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悼念王文興:鎔鑄前衛詩化語言、集表現主義和戲劇美學於一身的文學大家

現代主義作家王文興於2023年9月27日辭世,享壽84歲。

王文興以《家變》、《背海的人》兩部長篇小說震撼台灣文壇,建立現代文學創作典範。亦發表短篇小說集《十五篇小說》,文集《新舊十二文》等著作。

2007年,王文興獲台灣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2009年,獲得國家文藝獎。2011年獲第六屆花踪世界華文文學獎,同年上映目宿媒體的文學家紀錄片「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以之為傳主拍攝《尋找背海的人》,由林靖傑執導。

2015年逢洪範書店創立40年,出版王文興耗時13年完成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剪翼史》,語言形式創新、抽象、匠心獨運。

前台大中文系教授柯慶明曾表示:「《家變》之所以會構成『家變』,這是一個文化轉型的過程。我們如何由一個傳統的、比較注重倫理關係、比較注重長幼有序的社會轉變。我覺得愈來愈個人主義的文化裏,每個人一方面承擔自己的孤獨、自己的責任,一方面也可以充分的做自己。可是在那強調太多關係的裏頭你就會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王文興1939年出生於中國福州市,祖父為王壽昌為清朝官費留歐學童,與友人合譯過《茶花女》,是當時罕見的知識份子。王文興的童年時期因面臨二戰而顛沛流離,難以專注於學業:3歲隨父母遷居廈門,每日逃躲空襲炸彈,不得不輟學。6歲舉家遷回福州,7歲隨父母來台,先在東港遇二二八事件,後移往台北,住入當時為公務人員眷舍的紀州庵(今紀州庵文學森林)。代表作《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

王文興從就讀師大附中高中起,便埋首英文及翻譯小說。大學考上台大外文系,鎮日泡在圖書館大量閱讀,19歲便文采熠熠,發表首篇小說〈守夜〉,更於大學三年級,偕同外文系同學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李歐梵、劉紹銘等人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共同譯介西方文學、進行文學創作,進行文學評論,影響當代文學思潮甚深遠。

大學畢業後,王文興曾在宜蘭南方澳服兵役4個月。南方澳的地方色彩對他影響甚鉅,《背海的人》小說場景即設置於此。1963年,王文興前往美國,赴讀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獲得藝術碩士學位。1965年返台,擔任《現代文學》主編近3年,並至母校台大外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退休前,都在台大開課主講英美小說與小說創作課程,提倡精讀。

1966年,王文興開始著手寫作首部長篇小説《家變》,1972年完成後,在《中外文學》連載,翌年成冊出版,轟動台灣社會。在其學生、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康來新的策畫下,2007年展開連續6個周末的《家變》六講研讀班,逐頁慢讀,由王文興本人點評解說,諸多文壇師生慕名而來,親炙風采。(2009年整理成書,由麥田出版)

康來新描述其師王文興「就是一個典型慢工出細活的人。」他認為,王文興展現了「慢」工——「耐得住孤獨,選擇一種孤獨的路,長此這樣走下去,多年來都不變。」因為王文興除了提倡精讀、慢讀,本身也是寫作精細緩慢的創作者。他在研讀會提及,寫小說的進度每日不過50字:「有時快一點,40個字。最高興有時運氣好,到50的話,那是很少有的,就可以慶祝。」至於用手記記錄生活,則多字一些:「我大概任何手記不會超過一天350個字,也沒有比這個更多了。」

王文興曾表示:「小說是創作。手記是生活的紀錄,假如有什麼感覺我就寫下來,那是生活剛才的紀錄。如果我不寫下來那剛才就白活了。」此觀點近似美國作家海明威。

海明威是王文興欽慕的作家,其深刻影響尤其表現在語言形式上:「我年輕時只讀海明威,大概很早就把他從頭到尾都讀過,連散文也不放過。啟蒙的確是他,後來我也不好意思講,因為每一個作者都說:『我受海明威影響。』」

研讀會上,王文興曾透露為了全心投入文學,已戒除眾多享樂:「所有好習慣都戒掉了,從年輕聽很多音樂,二十年前我說我絕不再聽音樂,就沒聽過一天,一天都沒有。十年前說我絕不再看電影,我就沒再看過一次電影。我不知道接下來還要戒什麼。」原因只因這些習慣「占時間。你聽一章交響樂你就可以看兩三頁的書。」

