:對於重大時事的思索、介紹重要哲學家或著述,以及邀請當代哲學家討論種種人生在世的重要問題。目前每期總銷量約6萬冊,閱讀人次至少60萬,不僅在平面媒體式微的大環境下異軍突起、逆勢成長,而且成功將哲學的思考和討論帶入日常生活。

martin05.jpg

上個月底,法國在台協會以及無境文化出版公司,聯合邀請《哲學月刊》總編輯馬當.勒葛侯(Martin Legros)訪台。除了出席多場座談會,與本地讀者思想交流之外,勒葛侯也選定作家夏曼‧藍波安及政務委員唐鳳為對象,安排了專訪,日後將在《哲學月刊》的「Métier de vivre」(生命的職人)專欄,讓法德兩地愛好文化及知識的讀者,有機會看到台灣在文化上的深厚及多元。

勒葛侯是一名出色的青壯輩哲學家,對於鄂蘭(Hannah Arendt)、勒佛(Claude Lefort)、阿班樞(Miguel Abensour)等當代大哲的政治哲學有深入研究。藉此訪台機會,本刊特別安排專訪,期望更進一步了解《哲學月刊》的成功與創新:如何為平面媒體示範一條理想的復興路徑,同時也為讀者架起一座橋樑,幫助我們觀察了解這個變動中的世界的思潮發展。來自現場的法國經驗,或可提供反思近年台灣方興未艾的哲學熱。

martin03.jpg
勒葛侯(左)親赴蘭嶼專訪作家夏曼‧藍波安(攝影:吳坤墉)

martin02.jpg
作家夏曼‧藍波安(左)向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勒葛侯介紹他平日潛水下海處(攝影:吳坤墉)

▉勒葛侯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Martin Legros,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5月應法國在台協會,以及我的朋友吳坤墉的無境文化出版共同邀請來台。這是我第一次來亞洲,我非常期待親身認識坤墉已向我諸多介紹的台灣。他說台灣正在重新創造「哲學」這門學科,因此我非常期待來訪,參與台灣這波哲學復興。

我出生於比利時,最初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念哲學。它雖不是最有名的大學,但當時的法國不重視當代哲學,90年代的比利時卻不同,我們讀傅科、德勒茲、呂格爾、漢娜‧鄂蘭,這些當代學者、當代思想受到重視,在課堂中教授與討論。

另外,我在90年代創辦了一個期刊,當時正值南斯拉夫內戰,歐洲在二戰後再次經歷種族血洗,當中牽涉的政治及道德問題都很棘手。我們的刊物去訪問哲學家,請他們就此新聞事件做出回應,直至今日,我關心的仍是將真實事件與哲學概念建立連結。

martin01.jpg
勒葛侯(右)在信鴿法國書店講座(無境文化提供)

我在《哲學月刊》的總編輯工作,關注的也是偉大的哲學文本和哲學家,如何與我們尚未思考過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使我們認識或「重新」認識這些哲學文本。

我認為哲學神奇的地方,同時也是哲學對我特別重要的地方,就是那些近代發展的理論,或甚至是2000年前柏拉圖的思想,竟然能夠照亮我們今日沒想到的角落。

理論與現實這樣的相遇確實神奇,我們請哲學家將理論應用在此刻的世界,照亮普遍認為還未被思考的角落,這樣的相遇,啟發更多人的思考。

這就是我想實踐的,不只在《哲學月刊》,還有我創立的一兩個小書系,其中一個叫《哲學現況》,在這個書系中,我請當代哲學家或作家,嘗試以某位當代思想家的某個概念,來映照我們所處的當下。

我記得漢娜‧鄂蘭曾說過:思想若經歷不了真實事件的考驗,它便成為自個打轉的無用參照。我覺得「學院」常給我類似的感覺,它侷限在自身的僵化理論中,有自己精確的文化沒錯,但若學院不逼自己,努力窮盡思想家及其概念以及現實,在我看來它就是死的。

martin07.jpg

▉《哲學月刊》的起源及使命

《哲學月刊》是在2006年創辦,每個月出刊。一開始有這個創刊想法的,其實不是哲學家,而是一位銀行家。他夏天在海邊度假時,想認識哲學,但讀到一些困難的哲學書,看不懂,於是就有了這個需求。

