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家屋之內與之外:李欣倫讀平路《蒙妮卡日記》

平路的《蒙妮卡日記》收錄了15篇短篇小說,分為3輯,第一輯的敘事者多為女性,幽幽述說心事與情事;第二輯中,多數的敘事者為男性,以其角度見證世界史和科技史,包括了臺灣經濟奇蹟、複製人;最後一輯則廣幅了命運、改寫、夢境、創造等命題。即使小說描繪不同時代、不同性別的世界和視界,這些故事背後皆浮現了一個共同的輪廓:家屋。

展讀《蒙妮卡日記》,彷彿走進了城市中的公寓和辦公室,跨入他們(也是我們)的房間和空間。譬如〈蒙妮卡日記〉裡佈置溫馨的妮妮的房間;〈微雨魂魄〉中望著天花板水漬後,上樓進入陌生女子的房間;〈婚期〉裡對婚姻充滿憧憬的中文系女子,則寫過一篇〈愛情屋〉的短篇小說,無論單身、已婚、婚外情或寡婦,平路以細膩的文字架構家屋的同時,也帶讀者穿越了家庭史中無數個歡愉與沉默片刻,檢視生機與殺機的線索。


作家平路(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女性如此,男性亦然,除了三房兩廳的格局,家鄉的召喚總如鬼魅出沒,〈玉米田之死〉裡,死在玉米田的陳溪山是一則隱喻,藉由溯返童年時期的臺灣甘蔗田,身在美國而在婚姻(或職場)中動彈不得的男性,盼來了歸家的可能。

在平路筆下,對幸福、溫暖家庭的渴盼,甚至不是人類獨有的情感。〈猜猜,他想換些什麼?〉寫複製人的悲涼心境,即使身體淪為器官替換的農場,也隱隱透露對伴侶、穩定的家懷有終極渴望,因此在〈人工智慧記事〉中,被創造出來的機器人最終也想要創造生命,延續自我。

那麼,被創造出來的小說人物呢?〈歧路家園〉的題目不僅揭示了寫作是面對歧路的過程,從「家園」的命題和文中以「家:Yes?No?」的小標題來看,小說中的女主角對情愛抉擇的困惑,以及小說家對於命運的屢次改寫,都提供了不同版本的情愛與家屋想像。


Photo by Rob Wingate on Unsplash

但是,家到底是個什麼地方?熟知心理術並擅於拆解心靈密碼的平路,藉由文字帶領讀者反思:無論男女、成年、中年或老年,我們的情感地圖皆可回溯到童年時代,於是作者以精準的文字道出母親、女人與女孩間的幽微連結,如:「每個女人心裡頭都有一個小女孩。」探索自我的內在小孩,也是近年來心理諮商書常見的議題。

從這個角度看《蒙妮卡日記》,可以發現無論是對婚姻懷抱憧憬的女子、介入婚姻的小三,還是想像有個不存在的女兒,她們的愛與傷幾乎皆延續自原生家庭的創痛,那是受傷的第一現場,例如:女子的婚外情可能與父親當年的外遇相關;女主角對母親或繼母的畏懼及恨意,也影響了她對婚姻和家庭的想望(或妄想);又為了滿足內在那個無法被善待的小女孩,從想像中生出一個隱形女兒;甚至連機器人都需要被輸入活生生的童年經驗,使其更接近「真」人。

可見往事並不如煙,反而始終鬼魅般地纏祟著浮世男女,若對照於書寫身世之謎的散文《袒露的心》,即可讀出鉤沉童年經驗,進而對「我是誰」永不停歇的探尋,彷彿是平路念茲在茲的課題。

那麼,平路又如何發揮說故事的高超技藝,讓讀者一步步走入愛/情屋?此書的幾篇小說裡都有個待解謎團,不少故事縈繞著懸疑的氛圍,無論是從天花板逐漸擴大的水漬、最終死在玉米田的男人,死去的生命遺下諸多線索,既吸引讀者進入追索的過程,又能滿足讀者拼湊故事全貌的渴望。

不僅死亡,老、病描述也具力道,〈婚期〉裡被照顧的母親隨著年歲卻越活越年輕,相較於母親斑點的淡化,女兒臉上卻莫名長出黑斑,奇詭的細節強化母女衝突,隱約挑戰著老與少的邊界和定義。〈血色鄉關〉中重複述說當年勇、卻回不去了的忠貞黨員,耐心陪伴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七/老妻,然而比起患者的痴呆和遺忘,老男人的猜疑和脆弱是否也反顯了時代創傷?於是讀者雖從一個水漬般的細瑣細節走入主角的愛/情屋,最終卻翻出了壓在箱底的婚姻實錄,目睹一刀未剪的家屋劇場。更驚悚的是,這些片段彷彿似曾相識,即使《蒙妮卡日記》是舊作結集,但卻那麼真實地貼近了你我的家,目睹新鮮的傷口持續冒出血液。