王文興也在研讀會上不藏私分享創作觀。對於小說創作,他提到:「小說不光是寫人,很重要的小說裏頭應該也要寫到文化。小說裏邊能夠觸及到社會,這是很要緊的。」他也強調小說與其他藝術形式,結構的重要:「最難的是結構,這是一般作家不太去注意的問題,更是一般批評家或者讀者忽略的。我可以肯定地說,最好的批評家最後看到的都是藝術品的結構。嚴格來說,結構並不機械化,結構就是美學。」

師從王文興的學者張誦聖當年出席研讀會時曾分享:「一直記得王老師上課說的,文學其實就是藝術。換句話是,文學對於語言的運用,已經超越了它平常作為溝通媒介的範疇。」王文興的說法證實了張誦聖的觀察:「我對流利是非常恐懼的。我始終認為流利是最大的敵人。為什麼杜少陵的詩那麼好看,就是因為它不流利。它的節奏很好,但是它不流利。有那麼多的抑揚頓挫,有那麼多的上下起伏,絕不是像溜冰一樣,從第一句讀過去,像溜冰一樣溜到最後一句。」

王文興也極其在意選字與節奏:「選字就是注意整句話的節奏,如果節奏出不來的話,這句話絕對不能要,要一再地改寫要一再地改寫。」

哲人辭世消息傳出,文化界人士無不表達哀思。清大中文系副教授楊佳嫻發文表示:「喜歡《十五篇小說》和《家變》破裂與哀愁的氣息,也喜歡《星雨樓隨想》裡對於中外文學的武斷與洞見。《家變》尤其百讀不厭。」

作家阮慶岳亦悼念:「《家變》絕對是台灣現代文學的經典,王文興其人其風範,也已經是典範。我有幾次與他同台,感覺到他的謙遜及周到,甚至是他對建築的強烈好奇與興趣。」

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回憶:「記得王文興老師曾說:『我每日和文字浴血奮戰,拚殺得你死我活。』寫作對王老師來講是一場戰爭,戰爭唯一的敵人是文字。王文興老師推敲式的創作,也發揮在他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每一個階段帶給我不同且劇烈的衝撞。謝謝王老師為我帶來豐富深刻的閱讀視野。」

感謝王文興先生其人、其創作、其教育對台灣文壇的滋養與灌溉,願一路好走。


王文興老師的相關著作書影(Openbook攝)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人生.莫昭平》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

那些年,我逢人就自我介紹:「我是王文興老師的學生!」彷彿這樣說就有了強力的加持一般。

那是1988年,報紙增張,報禁開放,豐沛的社會和文化能量蓄勢待發。余紀忠先生指派我開創一個讀書版,在那之前,台灣從來沒有一家報紙做過讀書版,我們完全沒有前例可參考。我們於是胸懷大志地以《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紐約時報書評)爲典範和標竿,來做一個《China Times Book Review》(中國時報開卷版)吧。

在那之前的許多年,我都是在《中國時報》帶著一個包含英文、法文、日文、德文的翻譯小組工作,此時轉換跑道,在文壇和學術界都是「剛出道的新人」。「新人」不知怎麼介紹自己,只能抬出已是文壇知名作家的王文興老師,果然很快地跟各方拉近距離,也增加許多「談資」。

我和編輯李金蓮到處拜碼頭,約稿、約書評、約專欄、約訪問……一兩年後,開卷版聲譽鵲起,也逐漸建立了公信力和影響力,成了讀者非常信賴的書評媒體,每週介紹的好書和年度好書,也成為讀者重要的選書指南。

我是在台大外文系大三那年選修王老師的「小說創作」課。老師每年只收10個學生,5個外文系、5個中文系,還得先交一篇作品給老師核可才被錄取。

雖然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我仍清晰記得老師一字一句地細細剖析他深愛的《脂肪球》(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說),往往一個下午3小時過去,只講了5、6行的一小段(老師自己讀重要的文學作品,速度是一小時不超過1000字)。

