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29陪孩子擁抱情緒,與「開心」和「悲傷」成為朋友

情緒怪獸大遊行

協助孩子安定情緒,增強專注力的「正念練習」
The Monster Parade

溫迪・奧莉里(Wendy O’Leary)著,諾埃米・吉奧內・蘭德里(Noémie Gionet Landry)繪,詹宇先生譯,小宇宙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紅橙黃綠、大小胖瘦的情緒怪獸走上街頭熱鬧遊行,有時是「生氣」走在前頭,有時是「快樂」領隊跳舞,既使是「悲傷」也請打聲招呼,因為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會過去。作者用擬人化、遊戲化的具象方式跟幼小孩子談情緒,幫助小小心靈留意與表達各種感受的起伏來去,簡單易懂的圖像有效凝聚孩子的專注與覺察,是一本愉悅好看的故事書,也是易於操作的輔導工具書。內容簡介➤


《情緒怪獸大遊行》內頁(小宇宙文化提供)

我們的工作之路1

麵包師傅/新幹線駕駛員/研究員
しごとへの道① パン職人 新幹線運転士 研究者
鈴木典丈著,葉韋利譯,未來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13-18歲)
這三段故事讓人讀完熱血澎湃,朝氣與鬥志全被激發出來了!雖然麵包師傅、新幹線駕駛員和研究員的養成之路大不同,但沿途上遇到的困頓徬徨卻一樣不少,每一轉彎處都是考驗,也是轉機。鈴木典丈用漫畫分鏡流暢呈現職人一天行程,以及從菜鳥到老手的心路起伏。蒐集了不同對話場景,剪裁出關鍵心動時刻,戲劇性強烈,真實性更是十足。對於正要探索生涯興趣的國高中生來說,非常勵志且能引起共鳴。內容簡介➤


《我們的工作之路1》內頁(未來出版提供)

伸縮自如的神奇車

のびる じどうしゃ
平山暉彥著,陳瀅如譯,維京國際,32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小學低年級(0-8歲)
作者大方給篇幅,讓登場的每一輛車都能在完整跨頁上展現伸縮自如的關節,不管是消防車的長長雲梯、蜘蛛吊車的折疊關節,或是工地車的彎彎曲曲手臂,都被畫得又精細又立體,專注配合工作伸長或縮短,徹底展現機械的結構美感與靈活帥氣。字無需太多,用寫實圖像直接演出,焦點與細節都在畫面裡,非常符合小小讀者的閱讀口味。內容簡介➤


《伸縮自如的神奇車》內頁(維京國際提供)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安妮・克拉海(Anne Crahay)著,賴潔穎譯,大穎文化,33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嘰嘰喳喳的小雀鳥與沉穩睿智的大熊形成趣味對比,兩人之間的對話看似繞著生活轉,實則藏著巧妙哲思。藉著餐桌上的熱茶、蜂蜜等可見、可觸、可嚐的日常物品,一步步引導小讀者思考「聽說」及「謠言」真偽,分辨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圖像氣氛風趣幽默,道理層次自然明確融在故事裡,讀起來輕鬆不說教。內容簡介➤


《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內頁(大穎文化提供)

我的朋友蹛佇隔壁庄

儲玉玲著,儲嘉慧繪,聯經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想遊戲的心情,想見你的心情,全放進畫面裡。少少的文字,淡淡的色彩,速寫童年美好模樣。短短一段田間路,因為訪友雀躍而閃閃發光,沿途的果香花濃全都被女孩揣進懷裡,小小個頭挾帶無限能量與想像,喚起每位讀者的心底輕輕齊唱。全書以台文書寫亦有台羅拼音,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共讀,書後若能附上中文翻譯將是很好的閱讀幫助。內容簡介➤


《我的朋友蹛佇隔壁庄》內頁(聯經提供)

