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533用不同視角回望過去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朝鮮半島六百年史

朝鮮半島の歴史: 政争と外患の六百年
政爭、外患與地緣政治
新城道彥著,黃琳雅譯,遠足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本書乍看是部通史,但作者其實有明確的投問及由此而來緊抓的軸線,即:朝鮮半島今日何以分裂?不同於一統的帝國史與壯大的國家史這類民族主義式榮光的視角,本書以「分」為庖丁之刀。在此關注下,逐一重新檢視將朝鮮半島帶向分歧之路的內外事件與力量,並架構出一套處處顯得內外掣肘的歷史結構,以面對如今不完滿的現實。 【內容簡介➤

敗者的東京

敗者としての東京──巨大都市の隠れた地層を読む
翻轉勝者敘事的都市論,回看德川幕府、薩長同盟、美軍進駐的三次占領
吉見俊哉著,蔡傳宜譯,麥田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將德川、薩長、美軍進入東京視為這座大城市被占領的三個時間點,並由此探尋散落於各角落的敗者們,雖然是翻攪了社會的陰影面,卻帶來嶄新的視野。終章所提出關於敗者論的論述史討論,更為這片視野脫去窺奇的濾鏡,深化出後殖民的關懷。而掀開這一層層結痂的傷疤,對著它們吹風,其實也連結出日本人對於戰爭暴力的省思與自我療癒的努力。【內容簡介➤

小狐狸化形記

揚紙著,漫遊者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樂   
小狐狸填不飽肚子的煩惱是環境史的,小狐狸的前輩則以社會的、心態的魔法循循善誘。本為求生而修行的狐狸精如筆觸畫風般溫柔敦厚。牠們努力不懈,反覆試錯。期待能夠你好我好、萬物合諧共生共榮的每一次化形,竟也就帶著佛渡有緣人的氣息,時而可愛溫暖,時而心酸惆悵,讓人不禁也沉吟起自身與周遭人事物的因緣。【內容簡介➤

血肉與外傷

戰時傳統醫藥的知識轉型與現實應對(1931-1945)
皮國立著,時報出版,6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傳統醫療如何系統化、「科學化」,轉型成現代、西方式的科學樣貌,已經有諸多討論,本書則由軍事與醫學的關聯再添一觀察角度。這個時期「現代化」正是整個中國的課題,本書於此戰亂勃發的時代,藉醫學與戰爭的交集,在中醫的範疇中回應此課題。同時也透過戰爭、災難時必得大量處置破裂身體的獨特情境,將中醫對於「外傷」的應對,外翻至醫學史的視野之下。【內容簡介➤

平凡無奇的每一天

特別じゃない日
稻空穗著,蔡易伶譯,十羽文化,30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這部簡單有愛的漫畫,看似雲淡風輕,實則核心強大:主角們各自破碎,卻因為忽然的小溫柔而有了連結,這是不動聲色的社區營造。貫穿全篇的爺奶手機情,糖分超標,但我們還是很願意感動——只要放過自己,你也可以成為本然的光。 【內容簡介➤

梨泰院樹洞旅社

曾元雍 Summer著,悅知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臺灣人在首爾經營民宿的情境,提供了自己人又異域的質感、在地又旁觀的視野。如此交錯的元素,使得這部「創業記」與「見聞錄」呈現出豐富的層次。加上文學質地的筆觸,將經驗談昇華為帶有對人類行為洞察、生活敏銳的紀實小說。幽默與識見之間,輕巧卻慎重地接納了自身與眾生的人生。 【內容簡介➤

天生善良

Born to Be Good: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著,柯清心譯,知田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益  
這本笑咪咪的書雞湯含量高,乍看是在謳歌性本善,其實是告訴你性本軟——看人哭就會跟著哭,見人笑就會跟著笑。人類之所以還沒被自己發動的戰爭趕盡殺絕,反而還能把地球搞到烏煙瘴氣人口爆炸,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同理心滿滿的愛。所以生而為人,您也就別太抱歉了。【內容簡介➤

