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現場》第36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獎,歡喜豐收!

信誼幼兒文學獎今(4/20)日揭曉第36屆得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典禮,百餘位老、中、青三代兒童文學界齊聚一堂,見證得獎者的榮耀時刻。包括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司長李毓娟、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長楊婷媜、國立臺灣圖書館館長曹翠英、兒童文學作家曹俊彥、童書作家王淑芬、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Openbook閱讀誌繪本大師專欄作家莊世瑩、散文家徐國能、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等人都與會表達支持。

自本屆起,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同步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邀請兒童文學創作者不拘形式、不限文本,為孩子創作更多好作品。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今年是信誼幼兒文學獎36屆,但期間增設過兒童動畫獎,去年國際獎徵件,更收到來自102國、1000多個作品。今年舉辦了信誼幼兒文學獎「兒童文學組」的第一屆徵件,「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文學獎有(頒發出)首獎,很喜氣。」引起現場期待的呼聲。

➤幼兒圖畫書

幼兒圖畫書組決審主任委員吳幸玲表示,本屆幼兒圖畫書參選作品的題材關注多元面向,有嬰幼兒的遊戲書、日常生活的議題,還有大人跟小孩共同創作的童書、圖文書。主題和風格各具巧思,圖畫書創作的完成度高,繪畫水準均質提升,「難分軒輊,真的很難選!」

吳幸玲建議,低幼兒的書很難做,手法得有趣,圖像感要更強,有擬聲詞或加入語言遊戲。至於深刻的議題故事,包括情緒價值、生老病死、親子衝突,吳幸玲認為,若能使用孩子習慣使用的語言,便能讓孩子理解,從書中得到自我療癒。最後她勉勵創作者跳脫框架,進行突破,勇於嘗試。評審團最後決議推出三件作品並列佳作,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首獎,期許創作者再接再厲!

佳作:《小蜘蛛織呀織》,文.圖/張雅鈴

描寫不會織網的小蜘蛛和膽小的小灰狗成為好朋友,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慢慢找回自己自信心的故事。評審稱讚這是一部成熟完整的作品,體型一小一大的兩位主角出現在同一畫面,處理相當自然,沒有不協調之處。圖畫的顏色搭配上也能適時襯托出主角的特別之處,相當用心。故事情節生動,不同情緒間的轉折描寫得細膩自然。在這個故事裡,可以感受到愛、友誼和自信。

張雅鈴致詞表示,《小蜘蛛織呀織》靈感來自陽光明媚的午後,看到窗外努力往上爬的小蜘蛛,「小蜘蛛何其小,卻有恆心與毅力,不斷往上爬。」這令她想起創作路上的自己,「我把失敗化作前進的動力跟養分,縱使前方道路再遠再崎嶇,只要方向是對的,終會見到光芒。」

佳作:《米糕甜蜜蜜》,文.圖/江明恭

一則溫馨有情、甜蜜好滋味的客家故事。故事取材客家的生活禮俗,透過一家人同心協力、製作「甜米糕」的過程,娓娓道出家鄉特有的文化傳承,以及對婚姻的美好祝福。

評審稱讚本作插畫表現不俗,充滿民間藝術的風格,黑色為主色調的木刻版畫手法,樸拙的線條,人物的刻劃,皆與故事的傳統文化相互呼應,文圖契合,呈現出道地的客家氛圍,讓孩子在欣賞故事時,也能感受在地文化的獨特與美好。是一本意涵豐富又多元的在地作品。對當代的孩子而言,透過圖畫書的閱讀,領略不同的文化禮俗,別具意義!

江明恭領獎時,女兒咚咚咚跟著跑上台,在爸爸發表得獎感言時幫忙拿著獎項,有時蹲著,有時坐在地上。江明恭難掩感動地說:「這是睽違了8年的獎項,第一本得獎作是《小桃妹》,(當時女兒,也是故事的主角)還在肚子裡。」江明恭是兒童美術老師,他選擇繪本主題從家鄉出發,表達自己對這塊土地的愛。也因為每天跟女兒說話,影響了他所使用的繪本語言。回到《米糕甜蜜蜜》這本得獎作,他表示,做新娘米糕最重要的是需要全家人的手,「有越多人的手,祝福越多。希望也把這份祝福跟大家分享。」現場聽了無不感動。

