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拒絕成為一般人想像的人:鄭聖勳,一位表演者、出版人、學者、美編、教師,以及詩人
鄭聖勳2010年9月於《我相信許美靜》詩集分享會,題字者為郭品潔(攝影:蘇淑芬;蜃樓提供)
鄭聖勳2010年9月於《我相信許美靜》詩集分享會,題字者為郭品潔(攝影:蘇淑芬;蜃樓提供)

2012年我跟國北教大南海藝廊、台北詩歌節策劃了第一屆的「台北詩路跑」。當年還在「跨界」的迷思中,一直希望能把詩的戰場拉到紙本以外,例如與各類藝術家合作、以非典型的方式提供詩的體驗。我們決定邀請出版社、寫作者、藝術家、音樂人等不同身分的夥伴,走上街頭並現場表演,讓路過的市民看見、聽見,或可能成為他們通勤的阻礙。2012年的11月,鄭聖勳代表蜃樓出版的朋友,在牯嶺街小劇場的公車站牌前,與波綠舞蹈劇場共同演出。

對我來說,聖勳先是表演者,後來才發現他搞出版、學術研究與平面設計。他也看鋼彈、棒球、玩遊戲、迷偶像跟流行音樂。至於詩,一直到《少女詩篇》面市,才知道他寫了那麼多。身為一個知青,當然要憤怒、要激進、要戰鬥。但現在閉上眼睛,腦中只浮現他穿著寬鬆的籃球衣,染著有點台的金髮,隨時找機會拿起啤酒喝一口,像高中生一直想要跑到外面偷抽菸的樣子。不論遊走在文青、知青、憤青的領域都顯得格格不入。

軟軟 甜甜 黑黑 的尖叫
我的眼睛是多話的 無拘無束的高歌
仍然活著 仍然要飛行
暈車的星星 無所謂憂傷的原因

他只是一個在路邊唱歌(看起來很緊張)的人。那首歌叫《因為瘋的緣故》。

▇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在蜃樓出版的「聖勳作品集」中,清楚介紹了他是一個優秀的學術研究者、美術編輯、教師及出版了一本詩集的詩人。〈編輯說明〉中寫到:

他不與強大的主流論述為伍,親近一切被厭棄的存在。聖勳有意無意之間,抹去了務實與想像的界限,我們很難區別他學術與非學術的著述,或者說,跨界與破界的曖昧邊際就是他畢生奮力傾向的寫作位置。

sheng_xun_zuo_pin_ji_xian_liang_ban_tao_shu_.jpg
蜃樓為鄭聖勳出版完整作品集

他的格格不入、尷尬與容易害羞(我甚至懷疑他的走音都是刻意)可能源自於此。他的學術論文好看極了,除去那些無可選擇的、被翻得亂七八糟的專有名詞以外,他的研究如同富感染力又易讀的散文,不時帶入強烈的情感與個人經驗。身為研究者,他抱持著好奇心及豐富的想像力挑戰「理所當然」的各種觀點,例如他批評人文主義習慣性的關懷、抬高弱勢者:

在我自己的價值觀裡面,「拒絕成為常人的你所想像的主體」,比(即便是為數不那麼多的)以「以善良、純真抬高弱勢者」更重要……在此脈絡底下,我覺得強調此弱勢者的「抵抗成為」,是更重要的。

我解讀為,別人怎麼認為,管他的。你甚至可以不用成為你想要的樣子,只要抵抗那些你不想要的樣子就好。他的論述幾乎圍繞著各種抵抗,如他引用陳沆在《詩比興箋》的觀點,認為將陶淵明視為田園詩人是可惜的,因為「一旦被認定是『田舍之翁,閒適之祖』,這時他的深邃、痛苦的作品便會不易被讀者看見」。他談論歌手楊丞琳被營造出來的「中性」或「正面」形象時,也透過粉絲訪談裡「發現此『正面』、『健康』的螢幕形象,其實來自於許多非正軌的生活、來自於許多憂鬱與神經質的情感支撐,楊丞琳的粉絲不一定可以『扮演成為』此正面、健康的人」。彷彿他越是相信世界,就源自於他多麼的不相信世界。

