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書房》沖繩歸還日本50週年,繪本《被捲入沖繩戰的少年》鮮明重現戰事,及其他藝文短訊

【時令繪本】

■今年是沖繩歸還日本50週年,著有《不可思議的朋友》繪本作家田島征彥推出新作《被捲入沖繩戰的少年》(なきむしせいとく 沖縄戦にまきこまれた少年の物語)。田島用「型繪染」的作畫手法鮮明地重現日軍和美軍在沖繩本土的戰事。本書背景設定在1945年,8歲男孩せいとく的父親和兄長被徵召離家,せいとく隨著母親和妹妹一路往南逃,途中卻和她們失散,而愛哭鬼男孩在經歷過戰爭後,也變得不再哭泣⋯⋯

田島雖然不是沖繩人,卻深受當地的歷史和風土人情吸引,40年來不間斷前往沖繩。他曾經和經歷過沖繩戰的居民交流,對方說小時候因戰爭被迫逃難心有不甘,緊咬著家中的柱子不肯鬆口離開。這段往事在田島心中餘波盪漾,加上有感於日本近代美化戰爭的說法逐漸增加,同樣也是戰爭世代的田島希望能夠創作繪本,再現戰爭中無辜平民被捲入戰爭,極力擺脫無邊恐懼的掙扎,藉此傳達作者的反戰意識。曾經被美軍實質統治50年的沖繩儘管已經回歸日本半世紀,依然要面對去軍事化的難題。書名中的「被捲入」,呼應了沖繩因地理位置從琉球王國降格為日本的一縣,在近代又成為美、日軍軍事活動重要據點的無奈。


《被捲入沖繩戰的少年》內頁(取自amazon

■梅雨季即將進入尾聲,很快又要迎接颱風和雷陣雨了。在潮濕的季節只要稍不注意,家中角落大概就會被各種「香菇」占領了吧~雖然發霉很令人厭惡,但要是從自然的角度來觀察,會發現包含黴菌、菇類在內的真菌其實具有超乎想像的能力,甚至可以呼風喚雨!不相信的話請看看繪本《Mushroom Rain》(菇菇之雨)。

作者Laura K. Zimmermann是大學教授兼兒童讀物作家,她在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菌菇的神祕功能,例如在地底下互相通聯的菌絲網,還有菌菇如何製造螢光物質散發詭異光芒,有些菌菇甚至還會發出口香糖或楓糖漿的味道來吸引人。書後附錄介紹了菌菇的研究資料,原來它們的孢子能噴發出10億顆以上,試想一群菌菇一同噴發的孢子量有多驚人!孢子除了是繁殖工具以外也是優質凝結核,上升到高空後能讓水氣攀附成雲降雨,以利孢子傳播生長,下雨天過後容易到處發霉就是這個原因。本書繪者Jamie Green捕捉到菇菇的魅力,不管是樸素的菌菇或是在黑暗中散發著詭異氣氛的菌菇,看起來都十分誘人,讓人想要靠近一探究竟。


《Mushroom Rain》內頁(取自amazon

【新書問世】

■以《遇見虎靈的女孩》獲得紐伯瑞獎的作家泰.凱勒(Tae Keller)推出新作《Jennifer Chan is not Alone》(珍妮佛.陳並不是獨自一人)。平淡的小鎮因為轉學生珍妮佛的失蹤而掀起一陣波瀾,而主角瑪洛莉想辦法從珍妮佛的日記中挖出線索追查她的下落,但瑪洛莉在乎這起失蹤案件,是因為她在乎珍妮佛嗎?

