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度書評"相關的文章列表
科評苦雨之地》生理學者潘震澤:生老病死原是生物的宿命
有位科普寫作同道的妻子是文學評論兼小說家,曾好心送我一本她的小說舊作。我看完後,提了幾個我認為邏輯不通之處,惹得小說家好生不高興,同先生抱怨道:「你學科學的朋友怎麼都提些怪問題?」(顯然我不是第一位...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植物學者董景生:感受冠層流動的風與陽光
生態學概念最初來自德國生物學家,生態學Ökologie是指「家」的「科學」,近代衍生為研究生物與周圍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生態學家側重物種在棲地環境上發生的關係,土壤、空氣、水、...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神經科學研究者黃榮棋:一個「自然者」的鄉愁
讀〈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才第一次知道「灰面鵟鷹」這個名詞,原名「灰面鷲」就耳熟多了,因雄鳥灰臉得名。後來改名為「鵟鷹」,因其體型介於鷹與鵟之間,而非體型更大的鷲或鵰。彰化人稱灰面鵟鷹為「... 閱讀更多
科評苦雨之地》生態研究者吳海音:我們的未來裡有沒有雲豹?
台灣真的曾經有過雲豹嗎?有過的話,現在還有沒有?還有的話,會在哪兒?沒有的話,有辦法帶牠回來嗎? 在台灣,雲豹是個謎樣的生物,是魯凱族的神獸、排灣族的聖物,是生態研究者心中的夢幻物種。這次,... 閱讀更多
書評》《禮物》:一個新的(台灣)文學書寫者/書寫史
《禮物》是一本關於「寫」與「被寫」的小說,這意謂著當讀者翻開本書封面之後,書裡的每一字句、人物與情節都首先是以小說形式在深究「何謂小說書寫?」的文學存有論。 這樣的小說對許多人而言其實是一本「... 閱讀更多
書評》動蕩的女人、電影及其書寫:《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
演員史料的保存與研究,是電影學中起步相對較遲、難度也大的領域。《妖姬、特務、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的作者陳亭聿全力以赴的這項任務,並不只是訪談演員,還關係到如何「修復」一度遭到遺忘、... 閱讀更多
書評》Luckily Unlucky:評《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在書籍簡介裡讀到,《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即將搬上銀幕,出演這個故事女主角的演員石田百合子說:「很想泡在這故事裡、這樣的戀愛小說我第一次讀到。」但我覺得,它其實不是戀愛小說,只是兩個在「中間」的人們,... 閱讀更多
書評》狂泉之國的拒飲者:評金子光晴《絕望的精神史》
日本人說起他們的詩人金子光晴,一般都會冠以「放浪」二字,1997年《太陽》雜誌推出的金子光晴特集,便直接命名「金子光晴亞細亞漂流記」。的確,12歲離家出走,24歲遠遊歐洲,34歲開始漫遊亞洲——... 閱讀更多
書評》告別美國夢:齊佛與葉慈的短篇小說
在20世紀美國小說史上,約翰.齊佛(John Cheever)與理查.葉慈(Richard Yates)都是所謂「作家的作家」(writer’s writer),也就是備受作家推崇的作家,連瑞蒙....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