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最好吃的考題:陽明大學通識課期末考,煮給長輩的菜

 

上午十點,料理教室已開始忙碌起來,大夥忙著洗菜、切菜、打蛋,有人忘了加水,有人深怕將蛋煎焦,場面有點混亂也十分熱鬧。這些洗手作羹湯的年輕面孔,全都是國立陽明大學的學生,正在鍋碗瓢盆之間,進行一場香氣四溢的期末考。

期末考題:最想做給長輩的菜

這場別開生面的期末考主題為「最想做給長輩的菜」,由30位同學捲袖下廚,必須從高齡者的飲食需求出發,將平常學到的醫學與營養知識,實際應用到設計菜色及烹飪,完成一套適合長輩的料理。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照護已成當代關注議題,國立陽明大學一方面成立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各系所也積極納入高齡醫學相關課程,包括這次舉行期末考的,便是通識課程「飲食與文化:從歷史到當代生命關懷」。

開設課程的視覺文化所助理教授黃桂瑩表示,該課程涵蓋兩大部分,一是異國飲食文化,另一部分則是高齡社會飲食需求,並以此為期中考及期末考的實作料理主題。

在本次的期末考中,30位同學分為9組,每組必須針對一位現實生活中或想像的長輩,了解他的身體狀況、家庭組成、文化背景及飲食偏好,製作一套最想做給這位長輩吃的菜。

ge_zu_cai_se_suo_.jpg
菜色的呈現也反應了各組特色

料理完成後,同學以策展方式呈現,搭配簡報講解營養學概念及菜單的設計理念,並邀請長庚大學保健營養系副教授邱麗玲,以及兩位60歲的長輩擔任評審,與同學進行試吃後互評成果。

20180619_132532-01.jpeg
學生及評審最終投票的結果

除了美味度,營養搭配、菜單的合宜性都是評分重點,不只挑戰廚藝,也考驗著同學的專業度。

原來,你和我想吃的菜不一樣

喜歡做菜、會做菜,不一定能為別人設計菜單。作一道菜,似乎不難,然而,想設身處地為別人烹調料理,除了美味度,還得將對方的身體狀況、喜好、飲食習慣考慮在內,做菜便不只是做菜。

img_8587_suo_.jpg

一位醫技系的同學邊切洋蔥邊說,自己平均下廚一到兩次,對於烹飪也頗有興趣,但是為了這次期末考,設計菜單時也傷透腦筋。他說,課程中有兩次關於高齡飲食的講座,打破了許多迷思,卻也形成另一種迷惘,「現在才知道,原來老人家的吞嚥能力跟年輕人差很多,就應該設計好吞嚥的料理,看起來方向是確立了,可是又變得很模糊,我愛吃的不適合老人吃,那到底該為他們煮什麼?」

這樣的矛盾,應該很多人都發生過:我覺得好的,原來不適合你,甚至你不喜歡,那麼,我到底該為你做什麼?

20180619_121716_suo_.jpg
除負責料理外,各組同學們也需上台報告菜單設計的考量。

課程助教鍾惠淳多次與同學討論菜單,她說,多數同學對於做菜時間沒有太大概念,而且一開始設計菜單時,常常出現「做自己想吃的菜」等狀況。她進一步舉例,原本有同學預計烹調某種魚類,但該魚種刺很多,她建議改換成鱈魚或鮭魚,更適合長輩食用。

「討論菜單的時候,學生會發現『原來,我和你想吃的菜不一樣』!」鍾惠淳說。

阿公為什麼超愛吃控肉?

體會到不同個體間的差異,促進了人跟人之間更深的認識,同學在更詳細了解長輩的狀況後,烹調出更貼近長輩口味及營養需求的料理。例如為了不愛吃肉喜歡喝酒的阿嬤,做一道紹興醉雞,誘使老人家開心吃肉;或是以阿嬤親自醃製的梅醋製作泡菜,熟悉的味道讓阿公胃口大開;也有來自史瓦帝尼的外籍學生,運用胡椒、迷迭香等取代了鹽巴,讓高齡長輩減少鈉的攝取量,兼顧健康與美味。

其中一組為了阿公設計菜單,組員簡報表示,阿公非常喜歡吃控肉,擔任評審的邱麗玲副教授反問,為什麼阿公特別喜歡吃控肉?

