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全新Open,不打開不可的新(閱讀)世界 ──「2017Openbook好書獎」典禮記事
籌備許久的「2017Openbook好書獎」,在12月2日午夜零時公布了完整得獎名單及評審紀錄,並於同日午後2點,假華山文創園區舉行贈獎典禮。
這不只是Openbook閱讀誌開台以來的重頭大戲,也是所有關注、相信閱讀的人們最為期待的時刻。典禮現場座無虛席,偌大的會場擠滿人潮,獲獎的作家和眾家出版社臉上皆閃閃發亮,關於閱讀的種種,幸福感洋溢。
▉獨一無二的書評網路媒體
會場入口,知名金獎設計家小子製作的拍照牆,粉嫩嫩非常搶眼,來賓拿起拍照手牌站在牆前,在攝影師王志元精準捕捉的鏡頭下,也就顯得特別明媚。本屆好書獎的主視覺是由Openbook logo變化而成的黏土怪物,讓人見識到設計師的火力,不僅靈活多變可愛,更緊密貼合著OB設計總監陳夏民所構想的,「象徵閱讀可以是各種形式」、「you are what you read」等概念。

典禮中播映的獎項概念影片,由廖建華製作、拍攝東南亞在台移工以及宮廟人員由讀者觀點出發推薦心怡的好書,針對4種獎項年度好書‧中文創作、年度好書‧翻譯書、美好生活書、最佳童書與青少年圖書規劃了概念影片,有效地開拓了與會來賓對好書獎的設想與定義。
飛文出版葉飛與林毅峰搭檔的展覽,是典禮現場的另一焦點。除了擺設40種得獎好書外,更將OB開站以來各單元的精華,做成掛軸和手作書,具體呈現Openbook的全年成果。兩位書本手作人林安狗、周武翰製作的書本,精美得讓人愛不飾手。展區另一側是「做書的人」小展,將一本書的製作過程具象化,從寫書、編輯、出版社、設計師、紙張、印製、油墨都切實表現出來。
做為專業閱讀平台的Openbook,今年度推出了無數令人眼睛一亮的內容,尤其各種專題企畫讓人難忘。包含找來練武之人、資深編輯兼家庭主婦、獨立樂團、Youtuber、版權經紀人擔任伴讀,短短數語就能強力推書的OB短評,全面描繪詩歌興盛世代,以及因應社會時勢的「理想的告別」等等專題,在在讓人重新發現,原來閱讀可以這麼好玩,這麼新鮮有趣,具備活力。

▉願所有人的歡樂長留,沒有夢實在不應該
舞台側邊的架子上,整齊排放著62座獎座(包含得獎作者與出版社)。獎座由建築師謝文泰設計,以台灣常見的鵝卵石為主體,中間綻開一道曲線裂縫,或金色湛藍或嫩綠橘紅,依獎項不同而有不同色澤,有金石為開或點石成金的美妙寓意。
典禮由台大社會系教授孫中興主持,他獨絕的、適如其分的幽默,令人難以忍俊。例如以《老雜時代》獲獎、原是採訪記者的林欣誼,說自己花了10年的時間,從台下走到台上來,孫中興也自嘲地說:「我在好書獎的主持台上20年左右了,希望明年也有機會移動一下位置,從這裡到(指著舞台中央)那裡去領獎。」
又或者明明是《用心點亮世界:影響人類百年文明的視障者》,孫中興卻會看成「用點心亮世界」,隨即冷面笑匠地自批:「我一定是有毛病。」其優異的主持功夫逗得台下人喜滋滋的,在出版這般慘澹的時局,也就有了歡樂或可長留的意味。