20歲的我坐在樹影搖曳的教室裡仔細聆聽,每一個字都不願意放過,那真是無上的學習和至高的享受!老師低沉好聽的聲音(講英文更好聽)、緩慢的節奏,帶著我們咀嚼作品的文字、技巧、結構和隱微深意……至今難忘。

老師後來陸續推薦我們讀了好多法國文學,比如莫泊桑的《兩兄弟》、斯湯達爾的《紅與黑》,梅里美的《雙重誤會》……都是名家黎烈文所翻譯,神奇的是,這幾本書至今我都還保留著,書架上一下就找到了。

這門課規定是期末要交一篇小說創作,我當然也交了,寫了什麼卻忘了,也沒有留底稿,只記得老師很認真地點評和鼓勵了一番。

但我卻明白,自己應該是沒有創作小說的天分了。

老師後來陸續出版了《家變》、《背海的人》、《剪翼史》……早已成文壇巨擘,他獨特的寫作習慣(例如每天只寫30-40字)和顛覆性的寫作風格,成了文壇的一則經典傳奇。

老師變得遙不可及,雖然還是可以偶爾去拜訪老師、親炙老師(尤其我們班最優秀的張誦聖從美國回台的時候),但是我好像再也不知怎麼進入他的世界了。

老師卻總是幫我。6年前,我和李金蓮、周月英三位開卷版的前後任主編一起創辦了《Openbook閱讀誌》,邀請老師擔任第一屆(2017)Openbook好書獎的頒獎人,老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頒獎典禮上,老師上台致辭,清癯的身影、懇切的言辭,感動了現場無數的得獎者、出版者和讀者。

老師太瘦了,體重好輕,走路甚至有點危危顫顫,讓他頒贈那麼重的一個個獎座(一顆顆鵝石做成的),讓我好心疼又擔心。

2011年,目宿媒體推出老師的記錄片《尋找背海的人》時,重溫老師對文學創作的無比專注、執著和堅持,讓我無比動容,淚漣漣不能自已。

5年前Openbook開設一個新專欄「書,人生」,我向老師約稿——當然是用老師最有名的「傳真機」聯絡方式。老師立刻答應並迅速交稿了,只是有點遲疑地問我:「這可以嗎?」親愛的老師,這就是您的風格,當然可以啦!

遙遠又親切的王文興老師!我沒成材,沒有走上小說創作的路,但您一直在默默地幫助我、支持我、鼓勵我,一直在跟我說:「做讀書版很重要、推廣閱讀很重要!」

讓我鄭重地跟您鞠躬,深深謝謝老師,深以當您的學生為榮!  

延伸閱讀:書.人生.王文興》隨想選抄

文學大師王文興習慣以傳真的方式與外界聯繫。

2018年Openbook閱讀誌開設專欄「書人生」,王文興應邀撰寫短文,將隨筆集結為短文〈隨想選抄〉,點擊圖片可閱覽全文。

 ➤王文興 照片集


2017年,王文興應邀擔任首屆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贈獎人(攝影:張震洲)


左起作家劉克襄、王文興、遠流董事長王榮文(攝影:張震洲)


寶瓶文化公司編輯周美珊、作家廖梅璇、王文興(攝影:張震洲)


衛城出版編輯吳芳碩、作家黃崇凱、王文興(攝影:張震洲)


王文興(攝影:王志元)


作者簡介:莫昭平

現任《Openbook閱讀誌》(社團法人台灣閱讀推進協會)理事長。曾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中國時報《開卷版》主編。曾獲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並曾5度獲金鼎獎。著作及譯作包括:《歐美日出版業與國民閱讀習慣》、《季辛吉回憶錄》、《尼克森回憶錄》、《蘋果戰爭》、《伊甸園》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莫昭平(《Openbook閱讀誌》理事長)
2023-10-03 16:00
現場》「推廣閱讀」文化幣做到了嗎?獨立書店使用觀察

