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為什麼大雄是主角?讀《哆啦A夢》論
家喻戶曉且充滿趣味的漫畫《哆啦A夢》雖然主要是小學生取向,但其中包含了許多藤子.F.不二雄對於人和世界的理解和想法。杉田俊介的《哆啦A夢論》,對此提出了相當精彩深入的詮釋。

因為是日本國民漫畫,過去已有許多人試圖分析《哆啦A夢》的思想,但某些書籍只是把漫畫當作素材,發揮個人看法,往往偏離了藤子.F.不二雄原作的內容。
杉田俊介雖然自謙本書只是他個人從小閱讀《哆啦A夢》的想法,但大多數見解都十分具有說服力,甚至可能很接近藤子.F.不二雄本人創作時直接或間接的想法。因為杉田論述時,是根基於散見在長篇和短篇的大量原著故事內容,而非僅僅抓住一些孤立的例子即抒發己見。
➤結合短篇跟大長篇的哆啦A夢
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將《哆啦A夢》的短篇〈日常生活〉與大長篇(以在異世界為主)結合在一起探討,並輔以藤子.F.不二雄的《SF短篇集》作為佐證。
一般常認為,《哆啦A夢》大長篇和短篇的人物設定、角色個性等等明顯有所不同。然而透過杉田深入的分析,我們看到長篇和短篇,其實代表了一貫主題的不同面向。
比如大雄與哆啦A夢的關係,以及大雄與靜香、胖虎、小夫的關係,雖然在短篇中已有探討,但到了非日常的大長篇中,又更進一步深化。所謂角色個性上的變化,其實是同樣的人在非日常的情境中,展現了不同的人格面向。

又例如杉田在分析大長篇的第二章中,著重探索宗教、政治、科學、進化四大主題。雖然藤子.F.不二雄在大長篇中對這些主題有更深入的描寫,但其實許多短篇早已顯露了相關的看法。當然有些主題在兒童向的《哆啦A夢》中還無法徹底發揮,但在本書延伸探討的《SF短篇集》中,就可見到更多層次的呈現。
談到「進化與命運」這個龐大的主題,書中第一章以短篇中較趣味,但杉田稱之為「恐怖」的時間悖論相關故事(例如多個哆啦A夢一起作作業的故事)來陳述。到了第二章,又以此為基礎,把視角拉到大長篇如《大雄與鐵人兵團》,整個改變一個星球歷史的分析。由此都可看出杉田對於整部作品的熟悉和深入掌握。
在宗教主題上,杉田除了分析各個大長篇宏大的架構(尤其是《大雄的日本誕生》、《雲之王國》和《創世日紀》)與聖經故事思想的運用結合,也同時對比短篇故事中各種「神」的不同形象,以及創世相關道具的故事中,藤子.F.不二雄對神與人的觀點想法。
政治主題方面,杉田以小觀大,除了在大長篇中實際看到獨裁政權的可怕(如《宇宙小戰爭》、《日本誕生》),也不忘回頭看看,其實獨裁的想法並不如此遙遠,任何一個強而有力的道具(如獨裁按鈕、攜帶型國會、無敵砲台)都可能讓即使是小學生的大雄或其他主角,因而走向為個人欲望所驅使,甚至變成類似獨裁者。

科技快速發展的可能問題,一直是《哆啦A夢》中的重要課題。杉田也從短篇中大雄常使用失敗的各種科技道具的應用結果,以及各種機器人的道具角色,與大長篇《白金迷宮》中對人與科技的擔憂反思相對照。而與之相關的自然環保議題,則由短篇中大雄與非人類自然事物的親近,與大長篇《動物行星》、《雲之王國》更直接的反省相呼應。
杉田在針對藤子.F.不二雄的分析中指出,他對人與世界很多方面是悲觀的。我很贊同這樣的看法,幾部著名的大長篇,以及書中提到的《SF短篇集》之所以讓人感覺餘韻無窮,正是因為帶著一股遺憾與哀傷。
➤屢戰屢敗的精神
在以趣味為主的短篇中,這點雖然沒那麼強烈,但杉田認為,在藤子.F.不二雄心目中,小自大雄或哆啦A夢的行為想法,大至整個文明都不斷在努力嘗試卻屢屢失敗,甚至可能走向毀滅。這樣的想法圍繞在許多作品上。
雖然呈現出這麼多悲觀的想法,不過杉田認為,藤子.F.不二雄最終仍透過《哆啦A夢》帶給讀者不少歡樂與希望,大多數人仍然能靠著一些努力,「一點一點地變好」。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能鼓舞包括我在內無數讀者的原因。

杉田指出,不管在短篇或長篇,「承諾」與「保證」都是藤子.F.不二雄的重要核心事物,無論是大雄對親人、對哆啦A夢、對其他朋友,以及對自己(未來的自己或過去的自己)都是,即使實際上可能做得不夠好,都不應放棄它。杉田以這個概念串起許多看似不相關的長短篇故事,也是相當精釆的切入點。
最後回到本書(以及《哆啦A夢》)的主角大雄,這個藤子.F.不二雄口中作為自己寫照的角色。他看似擁有眾多缺點,個性軟弱,做什麼事都常常失敗,卻能不失去身為人最重要的「真」(引用靜香的爸爸所說「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十分可貴的。
杉田進一步認為,大雄雖然活在懦弱與許多缺點中,但並沒有全盤否定自己,也不會放棄努力改變自己,而是在這樣的現實中掙扎,一方面尊重自己的特質,一方面試圖成長。而這點,可能就是大雄帶給我們大多數「普通人」最好的啟發了。
透過杉田的這本書,我們彷彿順著這部大作,作了一趟深度旅遊。無論你對《哆啦A夢》原本就非常熟悉,或者只有童年遙遠的回憶,都能從中得到滿滿的收獲。●
| 
 
  | 
| 
 作者簡介:杉田俊介 1975年生於神奈川縣。評論家。法政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主修日本文學。活躍於文藝刊物、思想刊物等各式各樣的媒體,除了在文學、動畫、漫畫等評論活動之外,他對於作品核心的解讀也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著有《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JOJO論》(這兩本已由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中文版),以及《戰爭與虛構》(作品社)、《長渆剛論》(每日新聞出版)、《無能力評論》(大月書店)、《非主流的品格》(集英社新書)等書。  | 
										