雨蛙生態旅行團

池塘發現之旅+地下探險之旅+空中驚險之旅+雪地冒險之旅
あまがえるりょこうしゃ
松岡達英(松岡たつひで)著,劉子韻譯,維京國際,105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生態旅行團的成員訪客有雨蛙、瓢蟲、鼠婦、鼴鼠、甲蟲等好多種動物昆蟲,跟著牠們一起搭乘改裝後的寶特瓶及紙飛機,去池塘、地底、天空、雪地盡情闖蕩,行程保證驚喜連連,好多難得一見的稀客都露臉了呢!松岡達英的畫筆運用自如,功課做得足,角度抓得好,不露痕跡把知識融進抒情描述裡,不僅畫出了大自然的豐碩細節與動物們的生態特性,也打造出一股溫暖共榮的氣氛,讓人看得愛不釋手,上天下海再多趟也不厭倦。【池塘發現之旅:內容簡介➤【地下探險之旅:內容簡介➤【空中驚險之旅:內容簡介➤【雪地冒險之旅:內容簡介➤


《雨蛙生態旅行團》內頁(維京國際提供)

有人在嗎?

「いる」じゃん
工藤直子(くどうなおこ)著,松本大洋繪,游珮芸譯,大塊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9−12歲)
漫畫家松本大洋用黑白簡潔線條為母親工藤直子的童詩配圖,兩人用各自擅長的媒材看宇宙、聊生活、談感受,不僅交會了美麗的詩句與圖畫,也交流了跨世代的默契與想像。輕散的脈絡與節奏悠盪於頁面之上,遠離喧囂的色彩與文字聲聲輕喚,幅度忽遠忽近,隨處有夢有光。
內容簡介➤


《有人在嗎?》內頁(大塊文化提供)

一直都在

ここにいる
青木宏江(あおきひろえ)著,米雅譯,拾光工作室,3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中年級(4−10歲)
打開蝴蝶頁便看見作者對父親的思念,那些充滿痕跡的生活小物,那座欣欣不息的菜園,都定格在最好的時刻與最美的瞬間,滿溢如昔的明亮笑語為這段父女情緣下了最好的註解。輕巧的故事轉場串聯起生命起落,滿目燦爛的花果盛開正是對父親一生的圓滿回顧與告別,濃濃的想念不只一本書的重量。內容簡介➤


《一直都在》內頁(拾光工作室提供)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知識就是爆炸:Boom.磅!系列講座前導場側記

「做書需要的時間跟回應議題這件事本來就是有點衝突的,一本書的生成要被出版、被印刷、被閱讀,確實需要一些時間的醞釀,回應議題的速度勢必是慢的。」面對台下一名聽眾詢問出版書籍普遍需要很長的時間,人社出版究竟是否能夠及時回應社會議題?左岸文化主編孫德齡坐在其他幾位出版界同僚身旁,以坦率的語調大方承認:「像小瑞說的,我們沒辦法一有什麼議題出現就馬上有書出來。」

即使無法及時回應社會議題,孫德齡的回答仍然充滿底氣:「我們有長期關注的議題,所以當社會上有個議題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討論帶到我們想要的地方。」這群出版人的目標不是追逐社會上隨時出現的新議題,事實上,她認為這個邏輯應該反過來:平時就要長期經營一系列議題,所以在事件浮現時就能提供討論的方向,以及更深入討論的資源。「而這才是Boom成立的原因」,孫德齡總結。

她口中的Boom,全名是「Boom.磅!」,定位是「知識平台」,由春山、左岸、八旗、衛城與臉譜5家專注人文社科書籍的出版社共同成立。這個平台於今年春天開跑,目前已經規劃了5場實體講座,預計於5月底至7月中舉行,讓專業講者、出版社編輯與讀者能當面討論各種議題。與一般出版社「打書」的活動不同,每場講座並不直接對應單一一本書,而是延伸各家出版社多本書籍共同觸及的主題:歐洲的轉變、民主危機、原住民、慾望與愛,以及世界史中的東歐。

孫德齡發言的場合,正是Boom這5場講座的前導場,標題為〈致當下,以及未來的讀者〉,在台北市捷運中山站附近的「濕地venue」舉行。週六下午,滿場的聽眾擠進現場,聽來自5位發起人一同分享他們的計畫,和這些計畫如何連結他們對人社出版的評估以及設想。