佳作:《在詩的季節裡牽你的手》,文.圖/辜筱茜

這部作品文字部分是由幼兒園師生聯手創作的圖文童詩,以甲骨文的象形字作為創作概念,饒富意趣。評審表示,孩子帶著與生俱來的自然力探索這個世界,遠古時代的人們也曾擁有同樣好奇的眼睛。作品以詩文的節奏帶動四時季節的流動,和簡潔抽象化的文字線條相當契合。這本蘊藏了無限生機的圖畫書,聯繫起古今皆然的生命力量。

與信誼幼兒文學獎同歲的辜筱茜透露,從前在實驗學校時,曾是繪本作家劉旭恭的學生。繪本是她表達自己的方式,連分手都會製作繪本給前男友。曾在實驗教育機構擔任平面設計的她,後來前往以節氣為課程主題的學校任教,讓孩子能透過日常的感知來建立「字感」,這即是創作《在詩的季節裡牽你的手》的機緣。「這本書不只有四個季節,我還放了第五個季節『長夏』,把台灣濕熱的體感經驗放在裡面。」她希望能藉此讓孩子從生活感受文字,與文字更靠近。

➤兒童文學組

兒童文學組決審委員林玫伶表示,本屆入圍的作品,主題優秀,敘寫優美,但評審期待有更多突破與新意。此外,入圍創作者駕馭文字能力強,評審期待創作者也能具備「讀者意識」,在語言表現上很具有親和度,避免小讀者難以領略。創作者書寫具有奇幻性質的童話,林玫伶提醒,童話故事亦需具有合理性,情節安排與邏輯必須周全,非虛構類的故事,則需要掌握故事主軸,讓意象扣緊主題。整體而言,作品故事完整度夠,創作者保有豐富童心,想像力旺盛,帶給孩子美與善的世界觀。但評審團期待更多作者投入,帶給兒童快樂、幻想與感動。

首獎:〈媽媽樹〉,文/陳俐穎

這是一篇面面俱到、層次豐富的優秀童話。以樹的庇護代表媽媽的照顧,情節有趣,懸疑中帶有伏筆,相當貼近孩子的理解和心理情緒。評審表示,選用「樹」作為媽媽,有著庇蔭與供給之功,是十分成功的象徵。小妖怪的情緒起伏,在簡潔卻靈巧的文字裡,絕對能與全天下的親子們合拍有共感。成功的意象、合理的轉折,使得讀者願意認同。熟悉且共鳴極強,以小孩的真實情感述說,因此不顯陳腔老套。有童心,有童趣加上創意飽滿,贏得評審們一致的青睞和肯定,獲選為首獎。

歡樂抱得20萬元獎金回家的陳俐穎,致詞時表示決選評審之一的王淑芬老師是她從小的偶像,去圖書館只閱讀王淑芬老師的書。她表示,有一天經過炎帝廟跟保生大帝廟宇中間的路口,看到樹上圓圓大大的果實上面都是媽媽的臉,因此回家後寫就這本作品。她笑稱自己的寫作風格奇幻,通常朋友閱讀完都覺得她「瘋瘋的」,但這次得獎讓她非常開心,「這可能是神農氏給我的靈感!」惹來哄堂大笑。

佳作:〈沙塵暴裡要回家〉文/蔡適任

〈沙塵暴裡要回家〉以迷路回家為線索,勾勒出撒哈拉沙漠的自然生態,關懷環境永續,寓意深刻。評審稱譽這部作品結構宏偉,作者對於撒哈拉沙漠不僅有豐富的知識,也有深厚的感情,將看似死寂的荒涼沙漠寫得多情而動人。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不僅呈現出沙漠動植物的本能及特色,人性化的設計,更貼近孩子的心靈世界。除了主題動人,文字的駕馭也非常出眾,字裡行間,閃耀如詩般的光彩。美妙的奇想將為孩子的世界帶來無窮啟迪。

得主蔡適任長年旅居摩洛哥不在台灣,由好友Lindy代為上台致詞。Lindy表示,蔡適任是一位奇女子,有法國人類學學位,在生命困頓時走入撒哈拉沙漠,嫁給當地不識字的遊牧民族貝都因男人,在沙漠種樹對抗極端氣候變化。她透露,蔡適任平時以生態深度導覽維生,但疫情後收入緊縮,因此得獎對她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和實質的助益。得獎作品融合了作者丈夫遭遇沙塵暴的經驗,和她對沙漠生活的經驗及觀察。Lindy轉述蔡適任的致詞:「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愛讓生命流轉,願我莫忘初衷,願大水回到沙漠。」

