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書房》充滿台灣味的夏日閱讀!早川書房出版《台灣文學精選》系列,及其他藝文短訊

【業界新聞】

■日本早川書房自今年7月3日起,出版《台灣文學精選》系列。此系列由吳佩珍、白水紀子和山口守共同編輯,首先推出的《近未來短篇集》(三須祐介譯),共收錄8篇由伊格言、賀景濱、湖南蟲、黃麗群等台灣一線作家創作的短篇小說。這些作品以近未來為背景,重新審視科技變遷中的人性與情感。此外,早川書房將在7月下旬及8月上旬,陸續推出選集2:施叔青《風前塵埃》(池上貞子譯),以及選集3:陳思宏《樓上的好人》(白水紀子譯),帶給日本讀者充滿台灣風情的夏日閱讀時光。

■日本直木獎作家森繪都,曾在1998年推出小說《意外的幸運籤》(又譯《Colorful多彩奇幻之旅》),該作不只奪下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後續更被改編為朗讀劇、動畫電影等,累積銷量超過120萬冊。《意外的幸運籤》講述身負罪孽無法進入輪迴的靈魂,因獲得天界抽選,幸運得到再次挑戰的機會。重返人間的靈魂寄宿在自殺少年小林真體內,重新認識周遭的一切,並回想起自己犯下的錯誤。初版發行超過20年後,森繪都在今年7月,與出版社文藝春秋合作推出《意外的幸運籤》青少年版,重新詮釋這部金字塔頂端的文學經典。

《Colorful多彩奇幻之旅》劇場版動畫:借來的100天(Colorful)

■人氣女演員滿島光與演藝文壇雙棲的又吉直樹,於今年7月合作推出奇蹟迴文故事集《輕鬆愉快的海豚》(Magazine House出版)。所謂「迴文」,意指上下詞序正好相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讀都一樣的修辭技巧。滿島與又吉在與共同好友的聚餐中意氣相投,又吉對滿島能創作出長達幾十個字的迴文感到驚訝與讚嘆。同樣熱愛閱讀的兩人,自2020年11月起,在時尚雜誌《GINZA》上發起連載《莫非顛倒》,由滿島書寫迴文,又吉則根據滿島的迴文編寫短篇故事。這個在《GINZA》備受喜愛的連載,終於在今年盼來書籍化。《輕鬆愉快的海豚》不只囊括雜誌刊載的共30篇迴文與故事,還收錄專為單行本創作的11篇全新迴文與短篇、滿島和迴文作家石津千尋及コジヤジコ的兩篇對談,以及與連載相反的「又吉寫迴文、滿島寫故事」逆向版本。


又吉直樹(左)與滿島光(右)(圖片來源:Instagram@hikarimitsushima

【得獎消息】

第171屆直木奬及芥川奬得獎結果,在本月17日宣布,一穗ミチ以《罪惡蔓延》(光文社)奪得本屆直木獎,芥川奬則由朝比奈秋的《山椒魚的四十九天》(新潮社)及松永K三蔵的《險山行》(講談社)並列獲獎。

直木獎得主一穗最初以BL小說發跡,著有《愛情可以分割嗎?》、《Off Air》等作,後跨足一般向小說,近年出版的《Small World》、《請待在有光的地方》皆大受好評。《罪惡蔓延》於去年底發行,以6個短篇描繪新冠疫情下的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彷彿身體被毒素蔓延,內心亦深受動搖。一穗透過這些登場人物,重探人與人的相遇、何為正確,以及人生該何去何從。書名《罪惡蔓延》發音tsumi-demic,結合日文的「罪」(tsumi)與英文傳染病(pandemic)兩字。作者以獨創的諧音詞彙,以及充滿感染力的筆觸,書寫被疫情折磨的世界中,與「罪惡」共處的人們,最終抵達意想不到之處。

獲得芥川奬的朝比奈,是一位兼具消化內科醫師身分的作家,他在2021年以出道作〈鹽之道〉榮獲林芙美子文學獎,去年更以《植物少女》拿下三島由紀夫獎。本次得獎作《山椒魚的四十九天》,描寫共享同一具身體的姊妹生活。朝比奈憑藉著作為醫師的經驗,以及驚人的觀察力與想像力,書寫兩姊妹如何思考身旁的人是誰、正在思考的自己又是誰等問題,透過看似驚奇的設定,巧妙捕捉人生的普遍性。

