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囝2》嘻哈本格派世代過招:國蛋、BR 以歌相搏
農曆年前,顏社為宣傳新書《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舉辦第二場座談,選於誠品敦南音樂館,在黑膠、CD 的包圍下展開。
本回座談主題是「本格派」。顏社音樂創辦人迪拉認為,本格派的定義是「自己絕對不講,但外面人覺得一定沒有人比他懂嘻哈」,自然選擇了國蛋與 BR 一前一後分屬於不同世代的「書卷氣質饒舌歌手」、在同儕中有著極為豐富的嘻哈音樂知識而知名。在此之前,兩人從未同台,活動前分別開了功課,讓兩人回去編排「本格派嘻哈歌單」,用以在講座上交流切磋、挾刀揉手一番。
國蛋 aka Dr. Paper 紙博士是蛋堡台南一中的學弟,後畢業於台大。因為阿姆(Eminem)開始接觸饒舌,2007 年就加入顏社,屬於台灣饒舌中生代代表人物。他曾赴紐約求學,受到東岸饒舌薰陶,是華語饒舌 Eastcoast 中流砥柱,純正的東岸氣息。從饒舌跨到製作,產量不多但都是聽眾心中經典,所發行的作品更是讓樂迷熱烈搶購的夢幻逸品,與蛋堡為顏社雙蛋。江湖還有一說「蛋堡是面子、國蛋是裡子」,難掩樂迷心中的重量。
BR 也是台大校友,與熊仔同樣系出台大嘻研社,國中開始聽大支、熱狗,現在隸屬台南人人有功練工作室,因為一次 rap battle 對上大前輩茶米一戰成名,更讓「你們也太好笑了吧5年之後才出現一個 BR」成為饒舌津津樂道的圈內哏。學院派出身的 BR 有著海量的詞彙與多變的 flow 技巧,更對於非主流嘻哈如數家珍。因為把 freestyle 當運動加上毫不怯場的囂張氣焰,讓他橫行各大 rap battle 與 freestyle 場合,各種曲風變奏都不成問題,還曾因為中國有嘻哈評審吳亦凡的「你有freestyle嗎?」成為到哪裡都被人問的第一受害者,堪稱台灣 freestyle 代名詞,也是新世代中最火爆的存在。
但就算年齡較為相近,兩人的嘻哈文化薰陶歷練不同,在風格上也有著顯著差異,讓兩人選擇歌曲的方向大相徑庭,以不同脈絡詮釋心目中的「本格」定義。
▇本格定義大不同!紙博士國蛋 VS. 吵架王BR
八年級末段班、年紀較長的國蛋,逐步分享一系列陪自己認識嘻哈、建立三觀的作品。從 Mobb Deep 以瓦斯爐點火聲音當 Hi Hat 的〈Shook Ones Part II〉開始,他回顧了自己對嘻哈文化的邂逅。自阿姆的半自傳電影《街頭痞子 8 Mile》用了 Mobb Deep 的音樂,也讓國蛋、BR 這輩人加深對 rap battle 的認識,更與迪拉聊起了美國東西岸與台灣饒舌歷史長河中的龍爭虎鬥。縱覽國蛋一整段對於經典嘻哈的逸話與介紹,可稱之為中生代至新生代嘻哈囝的最佳寫照。
國蛋說,過去的台灣饒舌愛好者,可以東西岸都喜歡,但總必須在 2Pac 與 Biggie 中擇一支持,因為那個年代必須選邊站才顯得自己有態度。迪拉還笑說,以前沒有人在聽南岸,或至少東西岸先擇一表態,不能只聽南岸:「只喜歡小偉恩(Lil Wayne)的話會被嘲笑!」
隔空叫陣、以歌相搏的「牛肉」文化也傳到台灣,更在《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中收錄不少。像是滿人 diss 事件、大支聲援事件都編列入冊、完整說明,只是身為總召的迪拉跟各門派熟識,總要顧及情面,不諱言有所保留。但他也笑說:「等我60歲出個回憶錄就全都講。60歲應該沒有人欺負資深藝人了。」
講到吵架,素有吵架王之稱、1990年出生的 BR 選曲毀三觀不說,甚至推薦不少在嘻哈範疇邊緣的作品。BR 這次歌單故意推薦實力堅強、但台灣不為人知的好貨,例如在 Billboard 排行榜上幹掉蕾哈娜(Rihanna)的 Kevin Gates,他更把焦點放在缺席於美國東西岸饒舌爭霸外的南岸,以及近年興起的 Tarp 曲風大本營亞特蘭大。舉凡仿鼓點般設計 flow 的 J.I.D、陷阱之王 Future 與年僅 21 歲的 Juice WRLD,自時序與地區都與國蛋互補,甚至還有流行味極重的四人女子團體 Good Girl,以及 Post Malone 的吉他伴奏作品〈Stay〉,確實讓眾人摸不著頭腦。