➤信誼幼兒文學獎,提供多元的在地好故事,涵養孩子生命質地

第36 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擴大徵獎,同步徵求「幼兒圖畫書組」及「兒童文學組」作品。最終計有270 件作品報名參賽,經初選後幼兒圖畫書組共有20件、兒童文學組共14件進入決審。經兩組決審委員多方討論後,最後選出5件作品獲獎。

幼兒圖畫書組決選評審包括:文化大學社福系及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副教授吳幸玲、資深圖畫作家劉旭恭、Openbook閱讀誌「繪本大師」專欄作家莊世瑩。兒童文學組決選評審則有: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林玫伶、兒童文學作家王淑芬、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徐國能。

36年來,歷年得獎作品已出版成書的共100本,其中33本已授出國外版權。創立及推動信誼幼兒文學獎的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一本書要送到孩子手上,要走很長的路,透過創作者、編輯、活動推廣、行銷,要走曲曲折折的路才能走到孩子手上。」

她提到,很多曾經獲得信誼兒童文學獎的得獎者,如今都是台灣兒童文學界的尖兵,不少人回來擔任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評審,為此她非常感謝。面對瞬息萬變的多元學習環境,信誼幼兒文學獎希望落實「一代人對孩子的承諾」初衷,提供多元形式的在地好故事,成為涵養孩子生命質地的資糧,為台灣兒童文學發展注入新的活水與動力。


幼兒圖畫書組佳作《小蜘蛛織呀織》,不會織網的小蜘蛛遇到膽小的小灰狗。在這個故事裡,可以感受到愛、友誼和自信。(文.圖/張雅鈴,信誼基金會提供)


幼兒圖畫書組佳作《米糕甜蜜蜜》,從小女孩視角道出客家婚嫁習俗,全家人接力做甜米糕的過程,充滿對婚姻的美好與祝福。(文.圖/江明恭,信誼基金會提供)


幼兒圖畫書組佳作《在詩的季節裡牽你的手》,將古字源結合自然真實景象的手法,讓幼童更能以圖直觀古人造字的由來。(文.圖/辜筱茜,信誼基金會提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4-20 16:15
對談》小說是延長剩餘的生命?曹馭博X吳明益談《愛是失守的煞車》

➤在觀察的過程,形成面對世界的體系

吳明益:首先要說明,這幾個提問不是質詢、不是質疑,而是我自己在寫作的路上,漸漸形成自己的不穩定看法。也就是說,部分也是我的自我提問、自我猶疑。

其次,馭博本身是受肯定的作家,不是年輕作家、不是男作家,就是作家。因此,我也是以一個作家來進行談話,不是資深作家、不是男作家、不是小說家。

最後,這次的對談,不是交流,而是各言爾志。因為我個人認為藝術根本不在交流,而是在觀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面對世界的體系,以及對世界的提問。

海明威認為:「聊寫作會把靈感趕跑,你相信嗎?如果談論寫作,就沒辦法寫作了。」但不管身為哪一代的寫作者,都有一個「談論寫作」的過程,一開始是對前輩作者的追隨,接著是自己尋找定位。最終是什麼?我不知道,因為我自己也在經歷這個過程,在路上而已。

你如果問一個建築師,那麼四處都是建築,他會從物理學、造型藝術、空間營造……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建築語彙。電影導演的語彙也是從他人的語彙學習來的,而最早的電影語彙則和其他影像語彙有一段夾纏不清、亦敵亦友的關係。有時候這種語彙是互通的,比方說建築、電影、攝影都強調「光」的語言、光的容器、光的運用……

我不想請教你詩和小說的差別,我想請教你,無論是詩或小說的自我建立過程中,有沒有效仿過的對象是彼此對立(或差異性極大)的?如果有,你有想過為什麼嗎?如果沒有,那麼你對自己風格以外的作品,是採取什麼樣的對應姿態?