家屋內外的愛與不愛是個問題,吸引眾男女透過卜算(〈紅塵五注〉)、時間的推論與辯證(〈愛情二重奏〉),試圖將惶惶然的自心,安放在一個距離死亡最遙遠的、歲月靜好的假設與假象中。

家屋之內如此,家屋之外亦如是,始終關照細節的平路細膩描繪了發生在家庭的愛、痛和殺機,進而以同樣的目光聚焦社會,放眼世界。具豐富媒體經驗的平路,以老夫人的口吻,敘寫媒體如何略過她的智慧機伶,放大無關緊要的時尚花邊,而老夫人也深諳於此,了解民眾需求的她知道「全國人民沒有比現在更需要一張照片」(〈百齡箋〉);又「臺灣化」一詞從堅強賭性、經濟力到流行病的多義性,最終指向眾人對歷史記憶的遺忘(〈臺灣奇蹟〉),即使走出家屋,平路以一篇又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帶讀者回看銘記在歷史中的步履,而每一步的選擇皆面向並決定未來。由此來看小說最後一輯中關於創造、運算、宿命之議題便饒富興味,這些關鍵詞共同構成了一個深刻提問:你所想像或創造的,會是什麼樣的未來?

於是,讀《蒙妮卡日記》,彷彿走進一個又一個眾生的愛/情(樣品)屋,裝載了所有你能想到與想不到的情感靜物和情緒活物,在家屋之內,又在家屋之外。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蒙妮卡日記
作者:平路
出版:聯經出版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平路
本名路平。當代最卓越的作家之⼀,無論創作的技巧、⽂字的錘鍊、形式的多元、題材的縱深,都深具出入時空開疆拓⼟的成就。

出⽣於臺灣⾼雄,臺⼤⼼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學碩⼠。曾從事數理統計專業、於媒體界服務、任香港光華⽂化新聞中⼼主任,並曾在臺⼤新聞研究所與北藝⼤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曾獲金典獎、金鼎獎、吳三連獎;第22屆國家⽂藝獎;⾦⽯堂2021年度「風雲作家」。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9-26 11:00
東亞書房》小説家似鳥雞挑戰本格推理新境界,閱讀本作請將「常識」捨棄,及其他藝文短訊

【作家動態】

■著有《因故冬天出門》、《一〇一教室》、《戰力外搜查官》等作,寫作風格幽默又充滿節奏感的日本推理小説家似鳥雞,9月初發行後設虛構《小說的小説》(角川出版)。「閱讀這部作品時,請將『常識』捨棄。」一般讀者所熟知的「小說」,通常建立在各式各樣「前提」而成立,似鳥透過〈立體的樹叢〉、〈文化差異〉、〈無小說〉、〈日本最後的小說〉等篇章,書寫各種「無視規則」的超次元小說,挑戰本格推理的新境界。

著有《冬雷》、《銀花之藏》等代表作的小說家遠田潤子,本月初推出新作《柔卡絲塔的搖籃》(中央公論新社)。新銳建築家青川英樹成長於一個薔薇花盛放之家,家中有美麗的母親與專注事業的父親,雖也有個與母親關係不太融洽的妹妹玲子,總歸來說還是個普通的家庭。英樹的事業與婚姻生活皆一帆風順,但自妻子美沙懷孕並生下兒子以來,英樹的母親便出現異常的干涉行為,一點一滴累積起衝突,讓原本平和的家庭開始崩壞。

曾透過《雪之鐵樹》、《Oblivion》等作品刻畫各式家庭問題的遠田,此次援引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中,既是伊底帕斯的親生母親、卻又意外成為他的王后柔卡絲塔的典故,描寫母親的問題、婆媳的張力,以及複雜的母女及母子關係。


小說家遠田潤子推出新作《柔卡絲塔的搖籃》(右圖來源:honsuki,前川政明攝)

■以《半澤直樹》、《下町火箭》、《民王》等作創下無數佳績的暢銷作家池井戶潤,今年秋天以新作《隼消防隊》(集英社),挑戰「田園」小說的新領域。放棄繼續在東京生活,選擇搬回亡父故鄉「遊隼地區」的推理作家三馬太郎,某天與當地居民在居酒屋舉杯暢談,並被邀請加入小鎮的消防隊。成為消防隊一員的他,卻漸漸察覺到,恬靜悠然的鄉村生活背後,實則存在著不為外人知的祕密。池井戶這次以偏遠的鄉村聚落為舞台,書寫一場推理小說家與連續縱火犯之間的精彩對決。

