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人為的制度就具可逆性:皮凱提《平等的反思》新書分享會 feat.苗博雅、楊智強
只要將這本書從書店櫃上取下,讀者第一眼就會看到三行黑色的字,清清楚楚地印在以白色為底的書腰上:「貧富差距逐步擴大的今日,反而是百年來最平等的一刻?」
這樣的疑問句,正是法國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平等的反思》論述的軸心。而在這本新書的發表會上,這句話也是兩名講者隱約共享的出發點。講座中,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和獨立記者楊智強兩人各自分享這本書帶給他們的啟示,分別從不同的台灣本土議題切入,但都切合了這本書的命題:我們在平等的路上明明就已經走了這麼久、這麼遠,為什麼若要往前推進,每次卻總是顯得這麼困難?
➤邁向平等是可能的,卻也是不確定的
10年前,皮凱提以大部頭巨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聞名,一時之間廣受矚目,有人形容這位法國學者幾乎成了「搖滾巨星」。在書裡,他詳盡分析多國的歷史數據,特別強調「資本報酬率」在財富分配不平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該書當年同時獲得學界和社會大眾的注意,也直攻美國各大暢銷排行榜,但篇幅和論證過程對許多讀者而言依然不好入口,不時有讀者承認自己始終沒有辦法讀完。
相較之下,他的這本新作《平等的反思》不僅篇幅更短,而且書中的「故事主軸」也更容易掌握。在書裡,他以各種歷史數據為基礎,分析幾項歷史上的重要制度變遷如何形塑社會不平等的長期發展,涵蓋範圍從貴族制到奴隸制,從累進稅率到社會福利,以及各項促進教育、政治機會平等的變革。
皮凱提的論點是,18世紀後期以降一波又一波推動社會平等的運動,確實在很多方面讓社會往正面的方向前進,但現狀仍然有太多明顯的不足之處,而且繼續向前的道路也充斥著不確定性。
在書的第一章第一句,皮凱提自己是這麼說的:「人類會進步,邁向平等之路是可能打贏的戰鬥,但這是一場不確定的戰鬥、一段戰戰兢兢的社會政治進程,永遠都在進行當中,也永遠是人們討論的社會議題。」
而在新書發表會現場,苗博雅和楊智強兩人正是從不同的、個別的本土社會議題入手,呈現這一系列的戰鬥在台灣究竟為何如此不確定,如皮凱提所說充滿了各種戰戰兢兢。
➤人人都「委屈」的背後,是對「平等的具體意涵」理解不同
對此一問題,在20分鐘發言的收尾階段,苗博雅這樣總結自己的觀察:「縱使客觀數據告訴我們,如果把時間拉長到100年,『喔!現在是一個相對平等的年代了』,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感覺現在超級不平等的,『我人生中感到最不平等的時候就是現在!』甚至即使是有錢人,像我的選區裡有很多經濟寬裕的選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委屈了。」
在講這段話時,苗博雅的語調輕鬆詼諧,然而,到了下一秒,她的口氣就立刻嚴肅了起來:「這是存在的現象。」對她而言,身為政治人物,「比較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能力找出答案,或者,也許找不到答案,但是找到路徑。」換言之,有些人就是會感到委屈,不論是否認同他們的看法,需要的都既不是訕笑,也不是自暴自棄,而必須當作現實上得想辦法處理的問題。
關於人們現實上會有的種種委屈,苗博雅分析,這經常反映人們對「平等」的具體意涵有不同理解。苗博雅舉例,比如原住民族學生外加名額(俗稱「加分」)的議題,近年來在大學校園社團內引起許多怨懟甚至譏諷。「我做善意的理解,幫他們整理一下意思:『我認識的原住民同學,從小都跟我一樣住在都市,甚至他家的經濟狀況還是比我好,為什麼還可以用制度加分?可以付出比我少的努力,就跟我考上一樣的學校?』」在這樣的案例中,與其說這些人是不認同平等的理念,不如說是對「平等」的意思有不同看法,對平等的想像是以經濟弱勢為主,進而認為原住民族學生得到的「優惠」並不公平。
➤市長說,社會住宅租金太低才不公平?
