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79 凝縮生命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誰讓恐怖情人得逞?桶川跟蹤狂殺人案件的真相及警示
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遺言
清水潔著,王華懋譯,獨步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獨   益  
恐怖情人的案件總是可以成功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但對恐怖情人的描述則往往是「標籤化」後的懲罰大過於「理解」後的預防。這部令人膽戰心驚的報導文學,正好呼應了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風潮,除了釐清真相之外,警方、媒體和輿論中的我們,是否還不明就裡便正義魔人上身,而忘了對受害人、被害人及雙方家屬應有的慈悲?【內容簡介

「野蠻」的復權

臺灣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與現代法秩序的自我救贖
吳豪人著,春山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益  
對於台灣原住民的研究與理解,多數是以族群為主要分析概念,較少見原住民與現代國家交手後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問題,更少有從法律面進行探討的著作。本書彌補了這段空白,並正面回應了當前台灣選擇性地討論轉型正義所產生的尷尬處境。【內容簡介

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

Días y noches de amor y de guerra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著,汪天艾、陳湘陽譯,麥田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益  
本書書寫極權政府統治下,關於異議者回憶。每個生命凝縮為短短一段敘述,編雜誌、逃跑、監禁、失蹤、死亡,消泯化灰。作者彷彿拿著放大鏡,凝視塵埃在陽光裡發亮的瞬間,魂魄重現,散發以小見大的碎裂詩意。
對拉丁美洲的歷史,我們總有太多的好奇想填補。本書將文學揉進史實的敘述中,讓我們得以進入看似遙遠的拉丁美洲歷史脈絡。【內容簡介

不穩定無產階級

一個因全球化而生的當代新危險階級,他們為何產生,造成什麼問題,社會又該如何因應?
The Precariat: The New Dangerous Class
蓋伊.史坦丁(Guy Standing)著,劉維人譯,臉譜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過去廿年,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跨國流動與交流增多,產生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本書會是了解這個新社會階層的入門。
作者重新定義當代的無產階級,他們有別於傳統無產階級,不是沒有一技傍身,而是受全球化下產業轉移影響,技術容易被取代,不得不忍受資本家無盡的剝削。本書立論所在的歐美,移民因素上或許與台灣不同,然而青年與女性、原住民貧窮卻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容易引發共鳴。【內容簡介

經濟學人109個世界常識

藏在5G通訊、表情符號和酒杯尺寸背後的祕密
Seriously Curious: The Facts and Figures that Turn Our World Upside Down
湯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著,范堯寬、林麗冠譯,商周出版,37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經濟學人》乃是西方備受關注的時論雜誌之一,但我們也必須記得,對時論的關注與判斷,是需要相關知識基礎的。本書選出許多關於世界經濟局勢發展的重要知識,並以短小篇幅的方式呈現,讓各種讀者都能獲得所需的知識。
本書整理出來的豆知識絕對稱得上小而美,每則讀來都有些驚詫,教人恍然小悟,會心一笑,cue得非常好。雖然這樣說很對不起,但這真是會讓你身心舒暢的馬桶讀物呀!【內容簡介

有年輪的繪本

林真美著,遠流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批   議   樂   獨 
當歐美及日本的繪本已開發出文哲藝術多方面向,台灣的繪本卻仍以教養規矩為主要目的。資深繪本譯者林真美熱血出擊,撰寫4篇繪本總論與40篇專書分析專文,從茫茫書海中汰洗出365本名單,讓讀者知道在彩色插圖弟子規外,還有很多寶藏可以選擇。
閱讀不必文以載道,翻開一頁頁新世界,就是純粹的快樂。作者將繪本的發展脈絡重新進行疏理,讓讀者對繪本這項文類有更清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本書也具體指出日後繪本應如何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感。【內容簡介