■著有《禁忌之森》、《愚者之毒》、《少女夜行》等代表作的日本小說家宇佐美真琴,於今年9月中推出長篇小說新作《龍舌》(新潮社),訴說超越時代的奇幻物語。「無論是這個世界翻天覆地的改變,還是你的出現,皆自久遠以前便已注定。」在古代中國,一名男子渴望毀滅世界的怨念,催生出「龍舌」。這個寄宿在古井中的奇妙生命體,歷經漢、唐、明等朝代,游離於歷史的夾縫中,漸漸變為未知的、令人害怕的存在。時機成熟、龍舌現世後,「災禍」亦將降臨世間。宇佐美透過男女主角的冒險,講述一部圍繞著愛與恨、因與果的恐怖懸疑羅曼史。


小說家宇佐美真琴推出長篇小說新作《龍舌》(左圖來源:realcoffeebagco

■《邪魔》、《空中鞦韆》、《家日和》、《新冠肺炎與潛水服》作者奥田英朗,於本月底推出全新長篇犯罪小說《River》(集英社)。流經群馬縣桐生市與櫪木縣足利市的渡良瀬川河岸邊,接二連三出現女性的屍體。與十年前未破案的連環殺人案近似的手法,讓整個城鎮為之戰慄。這是同一個犯人所為,還是出現了模仿犯?過去曾被當成嫌疑犯的男人、負責調查案件的前刑警、因為女兒被殺而長年執著於搜捕犯人的父親、年輕的新聞記者、行事作風異於常人的犯罪心理學者、新的嫌疑犯們,隨著這些人的行動,真相會如何破繭而出呢?奥田以橫跨十年的糾結與悔恨,譜寫一齣關於人性罪業與情感的精彩群像劇。

■曾出版《仲藏狂亂》、《吉原手引草》等文學獎得獎作,在戲劇、評論、寫作等領域成就斐然的松井今朝子,繼《壺中的回廊》與獲得渡邊淳一文學獎的《芙蓉的干城》後,終於在本月初發行昭和三部曲完結篇《愚者的階梯》(集英社)。

昭和10年,満州國皇帝溥儀訪日,並觀賞了龜鶴興行在迎賓典禮獻上的歌舞伎名作《勸進帳》。雖然舞台一切順利,但該演出卻在事後受到國粹主義者彈劾,認為台詞過於不敬。隨著抗議與恐嚇信紛湧而至,龜鶴興行的主管川端也被發現吊死於舞台上。為了釐清一連串的事件以及川端死亡的真相,刑警薗部及擔任大學講師的江戶歌舞伎狂言作者後代櫻木,皆被捲入了這場巨大的謎團中。松井將故事奠基於她所熟知的歌舞伎領域,以此創作出一部令人驚嘆的時代懸疑故事。

■著有《女王不歸來》、《虛假之春》、《紫羅蘭之家的罪人》等暢銷作品的推理小說家降田天,在上個月底推出連作短篇集《事件終結》(集英社),訴說悲劇的後日談。某年歲末,在地下鐵S線內,一名男子突然手持利刃向孕婦揮砍,最後將一旁介入協助的老人刺殺。這場震撼社會的無差別殺傷事件後,被捲入意外的群眾,理應回歸日常生活。然而,對一部分的人而言,這卻不是終結。

擔任企業員工的和宏,在意外發生時撒腿就跑,被路人拍到後發到社群媒體公審。被砍傷的孕婦千穗,雖然只受到輕傷,但在意外之後,卻突然表示「能看見鬼魂」。對於事件發生前的行動感到後悔的女高中生響,為了踏出新的一步而下定決心。而為保護孕婦而挺身制止暴徒的老人,實則懷抱著某個理由。降田在6個短篇中,以「只是剛好在場的人」的視角 ,講述這些偶然參與者不可思議但又帶著某種哀切的經歷。

■曾出版《隱蔽搜查》、《ST警視廳科學特搜班》系列,名下超過上百部著作的日本暢銷作家今野敏,本月初發行黑道系列第3部:《黑道歌姬》(實業之日本社)。《超弱刑警暴甘糟》的主角甘糟達夫,這次將和一臉兇樣宛若黑道的前輩郡原虎藏,一同潛入疑似偷偷兜售禁藥的爵士樂俱樂部。到了會場的兩人,不知不覺被舞台上的歌手星野愛吸引了注意。這個具有美妙歌聲的歌姬,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身分呢?而生性膽小的刑警甘糟,這次又將帶來什麼樣啼笑皆非的故事?