這樣說來好像有點悲觀,像是一個相信不相信的人。但這終究只是我的猜測,像你試著同理整個世界,但往往發現根本不可能做到。你追得越快,它跑得越遠;你越同理它,越是不能理解它。這與我所理解的詩,似乎有一點像。

yan_guan_zhao_.jpg
鄭聖勳將自己的倒影畫在岩館的外牆(蜃樓提供)

▇想像以外的詩

蜃樓出版的書籍,主要分成兩種。第一是學術研究的論文集,第二是詩集。論文集本身的主題就圍繞在創辦者的專業,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至於文學創作方面,則完全展現在聖勳所主導製作的詩集上,包括郭品潔與唐捐的詩。

從出版的選擇隱約能看出蜃樓的選書「多元但專注」,其論述強度與面向之廣,正如聖勳本身對事物的好奇與博學般,從性別、語言、權力、動漫偶像及音樂等研究,都包括在內。但他們也專注於自身喜好的作家身上,如詩人唐捐、郭品潔的作品。扣除聖勳作品集的5個品項,蜃樓出版品只有12種,但上述兩位詩人就包辦4個品項,可見其重要性。

wei_guo_de_chai_shi_-tile.jpg
蜃樓歷年作品

以讀者的角度來看,聖勳的編選都帶著一種反差:外表冷靜,內在狂亂矛盾。幾乎無視市面上對於詩集的主流喜好,任性表現詩的可能。我認為唐捐的《金臂勾》及《蚱哭蜢笑王子面》最能體現外冷內熱、瘋狂又內斂的這種衝突性。難以區分這些詩是笑話、蠢話還是實話。這也幾乎符合聖勳的口味,那些讓人感到尷尬的、遊走在意義邊緣的性格,如同不斷滑移於意旨的意符,如海市蜃樓的幻覺。

▇開心的醉漢們

newsheng_xun_chuang_zuo_-yan_guan_xi_lie_-3_0.jpg
鄭聖勳(蜃樓出版提供)(未滿18歲請勿抽菸飲酒)

詩路跑表演後不久,隔年(2013)台北國際書展又碰面。那是「獨立出版」剛被媒體注意的一年,繼2012年的「讀字車站」成功吸引讀者目光、攻占版面後,2013年以逗點、一人、南方家園為首的獨立出版夥伴(那時還沒成立獨立出版聯盟)再推出「讀字小宇宙」的企畫,與會單位也包括蜃樓出版。那時跟聖勳還不太熟(只是邀過他表演),透過小寫出版的游任道引介,很快的加入抽二手菸及喝酒行列。

那幾天除了賣書,大部分的時間都跟他們聊天、閒逛,酒沒了便跑去附近101大樓的超商買(選擇比書展樓上的超商更多,而且人也比較少)。我當時以角立出版的名義帶著自製刊物《出詩》及其它出版品參展,聖勳那年主推蜃樓出版的《明星》,不過喝到後面就變成幾個醉漢在攤位上互相稱讚、推銷彼此的書(還好沒被讀者申訴)。彼時還不知道聖勳的文筆與才華,只覺得此人真是個不錯的酒友。

chen_jia_yue_.jpg
本文作者沈嘉悅於國際書展演出(攝影:陳藝堂,沈嘉悅提供)

2014年的國際書展,逗點出版幫我安排了一個演出機會。概念延續2013年的表演〈我操詩詩操我〉,但跟不同的夥伴一起即興演出。我穿著藝術家黃大旺設計的旺T,頭戴摔角面罩(聖勳提供)失控演出,只記得自己喝了很多。演出後聖勳害羞的說,他覺得好棒,但是好羞恥,希望能跟我一起表演。當然沒問題,我很開心的說。雖然直到現在仍不懂他為何這麼想。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漸漸有一些機會碰面。仔細想來都是與文學相關的事,例如請他來紀州庵賣書、唱卡拉OK(那個活動叫『作家演歌』,其實就是跟里長借了卡拉OK機,請作家上台K歌的意思),還請他工商服務(賣一種可以變成詩集的袋子——藏詩袋)客串走秀模特兒。他每次上台都說好害羞,也總是在喝啤酒。

ming_xing_.jpg
在《明星》中,鄭聖勳寫到:「當你對糟透了的世界揮出最後一擊後,失敗的邏輯就是繼續活著,但到頭來再也換無可換。好難過,但我知道你不是悲傷的明星。」