左起:莊瑞琳、孫德齡、邱建智

➤把時間軸拉長,看見長期經營才能浮現的觀點

正如孫德齡所說,支持他們這個計畫的重要企圖正是長期經營議題。她引以為榮的例子是左岸一系列關於精神疾病的書籍,能在各種不同討論中發揮作用。孫德齡強調透過平時的累積「把討論帶到我們想要的地方」,而在此之前發言的春山出版總編輯莊瑞琳,同樣也提到「把時間軸拉長」對於人社出版而言非常重要,並且強調:有些觀點必須將時間放長才有辦法浮現。

莊瑞琳大學畢業時就有過記者夢,後來也曾擔任報社記者,因此更有辦法將兩種專業互相對比,進而指出人社出版的優勢本不在立即回應事件。

「一個議題在新聞的週期,跟在書的週期可能不太一樣。如果這在5年、10年後還是一個值得討論的例子,那放一段時間就是必要的。」她以許多讀者都有的共同經驗補充說明:搬家時,人們會覺得可以丟掉的書,經常是符合當下時效、但事過境遷之後就不再有那麼大的參考價值。對莊瑞琳而言,出版與新聞不同的地方,恰恰在於可以拉長時間,嘗試掌握「5年、10年後」仍值得討論的面向。

莊瑞琳舉例,過去她出版的幾本書,都是透過拉長時間尺度「看到在土地上的影響」。比如春山去年出版的《沒口之河》,談論的是台東知本原住民反對光電開發案的故事,但「所拉出的時間軸就不是光電爭議的始末而已」,而是由出身森林系的作者從生態的角度介入,帶出更為長期的反思。

又比如《城中一座島:築堤逐水、徵土爭權,社子島開發與臺灣的都市計畫》,討論的是台北市社子島開發爭議。這項爭議時不時出現在新聞版面上,但書籍採取梳理其中涉及的開發計畫、家族史,乃至「為什麼有些人會不想離開」等關鍵主題,正是希望「以50年的尺度來看反而能更立體」,更能將長期的、對於土地的意義呈現出來。

➤不只要找回讀者,更要建立起讀者間的社群

從這個角度來看,Boom這個計畫並非從零開始,而是以編輯們本來就在思考的議題為基礎,進一步予以發揮、加以推廣。用臉譜出版副總編輯陳雨柔的話來說,每次遇到一個議題,她都會思考用書籍出版究竟能做到什麼:「書作為一個資訊量比較足的媒介,有沒有其他媒介做不到的事情?會想儘量完成這個目標。」而在這基礎之上,開辦Boom的動機,正是「想把這個縱深帶給大家」。


陳雨柔

這裡的「大家」,主要指的當然是讀者。不過,所有對出版、對內容產業稍有關注的人,都知道要觸及讀者越來越困難。討論到這個問題時,八旗文化的主編邱建智笑稱:「每次聽到這個就很憂鬱,但我也不想把場子弄得那麼負面,也不是來賣慘。」畢竟,「我們不能跟讀者抱怨說你們為什麼不買書,但也很難跟老闆說人社書不能幫你賺錢。」

基於這個非常現實的考量,編輯們需要另尋出路,以更有創意的方法爭取讀者。Boom也有這個層次的意義──「成立Boom是來找個夥伴、集思廣益,看能不能定出新的方向、找出新的議題,把過去的讀者找回來。」

針對找回讀者的任務,衛城出版副總編輯洪仕翰也認為其實不必太過悲觀。他分析,「不像參考用書、娛樂小說被其他媒介取代更多,人社會有一群讀者一直在。」至於該如何執行這項任務,洪仕翰動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一方面,關於編輯的自我定位,他認為既要擔任傳道者,也要擔任造橋者,既要「藉由我出版的書,把我覺得重要的議題、這個時代的議題到讀者面前」,同時,「搭出來的橋也要有吸引力,大家走進書店覺得不買一本不行」。

