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怪MIT.繪本》神仙妖怪到人間:劉如桂與角斯的鬼怪繪本

整理:Abigail


jiao_si_.jpg

插畫家角斯(角斯提供)

角斯:妳好,我是角斯,是一個插畫工作者,很高興能有機會以創作為對話視窗。

在投入繪本工作時,我蠻好奇妳的工作方式,當生活與繪畫工作交疊在一起時,妳的作息怎麼做調配的呢?

像我自己要進入專注的狀態通常需要一點時間,也怕被打擾,所以我的作息滿像農夫(笑),通常會早早起床,就先進入工作室。由於上午不太有人打擾,也不會有電話,此時就能慢慢入定,做創作的工作。因此,我很好奇妳的情況,當妳有了想畫的故事時,是不是能快速投入繪畫工作?在畫圖之前或之後會有特殊的癖好嗎?


wu_ding_qian_qiu_zuo_zhe_zi_hua_xiang_.jpg

繪本作家劉如桂自畫像(步步提供)

劉如桂:角斯你好,很少有機會與另一個插畫家,透過文字來聊天呢。我可以說是個比較封閉的工作者,工作狀態有點半公務人員,所以沒有特別的模式。唯一的癖好是早上必定先來場揮汗的運動,以維持之後的工作體能。有時午飯後再去散步一會兒,放鬆自己,也是一個可以好好思考的時間。我比較像慢郎中,所以時間壓力,常是逼自己趕快進入工作。

角斯:新作品《屋頂千秋》使用了毛筆與壓克力顏料創作,可以說說妳做繪本故事的流程嗎?

劉如桂:我在做《劍獅出巡》這本書時,翻閱了台灣辟邪物的相關書籍,才認識了這麼多豐富多元的辟邪物。了解了它們有趣的身世後,我便不假思索地拿來當題材。這些物件本身就有故事,我只是依著它們的屬性來串成故事,這可要感謝先民的智慧與創造力,提供了素材,還激發了幻想的能力。和編輯的討論也很重要,常能觸發自己有新的構想。

從構思故事到草圖階段,隨著故事的情節融入故事裡,幻想著故事中的氛圍和色彩,如此慢慢地確定要發展的樣子。會用到毛筆來繪製,是為了營造水墨中線條的粗細和氣氛,壓克力可以水彩的形式表現,也可畫出粗曠的筆觸,很適合繪製這次的作品。


shi_.png

《劍獅出巡》內頁(取自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


xiao_shi_shi_.jpg

《屋頂千秋》手稿(步步提供)

角斯:妳的每部繪本都是創造力、想象力十足,真的令人羨慕(笑),作為繪本作者,能將生活觀察與文化意象連結起來很不容易。《屋頂千秋》從村子鬧乾旱說起,作物相繼死去、人們無以為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角辟老爹要去找黃仙人。他帶著一隻雞與銅鏡就闖入妖魔舞亂的鬼刹山,跟黃仙人取得祕笈之後又與鬼怪鬥法,用上許多老祖宗的智慧。這個起頭讓我想起台灣射日故事,因為天空低,終日無夜旱象燎原,原民派出勇士前去射日,攜帶著種子,沿途播種,過程中三個勇士背負三個孩子,並教育孩子習得求生本能,最後由孩子們承繼智慧與生存方法,最終射下一顆太陽,光芒成了繁星,日與夜地運行。

這兩個故事都涵括著「承繼先人智慧」的精神。神話傳說是故事之母,我想妳使用了某類故事的原型,搭建起一艘故事的母船。如果讓船直行,故事會枯燥乏味,很需要個人的觀察與生活的體會來豐富繪本故事。很好奇妳是如何構思故事的,哪些橋段來自於妳的生活體驗,哪些是想像力生成的?


wu_ding_qian_qiu_-nei_wen_-11.jpg

《屋頂千秋》內頁(步步提供)

劉如桂:傳說故事常常是生活中遇到難關,在人力不可為的時候,神與鬼就此被幻化出來。人需要懷著希望(神),才有勇氣面對難關(鬼),辟邪物的形成大約也是類似的概念。尤其台灣民間信仰的活潑多元,延伸出這麼多的辟邪物,而故事的生成便是隨著各辟邪物的屬性,自然而然地串出先民的生活經驗。想像力很難憑空生成,也許是辟邪物有著人的情感寄託,無形中有一種樸拙的生命力,也很具有故事性,總會激發想為他們寫故事的樂趣。

