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32陪孩子感受愛與諒解,讓生活的細節充滿溫暖!

認真先生的約會計畫

文、圖:游雅卉,信誼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公車拋錨、弄錯餐廳、搞丟電影票……當所有的約會計畫趕不上變化,愛意卻悄悄蔓延,小小的喜悅與甜蜜一直在身邊,出點小槌何嘗不是另一種浪漫呢!乾淨清爽的畫面鋪陳,趣味用心的故事情節,以及不時穿插點綴的玄機與彩蛋,讓這場愛情故事洋溢著一股輕快愉悅,連小讀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粉紅泡泡滋味。內容簡介➤


《認真先生的約會計畫》內頁(信誼提供)

驚天動地的地球科學大百科

讀懂災害知識,成為環境小公民
Earth-Shattering Events: Volcanoes, Earthquakes, Cyclones, Tsunami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羅賓・雅各布斯(Robin Jacobs)著,蘇菲・威廉姆斯 (Sophie Williams)繪,張毓如譯,小漫遊,499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9-12歲)
剛經歷過驚天動地的花蓮強震,此時讀這本書特別有感,循著生動知識圖文靜下心也豎起耳,好好傾聽大自然發出的訊號聲音。書中舉出了火山、地震、颶風、海嘯、龍捲風、野火、熱帶氣旋、暴風雪8種致命天災,從整理歷史新聞事件開始,結合地圖、插圖、圖表等說明性圖像,並以淺顯文字解說成因、關聯以及實用生存指南,把關於地球科學的知識性、即時性、趣味性、危機感做出美好平衡的呈現。是一本面對極端氣候來襲的必備知識書。內容簡介➤


《驚天動地的地球科學大百科》內頁(小漫遊提供)

小威的眼睛

文、圖:杜宛霖,信誼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打開這本書,與視障男孩小威相見歡、交朋友,學習路上一起作伴。看看小威如何用敏銳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去感知世界,也想想自己可以多做些什麼、多幫忙什麼,幫助小威跨越障礙融入生活。書中許多片段反映視障者的真實日常,也介紹了點字顯示器、觸摸式課本等輔助應用工具,把知識自然融入情節。大量的黑色與黃色一路輝映,透露沉穩和煦的故事主調。內容簡介➤


《小威的眼睛》內頁(信誼提供)

愛是什麼?

What is Love?
麥可.巴奈特(Mac Barnett)著,卡森・艾莉絲(Carson Ellis)繪,藍依勤譯,遠流出版,399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愛是什麼?」 簡單卻深長的一句提問,答案卻是眾說紛紜。跟隨書裡男孩的腳步展開神祕的思辨旅途,形形色色的人生觀與幽默感透過作者畫筆,化成具體優美的圖像。大開本設計,讓氣氛美感有盡情揮灑的舞台,一頁一頁沉穩流暢,即使是年紀小的孩子也能理解當中的鋪陳與轉折。透過對比、透過經驗、透過想像,推敲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回望。內容簡介➤


《愛是什麼?》內頁(遠流提供)

印地安人的麂皮靴

Walk Two Moons
莎朗.克里奇(Sharon Creech)著,顏湘如譯,小麥田,36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為期6天的漫長公路旅行,沙羅曼卡一邊整理亂糟糟的思緒,探想著媽媽不告而別的原因,一邊也向爺爺奶奶訴說著朋友菲鳳家裡發生的神祕失蹤事件。兩條故事線平行展開卻又巧合交集——消失的媽媽、困慮的女兒,以及佈滿迷霧的親子關係——所有的情節線索皆已埋伏在文字裡,等待讀者一站一站停靠迷惘,一頁一頁梳理真相。在批判一個人之前,先「穿上他人的麂皮靴」設身處地想一想。這本書用溫暖睿智的文字,帶領我們擁抱釋然與祝福,看見關於母親、關於愛的更多樣貌。內容簡介➤

你記不記得⋯⋯

Do You Remember?
文、圖:席尼.史密斯(Sydney Smith),宋珮譯,拾光工作室,38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男孩與媽媽一起躺在暗黑的房間裡、柔軟的枕頭上,輪流回想從前發生過的事。一幅幅定格畫面把時間拉近又推遠,在模糊與清晰之間,再走一遭那些令人心動或心碎的時刻。席尼.史密斯用這本自寫自畫作品回望自己的童年,那些歷經過的歡欣雀躍傷感失落,如今都已被好好修復著守護著,以美麗深邃的形式來到讀者面前,繼續發著光、叩問著。內容簡介➤


《你記不記得⋯⋯》內頁(拾光工作室提供)

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啊!

