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書房》首位上榜的台灣作家!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國際獎項】

美國國家圖書獎首見臺灣作家,由楊双子著、金翎英譯的《臺灣漫遊錄》(Taiwan Travelogue: A Novel)出版前即入圍。原作於2020年出版的《臺灣漫遊錄》不只是金鼎獎得獎作,2023年由三浦裕子翻譯的日文版《台湾漫遊鉄道のふたり》今年5月甫傳捷報,榮獲第10屆日本翻譯大賞。

《臺灣漫遊錄》描寫昭和13年(1938年)臺日兩位女性的臺灣鐵道美食之旅,在扎實的史料考據下,重建日治殖民時代的臺灣風情與立體的人物描寫。書中以飲食為喻,更使讀者得以窺見日本帝國對待殖民地臺灣、日本內地人與臺灣本島人的種種矛盾,乃至於當年男性之於女性命運的差異。《臺灣漫遊錄》英譯版《Taiwan Travelogue: A Novel》由同為臺灣人的譯者金翎翻譯,美國Graywolf Press出版,預計於今(2024)年11月上市,目前已可預購。

美國國家圖書獎於9月10日公布初選名單,10月1日公布決選名單(每個類別只有5本),預計於11月20日頒獎典禮宣布最後得主。除了以華語寫就的《臺灣漫遊錄》,翻譯類其他9本初選入選作分別譯自阿拉伯語(3本)、西班牙語(3本)、丹麥語(1本)、瑞典語(1本)、法語(1本)。10本作品中除了《The Tale of a Wall》是巴勒斯坦籍作者於以色列監禁30多年的回憶錄,其他作品皆為小說。


(擷取自美國國家圖書獎官網

本(75)屆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類」完整初選名單:

  • The Tale of a Wall: Reflections on the Meaning of Hope and Freedom》:作者Nasser Abu Srour於1993年因受逼供被判無期徒刑,他在以色列的監牢中書寫巴勒斯坦歷史,並將囚室的牆壁視為他的陪伴者與傾訴對象。然而,當他墜入愛河時,牆的存在從可依賴的同伴轉為最現實可見的阻礙,致使Abu Srour陷入混亂。最終,透過書寫監禁與愛情的故事,他重新找回自我,創造了一部超越個人痛苦,並揭露巴勒斯坦悲劇的藝術作品。
  • The Book Censor’s Library》:這是一部關於禁書、祕密檔案的奇幻冒險故事,諷刺著迫在眉睫的全能政府監控的危險。在面對全球對言論自由的威脅以及幾乎無可避免的黯淡未來時,科威特暢銷作家Bothayna Al-Essa 結合《1984》的冷酷反烏托邦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荒誕,最終呈現出一個堪比卡夫卡的可怕轉折。本書是一個警示,同時也是對故事及沉浸於其中美妙感受的情書。
  • Ædnan》:瑞典極負盛名的文學獎得主Linnea Axelsson以這部史詩般、故事軸線跨越多代的詩體小說,首次在美國亮相。故事講述兩個薩米族(Sámi)家庭以及他們在一個世紀的移民、暴力和殖民創傷中如何團結一致。其晶瑩剔透的文字讀起來就像詩和神話一樣。
  • On the Calculation of Volume (Book I)》:獲得斯堪地納維亞半島最高文學獎榮譽的作家Solvej Balle,計畫推出「On the Calculation of Volume」七部曲巨作,出版進度來到第二集。本次入圍的第一集故事中,女主角 Tara Selter被困在11月18日,已經輪迴第122次了。她獨自陷入時間的縫隙裡,卻無法跟人分享她的孤獨與困惑,再也無法感受日子、星期、月分、季節的遞嬗。作者在主角無限循環的日子裡,巧妙運用如催眠般的手法重新編排時間,創造出時間的小褶皺和伏筆,營造出如同強烈鎮靜劑的效果,讓人的感官更為敏銳與清晰,使讀者徹底沉醉。