▇少女詩篇誕生

可能是玩上癮了,某天接到聖勳的電話。只記得他興緻勃勃的說,想做一本跟日本名導演寺山修司詩集同名的《少女詩集》。中間一度談到寺山的《少女詩集》多屌、超酷(對不起我記不清細節了)。結論是,他想做一本詩集,就叫《少女詩篇》。當下我沒多留意,按慣例只能說好(對不起工作中腦波很弱)。過了一段時間看到詩稿,深深感動。《少女詩篇》的每一首詩都很可愛,也很可怕。每一首詩都思念依戀那個幾乎絕望的、碰不到的戀人,只能發出毀天滅地的閨怨能量:

〈家庭主婦的快樂〉

綁起家裡的垃圾袋好快樂
洗你夾過菜的盤子好快樂

裝作鎮定的叼著菸
但心裡撲通撲通的

我不能掃得太乾淨
不然女主人回來會有點失落
我想她也很想掃家裡的地

羨慕牆角的灰塵
掃起來的時候有點不忍心,
它們原本可以在家裡比我多待幾天

在這首詩裡,少女跟灰塵是同樣卑微。不論是誰在打掃,都有人失落,也有人需要離開。這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但該掃的還是要掃吧。

也有愛到偏差的變態少女說:

檸檬檸檬檸檬檸檬
你說的檸檬好好聽。
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為了檸檬勃起的人
因為你說的檸檬好好聽

少女詩篇的編排很有趣,從負號開始一路倒數,直到最後(雖然一開始就破題自稱我是少女)才出現一首名為〈少女詩篇〉的詩。但若你讀過,更能明白每一首詩的位置、閱讀的節奏非常明確,既可單獨成篇欣賞,一口氣讀完更有另一番滋味(而且花不了太多時間,約30分鐘,不過就是一集動畫的長度)。從任何角度看來,都是寫得相當完整、風格強烈的一本詩集。同為寫詩的人,只覺得羨慕敬佩。

▇少女的野心

在最初的企劃中,聖勳一直想把《少女詩篇》當成跟詩相關的行動。所以我們與Readmoo電子書的葉彥希成立了「少女假面團」,自稱是詩的偶像團體。受到他的作品啟發,我也寫下《假面詩篇》電子詩集(與其說是希望大家閱讀,不如當成彩蛋比較恰當。)同時邀請聖勳的好友黃民安擔任模特兒,製作《少女詩篇》電子書。聖勳原本還提出很多有待完成的概念,諸如碰到圖片的某些地方才會浮現詩句等等,都在我轉換工作及忙著戀愛的過程中半途而廢了。

shao_nu_shi_pian_.jpg

但最後,在少女假面團的發表會裡,我們唱歌、邀請朋友回到南海藝廊(我們最初相識的所在)開趴。詩人唐捐、孫得欽、林群盛、廖之韻等都有參與。也認識了幾位讀者,他們是真正為了這個計畫而來,不光是親友捧場而已。兩場演出後我們筋疲力盡的去了慶功宴,及聖勳家附近的(看起來很黑)的卡拉OK一起唱歌。

那天晚上,我唱了許多讓他害羞的歌(可能不是歌本身的問題,而是我的唱法)。他依然擺出招牌的嬌羞表情,一直傻笑。

sheng_xun_she_-yan_guan_-18.jpg
鄭聖勳(蜃樓出版提供)

▇我還是變態

聖勳離開2年多後的今天,還是忍不住想跟他分享一些蠢事。最近看了哪些難看的電影、好玩的遊戲、想寫的東西。不知是否巧合,他的摯友宋玉雯出版這套「聖勳作品集」恰好與《少女詩篇》初版的發行日一致(8月8日)。但我已經不想再想念了,看著被印得好好看的這套作品集,這是全新的聖勳。過去因詩而起的緣分,已經告一段落。