「推廣閱讀」無庸置疑已是國家方針。過去以來,作為出版主管機關的文化部,除了以各種獎助方案振興產業,也曾以發放「藝Fun券」等方式,從消費端挹注產業發展。今年,文化部更首創「文化幣」點數概念,針對18-21歲青年發放成年禮金1200點文化幣,可折抵藝文消費,適用範圍包括藝文展演、圖書、文創工藝等,自6月6日開放領用,使用期限至明(2024)年6月30日止。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過去領用年齡層、可消費商品都較廣泛的藝Fun券,文化幣更聚焦於圖書的消費。排除文具、或書店內餐飲等使用,更針對獨立書店推出「點數放大」專案,即每使用2點加贈1點,最多可將1200點放大為1800點,對書店銷售的助益頗大。

據文化部9月1日公布的資料,目前文化幣抵用金額已破4.5億,其中超過45%用於購書——書店及出版業約2.1億(47.4%),排名第一,遠勝於次之的表演藝術及文化體驗(16.3%)、文創工藝(11.8%)。

➤獨立書店很有感

在獨立書店部分,文化部7月底的數據顯示,獨立書店的抵用金額約在文化幣整體消費金額的10%。文化部長史哲日前更指出,明年成年禮金將常態化,並擴大領用年齡層為16-22歲,共計150萬人、18億的消費市場,「這可能成為影響實體書店整體營運、青年閱讀習慣養成,甚至是出版產業是否能長期、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應文化幣政策,不少獨立書店卯足勁推出創意行銷方案,並對文化幣帶來的消費力「相當有感」。

例如台北的現流冊店,推出「有你的包裹,請簽收」企劃,邀請吳曉樂、朱宥勳、法律白話文運動等三組在高中、大學生族群具有高人氣的作家或團體,各自推薦一份書單,設計成總值超過1800元的包裹,售價文化幣1800點,內含4至5本書籍,加上作家的一封信、給讀者的小卡與簽收單。


照片提供:現流冊店

三人的書單以文學、社科類為主,包含本土和翻譯書籍。因事先不知內容的「福袋」概念帶來的驚喜感,加上作家的號召力,自6月起開放預購,至今已超過百人登記,包括少數以現金購買者,反應熱烈。現流冊店統計,至今店內使用文化幣的銷售額約15萬元,6、7月單月營收較過去幾個月,皆成長高達50%。

店長林潔姍表示,現流冊店原本客群為25到35歲讀者,為了拓展領用文化幣的大學生族群,因此構想這個企劃,果然成效顯著。「有7、8成預購包裹的讀者,是第一次來我們書店,不少人一領完包裹,就坐在店裡讀書,因此感受到書店不同於網路買書的氛圍,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獨立書店初體驗。」

現流冊店今年1月甫開幕,林潔珊表示很幸運這半年內,適用許多相關補助和文化幣政策,但也認為獨立書店必須具有相應活絡的活動策劃力,才能吸引客群。

在高雄經營10年的三餘書店則表示,目前已收的文化幣金額剛破2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業績約成長三成,文化幣的推波助瀾帶來不錯的成效。三餘曾在7月底統計文化幣銷售的書籍排行榜,令人驚喜的是,銷售排行第一的類別為台灣作家詩集,其後依次為日本翻譯小說、插畫類小誌、台灣作家散文、哲學類經典。

與現流冊店不同,三餘書店店長盧宥臻表示,店裡的客群主力偏向20幾歲的年輕人,與文化幣發放對象重疊。三餘觀察到,這個族群平常買書有經濟考量,因受惠於文化幣而提高預算,可一次買到4、5本書。且因應獨立書店點數放大方案,滿大比例的客人會一次用完文化幣加碼為1800元的點數。


照片提供:三餘書店

針對銷售排行,盧宥臻表示三餘過去曾有任明信等詩人經常性舉辦聚會活動,店內書籍也以文學書為取向,許多獨立出版的詩集、圖文漫畫或雜誌也會來店內寄售,加上大面積的詩集陳列專區,因此詩集排名居冠,並不意外。

反而排行第二的日本翻譯小說令她驚奇,「這是過去在年度銷售裡並不突出的類型,以前日本文學約莫只有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一枝獨秀,」她笑說:「大概因為正在自我摸索的年輕人,特別能在厭世的太宰治身上找到共鳴。」但這次則發現,同一筆訂單除了太宰治,還有其他不同的日本作家作品,可能是文化幣一起帶動了日本文學類的銷售。