小津安二郎的軌跡

映画監督小津安二郎の軌跡
竹林出著,詹慕如、周若珍‧Narumi譯,馬可孛羅文化,6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要了解日本現代化進程下的日常生活與反映,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是非常好的觀察切入角度,本書是關於小津電影美學呈現的歷史書,誠如書名所示,清晰地交代了小津電影美學的發展軌跡。
相較於西方電影理論側重小津的電影美學,將之與德萊葉(Carl Dreyer)、布烈松(Robert Bresson)並列為極簡主義大師,日本電影學者傾向連繫小津的電影與他所處的時代氛圍。作者將小津放置在大正時期一系列文學家思想脈絡下,強調小津電影裡看似平和的家庭生活,實際上在細微處與社會變遷互有對話。全書試圖將小津難以歸類的風格納入日本近代藝術思想系譜,又不失對小津獨特之處的觀照,宏闊意圖中有細緻見解。【內容簡介

新西班牙征服史

The Conquest of New Spain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Bernal Díaz del Castillo)著,謝章義譯,廣場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是個非常引人入勝的題目,近年來在台灣也出現不少有意思的作品。本書是當年西班牙人遠征墨西哥所留下的一手紀錄,彌足珍貴,史料價值無庸置疑。重點是作者還是個擅長說故事的人,繪聲繪影,草木皆兵,天然嗨的本領極具感染力,讀來有種身歷其境卻又置身其外的複合效應。【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數十萬本中文電子書、雜誌、珍本無償借閱:台灣5大圖書館電子書APP下載攻略

2019年世界閱讀日前夕,全台首間電子書實體書店開張,電子書購書平台Readmoo讀墨的mooInk概念店,在台北三創園區的光年書店正式營運。中華電信Hami書城也在閱讀日當日,開放全台用戶免費下載「月讀包」服務,讓使用者能享受暢讀書籍、雜誌的樂趣,4/23當日便創下超過6萬本的下載量。其中,公共電視推出的熱門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是此次免費體驗下載次數最高的電子書。

還沒跟上電子書的潮流嗎?根據國家圖書館統計,去年申請ISBN的電子書新書共有4340種,占全年新書出版數的11.10%。電子書閱讀人口也持續上升,約佔所有圖書閱讀人口的六分之一,根據「2018年台灣公共圖書館借閱統計」,去年度借閱電子書的讀者,超過375萬人次。


quan_nian_tu_shu_zi_xun_jie_yue_ren_ci_xia_zai__0.png

2018全年圖書資訊借閱人次(取自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

喜歡看書、買書,又憂心家裡空間不夠,書架或地板有一天會被書本壓垮?不想帶著厚重的書出門,又覺得老是滑IG、臉書、追劇令人空虛厭倦?知道電子書是什麼,但一直搞不清楚有哪些資源可用?以下我們將為各位想踏入電子書領域的朋友,介紹台灣圖書館所推出APP。它們都提供了豐富的電子書資源,讓你不用出門,在家就可以免費借閱:

1、台灣雲端書庫


s_33267716.jpg

台灣雲端書庫App介面

台灣雲端書庫是由遠流出版公司開發的平台,2013年首度與高雄市文化局及高雄市立圖書館合作建置,使用者可以免費借閱書籍和雜誌。該平台正逐步與各縣市圖書館合作,由館方採購電子書借閱點數,開放給各地區讀者免費使用。

台灣雲端書庫目前共有近3萬本電子書,加入平台的計有:北北基、桃園、苗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宜蘭及澎湖等12縣市。只要擁有合作縣市的閱覽證,直接登入當地公共圖書館的借閱證帳號、密碼,就能免費借閱。

台灣雲端書庫將書籍分為幾個部分:「新書上架」可以找到上市不久的熱門書,創業、飲食、戀愛、繪本都有。其中更有許多雜誌,不但有女性喜愛的日雜《Mina》、《With》、《Vivi》、《美麗佳人》,理財雜誌也很齊全。讀者也可以點入「熱門借閱」或熱門關鍵字,看看大家最近關注哪些議題。