角斯:我從2012年開始做台灣妖怪題目,遇過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也包含令我無解的事(哈)。最近新的作品《寶島搜神記》講述神明傳奇的故事,繪畫神明似乎是必然的選擇,但我選擇去詮釋跟神明有關聯有趣的部分。例如關於文昌帝君,我介紹祂身下的坐騎「祿馬」、呂洞賓我摘選「功名歸掌上」的故事……等。從故事裡找有趣的部分來轉繪成圖,這本創作筆記《寶島搜神記》是以非宗教信仰的角度切入製作。就創作的身分立場上來看,你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嗎?創作的過程中有遇上什麼令妳印象深刻的事情嗎?


34984372_1869243716427522_7693593505943257088_o.jpg

《寶島搜神記》(角斯提供)

劉如桂:我沒有特別花時間在宗教信仰裡,有的只是跟著長輩拿香拜拜。在台南這樣處處都是廟宇的環境裡,從小和家人參與廟會活動,有吃的又有戲看,很像在過節慶,是很自然的事情。作這樣的題材也跟信仰無關,只覺得很有感覺又有趣,自然靈感就來了耶。看到您搜神記的畫作,也令人很有感覺喔,心中自然會大叫一聲「太有趣了吧!」我也因為作辟邪物的題材,才發現了民間文化的寶庫有用不盡的題材,它們是我想像力的泉源。

角斯:看妳的作品其實很容易入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與橋段,例如黃仙人給的祕笈不歸武林,最後落入葫蘆君的手裡,更令人驚喜的是書中妳帶入了許多闢邪物:「瓦將軍、風雞、日月仙桃牌、七寶塔......」(或許也可以稱作「厭勝物」:指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勝過厭惡的人、物或妖魔鬼怪的目的),將他們擬像化,成為一尊尊討喜的角色。我很好奇,在故事撰寫之前,素材是事先備妥?《屋頂千秋》花了多長時間製作?在整合這些素材的過程中有沒有遇上什麼困難?


qi_bao_ta_.jpg

《屋頂千秋》內頁(步步提供)

劉如桂:《屋頂千秋》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完成,故事中囊括了各種辟邪物,也都是在作《劍獅出巡》,翻閱相關資料時,有些覺得有趣便記在腦袋裡,寫故事時就順手拿來發揮。因為有了方向,素材不足時會再去搜尋了解。過程中最擔心的是,對辟邪物的用法上是否有錯誤,如瓦將軍又有人稱為屋頂風獅爺,七寶塔多用於廟宇屋頂等。為了避開這些問題,我盡量營造故事的傳說性,畢竟這是很單純的幻想故事。

角斯:沒有明確的繪畫風格曾經使我困惑(笑),但後來慢慢地釋懷了,也有一個小小體悟:掌握好現有的素材,不要時時想著別人的作品怎麼做,那些參考都無法代表自己,從自身的生活經驗與土地裡找尋自己喜愛的部分來詮釋,更能讓作品展現獨有的氣息。我想聽妳聊聊有關風格建立的過程,妳怎麼做?妳在畫圖之前會思考哪寫事情,來輔助妳進行繪畫創作?

劉如桂:若要說發展風格,我至今還在摸索中呢!但每次若能隨著故事,發展出不同的樣貌,也是新鮮有趣的事。

畫圖是很單純的事情,我總希望我心中的孩子氣能引領我,畢竟這是給孩子看的書,多少會牽掛孩子看了這鬼怪書會不會害怕。

角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完成《屋頂千秋》,妳會想對妳的作品説一句什麼話?