【業界新聞】

■今年初在「小學生的童書總選舉」奪得冠軍、累積銷售突破400萬冊的《神奇柑仔店》(偕成社),本月中發行系列作第18卷。《神奇柑仔店》講述經營柑仔店「錢天堂」的詭異老闆紅子,透過前所未見的神奇零食,解決顧客人生煩惱的故事。

第18卷與過去系列不同的是,內容不再聚焦於柑仔店及造訪的顧客,而是透過時代及舞台的跳躍,揭露紅子帶著零食走商的過往經歷。作者廣嶋玲子以戰國時期的妖刀糖、江戶時代的舌鼓、大正時期的夢糖、昭和泡沫時代的景氣蛋糕等,呈現充滿歷史氛圍的夢幻點心物語。

■看《東京卍復仇者》居然也可以學漢字?原作單行本累計超過6500萬冊的動畫《東京卍復仇者》,8個月中推出漢字學習手冊《東京卍復仇者:複習(ㄔㄡˊ)漢字學習帖》(講談社),在日本社群網站引發話題。這本教材結合了《東京卍復仇者》的故事劇情,讓學生在閱讀故事文章的同時,學習當中使用的漢字,並熟悉其書寫方式,輕鬆回顧小學階段的1026個必學字彙。

【得獎消息】

■今年8月25日,中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每3年評選1次的鲁迅文學獎,公佈第8屆評選結果,日本作家藤澤周平創作、資深譯者竺祖慈翻譯的散文集《小說周邊》,榮獲該獎項中的文學翻譯獎。這是繼2007年大江健三郎的小說《別了,我的書!》以來,第二次有日本作家在魯迅文學獎榜上留名。藤澤透過 《小說周邊》這部作品,訴說關於家鄉山形縣鶴岡市的幼年回憶,以及自身對創作的思考。據《天津日報》記者仇宇浩報導,評審委員以「娓娓道來,充滿沉靜和智慧」評述藤澤的作品,並稱竺祖慈的翻譯「老到傳神,可謂達到了與作者相同的心境」。

■第1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評選結果於8月底出爐,青山文平以小說《深深著迷》(暫譯)(德間書店)奪得本次大獎。現年74歲的青山曾以《我們的水晶宮》、《白樫樹下》、《鬼自不必說》、《娶妻》等作橫掃日本各大文學獎。去年底出版的江戶時代小說《深深著迷》,講述一名男子迷戀著試圖刺殺自己的女人的故事。

從鄉村到江戶打拼、在工作中不知不覺年過40的男主角,某天奉命將與主人有肉體關係的女使阿芳送走,阿芳卻在他初嘗禁果的當夜將他刺殺後不知所蹤。倖存下來的男主角,對這個刺殺自己的女人念念不忘,並且為了尋找她,而在江戶最底層的風月場經營起一間又一間的娼館。青山透過主人公風生水起的事業,以及他對阿芳一廂情願的迷戀,勾勒出一幅極具魅力與寫實感的江戶時代繪卷。

■第58屆谷崎潤一郎獎亦於8月底公布評選結果,小說家吉本芭娜娜憑藉去年底推出的短篇集《厚手套與哀憐》(新潮社),成為本屆獎項得主。即便歷經重要之人的死亡、懷抱無法痊癒的喪失感,人依然會活下去。冷冽冰寒的赫爾辛基,由歷史的重量層層堆砌的羅馬,吹著南國香甜的風、植物終年翠青的台北,在不斷運轉的地球上,無數的邂逅持續發生。吉本以細膩的筆觸,描摹微光照拂、溫柔滿溢的6個短篇。她寫道:「這是如今的我能寫出來的最好的一本書。」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392 溫婉相伴左右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用青春換一場相逢

郭強生著,天下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熟悉小說家的讀者,或許已在他過往作品裡感受到記憶、離散、情慾、認同、成長、暮年等主題,以及作家深刻塑造的、一個個漂泊的身體與心靈。有了此認識前提,讓這本散文集讀來有種見到「老朋友」的感覺,或許也就是書名中的「相逢」。對於情慾啟蒙與認同的描寫,則透露了作家身處的時代經驗與掙扎,讓那裡頭的「青春」似乎也是過往小說人物的青春,讀來有種溫柔又悵然的抒情質地。【內容簡介