曹馭博:學習寫作的路程中,我的確有喜愛的文學界前輩,而兩位前輩的風格也大不相同:那就是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默(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與波蘭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後者的詩歌語言簡白但充滿暗示諷諭,擔任編輯時曾對投稿者說,若一個人到老仍只用意象寫作,那十分不智。但前者正是以通透深邃的意象打動讀者,也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特朗斯特羅默(左)、辛波絲卡(圖源:wikipedia)

我本身很喜歡用意象寫作,喜歡在情節中安插一個可以供讀者思索的圖景,我也注意到特朗斯特羅默即使鍾愛意象,但他會在詩中先安插敘事情節與符合情緒的動作,如《1968年——寫於冰雪消融》中,描寫一個人走在橋上時忽然雪崩,他十分安全,但當泥流沖過橋下、感覺到橋在震顫時,「我緊抓住橋欄:一隻駛過死亡的巨大的鐵鳥。」詩中意象奠基於前述敘事中的抓住欄杆,因此意象無法孤立存在。

我也很喜歡挪威小說家佩爾.派特森(Per Petterson)的寫作手法。著名作品《外出偷馬》偏意識流與感官修辭,情節相較薄弱,仍能使人清晰感受到角色情緒。然而派特森長年崇拜與學習的對象卻是《大教堂》的作者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位情節多寫家暴酗酒、親子失和,修辭方面較為簡略的作家。


佩爾.派特森(左)、瑞蒙.卡佛

後來我研究後發現,派特森透過學習父子關係的梳理,融合自己喜愛的題材,撰寫以北歐環境締造或修復父子關係為題的作品。於是雖然偏好派特森的寫法,我也希望藉由取用《大教堂》中〈一件很小、很美的事〉的寫作手法,使自己的作品產生更多可能性。

➤寫作,不是只有一個方法

曹馭博:2017年從創作所畢業後,我一直謹記老師在期末作業的回信裡說的:「在未來慢慢找到一塊踏實的土地」並將其視為在空間上找尋一塊深愛或遺憾的地方(例如淡水和新竹),以及自身時時刻刻關注的美學、議題、思想。

當時我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也開始撰寫雜誌專欄和其他文類,還在摸索著適合自己的語言腔調,但也越來越害怕讀華文作品——我的修辭非常容易被同個語種的作家影響,我的形容是「吃口水」。

起初,我採取的方法是讀翻譯小說或詩,並將原文跟譯文對著讀,後來也嘗試自己動手翻譯。但時間久了後也出現一個問題:翻譯腔。一開始我會用「翻譯腔也是一種中文」來安慰自己,但後來發現,自己的語法和慣用詞,在這期間內變成了一種奇怪的「混種」,有一種腔調油然而生。

但以我最近的經驗來看,之於讀者,與其說是特色,不如說是另一種隔閡。我目前調節的方式,是讀不同學科的作者如何描述某一件事,盡可能將它帶往文學寫作之中。

想詢問老師,在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您是如何調節自己的修辭習慣,來適應不同面向的書寫?

例如,我最近除了讀《海風酒店》,也重讀了老師的《複眼人》和《天橋上的魔術師》,與朋友討論時才發現後兩本是差不多時期寫作、出版的作品,但兩本小說的語感完全不同——前者有一種民族誌的寫法,後者在各短篇中切換不同性格小孩的口吻,都讓人非常著迷。

吳明益:我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人格特質,需要不同的寫作方法,最終也追求不同的文學成就。寫作不是只有一個方法。

像我認為寫台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與宋澤萊老師聊天時,宋澤萊雖是本土派,但也支持我進行自己的語言選擇。習慣什麼語言,就寫什麼語言,不必擔心太多,只要浸淫在自己喜歡的語言氛圍中即可。

像我自己,雖然也大量閱讀華文作品,但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很少使用華文作品作為教材,我印象中上一次開小說創作課就都用翻譯作品。主要的原因是,我認為同語種作品容易造成年輕寫作者文字風格上的模仿,而同一本作品,譯者會隨著時代翻新語言,即使翻譯同一部作品,20年前的譯文與現今的譯文,選用的字詞必定有差,會更符合當代語言的脈動。不同譯者也會讓你思考他們為什麼要用那樣的語言對應原文。

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這只是我喜歡的形式。我會建議年輕作者熱情在哪裡,就往哪裡去。

➤愛是給予的過程,而給予需要學習

吳明益:我對你小說裡的「惡童」定義很感好奇。我原本以為這是編輯下的標註語,後來發現你小說裡就使用這個詞。以〈煞車〉來說,惡童似乎滿接近「壞學生」、「品行不良」,當然,我知道後續一連串的作品並非如此。

