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計畫》新人成群結隊而來 vs. 回應當代、商業IP化的多元嘗試 第16屆金漫獎入圍作品觀察報告

➤多樣嘗試,無限自由

一年一度的金漫獎即將於10月下旬盛大揭曉,日前開榜公告入圍作品同時,即先宣布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黃健和總編輯,在他離開耕耘多年的大辣,展開個人新事業版圖此際,該獎項頒到他手中,不僅是臺漫界尊崇他過往的貢獻,也是對他未來的祝福。

跨域應用方面,成功的本土多角兒童IP之一《阿甯咕》系列,漫畫就曾入圍金漫獎,劇場成績也有聲有色,深受歡迎。今年由夢田以改編自漫畫、曾獲金鐘獎肯定的動畫影集叩關,同時,製作中的續集也引領著IP再升級計畫,不曾停下腳步。

去年得獎的盧卡斯為網路漫畫平台MOJOIN《MOJOIN看你聽的音樂專案》完成其中的《愛的B面》計畫,將「理想混蛋」樂團的三首歌曲繪製成劇情漫畫,並製成動態圖像版MV,以男男、女女、男女的三種視角,呈現愛情共通的惆悵與錯過。此外,在《愛的B面》中,也收錄了網路小說家晨羽與理想混蛋合作的作品。《愛的A面》計畫陣容則是「芒果醬」攜手小說家李柏青,和漫畫家左久樂、虎練斗。

音響、旋律、節奏對位構圖、線條、色彩,森森與兩位音樂人合作的《夢遊 Play In A Dream》是電子音樂與漫畫圖像的精彩實驗對話,也是唯有小誌形式才能實現的藝術創作。

三種出發點、面向與呈現型態截然不同的應用,訴說了臺漫當前跨域的嘗試與空間,多樣自由。


跨域應用獎的入圍作品各擅勝場,既有結合、化用音樂元素,讓旋律看得見、動起來的嘗試(左圖:《夢遊》、《愛的B面》);也有老手以名家小說為本、經營多年的動畫(右圖:《阿甯咕大戰想像蟲!》),競爭激烈。圖片提供/丁名慶、夢田影像

➤漫畫家種子幕後推手成果萌芽

今年入圍名單中最掀起話題的,無疑是新人獎入圍名單,激烈堪比生死鬥,有「怪物新人」、「死亡之組」之稱。三部入圍作的風格、表現方式截然不同,各有擁護者,為臺漫界帶來一波討論熱潮。

軟科幻《九號天鵝》六牧描繪複製人、機器人保姆、人類登上太空等,探討人類的獨立主體性、自由意志、自我同一性,甚至存有等議題。舉重若輕,溫柔細膩,散發雅緻的哀愁氣息。

以網路頁漫闖關的卓芭子,在《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中選擇時下熱門的殭屍題材,混合偶像粉絲、網路直播等文化,玩弄各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極盡諷刺之能事。畫面安排與節奏掌控力也十分大氣,讀來笑中帶淚。

藥島浸淫圖像創作多年,首次涉足漫畫繪製《器官拼圖》,以超精細的「刻」畫展開神祕的心象風景。圍繞著器官、肢體,探索人類的意識、情感,邀請觀者進行微觀同時也宏觀的冒險,是近年來繼周見信、吳識鴻等人後,喜見由其他視覺媒介領域投身漫畫繪製的「跨界新星」。

三位超強新人(加上另一位年度漫畫獎入圍者嗶哩bili)皆出自「CCC追漫台」的孵育,足見「CCC」(原為中研院漫畫期刊「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創作集」,現為文策院網路平臺「CCC追漫台」)已華麗轉身。CCC在文策院接手扶持後,將中研院時期起文史轉譯漫畫製程的經驗轉化擴充,操作各式題材及面向產業的新人培育,交出的作品透露編輯與作者攜手商業出道的緊密連結。連同BL網遊條漫《16647》在市場面的成功,「CCC」表達向業界廣泛「輸出」強大即戰力的誠意與能力。