20160315sheng_xun_.jpg
鄭聖勳(蜃樓出版提供)

我要繼續當我的變態。我結婚了,還是繼續寫詩,還是繼續唱奇怪的歌。我還是很變態,做盡讓聖勳害羞的事(不過是陽光正向的那種),可能下次碰面會跟聖勳說,你詩裡提到那個對於家庭的貧乏想像,其實非常非常迷人。至少我已經被日常生活的穩定與一夫一妻制徹底征服,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了。

(小聲說:雖然醫生說我的精蟲活動力不夠,還是要去生小孩。希望聽了你唱一整晚的歌後,會更強壯一些。)

1zi_ye_feng_mian_.jpg

子夜:文化研究視野中的文學與社會
作者:鄭聖勳
出版:蜃樓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30元
內容簡介➤

2zhou_meng_feng_mian_.jpg

晝夢
作者:鄭聖勳
出版:蜃樓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3yan_zhi_feng_mian_.jpg

胭脂
作者:鄭聖勳
出版:蜃樓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4shao_nu_shi_pian_feng_mian_.jpg

少女詩篇
作者:鄭聖勳
出版:蜃樓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sheng_xun_zuo_pin_ji_xian_liang_ban_tao_shu__0.jpg

聖勳作品集限量版套書
作者:鄭聖勳  
出版:蜃樓
定價:13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鄭聖勳(1978-2016)

  是種種的恐怖與不安穿越了生存,所以得寫,
  儘管能抵擋的只是幾毫升的黑夜。

出生於台灣彰化,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美術編輯,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者,詩人。熱愛動漫和音樂,往復於古典文學與當代流行文化,投身憂鬱理論和情感研究,喜歡唱歌、游泳、創作。著有詩集《少女詩篇》(角立,2015),合著《明星》(蜃樓,2012),文化評論與散文作品散見香港《字花》雜誌和《明報》。
2009年與友人創辦蜃樓,編選出版多種學術論述專著與文學作品、評論集,並擔綱美術設計。長年參與組織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的學術活動,以海報設計介入知識生產,重慶時期開設的「岩館」,是他最後躑躅傾心之所在。
與聖勳相處過的朋友,相信都深刻感受過他的熱與光,他在有限的年歲裡拚盡所有,留給活存於世疲累終日的我們,許多啟發與長久念想的文字。聖勳年少時曾發夢想當明星,如今已然漫遊太空的他,或許終於得以另種形式完成心願,幻化為黑夜裡的一顆明星。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8-22 14:34
OB短評》#124 飽滿舒暢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拾貝人

The Shell Collector
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著,施清真譯,時報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呼喚奇蹟的光》得到2015年普立茲獎後,作者可說是當前美國炙手可熱的作家,現在回到看這本2002年短篇小說的合集,不免有些生澀的片段,但已經能見到日後獨特魅力,甚至比長篇更能體現作者那特殊文字觸感,甜而不膩,創意無窮,要不是已經知道日後作者將征服更高的山峰,這已經是令人讚嘆的山頭。
孩提時期,喜歡弄個盒子,揣著好看石頭、貝殼碎片、鈕扣卡片什麼的,要自個把玩,還是向同儕炫耀,兩相宜。閱讀拾貝人的感受,也是如此的,像漫步海邊,輕鬆愜意,行於鬆軟沙土,邊尋找收羅那些,可愛的、閃著偏光的漂亮東西,滿心期待下一個驚喜。而永遠也猜不到,作者設計的寶物,藏在哪裡,又以什麼形式出現。
作者的小說向來文句華美,幾乎要文勝於質,操作意味濃厚。這批短篇大量採用水族的意象,博物學式的描繪美不勝收,幾乎讓人忘了故事的存在。儘管有得筌忘魚的危險,但畢竟還是一套編得精巧玲瓏的筌,往檯上一擺就是藝術品,很是奇特的閱讀體驗。【內容簡介