他覺得,哲學不應該只是專門書,不應該只是文化,而應該是種工具,可以用來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政治問題、生活中會碰到的道德問題、生物倫理問題,或者我們的身體、感覺、情緒等方面的問題。

因為他是銀行家,一直想創業,想投資媒體,所以他召集了一個團隊,包括我在內的一群青壯年哲學家,同時具備哲學背景及媒體經驗(像我做過電視,其他人待過平面媒體)。

他給這個團隊設定的使命,就是要辦一份刊物,不是給學者看的學術刊物,對象不是已經曉得這些知識的人,而是給聽說過哲學的人,譬如在法國有哲學課,但大家不一定都有這些知識。總之,目的是要讓這樣的人,能夠接觸到重要的哲學作者,從蒙田到漢娜‧鄂蘭。

另外,這個刊物要處理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來回答。比方如果要探討身體、瘋狂的問題,就會去看看傅柯的相關概念,來試著理解當前發生的有關身體、瘋狂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找出一些概念,用來整理釐清一些在生活中會出現的爭辯。

從這個使命出發,我們創辦了這份月刊,每期一百多頁。圖像跟照片的角色也很重要,圖像要有美感,要高雅,具有概念意涵。因為圖像也能讓人思考,或者幫助思考。

這份月刊的架構,粗略來說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關於世界與時事,目的是要理出事件的頭緒。我們生活的世界步調越來越快,所以我們關注時事,每個月選出2到5個引人深思的重要事件,從中試著組織出思考與討論時事的條理。

第二個部分,我們會選出一個哲學問題。它不見得扣連時事,我們試著列出幾位探討過、思考過這個問題的哲學家,來提供一些概念。

第三個部分關注的是人生在世的問題,試著處理的問題像是,面對死亡、面對分離、哀悼,面對愛、面對情緒,哲學家提出了一些想法,來思考人生的意義,試著賦予這些問題一些新意。

這就是這本雜誌的架構,我們創刊10年,現在每個月銷量大約是6萬本,讀者約60萬人。

martin04.jpg

▉今日社會中哲學的位置

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國出現了一個運動,後來其他社會也相繼出現,先是歐洲,然後美國,目前似乎在亞洲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特別是台灣。

是怎麼回事呢?那就是,過去人們總是邀請專家來對政治的、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可能請心理學家談兒童教育問題,請心理分析師、精神科醫師或者社會學家來談青少年問題等等。這些討論邀請的都是專家,有些人文科學雜誌,也以科學之名,動員學者專家在公共辯論上發表意見。

我認為這些人文科學的失敗,就在於企圖對這些問題提出權威性、科學的論述。因為一連串的因素,讓人文科學喪失了其可信度。

哲學家有各種不同特徵的形象,可能是哲學咖啡廳裡的主持人、大學裡的哲學家,或是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他們全被邀請到公共空間,一方面參加討論、提供意見,同時也組織一個不再是以科學知識為名的討論,不再去說「我告訴你,你的孩子就是怎麼怎麼樣,該要怎麼撫養他」,或者「什麼是政治什麼是青少年,什麼是權利所以應該怎麼怎麼做」等等。

這些哲學家是帶著問題、難題而來的,他們不是帶來現成的知識,而是將這些問題與難題更加深入,將它們放到公共空間。讀者或觀眾可以掌握這些已經被歸納過、具體化的明確問題,從而更深入他們自己的思考。

martin06.jpg

比方《哲學月刊》,常有一些企業請我們提出建議,協助他們組織兩天或三天的活動。像是保險公司銀行,請我們幫忙舉辦關於工作問題的討論,包括過勞、過度管理或組織龐大的問題等等。