另一方面,MOJOIN調整步調後,在IP的異領域拓展,及企畫、打造商業作品方面,也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新人作品無疑是今年最精彩的焦點之一(左起《器官拼圖》、《九號天鵝》,以及《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主視覺),彷彿也是種初生之犢瀟灑走過無人探險之境的驕傲宣示。圖片提供(左起)/丁名慶、CCC追漫台

➤新人大放異彩

與新人獎入圍者相比,年度漫畫獎區的新人也毫不遜色,包含兩邊同時入圍的卓芭子,15部入圍中,新人(新進單位)幾占半數:

ijlii繪製由賴惟智(《成為奪心魔之必要》作者)編劇的本格推理頁漫《台灣疑案錄1》,故事設計與人物表情皆精彩。

南南日繪製「好旅文創」原作《Mararum:山間料理人》,是日治下原住民與在臺日人以餐點牽起溫馨情誼的文史題材。

跟藥島相同,甫問世就以強烈風格與超細緻畫工引發討論的NANO HERO《Toby King 托比王1:We share the same sun.》,是散發歐漫香氣的政治諷刺佳作。

嗶哩bili的《小屋人類圖鑑》以冷調自制、精心設計的構圖,改編新銳作家寺尾哲也小說作品,將現代生活中人類荒誕的自我物化、異化,繪製成驚悚的警世之詩。

金勻與「創造方」合作的Cyber-Punk戰爭條漫《改革者Reformer》呈現近未來戰爭背景與緊湊的分格節奏,畫面令人遙想東西方相關經典,藉由虛擬加州影射現實國際情勢,貼近而警世。

金鼠是受矚目的條漫新星,中世紀奇幻條漫《灰燼花園》是GL商業作,運鏡靈活敘事明快,在寬幅與分鏡方向都受限之下,畫出流暢富張力的打鬥、情感畫面。


新人作品風格多元,各逞秀異,為讀者創造選擇,最幸福的果然還是讀者。包含《灰燼花園》、《改革者》等精彩網漫。(圖片提供/文化部)、《Toby King 托比王》、《Mararum:山間料理人》、《台灣疑案錄》等實體書(圖片提供/丁名慶),以及《小屋人類圖鑑》(圖片提供/CCC追漫台)

➤臺漫進入上升期的見證

新人來勢洶洶,前輩自也不遑多讓。

《潮浪群雄3:那些做電影的人》小莊終於以三本全彩漫畫,記錄臺灣新浪潮電影人在威權背景下追求自由與藝術的史詩,將真實事件化為精彩漫畫場景,最後以《悲情城市》奪獎作結,震撼人心。

小島《獅子藏匿的書屋》首集即奪得金漫大獎(2021年),到今年第4集完結篇可見分鏡精益求精。為了最難的收尾,處處是用心用力的痕跡。

鐵柱繼《金甲玫瑰》推出新作《月娘咬耳 lunar bite 1》,依然以女性為冒險主角,規模更顯恢弘瑰麗,徐徐展開,令人期待。

笳彧H.Chia漫畫,食夢蟹、阿誓編劇的《南機場生存指南》是近年流行的非虛構創作,取自南機場方荷生里長深耕事蹟,較前作《咖啡香》更加活潑流暢。

狼七近年也是金漫常客,有報名就入圍,《黎明前的回聲》以男孩間的青春情誼挑戰兒少藥癮的公益性主題,再次證明她揉合各式題材,並自在駕馭的純熟功力。

丁柏晏《地下街的透明少女 01》延續前作《2073年的電子玩具》,以風格獨特的畫面,詰問虛擬與真實、當下與記憶間的模糊曖昧地帶。

羅寶漫畫、桑原編劇的《引路人 1~8》將條漫編為頁漫入圍,包括延伸跨域的嘗試在內,頗有臺版《與神同行》的IP化架勢與潛力。

每日青菜《DAY OFF》系列已在在證明臺灣BL漫畫的品質與賣座實力。第二季再升級,以兩本單行本篇幅細細營造完整劇情,在關懷單親中年男性面對第二春的恐懼與渴望上,尤為精彩動人。

綜觀今年的入圍名單,在個人出版領域,僅有已具豐富商業出版經驗的鐵柱推出的獨立作品,沒有個體戶新人。搭配上跨界人才,以及商業新星大爆量,反映臺漫開始進入上升期,市場膨脹,商業平臺/出版社,積極挖掘新血即戰力,以期撐起產能。


前輩作品日益純熟,以更長篇幅延續作品生命,持續累積關注,也是對於新人的激勵與啟發。圖片提供/丁名慶

➤獎項有可能配合閱讀媒介現況調整思考?