寫童年故事的小說非常多,讀者或許有印象使用「惡童」的有兩部作品,一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的《惡童日記》,二是漫畫家松本大洋的「惡童當街」。

在雅歌塔的作品裡,寫的是以(在戰爭下、戰爭後)叢林法則生存時代的孩子,學習生存法則、學習寫作及學習殘忍,他們把這一切記在一本「大筆記本裡」。在松本大洋的作品裡,則以「黑」與「白」來寫一個「街市保衛」的隱喻。

可以多談談你自己的理念嗎?有幾篇作品不約而同運用到了「超驗」的描寫,比方說:乩童、死後化身為昆蟲……這是美學的需要,還是你精神上的依歸?

曹馭博:《愛是失守的煞車》是以2008年的金融海嘯為背景,故事中有些人幸運地躲過厄運,有些人則沒那麼幸運,只能在變形的社會裡鎮日生活。

這些家庭陸續遷徙搬離開傷心地,一群沒有父親的小孩一起歪歪斜斜地摔跤成長,長成街頭巷尾的惡童。因此我提到的「惡童」,是那群要經歷鏡像學習過程時喪失了機會,以致成為情感功能失衡的人們。

《1989一念間》中有一句話:「看著母親,我才學會怎麼當母親。」但若沒有觀照對象,又該如何學習?喪失了學習機會,惡童們缺失了部分情感,藉由感官的接觸與探索脫離無感後,才得以逐步理解自己受傷、知道自己的不正常。但即使已經意識到,這些惡童長大後又要怎麼在缺失經驗的情況下,面對自己的小孩與日常生活?

佛洛姆《愛的藝術》有這樣一句話:「雖然受傷的個體依然受傷,但過程中他們會藉著外界成長。」愛是一種本能,是給予的過程,但給予需要學習,若情感失衡則無從學起,只能獨自摸索,那麼給予這個動作,將變成超乎常人想像的巨殤。而超驗的描寫,是讓腳色更靠近感官的世界,是另一種本能上的自癒——人類藉由與外部世界的感官交換,將創傷因子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取代、交換、釐清原先不好的知覺感受(例如童年),最終意識到:我受傷了,但我不再危險。

吳明益:我很認同。像我和我女兒相處時,女兒也會本能地索取父母的愛。但除了給予,身為父母我們也要進一步教會她如何付出愛。就如同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所說:「愛需要教導,並非天生。」


圖片由九歌出版提供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愛是失守的煞車
作者:曹馭博
出版:九歌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曹馭博
 

1994年生,東華大學華文系創作組藝術碩士(M.F.A.)。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文化部「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臺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詩類二十之一、Openbook年度好書獎。
 
出版詩集《我害怕屋瓦》(啟明,2018),《夜的大赦》(雙囍,2022)。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陳潔晧談兒童性創傷:關心遭遇性虐待的兒童,請從溫暖、理解與支持開始

2016年,陳潔晧出版《不再沉默》,詳述壓抑了長達30年的童年性創傷記憶,重新建立自我、直面長期以來對自己冷暴力的家庭成員等種種過程。最末章提到遭受性創傷後,以及在自我察覺進而復原的歷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態。其中也提到伴侶徐思寧如何作為「知情見證者」,陪伴他度過揭開黑暗過往後最難熬的日子。

2023年,陳潔晧與徐思寧共同出版《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分別從倖存者與陪伴者的不同位置,以「雙聲道」分享復原過程的艱辛經驗,讓讀者得以了解其中的血淚,還有彼此撐持的動人力量。

律師賴芳玉在《不再沉默》推薦序提到,性侵案的黑數眾多,除了密室犯案的特質,也來自當事人出於恐懼,害怕揭露而默不作聲。然而,從上述書寫中,讀者得以看到童年的陳潔晧用了各種方法呼救,試圖抵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惡行,卻一再遭受剝奪與忽視。在極度缺乏照顧與同理的環境下,只能透過壓抑、遺忘與疏離的保護機制長大成人。

Openbook:謝謝潔晧願意站出來重新回顧黑暗的過往,讓世人有機會瞭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惡行與傷害。首先想請問潔晧,如果不幸發生兒童性侵害事件,知情者第一時間能做些什麼來接住性侵受害者?有什麼需要留意跟避免的說話方式?