眾神與野獸

陳牧宏著,川貝母繪,大塊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書名直接引用著同志電影的經典,毫不矯作地書寫,踏入中年後在青春和衰老邊界,於情欲糾葛中的所見所聞。每則個人內心的糾結其實是外在社會的投射,每則重大的社會事件也不過就是凡人心底欲望的擴大,透過赤裸露骨的詩,大我與小我再也無所謂的隔閡,人間不過就欲望或大或小的集結,等待一場盡情的噴射。
介乎神與野獸之間,就是人吧。有時明心見性,甚有神性,有時奔放狂亂,宛若野獸。本書以神的視角俯瞰慾望橫流,以獸的眼神仰望愛虐寂寞,字句隨著肌肉賁起,筆尖滑過唇舌齒間。若有日肉身敗壞,還有什麼能留下?神無言,獸亦無語,而人呢?
這本同志詩集汗水淋漓,血跡斑斑,在愛與傷之間欲拒還迎,終於飛蛾撲火,臣服於愛染。作者的自序極其精彩,我手鍵我口,直白無礙,活蹦亂跳,力道甚至蓋過後面的文雅詩作,也許可以多加耕耘這種更為自由的散文詩形式。【內容簡介

被誤讀的哲學家

從笛卡兒、霍布斯到盧梭,九位啟蒙時代重要思想家對現世的影響
The Dream of Enlightenment: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安東尼.高特列柏(Anthony Gottlieb)著,劉維人譯,麥田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樂  
繼《理性之夢》談希臘到文藝復興後,本書主旨是啟蒙時期的哲學,日後還有一本談康德之後哲學變化的著作,英文原名清楚標示這三部曲的哲學史屬性。雖然成書於2017年,但卻採取最本格的觀念史進路,嚴肅而深入,這或許還是看待人類思想結晶的不二法門,將重點置於法國核心之外,並強調和科學之間的連繫,更是有史識之見。這樣的「誤讀」才是正道。
網路上流行過法國高中的哲學會考考題,眾口稱讚法國哲學教育的扎根。哲學一直不是台灣教育的重點,這本很適合作為接觸哲學的入門書籍。作者褪去教科書口氣,解析17至18世紀的哲學「神主牌」,拆解各哲學大家的思想脈絡,怎麼「長成」,怎麼發展,怎麼更接近「真理」一點。看點在於,哲學大家畢竟也是肉身人魂,困於當時的環境視野,思維難掩謬誤,作者毫不避諱,但評論並不刻薄。
看多了速食快餐式的哲普書,這本《啟蒙之夢》(原文書名)一下子就現出了深度!雖然寫法有些傳統,但哲學的思辨體質,果然還是得穩紮穩打。好好跟著思想家們練功過招,浸潤日久,自然就會化為你的思考肌。【內容簡介

黑洞簡史

Black Hole: How An Idea Abandoned by Newtonians, Hated by Einstein, And Gambled on by Hawking Became Loved
芭杜席雅克(Marcia Bartusiak)著,嚴麗娟譯,貓頭鷹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日常口語中使用「黑洞」一詞好像理所當然,或許忘了直到21世紀前夕,人類才能實際觀察到這一特有的現象。本書成功之處是在令人昏昏欲睡的難解算式爭論中,整理出高低起伏的故事線。也許讀完還是一知半解,但至少已超越字面解釋的胡亂想像,知道如何活在牛頓的世界,去理解愛因斯坦的偉大。
黑洞理論橫跨20到21世紀孕育孵出,但一般讀者通常只知一二,黑洞著實是個「黑洞」。這本簡史編排筆法簡明流暢,兼著穿插軼聞趣事,比如揭發霍金慘烈的打賭運氣,讓讀者輕鬆理解黑洞的命名、激辯推演,直到今日的理論模型。另一看點則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親身示範怎麼寫好硬派的科學文章,讓大眾讀得興味盎然,我們或能從中偷學些什麼。
當代的天文物理學,其實已經發展得比形而上學更形上,最代表性的概念自非黑洞莫屬。這本簡史把艱澀的黑洞研究交代得流暢可親,妙趣橫生,功德不小。不論是學生還是專家,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物超所值的黑洞豆知識,還可以看到一個比黑洞更黑的洞:科學家的人心。【內容簡介