  • Woodworm》:西班牙年輕作家Layla Martínez的小說處女作,是一部幽閉恐懼症般的家族恐怖故事。這個講述鬼魂、階級戰爭、暴力與孤獨的故事,彷彿女巫親自將可怕的夢魘清晰口述給作者一樣,作家Mariana Enriquez將其描述為「一幢由詩歌和復仇建造的女性和鬼影之屋」。一對被孤立的祖母和孫女,生活在西班牙荒涼內地的鬼屋中。某日當一名孩童失蹤,小鎮居民的懷疑全落在孫女身上,並非孫女有任何嫌疑之舉,全因世代累積的階級仇恨。這部怪異處女作顯化了階級意識的恐怖,將一代又一代的怪物拖到陽光下。
  • The Villain’s Dance》:90年代末期薩伊共和國(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動盪不安,以及盧安達大屠殺之後國家崩潰的混亂局面,塑造了作者Fiston Mwanza Mujila這部自由奔放且富有創意的新作。在盧本巴希,原為街頭小混混的少年Sanza被特務Guillame吸收為線人,讓他在城市流行的倫巴酒吧中監視市民。與此同時,鄰國安哥拉出現一位自詡活了幾個世紀的女子,為那些受到安哥拉鑽石礦場吸引的薩伊人提供靈性指導。受託為她撰寫回憶錄的奧地利青年因無法理解她不斷變化的故事,最終逃往盧本巴希,引起Guillame的注意。隨著叛軍成功推翻政權並向盧本巴希進軍,角色們在絕望中求生。作者Mujila高超的敘事轉換、熱烈的魔幻現實主義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時間跳躍,帶給讀者難以自拔的閱讀體驗。
  • Pink Slime》:烏拉圭作家Fernanda Trías這部描寫瘟疫蔓延的末日故事,是對安全、潔淨世界的感傷輓歌,卻不乏幽默,敘述者的堅韌也讓人印象深刻。這部小說探索了愛、責任與自我保護交織的地方,展現出最親密關係中的美麗與脆弱。Trías的文筆和 Heather Cleary 的翻譯精準地描繪了身處瘟疫中的感受:「我很難描述禁閉中的時間,因為如果這段時期有什麼特點,那就是一種存在於無時間的感覺。我們總是處於期待之中,但並不等待任何具體的東西。」
  • The Abyss》:哥倫比亞作家Fernando Vallejo榮獲加列哥斯國際小說獎(Romulo Gallegos Prize)的傑作,終於在23年後推出英文譯本與讀者相見。這部自傳性酷兒小說,講述作家Fernando探望罹患愛滋病的手足Darío,並回憶他們過去的放蕩生活。Fernando在面對兄弟即將離世的痛苦中,對哥倫比亞的政治制度和他的母親展開尖刻的批判。他的愛和記憶交織著痛苦與美麗,在這部關於國家、親情、生命的失落的狂野傑作中,透過Vallejo的文字,讀者卻能感受到記憶與寫作本身給予的安慰,透過對時光的追憶留住不朽。
  • Where the Wind Calls Home》:19歲的敘利亞士兵Ali躺在一棵樹下,看到一具屍體正被放入墓穴——這是他的葬禮嗎?那場突如其來的爆炸呢?他試圖拼湊那場災難究竟多麽慘烈,同時想要靠近那棵樹,最終渴望飛向那象徵安全的樹枝。透過Ali記憶中的片段,我們得以窺見他成長於傳統敘利亞阿拉維派(Alawite)村莊的艱辛,同時感受到其文化與宗教遺產的豐富與美麗。作者Samar Yazbek在這部緊湊而充滿詩意的小說中,深入探索阿拉維派信仰與自然的關係,呈現充滿生命、希望與愛的故事。

【新書快報】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正常人》作者莎莉・魯尼(Sally Rooney),時隔3年推出新長篇小說《過渡棋》(Intermezzo,暫譯),以同樣細膩精巧的對話和角色刻畫,探索較為深沉、成人的主題。

一對個性南轅北轍的兄弟,哥哥是事業有成的律師,周旋在初戀與新歡之間。小10歲的弟弟則是西洋棋職業選手,個性彆扭、不擅交際。兩人因父親逝世被迫聚首,也被迫面對生活現實、失怙之慟,以及對愛的渴望。《金融時報》書評Shahidha Bari形容魯尼以如印象派點描法的方式塑造人物,他們的情感躍然紙上、撼動讀者,像是把人的內在攤開直視。

■《三個房間》(Three Rooms,暫譯)作者喬・韓米亞(Jo Hamya)推出新長篇小說《偽善者》(The Hypocrite,暫譯),藉由一對父女的創作和爭執,以及週遭人對他們的評價,盤點世代差異與價值觀之爭的模糊地帶。