阿爾基斯蒂.哈利奇亞(Alkisti Halikia)著,福蒂尼.提克庫(Fotini Tikkou)繪,賴潔穎譯,奧林文化,34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看著眼前的一雙雙鞋,寂寞的小女孩玩起了想像遊戲,揣想不同鞋子的主人模樣,也盼望著屬於自己的一雙新鞋。作者從西方諺語「穿別人的鞋」靈感出發,畫出法國移民家庭的生活甘苦。終日奔波的母親與苦於等待的女兒最後諒解彼此,願意站在對方立場多想一想。恰如其分的清新圖像氣味,把故事一路從孤單帶向溫暖。內容簡介➤


《學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啊!》內頁(奧林文化提供)

山神大人的巨無霸便當

やまがみさまのきょだいべんとう
文、圖:大串勇二(大串ゆうじ),黃佁儒譯,青林國際,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光是一片大肉排就要出動14個人搬運,打500顆雞蛋做玉子燒,再出動吊車撒白飯芝麻。這份巨無霸便當果真有夠費工、有夠澎湃,豪華菜色加上圍觀村民助陣,讓讀者也跟著口水直流心臟碰碰跳,等著山神大人現身大快朵頤啦!這本繪本有夠厲害,把傳統祭典文化融合想像,搖身一變成復古又現代的新故事。備料煮食的過程好震撼好寫實又好療癒,故事的結局也好震驚好搞笑又挺合理,噗哧一笑讀得心滿意足。內容簡介➤


《山神大人的巨無霸便當》內頁(青林國際提供)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童書評》雖然有時很討厭,可是我還是最愛弟弟!經典繪本《分享》陪孩子在手足相處中一起成長

相信有雙寶以上的家庭,手足間的關係都是一道難題。

等待二寶出生的過程,我早早就幫大寶打預防針,也努力讓大寶感到爸媽的愛是安全充足的。但是面對兩、三歲半獸人時期的弟妹,可能是搶奪、哭鬧,也有可能是殷殷期盼地要大寶「分享」。這時候的我們,不僅要處理二寶的行為,也要兼顧大寶的情緒,真的是相當困難。

手足間必然會有許多爭執,但孩子們也會從這些互動中調整彼此、學習成長,除了讓他們「自然的社會化」以外,我們幸運的還擁有《分享》這樣的繪本,可以藉由繪本帶領孩子們,拓展、認識彼此的感受。

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大寶的心情一開始不太樂意、不太想分享,卻被媽媽一句「一起玩」,只好被迫分享他的一切。到後面,她開始主動問媽媽「一起玩嗎?」,並用柔和、觀察跟喜愛的表情看著二寶。最後,她直接對著二寶說「一起?」,邀請二寶一起分享媽媽。

在共讀的時候,我們可以針對姊姊的心境變化跟言語,來和大寶討論。當媽媽說要一起玩的時候,姊姊的表情跟感受如何?當你跟二寶分享時,你的感受如何呢?有不分享的權利嗎?如果不想跟二寶分享時,應該要怎麼辦呢?如果玩具只有一個,要怎麼分享,才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呢?

透過和孩子討論,由孩子自己說出可行的方式,會比由我們替孩子決定,來得更容易成功。


圖源:親子天下

我家二寶剛開始老是跟姊姊搶玩具。我選擇與姊姊討論:二寶不是真的想要玩什麼玩具,只是想要姊姊手上的玩具,只要姊姊拿其他的東西,他就會想要下一個。姊姊提出,這樣就給弟弟新的東西,自己就可以拿回原本想玩的東西。

在往後的互動中,可以看到大寶會主動拿其他的物品跟二寶「交換」,還發展出跟二寶約定玩的次數跟時間的方法。二寶因為有得到姊姊的同理,也逐漸可以配合這樣的互動模式。

《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從大寶的視角出發,可以看出大寶對二寶滿滿的愛。一開始描述寶寶「不會」的事情,一方面作為對自己的肯定,一方面也理解二寶需要很多的學習。在繪本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寶並沒有「拒絕」二寶的參與,接受他一起活動、一起遊戲,後來她開始看到二寶「會」的事物,也代表了大寶看著二寶的成長。


圖源:親子天下

繪本的最後,真的讓我很有共鳴。明明前一秒他們還在吵架,二寶弄得大寶不開心,但下一秒,他們已經和好了。就像繪本中說的,只要二寶露出甜甜的微笑,看著大寶,甚至叫一聲「姊姊」,瞬間就被融化。

