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316 將木頭雕成琴箱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臺北來信
一匹魚著,慢工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設 樂
透過一頁頁平實的敘事,一幅幅藍白色調細緻的畫作,擘劃出巨幅的時代色調與主角微觀的內心風景。細節極強的畫面,讓整體閱讀感受層層疊加,最末讀者與書中前人的身影重疊,就如同作者透過此作和一封家書,牽起與家中故老共享的歷史羈絆。這樣的作品成就的不只是一部「他人」的故事,也讓創作成為一種情感傳遞,閱讀也參與了傳承。【內容簡介➤】
●葉有慧
張西著,三采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樂
葉有慧很平凡,也沒那麼平凡。她和所有90年代出生的台灣女孩聽一樣的歌,看一樣的電影,關於流行和長大,有一樣的疑問。有一天,她發覺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這讓她瞬間失去了平凡。葉有慧迷惘、彆扭、摸索、我行我素,放出了本我試圖描清楚自我。我們可能有過或見過好多個葉有慧,或近或遠,可能會被葉有慧搞得有點煩,摸不太清她究竟想怎樣,卻又覺得有些情有可原。張西想為讀者說清楚「一個葉有慧」,知道葉有慧原來正走在探尋「我是誰」的旅途上,這樣的旅程對我們來說,其實也並不陌生。【內容簡介➤】
●美麗的愚者
美しき愚かものたちのタブロー
原田舞葉(原田マハ)著,劉子倩譯,時報出版,560元
推薦原因: 樂
日本首座專業西洋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的藏品主幹,乃是日本實業家松方幸次郎的「松方收藏」。習讀美術史出身的小說家原田舞葉,在前任館長的建議之下,調查了「松方收藏」的細節經緯,趁著美術館成立60週年的時機,寫出了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成立背後的故事。「松方收藏」大名鼎鼎,松方幸次郎是莫內、羅丹的知音以及大買家。故事實中有虛,讀來沉穩靜謐,描說實業家的經濟實力與文化悲願,美術品由勢不由人的流轉,以及美術館戲劇性的創成。是時代小說與美術文化史美好的結合。【內容簡介➤】
●政治檔案會說話
自由時代公民指南
陳進金、陳翠蓮、蘇慶軒、吳俊瑩、林正慧著,春山出版,450元
推薦原因: 議 實 益
檔案研究一直以來被框限在某些學科的專業範疇,一般人極少思考自己與檔案史料的關係。而轉型正義論述與政策促成了社會大眾與檔案對話的平台,如白色恐怖檔案公開與否就成了每個人都能參與判斷討論的議題。但無論全數公開與否,遇上需要查找資料時,一般人或許會先經驗到開啟此書的例子:一位年輕人不經意在展覽物件中看見自己家人的名字,下一步能做什麼?本書正是為此而生。這是一本實用指南,從認識政治檔案的議題與類型、哪裡找、怎麼讀,到附上解讀示例,手把手告訴讀者如何處理檔案,以及如何面對歷史。【內容簡介➤】
●審判的人性弱點
Blind Injustice
馬克.戈希(Mark Godsey)著,堯嘉寧譯,商周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議 益
書名已預示了全書論點: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冤案,改革刑事司法系統。作者觀察到美國司法這一發展趨勢,投入解讀過去發生過的冤案,並在書中開展清楚行進的案例分析,並提出「認知失調」、「確認偏誤」及「記憶汙染」等3種心理問題常見於冤案的紀錄,從而導致案件難以平反。最末,作者針對司法從業人員提出的建議,就在於最基本的人本態度:不害怕承認錯誤,接受人是有侷限的。面對司法與人命,這樣的態度再怎麼重申也不為過。【內容簡介➤】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
直擊美國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世紀懸案
The Trial of Lizzie Borden
卡菈.羅柏森(Cara Robertson)著,徐立妍譯,臺灣商務印書館,55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透過重新追溯1892年的懸案,搜集、爬梳案件主角未被談論的人生細節與親筆信件,此作意不在冷案(cold casea)熱炒,而是以當代視角,剖析案件發生當下的各式紀錄與說法,觀察性別、階級、種族等因素如何交織其中。解析被控為兇手的中產階級女性如何被當時社會輿論凝視、物化、建構後,作者呈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社會偏見,絲毫不亞於案件本身的殘酷。【內容簡介➤】
●寫給庇里牛斯山的情書
蠻荒與瑰麗、澎湃與抒情,一個歷史與想像中的野蠻邊境
The Savage Frontier: The Pyrenees in History and the Imagination