故事講述年輕劇作家蘇菲的新劇碼大受好評,她的小說家父親走進劇院觀賞,卻發現台上正搬演他的一生,只不過,不僅他的小說被批得一文不值,他腦海中溫馨的父女夏日度假回憶,在女兒的劇裡亦成為控訴失職父親和男人沙文主義的絕佳例子。《偽善者》場景在現代的倫敦劇院和10年前的西西里假期之間跳轉,讓讀者透過兩人或多人的回憶對質,試圖辯證在這個人人能輕易說出自己鄙視什麼的時代,承認自己承繼的事物,並找出和他人及自己和解的方法,才是更困難的事。

■美國小說家瑞秋・庫許納(Rachel Kushner)近日的新作《Creation Lake》讓她第3次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也讓她繼《火星房俱樂部》(The Mars Room,暫譯)後再次打入英國布克獎決選。

在小說裡,曾替FBI工作、現任接案特務的「莎蒂」潛入法國鄉下臥底,監視嚮往農村公社制度的無政府主義祕密團體,是否計畫策反活動。孰料當她愈深入研究團體領袖「導師」的電子郵件內容,他的悲劇性過往、前瞻思想和對尼安德塔人的痴迷與博學,就愈令她無法自拔,她也逐漸分不清誰才是被引誘的獵物⋯⋯。

Creation Lake利用間諜小說的架構鋪陳懸疑氛圍,利用顛覆政府的疑雲、目的不明的委託人和聰慧性感的神祕女郎,描寫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的階級落差和生態恐怖主義,充滿庫許納的精闢觀察和黑色幽默。

【產業消息】

■美國出版五巨頭、作家工會集體對佛羅里達州提出訴訟,挑戰教育法案HB 1069。該法案自2023年7月生效後,要求學校圖書館移除包含「性行為」內容的書籍,無論該書是否具有教育價值。原告指出,HB 1069已導致數百本書籍被禁,包括經典作品如赫胥黎的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狄更斯的《雙城記》、海明威的《戰地鐘聲》,以及當代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史蒂芬.金和知名童書作家茱蒂・布倫的著作,甚至還有猶太少女親見證納粹暴行的《安妮日記》。

HB 1069規定,只要家長或居民提出異議,書籍就必須在5天內移除,且無需先經過審議。原告認為,這項法律違反了美國最高法院針對猥褻內容的審查標準,並剝奪了教育者對書籍進行全面評估的權力。他們呼籲恢復學生獲取多元觀點的機會,以保障閱讀自由。

■美國影視及舞台劇本交易平台「黑名單」(Black List)宣布擴張內容庫,即日起接受小說投稿,為更多創作者和好作品提供曝光和媒合機會。作者可免費建立個人檔案和作品清單,也可以付月費將小說書稿上傳到網站上,供編輯、經紀人和製片等人瀏覽,作者也能額外付費購買出版界專業人士的反饋。


(擷取自黑名單官網

自2005年創立以來,黑名單每年將好萊塢製片收到但無緣製作的劇本遺珠,匯聚成「黑名單」公布在網站上,讓好劇本有再次被發現的機會。奧斯卡最佳影片《驚爆焦點》、《王者之聲》、《亞果出任務》等賣座電影,都曾在黑名單榜上有名。在新拓展的小說計畫中,黑名單還找來前美國小說中心的寫作計畫主任Randy Winston,他將推出有關出版業生態的線上專業講座,並由他主辦黑名單的「未出版小說獎」,獎項涵蓋純文學、青少年與童書、科奇幻、浪漫小說等7大類別。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Sway(文字工作者)
  • Bambook(文字工作者)
2024-09-29 09:00
書評》何方神聖?生活感的民俗推理:評張國立《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

前往臺南過個小週末,挑了張國立《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同行,讀到正精彩時,正好路過三太子大本營─新營太子宮,下車參拜完後,我又提議去看看新營車站,車站裡設有全臺唯一、保佑人車出入安全的五營兵將。 

張國立安排兩位太子在新營車站過招,一方挪吒三太子代表五營的中壇元帥,一方殷郊太子則為眾太歲之首,兩邊都有三頭六臂之化相,展開「我才是太子」的面子之爭。 

➤民俗包裹的歷史推理

小說以民俗為表,兩位太子的神神交鋒越演越烈;推理為裡,雖然張國立在《乩童警探》已經玩過,但進一步結合臺南在地歷史把格局拉大,只是相對也將閱讀難度提高。 

如果民俗創作有分初階和進階,那麼這本作品屬於進階之作,畢竟有多少人會知道殷郊太子、瞿公真人或騎馬太子,更遑論書裡面尚有封神演義和山海經的故事援引,有時看得我也得推一下太陽穴,暫時放下閱讀器,查完資料再繼續。 