喜歡就是喜歡,還需要什麼特別理由嗎?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軟嫩的控肉對長輩而言更容易咀嚼、吞嚥。

20180619_124541_suo__0.jpg
擔任評審的長庚大學保健營養系副教授邱麗玲說明,過長的菜葉不利咀嚼吞嚥,提供給老人家的食物宜特別留意。

同學不約而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除了喜好問題以外,他人愛吃的食物也隱含著實際的需求,這些重要的需求卻常常被忽略。這可能是多數人都會面臨的處境:原以為十分親近的人,實際上我們並不真正瞭解他。

為你做菜之前,得先了解你

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實際上是更理解他人的一步,而這也是該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之一。黃桂瑩表示,現在飲食文化相關課程眾多,不過陽明大學應是首開先例推出結合高齡議題與實作的課程。這些學生未來可能都成為第一線面對患者或長者的醫護人員,透過課程學習,希望他們能夠懷有同理心,更深入理解他人的需求,讓醫病之間產生更良好的互動。

從了解長者到設計菜單的過程中,黃桂瑩觀察到,「學生的眼神不一樣了,變得更溫柔」。

20180619_132120_suo_.jpg
邱麗玲(左一)、黃桂瑩(右一)與兩位社區的長輩正進行評審會議

多位學生受訪時紛紛表示,從理論到實作的過程中,設計菜單是最難的一環,這是將所學實際運用於生活的接榫點,同時考驗著學生如何站在食用者的角度思考,並客觀擬定出最適合的菜色。

本課程包括了營養學的修習,黃桂瑩特別指出,由於營養學理論不斷更新,使得醫學系學生接收的相關知識有落差,很可能造成醫囑與營養師給予不同建議的狀況。藉由這次課程,也希望同學能夠走出教室及課本的侷限,學習傾聽其他領域的聲音,未來在專業領域中更有同理心與包容度。

某一組同學為了喜愛江浙菜的阿嬤,準備了一道白菜肉絲炒年糕,考量到糯米不易消化,遂以豆腐代替年糕。減輕身體負擔的同時,保留阿嬤最愛的江浙味,而不是一味少油少鹽,忽略了食用者的感受。

cai_dan_she_ji_.jpg

bai_cai_chao_nian_gao_.jpg
為喜愛江浙菜的阿嬤所準備的料理

一道道料理,體現了對他人的理解與體貼,也是一種溝通方式,傳遞出言語之外的情感。有同學表示,經過這次課程之後,當他為父母備餐時,會開始多想一點,考慮他們適合吃什麼。

多想一點,這份在日常生活中的停頓,成為人開始進一步了解他人的起點。

食物背後的故事

一份速食、一盤義大利麵、一碗河粉……這些唾手可得的食物,背後都有著特殊的文化意涵與歷史背景。美食當前,我們對於餐桌上的食物瞭解多少?在口感之外,又有多少隱而未顯的故事及來歷?

設計課程時,黃桂瑩擷取許多近幾年重要飲食相關出版品的篇章,以及晚近學者的期刊文章,從料理出發,帶領同學了解東西方飲食文化史,進而帶出生態環保、基改、食安、國家認同及性別議題。

對飲食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黃桂瑩推薦了兩本重要著作:《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以及《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全面性探討現代人類工業飲食在不同層面造成的影響;接續前者揭露的各種矛盾真相,《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則以哲學家的角度,帶領讀者思考,面對許多飲食問題,我們該如何抉擇?

搭配紀錄片《食品帝國》,揭示廉價食品的生產過程及問題,以及食品工業背後政治與商業的角力。黃桂瑩說,透過這些教材,同學開始思考食物代表的意涵,也對生態環保、倫理議題相當有興趣。

《食品帝國》預告片

飲食文學方面,蔡珠兒、韓良露、焦桐等人的著作都被選為課程教材,此外,黃桂瑩特別推薦了林文月《飲膳札記》。當代飲食書寫輩出,但本書不只偏重描寫食物本身,而是透過食物寫人、回憶及情境,至今仍有不可取代的厚度。從同學的書面報告中,黃桂瑩也發現許多人從料理切入,帶出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或是日常生活的記憶。

飲食承載了個人情感,也輻射出各個層面的文化意涵及社會歷史,不但滿足生理需求,同時也成為了解世界的入口。

對用餐認真,等於對人生認真

採訪同學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多數人都是衝著實作料理而選修這門課,即使自己不擅烹飪,或是鮮少下廚經驗。

也許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做菜的願望。

「飲食是人跟外在世界連結的根本方式,你可以幾天不出門、不跟人說話,但總要吃飯的。」黃桂瑩分享說,大學時期,她每天都在煩惱中午吃什麼,可以每餐都吃一樣食物的朋友問,每天選擇吃什麼,不是很煩嗎?