過去數年也曾出現超強新人闖關即獲大獎的例子,如今年推出完結篇再次入圍的小島、《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的布里斯等。金漫獎基於名額有限、不讓名單重複性太高等考量,像這類「新人裝不下、滿出來」、「新人獎入圍即死亡之組」、「新人得大獎,誰才是最強新人?」的現象只會愈來愈多。

延續過往在不分類中求取最大公約數的前提,相較於過往兩年,今年金漫獎偏好的比重似乎又回到圖像和畫面本身的藝術性、表現力、張力;於是,分鏡能夠橫向開展、跨頁、多方向運用的頁漫,較容易給予觀者華麗、炫技的視覺感受。一般對於條漫的認知,也還停留在知名韓國條漫IP呈現的「不用畫得很精細好看,但故事要很精彩」印象。

筆者在前屆金漫獎觀察撰文及過往的評審團感想裡都有提到,依照現行評選的框架,愈適應時下細碎化、片段化閱讀的作品,如條漫及新型態網路漫畫(如日下棗《三個不結婚的女人》),便較難脫穎而出。《引路人》、《DAY OFF》原為條漫,入圍的是裁剪重組成頁漫出版實體書的版本,但它們的條漫版其實也非常精彩;條漫唯二闖關成功的《改革者》憑藉近未來戰爭背景與緊湊的分格、《灰燼花園》則透過高超的直向鏡頭構圖調度能力,才得以與頁漫一較高下。

條漫與頁漫的語言本就不同,條漫市場日漸壯大,可能開始需要屬於自己的一片戰場。亦期盼金漫獎日後在規則面上,思索如何因應臺漫當前的階段性現況。


今年的入圍作品各有特色,邀請讀者成為他們故事的傾聽者。翻開漫畫,讀者就彷彿進入一個平行宇宙。圖片提供/丁名慶

➤從過去拉回當下的目光

臺漫此前文史題材較興盛,給一般大眾的印象,也是本土主題作品較為突出,甚至形成此類作品易獲青睞的錯覺。其實,10年來創作者常受過去被掩蓋、被遺忘的本土記憶(如日治、清領、白恐)所吸引,是因為它們既本土又陌生,搭配上奇幻元素,較易予人「日常的魔幻感」,同時呼應「愈在地愈全球化」的風潮,也是日、韓市場偏愛的方向。如《引路人》以臺灣民俗為背景,包裝善惡生死等人類共通議題,就是嘗試掌握韓式影視IP打造邏輯的不錯開端。

然而或許是供需已漸飽和,創作者追求新疆域,想要將本土元素濃厚的作品推薦給不特定大眾,甚至文化全然相異的外國讀者,門檻也更高。

今年在選題方面出現鐘擺效應:總計新人獎與年度漫畫獎17部入圍作品,就有4部(《月娘咬耳》、《九號天鵝》、《地下街的透明少女》、《改革者》)以科幻為主題元素,藉幻想的近未來,思索人類當前共同處境。加上《黎明前的回聲》、《獅子藏匿的書屋》(原生家庭創傷、青少年問題),《小屋人類圖鑑》(人我關係),《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網路次文化),《托比王》(政治)等,可見到臺灣創作者逐漸將視角從鑑古推今,詰問「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拓展向直接處理當代普世性議題:「人類如何因應當下現實世界」,如高科技、網路、AI等帶來的環境巨變,虛擬/真實,孤獨/集體,溝通/隔絕,認同/自我意識,政治/無秩序等。