馬修.卡爾(Matthew Carr)著,林玉菁譯,馬可孛羅文化,499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這封長長的「情書」看得出作者對庇里牛斯山的深情。從長居的山民、牧羊人、勞工、學者、朝聖者、吟遊詩人、軍隊乃至近來的登山者,各種身分的旅人與住民出入這片山區,多樣的人跡和活動為本是自然存有的「野蠻」山川注入豐沛的生命力。作者爬梳材料,也長年親身入山,在意象變遷間築起庇里牛斯山厚實的歷史地層,正是作者深刻愛意的表達。身為庇里牛斯山情深義重的可靠情人,作者當之無愧。【內容簡介➤】
●中國西征
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著,葉品岑、蔡偉傑、林文凱譯,衛城出版,900元
推薦原因: 知
本書抽離後設的民族主義,將17、18世紀的草原爭霸還給當年風起雲湧的人事往來交織。本書是清史研究轉入新向度的名著,濮德培打開了18世紀「中央歐亞」清帝國、準噶爾蒙古汗國、俄羅斯帝國三方角力的視野,不再只是從北京單向出發的眼光。既著眼於幾股政治勢力間的往來與衝突,亦考慮生態環境的型塑和支持,同時還留意到清廷以歷史書寫鞏固新收疆土的手段。藉由轉換過的視角,我們可以理解古代中國與今日中國無法劃上等號的關係,並釐清中國何以至此的變化。【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英美書房》有技巧又勇敢無畏:美小說家Raven Leilani出道作《Luster》獲英國狄倫.湯瑪士獎,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專門頒發給39歲以下青年作家英文作品的英國重量級文學獎狄倫.湯瑪士獎(Dylan Thomas prize)5月中揭曉得主,由美國黑人女性小說家Raven Leilani以出道作《Luster》獲此殊榮,也贏得2萬英鎊(約新台幣79.6萬元)的獎金。《Luster》 的主角是一位剛從大學畢業、擔任編輯助理的黑人女孩Edie,她在約會網站上與年長她23歲的白人男性Eric墜入情網,走入他的生活後,卻發現這段關係遠比想像中複雜,因為Eric還有一位同意維持開放性婚姻關係的白人妻子,與兩人所領養的黑人女兒,令Edie陷入無力支配的困境。
評審主席Namita Gokhale讚賞這部出道作「最出色處在於其扣人心弦的敘述口吻,還有寫作中那種大膽的特質」,是「一部具有技巧同時又勇敢無畏的小說,承載著疼痛、未知、脆弱,以及在美國身為一位年輕黑人女性所需面對的嚴苛現實。」本書同時也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去年公布的年度愛書之一,並獲得去年柯克斯書評小說獎(Kirkus Prize for Fiction)。
■亦稱「筆尖獎」的英國國家圖書獎(British Book Award)以獎項眾多著稱,今年更新增「最佳作者」和「最佳插畫家」兩項創意獎,這也是筆尖獎連續第二年在線上舉行頒獎。蘇格蘭作家Douglas Stuart描寫母子情的出道作《Shuggie Bain》去年抱走布克獎(Book Prize),今年再摘下英國國家圖書獎的最佳小說出道作和年度最佳圖書獎,評審也再度肯定這本書勢必成為未來20年必讀的經典。在2020年創下最快銷售紀錄的《週四謀殺俱樂部》未獲推理懸疑獎,跌破眾人眼鏡,但作者理察.歐斯曼(Richard Osman)獲頒最佳作者。另一項令人意外的得獎者是寫作時年僅15歲的少年Dara McAnulty,他的自然書寫《Diary of a Young Naturalist》在敘事類非小說獎擊敗歐巴馬回憶錄《應許之地》、BBC名主持人大衛.艾登堡《活在我們的星球》(A Life on Our Planet)等書。
■墨西哥作家瓦雷麗婭.路易瑟利(Valeria Luiselli)第一部以英文寫作的小說《Lost Children Archive》繼去年獲得對開本文學獎後,今年再獲頒都柏林文學獎(Dublin Literary Award)及10萬歐元獎金,這也是全球文學獎中,頒給單本英文小說獎金最高的獎項。頒獎儀式在路易瑟利居住地紐約的愛爾蘭大使館舉行,路易瑟利領獎時衷心感謝其他作家和書籍在疫情期間所帶來的慰藉:「如果說我們能重振精神,找到繼續走下去的力氣,維持對生命的熱情,這都得感謝書本為我們所打造的萬千世界。」
【作家動態】
■居家防疫也要起身動動筋骨~閉關
期間不如翻開《The Secret to Superhuman Strength》,一起跟隨艾莉森.貝克德爾 (Alison Bechdel)的腳步,踏上成為超人的修煉之路吧!同志文學經典《歡樂之家》作者出版第三本漫畫回憶錄,這次放下千絲萬縷的親子難題,要跟讀者分享她日常的不可或缺、此生最大的癡迷——運動。貝克德爾從小向傳奇健美先生Charles Atlas看齊,在增肌路上精益求精,沉迷在身上操練出一座座小山丘。長大後,慢跑成為她最佳的壓力管理術,公路自行車、北歐式滑雪、空手道黑帶⋯⋯各項運動技能接二連三解鎖。但別誤會,本書跟熱血運動少年漫到底還是不同掛,讀起來更像一本輕鬆的生活隨筆。對於60歲的貝克德爾來說,運動的目的早已不只是追求肉身的錘煉,而是提供讓她潛入深層冥想的介質,引領她思考肉體之存有、極限,與生死之分際。