雖然有時候很討厭,可是還是最喜歡這個弟弟了!在共讀時,我們可以鼓勵大寶說出二寶有哪些不會的事情?有哪些他會的事情?以及最喜歡跟二寶一起做什麼活動呢?透過繪本連結大寶的自身經驗,讓我們更了解在大寶心中的二寶是什麼模樣。

這套書真的很推薦給家中即將有二寶或已經有手足的家庭。在共讀的過程中,大寶邊看邊心有戚戚焉地露出微笑,表示他也跟這個姊姊一樣。

「雖然弟弟有時候很討厭,可是他還是我最愛的弟弟!」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當我們同在一起分享繪本
作者:安喜亞.賽門絲(Anthea Simmons)
繪者: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
譯者:賴嘉綾、陳秋彤、陳禛
出版:親子天下
定價:64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安喜亞.賽門絲(Anthea Simmons)
 

安喜亞畢業於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曾在大城市裡努力工作23年,2001年轉任英文教師,全心投入劇本寫作,並為兒童改寫莎士比亞作品。目前住在英國德文郡,熱衷於繪畫創作。
 
繪者簡介: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
 

喜歡貓頭鷹,更愛爬樹,來自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家庭,祖父為英國童書界資深出版人,曾和祖母開設畫室,從小就耳濡目染愛上繪畫。

1996年畢業於英國布萊頓大學,繪有許多嬰幼兒圖畫書,並獲得多項童書大獎,其中《Peepo Baby》和《The Big Night Night book》兩本書還獲得英國公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會」(Booktrust)青睞,選入「Bookstart閱讀起步走」嬰兒免費贈書計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7-06 10:30
書評》擺盪於醫療與日常的探索,關於你我的生命敘事:評《子宮》

這本書探討的面向,從新生兒到更年期,從18世紀西方婦產科醫學的開展到當代研究的前沿,從日常生活的切片到社會現象脈絡的觀察,圍繞著子宮這個人類生命原初的居所。

你可以挑著章節看。但是,一旦進入一個篇章,請盡可能把整章看完——因為當作者的觀點置你於驚訝或困惑之中時,她已經在下一個段落、下一段訪談,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視角。

➤合理的變異

一開始我對於作者戲劇性的、甚至獵奇式的筆調頗為抗拒。例如極端而罕見的案例報告,究竟發生率如何?推翻無菌子宮理論之後,無須取代以細菌爆量的想像,子宮微生物量體的數量級究竟如何,研究中有跡可循。

或許是我所受的訓練,讓我習慣在情感上保持距離,踩住所謂「科學」的角度,好讓專業審定的角色作為相對客觀的穩定參照。臨床解剖學上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正常只是一種科學模型,變異也不一定造成病態。

又如書中誇張而聳動地描寫假性月經的場景,或許是筆法上刻意要營造對比性的幽默效果,也讓我忍不住再多找一些相關的研究,企圖更精確地逼近真實。一方面這個臨床上視為正常的現象,自1955年發表到目前,幾乎沒有觀察到長期的健康影響;另一方面,即使近幾年有研究重新探討,為何並非全部的新生女嬰都會出現子宮的微量出血。

但這個族群難有組織學上的研究,使得這個概念在生理解釋上似乎言之成理,只是生理機制上難以驗證。基於機轉的論述與病理上的關聯性仍然薄弱,因此目前以生理性變化觀之是合理的,不需引起不必要的擔憂與介入。

當我愈是想在一個論點上找出臨床醫學資料佐證,就愈會進入到每一個敘事的詮釋,需要更靠近醫學史一些。回到那個時空下的場景,爬梳主流臨床技術與觀點的形成與發展,在今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原本扁平的知識與常規的解釋,窺探其顯現的形體與血肉。

我想起以前教授曾經告訴我們,「藉由孕前補充葉酸,得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與歐美的氣候與文化缺乏深綠色葉菜類攝取有關,但在台灣的飲食條件下,則不見得有明顯效益。

我開始覺察到閱讀中自己的擺盪:一是慣常於隔離感受的純粹論述與分析的狀態;一是因著感受的波動,而需要追尋論述基礎來重新定錨的狀態。呼吸,從腦袋中退一步,重新調整自己,回到我們所關注的主體、以及身體經驗。