而從出版的角度來說,作品的地域色彩愈淡,愈容易克服文化門檻,與歐洲、美洲乃至世界閱讀市場接軌。

臺漫在性別相關議題方面近幾年表現十分出色,BL已是票房靈丹,GL也被視為下一波流行熱潮。《DAY OFF》與《灰燼花園》意味著BL/GL元素成功進入一般市場,與其他主題自然共存,不再是要被特別提出標榜、強調的標籤,甚至成為故事本身不可或缺的「必然性」。


在今年的入圍作品中,普遍可以感受到漫畫家們透過各自的獨特觀點與敘事創意,處理對於「人類如何因應當下現實世界」的關注。圖為網漫《小屋人類圖鑑》(上)、《即使世界末日也要閃閃發光》(下)。圖片提供/CCC追漫台

另外,故事包含的元素愈多,愈容易予人厚重、分量感。元素較少的、單純的戀愛、傳統定義下的少年少女作品,如前述的《三女》、陳沛珛《愛過的廢物》、柯宥希《有何不可5》、楊基政《請聽我的聲音!!  3》、黃踹/食夢蟹《永夜山2》等,就容易成為遺珠。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今年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新人獎」、「年度漫畫獎」及「金漫大獎」獎項得主,皆可申請60萬元以接續創作下一部作品,相當於輔導金快速通關門票,加上為高中職學生設立的「青漫獎」,顯示政府催生優秀作品甚至系列續作的決心與急切。看來在創作不可或缺的資金面,文化部已為臺漫發展起飛的下一步,鋪設跑道了。


本文轉載自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同意刊登,原標題與連結為「漫言堂》新人成群結隊而來 vs. 回應當代、商業IP化的多元嘗試」。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張曉彤(文策院臺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
2025-10-17 17:00
報導》招待不請自來的情緒房客,等待靈感接通天線:莉迪亞.布蘭科維琪談繪本創作

➤畢業創作變成全球暢銷書

對布蘭科維琪來說,《情緒大飯店》的出版過程充滿幸運。這個故事源於她2022年攻讀視覺傳達設計碩士時的畢業作品,當她將作品交給指導教授審閱時,恰巧有出版社來電,教授順勢提起這個關於情緒的故事,一舉促成後來的出版。

布蘭科維琪自認是個敏銳、感性的人,一直想創作與情感相關主題的作品。她平時有冥想的習慣,某次靜心過程中,腦中靈光一閃:「我就像一個房間,情緒來的時候,就像房客來到房間。」她將這些情緒視為「不請自來的房客」。

「年少時,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些情緒。但隨著年紀增長,我學會了如何『招待』這些房客。」她擷取這個獨特的靈感意象,開始發展故事情節。

➤結合手繪與數位,兼具手感與效率

這部繪本的創作過程中,背景設定是布蘭科維琪耗時最久的第一步。經過研究,她選定1920年代的旅館作為故事場景,力求呈現出一種精緻、華麗,同時有點淘氣、活潑的感覺,「讓這個旅館隱含許多可能性。」

風格確定後,她先勾勒草圖的線條,接著進行上色。她的創作習慣是,「為測試整體顏色的效果,會先塗壓克力顏料上色,不會畫細節。」 她透露,《情緒大飯店》的主色調曾嘗試過金黃色和黃色,但效果都不對,最終選定紅色,才達到她想要的感覺。


《情緒大飯店》內頁。

將塗上壓克力顏料的畫稿掃描後,再以數位方式增添畫面細節,如馬車、人物、裝飾線條等。布蘭科維琪坦言,她很享受手繪帶來的愉悅感,若有更充裕的創作時間,她非常樂意創作純手繪作品。

➤結局要給讀者希望的光

布蘭科維琪的第二本繪本《影子馬戲團》也已在今(2025)年推出中文譯本,故事帶著一絲「鬼影幢幢」的氛圍。她承認這部作品不完全是正面的,「但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故事最後會出現轉折。」她相信故事是有力量的,無論情節多麼沉重或詭異,堅持最後都必須轉為正向的結尾,帶給讀者希望的光。


《影子馬戲團》內頁。

常有人問她,如何尋找靈感?她回憶在創作《影子馬戲團》初期,曾對故事發展感到非常焦慮。這個故事是關於內心陰影和創傷,探討人們的壓抑、恐懼感。為此,她在自家搭了一個帳篷,模擬馬戲團大帳篷的情境,躺在其中等待靈感。