本書分為現在、過去兩線進行,在珍妮佛還沒轉學過來之前,關於她的八卦已經滿天飛,例如她曾經用空手道手刀把同學劈到住院、媽媽是個通緝犯等等。實際見到面之後,瑪洛莉發現珍妮佛雖然並不像傳言所說,卻也不是個普通人:她做事不在乎外界觀感,而且還相信外星人的存在,讓她在校園中成為被霸凌的對象。瑪洛莉原本對珍妮佛充滿興趣,後來卻成為霸凌她的一員。究竟珍妮佛失蹤是因為跟外星人接觸,還是因為被霸凌呢?本書在解開珍妮佛下落之謎的同時也剖析加害者的心理,作者沒有把霸凌者都寫成壞人,而是細細刻畫角色的行事動機,這並非替他們開脱,而是想讓讀者知道,當每一個人都做出錯誤的小選擇,會累積成多麼可怕的後果。

■著有《翠翠掉下去了》的凱迪克獎繪本作家科瑞.R. 塔博(Corey R. Tabor)推出新作《Sir Ladybug》(瓢蟲騎士)漫畫,主角瓢蟲騎士和他的蝸牛隨侍、傳令兵鼠負(roly-poly)出發冒險,途中遇到了一隻不想被「怪獸」吃掉的毛毛蟲躲進了隨侍的蝸牛殼裡,而所謂的怪獸——其實只是一隻黑面山雀——也很有耐心地守在蝸牛殼外,等毛毛蟲出來一口吞下肚。

再這樣耗下去,騎士一行人都不用冒險了呢,於是瓢蟲騎士決定烤一模他最拿手的檸檬蛋糕餵飽山雀,解決了僵持不下的局面。這次的新作和繪本相當不同,漫畫分鏡如動畫般流暢,讀者可以從鼠負和蝸牛一搭一唱亂出主意的場景,見識到塔博編寫搞笑及吐槽對白的功力。本作預計會發展成系列作,第2集《瓢蟲騎士與女王蜂》以及第3集《瓢蟲騎士與書蟲》將在下半年推出。


《Sir Ladybug》內頁(取自amazon

■日本出版社「世界文化社」發行了百年名作(100年読み継がれる名作)系列的最新2冊故事集,收錄新翻譯的安徒生與格林童話的故事,內容包含讀者耳熟能詳的〈拇指姑娘〉、〈人魚公主〉,以及〈小紅帽〉、〈長髮姑娘〉等作。這套百年名作系列重新包裝出版廣泛閱讀的經典讀物,取材範圍不只有西方的童話故事,也包含日本的兒童文學作家,例如宮澤賢治,以及早逝的新美南吉。

本次新作的封面繪製者分別為繪本作家くらはしれい(倉橋伶衣)以及著有《Mou》、《城の少年》的Naffy。台灣觀眾或許還不熟悉くらはしれい,她的作品包含插畫集《夢之子》、《王さまのお菓子》(國王的點心),前者已有中國出版社翻譯上市。倉橋的作品中經常可以見到孩子和動物的主題出現,頁面翻動之間瀰漫著濃濃的懷舊風情。


「百年名作系列」最新2部作品《安徒生童話》(左)和《格林童話》出版。

【跨界合作】

■Netflix的青春校園劇《戀愛修課》(Heartstopper)第一季在4月推出後,受到廣大影迷熱烈迴響。兩個可愛少年查理和尼克之間的純愛氛圍,加上呼應原作的漫畫框線和小花效果提供了十足的沉浸感,能夠讓人忘卻現實生活的人際焦慮。本劇改編自漫畫家/作家艾莉絲.歐斯曼(Alice Oseman)的同名網路條漫作品(webtoon)。歐斯曼本人出任編劇,年僅27歲的她已經累積了10年的創作歷程,作品包括小說和漫畫。

歐斯曼的創作世界中,角色們彼此互有關連,例如小說首作《Solitaire》的主角是查理的神祕姊姊多莉,第二部小說《Radio Silence》的主角是查理的睿智好友Aled Last。角色們在歐斯曼筆下的文字、圖像世界中來回遊走,探索青少年的課題,例如學業、人際關係、外型、性向、壓力和心理疾病。雖然作品碰觸沉重的議題,但整體維持在輕快明確的調性,個性鮮明的角色們彷彿真正活著一般,替無法坦率的孩子們代言說出心事。