台灣雲端書庫:官網請點我iOS下載Andorid下載

  • 藏書總數:3萬本
  • 是否收費:免費,但有限制
  • 是否需申請帳號密碼:需要,也不太需要。如果你已經有該縣市的帳號,直接可以使用這個系統
  • 借書規定:提供多人無限借閱,免去預約及等待的時間。
  • 適合誰去挖寶:適合所有人,書展愛好者、喜歡看雜誌的朋友

公共借閱權(Public Lending Right)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雲端書庫採用公共借閱權(Public Lending Right)的概念,由市政府支付該市市民的借閱費用。讀者在享用圖書資源之餘,也能將費用回饋給作者及出版社,保障創作者及出版業的合理收入,同時促進閱讀產業的良好循環與發展。


台灣雲端書庫點數制(每點借1本)

台灣雲端書庫是與縣市圖書館合作,由圖書館採購電子書借閱點數,開放給讀者免費使用,每點可借閱一本電子書或電子雜誌。民眾只要申請圖書館的借書證,就可以登入該縣市的雲端書庫。(如:辦過高雄市立圖書館借閱證,就可登入「台灣雲端書庫@高雄」)

但是,大多數縣市的讀者所擁有的點數是有限制的,目前圖書館也不允許讀者申請增加點數或儲值,如果有更多的點數需求,可申請其他縣市圖書館的借閲證來使用。目前已有十多個縣市啟動雲端書庫服務,開放使用。各縣市點數如下:

基隆市:每年30點|台北市:每月3點|新北市:每月6點|桃園市:每月8點|新竹市:每月2點|苗栗縣:每月5點|南投縣:每月5點|嘉義市:每月6點|嘉義縣:每月5點|台南市:每年60點|高雄市:每年60點(下載時IP位置需在高雄)|屏東縣:暫無限制(OMG!)|宜蘭縣:每月5點|澎湖:暫無限制(OMG!)

◆檢閱時間為2019年6月

2、HyRead


hyread.jpg

Hyead上架App分新舊版,左為舊版的HyRead、右為最新版的HyRead 3

HyRead是凌網科技於2010年創立的電子書品牌,也是台灣最大的圖書館電子書供應商、國內第一個整合圖書館館藏、計次服務及個人購書的雲端圖書館。Hyread提供永久性的館藏與及時性服務,收錄的書籍包括學術、專業、休閒、工具書、語言學習有聲書等各類書籍,以及財經商管、數位資訊、生活、時尚、旅遊、新聞與多媒體等電子雜誌。

此外,HyRead也提供讀者在電子書上進行註記、畫線、書籤等功能,並可保留於雲端,以利再次使用與分享。讀者完成線上借閱後,還可下載電子書,離線也可閱讀。

HyRead目前與845間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高中、國中小與專門圖書館皆有合作,只要持有該館的閱覽證,申請帳號、密碼,登入頁面後即可使用。

HyRead圖書館的電子書與雜誌分類十分詳盡。以台北市立圖書館來說,電子書就區分為15類,包括親子童書、考試證照與漫畫繪本等分類,十分實用。該平台不僅僅是電子書平台,也有作家專欄、主題書展、精選文章。

HyRead ebook電子書店目前總共有3種使用方式:1、使用個別館所的借書證帳號,免費借閱;2、使用「愛讀付費看」,以少額費用,租借電子書;3、直接購買電子書,永久閱讀。

HyRead Gaze 電子紙閲讀器

凌網科技於今年2月,推出繁體中文介面的HyRead Gaze 7.8吋電子紙閲讀器,採用電子紙顯示螢幕。閱讀器有別於一般LED螢幕,能改善長時間閱讀引起不適的問題。該閲讀器可使用圖書館借閱的電子書及個人藏書,內建喇叭,可聆聽有聲書。


dian_zi_zhi_yue_du_qi__2.jpg

HyRead Gaze 7.8吋電子紙閲讀器(取自官網

Hyread3:官網請點我iOS下載Andorid下載

  • 多元指數:★★★★★
  • 藏書總數: 圖書館逾10萬館藏,書店值得挖寶
  • 是否收費:部分收費
  • 是否需要申請帳號密碼:需要
  • 適合誰去挖寶:Everybody、雜誌新聞愛好者