四種好書獎項的贈獎人分別是:小說家、台大外文系退休教授王文興(年度好書.中文創作),愛看書的北市大附小六年級同學鄧少寧(最佳童書.最佳青少年圖書),作家、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美好生活書),台北市立圖書館館長洪世昌(年度好書.翻譯書)。
介紹劉克襄上台時,孫中興虧了他一把,說他是專業贈獎人。劉克襄也調侃自己:「早知道會有Openbook這樣的新媒體誕生,我就不接中央社工作了,我可以來擔任主持人,這樣一來《浩克慢遊》也就不用停節目了。」
鄧少寧是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來,代表所有熱愛閱讀的小朋友向創作者贈獎致意。她站立的姿勢身軀筆直,落落大方,不少出版人覺得能從小讀者手中接過獎座,別具意義。近日與Openbook合作推出行動書車的洪世昌致詞時表示,此後北市圖仍會大力支持OB。

身為台灣現代文學指標人物的王文興,娓娓道來:「文學不止是一本萬利的專業,也是一本萬樂的事業,而到了網路時代,文學更是無本萬萬利啊。」其強大的信念,對在場創作人來說,儼然衝擊波。
典禮中場時間,獨立樂團、同時也是OB 11月伴讀的拍謝少年上台演唱。團員張維尼說:「很高興今天可以在我的偶像王文興老師面前獻唱。」〈兄弟沒夢不應該〉開頭的幾句「你望向世界像細漢的時 簡單的過活 有人來相伴/毋願看著現實 是怎樣無通 行艱苦的路 只有孤單一人」,異樣切合創作者、出版人對環境的困頓感想,而其強烈的節奏,像是要一掃眾人怨氣,重新找到奮發的心情。

▉太困難的時代,再多都不夠的感謝
數十位得獎者連番上台領獎,所有發言裡,都一再提及對Openbook與評審的由衷感謝。凜冬也似的現實裡,OB送來彷如熱炭的好書獎,烤暖了他們寒冽陰慘的身心,灰暗世界裡仍是有光的。贈獎現場出現了許許多多教人動容的瞬間,與及發人深省的致詞。





















▉打開來看,直接面對,我們所處的當前此刻
典禮甫開場時,Openbook閱讀誌所屬的台灣閱讀推進協會,理事長莫昭平期盼明年的Openbook能有更多更大的活動能量。文化部次長丁曉菁允諾文化部會盡可能支持Openbook的運作,並說:「書本背後的人是最重要的,唯有你們存在,才能照亮閱讀的世界。」
典禮最後,總編輯周月英上台報告Openbook今年度的工作成果,包含網站流量、專題瀏覽量與平均停留時間等等,同時也詳細解釋OB好書獎的評審流程。最後她強調,雖然限於經費短缺,未來將開放個人捐款,但Openbook會堅守獨立客觀公平及非營利的原則,絕不與出版社利益交換。日後,OB會持續執行未來目標,包含增加更多影像內容、活化與各地圖書館的聯繫、推行實體活動、國際論壇等。周月英表示,希望OB精神,是能夠打開來看世界與現實,直接面對我們的當前此刻。
而當她邀請創意總監陳夏民、編輯吳致良、會計淑慧,還有為了Openbook資金奔走不休的莫昭平、李金蓮一起上台時,現場響起如熱浪般的掌聲。如此精簡的人數,卻能創造出屢屢令人驚奇的閱讀推進體驗,已為台灣出版留下新的一頁。●