前面提到小說結合臺南在地歷史,指的是明鄭時期鄭經手下的參軍陳永華,又是久聞其名但只在教科書聽過的人物。 陳永華在臺灣推動屯田制、甘蔗製糖、建立第一座孔廟,對府城的貢獻不亞於清朝的臺灣知府蔣元樞,所以同樣有人為其設塑像享人間煙火。 

而說來有緣,以陳永華為名的開基永華宮是我踩上臺南這塊土地首先會去打聲招呼的地方,而他的塑像就在廟後方的紀念館三樓,無獨有偶,張國立也在作者後記提到這點,他同樣在這裡認識陳永華,結起創作的緣分。 為此我就更加確定張國立同樣是廟控,出門旅行必也先參考哪裡有廟,太太抱怨他今天又要去看哪些廟,我覺得這話聽起來也很耳熟,於是點頭如搗蒜。 

➤太子為旅伴

其實要認真把這本書當成是旅遊書也未嘗不可,主角三人也是為了破案從北跑到南,上山了只差沒有下海,鐵道迷可能也受用,不過隨行的是有點中二病的殷郊太子,這一切會跟鐵道有關都是因為他被封印在車站附近。 

民俗文學同時有好寫與不好寫的兩面,好處是生活在臺灣這塊眾神之島,神明很多,即使是信仰純度不高的人,只要稍微做點研究,仍可找到著墨點。 

舉例而言,三太子勇猛有為,因為維持小孩的形象,常成為父母拜託管教小孩的首選。順著這點,可以寫出許多人神之間有趣的互動,要是本身還有點親身經歷,那便再好不過。 不好寫的地方是神明很多時候有不同起源和形象,否則何來池府王爺鬧多胞胎,同一個神諱卻不同人,就算是同一個神,維持坐姿、站姿、手拿什麼武器都有不同涵意,複雜對吧? 

張國立厲害在寫了幾十年的小說,處理龐大的田調資料後,用了易懂的文字交代,加上神話蘊含的文學性,民俗的範圍很好理解。 但是要把陳永華這麼有距離感的歷史人物,帶入現代人的眼裡,不容易啊,所以由一起又一起的兒童失蹤案開啟,加上熟悉的魔神仔、玉山黃色小飛俠的繪聲繪影,先把你拐進來再說。

好看的小說還要讓人產生共鳴,所以張國立試圖用孩童的成長與磨難,不論為人還是為神都好,刻畫出更多的人性。可惜主角三人惟有道士韓希元正常發揮,其餘兩位只起到娛樂作用。

➤如活水般的民俗文學

我在閱讀時,其實腦中不停在想宗教民俗對現代人的意義是什麼?讀完以後可以在臺灣神鬼傳奇的三部曲得到什麼共鳴? 

畢竟,尼爾・蓋曼在《美國眾神》下了一個預言,不被需要的神明終將被消滅,新時代的神驅逐舊時代的神,那麼現在最流行的神可能是手機和AI,媽祖緊追其後,土地公因為據點眾多粉絲也多。 

我想起前些日子有機會訪問西港當地負責訓練金獅陣的耆老,他感嘆對現代人而言千歲爺的重要性不及手機,手機可以馬上提供答案,可是要找千歲爺必須去廟裡。鼓勵年輕人加入藝陣表演,需要讓民俗先走入他們的生活視野,先被看見才有傳承的機會。 

如此一來,我心中的疑問豁然而解,民俗需要生活感,而生活需要一點活水注入才會好玩,民俗文學可以好玩,也可以是傳遞活水的容器,因此創作不要遠離我們的生活才好,做到這點就足以被稱為是一部好的作品。

我得說好樣的,太子、五營這些常見的民俗元素,張國立可以拿來把玩出新意,下回又會是何方神聖?恩,真的是何方神聖,只好未完待續!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臺灣神鬼傳奇:太子與鐵道上的男孩
作者:張國立
出版:鏡文學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張國立

知名作家/美食、旅遊達人/擅長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等。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任《時報周刊》總編輯,得過國內各大文學獎項與金鼎獎,文筆既可詼諧亦可正經,作品涵蓋文學、軍事、歷史、劇本、遊記等各類題材。出版作品:《炒飯狙擊手》、《金陵福 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海龍改改》、《一口咬掉人生》、《戰爭之外》、《鄭成功密碼》、《張大千與張學良的晚宴》、《棄業偵探:不會死的人,一直在逃亡的億萬富翁》、《棄業偵探01:沒有嘴巴的貓,拒絕脫罪的嫌疑犯》、《偷眼淚的天使》、《大碗另加》、《我受夠了》……等,小說《炒飯狙擊手》已售出北美、尼德蘭(荷蘭)等國外版權。近期作品《乩童警探三部曲》、《私人間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9-28 09:00
OB短評》#496體察自由與藝術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可愛的仇人

