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14 陪孩子進入神祕、深不可測的想像空間
●我的神奇棉被
ぼくのふとん
文、圖:鈴木典丈(鈴木のりたけ),林真美譯,維京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彈跳棉被、足球棉被、花枝棉被、隧道棉被、三層樓棉被、滑水道棉被……翻開這本書之前,從沒想過棉被可以變出這麼多花招,然而魔力帶勁的畫面讓人瞬時沸騰,迫不及待加入書中小男孩的追趕跑跳碰冒險——此刻要是能抱著、吸著、裹著、披著自己的心愛小被被,更是加分!想像力一路加速奔馳再奔馳,最後迎來有點妙、有點糗,令人噗哧一笑的結局,節奏精準,無懈可擊。【內容簡介➤】
●說謊男孩
The Boy Who Fooled the World
文:麗莎.湯普森(Lisa Thompson),圖:麥克.羅利(Mike Lowery),陳柔含譯,小樹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12歲的柯爾誤打誤撞成了藝壇新秀,所有的媒體、收藏家、粉絲都期待著他的下一張作品。謊言帶來了意外的名聲與甜美,也帶來了殘酷的代價與懊悔,這些過程滋味,柯爾全都扎扎實實嚐了一遍,最後他勇敢面對眾人指點,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這本小說非常貼近孩子內心,不只描寫「說謊」這個行為背後的焦慮及壓力,更細膩處理謊言「被揭穿之後」的心態調適,如何扛起自食其果的恥辱,勇敢承受難堪,把生活繼續過下去。書裡的柯爾最後藉著解開畫謎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的坦然,為小讀者帶來更多的力量鼓勵。【內容簡介➤】
●小男人與神
Le petit homme et Dieu
文、圖:凱蒂.克羅瑟(Kitty Crowther),陳郁雯譯,重版文化,46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國中(9-15歲)
小男人遇見的究竟是神、是父親、還是自己呢?闔上書頁時,每人心中浮現的答案或許不盡相同,各自咀嚼某段觸動的字句或圖畫,心中隱隱騷動——開放又神祕、可深亦可淺的彈性想像空間,正是這本小書的迷人魅力之處,任何人來到它的面前,都能找到安放自我的位置。鑲著微微光暈的畫面線條,為故事擦迸出巨大而奇妙的光火,短短路程,餘韻無窮。【內容簡介➤】

●你要用壓歲錢買什麼呢?
給孩子的第一本運用金錢啟蒙書
おとしだまでなにかおう?
文:佐佐木有,圖:杉山佳奈代,黃惠綺譯,維京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小學低、中年級(4-10歲)
冰淇淋、貼紙、娃娃、髮飾……領到壓歲錢的小桃和姊姊每一樣都想買,錢精靈卻咻一聲跳了出來,清晰有耐性的帶著她們一步步思考金錢的「來源」與「去向」,分辨「想要」與「需要」,整理出一個皆大歡喜的實用計劃。貼近生活的輕鬆題材、條理清晰的文字圖像,肯定讓所有小朋友讀得投入又有收穫,家長也可和孩子一起延伸討論書裡實例,試著讓孩子參與家庭的購物開銷,讓知識變得更立體有感,對金錢也更有想法及概念。【內容簡介➤】

●褐砂石屋的新房客
Skunk and Badger
文:艾米.汀柏蕾(Amy Timberlake),圖:雍.卡拉森(Jon Klassen),趙永芬譯,小麥田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叩、叩,叩,急促的敲門聲,終結了獾的獨居靜好生活,臭鼬登堂入室成了牠的新室友。兩隻個性迥異的動物,一冷一熱,一靜一動,一個十足宅男一個過分好動,怎麼可能互看順眼呢?不是各自心裡犯嘀咕,就是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且看這齣好戲如何繼續唱下去。
初見這本書令人聯想到《柳林風聲》、《青蛙和蟾蜍》 等經典文學,以動物夥伴描寫友誼主題,散發一股沉穩溫暖的時代況味。兩名要角的關係從一開始的不對盤,逐漸微妙轉變成互相依賴,過程中諸多幽默雋永的對話展現出作者優雅詼諧的文字功力,中文譯筆也把字裡行間的機鋒亮點掌握得好極了。雍.卡拉森的插圖無疑幫作品加了很多分,一切場景變得更活靈活現了。【內容簡介➤】
●變幻莫測的水
The marvellous manner of water
文、圖:菲利浦.邦廷(Philip Bunting),吳寬柔譯,小山丘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中年級(4-10歲)
書中的小水滴眼神好有戲,配上笑料不斷的文字解說、犀利有感的數字資訊,從第一頁起便毫無冷場,徹底展現出知識圖畫書的魅力。作者用討喜圖像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同時化繁為簡梳理重點,利用許多生動的對比與提問,把水的組成、型態變化、時空循環旅行等等知識說得親近又立體,孩子一眼就被吸引,一讀就能理解,彈指之間獲得滿滿樂趣。【內容簡介➤】