■曾經執導喜劇片《新手人生》、《20世紀的她們》的導演Mike Mills,去年推出的感人作品《C’mon C’mon》以4本兒少、親子讀物為劇情推進主軸,劇作頗受好評。演員瓦昆.菲尼克斯飾演記者強尼,走訪美國各地,訪問孩子對於未來的夢想。強尼姊姊的9歲兒子半路加入訪談工作,一開始只是充當小幫手,接著侄子反客為主訪問舅舅,讓他說出更多心裡話。強尼在記錄孩子夢想藍圖的同時,逐漸面對兒時創傷,思考成長過程中的痛苦與愛之間的關聯。

或許成人需要透過孩童天真叩問的力量,才能對過去劃出一刀又迅速止血吧。劇中強尼朗讀繪本給侄子聽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朗讀的繪本是Claire A. Nivola在2014年出版的《Star Child》,故事主軸和劇作本身相呼應:天上的一顆星星深深被地球的活力吸引,轉世成一名小男孩。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星兒不得不離開,但他在飽嘗人生滋味後知道,他深愛著這個美麗又奇怪的世界。繪本因電影上映之故獲得改版重新上市的機會,色彩經過重新處理,並且增添新頁面。有趣的是,替繪本再版的不是出版社,而是獨立電影公司A24,也就是《C’mon C’mon》的製作公司。


《Star Child》內頁(取自a24films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吳品儒(譯者/節目企劃/創作者)
2022-06-19 10:00
童書短評》#90 陪孩子挑戰腦內味蕾,大口吃下新鮮知識

大口大口吃掉一半

ぱくぱくはんぶん
渡邊鐵太著,南伸坊繪,許婷婷譯,小山丘出版,329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國小低年級(7–8歲)
香噴噴的蛋糕出爐,奶奶出門前特地交代:「要留一半給我喔」,爺爺乖乖照辦了,只是當小貓、小狗、小雞、松鼠、蜜蜂都一個接著一個聞香而來,吃掉了一半一半再一半,剩下的「最後一半」已經不夠塞牙縫啦!怎麼辦呢?
這是個看似簡單卻非常高明完整的故事,俐落又帶些拙趣的線條與用色,在大幅留白上顯現張力。登場角色個個討喜,恰如其分詮釋戲分,讓人眼光離不開。最後的幽默溫暖收尾,讓奶奶與讀者們一起轉怒為笑,皆大歡喜。【內容簡介


《大口大口吃掉一半》內頁(小山丘出版提供)

好想吃一口

餐桌上的世界地圖
DAJ GRYZA
亞歷珊卓.米契林斯卡(Aleksandra Mizielińska),  丹尼爾.米契林斯基(Daniel Mizieliński),  娜塔莉亞.巴拉諾斯卡(Natalia Baranowska)著,閻柯彤譯,小天下出版,120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9–10歲)、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一本讓人眼睛離不開、口水也流滿地的知識繪本,每頁都飄散出不同的香料鑊氣,請務必做好味蕾迅速轉台的準備!《地圖》作者波蘭夫妻檔這回用「食物」繞行地球一圈,精心蒐羅並繪製了26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故事以及地方特產菜餚,有些是我們熟悉的滋味,有些則打破想像挑戰舌尖。內容豐富飽滿堪比百科全書,還有簡易食譜讓小讀者們可以捲起袖子煮入鍋吃下肚,視覺味覺雙管齊下,享受這一書一桌的各方絕妙好菜。【內容簡介


《好想吃一口》內頁(小天下提供)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

再見,索亞!以信念燃亮夢想的旅程
Saving Sorya: Chang and the Sun Bear
阮莊(Trang Nguyen)著,吉特.茲東(Jeet Zdung)繪,王念慈譯,菓子文化,66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儘管不被看好,女孩依然堅守初衷,成為一名走入叢林的動物保育員,竭盡心力拯救馬來熊,用溫柔目光護送牠返回山林,成就一場美麗善良的相遇。這本改編自真人實事的越南作品,藉由流暢豐沛的圖像訴說人類與動物的相守相惜,作者揉合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專業知識,把故事說得邏輯清楚且平易近人,字裡行間讀得到真感情,篇幅雖長卻毫無雜沓之感,令人驚艷不已。【內容簡介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內頁(菓子文化提供)

書怎麼做出來的?