除此之外,苗博雅也提到,每次內閣改組都會有人爭論,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違反「用人唯才」的原則,內閣部長女性比率低是否真能算做不平等?又比如,講座中他也提及自己身為議員非常關心的社會住宅議題,整理出兩種不同觀點。苗博雅說,他自己主張社會住宅應該以照顧弱勢為優先目標,但前市長柯文哲任內卻認為應該「使用者付費」,而且希望做到「自償」,也就是蓋社宅的成本要能夠全數回收,所以曾開出一個月4萬元的房租價碼。
他表示,這從他自己的觀點來說是難以想像的,「社會福利怎麼會把錢收回來?我們每個月也補助中低收入戶,難道也要把錢收回來?但柯市長認為,如果自償率沒有100%,那叫做債留子孫,是對後代的不公平。」
「這個觀點就跟我差很多啊,」苗博雅前前後後用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說明社會上對於「平等是什麼」的歧見,正是爭取平等的道路為何充滿不確定、為何總是令人「戰戰兢兢」的一大原因。
➤「讓他超時工作是我在幫他」:不平等經常來自不理解
楊智強則從他過去的報導經驗當中,提出進一步的觀察:有些時候,這種歧見也來自於人們對於彼此的理解有所偏差。他在簡報的第一頁,就寫出這幾個關鍵字:「未知、非我族類、不想了解、沒有必要了解……」
他分享,當年他採訪烏干達來台打黑工的16位學生:他們是被騙來留學,信任台灣學校招生時「有英文授課師資」的謊言,揹了一身債來到彰化「念書」,實際上卻沒有聽得懂的課可以上,反倒被指揮去位於苗栗的工廠超時打工還債,甚至沒有受到《勞基法》最低限度的保障。然而,當楊智強去詢問負責這些學生的人力仲介時,得到的答案卻是:「我讓他超時工作是我在幫他。」
「我就覺得,『哇……』」楊智強接著說,「因為他們一開始看待這些學生的方式,就不是把他們當成留學生。」他轉述某位受訪的人力仲介業者如何言之鑿鑿:「他直接跟我講,『這些學生來這邊不是來讀書的啦!他們是來賺錢的!」正是在這樣的理解下,人力仲介業者更是理所當然地預設「是他們自願的啊,他們想要賺更多錢」,即使業者情知這些學生是「超時工作」,卻說服自己這一定符合這些學生的意願,以此合理化自己的做法。
「所以,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往後走的。」楊智強在分享的尾端下了這樣的結論。即使社會有了許多更進步的變革,但也難保人們對彼此——比如對於外國學生和移工——的理解都足夠正確,能夠持續支持著社會往平等的方向前進,而不會走上回頭路。
➤制度是可逆的,所以我們更需要「落實在生活每一天」的政治
講到這裡時,楊智強的簡報上秀出了一整段話,引用的是《平等的反思》前言,是皮凱提認為本書最為明確的「結論」:
「人類社會總是不斷在創造新的規則與制度,建立社會架構,分配財富和權力,不過這些選擇永遠是政治性的,也是可逆的。」
皮凱提的意思是,既然這些制度都是政治的,而不是僅由科技、由產能、由人類天性所決定的,就意味著人們都依然有可能推翻舊有的結論。何況,這些所有的政策也都經常建立在暫時的妥協、在當下人們的觀念和利益之上。歷史告訴我們往前走是可能的,但反過來說,退後也是可能的,這只不過是一體兩面。
於是,切到下一張簡報,楊智強繼續引用皮凱提的句子:「光靠抗爭和權力關係本身並不足以成事。」在後面的段落裡,皮凱提也提醒不該把抗爭、把權力「神聖化」。誠然,抗爭和掌權都是推動改變的必要條件,但是,誰知道改變會是好的還是壞的呢?皮凱提警告,任何抗爭、任何權力的運用,都「無法保證取而代之的新制度與新政權是否永遠會像大家當初期待的那樣平等,能夠帶來自由。」