另一位芥川賞得主松永,亦是2021年才踏入文壇的新銳作家。在山岳小說《險山行》中,他以一名上班族為主角,講述他在登山過程中重新審視人生的過程。故事主人公因為公司經營困難,日益擔憂將面臨裁員。某天,他與可能在裁員名單上的公司前輩,一同踏上艱險的登山之旅。松永以充滿臨場感的筆觸,細膩勾勒對將來懷抱不安的主角,如何拚死攀越險峻山谷,並迎來內心的轉折。

【作家動態】

■2006年以《下山事件:最後的證言》成為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及日本冒險小説協會大獎雙冠王的柴田哲孝,上個月推出新作《暗殺》(幻冬舍),講述日本首相槍擊事件,書籍發行前便引發熱烈討論。

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在奈良縣遭槍擊身亡。41歲的男性嫌犯,以自製槍枝從背後襲擊被害人,隨後當場遭到壓制,並聲稱他是因前總理與某個宗教團體的聯繫,才犯下此案。雖看似罪證確鑿,事件中卻埋藏許多疑點,例如現場並未找到致命的子彈、受害者的槍傷軌跡與嫌犯射擊方向相反、警方直到事件發生後5天才進行現場勘驗等,樁樁件件皆耐人尋味。

警方到底隱瞞了什麼?究竟誰才是真兇呢?柴田以震撼日本的安倍事件為原型,並透過大量取材,重新描繪這個深深影響日本政壇與未來走向的兇殺案。

■著有《妖之華》、《野獸之城》、《草莓之夜》的暢銷推理作家譽田哲也,於上個月中推出全新社會派警探小說:《首木之民》(双葉社)。

大學客座教授久和,因涉嫌竊盜和妨礙公務遭到逮捕。這個案件看似無足輕重,卻因久和車內一個沾有他人血跡的錢包,而嚴重性大增。然而,案件調查卻陷入膠著。精通經濟政策的久和,在審訊室與刑警佐久間對話時,以「不信任公務員」為理由拒絕供述。當佐久間詢問不信任的原因後,久和開始闡述一段關於「金錢本質」的經濟理論。

作家暨書評家門賀美央子,將這部作品定調為「披著警察小說外衣的經濟小說」,既從經濟角度揭露戰後日本社會的騙局,亦探討作為個體的國民該如何與國家互動,作品兼具譽田一直以來的易讀性,以及遠高於以往作品的高度。

■《罪的留白》、《神樂坂怪談》、《夜的路標》作者蘆澤央,思索「若有一個冥婚配對軟體會怎樣?」,架構全新科幻懸疑小說集《魂婚殉情》(早川書房)。

在設定的近未來社會中,大眾對於冥婚的想像發生巨大變化。一款名為「KonKon」的配對軟體蔚為風潮,註冊的年輕用戶激增。此時,一名女性意外發現,她的偶像神宮寺淺葱,也註冊了KonKon帳號。想到死後或許能與偶像配對結婚,她難以壓抑激動情緒,最終走上極端的犯罪之路。

除了書名同名短篇外,本作還收錄其他5個故事,勾勒與現實略微不同的世界,娓娓道來神祕謎團,以及微妙的人際關係。

■以《貓與罰》奪得2024日本奇幻小說大獎的新人作家宇津木健太郎,在上個月與新潮社合作發行得獎作,單行本出版後隨即再版。《貓與罰》的靈感來自夏目漱石小說《我是貓》,講述黑貓與古書店魔女的神奇邂逅。據說貓有九條命,曾與夏目漱石同住的黑貓,經歷多次生死輪迴後,迎來最後一次轉生。因為過去悲慘記憶而選擇踏上孤獨之路的黑貓,某天偶然進入一間滿是貓咪的古書店「北斗堂」。牠邂逅了自稱「魔女」的經營者,並意外獲得了容身之處。

擔任日本奇幻大獎評審委員的漫畫家山崎麻里,認為這本書描繪貓咪對「人為何要表達」、「為何表達是必要的」等問題的感受,字裏行間充滿寬容與慈愛。而同為愛貓人士的女流棋士香川愛生,則讚嘆這是一本讓愛貓人士無法抗拒、令人想抱緊家中貓咪的作品。