陳潔晧:知情者首要理解到,性侵受害者是異質性很大的個體,他們各自有不同的需求和困境,例如兒童性虐待受害者和成年人性侵受害者,處境上就有很大的不一樣。

兒童難以單靠自己的能力脫離危險的環境,所以在遭受虐待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介入及保護,傷害持續發生的可能性很高。所以當我們遇到兒童性虐待受害者時,請以確保兒童的安全、避免傷害再次發生為首要考慮。

在跟兒童對話時,有些成人會以自身的經驗及處境去評估兒童遭遇性虐待的處境,這反而容易產生很多的誤解和傷害。例如意願問題,成人性侵害的判定是合意與否,但兒童性虐待行為,兒童無論是否合意,成人對兒童進行性交、性撫摸、拍攝裸照等行為,都是犯法,而且不同形式的性虐待,都可能對兒童造成重大創傷。

所以我們要注意,當我們懷疑孩子遇到性虐待時,請不要急著問孩子「你有沒有同意?」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也有責任,不敢再說更多。我們應專注聆聽孩子的所有感受和經歷,為對方撐開一個安心的空間,讓孩子感到被相信、被保護。

另外,孩子與加害者之間的關係,也可能是非常複雜的。尤其兒童成長的情感必須依附在家庭上,當加害者是家庭成員時,兒童面對的是極大的關係傷害和背叛,情感上面臨矛盾及撕裂。

所以當加害者是兒童的家人或照顧者時,我們可以討論行為對錯,例如任何人都不可以傷害兒童,但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對加害者進行不必要的人格評價。要關心遭遇性虐待的兒童,請從溫暖、理解與支持開始。

Openbook:遭受性侵的未成年受害者,比起成年人有哪些更大的困境?可以怎麼進行協助?

陳潔晧:兒童尚在發展階段,身心與人際資源有限,在遭受重大傷害的時候,傷害帶來的身心壓力可能會超越孩子的身心負荷,構成創傷。要是這些傷害持續發生,兒童又缺乏適當保護與支持,那麼孩子被迫要在壓力之下成長,壓力反應系統會漸漸失衡。即使他們日後脫離了危險的環境,但大腦與身體仍持續抵禦屬於過去的威脅,身心無法感到安全,會因此進入長期身心受創的狀態,影響到孩子的大腦及神經系統發展,構成發展性創傷。

越年幼的孩子遭遇創傷事件,創傷的影響可能越大。自出生後,大腦的各區域會以不一樣的速度發展,每個區域都有獨特的「發展關鍵期」。在特定區域的「發展關鍵期」期間經歷創傷時,這個大腦區域容易產生重大損傷。例如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在青春期前遭遇性虐待的兒童,視覺皮質大小顯著比一般兒童小8-18%,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視覺記憶、工作記憶等能力。所以,孩子在不同年紀遇到性虐待,對大腦的影響也可能會不一樣。

另外,根據美國的研究,高達92%的兒童性侵受害者,同時經歷多種不適當對待。這表示很多兒童性侵受害者,不只經歷單一次的創傷事件,而是在成長歷程裡,同時遭遇疏忽照顧、家暴、精神虐待或得不到情感支持等傷害。當舊的傷害還沒復原,孩子又經歷新的傷害,便會構成複雜性創傷。這是累積疊加的傷害,兒童無法逃離傷害的環境,成長期間又得不到支持,就只能內化這些傷害孤獨成長。

所以面對兒童虐待,最重要的是讓傷害停止。只有傷害停止後,兒童經歷的創傷才有機會慢慢復原。當我們遇到遭受性虐待的孩子,請主動介入,通報113,協助孩子生活在安全及支持的環境裡。我們不能期待傷害及匱乏會自動在兒童的生命裡消失,為兒童營造一個合適成長的環境,是成人的責任。

除了保護孩子離開危險的環境外,我們盡可能持續給予孩子很多溫暖與陪伴,敞開心胸聆聽哀傷、寂寞與痛苦,不用給予建議、評價,只要接納,這已是許多兒童受虐者不曾經歷過的溫暖與支持。

Openbook: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平時可以如何引導不同年紀的孩子,建立身體界線及正確性觀念?