BR 解釋,由於許多曾被認為「非本格派嘻哈」的作品,早已深受本格嘻哈聽眾喜愛,更深刻影響著嘻哈風格的轉變,下一世代本格派的趨勢儼然成形。聽聞至此,迪拉也認同起了BR,笑說嘻哈真的代謝很快。現場主持的街聲Street Voice音樂總監小樹也打趣地圓場,歸納出 BR 所選是「本格派歌單的反教材」,越不本格派卻越本格,因為這些歌就是屬於下個20年,如宣示「本格派是可以這樣的」,這也是屬於 BR 世代的本格派定義。
座談高潮之處,是國蛋以兩首依台灣東岸、西岸風格創作的代表作品作結。首先是後來演變成 AP 家族、由華裔移民與留學生於紐約皇后區組成的「Asian Power 亞力維新」和作品〈紐約夢〉。
嘻哈音樂傳來不過三十多年,許多用詞早期都沒有中譯,如韻腳(rhyme)、律動(groove)或直翻的陷阱(Trap)都是近年才出現。而早在十多年前 AP 家族的大家長 AP 滿人就自行將現在稱為說唱或饒舌的 Rap,翻譯成更有侵略性的「鋭片」,讓迪拉印象非常深刻。BR 也對此附議,AP 家族對於華語饒舌影響深遠,例如他們是相當早期就把中、英語饒舌結合在一起,對於押韻技巧及 flow 都有著重量級貢獻。
「顏社還在嘻哈同好會的時期,AP 家族已經在紐約發 EP 了,甚至我們以前還一起合作過紀念專輯親手贈與19勝時代的王建民。」迪拉感嘆地說,若《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可以出下一版,要把以滿人為首的 AP 家族補到書裡。
迪拉說:「書是我個人的宇宙觀,可能有很多疏漏,但都是 based on true story。」首次編寫一本「台灣饒舌通史」勢必有所取捨,否則一定會跟辭典一樣厚。他期勉這本書能作為推廣饒舌文化的科普工具書,讓更多對嘻哈有興趣的人,能夠如讀小說般流暢又欲罷不能,快速上手台灣嘻哈音樂與文化的脈絡。
當歌曲〈Still Remember〉前奏響起,迪拉就笑出來「放這條按呢咁好?」一旁的小樹還問起台下「你們知道這是誰唱的嗎?」若是資深的顏社粉絲,就會知道 NS69 是迪拉、蛋堡與 PG 小豬三人過去的 G-funk 組合,這段英文副歌就是迪拉演唱。眾人還拱了迪拉開金嗓,原音重現迎來熱烈掌聲。
迪拉說,早年 NS69 與現在當紅的頑童MJ116 都走西岸風格、玩 G-funk,其實有著亦敵亦友的情愫,這些作品在 StreetVoice 上都還可以考古找到,絕不唬爛。
他也一併解釋,由於當時華語饒舌技巧發展不全,verse 太長、一個人常寫不完整首歌,所以誕生這種多人合力的創作模式。這意外養成北中南各地許多嘻哈饒舌社群產生早期共同創作風氣,也因此壯大嘻哈圈後來開枝散葉,這些脈絡也通通被他寫進《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中。
▇《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打破時間鴻溝的 Mixtape
座談活動結束後的簽書會,不少人帶著包著書套的《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前來,與國蛋、BR 寒暄合照。許多看似不常走進唱片行的面孔被講座引導至此,混在同個時空,促膝漫談,聆聽著彼此的過去與現在。而當人群消散,走向唱片行不同角落,尋覓著國蛋、BR、迪拉、小樹的分享,駐足在不同的分類、風格前,拾起耳機,試聽著手中的唱片、研究著黑膠唱機,與好友分享剛剛的發現,與站在同張專輯前的人攀談⋯⋯或許所謂「新世代」定義並非單指是年輕人,而是不帶成見、願意體會的人們。
看見推廣者不斷以手工業般的方式匍匐前進,以最微小又最緩慢的速度,影響著世代的回溯與輪迴⋯⋯或許實體與虛擬無須爭辯,也無強弱之別,真正重要的是能夠真實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與分享品味,那它就永遠都是值得歌頌的吧!