另一方面,關於該出什麼樣的書,洪仕翰則評估,人社出版一直不缺研究所等級的困難作品,也都不乏中學難度的入門作品,「但在兩者中間,『大學』層級的反而比較少。」這也是他認為最缺乏、最值得持續努力的,是現在最需要「找回」的讀者。


洪仕翰(左)與謝至平

不過,找回讀者只是這群人野心的其中一個層面而已。在此同時,他們更試圖把讀者聚集起來,集結成一個社群──在陳雨柔看來,這就是一個找尋「夥伴」的過程。她相信這件事情非常值得投入,這樣的信念來自她過去的記憶。

2012年,陳雨柔初初入行時曾負責小說《集體心碎日記》。該書的主題是美國西岸華裔女同志移民的愛慾、歸屬感與政治行動。作者當年以「柴」為筆名,實則就是批判社會心理學者、現任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的劉文。

憶起出道時期負責的作品,陳雨柔如同許多人,總覺得「每個環節都沒有做到自己很滿意」。但她始終記得該書出版之後她所主責的多場活動,當時,許多真心喜歡作者的讀者來到現場,彼此交流激盪,讓當時的她「第一次感受到出版、編輯、讀者可能是一個社群。」而再過兩年,她過去曾一起共事的記者朋友完成《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更之後,編劇簡莉穎處理性別倒錯與國家暴力的劇本集出版,參與這幾次發表、分享的場合的經驗,更都讓陳雨柔「切身感覺到大家是在那個場合,一起討論那本書。」

從回憶出發,進一步展望接下來的路,陳雨柔是這麼說的:在入行時,她已聽前輩說過「出版是跟人有關的事情」,這些親身經歷,恰恰印證了這一句話,讓她感受到「書出版之後,是會有一個社群存在。」

而這也正是Boom的目標所在:在這個艱難的時節,建立起一個這樣的社群──為了出版,為了人社知識,為了社會議題的深入討論。

➤Boom.磅!知識爆炸.自由國度 系列講座

〚第一場〛新歐洲的轉向:從軍備、國際連結、經濟與能源的巨變

  • 講者|林育立(自由記者)
  • 主持|莊瑞琳(春山出版總編輯)
  • 時間|05/18(六)14:30-16:30

〚第二場〛世界民主危機與台灣處境

  • 講者|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
  • 主持|邱建智(八旗文化主編)
  • 時間|06/01(六)14:30-16:30

〚第三場〛困境、離散、路徑與復返:當我們討論21世紀原住民

  • 講者|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主持|孫德齡(左岸文化主編)
  • 時間|06/15(六)18:00-20:00

〚第四場〛像個人那樣慾望與愛

  • 講者|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主持|陳雨柔(臉譜出版副總編輯)
  • 時間|06/29(六)14:30-16:30

〚第五場〛從邊緣到世界:原來你是這樣的東歐

  • 講者|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主持|洪仕翰(衛城出版副總編輯)
  • 時間|07/13(六)14:30-16:30

場地|濕地1F(104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

報名連結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471剖析人生難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兆億大戰

指數型基金與ETF如何崛起成為大眾致富金鑰,並改變全球投資樣貌
Trillions: 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
羅賓・魏吾絲(Robin Wigglesworth)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2024年初沸沸揚揚的ETF之亂,人人都把神奇的五位數字背得滾瓜爛熟,好像能一夕發財致富的密碼,讓原本已是顯學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更上層樓,成為臺灣的全民運動。這樣盲目的熱潮已有諸多評論和報導指出觀念上的錯誤,市面上也不乏對投資ETF的正確解說,但很少有像本書這樣,還原ETF生成的歷史脈絡,訴說ETF從無到有,由抽象概念逐漸變成為實際理財工具的經過。透過作者的生花妙筆,將專業財經知識變成一則動人的故事。與其說本書在談論某些人發財致富的豐功偉業,更重要的是介紹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勇於挑戰既定框架,持續地發明和創新。【內容簡介➤