「這時候,會有一些念頭浮現,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我都把它記錄下來。」

同時,她也從精神醫學、心理學相關知識中,研究被壓抑的陰影和創傷可以如何以隱喻呈現,從中汲取素材靈感。儘管這本書是關於接納自己、放下焦慮,但截稿的壓力仍讓她在創作過程中愈發焦慮。等到繪本完成後,她對於「焦慮也是一個過程,我要去接受、接納這個過程」這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下一本書,關於大自然與靜心自處

在與讀者的互動環節中,粉絲們紛紛表達對作品的喜愛,並提出許多疑問。

關於人物造型如何設計? 布蘭科維琪誠實地說,因為花了許多時間在背景飯店的設計,主角造型是靠直覺畫出來的,很慶幸讀者們都滿喜歡。

有讀者發現,《情緒大飯店》的場景都是在夜晚。她解釋,初稿曾把正向情緒畫成白天場景,但在編輯的建議下,改為全部設定在夜晚,更能凸顯主題。

有讀者特別喜歡《情緒大飯店》中巧妙融合大自然,覺得《影子馬戲團》沒有大自然元素有點可惜。布蘭科維琪說,她也很喜歡大自然療癒人心的力量,請讀者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內容會再融入大自然的。

有讀者好奇布蘭科維琪的冥想習慣,這讓她覺得很高興。她認為冥想對她非常重要,當腦中思緒太多時,靈感是進不來的。她說,靜心能讓注意力回到自身,淨空雜念,如同「接通天線」,靈感便會出現。不過,她現在將冥想改為祈禱的方式,隨時隨地都能靜心,與自己相處,這也將與她下一本創作的主題有關。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情緒大飯店
The Grand Hotel of Feelings
作者:莉迪亞.布蘭科維琪(Lidia Branković)
譯者:黃聿君
出版:小典藏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影子馬戲團
Circus of Shadows
作者:莉迪亞.布蘭科維琪(Lidia Branković)
譯者:黃聿君
出版:小典藏出版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莉迪亞.布蘭科維琪 (Lidia Branković)

莉迪亞2022年畢業於波茨坦應用科學大學。她從故鄉柏林的人與文化中汲取靈感,在作畫與寫作之餘,喜歡跳舞、冥想、長程散步。

她的出道作《情緒大飯店》贏得評論界高度讚賞。

《影子馬戲團》延續前作,呈現讓她深深著迷的心靈世界,探討潛意識與投射在日常生活中的陰影。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550品味多樣人生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死亡可以是溫柔的

郭強生著,天下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長年的照護,彷彿在一遍遍品嚐死亡——那道未曾注文卻被端上的菜餚。父喪之後的回望,又如反芻,一點一點從腹中掏出記憶與情感。然而面對至親,郭強生仍溫柔俯身,娓娓道出情節與心境,描摹人對親情與肉身的眷戀,如何在醫療現實中交纏、碰撞,終至化為對生命的譯註。這趟落入凡塵的生死旅程,如頌缽餘音,悠遠震入那些也曾與生死交手的你我心底,深切而靜謐,帶來沉澱後的療癒。【內容簡介➤

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

Wifedom: Mrs. Orwell’s Invisible Life
安娜.方德(Anna Funder)著,徐立妍譯,黑體文化,6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歐威爾越挖越多的黑暗面,他老婆艾琳心甘情願的不甘願,加上作者當代女性的日常突襲,構成了這部三棱鏡般的犀利傳記。不同時代、不同位置的觀點飛劍過招,精彩熱鬧,厚重扎實,讀來卻輕輕巧巧。令人無從辯駁的翻案之作。【內容簡介➤