紅王子

The Red Prince: The Secret Lives of a Habsburg Archduke
一位貴族的祕密人生與流轉中的近代歐洲認同
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著,黃妤萱譯,衛城出版,58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部敘事華麗、考證詳實的傳記,有如《血色大地》的微縮版。哈布斯堡皇室的傳主集抱負、叛逆與放蕩於一身,從民族主義到性別身分,議題滿滿。跌宕起伏的際遇不啻一部歷史諜戰片,具體而微突顯了歐洲地緣政治的矛盾。而他所獻身的志業——烏克蘭獨立,則為現時的俄烏戰爭下了一個浪漫而醒腦的註解。 【內容簡介➤

東京都同情塔

九段理江著,王華懋譯,木馬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當世界太過美好和理想的時候,巴別塔也不知不覺生成了。精細的語言形成不同的層次、場域,也形成許許多多的界線,乃至分裂。文字語言與行為本質之間不斷剝洗,其中的辯證投射成認識外在世界時的年獸,建築則成為物理世界堅實的表徵。尚有一定新鮮度的過去與未來釀成的時間軸,讀著這些心思,你我也無法迴避對於世界與自我的捫心自問。【內容簡介➤

森與冰河與鯨

日本國寶級生態攝影師星野道夫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首度披露
森と氷河と鯨 ワタリガラスの伝説を求めて
星野道夫著,尤可欣譯,馬可孛羅出版,490元
推薦原因: 思   樂 
從1996年出版至今,星野道夫為阿拉斯加留下的生態攝影與散文,依舊是經典中的經典,在藝術、人文、保育與生態領域都是不可取代的作品。例如此刻重新閱讀此作,便能連結到人類學傑作《生命之側》,兩部作品同時擴充因紐特人的渡鴉傳說,指向人與環境的照護美學,也留下珍貴的藝術思想遺產。【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點擊圖片,活動熱烈報名中!!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首爾書展》民間集資的國際書展,獨立價值與創意蓬勃:專訪KPA會長尹哲鎬 ft.開書店的前總統文在寅

【Openbook首爾特派記者林欣誼現場專訪】首爾國際書展(Seoul International Bookfair,SIBF)今(18)日開幕,臺灣館吸引大批韓國民眾參觀。臺灣館策展顧問、臺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郝明義回顧,2008年臺灣在首爾書展因受中國打壓、需在手冊與官方網站使用「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名稱參展,當時新聞局長謝志偉拒絕被矮化,臺灣因此取消參展。今年臺灣「名正言順」擔綱首爾書展主題國,可說是臺韓交流的新起點。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於下午造訪首爾書展並發表演講,引爆轟動,大批民眾跟隨搶拍,足見他受愛戴程度。文在寅特地撥空到訪臺灣館,仔細聆聽郝明義的導覽解說。兩人針對臺韓的歷史與文化有簡單的交流,文在寅對二二八事件有一定的瞭解,因為第二天就發生了韓國的濟州四三事件。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左3)拜訪台灣館,引起現場熱烈關注,由​臺灣館總策展人董事長郝明義(左5)接待,雙方以書為媒,親切交流。文在寅細細瀏覽「臺灣感性」主題展區,對臺灣出版品的多元與深度表示讚賞。(圖源:文策院)

➤卸任總統開書店,南韓愛讀書的前總統文在寅

首爾書展的主辦單位韓國出版協會(Kore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KPA)成立於1947年,是韓國出版業界的主要代表組織。自2017年出任會長至今的尹哲鎬表示,首爾書展這10年來人氣大幅上升,尤其以獨立、個人出版展位的活力吸引年輕族群,加上網路社群等宣傳效應,現已成為「年輕人必訪勝地」。

尹哲鎬接受本刊專訪時指出,首爾書展與臺北書展不同的是,韓國總統礙於政治因素很少造訪書展,但文在寅總統本身就是愛書人,卸任後更自己經營社區型小書店,也在本屆書展內有展位,因此他今天現身書展深具指標性意義。