帶牠回家的路上

行為獸醫師想告訴你的十一則故事
On the Way Home with Them: Tales of Animal Behaviors
徐莉寧(獸醫師阿默)著,大塊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益  
別再把你的動物伴侶當寵物,也別把獸醫當「獸」醫——這樣講很奇怪,但也只能這樣講,請參見書中的「獸醫小劇場」。這些小故事其實有個暖心嚴肅的主旨:領養一個生命,是條有去無回的覺察路。【內容簡介➤

21世紀的人生難題

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
Depression.Anxiety.Drugs.Superstition.Love.Pain,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瑪麗・珍恩・塔契(Mary Jane Tacchi)、珍・史考特(Jan Scott)、丹尼爾・弗里曼(Daniel Freeman)、傑森・弗里曼(Jason Freeman)、萊・伊維森(Les Iversen)、史都華・維斯(Stuart Vyse)、羅納德・德・索薩(Ronald de Sousa)、羅伯・布迪斯(Rob Boddice)著,吳妍儀、賴盈滿、葉佳怡譯,左岸文化,21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以「憂鬱、焦慮、藥、迷信、愛、痛」凸顯21世紀特定的生命、社會議題,是非常應時的簡明手冊。此套書各冊有如精緻的知識懶人包,以極具系統性的主題內容與主筆者提供的特定視野,為主題定位之外,也讓每個獨立成冊的主題相互緊密連結。台灣出版社為中文本提供了細緻的導讀,也讓套書更具可讀性。【內容簡介➤

哀仔

林佑霖著,時報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哀仔之哀,在於無地自容,不論換成什麼樣的身分,總是動輒得咎,然而這也正是詩人絕佳的戰鬥位置。高敏的字句膠合著義憤、慾望、自怨自艾,精細拼湊出一個歪掉的世界,因為原本的世界就是歪掉的。【內容簡介➤

冷戰的感覺結構

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1950-1980)
陳佩甄著,政大出版社,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樂   益  
台韓比較蔚為顯學,這部聚焦於情感的文化分析,巧妙回刺了冷戰之冷,讓女性主體和性別辯證重新浮上檯面,鄭重而刁鑽,為20世紀後半葉的心態史補上一塊關鍵拼圖。【內容簡介➤

語言的力量

語言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說話與生活,如何學會更多種語言,和多語言能力對腦部的好處
The Power of Language:How the Codes We Use to Think, Speak, and Live Transform Our Minds
薇奧理卡・瑪利安(Viorica Marian)著,胡欣蘭譯,晨星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本書談的其實是語言多樣性。提醒讀者「多語」乃是人類文明的基本樣貌,是人類文化中的一個面向。透過研究多語言(人群),能更打開人類智能運作的新境域,也能見到語言對於人們記憶、論述更為複雜的干預,甚至形塑一個社會或文化的樣貌。在此,「雙語」乃至於「多語」,不僅只是提升競爭力的工具,更被提煉成思維的框架,有其啟發性。【內容簡介➤

看不見的文字

王威智著,蔚藍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益  
本書以布農族祭司Laung Mangdavan創造的祭事曆圖紋為主角,思索口傳與符號系統間的對立與張力,以及強勢文化的殖民暴力。書名上的「看不見」帶來多重的歷史反思,不僅強調被語言文字的標準化所遮蔽之物,亦凸顯圖像非視覺性的文化訊息,更呼籲不該只見有型符號,而荒廢無形資產的重建工作。【內容簡介➤

消失的餐盤

Eating to Extinction: The World’s Rarest Foods and Why We Need to Save Them
丹.薩拉迪諾(Dan Saladino)著,馮郁庭譯,高寶書版,64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以精彩的跨領域報導,書寫常見食材的文化政治,此書提醒我們每日餐盤上消失的多樣性。作者靈活穿插呈現穀物、肉類、蔬菜等食物種類中的遺跡軼事,如考古般帶回已消失的物種與美味,以此帶出最重要的提醒:食物的多樣性對人類文化的重要性,並不亞於一座古蹟或一種瀕絕的生物。這也是全球同質化帶來最重大的危機。【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