暮色

Crépuscule
菲立普.克婁代(Philippe Claudel)著,林佑軒譯,木馬文化,4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這部小說有著克婁代一貫對於時間與視覺的精湛呈現。暮色將至時發生的謀殺事件,開啟一段類型敘事,包裹敏感的政治神經。巴爾幹半島上位於20世紀初奧匈帝國邊緣的平靜小鎮、及其永無止境的冬日,諭示前方不過是一個衰落帝國鏽跡斑斑的齒輪,推動一部盲目的機器運轉的政治寓言。小說語言圓潤感性,翻譯之後也無損原文的氛圍,煞是好看。【內容簡介➤

時光庇護所

Time Shelter
吉奧基.戈斯波丁諾夫(Georgi Gospodinov)著,李靜宜譯,寂寞出版,46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時光庇護所」像是人生最好的解藥,阿茲海默者可以找回記憶,一般人可以往日重現,甚至人民也可以公投回到最好的年代。作者精雕細琢的華美過去,或許也是人類一再重蹈覆轍的最大誘因——不是因為眷戀,而是不斷更新的集體失憶。【內容簡介➤】.

即使某天忘了你

いつか あなたを わすれても
櫻木紫乃 著,MIKA OZAWA繪,盧慧心譯,時報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這部三代女人的繪本,乾淨得像還沒上表情的素顏,靜靜看著記憶的消逝、不同代女子的相互較勁、從黏稠的家人退回到清爽的人與人。極簡的構圖接得住各種情緒,滿滿都是理解。人生很快,幾頁就過完了。【內容簡介➤

廣島

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Hiroshima
約翰.赫西(John Hersey)著,李仲哲譯,二十張出版,46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這本書寫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當下,美國記者記錄原爆當時日本的醫生、牧師、裁縫店女主人等當地居民的證言,更於1946年《紐約客》雜誌專題刊出。這批報導在彼時震撼世界,也撼動美國軍事行動的正當性,更開創了新聞寫作的典範。在越過80年時空,歷史已被多重詮釋與完整揭露的當下,讀來仍讓人震撼難息。【內容簡介➤

家鎖

華人家庭這個巨獸
譚蕙芸著,春山出版,49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移民與回流、面子與家醜、小康與崩壞、疾患與藝術,作者直視原生家庭有如詛咒般一再滅頂,精準揭露了華人之家普遍的扭曲。然而淚眼中自有一股跳開來的幽默,雖然讀得揪心,卻也清爽流暢,這更令人動容。原來你我也是在這樣的張力系中長大的。【內容簡介➤

我生命中的五感滋味

全球慢食教母的味蕾啟蒙與非典型廚師的養成
Coming to My Senses:The Making of a Counterculture Cook
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著,葉品岑譯,二十張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二戰之後「速食」文化興起,一直到70年代有了本書作者華特斯提出「慢食」理念,從日常飲食端開始修正工業化、資本主義化生活帶來的諸多問題。因其時代特殊性,這本回憶錄亦映照了當時最有力的口號「個人即政治」,如何在性別政治以外影響一個時代的理念與精神。而華特斯的諸多遠見,依舊是我們當下生活的重要指引。【內容簡介➤

當我們不再理解世界

Un verdor terrible
班傑明.拉巴圖特(Benjamín Labatut)著,葉淑吟譯,商周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文   樂 
近來有不少以世紀之交的科學論爭、暗黑歷史、人物軼事為主題的非虛構與虛構交織的寫作,這本絕對是其中的佼佼之作。作者以哈伯、史瓦奇、格羅騰迪克、海森堡、薛丁格等五位共享才智與瘋狂的科學家,以及他們開創的劃時代知識如何與毀滅並存為基底,融入歷史文獻、回憶錄、散文和小說敘事,譜出一部讓人著迷又不安的精彩作品,更帶來獨特的閱讀體驗。【內容簡介➤

與路共生

道路生態學如何改變地球命運
CROSSINGS: How Road Ecology Is Shaping the Future of Our Planet
班.戈德法布(Ben Goldfarb)著,鄧子衿譯,天下文化,60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益 
此作立意別出心裁,結合基礎建設與生態演化,深化「路殺」(道路成為動物殺手)這項社會問題。不只停留在道德論辯,更回顧自馬車時代到當今交通網的普及過程中,道路如何改變生態景觀,導致棲地破碎化,讓人思考與動物共生的急迫性。【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