「政治人物帶頭逛書展、倡導閱讀,對產業具支持意義,尤其韓國總統卸任後不是鋃鐺入獄就是遭逢不幸,少有能以平凡人身份繼續生活,文前總統以書店老闆的身份來參加書展、與讀者互動、賣書,展現不同於政治人物的日常面貌,是民主穩定發展的象徵,對民眾而言也大大增加了親近感。」尹哲鎬說。

尹哲鎬表示,過去臺韓的出版交流就相當熱絡,雖然在政治層面上,韓國受到中國影響,與台灣的官方往來相對受限,但他強調,韓國與台灣在歷史與文化上有許多相似經驗。今年也正值兩地脫離日本殖民統治80週年,雙方不僅共享戰後的社會與政治體制發展歷程,也都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情感基礎相對接近。相較中國以人口與市場為優勢,台灣在中華文化的出版面向所展現出的多元與細膩,也讓韓國出版界逐漸理解並產生興趣。

➤100%由民間集資主辦,公協會對書業與政策的高度影響力

KPA長年來積極倡導公共議題,包括推動與捍衛圖書定價制、促成《出版振興法》修訂,2022年以來串連各界對Google、Apple兩大平臺發起國際訴訟,抗議他們壟斷App內支付通路、收取過高佣金,壓縮遊戲商、網路漫畫與小說出版商利潤。

2024年首爾書展期間,韓國文化體育部(以下簡稱文體部)因指KPA未歸還相關回饋金等爭議而停止對書展補助,開幕當天KPA成員身披白色抗議肩帶站成一排,上書「丟書的總統,書文化要死了」(책 버리는 대통령, 책문화 죽는다)、 「文體部轉身不理的書展,由讀者來拯救」(문체부가 등돌린 도서전, 독자들이 살립니다)、「扼殺出版自主,文化獨裁復活」(출판자율성 말살, 문화독재 부활)」等字樣,在臺上致詞的官員面前直接表達抗議 ,通過網路的傳播到臺灣,十足震撼了臺灣出版人。


2024年首爾書展開幕典禮上,文化體育觀光部副部長發表祝賀致詞,與此同時,韓國出版人協會的幹部與工作人員則以默哀行動,表達對政府出版政策的不滿與抗議(取自:​​​​​韓國出版協會臉書)

尹哲鎬提到,他和許多KPA的成員都從大學時代起就投入民主抗爭運動,他們這一代是經歷過韓國從獨裁過渡到民主,深信推廣文化事務除了靠政府之外,公民社會的力量更不可或缺,所以KPA向來積極號召業界、強化公協會的運作。「但與其說KPA掌握話語權,不如說我們是一群敢講話的人,會督促政府關注、制定相關政策。」

KPA的社運性質強烈,捍衛出版自由不遺餘力,尹哲鎬表示:「正因在過去言論與出版被壓制的時代,出版人仍持續努力出版優秀書籍,這也形成了我們出版界的傳統。因此我認為在文化領域,出版界相較於其他領域可能更具有社會意識,也更有發聲的力量。」因此2024年底,KPA特地在協會所在的出版文化會館前設立「守護者」紀念雕像,紀念在威權時期為了出版自由犧牲與奮鬥的出版人,銘記出版自由與文化價值。


韓國出版協會公開募款,在所屬的出版文化會館前設立雕像「守護書本的人」,以紀念威權時期為了出版與表達自由不遺餘力奉獻的出版人、作家、編輯與書店業者,於2024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揭幕。(圖源:韓國出版協會粉專

事實上,直到2013至2017年朴槿惠任職總統期間,韓國媒體還爆出政府有一份上千人的「文化界黑名單」,排擠不受當局喜愛的人,尹哲鎬也名列其上。KPA對此表達抗爭、尋求法律途徑自保,最後朴槿惠才礙於壓力,將文體部相關官員解職,但這些官員在尹錫悅就任總統後又重新被晉用,令他備感無奈。

