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3EP5》作家&吃貨蔡珠兒/港台滋味大不同,從菜市場到飲食書寫,兼談回不去的香港

香港與台灣雖然都是華人社會,但菜市場的食材品項卻大不相同,除了閩粵菜系的分別,人情互動也不相同。曾生活兩地多年的美食家及作家蔡珠兒,懷念哪些令她思念不已的事物?在飲食文學作家心中,好的食譜與飲食書寫,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色?而忙碌的生活中,又該如何建立「吃」的品味?本集節目帶讀者遊走舌尖、書頁的香港和台灣美食與文學。

▇特別來賓:蔡珠兒

南投人,天秤座,五年級。生於埔里,長於台北,台大中文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系肄業。曾在新聞界工作,旅居倫敦和香港多年,在自家後院闢菜田,晴耕雨讀,種植烹煮。2015年鮭魚返鄉,搬回台北定居。喜歡文字、植物和食物,愛讀雜書,是個散文專業戶,也是業餘廚師,熱中烹飪,上下溯源,貫通時空,從種菜、找菜、燒菜到寫菜,想耙梳食物與人類的複雜關係。
著有《南方絳雪》、《雲吞城市》、《紅燜廚娘》、《饕餮書》、《種地書》等散文集,作品散見中港台及星馬報章,曾獲吳魯芹散文獎(2003年),聯合報「讀書人」(2005年)、中國時報「開卷」(2005及2012年),以及台北書展(2012年)等好書獎,多篇作品選入台灣及香港的中文教科書。

▇本集精彩內容​

  • 香港,回不去了,而且是一轉眼就回不去了,真是悲傷無以名狀。香港離台灣這麼近,誰知道國安法公布就幾天的時間,讓人猝不及防,像活生生被割裂。不知道當年1949年,台海相隔,是否也是這樣的心情......昨天黎智英被捕(2020年8月10日),已經開始整肅了,派了200個警察,帶著爆破用具去搜索壹傳媒大樓。惡劣的情況令人瞠目,即使像我這樣有香港居民身分的人都不敢回去......
     
  • 最喜歡最懷念最想念的,其實還是「庶民生活」。雖然在香港我有很多時間跟機會去坐遊艇、到半山或山頂上的豪宅參加派對等等,但是這幾年來,始終讓我午夜夢迴的就是庶民的生活,像去飲茶,因為人總是很多,不可能事先訂位,所以要在那邊排隊、要「攞籌」(拿號碼牌),等穿紅色旗袍的女侍應叫號,然後大家都很緊張。排隊的人裡面不管遊客、本地人、老人、香港人、英國人、美國人⋯⋯都有,那是很有趣的,特別是我常去的是中環大會堂那個美心大酒樓。我經常想起來,想著大家都很緊張在那裡等著叫號......
     
  • 粵語說「行山」,在山間行走.......其實不用到山頂,只需要在山坡上,很容易走一走就遇見海天一色的風景。人跟山、海、雲,還有天都很近,高樓就在腳下,香港對自然環境的維護也不錯,所以在山上不太會有什麼啤酒屋或違章建築。這也是為什麼劉克襄會寫《四分之三的香港》,因為香港四分之三是山,是郊野公園,這點是讓人非常佩服的......
     
  • 雖然香港跟台灣離得很近,也都是華人,但就有很大的差異的。我們是閩系,而香港則是受到更多「粵系」的影響,無論是語言還是食物都差滿多的。以食材上來說,我覺得至少有三分之一不同。比如說,油菜、芥蘭、空心菜、莧菜這些是相通,豬肉、牛肉也是。光名稱上就很不一樣,比如買牛肉,在台灣買時通常字眼是形容比較大的部位,如「牛腩」,可香港光是牛腩就分四、五個部位,有爽腩、坑腩、崩沙腩、蝴蝶腩等等,這些都不是台灣會用的字眼,我也是在香港待了好些年才慢慢學會的。
     