香氛學

氣味、芳香、香水,探索人類最私密的嗅覺感官世界
The Essence - Discover the World of Perfume
Gestalten出版社著,韓書妍譯,積木文化,120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樂  
這本看似風尚型錄的精裝出版品以「香氛學」為題,開篇就是硬蕊的嗅覺學理、文化性、生物性的知識性文章,將「香氛」與身心靈、情感、性別、異國、權力等面向的連結細細鋪陳。因出版機構的屬性,此書有一半篇幅著重在產業面(企業、品牌、人物)的介紹,但依舊透過專業性的視角,拓展了我們對香氛的認識。【內容簡介

寶島(上、下)

宝島
真藤順丈著,高詹燦譯,木馬文化,599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軍軍事託管,以及沖繩的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對於當代日本而言無疑是重要而敏感的政治與社會問題。本書以二戰結束後,美軍占領下的沖繩為舞台,從不願投降而被沖繩當地視為英雄的「戰果撈客」,帶出嘉手納幼女案等爭議話題,在小說的故事性、文學性之外,亦體現出作者對於現實議題的人文關懷。【內容簡介

搜查瑠公圳(上)

瑠公圳文創事業著,原動力文化,260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1961年2月爆發的瑠公圳分屍案,曾在台灣社會喧騰一時,成為當時上至總統政要、下抵販夫走卒的談資。各家媒體記者為了博取版面,不惜爭相「紙上辦案」,誤導輿論,懷疑無辜的柳哲生將軍等人為兇手。最終真兇雖得以落網,但媒體謠言對柳將軍等人的聲譽已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本書以此案為基礎,進行情節改編並繪製為漫畫,引人入勝之外,也引導讀者重新檢視戒嚴時期台灣社會的特殊時空背景,從而觀照「假新聞」、「帶風向」等當代議題。【內容簡介

不只是房子

社會住宅城市生活新關係
劉柏宏編,左岸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益 
社會住宅一直是「居住權」、「居住正義」的一種實踐方式,亦牽涉到弱勢階級與社會歧視等不只是「居住」的議題。此書不以政策或概念為討論主軸,而是呈現社宅相關人物組織的真實想法與心境,不將社宅視為「窮人的房子」,而是都市生活與在地社群共構的社會能量之所。社宅的住民與計畫人員、國外超乎社宅想像與限制的方案、現今居住相關數據知識,方方面面展現這個議題的多元與重要性。【內容簡介

你值得好好悲傷

我們都是自殺者遺族
We’re all suicide bereavement
高璿圭著,馮燕珠譯,春光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這是一本有關「好好哀悼」是怎麼回事的陪伴佳作。以「自殺者遺族」為主要討論主題,但讀來可橫向連結各種與失去、創傷、罪惡感、後悔有關的生命經驗。一個個遺族的悲傷情緒與訴說記錄,讓此書有如一份情感檔案,在同一類型的悲劇事件中,每個人都經歷不同階段的情感反應,每個人也都有其獨特歷程。因此哀悼不應急於走向「終點」,每個人的每種感受與過程都更值得重視。【內容簡介

留住相愛,停止傷害

臨床實踐的失智症照顧方案,陪伴患者也照顧自己,走出情感疲勞,找回生活平衡
二花小姐(劉波汶)著,高寶書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益 
近年有更多聚焦「照顧者」議題的關懷著作,此書以「失智症」照護為題,因此疾病的特殊性更讓照護議題擴及溝通語言、生活認知、睡眠與環境等具體面向。從第一部分將失智症換位為「記憶障礙」來思考與應對,討論失智症患者為何經常強烈要求要「回家」的癥狀反應,到放下控制權與獨攬責任的照護態度,觸及失智症照護者的核心問題,讀來受用也溫暖。【內容簡介

不要忘記我

我與阿茲海默阿嬤的公路逃亡之旅
Ne m'oublie pas
艾莉克斯.葛杭(Alix Garin)著,吳平稑譯,臉譜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益 
一時興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著阿茲海默阿嬤出遊,順道邂逅了真愛,這本清風般的圖文處女作,既是叛逆的及時行樂,又是逃逸的海闊天空,情節與畫風都讓人懷想起同樣系出比利時的《丁丁歷險記》。大疫年代,又是壓迫又是通膨,世界也太需要這樣的不顧一切了。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Openbook閱讀誌》是台灣少數以非營利方式運營的專業閱讀媒體。我們正在準備改版網站,希望它能更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也更貼近閱讀本身的節奏與思考。我們誠摯邀請您填寫這份問卷,花 5 分鐘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