尹哲鎬苦笑說明,前兩年KPA與文體部的關係有些緊張,他甚至因KPA的財務問題被檢察單位調查,原本的書展相關補助也被刪除,也才有了2024年書展KPA成員集體抗議事件。

歷經去年的風波後,首爾書展目前100%由民間集資主辦,2024年15萬參觀人次創新高,今年更勝去年,預售票在開展前即已售罄。尹哲鎬表示,不同於許多國家的書展受到官方支持,雖然他也樂見韓國政府能夠振興文化事業,但除了期待政府作為,民間出版人的意識也需同時改變,「坦白說,有些人只習慣拿補助,拿了就當作『沒有主人的錢』一樣花,會認為沒有補助根本無法辦書展啊。」但他持相反看法,「如果我們的努力是對的,讀者會支持,出版社也會參與,書展還是能辦起來,讓主導權回到民間,也更能保有民間自由的彈性與創意,讓書展的發展更蓬勃。」

不過他仍備受壓力,內部有人要他向政府認錯低頭、或叫他辭職,好拿回補助。今年5月KPA以成立股份公司的名義來籌資辦書展,但籌資情況不佳,他也持續受到責難,尹哲鎬感慨:「很多文化人的想像力只到這裡,一旦沒有政府補助就怕失敗,但民主不是靠別人、而是靠自己守護的,就像小孩如果每天還在領零用錢,怎麼可能獨立?」


2023年8月,韓國出版界在韓國文化體育部首爾辦公室前舉辦遊行,訴求:1、停止出版預算之削減、增加圖書館購書預算;2、正視非法版權對出版業之傷害,進行嚴格法律制止與社會教育;3、修改版權法與圖書館法,使之保障出版權益;4、至少應該由部長親自出面,親聽出版社聲音。首排穿著西裝者為韓國出版協會會長尹哲鎬(圖片取自:대한출판문화협회 Kore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臉書專頁)


「我需要會閱讀的總統」,2022年2月下旬,韓國總統大選前,韓國出版協會在辦公大樓前舉起如此標語(圖片取自:대한출판문화협회 Kore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臉書專頁)

➤韓國出版界也面臨意見分歧,出版業如何展現社會影響力

臺灣出版業界少有如此強力的公協會,能凝聚共識、影響政策。尹哲鎬笑說,其實韓國出版界也有意見分歧,但圖書定價制能夠推行成功,「是因為主流意見是支持的,少數聲音只好被壓制。」

當時KPA努力遊說國會、向政府建言、對民眾說明,過程非常辛苦,經多方努力才完成立法。推行至今成效良好,許多獨立書店、個人出版因而得以生存,整個產業都受惠。至於當前KPA關注的重要議題,還包括把出版視為「內容生產者」,更妥善保護出版者的權利包括二次創作權、附加授權權利(Additional Rights)等。他表示,政府傾向限縮出版權利、從「著作人保護」的角度看認為彼此衝突,但他們認為這不是衝突,而是可以共生,並對提升整個社會文化生產力非常關鍵。

他感慨隨著年紀大了很容易感傷,其實很期待交棒給年輕世代,尤其擔任會長期間,他的人際關係變很差,「這世界充滿了利益糾葛、網路爭論、立場分歧,只要你一開口,就會被攻擊。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光是首爾書展要售票還是開放免費入場,就有不同意見。要在書展主辦方、政府單位和民眾立場之間取得平衡,非常困難。」他也以此勉勵臺灣出版界。

除了出版產業現況的臺韓對照,近期作家對政治的發聲也恰好彼此呼應。韓國2024年底因總統尹錫悅「一夜戒嚴」事件引發罷免風潮,民眾抗爭不斷,直到今年4月他確定遭罷免,6月初總統大選,由李在明當選出任總統。