謝宜安著,大塊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愛情小說的背後其實並不愛情,更師出有名。明言的重建,道出如實的虛構,誠懇抱著關懷進入時代。以逼真(又反史實)的生命力,催促讀者去理解、領會日治時期各種女性的處境與困難。小說家於虛虛實實的敍事中穿梭來去,實踐了「性別做為一種取向」的方法,使用一柄名為「女性意識」的寶刀剖開一個時代,提醒我們過去社會中的格差與艱難,如何與今日關聯。那些被逆轉的史實或許也隱含了如今對未來的期待。【內容簡介➤

熱浪會先殺死你

The Heat Will Kill You First: Life and Death on a Scorched Planet
傑夫.古戴爾(Jeff Goodell)著,徐仕美、畢馨云譯,麥田出版,49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當「全球暖化」捲入政治攻防,成為爭執不休的詞彙,本書另起爐灶,從切身出發,用生活之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熱浪,提醒人們,那些讓我們揮汗如雨的炎熱天氣,涉及的不只是個人的舒適,而是對大自然和人類文明更深層的傷害,盤根錯結,無所遁逃。在這用熱浪打造的末日裡,我們早就不是溫水煮的青蛙,而是烤架裡不知死活的焦碳。【內容簡介➤

抵抗的原力

性別藝術與酷異美學的源起
高千惠著,典藏藝術家庭,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作者高千惠絕對是臺灣藝評的頂級寫作者,紮實的理論基礎總能開啟人們感知的觸角和想像的空間,又沒有不明所以的賣弄空話。本書深入性別權力的結構之中,由古至今,挖掘出那些替「弱者」或「邊緣者」發聲的抵抗,有述有論,不僅呈現以抗爭為出發的藝術史論,更重要的是,提醒著人們面對社會或顯或隱的不公不義時,挺身抗爭的權利與義務。【內容簡介➤

花與翼

在蛾、蝶與花葉之間的等待
黃湘玲著,大塊文化,68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獨   
細緻有情的觀察,溫柔執著的專注,近乎恐怖谷效應的絕美插畫。這本曖曖內含光的圖文書越看越驚人,儼然一種蛾蝶的修行。【內容簡介➤

不明白

為什麼中國走到了這裡
不明白播客著,飛地工作室,68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來自中國內部的反省與反抗聲音,批判犀利,有勇有謀,第一手的現況直擊,別有一股獨立於任何政權之外的清醒,令人深思。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也並非中國獨有。自由、平等、民主這些得來不易的價值,稍一不慎,萬劫不復。【內容簡介➤

無字奇境

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
Meraviglie mute: Silent book e letteratura per l’infanzia
瑪伽拉・特魯斯(Marcella Terrusi)著,倪安宇譯,大塊文化,8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實   樂   獨   
用這麼多字來描述童書的無字奇境,非但不嫌累贅,甚至有買一送多的驚喜感。作者的舉例選書,堪稱精中之精,引導讀者思索圖像敘事的眉眉角角,有尋寶的樂趣。這是進一步瞭解童書奧妙的葵花寶典。【內容簡介➤

時間的起源

史蒂芬.霍金的最終理論
On the Origin of Time: Stephen Hawking’s Final Theory
湯瑪仕.赫托(Thomas Hertog)著,余韋達譯,大塊文化,6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樂 
這本溫暖幽默的霍金側記,不只錄下他日常中那些近乎吉光片羽的時刻,同時也見證了物理大神們之間的先鋒對決。霍金與作者對《時間簡史》的微妙修正,彷彿大霹靂又迸出了新希望。【內容簡介➤

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

比利時恐怖殖民與剛果血色地獄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亞當.霍克希爾德(Adam Hochschild)著,黃煜文譯,春山出版,69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益 
遲來的史學經典,但讀來依舊令人膽戰心驚,書中那不可思議的種種殺戮,以及背後折射的野心和欲望,不僅道盡殖民統治卑劣的一面,更呈現出人性最不堪的昏庸與黑暗。當帝國在21世紀轉換面容,重新侵犯民主與人性,這本歷史書談的不只是過去,而是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落入的地獄。【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