What Do Authors and Illustrators Do?
愛琳.克利斯提洛(Eileen Christelow)著,海狗房東譯,小麥田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9–10歲)、小學高年級(11–12歲)
關於書本內容創作的所有疑難雜症,這本書通通有解,舉凡:靈感哪裡找、開頭怎麼寫、故事如何吸引人;分鏡怎麼畫、構圖如何安排、封面字體裝幀整體設計……乃至寄信給出版社、如何與編輯相處溝通等等,都有詳實清楚的步驟指引。猶如圖文並茂的葵花寶典,讀完保證功力大增,讓孩子躍躍欲試放手創作,同時對作家與插畫家的工作日常也會有更清楚的想像輪廓。【內容簡介

小兔子過橋

墨雨著,張元綺繪,小山丘出版,299元
推薦原因: 趣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國小低年級(7–8歲)
吊橋又長又高又晃,小兔子不敢走過去,試了好幾次都半途而返。三隻路過動物好心傳授方法,每一招都挺管用的,眼看河岸又只剩下自己,小兔子要如何戰勝恐懼,成功抵達另一段呢?故事看似單純,字句簡短淺白,卻有著獨幕劇般的張力,節奏層層推進,道盡孩子心中的百轉千迴。對於未知或害怕的事物,掙扎與猶豫是正常反應,雖然知道要克服,但勇氣卻還在路上,請再給他們多一些時間去練習。【內容簡介

長大是什麼呢?

おおきくなるっていうことは
中川宏貴著,村上康成繪,陳瀅如譯,維京出版,28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國小低年級(7–8歲)
長大是什麼呢?是長出新牙齒,是頭髮沾滿泡泡也不在意,是能溫柔對待比自己小的孩子,是跳下樹前先想想會不會危險……脫口而出的率性回答,每一句都貼近孩子內心,精準捉住生命某個意識時刻,感受成長殷殷喜悅。
對於孩子來說,只要今天比昨天多一些,不再煩惱敢不敢會不會,就是長大,這本書完全傾聽且表達了他們的理直氣壯。而大人們讀了之後,是否也心泛點點漣漪,有著不一樣的答案呢?【內容簡介

咦,山頂有牡蠣化石

Un millón de ostras en lo alto de la montaña
艾力克斯.諾奎斯(Alex Nogués)著,蜜倫.阿希恩.羅拉(Miren Asiain Lora)繪,字畝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知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11–12歲)、國中
8500萬年前的牡蠣,為什麼會變成化石出現在3000公尺山頂上呢?是自己從海底爬上來,還是被風雨帶上來的呢?這本以「地質學」為主題的知識繪本,以事實為起點,同步啟動故事與解說,帶著好奇的小讀者一層一層向下挖,剖視地層中的種種蛛絲馬跡,尋找謎團背後的答案。問答式的文字內容,讓知識讀起來艱澀少一點,趣味多一些;細緻鮮活的色彩插圖,精彩濃縮億萬年史,說教少一點,感性多一些,整體讀來耳目一新。【內容簡介


《咦,山頂有牡蠣化石》內頁(字畝文化提供)

好朋友俱樂部 1+2

Les Club des Amis 1+2
蘇菲.葛莉薇(Sophie Guerrive)著,賈翊君譯,上誼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9–10歲)、小學高年級(11–12歲)
小蛇、小熊與小鳥,3隻各有花名的動物好朋友,把整座森林變成了專屬遊戲場,興起時一起闖禍一起流浪,疲累時一起冬眠一起賴床,不管多麼離譜的冒險或瘋狂的試煉,都在他們不按牌理出牌的巧妙接招下順利達陣。清淡的筆觸配色與輕快的漫畫分格,恰到好處呈現出3個角色之間的情意溫暖,在幽默與童心的外放氣氛中,散發一股舒爽的美感,讓人讀了眼笑心花開。【好朋友俱樂部1:內容簡介】【好朋友俱樂部2:內容簡介


《好朋友俱樂部》內頁(上誼出版提供)