劉如桂:呼~,終於把你生下來了!

shu_feng__17.jpg屋頂千秋
圖、文:劉如桂
出版:步步
定價:39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劉如桂
喜歡畫畫,喜歡寫故事,出了幾本圖畫書:
《風獅吼》、《劍獅出巡》、《劍獅擒魚》、《劍獅祈福》、《到底少了什麼?》、《塑膠袋流浪記》。

shu_feng_2_1.jpg寶島搜神記
圖、文:角斯
出版:角斯角斯
定價:4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角斯
2012年開始耕耘台灣在地故事,以出版品、跨界合作、生產商品等方式,將故事推廣出去。作品中能看到傳說、神話、怪誕、奇想、妖怪、神明等元素。代表作品:2014年《台灣妖怪地誌》、2015年《台灣妖怪卷壹-巨人怪說》、2016年推出《台灣妖怪鬪陣》桌遊,、2017年推出台灣創世神話題目《台灣妖怪卷貳-怪生島》,入選2018美國 3x3 Illustration Annual No.15 (professional published),2018年8月推出《寶島搜神記》。

▉鬼門開!Openbook送周邊

即日起至8月6日24:00止,喜愛鬼怪的你,只要在FB&IG上參加我們的贈獎活動,就有機會得到妖氣都市小禮組哦!快來一起搜妖儲魔!


zeng_jiang_gif.gif

✨妖氣都市涼嚇扇+血盆大口杯墊✨

【台灣鬼怪與它們的產地】完整專題

yao_guai_zhuan_ti_tu_c.jpg

【妖氣都市——百鬼行】

67208985_503692743770024_1736446511744548864_o.jpg

  • 時間:共兩場,8/1(四)17:30|8/30(五)17:30(約1.5小時)
  • 參與方式:17:30前於「圖書館展演空間戶外廣場」,領取「百鬼行」通行布條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園區戶外空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內容:結合動態機械裝置、空間構築、偶戲、舞蹈、劇場行動,以及南藝大師生合力打造的巨妖裝置
  • 限定放送:當日穿戴自認具妖異之氣的衣物裝扮,或攜帶可敲擊出聲響的日常小物或小樂器(如金屬筷、水壺等),現場打卡「妖氣都市」,即可在集合地兌換限定「妖怪口罩」(款式隨機贈送)
  • 更多詳情https://yaochi.clab.org.tw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東亞書房》日本漫畫網J-Comic籌建絕版漫畫平台,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 第40屆講談社非小說類文學獎,由旗手啓介的《告白:某位PKO隊員之死.第23年的真相》(講談社)以及宮下洋一的《到安樂死遂行為止》(小學館)奪得。
    《告白》講述日本首度正式投入PKO(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行動時,一位隊員於柬埔寨當地死亡,事件背後了埋藏23年的內幕。朝日新聞社編輯市田隆認為,旗手以高田警官之死,揭露日本追求國際貢獻的悲願背後,現場人員不為人知的痛苦和犧牲。「今後,在安保法制成為新旗幟的場合下,我們也無法忽視這個事實而前進吧。本書是將此事向世人揭露、別具意義的一部作品。」
    《到安樂死遂行為止》一書,則是作者結識擔任自殺協助團體代表的瑞士女醫師後,進一步查訪歐美安樂死相關議題,針對東洋與西洋生死觀所做的探討。宮下透過深入的取材及訪問,逐步解析安樂死背後的法律及倫理問題,勾勒現代人對於尊嚴、善終、個人與社會關係的輪廓。日本作家兼記者森健提到,有別於將死亡視為個人權利並積極推動安樂死的歐美社會,日本仍將個人置於家族的框架中。「從作者的考察,我們得以思考生與死,以及社會的樣貌。」

    51fnr-fnbsl-horz.jpg

    《告白:某位PKO隊員之死:第23年的真相》(左)及《到安樂死遂行為止》

  • 去年首獎從缺的新潮推理大獎,第5屆評審結果出爐,由結城真一郎的《スターダスト・ナイト》(暫譯:星塵之夜)奪得。新潮推理大獎承襲日本推理懸疑小說大獎、新潮推理俱樂部獎、恐怖懸疑小說大獎等文學獎精神,從208篇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的4部候選作品,有望由東映公司贊助改編為影視作品。除《星塵之夜》外,入谷近真的《明治銀座煉瓦:開化的幽靈》、甲斐太朗的《贖罪》,以及才川真澄的《拳客The Knuckle Athlete》也進入最終評審。伊坂幸太郎、貴志祐介、道尾秀介等評審委員的選評及得獎作品,將在9月底發行的小説新潮10月號發表,得獎作單行本則預定於明年1月底出版。