末日松茸

資本主義廢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in Capitalist Ruins
安娜・羅文豪普特・秦(Anna Lowenhaupt Tsing)著,謝孟璇譯,八旗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很難為這本跨界跨形式的書籍定位,這恰好說明了當前人類學充沛的研究能量,以及民族誌書寫在解放之後所具有的無窮可能。透過松茸,呈現出資本主義市場運作的各種面向,從大自然一路到市場買賣,看到當下運作機制的逐漸失控和崩壞,也點出了(一點點)未來的希望和曙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株松茸承載著人類世界的危機與轉機。
與其說作者入林採松茸,不如說作者入林採了人類學、生態學、社會經濟,還兼採新移民族群,以及資本主義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撞擊。讀末日松茸,像跟著作者走完一次健行,知性飽滿、通體舒暢。
又是一部清芬四溢的微物誌,松茸雖已強勢介入人類文明,卻依然不改傲嬌野性,不屑人工栽培,頗有教訓意味。作者東飛西跑,探訪這種尤物在各地的蹤跡,見微知著,看的當然還是人類及其慾望,這樣的書既是蒐奇,又是修練。【內容簡介

漫.話三傑

張玉佩著,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如果這書只有前半部,如同書名所揭示的介紹陳定國、葉宏甲、劉興欽三位台灣漫畫前輩,那絕對是年度力作。關於台灣早期漫畫的著作甚多,但多半只是引介,能像本書這樣圖文並貌,兼有論述深度的集合,實屬少見。但後半部的論文實在不明所以,想不透這樣安排的用意,充頁數?賺點數?計畫所需?還是根本也沒多想?無論如何,都可惜了一本好書。
本書整理了許多台灣漫畫史料,完整回顧50、60年代的花團錦簇以及不可思議的荒謬審查制度。各篇章作者著重領域不同,有時有發散跳躍的感受,部分文章用詞較學院風格,不是那麼好讀。但本書收整的半世紀前漫畫史料仍值得入手,如今似有新苗竄起,當是好好細讀源頭的時候。
最近的本土漫畫界似乎有些懷舊風起,繼世紀末群像和鄭問回顧之後,眼光終於落到了戰後第一批代表人物的身上:陳定國、葉宏甲、劉興欽。這樣的史料整理雖然來得晚,不過也只有當漫畫已經成為民生必需品時才有可能,但願這也是台漫復興的契機。【內容簡介

明石元二郎

埋骨台灣的日本總督 日俄戰爭的諜報大將
賴青松著,前衛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埋骨台灣的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一生在台的時間實在有限,埋於此處除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使命,更多的是身為明治人對未來的理想和自我的期許。後來的歷史發展,很容易使人遺忘這些明治時期的大將們,都保有改新國家的武士魂。本書基於對明石的推崇,以非學者身分撰寫傳記,細節仍有討論空間,但精神上或許才是不二人選。
原來除了種稻頗有心得,作者對於歷史研究亦有大志。明石總督在作者筆下,是豪邁不羈、不拘小節的性格男子漢。而這樣的人,竟然在日俄戰爭中做了諜報人,最後又輾轉來到台灣。書中史料扎實,缺點也是太過豐厚的史料,並不怎麼好處理。本書部分像歷史小說,部分偏論文撰述,其間的掌握仍未臻純熟,敘事筆法略為生硬,但誠意滿滿值得一探究竟。
這位遺骨長眠台灣的台灣總督,形象從來沒這麼清晰過,尤其是日俄戰爭中的所作所為,更是令人驚詫不已。從日本,而歐洲,而俄國,而台灣,這位武官憑一己之力在地球上畫了一道弧線,帝國主義歸帝國主義,豪情還是令人熱血澎湃。【內容簡介