解憂夢境書

The Unwinding and Other Dreamings
潔琪.莫理斯(Jackie Morris)著,韓絜光譯,大塊文化,499元
推薦原因: 文   圖 
適讀年齡:高中職
夢境從黑夜出走,無聲輕巧落定紙頁,成了這本優美細緻的書。打開扉頁,猶如鬆綁現實韁繩,一秒遁入朦朧氤氳的平行時空,隨著亦幻亦真的畫面,觸電似地感受到那無以名狀的悸動。毋須拘泥於書裡的文字情節,甚至略過也無妨,因為夢本來就毫無公式或道理可言,儘管放膽讓圖像帶路,解放自己的詮釋與想像。【內容簡介

我的第一本宇宙學

My First Book of the Cosmos
文:沙達德.凱德-薩拉.費隆(Sheddad Kaid-Salah Ferron),圖:愛德華.阿爾塔里(Eduard Altarriba),朱慶琪譯,三民書局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國中(11-15歲)
重力、蟲洞、暗物質、大霹靂說……這些看似神秘又艱澀的宇宙名詞與學說,都以清晰厲害的圖解面貌呈現讀者眼前,不管是完全零基礎的孩子或是想惡補知識的大人,只要順著版面圖像一路往下讀,保證都能跨越障礙,享受探索星空的樂趣。要把複雜的學問講得清楚近人,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本書不只恰如其分做到,還展現了理性解說與人文美感的雙重力量,實在不容錯過。【內容簡介


識性.味性.學性.像表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書評》一場追索消逝神靈的田野調查:讀梨木香步《海幻》

若曾著迷於梨木香步《家守綺譚》、《冬蟲夏草》等作中人類與自然幻物從容相處、彷彿兩者融合於日常生活的神祕氛圍,必然會對《海幻》感到興味昂然。然而與《家守綺譚》不同的是,《海幻》故事開始的時間點是一切神話、法術、物耳師、鬼怪、神靈都已消失不見的遺跡時代,卻又尚未抵達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在此刻,現實猶如凌厲的海風,將過去萬物有靈且難以打破的奇異世界生生劈出缺口,促使讀者必須意識到殘酷現實的存在,也必得和主角持續不斷地行動、探查與旅行。


(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故事描述名為秋野的人文地理學者,前往形狀如同海馬的遲島進行「雙屋」的研究調查,如此單純的故事線,卻讓我苦思多日不知該如何撰寫這篇書評才好。主要原因在於,梨木香步擅長緩慢從容的景物描述,其文字更有著特殊的氣味,能夠帶領讀者悠遊小說場景所在的遲島,沉浸於五感豐富的細節描述中,無論在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和味覺上,讀者都能藉由文字獲得滿足與感動。

主角秋野作為旁觀者、田野調查者的態度、視角,以及看待這座島嶼上各種人事物的方式,更是極為迷人。不疾不徐地讀下去,能夠感受到彷彿身歷其境般的沉浸體驗,一草一木都讓人想反覆咀嚼回味。卻也是在這樣綿密豐沛的文字中,潛藏著彷彿水面之下的冰山主體,那或許也是故事中所謂的「波濤」,乍看之下平靜溫和的故事之海,實際上是波濤洶湧。而小說情節固然細緻隱晦,在節制的同時也一點一點放出情意的線索,致使每件事情都有意義,但也都十分微小。

從最初阿采婆對秋野講述的雨天小孩與船靈傳說,到秋野步行時以植物學角度描述的「絞殺木」雀榕,慢慢帶出遲島過去曾有修驗道山伏在山中的往昔。秋野逐漸結識更多遲島上的住民,並與居住在能夠目睹「海幻」(海市蜃樓)的木造洋房中的主人進行交談,除了提及由海中死者轉化為的灘風,更有一段討論「雙屋」的精采對話,將神道教與佛教的分離與融合做出巧妙隱喻。凡此總總,這些細微之物都必須在閱讀時小心拼湊,否則就會錯過。又譬如惠仁岩的故事,以及秋野和在地青年、同時也可能是平家末裔的梶井在耳鳥洞窟探險,彷彿在黑暗中成為連接現實與靈界的物耳師,在在暗示了秋野不為人知的內心悲傷。