有著 A、B 面的實體書《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不僅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以饒舌為本位所撰寫的書籍,還是這代嘻哈囝獻給台灣嘻哈音樂史的一封情書,更是一張打破時間鴻溝、屬於所有饒舌世代的 Awesome Mixtape。這本書混合了歷史與故事,世代與隔閡,以及表演者跟觀眾的夢想和信念,而你將會成為這些故事的見證者,或許也會因此提起筆寫下另一段台灣饒舌故事。
▇座談會完整歌單
BR:
Kevin Gates〈2 Phones〉
J.I.D〈Off Deez ft. J. Cole〉
Good Girl〈I Can Be Yours ft. A Boogie Wit Da Hoodie〉
Post Malone〈Stay〉
Future, Juice WRLD〈Realer N Realer〉
國蛋:
Mobb Deep〈Shook Ones Part II〉
Capone-N-Noreaga〈L.A., L.A.〉
Daz Dillinger〈In California (feat. Lady "V")〉
Asian Power(亞力維新)〈美國夢〉
NS69〈Still Remember〉
嘻哈囝:台灣饒舌故事 |
統籌策劃:顏社KAO!INC. |
前進國際10・2019遠征隊》9位台灣創作者進入插畫家的朝聖殿堂
創辦於1964年的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是全世界最大的童書展覽盛會,於1967年開始,亦同時舉辦素有插畫界奧斯卡之稱的「波隆那插畫展」,於展期內評選該年度最優秀的作品進行展覽,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畫風,也可以見識新媒材與新構圖的大膽實驗精神,所有能抵達波隆納的作品都代表了各地最高水準的插畫,成為全球插畫家的朝聖殿堂。加上插畫展和書展是同時舉行,全球頂尖的出版商皆聚集在此,為畫家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各國出版商,而出版商也視插畫展為「尋覓天才畫家的機會」,為繪本與童書出版相關產業最佳的版權交流平台。
2019年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計有全球62個國家參賽,全球近三千位插畫家報名,評審團成員包括阿根廷Diego Bianchi、波蘭Maciej Byliniak、義大利Alessandro Sanna、荷蘭Harriët van Reek以及法國Béatrice Vincent,決選結果來自27個國家共76位插畫家作品入選這項年度最佳榮譽,如此盛況下,台灣入選的插畫家高達9位,創下了歷年最高紀錄,以下是此次入選的台灣插畫家與其作品:
▇ 陳盈秀 (Chen Ying-Hsiu)
政大廣告系雙修數位內容與科技學位畢業,和姊姊一起經營唯人設計工作室,專長客製化的設計,主要包含品牌識別、包裝、插畫及網站設計,也積極參與各種國際設計賽事。曾在美國3x3插畫年鑑、英國 WIA世界插畫獎、義大利Tapirulan Illustrators Contest等賽事獲得佳績,2018年也獲得波蘭Art Moves國際議題看板設計競賽首獎。
此次入選作品,靈感便是來自去年受邀前往波蘭領獎的途中所經歷的多個航班與機場。故事則是想以小孩的視角呈現初次去到機場準備出國的新鮮與興奮感。利用了色彩的疊加與錯位創造出機場熱鬧忙碌又令人嚮往的氛圍。
✰獲獎紀錄✰
官網/粉專:Be Human Design|Instagram
▇ 陳永凱/阿尼默 (Chen Yung Kai)
阿尼默,本名陳永凱,1977年出生,台中市人,作品常見於報紙副刊與書籍封面,曾出版圖文書《消失在儀表板上的366》。近年喜歡登山、樹木,插畫常以樹為靈感創作,便衍生出一系列與樹有關的創作。入選作品描述一棵樹愛上一位女孩,並努力使自己長大成為製書的材料,最終讓她閱讀,開始在她心中滋長的故事。
官網/粉專:阿尼默
▇ 蔣孟芸/貓魚 (Chiang Meng-Yun)
本名蔣孟芸的貓魚,自陳因想得太多讀了哲學系,又因想得太少決定畫畫當飯吃。她擅長使用複合媒材,又謙稱自己只是想把畫面弄亂。關注動物的處境與生活的意義,2013年為《十二夜》電影團隊繪製前導視覺海報,也曾曾擔任紙風車劇團客家音樂劇的海報美術製作。什麼才是「創作」的意義,又能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是她最常思考的問題。她自稱「養了三貓三狗加一個人類小孩,生活中的煩惱都是創作的靈感。動物的處境,生活的態度與生命的意義是每天都要想的事情。」並期許自己的創作成為明亮的鏡子,讓人們彼此照看。發表包括《沒有公雞怎麼辦》、《搭便車》、《換換》等多本繪本。