  • 各種部位的分別是非常細微的,可能只差一點,偏脆或偏軟,口感就有差了。香港因為很常做清湯牛腩,所以對牛腩用的部分很講究,不管是用來下麵、家裡煮牛肉,還是潮式粉麵,用的部位完全不同。比如崩沙腩就很有趣,一般講的港式牛腩麵、牛腩河粉用的是崩沙腩,它是牛的橫隔膜,靠近牛肚皮的部位,筋很多,帶著很多的膠質,肉不多,所以它不會乾澀,不會柴,可是又有肉的甜。經過久煮後吃起來不膩也不柴,還帶著一點膠質跟脆脆軟軟的口感......
     
  • 台灣的人情味很濃,香港則很淡,即便是我經常去的幾家市場攤販,他們對我也就只是直來直往,這是香港很特別的東西。一般人也許會覺得他們不友善,甚至是粗魯,可是我在香港待過,我知道那沒有任何粗魯的意思,那就是他們的習慣,有什麼就說什麼。如果跟你不熟,香港朋友可能會覺得台灣的「溫良恭儉讓」太「假仙」,認為朋友之間應該直來直往,不用太有禮貌。
     
  • 談到食材的處理,台灣這點實在太棒了。買了竹筍以後,可以請買竹筍的老闆幫我剝好,而且處理得非常乾淨。當然,我要馬上就飛奔回家立刻就煮。但在香港,除非跑去九龍塘(那裡規模比較大,是貴婦或名流會去的市場),在一般的攤販,若要請他幫你處理食材,也許還是會勉強幫你削,可會一邊罵罵咧咧地開始唸......

❖個人小物❖隔熱手套❖ 

這是廚房用的隔熱套,圖案豐富,基本上以黃色為主配色,印花是香港「唐樓」(老房子/舊式住家)門口的信箱,密密麻麻的。因為香港本身就以住宅密集聞名,這些是二戰前後蓋的建築,此時還未改建,還沒有電梯。以前在樓底下可以看到很多這種信箱,千門萬戶的,上面貼著很多廣告或招貼,可以由此感受到庶民生活。因為這也談不上是個古董,博物館也不會收藏,可是很有人味。這家店我希望他還在,叫「住好啲」(G.O.D.),顧名思義就是住好一點。他們很有趣,把很多屬於香港的意象,特別是草根文化的東西翻轉,把它變成一個潮語或潮物的象徵。他們印了很多T裇、紙袋,利用諧音的關係,把一些甚至是髒話轉成很潮的東西,可稱為是香港本土文化認同的產物。


  • 食譜要寫得好,真的是太難太難,也太少太少。絕大多數的食譜,都犯了草率的問題,沒有把「關鍵味」寫出來。對於我們這樣愛做菜的人來說,我們知道一道菜要做成功,事實上是有些眉角跟關鍵的,作者應該把這個點出來,這是務必把握的關鍵。可是如果你沒有講清楚,只列「鹽3匙,油1匙⋯⋯」再多都沒有用,這些資訊反而不用講那麼清楚。中菜有個特色,可以自己抓份量;西菜則不可以,特別是甜點,要像科學一樣,用多少就一定是多少。什麼是「關鍵味」呢......
     
  • 食譜我推薦台菜女神黃婉玲的作品,我心目中的台菜權威。她的台菜,寫得非常好,很有感情。保師傅曾秀保寫的東西也很好看,很深入,把關鍵的撇步寫出來。

  • 飲食文學我覺得有三個要點:一是要有味道、二要有料、三要有觀點。首先,先把菜的味道說出來,不管講的是食材還是什麼,只要是講到吃的,這都是本位,是最起碼的。食物的味道,無論如何都要寫出來,形容也好、比喻也好,不能只是寫味道,更要有神韻。我很佩服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他很少正面寫食物有多香多爽多脆多Q,可是讀者讀畢便能體會到,也才能自己做出來。至於有料,談一道菜或一份食譜時,可以寫歷史、做法,也可以什麼都講,但必須給讀者有料的感覺,讀完後對這道菜或食物有更多了解,勝過於未讀前。只需要這樣分辨,就知道文章有沒有料了。
     