山伏(圖片來源:wikipedia

順應著如此和緩靜謐的節奏,卻又不時以突來的波濤營造劇情的起伏,讀者終會在這段宛如十界修行的旅程後得知遲島過去曾經歷的殘酷歷史──政府為了使僧侶還俗逼迫山伏們吞食葷腥,於是有人絕食致死,抑或斷崖捨身,但也有人就這麼破戒開始吃葷食。梨木香步卻在秋野完成這段旅程後筆鋒一轉,驟然來到50年後。

從平靜和煦的小島生活跳到50年後,儼然已是讀者如你我身處的現代社會,遲島的開發與改變,讓人無比震撼,卻也彷彿在意料之中。事物的真名甚至被奪取,惠仁岩成為化人岩,轉變為現代觀光客更能理解的新詞。如果50年前的遲島是神靈鬼怪、物耳師乃至於各種傳說一息尚存的遺跡時代,50年後便是連遺跡的碎片都沒有留下,是純粹理性的除魅時代。

面對遲島巨大的改變,作為研究、旁觀者的秋野終究無法維持其旁觀的立場,遲島成為龐大的漩渦將他捲入其中,儘管讀到此處,我也忍不住想,秋野真的可以說是遲島的一員嗎?對於島嶼的改變,他既然50年來什麼也沒做,又是否應該如50年前那樣,只是靜靜地觀察並參與其中就好了呢?

無論如何,當小說來到結尾,對已成老者的秋野來說,過去在遲島進行田野調查的記憶猶如夢境,然而好似只有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或說只有在這樣的時代下,才有可能重整曾經神祕難解的祕密,從而獲知真相:

那塊地開墾之初時,就是吾都。吾都意味著我的故都。雖然依舊懷念被拋下的故土,卻還是決定斬斷思念之情,將此地改稱為自己的故都。

我不禁想念起台灣,也思索那份無奈痛苦、必得拋下故鄉的悲傷。梨木香步始終以如此輕盈和緩的筆法,為讀者娓娓道來一個和逝去有關的故事。舉重若輕之間,因時代更迭而消逝的神靈、因時光荏苒而從記憶裡褪色的人們,以及在歷史的夾縫中一點一點失去存在的鬼魂與妖物、不可思議的傳說故事,似乎都被記錄在了遲島之中。

或許這也是遲島之所以為遲島的原因,它總是比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更晚了一些。因此,當秋野看見真正得以留存下來的海幻,在內心祈求永遠不變,儘管海幻就是海市蜃樓,是一種視覺的虛象,但確實對遲島和秋野來說,他們曾經歷的都將永遠不變。而遲島的上空或許曾有神佛、鬼怪盤旋飛翔,但在最後,這座島嶼最為強大的神靈,名為時間。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海幻 
海うそ
作者:梨木香步
譯者:張秋明
出版:木馬文化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梨木香步(Nashiki Kaho)

1959年生,日本當代重要文學作家之一。
1994年發表《西方魔女之死》獲第28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第44屆小學館文學獎;已於2008年改編成電影。
1996年發表《裏庭》,獲第一屆兒童文學奇幻大獎第一名。
2004年發表《家守綺譚》獲2005年本屋大獎第三名;同年改編成NHK-FM廣播劇。
2005年發表《沼地森林》獲Sense of Gender獎、2006年第16回紫式部文學獎。

另有隨筆、繪本等創作,產量多元豐富,兼跨兒童與成人領域,包括《冬蟲夏草》、《村田先生滯土錄》、《植物園的巢穴》、《開心果》、《岸邊的雅比》、《我及我們該如何生存呢》等;散文《渡鳥的足跡》、《愛沙尼亞九日慢行》、《在水邊》、《不可思議的羅盤》等;翻譯《一隻小麻雀》、《野地上的花園》等作品。

被譽為「觀察事物最為上乘的作家」。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6-16 18: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