要吃什麼、煮什麼、怎麼煮、怎麼吃,都是環環相扣的選擇。黃桂瑩認為,人都是在不斷選擇的過程中打造出自己的定位。吃飯,不僅止於進食止饑,同時是有意識的選擇某種生活方式,你如何看待飲食議題、如何透過食物的揀選面對基改問題,或者是接受加工品到哪個程度,這些選擇都將形塑出你的個人風格。

zheng_zai_ping_xuan_de_lao_shi_.jpg
視覺文化所助理教授黃桂瑩(右二)評選學生的料理

正因為每天都要不斷做出選擇,更要做得有趣。對黃桂瑩來說,飲食的回饋與付出是對等的,「你做即你所得」。一個人若能用心經營每日飲食,生活品質、美感都會隨之提升,希望將良好的飲食文化帶入校園,這是她開設這門課的出發點,也是學術理論之外最重要的事。

一日三餐,週而復始的選擇中,人漸漸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學著滿足口腹之外的需求。或許就是這股想為自己做點什麼的想法,喚醒了做菜的願望。

期末考已近尾聲,教室充斥著食物香氣,各小組挖空心思擺盤,吃著忙了一上午的成品。即使這是為長輩做的菜,但從他們的表情看來,都吃得滿足且快樂。餐桌上一道道料理,不僅是一份考試成果,實際上也是認識自己,與他人分享、互相交流的創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6-27 12:41
書店經營》書店+房地產,1加1真的大於2嗎?
沈如瑩提供
沈如瑩提供

有些書店除了一般零售業務外,也會接一些企業或團體的訂購單,像公司大批購書,或社區圖書館等單位,都會委託書店購書。除了預算之外,這樣的案子通常也會提出一些特別要求,如出版時間在多久以內、適讀年齡層、採購的類型等等。雖然溝通和準備要花上不少心力,但對書店而言,算是不無小補。

︎買書也很外貌協會,擺書作為財富與品味的象徵

偶爾有機會經手一些書單,不同單位的採購要求往往大異其趣,其中最讓人哭笑不得的買家就是建商。一直以來,都有建商喜歡在樣品屋裡放書,有些人難免嗤之以鼻,不過我倒是頗為平常心,畢竟買書放在屋子裡不讀的,大有人在()。

建商通常預算寬鬆,只是挑書的標準完全屬於「外貌協會」,總是以大本精裝書(最好是外文書)優先。某次一家建商甚至具體指明:封面要「貴氣」的,以襯托他們富麗堂皇的裝潢。

把書當成裝飾品,並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在知識傳播僅限於王公貴族的古早時代,裝幀精美的典籍與藝術品一樣,是彰顯主人身分地位的物件。如今雖然閱讀普及,「書」似乎仍然保有一種能提升「氣質」的魔力,這或許來自於人類對於「知識」的崇敬——雖然真正走火入魔的書痴,家裡的藏書通常泛濫成災到成為家人巴不得一把燒掉的困擾。

library-252436_1920.jpg

▇獲利困難的書店產業,為何成為大型企業的轉投資標的?

除了在樣品屋裡設置書櫃吸引前來看房的潛在顧客,還有些建案會與出版社或書店通路合作,以社區圖書館當做賣房的號召。無論是自住或投資,「由專人為您打造書香生活」聽起來似乎都是不錯的加分選擇。我對房地產沒有研究,不知道實際上這些建案的銷售如何,不過根據最近書店發展的狀況看來,台灣房市對於「書」的魔力,似乎比出版產業本身更有信心。

出版業近年的發展困境已無需多言,通路更是無論大小都在努力求生,不時傳出書店即將歇業的新聞。但值得觀察的是,在聽聞這些令人惋惜的消息同時,台灣的書店系統反而越來越多。

