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閱讀233》逮到機會,一起移動!3類超清爽的親子共讀勝地

警報──警報──!夏天來臨,如臨大敵,此時沒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唯美,只有大汗珠小汗珠流全身的煩躁。看著窗外毒辣的太陽和飆高的氣溫,獨自外出都嫌麻煩了,假日還要帶著孩子出遊的家長們,準備踏出家門之前,想必內心會有那麼一刻充滿各種厭世的掙扎吧?

爸爸媽媽們辛苦了。忙碌工作一週後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日,如果能擺脫上山下海又耗時耗力的戶外活動,悠悠閒閒待在涼爽的冷氣房中,不知該有多好?Openbook閱讀誌深知您內心的渴望,本次專題,就讓我們開啟Openbook閱讀通功能,搜尋適合大人小孩一起同遊的特色閱讀空間,替全家規劃一場夏季清爽共讀的旅行吧!

ke_xue_gong_yi_guan_.jpg
能吸引孩子的不只有戶外的兒童遊樂場,國內許多公共場所鎖定孩童,不但空間舒適、寓教於樂,同時照樣能讓寶貝嗨翻天。(圖為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希望孩子專心閱讀?投其所好很重要──特色館藏

國立台灣美術館Facebook)|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Facebook)|台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Facebook)|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Facebook)|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Facebook)|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Facebook)|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Facebook)|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Facebook

有經驗的爸媽們都聽過這句玩笑話:當熊孩子突然安靜下來時,十之八九都在做壞事。但若發現剩下的十之一二,是孩子正在專注閱讀,那爸媽們應該會感動得想落淚吧!其實,當孩子願意全神貫注安靜做某件事時,正代表那件事是他的興趣所在。對家長而言,觀察自家寶貝的嗜好,以鼓勵的正向態度及正確的專業知識引領他,無疑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說到廣納專業知識的集大成之地,當然就屬圖書館了。近年,各縣市圖書館陸續發展「特色館藏」,計畫性地鎖定特色主題之書籍,就連館內空間與活動的規畫都極富巧思,使出渾身解數增加目標讀者到訪圖書館的頻率。對於有特定嗜好的親子來說,這類特色館藏圖書館簡直就像一座寶庫,重點是,除了可以痛快挖寶,來圖書館吹冷氣絕對是加分項目之一。現在就來看看Openbook的誠心推薦名單吧!

「美」是一生的學習,美感教育需要從小扎根,若您家孩子喜歡拿筆畫畫,無論是乖巧安分地畫在白紙上,或是叫人頭疼地盡情揮灑在牆上,家長們可以考慮以鼓勵的心態,帶他們來一趟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

此館是台灣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不僅可以欣賞藝術展覽,館內還規劃兒童專屬的繪本區,以夢想飛船為概念,將整體空間裝潢設計為繪本雷達站、話書艙、故事屋、藝想角落等童趣的閱讀區,讓孩子們在量身打造的閱讀環境中,欣賞國內外各類繪畫風格的繪本。

如果孩子喜歡四處活動,同館的兒童遊戲室打造了互動式硬體設施,可讓孩子進行扮演、閱讀、說故事、拼圖、數位互動等遊戲,認識藝術創作的原理與欣賞藝術作品,該孩子從小就樂於親近美術館。

類似的國家級博物館還有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是許多孩子,甚至家長童年接觸科學的教育啟蒙地。館內展示的主題涵蓋生活各層面,認真參觀就能消磨一整天了,因此較少人會留意到博物館內原來還有附設科普圖書館。圖書館內提供科普書刊、視聽DVD、科普漫畫及兒童科普書籍,包含天文地理、醫學保健、動植物世界、數學與資訊等九大類科學主題;假日早上報到的話,還有機會參加「科普說故事」活動。科普圖書館最適合總是有一百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和老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爸媽們了!