3、iLib Reader: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電子書服務平台


s_33275907.jpg

iLib Reader App介面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具有悠久的歷史,卻提供嶄新的服務。該館前身是創立於1923年的台中州立圖書館,歷經多次遷館,新館於2012年6月啟用,並於2013年1月正式更名「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是國內首座國立級數位公共圖書館。

國資圖除典藏各種實體圖書資料及數位資源提供民眾使用,並購置全國公共圖書館共用數位資源。館內提供的電子書服務平台,只要持有任一縣市公共圖書館的借閱證,即可註冊使用,十分便利。館內收藏的電子書包括一般圖書資料、政府出版品及個人授權之作品,目前已將近4萬種,並持續新增中。

iLib Reader:官網請點我iOS下載Andorid下載

  • 藏書總數:超過3萬7000種、27萬8000冊
  • 是否收費:24小時,免費
  • 是否需要申請帳號密碼:在國資圖註冊正式會員,就可以到「iLib Reader」上面開始借書。
  • 借書規定:借閱電子書時間、地點不受限制,每個帳號可借8本書,借期14天。
  • 適合誰去挖寶:大家都可以上去玩耍,還有童書跟青少年圖書可以看。

4NCL Reader:國家圖書館


guo_tu_app_0.jpg

NCL Reader App介面

國家圖書館作為全國圖書館領頭羊,是全國出版品的寄存圖書館(簡單來說,也就是每本台灣出版的書,你都可以在國家圖書館找到)。從10年前起,國家圖書館也開始進行電子書刊的送存服務,包含電子書送存、出版、雲端服務等部份,並提供電子書閱覽服務。

國圖在電子書的經營上,目前任務以保存與統計為主,電子書館藏多以將年代久遠的圖書數位化為主,每年也都會推出國人的閱讀統計與借閱報告。整體而言,國圖系統適合研究人員使用,一般讀者進入之後,較難尋找到熱門的新書。

NCL ReaderiOS下載Andorid下載電子書刊送存閱覽服務

  • 藏書總數:超過3萬2000種
  • 是否收費:不需
  • 是否需要申請帳號密碼:需要
  • 1. 讀者會員申請:從平台首頁左上方「加入會員」進入iNCL頁面註冊帳號。
  • 2. 送存者會員申請:線上填寫表單並上傳證明文件,待國圖人工審核後通知帳號與密碼。 
  • 適合誰去挖寶:喜愛老書和古籍的讀者,適合找尋歷史資料。了解更多【內容簡介➤

5、台灣華文電子書庫

(網站,非APP,可在電腦上免費閱覽,手機也可使用)


tai_wan_hua_wen_dian_zi_shu_ku_.jpg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首頁


tai_wan_hua_wen_dian_zi_shu_ku_dian_nao_-side.png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實際閱讀電子書時的介面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起源於2015年的「台灣文獻合作數位化計畫」,邀請國內各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各機關、機構加入。目前已有台大、台師大、政大等大學圖書館、國立台灣圖書館、澎湖縣政府文化局、金門縣、連江縣政府、文化部、內政部、客委會、經濟部、國史館,以及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彰化縣政府等所屬單位共襄盛舉。主要進行1911年至1949年出版品的數位保存,供全球讀者使用。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現階段收藏的資料以國內各圖書館典藏的1911-1949年出版品為主,也包含國內人文、社會領域學者專家授權之著作、政府出版品等。主題涵蓋總類、哲學、宗教、科學與工程、醫藥家政、經濟財政、教育、社會、政治、法律、軍事、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等類。使用者不需申請帳號與密碼,線上即可查詢與瀏覽電子書,十分便利。