《貓與罰》作者宇津木健太郎(圖片來源:新潮社

■身兼歌手與作家雙重身分的尾崎世界觀,於本月中推出新作《轉之聲》(文藝春秋),從自身在音樂圈的經歷,探索文學領域的巔峰。

搖滾樂隊「GiCCHO」主唱以内右手,與隊友逐步累積成績,終於成功登上人氣音樂節目。然而,以内卻焦慮不安,因為從某天開始,他的聲音出現瓶頸,連自創歌曲也無法完美演繹。此時,魅力非凡的轉賣商以甜言蜜語向他拋出誘惑:「真正有實力的藝術家,應該通過轉賣來體現高級感。在定價上附加溢價,不單只是變化,而是進化。」

當自己的票價被賦予溢價時,以内的內心悄悄湧現喜悅。隨著隱祕慾望日漸膨脹,以内與他的樂隊夥伴,又將走向何方呢?在這部虛實交織的樂隊小說中,尾崎以不惜出賣靈魂的主唱,赤裸而寫實地譜寫音樂人失控而瘋狂的內心世界。本作為第171屆芥川獎決選入圍作品。

■兩年前以話題作《#我要說出真相》炙手可熱的推理界新星結城真一郎,於今年6月底再推新作《諸多難題料理店》(集英社)。

跑Beaver Eats外送賺取生活費的大學生主角,某天接到訂單前往一間怪異的餐廳。眼神陰暗得彷彿黑洞的老闆兼主廚,對他拋出可疑的賺錢機會:「有件事想麻煩你,報酬是一萬日圓。」賺取高額報酬的同時,主角發現這間餐廳,似乎以某種特殊手段從事偵探業務,老闆透過讓外送員傳遞資訊,華麗地解決疑難雜症,並告訴外送員:「如果洩露出去,你就沒命了。」

公寓火災中不自然的焦屍、不斷送達空房間的包裹、留下神祕訊息的小偷,以及缺了兩根手指的輾斃屍體等,結城透過一個接一個謎題,帶來令人歡笑、驚奇又膽顫心驚的新時代推理小說。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暗夜行路者的來信:讀房慧真《夜遊》

「夜遊」——什麼樣的夜?以何種方式遊走、遊蕩於其間?

讀者們一再轉述引用楊澤主編《人間副刊》時期策畫結集《七〇年代理想繼續燃燒》、《七〇年代懺情錄》、《狂飆八〇》,如我這樣70年代末尾才出生者,多多少少是透過這幾本書,去想像我未曾經歷、或尚未具有足夠意識去睜眼觀察的島嶼硝煙與伏流。

書已絕版,影響力卻無遠弗屆。這幾冊書寫了校園生活、意識形態管控、文藝與浪游、大時代裡的小空間、幾項貫通至今的文化政治議題。人們置身其中,隨波或造浪,或許並不知道正在參與什麼,回過頭去才發現,那些為了慾望、反叛、好奇而做的燙手的事,已然冷凝為歷史肌理。而「理想」、「懺情」、「狂飆」這幾個字眼,也替那樣的年代定了調。

甫出版的散文新著《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房慧真寫1980、90年代躁動難安的社會與自我,以及跌跌撞撞活到中年的「其後」餘波,宛如對於上述年代系列書寫的私人版本續集。那麼,她用什麼樣的關鍵詞替時代定調呢?

➤解嚴前的縫隙與廣闊

書名之「夜」,指戒嚴時代禁閉摸索如黑夜,也指「地下」的低調與黑暗。人們尚不敢大放光明地談論某些事,而仍依賴父母的「國中女生」也同樣只能在縫隙中呼吸一點自由。

「遊」,是行無定處,徘徊或者追尋,是渴望偏離無聊常軌,朝暗裡移動,假想深處有什麼異樣的存在正在等待。副題標明「解嚴前夕」,顯示政治變遷是重要座標,並循此基礎,聚焦於「身體」和「時代」如何相互定義、相互描寫。時代有戒嚴與解嚴,身體也是。