今年暑假自6/9至8/26,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繽紛夢幻的「色廊展」。(色廊展 Color Gallery

另一種腦力激盪的閱讀主題為偵探推理,是長踞熱門借閱排行榜的書種,若家中寶貝是個小小偵探迷,不妨帶他們來台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解密。分館特色館藏提供推理相關文學、視聽資料與漫畫約2200冊,還有各式各樣的偵探工具,目前是台中第一間,也是唯一設置「推理文學」專區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專區的「謎思角」定期介紹代表性推理作家與流派,旁邊還有以「貝克街小書房」和「東方快車小包廂」命名的包廂式閱讀區。館內也特別為幼稚園與小學孩童,設立「兒童益智推理區」,精選益智類與推理類童書,藉由親子共讀訓練孩子們的觀察力及邏輯推理能力。

其他值得一提的特色館藏圖書館還有:全國第一座為青少年規劃設計的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超過四千多本漫畫且全國首創24小時不打烊的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以親子美育及藝術類圖書資料為主的台北市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具有全台最具規模國際繪本中心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全台第一座原住民兒童圖書館的屏東縣原住民vusam兒童圖書館、東部也有以「南島映像文化」為主題的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等。

特色館藏】①掀開更多「特色館藏」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活動資料。

▓啟發興趣、刺激思考的樂園──童書專門店

海灣繪本館Facebook)|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Facebook)|他里霧繪本館Facebook)|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Facebook)|花栗鼠繪本館Facebook)|小兔子書坊Facebook)|書酷英文書店Facebook)|斗六市繪本圖書館Facebook)|小房子書鋪Facebook)|孩好書屋Facebook

如果孩子的興趣很廣泛,或是尚未開發出孩子的興趣,多方嘗試準沒錯。帶家中寶貝到收藏各種類型童書的特色閱讀空間,直接觀察他的閱讀偏好,對於預測孩子未來的學/職涯發展上,可是比抓週還要準確一百倍呢。

許多專為兒童規劃的書店或圖書館,從入口到閱讀區的各處細節設計,均是以兒童的視角來體貼打造。除了收藏大量小朋友適讀的書籍外,趣味又多元的親子活動也是一大重點,這裡如同遊樂場般刺激又好玩,只不過刺激的是孩子們更重要的思考能力。

ta_li_wu_hui_ben_guan_4.jpg
從孩子的閱讀偏好也可觀察他的未來志趣,許多兒童閱讀空間經常規畫童書的主題特展,圖為繪本裡的「水牛村長」,正在帶領孩子認識雲林在地。(取自他里霧微光草原聚落

海邊太熱,但孩子吵著想游泳?位於清水小鎮眷村文化園區的海灣繪本館,帶孩子想像海洋。由眷村屋舍改造的海灣繪本館充滿海洋元素,外牆彩繪跳躍的彩色大翅鯨、館內飄浮雲朵大翅鯨,為孩子們打造一處充滿想像的閱讀環境。館內以收藏台灣本土創作者的繪本為主,設有常設特展,並經常舉辦親子手作課程、作家說故事活動和主題講座等多元活動。傍晚時分,不妨全家一同去繪本館後院的農田小路散步,發揮想像力化身大翅鯨,在微風吹拂的稻浪中自由徜徉。

想邊喝下午茶邊閱讀?隱身在桃園小巷內的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日式雜貨風格的兩層樓房內,一樓展示店主毛怪努力蒐集的世界各國語言繪本,二樓則規劃給繪畫、手作或藝術講座活動使用。最棒的是,這裡還能吃到平價美味的手作茶點。與孩子共讀一本他挑選的繪本,共享一杯甜甜的紅茶搭配冰淇淋和戚風蛋糕,等會兒再一起上樓參加故事講座活動或手作課程。在這個溫馨的小書屋中,全家可以享受一段美好的下午時光。

mao_guai_peng_you_men_.jpg
可與孩子一起享用美味餐點、生動故事、好玩遊戲的夏日時光。(毛怪和朋友們藝術童書工作室

這類繪本館還有沒有更多類型的活動?當然有,誠心推薦他里霧繪本館。出了雲林斗南火車站票口,往右會看到一排老倉庫改建的他里霧文化園區,其中,他里霧繪本館是園區內人氣最旺的場館。曾獲國家卓越建設獎的繪本館以幾何形態的變換作為建築設計元素,專為兒童打造的硬體設施更是充滿巧思。這裡不僅有豐富的童書館藏,亦規劃一系列活動:繪本創作、繪本展、說故事活動等。如果覺得還是不夠,文化園區內的電影館、漫畫館、環境教育館、生活美學館,讓孩子除了閱讀,還能安排不間斷的精彩活動。