陳潔晧:每個孩子都有受到正確及全面性教育的權利,這依靠家庭與學校共同合作。對兒童的性教育並不難,因為兒童隨時都是開放且樂於學習的。真正困難的是對成人的性教育。社會主流價值若認為性是不可談的事,受害的是下一代。

性教育應該是跟小孩的成長息息相關的。跟幼兒談論成人性行為或青春期性徵等問題,幼兒很難產生同感,但我們可以談尊重、談權利、談同理。任何人在生活中不尊重你,都是不對的事情,而且每個小孩都有受到保護的權利。跟幼兒雖然無法談太複雜的情境,但講到對或錯的界線他們可以很快吸收。這個對錯與尊重的行為,我們需要隨著小孩的年齡,慢慢加深複雜度。

對幼兒說任何人都不應該隨便觸碰自己的身體,是有效的,但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兒童來說,這又太過於簡單。面對進入青春期的兒童與青少年,需要談論更多關係的建立與尊重。青少年成長期間有進一步建立更深刻關係的渴望,這時候跟他們談戀愛關係及尊重是恰當的。同時也需要提醒孩子,世界上有許多懷有惡意的成人,想要利用小孩對愛的渴望來進行犯罪。

每個孩子都希望愛人與被愛。性侵害防治教育,是以此為基礎,來幫助孩子認識愛的本質,並建立正確的認知,認清什麼是不尊重的行為,以及誰會利用及如何利用這份愛的渴望進行犯罪行為。

Openbook:網路性勒索、兒少網路性剝削事件層出不窮,為了預防兒童落入陷阱受害,可以呼籲及建立哪些原則?若遇到類似的事件,最迫切的處理方式會是什麼?

陳潔晧:我們需要理解兒少網路性剝削的犯罪手法,並理解這些犯罪如何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而我們可以如何提高警覺。

兒少網路性剝削有不少是屬於跨國的集團犯罪,我們若希望這些跨國犯罪不再出現在我們生活裡,除了要譴責暗地消費與支持的人以外,我們還需要主動去監督民意代表修補法律漏洞,還有支持執法機關積極處理。

臺灣是個善良的社會,因為善意,我們得以茁壯。但善意不足以保護社會免於惡意組織的侵害,所以我們需要有人深入理解並打擊犯罪組織。然而現今世界各國都面臨相同的困境:網路跨國犯罪集團難以追查。即使找到犯罪者的真實身分,警察也無權去到國外查封伺服器和逮捕犯人。跨國合作是必要的,但同時也是困難的。

此次「創意私房」事件,衛福部已積極封網並追查犯罪參與者,但仍有尚待釐清的部分。臺灣加密貨幣交易所XREX雖為民間組織,但主動協助警方追查加密貨幣金流,釐清犯罪者的樣貌。這是一個社會教育,告訴大眾兒少網路性剝削的犯罪手法,並警告意圖犯罪者不要誤入法網。然而同時我們也看見,惡行永遠會鑽往更深處,犯罪者常在新科技尚未被規範完全的情況下,潛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

Openbook:潔晧與思寧在幸佳慧老師的邀請下,共同完成繪本《蝴蝶朵朵》,與藝人隋棠還有各界夥伴,以兒童性侵防治為目標,進行上百場巡迴演講與工作坊,實際阻止了許多傷害持續擴大。能不能說說繪本的製作過程?工作坊大致上如何進行,能否分享工作坊想傳遞的社會訊息?

陳潔晧:我們希望家長與老師能以親近兒童的內容與形式,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什麼是傷害,什麼是保護。繪本是個開放的橋樑,讓孩子和照顧者建立更深的情感依附,同時可以提問和理解更多深刻的議題與感受。

工作坊最重要的對象其實是成人,成人需要對性虐待犯罪增加敏感度,才能有效保護兒童。所以我們在針對成人的工作坊裡,會談兩個很重要的主題:一是對兒童創傷的敏感度,二是對兒童性虐待犯罪的敏感度。兩者都關乎成人是否能及早預防傷害,和及早介入、保護受傷的孩子。

當社會整體提高敏感度,針對兒童進行的犯罪也會相對減少。

與佳慧老師的創作歷程,就是不斷在討論、琢磨這些重點。怎麼樣是以孩子的情感為中心,怎麼樣以貼近孩子的感受來討論傷害。除了繪本,佳慧老師特地為《蝴蝶朵朵》編寫了《應用指導手冊》,帶領老師、家長及兒童工作者們一起思考,帶領成人跟孩子共讀《蝴蝶朵朵》和展開對話。這也是我們持續辦工作坊的原因,希望這些討論能在公共領域持續下去。

2019年,Openbook專訪了當時獲得第43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童書作家幸佳慧(照片提供:幸佳慧)

Openbook:臺灣metoo運動興起後,建立支援與吹哨的共同陣線、修復社會信任,是非常龐大的工程。對於關心兒童性安全議題的一般大眾,有沒有什麼建議?有推薦的書嗎?