【作家動態】

  • 直木獎作家池井戶潤的《下町火箭》系列第三集:《下町火箭幽靈》(小學館),一開賣即登上當周銷售排行榜首位。佃製作所的社長佃航平和熱血社員們,經歷破產危機和重重困難,仍然展現不屈不撓的熱忱和毅力,終於讓公司步上軌道。然而,向佃製作所採購火箭引擎用閥門系統的帝國重工,卻因為業績惡化,發出取消採購的通知,連帶動搖了佃製作所的存亡。此時,公司的經理部長殿村直弘也面臨了危機。在一籌莫展的挫折中,社長佃航平又將如何做出決斷,帶領公司前進呢?新的戰役即將拉開序幕。《下町火箭》於2015年由日本TBS電視台翻拍為同名連續劇(由人氣男星阿部寬主演),而續作《下町火箭幽靈》,也將於今年10月開始在TBS電視台播放。

    《下町火箭幽靈》日劇預告片

  • 2013年以《等伯》拿下第148屆直木獎的安部龍太郎,近日出版日本史新作《信長為何被埋葬?世界史中的本能寺之變》(幻冬社)。繼1990年的出道作《血的日本史》後,安部接連創作許多歷史及時代小說。這次他由世界史的角度出發,講述從日本江戶鎖國史觀無法窺得的本能寺之變真相。日本的戰國時代同時也是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本書描寫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挾船堅砲利及基督教信仰夾擊下,織田信長作為當政者如何面對問題,以及他所背負的孤獨。
     
  • 1997年以《女人們的聖戰》獲得直木獎,2009年又以《虛擬儀式》拿下柴田鍊三郎獎的推理作家篠田節子,日前再度出版長篇懸疑小說《鏡的背面》(集英社)。收容因藥物、虐待、性暴力等問題身心受創女性的庇護所「新阿格尼斯宿舍」發生了火災,「老師」小野尚子為了救助藥物中毒的女性和嬰兒,在事件中喪生。然而,庇護所職員中富優紀卻在哀悼時,自警方得知了衝擊性的事實:在火災中死亡的遺體並非小野尚子。與作家山崎知佳一同展開調查的中富,一步步揭開小野「聖母」的真面目。這部長篇傑作在緩緩靠近的不和諧音中,描繪善意與惡意的交錯。
     
  • 曾獲芥川獎與谷崎獎的作家保坂和志,近日出版短篇小說集《哈雷路亞》(新潮社)。保坂以動人的筆觸,描寫1999年來到作家夫妻家的獨眼貓小花,在18年又8個月的歲月中,向他訴說的生命與死亡的樣貌。只要世界還在,逝去的生命就依然得以存續。書中收錄感人肺腑的4則短篇,以及保坂今年榮獲第44屆川端康成文學獎的短篇作品〈這裡和那裡〉。

    shu_feng__16.jpg

    左起:《信長為何被埋葬?世界史中的本能寺之變》、《鏡的背面》、《哈雷路亞》、《兩人的生活》及《撐陽傘的女人》

  • 5年前以《皇家賓館》拿下第149屆直木獎的暢銷作家櫻木紫乃,出版新作《兩人的生活》(新潮社)。明明一個人也可以快樂地活下去,為何要選擇兩個人的生活,成為夫婦、作為夫婦呢?前放映師的丈夫信好,以及和母親的矛盾尚未解開的妻子紗弓,自從決定共同生活後,開始逐漸朝幸福邁進。本書描述夫妻生活中平淡的喜悅、微小的謊言、忌妒、沉默、猜疑、愛與死,被譽為櫻木史上「最幸福」的傑作。
     
  • 曾以《乳房》、《受月》、《機關車先生》等作品拿下多項文學大獎的韓裔日本作家伊集院靜,繼6年前的《星月夜》後,再次出版社會派長篇推理小說《撐陽傘的女人》(文藝春秋),描寫以晴朗聖誕節為開端的一連串死亡事件。著作等身的伊集院靜,於2016年榮獲日本國內象徵學術、藝術、創作等領域貢獻卓越的紫綬褒章,這次則以情感滿溢的筆觸書寫男女的哀愁。