日本最大連鎖影音出租店 Tsutaya,近年以新型態開展的「蔦屋書店」受到矚目,母公司早在2012年就入股台灣中環娛樂(亞藝影音),去年起,更以「Tsutaya Bookstore」的招牌在台灣展店,分別與中環及潤泰建設合作。前者經營台北統一時代店及台中市政店,後者則一口氣在松山及內湖的Citylink連開兩間,並且據稱兩者都還有持續展店的計畫。

類似案例不止於此。以經營影城為主業的秀泰集團,近年亦投入零售市場,在台中、樹林等地開設「秀泰廣場」,不僅有影城與百貨商場,台中店初期並找來金石堂規劃書店,室內裝修走的是歐式古典與工業風格,名之為「小書房 Petite Étude」,相對於周遭待開發的地理環境,其用心不言可喻。

xiu_tai_xiao_shu_fang_tai_zhong_01.jpg
秀泰小書房(沈如瑩提供)

這些書店開幕的新聞,除了出現在一般報章網媒的文化或生活版面,也出現在財經與房地產新聞報導中。隨手搜尋即可發現,「書店」如同明星學區、交通樞紐等利多選項,已然成為影響房價的因素之一。美輪美奐的複合式零售空間不僅帶動買氣與人潮,同時也活絡房市發展,甚至對母公司的股價有所助益。

▇︎開店容易維運難,有形資本能否創造無形價值?

如果開書店是為了「刺激房價」,那書店的意義是不是被扭曲了呢?

看到這些新聞,難免浮現類似的疑惑。但其實在很早之前,書店就被百貨集團當成聚客的特色專櫃,這也是大部分百貨內的書店都座落於商場高樓層的原因。雖然如今消費習慣改變,實體賣場最有能力聚客的業種已成為餐飲品牌的天下,但「書店」似乎仍被視為象徵著美好、知性、高生活品質的空間。這種認知近年更擴及各地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文創/文化園區」,原本乏人問津的冷門地段,因這些藝文場所的活化,導致房租三級跳的案例亦所在多有。

本文無意批判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相反的,正因為是資本市場,一間書店能否永續,最終靠的仍是工作者的專業——面對社區,必須敦親睦鄰、熟悉在地消費模式;面對遊客,必須保持特色、不斷推陳出新。維持一間店的難度,遠遠高過開一間店。

我不知道大型企業對書店的低獲利與高營運成本能夠承受到什麼程度(這些新的品牌在3、5年後會變成什麼模樣是很令人好奇的),但如果願意認真投入經營、願意花時間培養讀者,那麼書店的價值就不僅止於創造有形的資本,而可能帶給居民更多無形的價值。此間差異,端看投資者與經營者對書店空間的長遠規劃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6-26 17:57
專訪》以寫作回應生命的驟雨:專訪顧德莎、顧玉玲姊妹
顧德莎(左)及顧玉玲姊妹。
顧德莎(左)及顧玉玲姊妹。

今年的梅雨季節,至今沒有下過幾場雨。持續悶熱的城市,教人分外期待大雨將至。在這樣渴雨的心情下,Openbook編輯部特別安排顧德莎、顧玉玲對談,聊記憶中的種種突如之雨,以及啟動保護機能的傘。或許也有以文學祈雨的潛在念想吧。

▉雨:生命裡太多的突如與無力

訪談當日,炎熱不退的台北,終於下雨,踏過地上水窪,心頭難得的有了清涼。

正在進行第二次化療、頭上戴著編織帽的顧德莎,精神飽滿地在板橋家屋裡迎接訪談團隊。本來很擔心會不會影響她的休養,但顧德莎強調因為有類固醇,反而是這個時間點最好,再者也能讓她稍微移轉對自身病痛的注意力。

顧德莎談起所在的家屋,以前就是紡織場所,「這棟是住工合一的建築。我從嘉義嫁來樹林時,這條街晚上都燈火通明,都是編織機的聲音。所以這裡又叫Yoko街。」顧德莎說明,Yoko是日語變化來的,意指編織。顧玉玲也回憶到,她放暑假使曾來到這裡打工,「做的是包裝。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庭代工的機動性,真是非常靈活的臨時編制。」

textile-3170004_960_720.jpg

顧德莎表示,顧玉玲感受到的靈活,也就是當時台灣紡織產業鍊足夠完整的證據。她想起1986年的韋恩,那是一個奇怪的颱風,從東而來,由西半部離開,但又倒捲回來,因此造成中部代工作業的重創,半成品大多泡水,當然無法使用。