➤與生俱來的器官與後天產生的認知

本書中許多帶來文化衝擊的段落,讓我仍舊感恩自己生在今日的台灣。儘管台灣助產師的斷層讓生產醫療化的現象更為激化,所幸,我所接受的婦產科訓練中,沒有置入西方醫學那些標籤式的用語,但有醫者仁心的典範,以及科學研究的嚴謹。

希臘時代即起的遊盪子宮、憂鬱子宮、或憤怒子宮、有敵意的子宮,乃至於性別隔離與中世紀的獵巫,子宮擁有者的框架之沉重,見於各個時代。


從古埃及的醫療文獻開始,子宮在身體裡的「不安分」一直被認為是導致女性「歇斯底里」(Hysteria)的原因,而歇斯底里的症狀在中世紀獵巫,甚至到19世紀賽勒姆女巫審判中,都可能成為女巫的證據。(圖源:wikipedia)

今日在英美的衛教文章中仍會見到的激躁子宮——即使學術界已經捨棄,但它似乎仍然存在於臨床用語中。從書中的描述可見,過往西方醫學將其描述甚至歸因於「先天性別的弱勢」或「行為不符規訓」的結果。到了現代,這種患者主訴與醫療回應脫節的情形,加上設備資源可近性與時間的限制下,可能就延遲了進一步的生理檢查與治療機會。

然而在台灣,醫療的廉價與便利,要面臨的問題反而更可能是防衛性的過度介入,以及一線人員的過勞。雖然醫學技術不是萬能,但有效的醫病溝通是可以改善健康結果的。這或許更需要社會整體支持,才有機會創造這樣的就醫環境。

中研院史語所的醫學史課綱提到,「醫療的歷史與性別政治關係密切。自18世紀末以來,婦科醫學提供的知識基礎中有諸多性別差異的建構,很輕易地提供假定的生理機制,去解釋女性生產器官與其他器官運作的相互關聯性……而這些知識往往用來正當化女人的社會處境,認為女人『天生』適合在私領域中,甚至可將女人排除於醫學教育之外。」

在婦產科領域中,不乏女性與協產者的智慧被去脈絡地挪用、當作男性醫師的「發明」而據為己有的故事。從首次導入無菌技術的剖腹產場景,與麥角新鹼及催產素的發明與血淚,到首次「成功的」子宮切除術(你不會想到主刀者是誰)、子宮痛症與遊蕩子宮之謎。作者藉由一個又一個歷史場景的戲劇性重建,在無聲的史料中填上對白。研究報告中的受試者,從沉默的統計數字中出現了聲音,匯流而成眾聲喧嘩。

影響當代社會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艾莉斯.楊(Iris Young),尤其關注知識的性別政治。「艾莉斯.楊質疑許多專家,包括具有女性主義思維者,似乎皆預設女孩與女人應有『正確的』生理知識,亦即主流醫學知識。這類知識可能造成女人與其身體的異化,並引用Emily Martin的研究,指出具較少科學知識的女人,通常在談月經時,較能觸及她們身體變化的經驗及與他人的關係。」

此外,學者王秀雲在台灣女性初經經驗的研究也指出:「科學知識並未降低隱藏月經的必要或月經與骯髒的連結,衛生棉的廣告也強化女性必須保持清潔的身體規範。科技進步並不等於解放,也與女性社會處境的改善沒有必然關聯。」

是的,純粹理性、脫離身體經驗的知識灌輸不會是女性處境的最佳解。或許,艾莉斯.楊所描述的「主流醫學的標準範式造成身體經驗的客體化」,不只發生在女性患者身上,在醫者身上亦如是。經歷了醫學臨床的訓練,我也曾一度與感受性的自我疏離。時至今日,當這些情緒與感受重現的時候,我仍在找回他們的樣貌、重新命名,讓這股曾經四散在診間、無處逃躲而又淤積於身體某處的能量、沉寂於心底的湧動,再次回歸重整,成為下一次我在診間、在檢查台、甚或生產場域面對患者與產家時,所能給出的支持。

跟著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與訪談,我也回溯自己10多年來與「他們」在診間的相遇:16歲的MRKH妹妹知道自己無法經歷月經與懷孕時止不住的眼淚、看似三姊妹的AIS(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雄性素無感受性症候群)患者其實是三兄弟、熟讀賀爾蒙使用指引的跨女、發現早期無痛性子宮頸擴張時鎮定安撫伴侶的孕婦、將作抹片視如瑜珈練習的自在經驗,以及在溫柔順勢生產的場域中,尋求賦權而具主體性的孕產經驗,並隨之轉化的產家們。

大多時候,我感覺作者的目光大約是對於某個對立面的凝視。有時候凝視成了一種令人不解的固執,讓我在對立面之間擺盪,以回看與探詢這目光本身——過份強調地將醫學術語塑造成引起患者自責的主因,讓我疑惑是該段訪談太具引導性?還是我的疏離慣性發作而少了同理?