便所

從排泄空間看日本文化與歷史
トイレ:排泄の空間から見る日本の文化と歴史
屎尿.下水研究會著,陳嫻若譯,健行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日本廁所的圖鑑,時序從古到今,具有窺探時空變遷的閱讀趣味,雖未曾言明討論,也隱然暗藏一條現代化的軸線。對象雖然是日本,別忘了台灣如廁的種種變遷,昔日的殖民者是背後重要的推手。讀這部便所演進史,想想四周廁所前進到哪裡,還有多少路程要趕上,或許另有一番趣味。
本書野心不小,想從廁所的變遷窺探日本如何邁向今日的現代化。資料仔細豐富,但編排稍嫌單調,這個有趣的主題,沒有被妥善安排運用。滿滿的廁所史料,是很有意思的聊天談資。
這是獻給逐臭之夫的豪華大禮,從最原始的山林解放到溫水注菊的免治馬桶,有查有典故,有圖有真相,真真拉出文化來!翻完這本,忽然覺得大家都是便友,下次出恭一定要有感恩的心,給下一位一個清爽舒適的環境。【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專訪》回望歷史,金宇澄給台灣讀者的話

整理:James

【給台灣讀者的話】

2013年,《繁花》出版的幾個月後,我父親去世了。

少年時代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爸爸是幹什麼的,我卻一直不清楚父親的過往,那是他遵守了經歷所配備的規矩,從不談自己的事。

我寫父親,開初是被他與馬希仁先生的信件所打動,他們是青年時代的朋友,卻直到垂垂老矣才互相透了點底,彼此訴說當年做了些什麼。如果沒那些信件,這些生動畫面也就被他們永遠帶走了,這些敘事,觸發我進一步整理相關的文字和線索,最終成為本書最重要的一個核心部分。


24ma_xi_ren_zhi_fu_qin_de_ming_xin_pian_1980nian_dai_._.jpg

1980年代,馬希仁致金宇澄父親的明信片(新經典文化提供)

完全依照材料的多寡決定取捨,儘量以細節、信件和圖片說話,憑藉記憶的片語隻言,連綴接續,逐漸一一列出,如果缺失,也就是留白,前後都為當事人說的內容,哪怕前後並不完全符合,也保存下來,使這種敘事方式帶有明顯的不確定效果,每一位讀者都可根據各自的角度,產生某一種判斷,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想像空間。

有人問我,既然擁有這麼多材料,為什麼不寫成小說?我認為非虛構的方式,應該是更接近真實的一種意願,你有了一系列的真材實料,即使有所缺失,也會讓你有聚集更多材料的衝動,材料會刺激更多的材料,是非虛構的良性路線。而虛構,往往是另一類「大量填充」的路徑,比如納博科夫只是看到一則「豆腐乾」新聞,引動了他的早有的儲備和虛構狂熱,一部火車啟動,寫成《羅莉塔》。

記得1990年,我看到台灣《光華畫報》報導,中國大陸第一個裝滿舊物的集裝箱到達了台灣。當時大陸舊房子不值錢,一個徽派老屋被拆解,房樑、窗戶、門樓等等都不當回事,裝箱時因為構件尺寸各異,常常拳打腳踢塞進箱子,根本當它垃圾,讓我注意的是對岸台灣深諳它的價值,碼頭上每個接船人都戴著白手套——前人留下的材料就這樣,你怎麼對待它,可以戴白手套迎接,也可以拳打腳踢,當它垃圾。


67wo_fu_mu_zhu_guo_de_shang_hai_di_dian_1965nian_zhi_._s.jpg

金宇澄手繪圖「我父母住過的上海地點」(新經典文化提供)

《回望》這段歷史,透過這些細節與圖像的組合,完成了這本具體落實於大陸江南的人生史、家庭史和心靈史,在這陌生的、似曾相識的環境裡,台灣讀者將感受到這條曲折難忘的故事線,也會清晰發覺很多部分仍然是一片空白——等於你打開了一個塵封的舊本子,看到了特別的內容,也發現它有缺頁的遺憾。

歷史,我們能走近和記取它的,不會是概括和解讀,而是某些難忘的形象與細節。

金宇澄


《回望》BV

【問與答】

問:1949年距今將近70年了,「民國」幾乎成了另一個時空,如今在大陸似乎也成了一種「懷舊的想像」,是即所謂的「民國範兒」。關於民國,在您人生中占據一個什麼樣的地位?您對令尊與令堂耗費青春「推翻民國,解救同胞」這件事又是怎麼看的呢?