很奇怪的是,對於這些問題,現在大家不必然會去徵詢社會學家或是經理人的意見,甚至轉而要求經理人變成哲學家。也因此,出現了一些很奇怪的人物,組合出像是經理人兼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兼哲學家。

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向哲學靠近一步,這個趨勢傾向於建立一個並非科學的,而是有同感的論述。不是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試著讓大家共同深入討論問題。

我認為,哲學回應的正是這個需求,而這在今日,是一個越來越重要,而且我認為會持續下去的需求。

當然有人會利用它來賺錢,有些甚至是很亂來的,投機取巧地販賣哲學,販賣立即見效的論述,這很正常,我想各種情況都會有。但如今,即使是大學教授,被請到一個公開辯論發言、在談論哲學時,都會被要求要「翻譯」,不要教條的論述,要試著去促成公眾的共同思考。

我認為哲學正是在回應這種需求,而我們在《哲學月刊》,以我們微薄的能力,也正試著做這些事。

 

【延伸閱讀】

  • 圓桌論壇:教授「拇指姑娘」世代人文科學 :法國高中的經驗(系列影片)
    與談人:
    .Martin Legros(法國《哲學月刊》總編輯)
    .Myriam Palin(法國巴黎國際高中史地教師)
    .Anne Dewees(台北歐洲學校法國高中哲學教師)
    .中文口譯:江灝
    新興科技的出現,誕生了一種新的人類:他們的拇指操作起訊息來可以是那麼的炫技,法國當代哲學大家米榭・塞荷暱稱之為「拇指姑娘」。
    面對這樣一個新世代,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法國高中教師從他們日常工作裡的種種困難及收穫,得到的反省又是什麼?

拇指姑娘_0.jpg拇指姑娘
Petite Poucette
作者: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
譯者:尉遲秀
出版:無境文化出版公司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米榭・塞荷
史丹福大學教授,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米榭・塞荷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哲學散文及科學史的著作。他不僅在法國家喻戶曉,譯成英文的作品也常常成為暢銷書。是少數能夠兼具科學以及文化的思考,對我們的世界提出深刻而白話的觀察,而在大西洋兩岸都名重士林又讓一般讀者喜愛的當代哲學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人物》那一年,我遇見150cm Life的高木直子
(圖片來源:《一個人到處瘋慶典》,大田提供)
(圖片來源:《一個人到處瘋慶典》,大田提供)

 

2003年,東京,池袋,淳久堂書店,三樓,某個角落,我遇見150cm的高木直子。翻讀她的出道作,心裡想著:「啊,這不就是我的故事嗎?」「可以帶回台灣跟同樣150cm的朋友分享。」

回到台灣之後,收到遠嫁他鄉的日文老師的訊息,她寫著:「我們的故事出成書了。」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感中,大田簽下了第一本海外圖文書:《150cm Life》,而日文老師後來也成為高木著作的主要譯者。

有人要看150cm的故事嗎?但誰不是從150cm長到160、170,甚至180cm的呢?

也許我們都忘了,長大是一個過程,長高更是一個過程,只是我沒經歷過……不過,為了喚醒高個子的失憶症,我決定加上一句文案:送給現在150cm和曾經150cm的你。

出版高木的第一本新書,純粹是私心。高木的幽默特質,讓許多人有了解壓出口,並且讓自己回到童年排排站時的純真狀態。

一個人和麻吉吃到飽.JPG
(高木直子在《一個人和麻吉吃到飽》中提到其作品中文繁體版的出版緣由,大田提供)

▉最單純的動機,成就最美好的故事

2004年,我第一次與高木直子相見。初出道的新人作者,坐在大編輯旁邊,羞澀安靜,卻難掩興奮。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出版業,高木第一次有了海外版權,也創造了出乎意料的銷售成績。