ta_li_wu_hui_ben_guan_3.jpg

ta_li_wu_hui_ben_guan_2.jpg
他里霧繪本館為親子設計了許多手作課程等暑期活動。(他里霧微光草原聚落

童書專門店還有服務學齡前小小孩的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台北東區巷弄裡的花栗鼠繪本館、桃園平鎮溫馨的社區書店小兔子書坊、竹東藏書驚人的書酷英文書店、全台第一座專為兒童設計城堡造型的斗六市繪本圖書館、高雄市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成立的公益兒童書店小房子書鋪、花蓮關注平權與生態的童書店孩好書屋等。

xin_yi_qin_zi_you_xi_shu_dian_.jpg
童書專門店經常利用童書設計活潑逗趣的親子活動,圖為「小黃點遊戲派對」,除了利用繪本《小黃點》說故事,還玩點點棋、色紙創意遊戲,以及利用點點玩可愛旋律。(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

童書】①掀開更多「童書」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活動資料。

▓未來文青的氣質培養皿──文學館、文人故居

胡適紀念館Facebook)|紀州庵文學森林Facebook)|林語堂紀念圖書館Facebook)|齊東詩舍Facebook)|台中文學館彰化文學館Facebook)|國立台灣文學館Facebook)|葉石濤文學紀念館Facebook)|楊逵文學紀念館

我們都知道閱讀能提升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光是手上拿本書,在所有低頭滑手機的乘客中就顯得格外有氣質。當然,我們不能只是做做樣子,想提升孩子的氣質,爸媽們除了率先做好榜樣培養閱讀習慣,更直接一點,就帶他去拜訪文人故居、文學紀念館或文化館吧。這類藝文空間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稍有難度,但實地參訪文學大師的生命點滴與生平文物,或巡禮文學聚落的空間記憶,是最能感受偉大思想誕生的起點,或許耳濡目染之中,將會誕生小小文青或知青喔。

提到一百年前最有名氣的文青,很難會忽略國文課〈母親的教誨〉的作者──胡適。他所推動的白話文運動顛覆了千年的文言書寫,他的名言佳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更是世代被許多人奉為圭臬。大學者的生活軌跡被濃縮在胡適紀念館裡,他的書房長怎樣?他的字跡好看嗎?聽說他是中西時尚混搭風的潮人?孩子們能從展示的著作、手稿、照片、遺物與紀念物,以及胡適在台灣的紀錄片等略窺一二。鄰近的胡適公園保有胡適的墓園,規劃完善且環境清幽,順著台階往上步行,來向這位資深文青表達崇高的敬意。

19905411_2057582704488630_2476030156790657592_n-horz.jpg
胡適紀念館外觀與內部的陳列室。(胡適紀念館

台北市有處文學聚落群,由紀州庵輻射向外,是台灣戰後文學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場域,包括藍星詩社、《文學雜誌》、《現代文學》等媒體刊物,以及洪範、爾雅、遠流等出版社,都曾以此區為據點;作家王文興、余光中、林海音、林良等人亦曾駐居於這一帶。原為日式料亭的紀州庵為市定古蹟,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因此區豐厚的文學歷史,在旁邊建立一棟透天獨立三層的新館──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售獨立出版或二手文學類書籍、親子相關的文創商品。

這裡提供講座研習與藝文展演的空間,至今已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動,也經營結合文學意象與茶香輕食的人文茶館,與作家共同推出「作家私房菜」:紅麴燒肉、老友牌牛肉麵、家傳滬式燻魚等,是棟複合式的藝文空間,適合想讓孩子提早感受成熟藝文氣場的爸媽們。

ji_zhou_an_wen_xue_sen_lin_3-horz.jpg
紀州庵是充滿人文氣質的複合式藝文空間。(紀州庵文學森林

其他類似的文化館、文人故居,還有林語堂最後居處的林語堂紀念圖書館、有「詩的復興基地」之稱的齊東詩舍、原為日治警察宿舍的台中文學館、與史蹟館、美術館、藝術館形成文化園區的彰化文學館、位於台南的首座國家級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重要作家葉石濤文學紀念館、位於新化的楊逵文學紀念館等。

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館】①掀開更多「名人故居/紀念館/文化館」閱讀空間的介紹,請點我;②或上「移動閱讀223」,查看台灣各地的有趣空間;③搜尋Openbook閱讀通全站的空間活動資料。

其實各縣市還有不少值得推薦親子共讀的特色閱讀空間,不但館藏豐富與活動精彩,而且「室內溫度」相當宜人。夏季出遊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善用這些空間,既能節能減碳愛地球,又能避免家中寶貝中暑,同時提升全家文藝氣質。這麼優秀的行程規劃還能去哪裡找?現在就打開Openbook閱讀通功能,幫自家寶貝搜尋適合的特色閱讀空間吧!

tai_wan_wen_xue_guan_1.jpg
國立台灣文學館前身為國定古蹟:日治時期台南州廳。(國立台灣文學館

tai_wan_wen_xue_guan_4.jpg
將展至明年3月的台灣文學館舉辦的「原來如此」原住民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國立台灣文學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111 撫慰創傷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日本天皇,原來如此!