【業界新聞】

  • 發行台灣文化誌《秋刀魚》的黑潮文化,將與日本最大藝文網站CINRA聯手合作。《秋刀魚》雜誌以「發現新日本」這個概念出發,從台灣視角介紹日本文化,內容涵蓋生活、藝術、歷史、科學技術等各式各樣的主題,除了台灣的販售通路外,實體雜誌亦可在東京蔵前的台感、東方書店、下北澤的B&B書店、田原町的「Readin'Writin'」等書店購買。據CINRA報導,今後CINRA旗下的亞洲介紹指南「HereNow」網站,除了加速拓展台灣市場外,也希望能與政府部門及地方自治單位合作,以期共同提升台灣人的對日觀光事業。除了資本業務合作外,CINRA代表杉浦太一也以社外董事身分,加入黑潮文化團隊。
     
  • 由中華文化總會主辦的藝文活動「Taiwan Plus 2018文化台灣」將於9月22日及23日在東京上野恩賜公園舉行,日本藝文網站CINRA以此為契機,特別專訪文化總會副祕書長暨文化雜誌《Fountain新活水》總編輯張鐵志,以及台灣知名創意總監方序中,挖掘台灣在多文化、多民族、多元價值的共存中,如何激發出獨特的多樣性和文化實力。方序中在訪問中以「野生」性描述台灣的設計風格,認為這個概念特別能展現台灣人身處的歷史、自然、氣候、人文等要素多元共存的狀態。張鐵志則將現今的台灣文化稱作「社區的時代」,除了與故鄉的重遇外,也象徵對「家族」或「家」的關心。這個與自身土地及文化根源的連結,同時也與多位將在「Taiwan Plus」演出的藝術家的創作主題相呼應。

    tai_wan_.jpg

    Taiwan Plus 2018文化台灣(擷自taiwan-plus官網

  • 以編劇、漫畫家等創作者為目標客群的《類語辭典》系列作《創傷類語辭典》(動く出版社),於本月25日上市。《創傷類語辭典》由作家Angela Ackerman和Becca Puglisi所著,並由新田享子日譯,書中收錄意外事故、無預警的災難、童年經驗、失戀、社會不安等大大小小超過一百個創傷條目,以具體事例詳細說明這些經驗如何體現於作品的角色中,又對他們造成何種影響。本書為繼廣受歡迎的《感情類語辭典》、《場面設定類語辭典》、《性格類語辭典》之後的全新力作。
     
  • 為對抗猖獗的海外盜版網站,日本電子漫畫網J-Comic將在線上提供絕版漫畫的閱讀平台。J-Comic目前正與日本各家實體出版社合作,收集已未在市面流通的作品資料。除此之外,作家本人或持有紙本書籍的一般民眾,也可將作品掃描投稿。取得作者同意的電子版作品,將於網站的「漫畫圖書館」中,以附帶廣告的形式公開發行,廣告營收則以創作者八成、出版社一成及投稿者一成的比例分攤。該網站除漫畫外也收錄其他藝文作品,目前正在募集4,358位作家的共8,871冊圖書,活動從今年8月1日開始,預計試行一年,期望能對盜版漫畫網站造成打擊。
    日本政府部門近期也針對盜版網站的因應措施持續熱烈討論,陸續被提出檢討的包括制定廣告規制、振興正版網站、網路資訊過濾等議題。目前討論中最大的焦點,是網路封鎖制度入法與否的問題,目前贊同和反對的聲音仍在拉扯中,在立法上尚有許多需要跨越的障礙。
     
  • 《鬼太郎》作者、素有「妖怪博士」之稱的已故漫畫家水木茂的生前手稿,將從9月22日開始,在京都龍谷博物館「水木茂:魂之漫畫展」展出。從去年開始巡迴各地的「水木茂:魂之漫畫展」,以水木茂的漫畫《鬼太郎》、《惡魔君》、《河童三平》等作出發,另包含其他短篇的親筆手稿,以及少年時期的素描,共計展出約300件作品。龍谷博物館的展期中,更將邀請日本妖怪學者小松和彥、妖怪推理作家京極夏彥,以及評論家宮崎哲彌做專題演講,並舉辦特別講座、與鬼太郎的攝影會及握手會等各類活動。