●小寶寶要誕生了!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故事
Il Libro Con... La Pancia
文:埃琳娜.莫蘭多(Elena Morando),圖:伊拉利亞.法喬利(Ilaria Faccioli),葉嘉青譯,維京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4-6歲)
拿到這本書,肯定會先注意到封面上那顆圓滾滾的孕肚,軟軟的、彈彈的,忍不住想摸摸按按。更神奇的是,每翻一頁,媽媽的肚子就變得更凸、更大一些,就像真實懷孕過程那樣逼真,視覺和觸感的雙重驚奇讓人愛不釋手。作者巧妙利用立體書形式與明亮愉悅的圖文,生動呈現出媽媽與胎兒的十月漫長變化。故事氣氛洋溢期待與喜悅,用字遣詞也淺顯溫暖恰到好處,非常適合選做幼幼讀者認識生命的第一本書。【內容簡介➤】
●毛怪的日常
一起來挑戰過動兒的每日大冒險
文:林亞希,圖:許沛渝,五南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男孩毛怪總是坐不住、忘東忘西、頻頻打斷課堂活動……這些都是過動兒常見的行為表徵,除了接受專業醫學診療外,更需要旁人們的體諒與協助。這本書篇幅看似精短,卻舉出了許多貼近生活的故事實例,圖像描述亦簡要適切,小讀者看了之後會更知道如何與過動同學相處,打開接納眼光,邁開共融成長的第一步。【內容簡介➤】
●花園裡的北極熊
Little Bear
文、圖: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郭妙芳譯,阿布拉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0-3歲、學齡前(4-6歲)
男孩把迷路的小北極熊捧在掌中,眼光溫柔凝望,故事從這一幕美好的相遇開啟。熊兒一天天長大,任何帽子、口袋都再也裝不下,男孩縱使眷戀不捨,依然搭上分離的船隻,陪伴心愛的牠回去自己的家。
把北極熊縮得好小好小,像小娃娃般開始養起,這樣的奇思妙想肯定讓許多孩子都為之著迷。日漸茁壯的喜悅、呵護至極的心情,也都在安靜的圖像裡展露無疑。畫面裡不時出現美麗的紅,有時大面積揮灑,有時輕盈點綴,像是一種微妙的默契聯繫,把情感拉得更長更暖了。【內容簡介➤】
●銀箭號
The Silver Arrow
文:萊夫.葛羅斯曼(Lev Grossman),圖:崔西.西村.畢曉普(Tracy Nishimura Bishop),謝維玲譯,幼獅文化,340元
推薦原因: 文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當凱特收到11歲生日禮物時,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她沒想到素未謀面的舅舅居然應允她的請求,更沒想到送上門的是一輛貨真價實的蒸氣火車頭!然而,真正的驚喜與考驗從銀箭號發動的那刻才開始,凱特姊弟必須把許多動物運送到新的棲息地,協助牠們尋得最後生機,每當火車聲「嗒嗒嗒─叮!」清脆響起,便又是一段任務與難關來臨……
小小主人翁乘著神奇工具往想像世界駛去,與擬人的動物或物品經營友誼、攜手冒險,如此遵循古典套路的故事手法,卻因為作者優雅不俗的小說文筆以及結合環保議題的巧思,散發出迥然嶄新的文字氣息。隨著馳騁的情節與幻想,孩子能夠跟著角色脫離枯燥的現實,滿足闖蕩冒險的心願,也能感受到那埋藏於字句之中,所流露的懷抱自然、疼惜萬物的深深溫柔情懷。【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OB短評》#434 升級感官覺知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雄合味
橫跨百年,包山藏海,高雄120家以人情和手藝慢燉的食欲私味
郭銘哲著,木馬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樂
圖文並茂介紹高雄的本地料理店家與攤販,並從「合味」這個關鍵詞連結日常生活、在地認同乃至鄉土人情。此外書末附有相關指引的QR code,故亦具備實用旅遊指南之功能。【內容簡介➤】
●食常物語
以物語百味,畫寫100則飲食生活中的美好
葉懿瑩著,鯨嶼文化,60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全書每個跨頁呈現一種食物/食材與短文,翻閱時很容易就進入一物一世界的沉靜氛圍,也因為如此鄭重對待生活中理所當然的存在,留下重新感受生活的時間與空間。此書的「平淡」即是精華,而作者獨具風格的畫風與視覺詮釋,讓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飲食風景事物,亦有了靈光。【內容簡介➤】
●有托邦〔索隱〕
關於當下、生態與未來的文化想像
