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度書評"相關的文章列表
書評》誰值得被寫故事?讀彼得.漢德克《夢外之悲》
「你因為不安開始到處詢問/人要如何生活/如何讓彼此與自己不可或缺」 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的世界是冷調與灰綠的。如同高緯度的冷杉密林。又或者,是那部耗時3年、以拍攝困難著稱,... 閱讀更多
書評》台女T與前任J的後殖民爛桃花:閱讀《流轉的亞洲細語》,及其「策略性」國族主義方法論
▉橫渡百年的跨文化三角戀情 如果,允許我們大膽地借用政治上並不正確的文學隱喻,那麼,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日、中三國百年以來混亂悖德的三角關係,就好像一位正在慎重考慮是否獨身的女子,... 閱讀更多
書評》一場文化的乾坤大挪移:評莎拉.華特絲《指匠情挑》
英國作家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是當今少數發掘女同志主題的文學作者。在「維多利亞三部曲」,包括《輕舔絲絨》(Tipping the Velvet)、《華麗的邪惡》(Affinity)... 閱讀更多
書評》世界不是在我之外,而是在我之內:詩人吳俞萱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
非得伸出更長的手,抱住每一個孩子。非得撐起更大的頭顱,裝進每一個孩子的恐懼和夢。位於耶路撒冷「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的這座雕像,紀念猶太裔醫生、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閱讀更多
書評》路上是亮的,你家是暗的:讀《桑切斯家的孩子們:一個墨西哥家庭的自傳》
吳爾芙(Virginia Woolf)有一句廣為傳誦的名言:「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談的是女性在處理外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之前,得先有辦法認識、界定自己的獨一無二。但在人類學作品《... 閱讀更多
書評》多維交織的非洲現代史詩:解讀《邊緣人的合奏曲》
隨著20世紀中葉解殖民的歷史風潮,世界文壇出現幾位著名的非洲作家,例如奈及利亞的小說家阿契貝(Chinua Achebe),以及劇作家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加(Wole Soyinka)。... 閱讀更多
書評》多刺且多情的動物書寫:評朱天心《那貓那人那城》
那時,朱天心還有餘裕細細描繪貓生百態。她一面告訴讀者,「並不是每隻貓都可愛」,一面又把「世紀初那幾年間」所收留、照顧過的貓族們,寫得活靈活現,讓人忍不住跟著愛上牠們、為之牽念。牠們的個性有稜有角,... 閱讀更多
書評》在希望與恐懼之間:評《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
幾年前,緣起於《只要活著:長崎原爆後倖存者的生命故事》這本書的閱讀,走訪了長崎原爆紀念館,可想而知,這樣的空間裡收納了許多傷害與死亡的遺物,陳述了特定觀點的戰爭敘事與遺事,印象最深刻的是,... 閱讀更多
書評》奏響日本戰國序曲的「荒唐戰爭」:讀吳座勇一《應仁之亂》
對現今的日本人而言,應仁之亂無疑是一場知名度極高卻又毫無存在感的戰爭。說它知名度高,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聽過「應仁之亂是戰國時代的起頭」這個說法,甚至雷神巧克力進軍京都推出抹茶巧克力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