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當文科生遇上科學危機: 陳柏煜及其所創造的決鬥藝術
去年(2023)底迎來了各種書獎、文學獎的決鬥。在這樣和平廝殺的氛圍中,我在文學的競技賽事裡挑了一位選手,花了一個月,在工作空檔就研究一下他,看他在哪裡是炮灰,遇到什麼對手更有戰力。但沒有意外的是,《決鬥那天》幾乎是所有文學賽事的入圍選手,卻在不同回合下場。這本詩集無論形式或內容都不太討好,沒有立即可引作字卡的金句,藝術性高過議(話)題性,以及,太多性隱喻、引號括弧、和外語人名。
所以我也沒有過度期待什麼地閱讀著陳柏煜選手的作品,那些空檔是那麼無欲則剛好,像是心神被消耗殆盡之時,他來給你講一些有趣的事情;在顯微鏡的玻片下,在迷你的泡泡裡,有著多心、易感、細節充滿的字句。因此這篇文章雖然是從《決鬥那天》開啟,卻也在他其他作品短暫停留或重新開始;而我也經常不在意詩、散文或評論文類間是否有所扞格。
這篇文章也與我過往寫過的文字不同,注定有種單向的親密感,即使我尚未見過作者本人。柏煜將親密定義為「來自預先掌握」(《科學家/蓋玻片》,頁29),但我的是「出於事後留用」。對未知並不執著的我,面對期待總會往後退一步,預言也不如歷史來得容易讓我震動。所以感覺閱讀柏煜的當下有種親密感,讓我很願意讀過一次之後,再讀幾次,讓關係延續。
➤i. 科學危機
我喜歡他透過文字把玩物體的手感。對此,多篇討論其作品的文章都會提及他擅於將生命時刻寄寓隱藏在物質對象,而我認為那是他特別懂於區分物體與現象的能力:不是讓物件寄情,僅作為感官的現象,而是透過身體(感)操演物件本身,甚至進而修正西方社會文藝復興以來過於強調視覺的感官現象。
這整句讀起來很像在掉現象學書袋,卻無心地將此一哲學運動如何回應歐洲科學危機、強調顯現物的本質自身連結到柏煜的作品上。就如同他自己不斷補充「決鬥」定義時,雖然動用了負面感覺(怒氣、嫉妒、焦慮、倦怠), 卻那麼願意、那麼挺身。「決鬥」畢竟是非常「身體」的。或者《科學家》作為(作者童年)注定失敗的職業,企圖顯現佛蘭肯斯坦(Frankenstein)的本質,不讓怪物作為科學危機的隱喻,而是危機就是科學自身。
科學就是危機的表述,也常見於他將文學藝術視作科學後的篇章中。如〈首與體〉(《科學家/蓋玻片》)談主詞的缺失,是文法科學的危機;他寫物與人的關係(如鋼琴、琴譜),也有著佛蘭肯斯坦式的不懷好意。當他看似科學規矩地在丈量物理與情感、共識與歧異、粉紅與藍色間的距離,其實是在蒐集危機的清單,好在決鬥時派上用場。
➤ii. 另一面
與「物/體」同樣具有風格的寫作法,在於凸顯「面」的翻轉、陰影的顯露。如在《mini me》中多次出場的「月亮不亮的那面」(〈夜曲〉)、〈連月亮都只有一面向著地球〉、〈後記:歡迎來到月球背面〉,帶來亮光面以外的訊息。有險惡的秘密、遮蔽的實(表)情、永恆的失落、不可信的科學。但讓不可知的成為可知後,亦取消了「陰暗面」的對立位置,讀來更像趨近圓滿的全面。
又或者他在〈雕像的背面〉(《決鬥那天》)中直接框出一道名為等待的風景,等待在隔壁達成共識,決鬥。這或是一次編排的巧合,但讓進擊的背面提著頭顱,溢出到隔壁的決鬥場,兩隻狗彼此嗅聞,又各自被帶回。與月亮不向著地球的那一面一樣,〈雕像的背面〉提出另一種世界觀,不基於二元對立,不侷限於身體,而是基於跨越與連結。
如在〈另一種語言〉(《科學家/蓋玻片》)裡,柏煜透過自己的語言經驗,以語言隔閡思索跨越與連結。台北菁英學子的身體尚未安裝方言系統,是與身俱來就失去的天賦(之一),因此需要透過「電話」來掌握他與台語的物理距離;是通訊線另一頭的(凹進去的月球背面住滿的另一群人)、在另一個城市、由另一具身體發出的聲音。但外傭安妮、阿嬤、小柏煜都因為「另一種語言」而產生連結,都有了不舒服的位置,也是(非)共同體的一種形式。
➤iii. 顯影術
出於科學式的好奇,並將文字作為程式拆解,他有了自己丈量世界的算式,也有著打開世界的能力。但如同他不斷動用月球暗面與其他反面符號作為機關,這些科學與算式反倒經常讓人感到懷疑。馬翊航提及柏煜的小說藝術雖能顯現暗語,但這技術簡直是以檸檬汁寫下隱形文字,而要得其天書,還要看讀者的控火能力。(〈他想來想去還是發了(一槍,或一張請帖)〉,《決鬥那天》)
如《科學家/載玻片》在長寬一定的尺度內顯現「映像」,而在玻片中成像的、是事物的雜質與本質,甚至連科學家留在玻片上的指紋全部都看到。幾次我以為我已經很懂得閱讀評論文章,卻只是被科學家指頭上的皮脂給誘惑了。已知用火前,心裡已燃起一把火。但也是如此,我了解到科學家有著不閃躲的決鬥姿態。他不以微言之姿躲在大義之下,他以言本身讓你大意。