    20180809-mizukishigeru_full.jpg

    「水木茂:魂之漫畫展」海報(取自cinra.net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人生.蘇惠昭》那些美麗的鳥,以及我的鳥書

此時此刻,我望向書桌前的兩層書架,政黨輪替,江山易幟的滋味,我似乎有點明白。

那些一伸手就可以取得的書,有新有舊有二手:《大衛艾登堡的鳥類世界》、《觀鳥大年》、《鳥的感官》、《鳥蛋 世界上最完美的物件》、《鳥的天賦》、《烏鴉的教科書》、《羽的奇蹟》、《醒來的森林》、《像鳥一樣思考》、《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沒有名字的鸚鵡》、《雀喙之謎》、《老鷹的故事》、《希望之翼》、《我的野鳥朋友》、《我的貓頭鷹寶貝》、《愛鳥阿嬤的追夢人生》、《台灣83條小確幸賞鳥路線》、《台灣經典賞鳥路線》、《鳥羽 台灣野鳥羽毛圖鑑》、《魚鷹之戀》、《漫天飛蛾如雪》……我獵取我所能獵取的鳥書,包括鈴木守的兒童繪本《鳥巢大追蹤》和《我的山居鳥日記》,都沒有放過。

滄海桑田,人老珠黃,那個最重要的位置,曾經屬於村上春樹,曾經有一整排的電影書,曾經被貓的腳印佔據,曾經是減肥和跑步書的領土(唉這就別提了),一度混進鋼琴譜,並且認真經營過一座植物書園(這還是最愛,僅僅下降一級),在可預見的未來,我想我絕不會再移情別戀。

床邊讀物則是三大冊的《台灣鳥類誌》、單本的《台灣鳥類全圖鑑》,有的已經翻到邊角捲起。

覺得有必要去理解「行為成癮」的定義。

Adiction
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即使這些行為必然帶來不良後果,仍然被持續重複,可能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造成。

我當然不願意承認我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但過去5年,我的大腦幾乎被一件事填滿——今天可以到哪裡看鳥?下個月呢?大雪山或阿里山?明年呢?除了蘭嶼和觀霧,把一整個台灣從天涯的合歡山掃到海角的馬祖東引,並且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這塊土地——以前的我不識台灣有27種特有種鳥,而夏天,澎湖的一座小島險礁竟然有兩千隻紅燕鷗到此繁殖……操煩的內容也大變,舉凡太陽能光電廠掠奪棲地、濕地的陸化、鳥網與農藥的殺戮,都曾令我輾轉難成眠。

peng_hu_xian_jiao_hong_yan_ou_.jpg
紅燕鷗(蘇惠昭攝於澎湖險礁)

該做的家事,該寫的稿子,該打針的貓(糖尿病!!),該看的劇,該去體驗的餐廳,該陪伴的我的母親,日常生活看似如常進行著,但因為大腦被飛羽病毒入侵,經常有一種靈魂不在家的恍惚,心在他方的出界神遊。

更大的悲傷是,過往視錢為身外之物,日子能過就好,如今方知有錢真好,如果時間能倒退,一定努力掙錢,最好賺到能夠買下一塊棲地,一片森林。我們從來不知道人生的路會如何轉彎,自我會如何更新。

鳥之所以介入我的人生,緣於與大學室友意外的久別重逢,我到她花蓮的家拜訪,一入門一整面牆貼著一張紅頭大鳥,說是叫做cock-of-the-rock,動冠傘鳥,簡直看呆了我,不信地表上存在著如此美麗如此奇異的生物,接之配著莊園咖啡,我一整晚都在聽/看她的哥倫比亞賞鳥全紀錄。

全世界有一萬多種鳥,哥倫比亞剛好是擁有最多鳥種的國家,1821種。

當時朋友賞鳥15年,以合歡山為起點,足跡遠至哥倫比亞、祕魯、烏干達、印度、新巴布亞新幾內亞......人生目標是看遍天堂鳥。我則不知天堂鳥為何物,只不過是看了一整晚的鳥照片,何以我無波的人生便如遇亂流,走上回不了頭的看鳥之路?是後中年的性情突變?腦部的愉悅中樞需要新的事物刺激?埋伏在基因裡對大自然的渴望忽然被喚醒?或者就是最簡單的想要逃避,背對崩壞的自我與失控的世界,不願面對現實?