從生前退位問題探秘萬世一系天皇文化的歷史與發展
日本一やさしい天皇の講座
倉山滿著,陳心慧譯,麥浩斯,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獨 
天皇或許是日本政治最難處理的問題,宣稱為日本憲政專家作者,實為右翼政黨一員的作者,前半部「萬世一系」的歷史回顧,是為了舖陳後半部憲法和天皇之間位階的近現代史爭論,並在「讓位」議題下突顯的天皇地位和重要。作者的主張,不見得要贊同,但即便反對,也可以了解立論的邏輯。
從萬世一系的神話,一路談到憲法的相關條款,這本書補完了我們對天皇的一知半解。日本這一類的知識書系,寫作風格平實無華,保存了明治以來對知的渴望,很適合單刀直取的讀者。突然很想祝福今上天皇身體健康!【內容簡介

連結力

未來版圖超級城市與全球供應鏈,創造新商業文明,翻轉你的世界觀
Connectography: Mapping the Future of Global Civilization
帕拉格.科納(Parag Khanna)著,吳國卿譯,聯經出版,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連結力》無疑是科納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詩句的重新詮釋,不過沒那麼詩意,而是冷靜精確地指出全球化的未來繫於「連結力」——政治與權力,皆始於連結。科納目光如炬,看穿人類生活各個面向連結所可能產生的驚人成效,因而揭露連結是條條路徑,足以令人按圖索驥,窺知世界權力版圖的變化。連結如同槓桿,給個支點可以舉起地球,對小國小民而言,本書提供別有洞天的視野。
用數位的工具和手法,重新由地緣各種連繫的角度,將全球化和地緣政治的理念重新句裝上市。當然,經過幾次的洗禮,內容中也適時加入了一些對全球化的警語作為煞車,試圖想找出一條折衷之道,但整體而言,還是滿溢著令人略感疲累的正向能量。無論是否贊成最後的論斷,但世界早已緊密連結,沒有任何國家能置身事外,書中提出的種種連結構造,仍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
千禧年後有種頗潮的地圖繪製法,係針對特定項目的表現,來放大或縮小每個國家的大小,得出一幅具有凹凸鏡效果的浮世繪。這本地圖集把這個概念玩很大,再標上密密麻麻的全球連動線,雖然簡化,卻也直觀,有鳥瞰地球的樂趣。從這樣的視角看天下,天大的紛爭都不過是情緒性的吵吵鬧鬧,實在很難不樂觀。【內容簡介

麥蒂為何而跑

一個典型青少年的私密掙扎與死亡悲劇
What made Maddy run.
凱特.費根( Kate Fagan)著,何佳芬譯,高寶書版,3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運動書寫是臺灣文壇比較欠缺的類型,無論是虛構或非虛構,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本書展示了運動書寫擁有的可能,不只是運動場上的勝敗輸贏的描繪,也可以是社會或個人心理的關懷。完美的青少年運動者的自殺,是「在一起孤獨」世代的詛咒,那為何而跑的理由,是沒有出口的逃離。
運動明星、社群軟體、學生自殺、躁鬱症⋯⋯這本書一次串起轉大人的幾個關卡,會讓家長和師長膽戰心驚!青春心事,可大可小,應對之道不在於防範,只能是感同身受的了解。作者把自己也寫了進去,提供了更切身立體的觀照,別緻而有心。【內容簡介

凝視創傷

不是每一種傷痛,都能被看見
The Evil Hours: A Biograph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大衛.J.莫里斯 ( David J‧Morris)著,吳張彰譯,三采,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談PTSD,但不是從科學或醫療的客觀角度,而是PTSD困擾著的親身告白,人的一生是由無數記憶所構成,如果界定人之為人的記憶,成為創傷的根源,要根治似乎無解。本書提供了知識,提供了對大我的反省,但不試圖給予解答,那跌跌撞撞想和傷痛和平共處的努力,或許才是對PTSD最適合的描繪。
這裡談的PTSD稍嫌偏狹,只限於戰爭後遺症,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此症之所以聲名大噪功臣有二:一是戰場,二是美劇。作者的戰地記者身分極其有戲,既在局中,又在局外,特別能捕捉到一朝被蛇咬之後的陰影感。【內容簡介