「這個東西呢,」楊智強頓了半拍,「真的很難。」他主張,這一切都仰賴著人們不斷付出真實的關心,對於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事關平等的議題,去理解不同群體的人們到底遭遇了什麼。
面對這樣不確定的、戰戰兢兢的戰鬥,楊智強說,顯然不是每4年投一次票、決定由誰掌權就能確保有好的結果,能確保社會往更平等的方向前進。「政治必須要落實在生活每一天」,在演講的尾端,這是他所給出的答案。●
平等的反思 |
作者簡介: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研究主任,巴黎經濟學院(PSE)講座教授,倫敦政經學院國際不平等研究中心百年教授。 皮凱提22歲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及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任教,1995年返回巴黎,陸續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教授,巴黎經濟學院教授。2002年獲法國最佳青年經濟學家獎;2013年獲葉留揚森獎(Yrjö Jahnsson Award),是專門表彰對經濟學研究有重大貢獻的45歲以下歐洲經濟學家的重要獎項。 皮凱提專研經濟不平等問題。其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全球造成罕見的閱讀與討論風潮,將21世紀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議題推上公共論辯的高點。皮凱提並推動全球150名經濟學家跨國合作,累積資料與研究成果,形成不斷更新的「世界不平等資料庫」(WID.world),將全世界收入與財富分配的現況及歷史演變資料於線上開放瀏覽。 主要著作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資本與意識形態》、《社會主義快來吧!》、《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 |
話題》除了白羅,這些也很好看!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從他種視角到跨界嘗試的閱讀體驗
阿嘉莎.克莉絲蒂被譽為推理女王不是沒有原因的,她不僅做到了柯南.道爾(Conan Doyle)與莫里斯.盧布朗(Maurice Leblanc)兩位推理大師都沒能做到的事,更徹底玩轉那個年代的推理小說,包括情感元素、擺脫反派單純的惡意設定等。除了讀者已經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此次遠流出版的克莉絲蒂「非名探系列」也都具備這種功力,甚至「非名探系列」還能讓我們讀出不一樣的克莉絲蒂。
在這裡,我要先岔出去談一下柯南.道爾與盧布朗。除了創造出大受歡迎的推理名探之外,兩位大師其實同樣遭受到被角色綁架之苦——道爾一心想當個嚴肅作家,為此不惜「殺害」福爾摩斯,卻在大眾壓力之下不得不讓他神奇地死而復生。而創造了亞森.羅蘋的盧布朗,最終也因羅蘋大受歡迎,且擅長易容的形象深植人心,導致他不得不將新偵探角色吉姆.巴內特(Jim Barnett)降級為羅蘋的分身。
與道爾交好的克莉絲蒂,自然理解箇中艱辛,或許也因此早早意識到她不能再重蹈覆轍,是以她不僅致力於故事的創造,同樣致力於角色性格的劃分。