 哆啦A夢論




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甘耀明談青少年成長小說《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
以青少年為主角,夾帶臺中地景及專業生物知識的《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由曾任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文學類評審委員的資深教師、小說家甘耀明,與教育工作者、薩提爾推手李崇建共同創作而成。
這兩位同樣畢業自東海大學中文系、年輕時曾整夜暢談文學的中生代作家,過去合寫過《對話的力量》、《薩提爾的守護之心》等提倡藉對話促進理解、跨越親子溝通籓籬的書目,也始終心繫閱讀教育推廣。他們合作《閱讀深動力》,提供家長實用的引導式對話建議,幫助孩子透過閱讀學會接納自己與他人,發展出個人洞察與觀點。《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則精準捕捉生物習性樣態、河川景貌變化。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故事靈感來自李崇建兒時與山羊、老鷹共處的童年經驗。這個故事被講述多次,但甘耀明這十多年來都百聽不厭。
主角張家豪是一名平凡的國小生。畢業前夕,父母協議離婚,父親選擇帶走成績優異的弟弟,造成張家豪偌大的內心衝擊,頓時對自己信心盡失。此時,久居深山的外公意外來訪,開啟他經驗新事物的旅程:拯救一隻飛不起來的老鷹、牽著山羊上學去,瞬間變成校內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人物。後來,連老師都發現他的繪畫天賦,鼓勵張家豪參加寫生比賽。建立起自信的張家豪,還決定研究起「帕加尼祕密計畫」,試圖藉由祕密行動,喚回父親對自己的關注,同時修復家人間的關係。
在李崇建提議合作後,甘耀明運用文學技巧加以調整,共同打造出環繞自我認同及探索、亦具有環境教育意義的小說《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此書被選入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選介的文學類書目,名列70本精選之星書單。
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審推崇本書故事精彩、能激勵讀者,並表示:「這是探討青少年成長困境的小說。生命雖有挫折,但總會不斷帶來驚奇。」書中主題與敘事手法,亦對應了本次圖畫書類召集人、繪本工作者蘇懿禎對於創作者的勉勵:「嚴肅的事若能藉由文圖創作輕緩地說,孩子即使發生負面的生活經驗,也能因為閱讀而感到被同理與共鳴。」
當甘耀明走入校園,又如何與中學生介紹這本書?
10月下旬,甘耀明抵達位於臺中市南屯區的大墩國中,進行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講座分享,介紹《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一開場,甘耀明就以別開生面的方式來自我介紹:「我是一名作家,作家就是文字說謊專家。我虛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世界,邀請你們來進入這個世界聽聽。」他向孩子們提到發想故事的李崇建,家裡曾經在河邊養了一頭山羊:「他發現羊什麼都吃,就像吸塵器。於是他靈機一動,把課本、作業本都丟給羊吃!」台下有了笑聲,不想寫作業的心情是跨越世代的。
甘耀明接著說,當時李崇建被老師問起作業簿怎麼破破爛爛,是不是自己撕毀的?他理直氣壯直說是家裡山羊吃掉的。第二天,他從河邊把羊死拖活拉帶到學校,就是為了向同學老師證明,作業本真的是被羊吃掉的!甘耀明生動模仿李崇建如何使盡力氣帶羊到學校,還有驚訝到下巴快掉下來的老師同學表情。唱作俱佳,逗得台下聽故事的學生們捧腹大笑。
書中故事除了提到張家豪有一頭山羊外,還有另一個動物主角:老鷹。
甘耀明首先介紹起老鷹的排泄物——「老鷹的大便不是一顆一顆掉下來,是直接屁股往後、噴在牆上。」台下學生一陣笑語騷動,開始熱烈討論。「這是真的!我有去調查過。老鷹的大便可以拿來幹嘛?」甘耀明邀請學生舉手回答,什麼答案都可以。有個同學小聲說,畫畫。甘耀明聽了眼睛一亮:「小說裡面老鷹大便真的是拿來畫畫。」在《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小說裡的老鷹,就是因為用大便來畫圖,最後變成全縣的畫圖高手。
甘耀明說明,鳥類的構造「泄殖腔」很特別,在消化排泄過程中,尿酸會在泄殖腔內混合糞便、吸水形成白色糊膏狀。因此鳥屎可以提煉成美容用的中藥——「慈禧太后愛用。而且,蝙蝠、老鼠、老鷹的大便經過處理,都可以入(中)藥。」甘耀明補充。
活動最後,甘耀明詢問學生有沒有飼養動物的經驗?並溫馨提醒:現在有《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可捕捉、飼養瀕臨絕種及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養動物要合乎規定喔!」●
【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完整書單
閱讀通信 vol.355》如果把專輯放進時空膠囊裡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