劉克襄詩集《革命青年》,副標題為「解嚴前的野狼之旅」。解嚴之前似乎對於寫作者特別具有魅力,長夜即將走到盡頭,微光閃爍就在不遠處,路徑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際,話在可說未說之間。禁忌將解未解,猶存餘威與餘悸,人們懷抱著希望,試著走得再遠一點,探得再進去一點。

年歲較長的劉克襄在解嚴前已能以「野狼」之姿呼嘯,而年歲較輕的房慧真,則在種種禁忌之外,還須與社會為了管控女性設下的防線搏鬥。

房慧真是我的同代人,《夜遊》所寫,有些經驗與感受相通,又因為地域、父輩、生活圈、個人氣質與偏好的差異,而有極大相異之處。同時,她中途離開枯燥而極端體制化的學院,投身記者行業,很快成為獨當一面的名手。記者生涯帶她更貼近台灣解嚴前後的抗爭者們,彌補了自身成長當時仍未知未明的山坡另一面。

總體來看,《夜遊》由幾個部分交織映照:敘述者的頹廢青春、來自父親家族的印尼華人文化、日後對於台灣社會變遷與運動有了進一步理解後的回望。而最後的這一條線,尤其看重從「階級」此一視角切入,重審青春身體和家族記憶,突出人在上流、中層與底土世界移動停駐的意義。

比起過去的幾冊散文集,《夜遊》更有意塑造出一種參差對照的筆調。房慧真先是傑出文學作者和讀者,然後進入記者行業。當她寫文學散文,就永遠會多一道社會性的夾述與分析,讓讀者明白私人經驗永遠是社會複雜脈絡的一部份,且不濫情,不沉溺。當她寫議題性文章,總是特別善於取譬、鍛造形象和勾勒場景,精準以其他文學作品來呼應。不只講述議題內容與爭議始末,也延伸鋪出一大塊閱讀的操場,讓貪婪的讀者走出文章後還能繼續練跑。

➤青春夜裡的小世界

解嚴,是讓懸於上的律法失效,推倒銅像,大寫的父親落地返形為凡人。寫作《夜遊》時,房慧真已能後退幾步,看明白是什麼樣的時空線索調控了父親的喜怒哀樂。

文中寫她同時具有「台灣人」和「印尼人」身分(一度擁有印尼護照),因為父親自印尼婆羅洲來台發展,「豬籠草移植過來,在80年代已馴化為一身西裝襯衫的文雅樣子」(出處)。不擅社交,使父親在航空公司裡始終抑鬱,只要一回到婆羅洲,面容與身態立刻舒展蓬勃。女兒做不成印尼人,苦苦蹲伏於台灣升學壓力底下想保留一點人形,此時唯有書店裡的書本們能把任意門開向異國,藉著文學吹一點風。

房慧真引用莫泊桑〈脂肪球〉裡的食物來自況:「明天我還是那隻躺在缽裡細煮慢熬的紅燒兔,升學主義下的祭品,『和其他斬碎的肉類混在一塊』」(出處)。升大學後,終能離家索居,遠離父親。男友的機車拓寬生活腹地,看完夜場電影心情沉湎回淡水,「那是寒冷的冬天,我們單薄的機車像一把利刃逆風切過平原,夜色如鬱藍深海,我們泅泳黑潮歸返」(出處)。

離家天地寬,這份寬敞有時候可能讓人暈眩,不願離開親手打造完全屬於自己的小世界。廢有廢的快樂,長期緊繃後的鬆脫。長期不去上課的結果,是敘述者被退了兩次學,尋常人生進程幾次延宕,成年後到中年此刻,又擺盪回老家台北城南一帶,密集巷弄適合晃蕩,適合夜遊。

〈愛情萬歲 一九九四年〉寫第一次退學後重考,讀台大中文系夜間部,仍舊對課業難以上心。某位同學以朋友名義靠近,照顧敘述者的功課,實則想拉直銷下線,彼此友誼建立於相互需要的表象,無法植根深入。

正如1994年《愛情萬歲》中楊貴媚遊走於剛剛完成的大安森林公園,仍是一片荒蕪,10年後體檢公園樹木,發現無論榕樹樟樹,莖幹細瘦,根部淺弱,原因即是上世紀建園時把工程廢土回填,土層極薄,全是碎礫。