主辦: | ![]() |
|
贊助: | ![]() |
得獎好書,各大網路與實體書店熱烈推廣中:
![]() |
![]() |
繪本書房》不怕破梗,一讀再讀:當國王遇見青蛙
故事有一條界線。在為孩子們陳述時,我總會小心翼翼地提醒自己:別越了界。生怕一旦破梗、劇透了,孩子對結局的期待也跟著被消減,甚而可能剝奪他們自行閱讀的興緻。
因此,我自以為是地認定︰「好故事都該安插一些高潮」或「大逆轉的結局」,這樣才能一點一點地勾著讀者一頁一頁翻下去。
然而跟孩子說故事或共讀的實際情形,卻驗證出另一種可能:即使他們早已知道劇情轉折,仍能照樣享受著閱讀趣味。
瞧見孩子們等在情節轉角處的神情,哪兒該叫、哪兒該笑,嘴裏還不時覆述角色對白,一次又一次「重播」著。原來「好」故事一旦遇見「好」讀者,縱使破梗後,讀者猶能反覆細嚼箇中滋味。
於是在「好故事指南」中,我又新增一條法則:「除了高潮安排之外,耐嚼的情節鋪排亦不可或缺。」
瞧瞧封面,在畫面右下角的那隻綠色動物應該是青蛙,而黃色的那隻……推測似乎是獅子。
Q1.書名為什麼不叫《獅子與青蛙》呢?
Q1-1我們以哪些圖像元素表達國王的形象?
Q1-2怎樣的條件可以成爲國王?
Q1-3通常故事中的國王影射著誰?
Q1-4你認識哪些以國王為主角的故事?
A1-1那頂皇冠和「森林之王」的意象,加上書名「國王」,我們很清楚作者要說的是關於國王,而不是一頭獅子的故事。
A1-2我想:國王是一個特殊的身分,他生而富裕,無論權勢或資源,世界是以他為中心的。啊,這不就是幼童最常表現出的「自我中心」嗎?
Q1-3&4請自由回答。
(圖片取自官網)
接下來我們翻開第一頁,開始聽故事。
天生享有一切的國王感到無聊透了,那天他想:「乾脆去捕捉蝴蝶吧。」半路卻被一隻青蛙攔轎擋道。
青蛙表明自己不是青蛙,而是被女巫魔法所害,解除魔咒的唯一方法就是找到一位國王,然後……沒錯,親一下。
這劇情挺熟的,是翻轉《青蛙王子》,將原版的公主改為國王,所以青蛙被親之後應該變成公主囉?如果你是貴為國王的獅子,你願意被一隻水陸兩棲的動物來個濕答答、黏糊糊的親吻嗎?
這位至尊王者當然說什麼也不依。
現在你明白為何角色非得設定為國王的原因了吧。
國王可是讀過書的,如此老套的故事,呿!
但是青蛙不放棄,展開它三吋(不止吧)不爛之舌遊說:「其實我是有法力的仙女,可以為您實現一個願望喔,無論怎樣的願望都行,只要你輕輕親我一下就好。」
Q2.既然青蛙有法力,為何不自己恢復原貌呢?
A2.不行,因為這樣故事就掰不下去了。
亞蘭.奇哲的作品(圖片取自youtube)
負責「掰」文字故事的是亞蘭.奇哲(Alain Chiche),他是一位既會寫也能畫的藝術家。他自寫自畫的作品主題,多半環繞幼兒的日常瑣事,以厚重的油彩構圖,結合幽默戲謔的口吻與細膩溫柔的布局,轉化成一則一則奇趣十足的故事,目前已出版五十餘本著作。
奇哲同時也跨足音樂創作與劇場表演,除了曾登台演出外,還創作過一齣兒童音樂劇呢。國立資訊圖書館的法國資料中心有收藏他的作品,讀者可在底下的「同場加映」中瀏覽另一位國王的故事。
國資圖的法國資料中心內可看到這本圖畫書(朱靜容攝)
Q3.那麼,怎樣的願望才能讓什麼都有的國王心動,而甘願親青蛙呢?
耐嚼的情節便出自於此。青蛙的挑戰是:說服國王親吻自己,而國王的任務便是:要對方言之有道。以孩子角度,這兩位會掀起什麼樣的一攻一守的舌戰?
青蛙一連鋪排出長串願望清單:_____、_____、____、_____(來來來!來填空。)而國王見招拆招(真不愧貴為國王啊!)
(書中的精采圖畫,朱靜容翻拍)
請讀者動動腦後,來瞧瞧作者如何天馬行空、自由發揮。