答案啊答案,像一隻在灌叢裡跳躍的小鳥。

yi_lan_xia_bu_fen_hong_ying_zui_.jpg
粉紅鸚嘴(蘇惠昭攝於宜蘭下埔)

賞鳥需要裝備,首先我買了望遠鏡,我人生中唯一的施華洛世奇,買了佳能的類單眼相機,買了各種版本的圖鑑,短短幾日就記住上百種鳥的名字。不過我不會腆著臉說我愛鳥,頂多愛看鳥與拍鳥。從類單到單眼,從小砲到大砲,器材不斷升級,癡迷的同時,一股毛骨悚然的貪念亦被挑起。最先只希望拍清晰的靜態照片,接著癡心妄想一整套的生命戲碼:求偶、交配、築巢、坐巢、破殼而出、振翅、學飛、餵食……從而陷入無盡的等待、驚喜、失落與挫折的輪迴。

說起來閱讀鳥書是看鳥拍鳥延伸出來的支線,起初也以為只是支線,但一本書與另一本書連結起來,慢慢結成一張愈來愈細密的網,形成某種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我的拍鳥看鳥裹上一層知性意義,不至於淪陷到「只為拍攝美麗的照片」。

「如果能讓一隻昏厥的知更鳥重返巢穴,我就不虛此生」這叫我怎能不愛艾蜜莉.狄金生?當李奧帕德在《沙郡年紀》中寫道:發明「優雅」一詞的人,必曾見過高原鷸收攏翅膀的模樣——在親眼看過北海道丹頂鶴降落雪地的姿態後,我覺得完全可以以此類推。當黛安.艾克曼衝出屋外,聽不見昨天還住在木蘭樹葉巢中鷦鷯寶寶的啁啾聲,鳥屋則已墜落在地,她感到胃裡一陣翻騰,這我也感同身受;接下來她騎單車出去散心,卻因為心情太灰暗,撞上了汽車,兩節脊椎移了位,「我們喜愛牠們(野生動物),關心牠們的命運。當然,如果你不關心會比較好過,但你也會失落很多。」這是她寫在《艾克曼的花園》的一段故事。

bei_hai_dao_dan_ding_he_s.jpg
丹頂鶴(蘇惠昭攝於北海道)

還好《觀鳥大年》免除了我的罪惡感,畢竟再如何癡迷,都不至於看鳥看到拋棄整個世界。大衛.艾登堡著迷於鳥的行為,他在BBC主持的生態紀錄片和書寫,在我看來是全世界最酷,也最幸福的工作。

《鳥的感官》每一頁都讓我智識大開,卻因為讀到崖海鴉事件——在缺乏食物的惡劣環境下,族群中的成鳥會瘋狂攻擊雛鳥——心上彷彿破了一個大洞。《漫天飛蛾如雪》提到韓國新萬金海堤工程,為了擋下河口的浩劫,挽救這水鳥的天堂,曾經有一群人以「三步一拜」的方式,從新萬金走到首爾,全程65天,但即使如此都無法擋下國家所謂的經濟建設。那個破洞又更大了。

終究人類才是魔鬼,每一本鳥書多少都會提及殘酷的人類屠鳥史、食鳥史,如何揮棒打死企鵝,血流成河,如何為經濟利益致盔犀鳥瀕臨絕種,如何以鳥網攔截過境的金鵐……不看鳥拍鳥讀鳥書,日子會比較好過,這是真的。

最後,因為看鳥拍鳥讀鳥書,我已經沒辦法吃兩條腿的家禽了。

jin_men_li_hou_feng_hu_.jpg
栗喉蜂虎(蘇惠昭攝於金門)


蘇惠昭
文字工作者。
採訪過企業家藝術家作家科學家農人移工漁夫原住民外籍新娘不老騎士……
生命不斷被拋擲至未竟之地,自我不斷位移。
買書看書,養六隻貓,找鳥拍鳥,心醉於高山植物,不覺老之將至。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8-23 11:09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