不過高木後來告訴我,她覺得初次見面最有趣的是:居然編輯也是150cm,譯者也是150cm,有著不可思議的驚訝感。

之後,我們幾乎每年見面,而她穩定的創作量,也是簽下第一本書時的我始料未及的。

在《150cm Life》中文版之後,半年內緊接著出版的《一個人住第5年》,是高木在台灣銷量大爆發的作品。之後,大田又陸續出了不少「一個人……」。

我們決定用「一個人」系列定調高木直子。「一個人」代表的就是高木,「一個人」帶大家去挑戰各種新鮮事物,一起經歷高木式的百種滋味。也因為「一個人」,創造了不少「一個人」的暢銷紀錄。台灣的銷售成績,甚至引起日本出版社的高度好奇,日方社長有一年國際書展專程來到台北,詢問高木在台成功的緣由。每遇有人問及這個問題,我總開玩笑說,可能我也是150cm。

暢銷無法複製,高木擅長把平凡的人生,畫得簡單動人,卻又正中紅心,讓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不僅被同理,為日常補充了放鬆能量,同時也喚醒我們最單純的嚮往。

高木漂泊2p130_01.jpg

高木漂泊2p130_02.jpg

高木漂泊2p130_03.jpg
(圖片來源:《一個人漂泊的日子2》,高木直子繪,大田提供)

▉與讀者建立每年相見的創作關係

高木的創作題材多變,是學生時期墊下的基礎。

高中就熱愛創作的她,和死黨約定每天練習畫畫,3年內累積了一百多本的練習本。因為日本的競爭非比尋常,畢業之後,為了畫畫,她決定離開家鄉三重縣到東京都奮鬥。她打過各種工,只為圓自己的創作夢。在一個偶然機會,編輯看到她的一則自嘲圖文,建議她將矮個子的心情畫成一本書,她才得以在日本國內出道。後來,她也將這段追夢的苦日子,畫在《一個人上東京》、《一個人漂泊的日子1、2》書中。

通常以自身經驗為主的創作模式,容易陷入重複枯竭,但高木卻不斷更新題材,對微小事物與情緒有著獨特的詮釋能力。她也擅長描述童年情感,抒發青春情懷,以及親情故事。從2003年至2016年,她以一年出版2到3本書的速度進行創作。如今,她已成為日本國內的搶手作家、華文圈最受歡迎的海外作者。

高木覺得,如果不持續創作,讀者會很快忘記她。維持穩定的創作習慣,是她與讀者建立關係的方式。而透過她的作品,讀者不僅了解她的成長故事,也跟著她到處旅行,包括跑馬拉松。許多讀者因為《一個人去跑步》系列,展開自己的運動計劃,也有了征服世界馬拉松的野心。作家彎彎與歐陽靖等人,都曾公開表示,她們相當喜愛高木的馬拉松系列。

高木p3_01.jpg

高木p3_02.jpg

高木p3_03.jpg
(圖片來源:《一個人出國到處跑》,高木直子繪,大田提供)

▉台灣與日本的取材之旅

某個夜晚,我們一群台灣人,在小酒館舉杯暢談時,承諾與高木一起去法國跑紅酒馬拉松。2012年9月底,我們真的在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莊中,和32度高溫搏鬥。

那次馬拉松過程中,我不斷地想:為什麼千里迢迢來到法國,不去單純享受紅酒,卻在低矮的樹林間奔跑?一邊跑一邊想,啊,人生有好多事可以享受,但絕對不是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中跑步!

跑步期間,看到有人喝醉,有人受傷,有人從出發前的白皙曬成微黑,我們全身的汗水也凝成了粗糙的鹽粒。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跑著,終於在30公里休息處,看到所有夥伴,包括高木直子,但她卻停了下來……之後的故事,她都寫在《一個人出國到處跑》書中。

後來,我們又一起參加了台北馬拉松,一起在台灣、日本吃喝玩樂。日本編輯與高木直子,不斷有新提案,四處取材。看她為新書取材的方式,也讓我們開了不少眼界。譬如在跑馬拉松時,當我們跑到無法喘息時,發現高木竟還能拍照,還可以記下各種細節,除了將動態的活動平面化之外,還把自己的內心掙扎與感受如實呈現,讓同在現場的我們佩服不已。