當年陳水扁、趙少康、黃大洲三雄競逐下屆台北市長寶座,時任市長的黃早被揪出公園廢土回填問題。邊緣學生的孤獨、蔡明亮的電影和大安森林公園的工程問題,私人史、文藝史與城市史,匯合為一。

台北是房慧真「夜遊」的樂/堊土,而南洋則是惘惘的大背景,通過家族連帶輸送,使她的台北書寫、戒/解嚴風景、成長的愛與痛,摻入了鮮明的異質。

例如1998年印尼黑色5月暴動,華裔女性成為攻擊目標,〈榴槤與鐮刀 一九九八年〉寫印尼堂妹因此被送來台北暫避。堂妹其生也晚,蘇哈托政權已上台,關閉華校、禁止華文報刊,她和台北的親戚只能以英文溝通,一起夜遊上世紀末繁華流油的東區。

多少年後,堂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蘇哈托已下台,中國市場欣欣向榮,學華語正時興。家族經驗之外,印尼的暴動不只限於印尼人與華裔,房慧真為我們擴大景框,「民主轉型化的陣痛,輻射出去在諸多離島發生種族或宗教屠殺」。

比如馬杜拉族和達雅克族的紛爭,演變為大屠殺,比如基督徒與穆斯林因乘車口角最後演變為5000人死亡的血腥宗教戰爭。然後是千禧年,末日警告不絕於耳,結果一覺醒來,太陽還是照亮了你我窗口,叫我們看見惶惶渺渺的人間。

《夜遊》時時把視野拉遠,個人的思悟、阻絕與渴望,仍宛如縫線般把漂浮的材料拉緊。標舉身體為書寫焦點,它是意識形態作用的處所,文化衝突展演的空間,性別和國族時時修整其形狀,閉塞與解放都由此體現。解嚴前夕的國中女生,在夜遊路上,穿過無數青紅燈,鑿出了自己的地圖。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
作者:房慧真
出版:春山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房慧真

七○年代生於臺北,長於城南,臺大中文系博士班肄業,重度書癡與影癡。曾任職於《壹週刊》、《報導者》,獲調查報導新聞獎若干。著有散文集《草莓與灰燼》、《單向街》、《小塵埃》、《河流》;人物訪談《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議題報導《煙囪之島:我們與石化共存的兩萬個日子》(合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楊佳嫻(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2024-07-24 12:00
吳大猷科普獎》第12屆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獲獎好書推薦語

【華文創作類】特別推薦獎

寫給中學生的AI課(增訂版)

蔡宗翰著,三采文化,450元

雖然AI在媒體上被大肆報導,但對於尚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AI的概念卻依然模糊不清,可能導致他們形成錯誤的想像,甚至產生「重理輕文」的印象。《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的出現恰逢其時!這本書不僅透過淺顯易懂的例子幫助我們理解AI的實際應用,更難得的是,透過教育現場的觀察,提出探討和建議,因此非常推薦給家長和老師們閱讀。

這本書一開始即從學習態度的角度入手,雖然是以研究生為例,但如害怕失敗、不敢發言、不知如何尋找專題,以及不懂得橫向連結小組合作等問題,其實在基礎教育階段也普遍存在。將「學生」納入分析的範疇,使本書成為一本非常貼近現實的科普讀物。

希望小讀者們能從中汲取建議,避免未來成為消極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AI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貼近生活,並融入了人文關懷的元素,展示科技與人類、社會互動的緊密關係。

藉由本書,我們不僅看到AI作為工具的優點,更理解到,各行各業都需要能夠應用這項工具的人才。如果你是打算進入資訊相關科系的青少年,歡迎透過本書來準備好相應的觀念和態度;如果不是,更應該閱讀此書,勇於使用AI工具開拓未來的天地!(評審代表:邱宇平/桃園市同德國中地球科學教師)

【華文創作類】入圍作品

  • 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地科課(上)、(下):25部LIS影片 讓你秒懂地科
    胡妙芬、LIS情境科學教材著,陳彥伶繪,親子天下,400元
  • 古人也愛玩STEAM GOOD!古的工藝有智慧:25種解決生活難題的巧發明
    王派仁著,阿喵繪,國語日報出版,320元
  • 歪打正著的科學意外
    王道還、高涌泉主編,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編著,三民書局,400元
  • 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
    李傑信著,三民書局
  • 超級工程MIT5:把水留住的曾文水庫
    黃健琪著,吳子平繪,木馬文化,450元
  • 昆蟲歷史博物館
    陳睿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 大地的故事
    劉興詩著,重慶大學出版社,768元
  • 會講故事的建築
    李一慢著,初冬伊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008元