但換個角度來看,柏煜透過「藝術」引發的「顯現之學」,就如「一隻斑馬走在另一隻身體裡面」(〈斑馬〉,《mini me》),是疊合、融入、隱身,一如他寫下「我的工作就是為鏡框加上新的鏡框。」(〈請柬〉,《決鬥那天》)這是其作品獨有的顯影術。很多時候,我以為我不「知道」他在寫什麼,但其實我被既有的符號編碼系統(顏色、動物、藝術家、季節)帶到一種情境時,他「就逃到情境外」(〈請柬〉,《決鬥那天》),因為他想顯現的不是符號,而是事物的本身。
最後,在與作家蕭詒徽同台的新書座談會上, 柏煜透露書名頁上的英文標題借自藝評家賽巴斯欽・斯密(Sebastian Smee)的作品《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The Art of Rivalry,2016)。斯密為「相互較勁」(rivalry)賦予了屈服、親密、開放、與易感等內涵,而非死敵、好鬥、怨恨等男性中心的既定形象。因為(這幾組藝術家)正是透過直覺、憤怒、羨慕、嫉妒等動物性本能,造就了風格上的突破。也讓這些高端藝術家間的較勁,讀起來不亞於體育運動的激烈身體感。
回到文章開頭提及的文學/出版決鬥場,柏煜在準備上場之前,是否遇到過那樣較勁感、身體感、情感張力十足的對手,讓迷你科學家來到《決鬥那天》?這本書上場後,有沒有遇過那樣高端激烈的對手?這或許是比戰勝得獎來得更重要的事。無論如何,或許也正因為《決鬥那天》還沒有站在勝利的終場上,我感覺這本書持續在戰鬥中,以他覺得最漂亮的方式。●
科學家 |
決鬥那天 |
作者簡介:陳柏煜 1993年生,台北人,政大英文系畢業。木樓合唱團、木色歌手成員。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二獎(當屆首獎從缺),雲門「流浪者計畫」、文化部青年創作獎勵。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文選。著有散文與評論、訪談文集《科學家》,詩集《陳柏煜詩集mini me》,散文集《弄泡泡的人》。譯作《夏季雪》。 |
現場》語言學家開講!《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新書活動側記
兩位專業語言學家謝承諭、蘇席瑤聯手合作,蒐羅超過70部影視作品與時事新聞,從多元主題探討社會上的各種語言學現象,出版新書《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新書分享會上,兩人從校園生活及台灣各地語言使用習慣切入,帶領讀者看見社會背景、地域歷史、性別等如何影響我們的語言表達。
活動中,兩位作者也分享了書寫此書的甘苦談。作為學院裡的語言學家,他們在這本書中努力更貼近大眾,希望讀者能享受到語言學的有趣之處。
➤研究主題親近生活
「語言學」是什麼?許多人可能認為語言學離自己的生活很遠。在台灣,語言學相關課程與研究大多隱身在外語、文學系所裡,因此能見度不高。謝承諭苦笑說,他都告訴自己母親:「如果別人問我讀什麼,就說我在讀英文就好。」——不僅因大眾對語言學的陌生,更因為語言學研究的涵蓋範圍非常廣泛,難以一言概括。
蘇席瑤解釋,語言學是用「科學化、系統性的方式,研究語言及相關現象的學科。」研究可分為兩個方向:語言的「結構」與「使用」,前者包含聲音、語法構詞以及語義學等,後者則是研究性別、性向、心理、社會文化等如何影響語言的使用。
聽來好像很複雜,但實際上語言學的研究主題非常親近生活,例如「台中腔」、「晶晶體」都是研究主題之一,專家們會蒐集錄音樣本並進行分析與考察。有趣的是,語言不僅表達著字義本身,包括咬字、口音、使用的詞語等方面,也暗藏著許多訊息。
例如經典歌舞片《窈窕淑女》當中,展示了當時社會階層對語音變異的影響;台劇《俗女養成記》則表現出使用「台語」與「國語」,如何給人不同的認知與感受。實際上也有研究顯示,「台灣國語」給人的親切度最高。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的主角即便事業跟家庭方面都能力俱佳,卻仍因不諳英語而受到家人的嘲笑。相比於「以貌取人」,我們「以聲取人」的狀況可能還要更多。
➤口音、口型、出身與刻板印象
蘇席瑤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語言學,她特別挑選美國電影《辣妹過招》,帶大家探討校園裡的社會語言學。《辣妹過招》有段劇情是,主角凱蒂的朋友們解說校園裡的交友生態,每個小圈圈的風格都不同。蘇席瑤以其中兩個族群,風雲人物與頹廢度日的學生兩者來對比,不僅穿著上有所差異,其語言使用習慣也不同。