陳潔晧:理解傷害可以從聆聽身邊的人開始。兒童性虐待一直存在,受害者也一直與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個議題從未在社會中消失。如同先前提到的,我們可以先從理解受害者處境,以及犯罪者可能的樣貌著手。當我們理解越多,越會發現受害情境有不同的類型,而即時使是相同類型的受害情境,受害者需要幫助的需求也可能截然不同。

有意理解這個議題的朋友,可以從討論不同的傷害及不同的需求開始。在犯罪手法日益複雜的今日,解決針對兒童的性犯罪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但如同面對詐騙一樣,我們理解越多犯罪的樣貌及可能性,就越能提醒周邊的成人保護兒童,讓他們遠離可能的危險。

在此推薦以下三本書,專門討論校園性侵害與網路性侵害事件:

  • 《沉默的島嶼:校園性侵事件簿》,陳昭如著,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內容簡介➤
  • 《被隱匿的校園性犯罪:老師叫我不要說,這都是為我好》,池谷孝司著,陳令嫻譯,光現出版【內容簡介➤
  • 《您已登入N號房:韓國史上最大宗數位性暴力犯罪吹哨者「追蹤團火花」直擊實錄》,追蹤團火花著,胡椒筒譯,時報出版【內容簡介➤

Openbook:對於知情見證者與陪伴者,有沒有想說的話?有推薦的書嗎?

陳潔晧:當家人與朋友受傷時,見證傷害及陪伴受傷的人,是一段不容易的歷程。參考他人走過這段路的感受及經驗,或許會有所幫助,或帶來一點安慰。我推薦我和太太走過這段的心路歷程,以及其他陪伴者的珍貴經驗:

  •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陳潔晧、徐思寧著,寶瓶文化【內容簡介➤
  • 《療癒心傷:凝視內心黑洞,學習與創傷共存》,宮地尚子著,李欣怡譯,經濟新潮社【內容簡介➤
  • 《有真與有真》,李琴䬁著,李煥然譯,聯經出版【內容簡介➤

Openbook:對於還在面對性創傷經驗的受害者及倖存者,能不能分享在復原過程中,曾經對你有所幫助的書?有沒有想要對他們說的話?

陳潔晧:受傷是令人恐懼的經驗,而許多人獨自背負這樣的經驗成長,是非常孤單的歷程。恐懼又孤單,生存是件極為辛苦的事。許多人經歷這樣的辛苦十幾、二十年,不知該如何向人訴說這樣的苦。

我3歲時遭遇4個人性侵,並與這些人同住,被控制生活3年。34歲的時候我才理解到創傷對人的影響。我曾經想:是不是如果我小時候就知道這些知識,就能遠離這些痛苦?但是一個小孩無法改變周遭的成人與環境,這並不是孩子的錯,但卻是孩子在承擔。

理解這些殘酷的事實之後,唯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在這類痛苦經驗中,有人持續在努力著,並且合作彙整成智慧與知識,協助下一代預防傷害、或者在與傷害共存的過程中站得更穩。這些知識推薦給感到孤獨及恐懼的人,以及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經歷的家屬、伴侶及照顧者:

  •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貝塞爾.范德寇著,劉思潔譯,大家出版【內容簡介➤
  • 《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麥可.陸著,陳郁夫、鄭文郁等譯,心靈工坊【內容簡介➤
  • 《創傷與復原》,茱蒂絲・赫曼著,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左岸文化【內容簡介➤


(陳潔晧提供)

受訪者簡介:陳潔晧

藝術家。34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透過閱讀、書寫與創作,尋找復原方向。與伴侶徐思寧合著《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不再沉默》則自述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蝴蝶朵朵》繪者。相信即使世界滅亡,也要守護愛的人。看劇會忍不住流眼淚,正在學習與創傷共存。喜歡煮飯,切菜時會覺得平靜。成立「貓獅子工作室」,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