人類要如何面對瘟疫、全球暖化、物種滅絕等充滿未知和變動的現實,而不落入絕望之中?這就是本書欲回答的問題。葛林為每個物件給予1至5星不等的評分,從迅猛龍、網際網路,到人類壽命、梧桐樹和汽水,追索物件如何為人類所用,呈現出現代人既能呼風喚雨又無力勝天的矛盾。葛林透過細膩觀察和妙語如珠,邀請讀者一起體會日常中的珍貴,在黑暗中看見燦爛星光。
【產業消息】
■根據市調公司研究,全球有聲書市場規模將在2020至20207年間,以每年24.4%的高速成長。有聲書市場發展方興未艾,各平台無不出招以搶得先機。瑞典有聲書串流服務Storytel,日前宣布與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合作,Storytel的訂閱戶連接兩平台的帳戶後,將可透過Spotify聆聽Storytel的有聲書,此功能預計於今年下半年上線。
兩平台的策略合作不僅讓Storytel用戶多一項聽書管道,更可從Spotify的3.56億活躍用戶中吸收更多聽眾;而Spotify似乎有意擴充他們提供的聲音內容,不僅和Storytel合作,最近更開始招募原創有聲書編輯,可能會成為有聲書市場的一名強勢競爭者。Storytel書庫目前擁有50萬本以上的有聲書,訂閱戶約有160萬人,正積極拓展到更多市場,與亞馬遜旗下的有聲書平台Audible競逐語音書籍市場版圖。
■知名脫口秀主持人葛雷漢.諾頓(Graham Norton)也開始用Podcast說書啦!自5月中開始,每週四《The Graham Norton Book Club》都會邀請一位A咖作者與大牌有聲書朗讀者,一起當個快樂的推書縱火犯,暢聊各種書呆子話題。目前在有聲書平台Audible上已可收聽前三集節目,與談者包含蘇格蘭犯罪小說家與劇作家Denise Mina、美國國家書評獎得主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
■為了慶祝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登場80週年,漫威推出僅有5回的新系列「The United States of Captain America 」,現任隊長Steve Rogers召集歷任隊長一起踏上公路之旅找回失竊的隊長盾牌,途中遇到其他勇敢捍衛自己族群的「美國隊長」們。即將在6月「同志驕傲月」亮相的Aaron Fischer是位少年男同志,他不只是酷兒群體的代表,也為其他流浪無家者挺身而出,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具LGBTQ+身分的美國隊長。未來5個月,漫威預計每月讓一位新隊長登場,各自反映出美國過往被壓抑忽略的角落之聲,除了6月的Fischer,還有7月的非裔女性Nichelle Wright,8月則是代表原住民Kickapoo族的Joe Gomez。剩下兩期的隊長名單尚待揭曉。
■5月是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停止仇恨亞裔」(Stop Asian Hate)的相關遊行與活動仍在全美各地持續進行。漫威在5月13日宣布,今年夏天將發行「Marvel's Voices: Identity #1」系列(共8回),邀請優秀的亞裔創作者製作內容,收錄漫威宇宙中的傳奇亞裔超級英雄,例如1956年登場的Jimmy Woo,還有由艾森納獎得主楊謹倫創作的英雄「尚氣」(Shang-Chi)的後續故事等。每一期都會邀請人氣插畫家、角色設計師In-Hyuk Lee繪製特別版的變體封面(variant cover),吸引讀者珍藏。漫威近年來積極在品牌故事強調多元的社群聲音,去年推出的「Marvel's Voices: Indigenous Voices」與今年2月推出的「Marvel's Voices: Legacy」分別關於原住民與非裔主題。
■美國出版業新聞雜誌《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於今年首度舉辦線上書展「U.S. Book Show」,這是繼美國最大的專業書展BookExpo America去年底宣布2021年「退休」後,美國出版界最引頸期盼的盛事。會中邀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為書展揭幕,她在宣傳新書《What Happened to You?》的同時,也為書店、出版商、圖書館挺過疫情的韌性和靈活應變喝采。其他知名來賓和作家還包括普立茲得獎作家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演員兼漫畫創作者基努.李維(Keanu Reeves)等。在5月25日至27日的Book Show書展期間,與會者可在「大廳」聽作家會談、主題講座,或聽《出版人週刊》編輯群介紹今年的亮眼新書,還可以逛逛各出版社的線上展位,或直接和其他線上參展者開啟小視窗聊天。書展結束後,會中的演講和對談影片都會保留到今年8月31日,提供與會者隨時觀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