【翻譯類】特別推薦獎

威廉的星空

Hvad himlen kan fortælle os
葛茱德.基爾( Gertrude Kiel)著,古默.拉斯姆森(Gunvor Rasmussen)繪,阿夫譯,遠流出版,520元

一個男孩到了脾氣古怪的阿姨家住一星期,究竟會發生甚麼事?

在這樣的設定下,作者將天文學的發展史巧妙的鑲嵌在男孩威廉與谷莫兒阿姨的對話與生活中。除了天文學的發展與探究外,性別的限制、科學家對資料的錯誤解讀、偏執的想法以及對後輩的猜忌等,各種阻礙、延緩天文學發展的真實情節,也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對於科學本質的理解也隱身於故事的鋪陳當中。

除此之外,谷莫兒阿姨也是位優良科學教師,甚至引導威廉利用生活中的物件來理解太陽、行星之間的大小與距離。過程中還轉換了類比物,更加深讀者對於這些「天文數字」的理解,詳細的解說也讓有興趣的讀者能跟著做一遍呢!

一本引人入勝的「懸疑驚悚」小說,卻巧妙地隱藏了這麼多的天文知識及意義於其中,怎可不推薦這本書呢?(評審代表:吳季玲/台南市松林國小教師)

【翻譯類】入圍作品

  • 地球生物偵查隊:生命元素上天下地大發現
    That’s Life! Looking for the Living Things All Around You
    邁克.巴菲爾德(Mike Barfield)著,羅倫.亨福瑞(Lauren Humphrey)繪,徐仕美譯,小天下,480元
  • 動物媽媽的乳房:動物比較圖鑑
    すごいな、お母さん! どうぶつのおっぱいずかん
    高岡江昌著,秋草愛繪,張東君譯,小天下,480元
  • 如果這樣,會怎樣?2:千奇百怪的問題嚴肅精確地回答
    What If? 2:Additional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蘭德爾.門羅(Randall Munroe)著,黃靜雅譯,天下文化,500元
  • 微生物小祕密
    1:嘿!我是細菌 地球生命演化史組
    2:嘿!我是病毒 地表最強變身大師
    3:嘿!我是真菌 大地最稱職清潔員
    4:嘿!我是原生動物 奇形怪狀小精靈

    文、圖:白明植(백명식),葛增娜譯,親子天下,1280元
  • 和古代恐龍做朋友
    いまさら恐竜入門
    田中康平、丸山貴史、松田佑香著,陳幼雯譯,漫遊者文化,420元
  • 我的第一本宇宙學
    我的第一本電磁學

    My First Book of the Cosmos、My First Book of Electromagnetism
    沙達德.凱德-薩拉.費隆(Sheddad Kaid-Salah Ferron)著,愛德華.阿爾塔里巴(Eduard Altarriba)繪,朱慶琪譯,三民書局,350元、399元
  • 恐龍變成鳥:從鳥巢看演化的故事
    鳥は恐竜だった
    鈴木守著,陳幼雯譯,遠流出版,450元
  • 24小時大發現:飛向太空站
    24 Hours in Space
    羅伯.洛依德.瓊斯(Rob Lloyd Jones)著,洛朗.克林(Laurent Kling)繪,江坤山譯,遠流出版,380元
  • 生活中的東西都可以寫成化學式
    身のまわりのありとあらゆるものを化学式で書いてみた
    山口悟著,洪文樺譯,快樂文化,360元
  • 萬事通教授知識筆記:暢銷童書繪者泰瑞.丹頓的超級讚百科
    Terry Denton's Really Truly Amazing Guide To Everything
    泰瑞.丹頓(Terry Denton)著,王心瑩譯,快樂文化,450元
  •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向邊緣生物學習「個性化」的生存秘密!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稲垣栄洋著,楊詠婷譯,仲間出版,330元

➤吳大猷科普獎》第12屆科普著作獎,獲獎好書推薦語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