然而此事並非一蹴可幾。舉例而言,短篇小說〈情牽波倫沙〉的偵探,發表時由帕克.潘擔任偵探角色,稍後又更替為白羅一事,即讓人意識到帕克.潘與白羅之間的共性:相同的公務員退休身分、同樣與偵探小說家奧利薇夫人為好友,帕克.潘的祕書萊蒙小姐日後成為白羅的祕書等,種種線索都暗示著帕克.潘與白羅可能享有的共同根源。
然而,是什麼讓帕克.潘沒有被白羅「吸收」,一如巴內特與羅蘋?閱讀《帕克潘調查簿》與收錄於《情牽波倫沙》的兩個短篇時,不妨仔細考察白羅與帕克.潘的不同之處。
除了角色外,故事情節的他種視角乃至於跨界嘗試,也是非系列作品的一大看點。《李斯特岱奇案》、《死亡之犬》、《殘光夜影》等短篇小說集中收錄的作品,有之後遭改頭換面的靈感之作,也有溢出推理小說規制,蔓延至靈異、恐怖、言情等領域之作。它們的開頭,與我們習慣的克莉絲蒂推理小說似無甚差異,然則在一個十字岔路的輕巧滑脫,卻足以造就全然不同的類型閱讀體驗。
➤多樣態的情感關係描繪
同樣的體驗,在非系列長篇小說中亦可一見。不用系列角色,意味著不需遵守類型既定的規範,或受限於角色既有的設定,遂得以更加無拘無束的形式自在揮灑。
眾所周知,克莉絲蒂絕非信奉范.達因(S. S. Van Dine)「故事中不能摻有戀愛成分」戒律的人,相反地,她頗擅長於小說中加入情感元素。她筆下的系列偵探,無論白羅或瑪波,自身均不涉浪漫情感,而多以神仙教父/教母的姿態從旁協助,從而使小說中的推理情節與羅曼史主次分明,僅為點綴。但她筆下這些聰慧的男女,是否始終只能作為系列偵探的配角存在?對此,克莉絲蒂的回答是,許多時候,擺脫了神仙教父/教母的他們,會顯現出更令人矚目的風采。
另一方面,推理小說的大體布局,從謎團初現、偵查過程到真相大白,與羅曼史主角們從陌生到相知到決定是否相守,也自有其契合之處。是以,在克莉絲蒂的非系列作品中,有不少長篇故事均以處於曖昧狀態的男女作為偵查或敘事主體,如《西塔佛祕案》、《為什麼不找伊文斯?》、《死亡終有時》與《白馬酒館》等。其中的情感除了經典的兩情相悅外,亦存在著無私的奉獻,與狡獪的以情感作為武器等多種樣態。
克莉絲蒂同樣擅長以三角關係作為障眼法,從角色間的誤會到敘事手法的誤導等,在在能使讀者以為掌握了十之八九的關係圖,瞬間翻出別樣花色。《無盡的夜》保留了克莉絲蒂時常描繪的羅曼關係,卻撤去了推理小說的型態,改以令人聯想到達芬.杜.莫里哀(Daphne du Maurier)的奇情(sensation)風格,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難怪克莉絲蒂會將之選為十大最愛之七。
而名列克莉絲蒂自選最愛第八的《畸屋》,則巧妙地擺脫了傳統推理小說家族敘事中以惡意為基底的設定,別出心裁地講述了謀殺如何發生在一個充滿善意的家族之中。《畸屋》之「畸」,既源於同樣具備扼殺力量的善意,也源於天生之惡——克莉絲蒂對善與惡之觀點,由是鋪陳出了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視角。
➤風起雲湧的國際情勢與殖民地景觀
一般而言,以克莉絲蒂為首的黃金時期推理小說家的作品,不太會令人聯想到國際政治、社會情勢等感覺起來就「硬邦邦」,一點也不「舒逸」(cozy)的事物。它應該是以鄉村、大飯店、(前)殖民地為核心,間或夾雜一兩句讀者也不甚在意的時局觀察以加固背景的狀態。但克莉絲蒂出生於1890年,生平歷經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的崩潰、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恐慌等,樁樁件件都是近代歷史難以抹滅的大事件,她可能當真無動於衷嗎?