廖偉棠著,果力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當代散文雜記中,有一類屬讀書思考筆記,非嚴肅書評論說,亦非僅感時傷懷,而是同時帶有公共與私人書寫特質,要好看,得依賴寫作者的獨到見解與人格魅力。《有托邦》即具有上述特質與情調,33篇散文構成的7個主題系列,以遙想「十年後」至親與生命起始,透過豐富跨域的思考/感受與讀書/論說,介入生態、社運、生命哲學、AI等銘刻當代社會紋理的重要議題,提出精彩的辯證與閱讀上的陪伴。【內容簡介➤】
●藥品帝國
從阿斯匹靈到COVID-19疫苗的人類醫藥壟斷史
Owning the Sun: A People’s History of Monopoly Medicine from Aspirin to COVID-19 Vaccines
亞歷山大.柴契克(Alexander Zaitchik)著,許瑞宋譯,寶鼎文化,50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益
此書提出「救人救命的藥物,是否該受專利壟斷闢護?」這一道德倫理命題,自17世紀開始追溯製藥產業如何將公共需求轉為私人財產,也適時回應了COVID-19傳播期間、各國皆被捲入的疫苗生產與專利權議題。但此書並非聚焦道德辯證,而是紮實的製藥產業知識史,作者對專利提出批判性討論,亦不在提倡反對專利,是一部刺激公共思辨的佳作。【內容簡介➤】
●疼痛帝國
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Empire of Pain: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Sackler Dynasty
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著,李佳純、薄文承、劉北辰譯,黑體文化,7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對許多人來說十分日常熟悉的鎮痛劑,是怎麼進入到家家戶戶成為必備良藥的?若你期待得到透過嚴謹醫學制度化的答案,可要失望了。因為這本深度報導作品提供了一個瞠目結舌的驚悚事實:那是一個豪奢家族以謊言和行銷手段促成的。雖然書中主角薩克勒家族是個極端案例,但慢性用藥成癮並致死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正視製藥業的黑暗與用藥知識的培養。【內容簡介➤】
●嗅覺之謎
生物演化與免疫基因;社會學與文化史;品牌行銷到未來科技,探索氣味、記憶與情緒的嗅覺心理
The Scent of Desire: Discovering Our Enigmatic Sense of Smell
瑞秋.赫茲(Rachel Herz)著,堡壘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益
這是一部全面探究「嗅覺」的感官文化誌,幾乎涵蓋了所有與嗅覺相關的科學、生物、歷史、身心靈、消費、醫學領域的議題與知識,其博學程度帶來極高的閱讀飽足感。作者非常會選題,每個篇章都透過一個意想不到的主題進入,光是閱讀目錄就引發人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全面更新我們對嗅覺的狹隘理解。【內容簡介➤】
●邊境國
Piiririik
托努.歐內伯魯(Tõnu Õnnepalu)著,梁家瑜譯,一人出版社,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這部小說是台灣讀者認識、連結愛沙尼亞國族經驗的絕佳作品。書名上的「邊境國」指涉的雖然是防堵蘇聯共產政權擴張、位於西歐與俄羅斯之間的各個小國,其中包含本書的主角、剛剛脫離鐵幕後的愛沙尼亞,但其實也透露了作者對於歷史的批判反省:因為「邊境」成為一種橫亙在國家心理的象徵,讓「邊緣/中心」這樣的二元對立、位階關係深刻影響著社會內部發展。【內容簡介➤】
●瘋狂解析
從社會認知一次搞懂,憂鬱、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現代精神疾病的致病因子
Madness explained: psychosis and human nature
理查.班托(Richard Bentall)著,鮑曉萱譯,群學出版,8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此書以「瘋狂」為主題,實則在追溯醫學「理性」的演進系譜,討論圍繞著精神疾病的知識生產,如何將無法理解的事物漸漸病理化為基因、腦神經、血液等缺陷,以對瘋狂(情緒)與理性、正常與不正常劃出界線。雖身為臨床醫師,作者對於醫療化所有現象、並以治療為上的作法採取批判態度,並提出可能的多元認知作法。是一本更新讀者既有視野的佳作。【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