顧德莎說:「但在風災過後,大家全體一心的動員起來,統計損害數字,緊急訂購該往南補的材料,快速地補救出口的訂單。」提起那段經歷,關於民間的競爭力,顧德莎深以為榮。

家屋雖座落樹林,卻必須繳稅到板橋。顧德莎說來也覺得好笑,「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裡的稅收滿好,所以板橋那邊硬是不放。」但這一帶的紡織榮景早已寒徹遠去。

而或許吧,文學就是得在邊境生活。在這幾年隱隱然形成另一種社會顯學的勞工書寫裡,《驟雨之島》有一個特別的切入點,聚焦的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也就是從工人階級變成老闆的一群——他們無可能成就巨大財富,並非資本家,卻又要被歸類於資方,且因為善良地想要負責底下員工的生計,而逼迫自己適應、滿足各種政策的快速轉換,終至凋零消逝。

多年來,顧德莎心心念念,應該要有人記錄這群時常承受巨大風險與壓力、邊境者的身影與心情。《驟雨之島》的人物經常置身於各種突如其來變化,包含外遇、天災、政策改易等的巨大洗禮,乃至滅頂——驟雨不僅僅是氣象,更是突如其來變化的隱喻。顧德莎成把人生體驗,轉換成小說裡各種雨的意象。

說到雨的回憶,顧玉玲口直心快:「台北的雨很不可愛。小時候住嘉義市郊,在半山腰的位置,南部的雨都大而狂烈,啪啦啪啦的傾洩,很暢快又清爽。但台北不是,剛來的時候,覺得好像要發霉,雨都小小的,又下個不停,讓人煩悶。」

似乎人生總是這樣,總得設法在苦悶無力的環境下,保持信念,不讓自己壞掉。

dsc04417-bian_ji_suo_.jpg

▉傘:親情與文學作為守護的力量

進行化療的這段期間,顧德莎不但持續創作,也依舊出席各種文學活動,顯然並不想陷入只是病人的狀態,而是想要維持更多的動能。顧玉玲則笑著說道:「病痛也是能有生產力的,不是嗎?」

顧德莎順著顧玉玲的話頭,表示能夠回到文學場域,再度創作,是源自妹妹的傾力支持,「或者說逼迫吧。」顧德莎滿眼都是笑意,「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關心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真正動筆,寫我夢想中的文學小說。」

上一回顧德莎住院化療的時候,顧玉玲抱來一大疊文學書,放在病房。顧德莎說:「我呢,就一邊打點滴,一邊大量地讀書,慢慢找回文字的感覺。因為就很安靜地閱讀,我可是護理師眼中最乖的病人哩。」

文學魂再度甦醒,相隔幾十年,顧德莎才又一頭栽進創作,且積極地去寫作班上課。《驟雨之島》出版前,她也曾將稿子寄給顧玉玲,但妹妹太忙了。再加上,「她太貼近我了,對我有過多的期待,我覺得這樣可能會不客觀。因此,寫作班的幫助滿大的。但是,這一次出版的小說,她來來回回看好幾遍,給了我最好的意見。」

十七、八歲就寫詩的顧德莎,告別文藝年少之後,栽進生活的洪流,數十年來,見證成衣紡織業從最意氣風發的黃金時期,到整個迅速消亡跌入谷底。面對職涯起伏與身體病痛的折磨,顧玉玲認為,姊姊一直展現著韌性,面對生活的各種磨難。

「但真的有一種,她在勉強透支自己的感覺。」顧玉玲說。疾病無疑是生命裡驀然而至的暴雨,也因此,顧德莎不得不慢下來,而終於有時間好好面對自身記憶在說話的可能。

顧玉玲進一步說明:「因為經驗那樣的病痛以後,現在的人生就像是多出來的,二姊可以不必再逞強,專心地寫出她生命中的流動史。所以,《驟雨之島》才能像河流一樣,無始無終。」

dsc04498-bian_ji_suo_.jpg

▉無法全身而退的雨

見證過台灣經濟起飛、尤其是紡織成衣生產鍊史的顧德莎也說:「人生總還會有後續,並不會真的就什麼都結束了,沒有了。像小說裡那個自死者父親留下的黑洞,還會延續存在他的女兒身上。」