結痂週記

八仙事件 他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不該遺忘
作者:林祺育、陳依欣、張承騏、楊芷凌、詹閎鈞、鄭伃均、簡苑玲、羅雁婷、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採訪團隊,時報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淺碟是常用來對臺灣的吸引,然而再多的批判和反省,似乎也沒有辦法讓人們可以用著比十五分鐘更多一秒的注意力。八仙塵暴亦復如此,三年經過,除了收了一座遊樂園之外,無論在公共安全、緊急救護系統、醫療體系……似乎都沒有結構式的改進和反省,甚至連傷亡者的處境都逐漸被忽視和遺忘,需要類似這樣的一本書,反覆提醒那不該被遺忘的教訓。
願景滿滿、功課做足的追蹤報導,傷者的糾結與奮鬥,光是説出來即已正能量滿載;執筆者的深度介入尤顯獨特,到頭來等於是朋友寫朋友,有情又有心,這是精神上的清創了。【內容簡介

少女心事解碼

青春期不再難搞 !給家長的準備之書:陪伴孩子迎向身心發展七階段
Untangled: Guiding Teenage Girls Through the Seven Transitions into Adulthood
麗莎.達摩爾(Lisa Damour, PH.D)著,沈聿德譯,字畝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樂 
青春期的少女,或許是這世間最神秘的存在,同住屋簷下的父母無法理解,同年紀的異性更是霧裡看來,甚至連少女自己都不見得能明白己身是怎樣的謎團。這本書大概只是給父母的解謎指南,但就像拆解未來的推背圖一樣,可以推敲,但不見得準確,至少在心理上不會感到那麼無助。雖然內容是外國少女的他山之石,還是值得借鏡。
少女情懷總是謎,這本女兒心事面面觀,夠幽微也夠淺白,頗能派得上用場;如果你研習改進後,女兒還是甩你一句「你不懂啦」,那就乾脆送她一本孤芳自賞吧。【內容簡介

人生相談。 

真梨幸子(Mari Yukiko)著,劉姿君譯,獨步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獨 
許多人在閱讀這類「相談」專欄時,心底一定曾經浮現過,忍不住的輕哼,如果人間的事都是那麼簡單,就無需你在這浪費筆墨。「知易行難」是硬道理,誰不知道正確的模樣,但都更明白現實的長相。這是本滿滿惡意的創作,不只是嘲弄著「相談」的無用高調,更是惡狠狠地揭露人們日常的虛假。讀一本小說可以把自己的臉打得響亮,是不容錯過的經驗。
這未免也太像《解憂雜貨店》了!不過細心的讀者會越看越起疑,真梨桑這樣做,不會是在揶揄東野桑吧?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這樣的懸念都是額外的甜品,一路比對兩位的異同,閱讀即推理。【內容簡介

黑櫻桃藍調

Black Cherry Blues
詹姆斯.李.柏克(James Lee Burke)著,聞若婷譯,馬可孛羅,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冷硬派小說在劇情之外,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氛圍的塑造,本書對美國南方的描繪,彷彿《無間警探》(True Detective)第一季裡那光怪陸離的世界,黏膩燥熱的空氣撲面而來,主角則像更嚴重酗酒,絕望、暴戾的史卡德。期待已久,終於被譯介引入的犯罪小說大師,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這位謎情大師在台名氣未開,下手卻極其凌厲,寥寥幾句就勾勒出film noir的冷硬氛圍,非常適合百無聊賴的雨夜,倒杯威士忌,再來一曲Jon Hassell的阿姆斯特丹藍調,不求moody,但求墮落到底。 【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金馬獎像高踞枝頭的鳥,台北電影節卻是永遠不死的蝴蝶:評《一瞬二十》

▇中山堂的記憶

每年到了仲夏,在台北西區的中山堂,濕熱的空氣蠢蠢欲動。這棟曾經是威權歷史象徵的古老建築,突然被一股青春氣息給佔領了。愛好電影的人,從期待,研究手冊,買票,搶票,或者買不到票......終於排隊進入中山堂看電影:台北電影節,是每年夏天最重要的電影儀式。如果秋冬之際的金馬獎是一場衣香鬢影的電影盛宴;台北電影節就是屬於陽光,夏日,短褲夾腳拖的電影同學會。