高木p146_01.jpg

高木p146_02.jpg

高木p146_03.jpg
(圖片來源:《一個人出國到處跑》,高木直子繪,大田提供)

▉不再一個人的高木直子

前年(2015年)11月,收到日本編輯的邀請,希望我可以到東京參加一場派對,擔任神祕嘉賓。那是日本編輯群為高木祕密策劃的新婚派對。高木直到當天,都以為只是簡單的朋友約會,沒想到是充滿驚喜的溫馨派對。

那間可愛的小店裡,滿滿都是祝福的氣味。許多曾經在高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都從日本各地到達現場。這些好朋友們,在高木直子夫妻走進店家的那一刻,同聲開口祝賀,並一起拉下賀喜布條。高木帶著不可置信的表情說:啊,怎麼不早說,至少可以打扮一下,因為剛剛還在做木工,只穿著工作服啊。

我看著40歲結婚的高木,想到她的一個人系列,終於不再是一個人了。

也許是持續保持運動,新婚一年後,高木便順利懷孕。在東京工作室見到孕婦高木時,竟有了陪伴一位老朋友成長的感動。她拿著剛完成的草稿說:啊,真的害羞,要將自己40世代結婚畫出來,真的不好意思。

我心想,原來接下來可能是結婚一年級生與媽媽一年級生啊。

今年2月,高木的女兒出生了。她的創作內涵,也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有了更多的可能。

我一直記得第一次見到新人高木時,她害羞興奮的模樣。也記得去年我們要從她的工作室離開時,挺著8個月孕肚,陪我們走到公車站,在站牌揮手道別,直到車子啟動才慢慢往回走的高木。不管是第一年,還是第十年,高木就像她自己最喜愛的漢字「素」,保持著性格中的坦率與真誠。

十多年來,我們有了許多共創的回憶,也一起從青澀到成熟。回想起來,是暖色系,是微笑的臉。

 

一個人到處瘋慶典.jpg一個人到處瘋慶典:高木直子日本祭典萬萬歲
おまつり万歳!
作者: 高木直子
譯者:陳怡君
出版:大田出版公司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高木直子
1974年出生於日本三重縣。插畫家。
2003年以《150cm Life》一書出道。著有《一個人邊跑邊吃》《一個人住第幾年?》《一個人做飯好好吃》《一個人漂泊的日子》《一個人的狗回憶》《一個人好想吃》等。對於「柴魚祭」「海膽祭」「螃蟹祭」等魚貝類的祭典也很感興趣。
官方網站:hokusoem.com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6-07 11:10
日本書房》成為大人以前:從「青春小說」談起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青春永不退燒

前年以《流》獲得直木賞而引起極大關注、甚至獲蔡英文總統接見的小說家東山彰良(王震緒),5月又出版新作《我殺掉的人和殺掉我的人》。此書和《流》一樣,都以戒嚴下的台灣為背景(甚至還將故事場景也拉到美國),以富有懸疑與戲劇性的故事,描寫了少年們的友情與成長(已有相關新聞報導 )。相信不久之後台灣應該就有譯本,此處就不多針對內容贅述。本文想從另一饒富興味之處切入,那就是宣傳書介上打出的「青春小說」(せいしゅんしょうせつ,《流》亦被如此描述)。

「青春小說」看似不難理解、不證自明,可能也不是個太陌生的詞彙,但其實它缺少嚴謹的畫界、定義、論述,是故只能算是一種包山包海的印象式指稱。在文學研究上——比起教養小說(Bildungsroman)或成長小說(initiation story)——「青春小說」也(還)不是一種有效的概念。

短篇少年少女.jpg

然而,相較於在知識層次的認識匱乏,在出版市場的現實裡,「青春」卻依舊方興未艾,總是永不退燒的賣點。例如集英社在4、5月接連出版的文庫本選集:《短篇少女》 與《短篇少年》 ,就分別以「少女」、「少年」為主題,收錄當紅作家如三浦紫苑、道尾秀介、村山由佳、伊坂幸太郎、朝井遼、石田衣良等人的小說。