A3.青蛙首先誘之以美色,繼而試著勾動食慾,接著以獨門奇術為交換、擁有可操控的球隊賽事、成為潮流時尚先驅、飼養空前絕後的寵物⋯…這場華麗的攻防戰,場面之盛大,奇想噴發。但,這頭獅王全然不看在眼裡。
身為大人的我,不禁跳出來說話:「這國王就好像我們寵溺的孩子嘛,要什麼有什麼的,但還是整天『無聊』、『無聊』的掛嘴上。」到底什麼才能令這些「小皇帝」伏首稱「降」呢?
(書中精采畫面,朱靜容翻拍)
Q4.國王不是要去捕蝴蝶嗎?會不會有關聯?
不是說這是一本即使破梗仍可以享有重複閱讀樂趣的圖畫書嗎?偷偷告訴你:
A4.跟蝴蝶沒關係,但很高興你有這方面的聯想。
法國插畫家迪耶茲(取自官網)
這本以電腦繪圖形式表現的圖畫書,文字與圖像都極具現代感。負責插畫的席勒萬.迪耶茲(Sylvain Diez)擅長造型藝術,舉凡繪畫、雕塑、攝影與數位版畫等領域,都有精彩展現,也常在各美術館「遛」他的「動物們」。
他筆下的角色塑形呈簡約幾何風,縱使不走精緻寫實路線,依然可以讓讀者捕捉到角色特徵、個性與細微情緒,超吸睛的。
可惜目前台灣沒有這位作者的中譯本,但讀者可透過他的網站,觀賞他的創作。
Q5.國王最後親青蛙了嗎?
A5.親了,親了!
青蛙那漫天飛舞的胡說八道,究竟是哪個願望成功說服無聊到發慌的國王呢?
好啦,我再爆個料:沒有任何一個願望打動獅王,但故事最後國王發出皇家級的瘋狂大笑,溫柔地捧起青蛙,在「小綠綠」額頭上深深吻了一下。
為什麼?青蛙跟你一樣不理解地看著國王。
書中精采畫面(朱靜容翻拍)
Q6.青蛙變了嗎?
A6.變了,變了,青蛙變(_____)了。
我覺得還是要有說故事人的「操守」,為各位讀者保留一點自行閱讀發現的樂趣。但我可以擔保:結局真的很讚。
青蛙沒有變成皇家盛宴的一道料理,而是真的「從此以後,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你會想找這本書來看吧?
恭喜你,你還保有反覆閱讀:「猜測、期待、揭曉、再來一次」的童心呦!#
書中精采畫面(朱靜容翻拍)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法國資料中心
位於國資圖3樓的法國資料中心,目前收藏數百本法文原文繪本,與百來本中譯版圖畫書,包括這本《國王與青蛙》,可外借喔。
國資圖法國資料中心(朱靜容攝)
【同場加映】
《我要有人愛》
Je veux qu'on m'aime
國王吼叫下令:「我要有人愛!」臣子們接下緊急任務,立即張貼公告,但完全沒有人進宮來「愛」一下國王。於是臣子們策劃舞會、祭出重賞……還是沒-人-來。
憤怒的國王衝出城外,想「抓」個人來,命令對方愛自己,有效嗎?當然沒「效」,很好「笑」而已。可是,國王後來發現被愛的祕訣了呦。國資圖三樓法國資料中心有收藏這本圖畫書,去翻翻找答案吧。
奇哲和迪耶茲這兩位一寫一畫的搭檔,共合作過4部圖畫書,除了《國王與青蛙》本書外,還有《Pablo, drôle de chevalier》與《Pablo, drôle de pirate》,以及最新出版的《Koloko》。
Koloko是隻牙痛的小鱷魚,牠聽從母親「家訓」:「想治蛀牙,吞隻河馬」,於是來到沼澤邊「抓藥」。但河馬規勸Koloko:其實吞條長頸鹿藥效更佳。
當然,每一帖「處方」都有更強效的建議,最後Koloko找到一隻水鳥,牠的牙疼果然治癒了。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這頭禽鳥是……牙醫啦!
我破梗了,你還會想找這本書來看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