台北電影節的歷史,可追溯到1988年首度開辦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擴大舉辦,並更名為「台北電影獎」,1998年台北市政府承繼「台北電影獎」之名,開辦了第一屆台北電影節,並設立「百萬首獎」,鼓勵有創意、有內涵的台灣電影。

台北電影節一路走來,已經20個年頭了。這20年也是台灣社會急遽變化的時代,我們經歷解嚴,政黨輪替,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也目睹了台灣經濟、文化與商業行為等的變遷。然而對於台灣電影,這也是極為戲劇化的20年:80年代的台灣新浪潮曇花一現,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台灣電影,在全面開放影片進口,港片及好萊塢電影的多重夾擊下,幾乎面臨終結,想拍電影的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不過還好,我們還有台北電影節……

qian_10.jpg

儘管2000年後台灣電影產業跌到谷底,但是愛看好電影、想拍好電影的人永遠都在。這段期間也是影展的黃金時期。當時金馬獎還是比較中規中矩;台北電影節懷著一份實驗、挑戰、創新、獨立、容納百川甚至有點惡搞叛逆的精神,向台灣電影觀眾以及創作者招手:台灣的電影人,只要你有拍電影,就放馬過來吧!

20年來,台北電影節從城市主題、東南亞新銳,走到了「電影正發生VR」,還有國際新導演獎、百萬首獎、《海角七號》的首映等等。我們目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從台北電影節誕生,當然還有「呵護台灣電影節」的會心一笑……這一切一切,都是屬於夏日中山堂的記憶。

hou_20.jpg

51531583148415615315.jpg

▇ 20年!

《一瞬二十》是一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一份電影史的回顧,也是一段台灣歷史的紀錄。這本書的作者是一群女孩子(絕大部分),包括林倩如、陳韋臻、謝海棠、謝以萱、蔡雨辰、林怡秀等等。她們長期關注台灣藝術與文化,常發表文章在一些比較另類、獨立的媒體上。你會在台灣的藝展、音樂會或者社運場合看到她們的身影。這些女生也跟你我一樣,都是跟著台北電影節一起長大成人的……

《一瞬二十》是她/他們分工合作的結晶。整本書的結構基本上用編年模式,從台北電影節的草創開始,分不同的階段一一陳述。雖說是全紀錄,但是在內容編排上,卻並非瑣碎的線性大事記。

zhu_tu__0.jpg
記錄了台北電影節20年的專書《一瞬二十》

作者群以大量的訪談,訪問了台北電影節各個階段的參與者,包括策展人、導演和美術設計等等,受訪者很多都拿過百萬首獎。在帶著隨興的訪談氛圍中,過去20年的大大小小事,好像一種昨日重現的概念,漸漸浮現再生。

每篇訪談的最後,編排了一段受訪者針對台北電影節的小QA。作者們在書中列了許多有趣的小方塊,例如精巧的「文化指南」,介紹當時屬於比較次文化的脈絡。閱讀這本書,就好像玩一個拼圖遊戲,從不同的人隨機的訪談文字,歷史脈絡的引導,以及我們閱讀者自身對於台北電影節的感情與記憶,勾勒出一個台北電影節的20年……

原來,這是一個好刺激的20年。電影產業蕭條世代的台灣導演們,在四面楚歌的狀況下,接觸到台北電影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一、有錢拍片;二、拍出來能夠被看到。在那段匱乏慘淡的日子裡,台北電影節就是一個溫暖的港口,包容了他們,以及他們的創作。

p64yang_de_chang_yi_yi_shou_yao_zai_tai_bei_dian_ying_jie_fang_ying_zhong_shan_tang_shou_ying_guan_zhong_da_pai_chang_long_.jpg
楊德昌《一一》受邀在台北電影節放映,楊導不住感動鬆口說:「電影很快就要公開上映了。」觀眾在中山堂廣場大排長龍,等看《一一》的首映(台北電影節提供)

書中受訪的導演,例如沈可尚、陳宜芯、陳宏一等等,他們的得獎作品都不是以討觀眾喜愛為目的,更別說公開放映或者大賣座,當時的金馬獎對他們來說也很難「高攀」。放眼全世界,只有台北電影節接納了他們,更重要的是,台北電影節也把他們的作品介紹給了我們。