整體而言,盧宥臻對文化幣帶來的銷售力很「有感」,不過7、8月剛好是暑假,過去兩年因疫情難出國,國內旅遊的觀光客群驟增,暑假本來就是店內旺季,因此文化幣的後續效益可持續觀察。

台中的邊譜書店曾在受邀至文化部分享時反應,文化幣的訊息透過師生間的傳播頗具效益,也確實提高青年讀者的預算,得以購買較高價的套書。

在台北永和深耕近20年的小小書房負責人劉虹風則表示,因為小小經營的小寫出版恰好在6月底推出知名作家吳明益的新書《海風酒店》,在全台獨立書店掀起銷售熱潮,「所以統計這段時間小小書房營業額與文化幣的關聯,有點不太精確,很難排除這本書的因素。」

但劉虹風仍粗估,6月文化幣帶來的營收約兩萬多元,約佔店內整體營業額5%,接著7、8月文化幣的效益快速遞減,單月僅剩5000~6000元。因此她坦言對小小來說,文化幣的挹注並不明顯,暢銷書目也無特別不同。

她解釋,因為店內向以人文社科書籍為主力,經營的會員主要是研究所、上班族至65歲的族群,與文化幣的使用族群並無重疊。相較於先前藝Fun券發放時,許多會員持券前來「把大書帶走」,這次較看不出效益。

然而劉虹風仍正面肯定文化幣政策,「過去我一直反對『大撒幣』的政府補助,但針對特定年齡層、特定場所的文化幣我是支持的。因為這個政策讓有閱讀習慣的青年讀者,提高買書的消費力,為這個年齡層的讀者閱讀扎根。」不過她也喊話,文化部對實體書店的補助已做很多,「我更希望政府做的是,早日推動圖書定價制。」

此外,基隆的見書店也推出與現流冊店類似,以基隆、書店為元素,價值共2200元的「閱讀禮袋」。推出第一週,文化幣的消費便高達店內業績的1/4,而7、8月每天的平均業績都破萬。店長楊雅萍表示:「因為文化幣獨立書店加碼的誘因,讓平常習慣線上消費,或是尋找連鎖書店的學生族群願意進店消費。一旦走進店裡,距離感消失,有了被記住跟被喜歡的契機,回購機率也增加了。」


照片提供:見書店

➤永續推廣閱讀

除了全台402家獨立書店,連鎖書店在這波文化幣浪潮中又有何感受?相對於獨立書店的企劃,連鎖書店推出的相關行銷多為優惠、消費加碼等,業績成長也明顯可見。

金石堂連鎖書店行銷部協理汪信次指出,6月至今,文化幣約占全店銷售額兩至三成,其中包含圖書類和歸屬文創商品類的桌遊商品。與去年6至9月相比,整體業績也成長約兩至三成。

文化幣消費在金石堂的暢銷圖書類型,以文學類居冠,如近年火紅的本土暢銷作者黃山料的書籍便高居排行榜。此外,包括打造成功法則的《原子習慣》以及心理勵志書、語言學習書等,也都有不錯銷量,榜單反應出年輕讀者的取向。

因應金石堂滿600元再送50元抵用券的優惠方案,汪信次表示整體客單價提高,高達75%的消費金額超過600元,且有明顯同儕效應,許多學生結伴同來。但相對地,6、7月過後,也明顯可見文化幣的使用衰退。

在地域上,目前金石堂各分店的銷售並無明顯的縣市差別,端看該分店周遭的其他實體書店數量多寡。比如在屏東潮州等較偏鄉地區,金石堂單店內的文化幣消費就會較突出。

汪信次表示,在文化幣定案明年發放擴大為18至21歲之前,金石堂便曾建議文化部,將發放的年齡層下降至小學生,「因為高中、大學生的閱讀喜好大多定型了,以推廣閱讀的立場,應該從更小鼓勵。」

推廣閱讀已是不容質疑的官方政策,除了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從消費端鼓勵,文化部也推出許多相關的振興方案,如「創新書市」活動,自7到10月起將有數百間書店、出版社、藝文團隊等辦理上百場閱讀相關市集,希望將人潮帶回書店,更推動實體書店作為「閱讀第一線」的地位,也讓整體出版產業,獲得永續經營的力量。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3-10-03 11: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