✰獲獎紀錄✰
官網/粉專:貓魚|Instagram
▇ 周宜賢 (Chou I-Hsien)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畢業,主修導演,因為畫分鏡圖而對動畫產生興趣,申請英國動畫研究所學習動畫,卻在錄取後被告知動畫所將改為插畫所,而正式進入插畫領域。返國後,成立跨界藝術品牌「Ballboss & Stories」,以極具創見的在地題材策展作品於2016-17年間榮獲文化部連續兩屆年度文創之星殊榮。目前持續以各種故事為主要的產出,形式跨足插畫、劇場、潮流創意與跨領域創作等。
✰獲獎紀錄✰
官網/粉專:Ballboss & Stories|Instagram
▇ 江培瑜 (Jiang Yu)
江培瑜筆名江魚,熱愛音樂跟甜食,國小、高中求學一路就讀美術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畢業,畢業後開始做平面視覺設計,就這樣走上畫圖之路。此次入選的作品使用了手繪以及電腦繪圖媒材,故事是講述一名新生兒誕生前的故事,在生命尚未具體成形之前,藉由旅行去了解感受「自己」是什麼存在,認知自我的過程。
✰獲獎紀錄✰
▇ 林芸 (Lin Yun)
林芸於學生時期學習純藝術創作,臺師大美術系西畫組畢業後,到法國念DNSEP(法國國家造型藝術碩士文憑),學習的也是當代藝術創作。對她而言,藝術會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形式產生它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在美術館或藝廊發生,這也是為什麼繪本創作一直很吸引她的原因。
此次入選的作品〈Hey look !〉,概念是想在一個制式體制下營造出自由和混亂。「我描繪的是學校的場景,也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投稿的五張分別可以看到學生們在跳健康操、在教室上課、校外教學前興奮地等著上車、體育課的100公尺測驗……這些學校內的活動,而學校的教室、操場等硬體設備則是表現出某種必須遵循的制度和規則。她說:「當你仔細看,每一張可以看到的是學生們都被 “某個東西” 吸引了, 因而打破了原本應該有的秩序而造成了小混亂。但他們究竟在看什麼呢?究竟是被什麼吸引? 這就是我想呈現的故事。」
官網/粉專:Lutins 小人人
▇ 戴語彤 (Tai Yu-Tung)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工藝工業設計學科紡織專攻。喜愛手作和繪本,主要以手工刺繡為創作方式。創作題材多以自身的經驗故事為主題。提到PURURU的誕生,她回憶大學時有堂專業課程,有一次請了音樂家到課堂即興演奏,學生則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自由畫畫、創作,她當下就畫出了這隻粉紅色的怪物,並取名為PURURU,後來非常喜歡這隻怪物,便決定要將「牠」做成繪本。此次入圍的作品是PURURU從宇宙星雲蹦出來,剛開始大家都嚇到逃走,沒人理牠,又餓又孤單的牠後來遇到好心的橘色宇宙人帶牠去吃拉麵、參觀星星,一起玩、一起笑,怪物與宇宙人的友誼就此展開。
▇ 鄧彧 (Teng Yu)
創作活躍的插畫與平面設計師,新店人,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喜愛紙張、印刷、旅行及各種實驗性質的創作。現為鄧彧藝術設計工作室 Teng Yu Lab 負責人、紙上行旅品牌創辦人,從事插畫與平面設計的工作,並不定期發行品牌商品,希望透夠商品本身讓更多人認識紙張的美。著有《回家》、《紙上行旅的移動風景》等圖文作品。
✰獲獎紀錄✰
官網/粉專:紙上行旅 Teng Yu|Teng Yu Lab|Instagram
▇ 李允權 (Yun-Chuan LEE)George Lee /Mr. George/老喬
李允權 George Lee,1969年生,台灣雲林人,東海大學化學系畢業轉攻哲學研究所。曾身兼藝文創作者、土地規劃師、作家、圖像設計師、餐廳老闆等多重身份,生活經歷豐富。其編導劇作《睡眠勿語》入選國家劇院實驗劇展。2012年,為了幫餐廳手繪店卡,在2年多的時間內,畫了超過100款總計5000張以上的店卡,也因此再次進入與思索「創作」是什麼樣的過程?曾舉辦「喬的個展- Looking for 」。
此次入選作品,靈感來自他冥想過的未來畫面——當人類再回到已被毀滅的地球上考古時,在一處殘破的山洞中,看到了荒蕪、崛起、繁華、腐化、歸零5幅壁畫,因此而得到許多奇妙感應,開始發想。●
完整專題,請點下圖: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