  • 談到飲食文學,我一直很喜歡梁實秋的作品,唐魯孫的書我也百看不厭。常有人以為唐魯孫多寫中國的食物,一定懷有大中國情懷,我真的要替他叫冤。他晚年也寫好多台灣的食材,像雞蛋糕等等,他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不以地域自限。舒國治我也很喜歡,大陸作家有好幾位我也很喜歡,甚至影響我很多。比如汪曾祺,他是沈從文先生的得意弟子,汪老寫食物真的是一絕,下筆很輕,可是因為他是懂作菜的人,所以文字非常的「有料」,很有歷史。外國的則如英國美食家伊麗莎白.大衛、M.F.K.費雪,以及美國的茱莉雅.柴爾德......我喜歡的都是老派的經典(笑)。

  • 我還要提一本比較近的書,是神田裕行的《神田魂:日本料理精髓的思考》,他也來台灣客座過幾次。他寫日本料理的精隨,簡單、深入卻好看。像現在是新米的季節,碾製後的新米最好吃了,神田形容像水果般多汁。年輕的作家如陳靜宜,她寫很多台菜跟南洋菜,莊祖宜的書我也很喜歡,她是受西方訓練的廚師,又融合菜系又有文化的看法.......實在太多了。

  • 蔡珠兒朗讀向田邦子〈細膩的野草滋味〉:

嘗到野草的滋味後,才發覺以前吃的原來都是死掉的蔬菜。平時,一概稱為雜草的草類當中,原來也有形狀這麼楚楚可憐,味道如此細緻的東西啊,我為之驚嘆瞠目。

白茶花的花瓣,油炸之後,變成淺焦糖色,在舌尖留下內斂優雅的甘甜。

日本鹿藥如果拿來乾炸,顏色就像杉木筷子染了色,變成鮮豔的翡翠色。刺嫩芽裹麵粉油炸若是王者之味,這種日本鹿藥便可堪稱女王級的美色與美味。看似淡泊,實則味道強烈濃郁。

谷地上空,有兩隻老鷹在慢吞吞兜圈子。也許是在覬覦鹿肉和油炸山當歸。趁著沒被搶走之前趕緊配紅酒享用。酒杯中散落著櫻花的花瓣,染成淺紅色。

年年歲歲不見得人相同。人有生老病死,大自然卻年年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所同樣地開花結果。這是多麼強悍和平的生命力。

「天行健。」(《易經》)

我驀然想起這句遺忘已久的話。


主持人(第1到4季):邱顯忠
政大新聞系、美國 Temple University 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經歷:曾任公共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暨編導。200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獲金鐘獎,2007年《以藝術之名》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藝術」。另曾製作《誰來晚餐》、《文學風景》、《公視藝文大道》等節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簡單卻具高張力、觀察人性與未來,是科幻漫畫迷人原因:麥人杰與常勝的大叔真心話

2020年Openbook漫畫系列講座「喜歡漫畫的才不只我一個」,首場邀請到台灣重量級漫畫家麥人杰與常勝對談。麥人杰的創作橫跨動畫與漫畫,近期更推出新作《鐵男孩》;屢獲國際大獎肯定的常勝,去(2019)年企畫改編阿推《九命人》的同名系列作品,也備受好評。兩位闖蕩江湖多年的漫畫大叔都是射手座,卻展現南轅北轍的創作姿態與作者性格。這場講座由深耕漫畫的歷史學者翁稷安擔任主持人,與兩位漫畫家一同暢聊,如何在漫畫中創建屬於自己的世界。

▇有趣不需刻意,得讓想像力先行

一開始在主辦單位為了暖身而設定的「快問快答」環節中,主持人都還沒發問,只見麥人杰氣定神閒搶先開口:「那個,要催稿的先出去。」當場定調今晚的講座路線,必定有一位要扮演專業吐槽。