在該網站可以找到不少台灣早期的出版品以及政府出版品,是其他電子書平台無法提供與取代的。提供的書籍類型雖然較為冷門,但很適合研究者使用。

台灣華文電子書庫:官網請點我

  • 珍貴指數:★★★★★,都是很稀有的文史書籍
  • 藏書總數:近3萬冊
  • 是否收費:24小時,通通免費
  • 是否需要申請帳號密碼:完全不用,隨點即看,只是下載有點慢慢der。
  • 適合誰去挖寶:研究生、學者、文史工作者
  • 適合使用什麼載具:版式類型為PDF,所以用電腦閱讀比較好。但因為都是單面掃描,所以用手機也可閱讀,只是常常需要放大或縮小,稍稍不方便。

【延伸閱讀】網路文章這麼多,為何要買電子書?電子書閱讀器是必備的嗎?

announcement-3509481129_zhu_tu_.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張羽芳(文字工作者/書店主人)
2019-06-18 18:00
人魚紀.書評》洪茲盈讀李維菁:人魚獻身,願換一生漂亮地走路

若每個女性都能溯源回去出生之前,尋找生命設計藍圖,我猜想,「為追尋愛情而生」的比例一定出奇的高。或許也和當下社會有關,尤其華人世界裡,女性常態性被要求要有一定的樣子。從儀態到服裝,從家庭觀到社會地位,女性身懷一副子宮,似乎必然就得成為弱勢,包括性。

性成熟後的女性,意味著已具備生殖能力,在父權主義的社會體制下,女性被迫占盡所有弱勢條件。或許因為如此,許多女性在潛意識中,總遲遲不願脫離「少女」的狀態。少女不諳性事,純潔且完整,少女無需承擔更多生命,更無需承擔一個家庭。少女是獨立的個體,沒有過多既有的社會責任十字架必須背負,沒有人會見到一個少女就認為她與生殖有關,少女可以正大光明地憧憬愛情,且無需擔憂任何被訕笑的可能。唯有那些旁生的枝節——與繁殖相關的,與生養相關的(彷彿女性存在於社會就只剩下這些功能),讓女性與她們心中所追尋的「真正的愛情」,只會越來越遠。

人近中年,胸中的少女始終不肯走……

——《我是許涼涼》

李維菁自2010年出版首本小說《我是許涼涼》,便細膩地探討了少女的每一個面向。至後來膾炙人口的散文集《老派約會之必要》、《生活是甜蜜》及去年甫出版的《有型的豬小姐》,她擅長捕捉都會女性的慧黠與細膩,筆下的女性總帶有些許屬於少女的不確定性。與其說李維菁擅寫都會女性的愛情,不如說她不斷探問的其實是「純然被愛」的可能。

少女不正是如此嗎?只有強烈的對愛之憧憬,才生出想要改變世界的力量,可以與宇宙為敵,正是少女的力量之所在。

——《我是許涼涼》

然而在《人魚紀》中,再也無法重返少女的母親遂咎責於女兒夏天。母親說聰明的女人不會進廚房,自己總怒氣沖沖地做飯,並提醒她自己花了這麼多人生做飯給她吃,終究船過水無痕,成為女兒的糞便。母親不懈地對女兒批評、貶抑;在夜晚的時候坐在床邊數落女兒,並用言語替女兒未經人事的身體破處,甚至安排了醫生要幫她進行處女膜重建手術,好像這樣做便能拯救自己或拯救女兒,做回一個富裕明美的少女。

母親親手閹割女兒對身體的主權意識,做為設防也好,或其實是權力的延伸。直至夏天初經來潮,她才頓悟:「這天來了」,意即未來所有的愛,都將摻有性的雜質。

少女失去身體的主權,也失去與世界連結的能力。自小未能從母親身上感受到愛,因此看不見自身存在,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關係,渴望得到愛卻無法正常邁步,人魚自失聲變成失身,直到遇上舞蹈,彷彿才摸到與人生謎團的同一條線索,人魚喚醒身體,開始尋找舞伴。