早在1927年,克莉絲蒂便以白羅為主角,寫出諜報小說《四大天王》,其後更塑造出湯米與陶品絲這對橫跨二次世界大戰的夫妻檔業餘情報員。然而這對歡喜鴛鴦的氛圍,或許終究難以展現克莉絲蒂對戰後國際形勢演變之思慮。職是之故,她持續創作鴛鴦神探的系列之餘,在他們力所未逮之處,再度啟用了非系列角色,《巴格達風雲》、《未知的旅途》、《法蘭克福機場怪客》均是此類作品,試圖傳遞她在《四大天王》中即已反覆論及的「幕後的力量」。
這個「幕後的力量」又是什麼呢?見識過帝國的崩潰,對於早年的克莉絲蒂來說,共產主義無疑是危險的。在她第二部出版品《隱身魔鬼》中,克莉絲蒂將幕後黑手設定為布爾什維克的信徒。然而,伴隨著1924年工黨政府首次執政,克莉絲蒂對相關思潮的憂慮似有緩和態勢,此後,她的小說中偶爾會出現被眾人視為嫌疑犯的左翼同情者最終卻得證清白的情節。
伴隨著二戰結束與冷戰的開啟,許多涉及諜報的故事紛紛以蘇俄作為陰謀主腦。但克莉絲蒂頗具深意地將《巴格達風雲》與《未知的旅途》背後的陰謀組織者拐了彎,不以冷戰雙方作為主使者,而是更廣泛地指向「無政府主義者」、「理想主義者」。這樣的觀點,在以新納粹為主軸的《法蘭克福機場怪客》中亦曾多次表述──但這不是說她就放棄了一些既存觀點。不意外地,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這些思想家仍舊不討克莉絲蒂的喜歡。
克莉絲蒂對法農等人的抗拒,與她對大英帝國的忠誠,以及對中東(特別是埃及)的偏愛或許不無關聯。眾所周知,克莉絲蒂於1930年結婚的第二任丈夫是考古學家,她因此與中東和考古結緣。當時,方於1922年在名義上脫離英國管治的埃及,是個年輕的新興國家,尚未能擺脫殖民宗主國的影響,克莉絲蒂對埃及乃至於中東的描繪,是以多半本於殖民者的視線而開展。
她的背景與經驗,決定了她理解的視角。然則,這並不表示她無意了解該地的歷史淵源──以古埃及為背景的《死亡終有時》正是最好的例證。這部入選英國犯罪作家協會「史上百大犯罪小說」第83名的精采作品,向讀者講述的不只是一個關於謀殺的故事,更是千年前定居於此的埃及人究竟如何生活的故事。
在《巴格達風雲》中,有一段主角與主謀對峙時的敘述:
顯而易見,對克莉絲蒂而言,考古文物的珍貴,不在於它們悠久歷史或蘊藏的知識,而在於當代人得以透過它們,深刻感受過往人們的生活。正是這樣的感受,構築出對人與生命的尊重。這樣的尊重,正是克莉絲蒂推理小說的基石所在吧!
在娛樂之外,還有許許多多閱讀克莉絲蒂的方式,正如同在知名的偵探系列之外,仍存在著許許多多精彩的非系列作品一般。你所看到的克莉絲蒂,又是什麼樣子呢?●
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67-80
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
譯者:張正、楊民生、梁源等
出版:遠流出版
定價:52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 1890-1976)
在推理文學史上若要選出一位舉足輕重的「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無疑是眾望所歸,這個名字當今已是家喻戶曉、舉世聞名。除了聖經和莎士比亞之外,她是世上銷售量排行最高的作家,其作品翻譯成百餘種語言出版,發行超過20億冊;她創造的比利時私家偵探赫丘勒.白羅,是人氣歷久不衰的神探,其著名的「灰色腦細胞」,已成為智慧的代名詞。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克莉絲蒂在醫院擔任藥劑師,此段生涯為她生命中的轉捩點,一來從中學到各類毒藥的專業知識,因而萌生撰寫推理小說的構想,將毒藥的運用融合於小說謎團的設計中,處女作《史岱爾莊謀殺案》因此誕生;二來認識許多顛沛流離的歐洲難民,其中包括比利時人,赫丘勒.白羅的角色雛形,便是在此誕生。
1954年,克莉絲蒂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頒贈「推理大師獎」。1971年榮獲伊莉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這是推理小說界繼柯南道爾之後獲致這項榮譽的第二人。但這些成就和全球讀者的愛戴比起來,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罷了。
1976年,克莉絲蒂逝世於英國牛津港,作品至今暢銷不衰。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