術語的改變,或許無法消除患者所受的苦。醫療是「人」照顧「人」的專業。真正需要的,或許是整個醫療場域中,心理層次的涵納與敏感度,如何能承接病況對於空間中每一個「人」的衝擊。

書中作者與學術研究者的訪談,則呈現了另一番光景,彷彿見證了當代女性/子宮擁有者在醫療科學領域的重新賦權:即使仍然艱難,在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科學家、有聲量的臨床醫師,各自演變、呈現出迥異的非主流樣貌,再度拉扯著當代女性的身體與意識形態。


無論東方或西方醫學史,女性鮮少出現於歷史的明面。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為美國第一位獲得醫學學位的女性。(圖源:wikipedia)

➤綻放的自由

月經自由選背後的價值,會帶來真正的自由嗎?子宮類器官研究室的支持性氛圍,難道又落入性別的刻板印象?另類療法的文化挪用現象,是否加深了父權框架?面對月經與更年期,我們可否有更加寬廣與涵納的整體意象?

如果人造子宮技術可以實現,胎兒與母體之間的訊息傳遞,會被甚麼取代?在順勢生產與孕期照護的現場,我們嘗試將物理治療學界張拉整體(tensegrity)與中醫身體結構網絡的概念整合進來,開啟了新的視野、也或許是新的身體框架?

當書末進入今日世界的角落,我們看見尚未擺脫的種族生殖滅絕危機,以及在美國再度壟罩的生殖控制陰影。淹沒於數位工具之中、媒體識讀能力仍在重建、又處在政治險境中的台灣人民,我們會為社會的未來做出甚麼樣的選擇?

「19世紀中期的醫療傳統仍然將人視為一個整體,」醫學史提醒我們:「不將疾病視為是特定身體部位或器官的問題,而是一種影響全身的狀態,醫者不僅需要了解藥物與療法,也需要對於病人的歷史與家庭有所瞭解。」

19世紀末新興的科學意識形態,倚賴實驗室的證據來瞭解疾病、發展特定局部的病理解剖學,促成了專科化的興起,造就當代主流醫學的樣貌。臨床經驗更加脫離了患者的主觀經驗與其生活整體的背景,轉為對於科技的依賴與崇拜。細菌學與抗生素的發明,儼然是今日主流醫學中對抗式治療思維最具體的樣貌之一。

當今醫學界已經認知到,人與微生物、人與環境之間共存、互動的關係密不可分。站在西方工業化白人男性醫療權威的對立面,我們曾經擺盪到另一個、或許是多重的極端。有沒有機會建構一種朝向健康運作的生活,支持著人們隨著自然的日夜節律以及月相週期、順勢而活,一如古老傳統醫學與哲學中,看見人體小宇宙的運作與大宇宙的呼應?

在這當中,醫學與科學的研究,會是自然與身體智慧的驗證、而科技則能協助我們在整合與平衡的路上,安身立命於自然之中。

本書不會是子宮身體經驗的決定性版本,專業也不會是權威角色,再多的註解與文獻都不能取代一個主體經驗。當代女性及子宮擁有者,在真正理解與探索自我的歷程中,許多的障蔽不只要在歷史社會文化脈絡上,還要在意識形態上,去辨識以及穿越當代科學權威與大眾的主流價值;在時間軸線上拉扯,在地域文化上迂迴。

相信本書每一位讀者在思維與感受交流之中,都會擁有某個片刻,描繪與串聯起屬於自己與子宮之間的生命敘事。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子宮:生命故事的起源
Womb: The Inside Story of Where We All Began
作者: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譯者:賴嬋
出版:堡壘文化
定價:6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莉亞・哈澤德(Leah Hazard)

目前是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系統(NHS)的助產師。哈佛大學畢業後,莉亞在生下第一個女兒後離開了電視圈的工作,轉而投身她的畢生志業——女性健康產業。她從陪產員開始,幫助並陪伴懷孕及生產的女性。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莉亞正式成為助產師。取得助產師資格後,她便在國民保健服務系統下的各產前護理診所、檢傷分類處及產房工作。此外,莉亞還主持了網路廣播節目《助產師說的那些事》(What the Midwife Said,暫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7-05 17: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