這兩本選集的前身,是2012年由「『夏一』製作委員會」編輯的4本書《那天,和你 girls》、《何時,向你 girls》、《那天,和你 boys》、《何時,向你 boys》 而來。「夏一」(ナツイチ)即「夏之一冊」的簡稱,是集英社自1994年起延續至今的夏季限定企劃,其為推廣閱讀,每年都有不同的行銷主題,亦會找藝人代言並拍攝形象廣告。

2012年的這4本書,就是在這樣特殊的企劃下誕生的:共邀請28位作家,特地以「青春」、「初戀」等主題進行創作。而今年,則是重新將4冊內容濃縮至兩冊,並提取出「少男」、「少女」之主題。

從這些作品當中,我們其實可以稍稍發現——雖然並不嚴謹——如今「青春小說」所指稱的,通常是冒險或戀愛要素占極大部分、且主角大多處於青春階段的小說作品。這多多少少能看出一種當代日本大眾的刻板想像:「青春」,就是要冒險與/或戀愛。

為什麼是冒險和戀愛?因為「青春」所指涉的,就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人生時光。這也就是說,終於「可以」開始做一些小孩不能做的事情,來展現自己不再是小孩(像是戀愛),卻也「必須」開始做一些大人才能做的事情,來證明自己具備成為大人的資格(例如冒險)。

hands-437968_1920.jpg
(圖片來源:Pixabay)

▉當代媒介中的青春小說

戀愛和冒險是青春小說的內核,不同的題材則賦予這些既定類型的多樣性。去年恩田陸出版的《蜜蜂與遠雷》 ,就是以鋼琴演奏大會為題材的青春(群像)小說。書中敘述身懷高超琴藝的少男少女彼此亦敵亦友的情誼,更藉由演奏鋼琴的孤獨,來暗喻青春心理中特有的寂寞感,並描繪這些少男少女們如何在音樂競爭中打開內心、面對世界的過程。

這本精彩的小說費盡作者心思,既細膩地寫出人事,亦巧妙穿插許多古典樂曲,堪稱恩田陸至今最高成就。本書不僅獲得今年上半期第156回的直木賞,還令恩田二度獲得本屋大賞,這都是史上首見的記錄,也足見此書多麼備受肯定與喜愛。

而說到受歡迎,就不能不提這兩年受到極大矚目的住野夜。2015年,住野出版他的第一部作品,青春純愛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其後旋即大賣,占據2015、16年度暢銷書前幾名,還催生了暱稱此書的網路流行語「キミスイ」,甚至今年4月底文庫本化之後,依舊熱銷。乘著這股氣勢,住野出道至今不過約莫兩年,但連同今年3月的《不「」能「」告「」訴「」你「》 ,總計就已出版了4部小說,出版速度不可謂不驚人。

住野夜.jpg
住野夜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已出版了4部小說。

住野的作品常以青少年為主角,多被歸為青春小說。他的話題性,除了作品本身擊中了市場品味與讀者的感性結構,更在於小說家的出道方式。住野原立志創作輕小說,《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原本投稿至Kadokawa主辦、甄選輕小說為主的「電撃小説大賞」,卻不幸落選。

之後,住野將作品發表在日本最大的小說網站「成為小說家吧」(小説家になろう) ,受到注意,才反攻進紙本市場,甚至從次文化的輕小說界,踏入主流大眾文化之中。
約莫10年前,日本就已有一波網路小說風潮。更精確地說,當時是稱為「手機小說」──雖然發表於網路,但主要以手機為閱讀介面,如《戀空》可為其代表。

到了2010年左右,手機小說退燒,但「成為小說家吧」等網站的創設,帶動網路小說(日文為「web小說/ウェブ小説」)崛起,也有數種受歡迎作品被改編為動畫、漫畫。然而,在文化階層仍相對嚴謹分明的日本,這些作品依舊極少能打入「正規的」、「主流的」文化之中。