書中的受訪者,也是策展人及得獎者的沈可尚導演說得好:「就算全世界都不懂你,台北電影節懂!」整本書充滿著這些導演的電影熱情:鄭有傑的年少輕狂,沈可尚的搖滾情懷,顏蘭權/莊增益的社會觀察,陳宏一的高處不勝寒等等。雖然在他們的世代(《海角七號》逆轉勝之前),電影產業壞到不能再壞,而台灣電影的文化,就是在那匱乏的年代,以及台北電影節的推波助瀾,漸漸成型了。

p148-149chen_hong_yi_.jpg
陳宏一《消失打看》工作照與劇照(台北電影節提供)

▇行進中的歷史

在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全紀錄的敘述與分析中,台灣電影豐富的面貌呼之欲出。比較兩岸三地的電影,台灣電影總是被嫌(或者被稱讚)「格局小」、「藝術取向」。然而絕處總會逢生,匱乏中永遠會激發出最飽滿的原創性。

台灣電影可能不夠商業,但是卻有豐富的人文思考、社會關懷、政治批判。書中特別提及台北電影節中,連續5年由紀錄片得到百萬首獎(2010-2014)。作者之一的謝以萱用「盛世」來形容這段紀錄片輝煌史,她指出:

紀錄片獲獎的理由,可能來自影片所呈現出的自省與批判精神、處理真實世界與影像呈現之間的能力、導演秉持獨立媒體人的精神,勇於揭發政府官僚組織亂象等。或許這間接反映出,這幾年的臺灣社會整體對改革、自省精神的期待,紀錄片所帶有的批判、反制主流媒體的特質,在臺灣人民徹底對主流媒體失去信任的時刻,填補了人們賦予紀實影像應具備某種公眾性的社會功能。

這一席話,或許可以概括台灣電影那份慷慨激昂的魅力。這種東西放在全世界或許並不稀奇,但是台北電影節的評審與觀眾,卻願意熱烈擁抱對這份電影生命力。或許這也是台灣電影讓人愛不釋手的原因吧。

《一瞬二十》除了關於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文本的書寫,詳盡精密的產業分析,書中還不時插入許多歷史描述,例如:華山的今昔、90年代的破爛生活節甜蜜蜜、台大盜墓事件、盜版的功勞、阿才的死諫、WTO的影響、DV電子攝影、數位剪輯、電影數位化的興起、文化部的成立、OTT的雨後春筍、紀錄片募資平台等等。這些事件/紀錄可能和電影本身無太大關聯,但是這方面的文字,充滿了一種「番外篇」的趣味。讀者看到的,不僅是台北電影節的歷史,也是台灣電影的歷史,以及台灣20年來的文化藝術史。

p40-41zhu_chao_ren_.jpg
沈可尚的紀錄片《築巢人》(台北電影節提供)

這本書一路讀下來,時間軸也從20年前漸漸拉到了眼前。新導演程偉豪的成長以及藝術理念、對類型電影的熱愛,已經和20年前的電影作者很不一樣了。閱讀的瞬間呼嘯而過,台灣電影卻突然進入了新的面貌。儘管每個世代的結構各有不同,台灣導演幾乎都經過了台北電影節的洗禮。猶記得當年沒票無法看到《海角七號》中山堂首映的遺憾,字裡行間漸漸也回到了當下。

這份關於台北電影節的全紀錄,不僅道出過去20年的歷史,也是正在進行中的歷史。金馬獎或許就像一隻漂亮的鳥,高踞著頂端。台北電影節卻像個永遠不會死的蝴蝶,隨著台灣的歷史,繼續蛻變出一個我們期待的、讓人興奮的台灣電影。

6.28tai_bei_dian_ying_jie_.jpg

636640437488697500.jpg

一瞬二十
作者: Allen Hong等19人、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繪者:夏皮南
出版: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活動、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

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其承繼了1988年「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年輕、獨立、非主流」精神,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彰顯獨立、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

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主辦台北電影節,其下設置台北電影獎,增設「百萬首獎」,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每年於夏季舉辦,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增加市民參與。

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主題城市」觀摩單元,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2005年起新增「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於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於2015年起,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南方製造工作坊」合作承辦「PAS Taipei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以每年6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培養新一代台灣及鄰近區域的製片及導演國際合作潛力。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6-23 16: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