19-2xia_e38080jie_hun_zhao_1950nian_._.jpg

金宇澄父母親結婚照(新經典文化提供)

1971年冬我19歲,在南京中山陵始見「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巨碑,這應該就是江南當年最醒目的民國遺痕。也是那一年的夏天,有人在東北宿舍的大炕上,出示上世紀30年代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鋼筆畫教程》。19歲,如饑似渴的年齡,事關民國的這兩種印象可謂深刻,斗大繁體金字,撕剩半冊的老教材,金光璀璨,繁複細密,尤其農閒下雨的日子,彷彿看它們從凋零謝幕、大江東去的固有印象裡自動聚攏鱗甲——它們,是經過了隨後這幾十年的點滴拼接,慢慢完整的。

民國是漢民族走向現代文明最重要的歷史定格,它是根源,最難以割裂,也最難掩飾,長輩們舉手投足,都帶有它深刻的印痕,我們都是從它那裡走過來,無時不刻融於我們的言談、我們的特質、我們整個的生活中,水乳難分。

大時代面前,個人十分弱小,卻都有著各自最充分的理由,而歷史在獨自前行,既不產生假如,也沒有如果,常常在瞬息之間,已是百年,面對極度的動盪,個人必須順應這種身不由己的演變,在四季更改中,形成微觀複雜的個人史,洋流中那些無數普通小魚的小歷史。

問:小說與歷史是兩件事,尤其涉及長輩,總有些「為尊者諱」的事情得拿捏。《回望》讓人讀得感動,與作者的「裁切」當不無關係。在寫作過程中,不知是否也有碰到為難之時?

這是常常面對的問題,我是到了最近的十年,才根本上明白,任何關於人的故事,虛構或非虛構的文字,肯定都是殘本,都含有忌諱,比如《繁花》,只寫到它的三分之一,另外特殊的三分之一,只能進棺材,爛在肚子裡,再有的三分之一,也即是接近現實的模糊區域,我對人、對事的難以透徹,確實難以全知——就比如我活過了60,都沒有能全知全曉哪怕一位朋友,我根本就難以獲得對方的全部內心和外在,因此,寫三分之一是寫作常態,但我輩自小卻一直在收受寫作的某種巨大的蒙蔽與崇拜——作者對人對事,真可以那麼瞭若指掌嗎?可以嗎?不可以。凡人做不到這樣境界,凡人不是上帝,只能局部為止。

問:您到過台灣,且不只一次。台灣對您而言,會是怎樣一種感情呢?

台灣比上海安靜,比上海嘈雜,對台灣曾有的印象比如,每次看楊德昌電影,小明爸爸被關起來寫材料,會想到我爸爸。

台灣有我喜歡的繁雜,是細節更充分的體現,有意思還在於這個繁字,在語態上,文字上,都很明確,但比如,我原以為繁體字可以說明一切,而《繁花》也讓繁體字產生「簡化」的作用——大陸版的《繁花》中,人物引舊書,舊詩詞,我都用繁體字。我的少年時代,大陸簡體字運動正逐步完成,我看了不少民國書,1950年代的簡體字進化中的小說,於是借《繁花》予以紀念,35萬字的簡體字小說,我夾雜了小部分繁體字。等到這部小說在台灣出繁體版,發現我這些小心思小伎倆,被整版的繁體字淹沒了,這種有點複雜意味的對比元素,到了台灣,就被繁複的台灣給簡化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事。


57-2wo_he_liang_ge_hai_zi_zai_chang_le_lu_wo_jia_da_men_kou_he_ying_dang_shi_wo_26sui_._1953nian_chun_._s.jpg

金宇澄(左)與其兄長於長樂路家門口合影(新經典文化提供)

li_ti_feng_you_shu_yao_jian_dang_yong_.jpg回望
作者:金宇澄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金宇澄
曾名金舒舒,一九五二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黎里。

小說家、《上海文學》執行主編。台北國際書展大獎、Openbook年度好書獎、中國好書、魯迅文化獎、施耐庵文學獎、華語文學小說家獎、茅盾文學獎得主。

著有長篇小說《繁花》、隨筆集《我們並不知道》、中短篇小說集《迷夜》,及作品選輯《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8-21 12:3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