顧德莎提到這本小說,原本是有個史詩架構,比較全景觀地凝望那個發達時代的哀歌,但後來變為切片似的去寫,主要是因為「我覺得,零碎才是人生的真實樣態,才更接近我所親身經歷的世界。」

「而且,生命所需的,其實真的沒那麼多,慾望大多是被外在挑撥、鼓動起來的。」顧德莎語重心長舉例,像台南黑面蔡楊桃汁,如果不是所謂專家去提供建議要他們擴大經營、上市發股等,他們就安於在台南小店鋪的做,不也能簡單而豐足?

姊姊書中提到的中小企業主,因為無法負荷勞動政策的變化而中斷家業。妹妹的社會關懷,卻是替勞工爭取更多的權益。兩者看似矛盾,但顧玉玲提到,她並不認為政策或災難是突如其來,而是終究會在某一天到來。崩壞,從來都是長期慢慢累積出來的。

「台灣產業本身有結構不良的問題。中小產業的雇主們,其實更近似自我透支和剝削。他們確實並非那種可以全身而退的資本家。不過利潤太低、保障太少的景況,很難不被快速變動的環境淘汰。因此,必須創造良好的勞工條件,從根本上去改變,促進產業升級,才有可能免除悲劇的再發生。」顧玉玲語氣沉重地說。

▉共撐一把傘

訪談下來,輕易就能發現顧家姊妹各自堅強,卻也彼此照應。顧德莎屢次強調妹妹對自己的愛護、協助,沒有顧玉玲,不會有如今寫作的顧德莎,也強調,顧玉玲的非虛構寫作足以造成有效的社會改變。顧玉玲則自白道:「我能夠義無反顧地投入運動與書寫,就是不管怎麼樣,後面都有姊妹在支持我,讓我無有恐懼。」

顧德莎透過文學承載人生,將記憶中那群消亡者召喚回來,留下他們曾經存在的證明。顧玉玲則是站在更前線的位置,直接親身參與勞工運動,並寫下教人無可忽視的現場直擊。兩姊妹各有各的姿態與方式,但同樣都還相信文學的力量。

最後要拍攝主題影像時,OB團隊請顧德莎、顧玉玲穿過狹窄小巷,到滿是綠意的另一邊去,雨勢此時驟然略微加強。顧玉玲擺出帥氣的站姿,顧德莎則是優美嫻靜。她們撐起了傘,靜待攝影師按下快門,捕捉詩意瞬間。

聊到攝影師也是詩人,顧玉玲表示,等忙完手頭上非她寫不可的東西以後,她也要寫詩。出版過詩集《時間密碼》的顧德莎,淡淡地說著,這幾年,台灣詩人已經太多了。專訪時始終認真專注、發言帶著強悍感的顧玉玲,這時忽然有了撒嬌口吻:「我就是想當詩人。」此刻,好像見證了她回轉到那個非常崇拜姊姊、少女時期的一瞬。

看顧家姊妹親密共撐一把傘,互相守護的樣子,忽然覺得那把傘其實不止是一把傘。而眼下的驟雨,也有堅定、溫柔的意味。

dsc04554_suo_.jpg

getimage_2.jpg

驟雨之島
作者:顧德莎 
出版:有鹿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顧德莎
  嘉義人。高中時代擔任校刊主編,得過全國高中生小說比賽第二名,散文發表在《新生報》、《中華日報》、《青年戰士報》、《明道文藝》等報章雜誌。
  就業初期仍有少量書寫,得過《聯合報》極短篇推薦獎,之後停筆將近四十年。
  2012年重新提筆,嘗試藉書寫回歸生命本質,以文字記錄大千世界。
  獲獎記錄有:第二屆新北市文學奬小說第三名、第四屆桃城文學奬散文第二名、第二屆與第六屆全球星雲文學奬散文獎、第六屆台中文學獎台語詩首獎。
  創作補助:第15屆台北市文學年金《驟雨之島》、2016年國藝會散文創作補助《說吧‧記憶》、2017年國藝會台語詩創作《我佇黃昏的水邊等你》。
​  出版:2016年《時間密碼》詩集。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6-26 14:5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