網路小說所引發的效應早已受到論者(特別是深受次文化影響的青壯年評論家)關注,如在《網路小說的衝擊:網路熱門IP的機制》 中,飯田一史就認為,現下日本出版市場不斷衰退、紙本雜誌與小說的影響力下降,各種傳統的新人文學獎機制也已難保證能發掘有才華的新人、促銷作品。在這種情況下,網路小說(及其生態)反而有效地填補這個空缺。

▉歷史變遷下的「青春」概念

上述討論,可以明顯看到資本主義下市場機制與整體文化的拮抗拉扯。有趣的是,「青春」作為兩者的公約數,很可能默默見證了轉變的軌跡。

根據粗糙的觀察,「青春小說」一詞早期並不那麼強調「戀愛」與「冒險」,而較接近成長小說,描繪青少年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在經歷摩擦、挫折,見識到人性險惡後進而成長。然而,隨著市場機制、大眾媒體以及娛樂需求等外在原因的推波助瀾,其內涵逐漸轉為正向光明,以產出某種令人憧憬的青春想像,最終,才凝結在「戀愛」與「冒險」這兩種類型之上。

明治青年.jpg這個粗略的觀察,仍有待更翔實的文學研究來補足、修正。不過,最後不妨稍微介紹一本相關的、近期出版的正格概念史研究,和崎光太郎的《明治的『青年』:立志、修養、煩悶》 。

以日本近代青年為對象的研究,早有相當成果,如木村直惠《『青年』的誕生》 或北村三子《青年與近代》 ,都指出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青年」概念,是明治日本在由前近代步入近代之際,在歷史變遷與論述之下發明出來的;這幾乎已成定論。

和崎此書注意到,雖然同樣是「青年」兩個字,但常依脈絡而有不同意涵,不能一概而論。是故他重新將「青年」本身當成分析對象,更詳盡地考察了「青年」概念誕生之後,其意義與形象的轉變。

早期「青年」作為革命與新時代的菁英預備軍,實與遵循教育體制的「學生」是對立的概念,互為假想敵。然而隨著學校系統與高等學術體系的逐步完備,「青年」轉而成為「學生」的理想目標,更被賦予了深化自身修養的使命,以達到建設家國的目標。

▉「青年」,即鵺

有趣的是,最終,1903年菁英學生藤村操自殺事件,給社會帶來強烈衝擊,因而催生了「煩悶青年」一詞,並引發大量論述。人們開始意識到:這些準大人、準菁英,竟也有失敗的可能。而和崎在考察分析了這一系列言論之後,下了一個饒富興味的結論:「青年」,即鵺。

Kuniyoshi_Taiba_(The_End).jpg
鵺(歌川國芳畫,取自wiki)

鵺,日本傳說中的妖怪,猴面,虎足,蛇尾,狸身,鳴叫中充滿不祥。也因這種混雜的形象,鵺轉而指模糊不清、來路不明的人或事。和崎認為,「青年」其實就像鵺一樣,是個會依不同情況改變自身內涵、無所歸屬的模糊概念。

因為這個結論,過往相關的歷史研究,遂有了能夠細膩修正的可能。且這本書所勾勒的變遷,與台灣的歷史不無關聯,如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 ,或就能與之對話。

和崎也提到,「青年」一詞正向而備受期待,但「年輕人」(若者)一詞則被成人世界視為他者。同樣都是「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的階段,看待的態度卻有兩種極端。不過,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青年/年輕人」都是處在「被」(大人)看待的位置上,更甚,所謂「青春」的想像,往往也是由(大人)所製造的。

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並非小孩,卻也還不是大人」這個階段,本身就是「被」發明、「被」定義出來的——當然是由「大人」發明和定義的。

但這裡突顯的,與其說是「青年/年輕人/青春」的被動,不如說是「大人」對自身定位的焦慮:到底該通過怎樣的儀式、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算是「大人」?可能正因為答案難尋,人們才會這麼積極地寄託在「成為大人以前」的這段時光上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