風雲人物傾向使用標準語法,頹廢度日的學生則傾向用非標準語法,後者更在發音上有美國周邊城市常見的「母音推移現象」(例如將「bet」發得像「but」)。這些差異不只來自個性,家庭背景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多數風雲人物來自中產階級家庭,頹廢度日的學生則多來自勞工階級家庭。
台灣也有類似的電影與研究,例如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中升學班的林真心與歐陽非凡,以及放牛班的徐太宇,在穿著打扮上便有顯著不同,徐太宇說話也較豪放不羈。而美國杜克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多明妮卡.貝倫(Dominika Baran)曾針對新北市某綜合高中做了相關語言研究,比較不同科別在發捲舌音「ㄕ」、介音「ㄨ」的標準程度,發現一般高中科與文書處理科的發音會較電子科來得標準一些。
謝承諭帶來趣味的問答小活動,也讓大家有新奇發現:「口型」竟然也影響了我們判讀發音,耳朵聽見的並不是絕對。或從對滷肉飯、橡皮擦、春捲等食物的稱呼,就可能判斷出對方的出身。
這些討論也帶來思考,儘管我們能從語言判斷出某些資訊,但也可能因此落入陷阱——當我們遇到某種語言現象,很可能受到個人感受與刻板印象的影響,而產生誤解與偏見。但透過觀察與思辨,我們有機會更客觀地持平看待與理解,讓語言真正成為傳達彼此心意的橋樑。
➤降低學習門檻、期待引發更多共鳴
兩位作者也聊到成書背後的花絮。起初寫書的想法誕生,是因為謝承諭經常到校園演講推廣語言學。隨著108課綱的改變,他跟許多高中老師開始思考,語言學怎麼帶進課程。另一方面,蘇席瑤認為社會語言學與大眾生活很貼近,有時也成為公眾討論的議題,但實際會接觸語言學的卻僅有學校裡的學生,是很可惜的事。
兩人都希望讓大眾輕鬆理解語言學,因此選擇以大家熟悉的影劇作品、貼近本土的題材作為引子,嘗試降低學習門檻、引發更多共鳴。
寫書過程中不乏挑戰。蘇席瑤笑說原本以為能很快寫完,然而要流暢地融合影劇與研究內容兩端,同時確保自己對原作的理解沒有偏離,其實要花不少工夫。謝承諭最大的挑戰則是拖延症,他也發覺自己的文字有「自我感覺良好」的一面,但要面向大眾,必須更加顧及閱讀者的感受。
兩人皆表示,這次的書寫經驗使他們收穫甚多。蘇席瑤形容平常做研究就像關在象牙塔裡,直到出書後收到迴響,才知道有這麼多人也對語言學有興趣,感覺自己跟社會更有聯繫——呼應著謝承諭在書中所言:「語言學不是敝帚自珍的象牙塔,語言學活在每一句電影台詞裡,每一段故事情節中,每一個與人互動的日常片刻。」●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
作者:謝承諭、蘇席瑤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謝承諭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專案助理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碩、博士。研究興趣包含語用學、言談分析、認知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曾受邀至全國多個學校、單位演講,主題包含語言學、英語自學、專業英語課程設計、大學英語授課、人工智慧融入教學,心中最有愛的還是語言學(本書另一位作者就是大學時開啟這份愛的推手之一),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與喜歡這個領域。
(撰寫自序、第6章、第11到18章)
蘇席瑤
台大外文系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語言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優聘教授。對於語言在人類的社會行為中扮演的角色十分著迷。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及語用學。對語言、認同、語言意識形態、和性別相關議題特別關注。
(撰寫第1到5章、第7到10章、後記)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