跳國標舞的人永遠處在沒有舞伴的恐懼中,絕大多數的人和我一樣,跳了一段時間也都還找不到舞伴…… 現實世界中,擠不進去兩人一組隊形的落單者,不管他有多麼寂寞,現實世界現在已經可以容得下隻身過活的人……

——《人魚紀》

夏天在舞蹈教室裡一邊跳舞一邊苦尋舞伴,唯一能對得上話的舞蹈老師東尼是男同志。東尼將自己獻祭黑池(國標舞界最高目標),甚至願意以婚姻做為交換。國標舞是東尼的夢想與愛情,兩人起點都是找伴,但終點畢竟不同。

Men lead, women follow. 選擇國標舞這麼沙文的舞蹈,胸中尚存著少女的夏天學著適應人間規則。在不大的團體班中,她和女孩跳、和舞伴缺席的男同學跳、也和高中生跳,在每一次與舞伴的碰觸之間,她發現身體有身體的感覺,與理智所想大不相同。舞蹈如此接近性,卻又保持距離,肢體纏綿展演男女情愛,像是一則叩問愛情的美好寓言。

於是,究竟是為了跳舞而必須尋找一個舞伴,抑或是相反,不得而知。李維菁在《人魚紀》中,深入探討國標舞的規則與技巧,但她鑽研的亦是現實世界中的伴侶關係——在社會價值所規範的巨大框架下,女性是否有機會能破除規則,走一條不需要獻祭、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舞伴儘管難尋,但小說不斷在探問的,其實是兩人關係中權力的歸屬。雙人舞不可避免的規則是男生帶領女生,但是男女都必須站在自己的重心上,互為支點,如果女性想一味地依賴男性,或男性想一味地箝制女性,都會讓舞蹈的美感精髓盡失。小說中描寫到一部紀錄片:一個輕微弱智且長相不好看的男子,自年輕就著迷於國標舞,十幾年來始終單人跳著雙人舞,他不斷練習,一個人練習,無盡等待著自己的舞伴出現,從未放棄。直到有一天,一個47歲的女人沈姐寫信給他搭檔跳舞。沈姊懷抱著彼此都是現實社會的弱勢,必能理解、依靠彼此的心意前來,相信著同理能讓他們成為絕配。而弱智男人第一次有了舞伴,卻屢屢在搭檔時訓斥沈姊,嫌棄她哪裡錯了快了不到位了。

男人無端生出了優越感,錯認自己才是被需求的人,盡其所能地挑剔對方,在兩人關係中,硬讓自己站上強勢的一方。

小說的最後,夏天因傷離開舞蹈,並進入一段真正的關係中,然而與人建立關係的恐懼仍阻隔著她。在舞蹈世界裡,尋找舞伴的理由必要且正當,但在現實世界裡,夏天與父母關係窘迫,活得像個孤兒;她的初夜輕易被性奪走了愛;她愛上養魚缸男子但自己已不是人魚;她發現自己才40歲,子宮已經縮得好小好小,彷彿身體帶著自覺,想把與性有關的雜質全部濾掉,無論幾歲都能純然地被愛,漂亮地走路。

▇《人魚紀》系列報導


 

ren_yu_ji_zheng_shu_feng_wu_shu_yao_300dpi.jpg人魚紀
作者:李維菁  
繪者:Whooli Chen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維菁
小說家,藝評人。著有小說集《我是許涼涼》、《老派約會之必要》,長篇小說《生活是甜蜜》、《人魚紀》,散文集《有型的豬小姐》,與Soupy合作繪本《罐頭pickle!》。藝術類創作包括《程式不當藝世代18》、《我是這樣想的──蔡國強》、《家族盒子:陳順築》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9-06-17 12: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