在此過程中,許多韓國作家串連發文,記錄戒嚴、發表意見,被稱為「戒嚴文學」。今年3月,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為首的414位作家更發表聲明、呼籲罷免尹錫悅。無獨有偶,臺灣今年初以來的「大罷免」風潮,楊双子等作家也在文學界發起支持罷免的千人連署、鼓勵在社群發文的「筆桿接力」書寫運動。

對此尹哲鎬表示,韓國文化界過去有鮮明的進步派、保守派等界線之分,政治與文學是相連的,作家也積極表達抗爭。但隨著民主化發展,目前整體而言,文化界較少針對政權、表態支持哪位政治人物,然而一旦面對重大的政治議題時,仍然不會放棄發聲。這也是為何他一向強調「民間獨立」的重要,因為,那才是出版產業足以長久的根基。


點擊圖片,活動熱烈報名中!!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5-06-18 17:30
首爾書展.開幕現場​》臺灣感性吸引大批韓國讀者,裝咖人攜手陳思宏,愛情恰恰High翻書展

【Openbook首爾特派記者林欣誼現場報導】

首度以臺灣為主題國的首爾國際書展(Seoul International Bookfair,SIBF)今(18日)開幕,文化部長李遠稱為「文學臺灣隊」的出版人、作家、版權代表等共300多人共襄盛舉。

書展於韓國時間10點正式啟動,會前就有長長的隊伍從門口綿延數十公尺等待領票、入場。作為本屆主題國的臺灣館一早就吸引爆滿人潮,不少觀眾早早排隊領取網路票入場,現場票券更是早已售罄,顯現十足的吸引力。

甫出版《찬란한불편》(堅持燦爛:與書同行),以韓文書寫自身在韓成長記憶及在臺出版經歷的臺灣書展基金會董事長郝明義,同時擔任本次臺灣館總策展人。他親自現身導覽,為觀眾介紹臺灣館展出的書籍背後的文化脈絡,讓臺灣書寫的深度與魅力更進一步被看見。

臺灣館展區設置多元,從零食區、小誌區、拍貼機到限量展示的韓版臺灣書,每一處都成為拍照與逗留的熱點。人群除了穿梭瀏覽展出的韓版、臺版書籍之外,拍貼機、扭蛋機、台味零食櫃等迎合韓國潮流的設計,也大受歡迎,由參展插畫家周見信設計的窗花著色卡、版印DIY等文化體驗,則吸引了從親子、年輕人到阿嬤的排隊人潮。版權洽談區自上午起就熱絡非凡,開幕首日便展現出版交流的活力。現場甚至已有觀眾為特定書籍排隊等候,人氣不容小覷。


韓國讀者體驗窗花版印(攝影:林欣誼)


韓國阿珠媽體驗臺灣館臺灣感性拍貼機(文化內容策進院提供)

以作家張嘉祥為首的獨立樂團「裝咖人」,擔綱書展開幕表演團隊,以臺語及鑼鼓、嗩吶等樂器,接連演出〈出庄〉等多首具強烈臺灣在地元素的曲目,瞬間炒熱展場氣氛,吸引百位讀者駐足爆以熱烈掌聲。許多人馬上被「圈粉」,在展場遇到團員時激動上前合照。


臺灣文學獎得主張嘉祥領軍的臺文樂團「裝咖人」以結合文學與音樂的新穎演出為書展揭開序幕(文化內容策進院提供)

裝咖人更與臺灣作家陳思宏與聯手以〈愛情恰恰〉,帶來融合鑼鼓、臺語的現場演出,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High翻全場。韓國觀眾熱烈鼓掌,臺灣出版人也直呼「太有感」,搭配海外書展舞臺氣氛更是超搭。

書展期間,臺灣館將於大會舞臺、臺灣主題國館的沙龍區及互動區,舉辦超過60場活動。首場由作品已翻譯成20多國語言版本的作家吳明益,率先以「漂流之島:吳明益與《複眼人》的文學旅程」登場。

首日亮眼的展演與現場反應,為接下來幾天的書展活動定下熱烈基調。


點擊圖片,活動熱烈報名中!!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5-06-18 15:2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