主持人終於搶回麥克風。擅長建構幻想世界的麥人杰,最想住在哪一部漫畫作品中呢?「當然是《狎客行》,其他都太苦逼了。」至於別人的作品,麥人杰則拒絕入住,因為不熟;「熟悉度」儼然是進入漫畫世界的通行證之一。

面對同樣的問題,常勝則平靜說道,最想住進《魔法公主》的漫畫世界中,因其古典;若是自己的作品,則是《奧德曼》。追問原因,常勝打趣地說:「快問快答就是直覺,沒有原因啊!」

接著,主辦單位羅列出「畫力、想像力、觀察力、時間」,詢問漫畫家在建構筆下世界時,以上4項最受考驗的是何者?兩位與談人一致認為是「想像力」。常勝提到,素材或想像力的來源,其實是從小到大都很喜歡且一直放不掉的東西,它們會經由時間,內建在腦海中,成為一種資源庫。

直率的麥人杰則強調,有興趣的事情不會特意去觀察,很多都是不自覺的;有了創作意識後,也許會自覺去觀察,但都是先有想像力,喜歡胡思亂想,接著產生好奇,在幻想之外主動去看、去找,覺得好玩,才會記下來。

身為漫畫家的兩位,覺得最爽的是什麼時候呢?麥人杰秒回:領到稿費。現場一陣爆笑後,全體目光投向還在思考的常勝,他謹慎說:「有讀者回饋,就算只是簡簡單單,說一句『好看』,就可以了。」懇切地回答,讓與會者都感受到溫暖,不愧在漫畫界有「暖男」美稱。

麥人杰補充,最爽的還有「畫完的瞬間」,形容那完全是一個虛脫狀態,一堆跑馬燈,差不多要掛了。可見無數次在瀕死邊緣,撿回半條小命的漫畫家,會多麼珍惜獨自搏命奮鬥後,帶作品賦歸而來的成果。

▇科幻世界,反映創作者對社會現場的觀察與瞻望

暖身結束後,主持人與漫畫家一起聚焦今日的主題:「在漫畫中創造世界」。麥人杰直言新作《鐵男孩》比較有意識去構思,其他作品則沒有那麼完備地規劃。《鐵男孩》原先的預設是一部電影,最後沒拍出來,才以漫畫呈現。

「構思故事的時候,放進自己在想的一些未來的問題,也希望有娛樂性。以機器人為主角去畫一部漫畫,為了故事背景去看一堆資料,有些工作一定會被取代,所以有現實基礎的背景,再談到機器人引發的社會問題。稷安先前在大辣的直播中曾說這是一本『政治漫畫』,談了很多都更,但我想講的是『驅趕低端人口』。」

談到近未來,無可避免要觸碰人類生存狀態的議題。麥人杰提到,不希望畫大餅超越任何經典,《鐵男孩》專注在山寨城裡這些人發生的故事。

書中述及的未來發展問題,除了高齡化,還有個他近幾年的心情:「你有能力,可是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你了。」《鐵男孩》有許多這樣的大叔角色,不像《海賊王》有很多帥大叔,越老越帥;現實社會的老人帥不起來,很多問題要對付。他坦言,這是過去作品裡較缺乏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搗蛋鬼,喜歡熱鬧、喜歡好玩,最好讓人物都瘋狂到底,強調沒有創作者需要文以載道的包袱。

同時做過動畫與漫畫的麥人杰提到,台灣的動畫若希望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資金籌措會是很大的困難。他自嘲表示:「想歸想,做下去覺得這塊鐵板很硬,踢到差不多粉碎性骨折,很不容易。」相對之下,在漫畫世界裡,則可以任憑自己去控制進展。麥人杰說:「畫漫畫還是比較開心,沒有助手,一個人就可以搞定,雖然很累。」


《鐵男孩》內頁圖(大辣文化提供)


《鐵男孩》內頁圖(大辣文化提供)

▇高概念:簡單,又極具張力

常勝一語切入核心:「一部好的作品,通常都有一個簡單到不行,但是極具張力的核心概念。」他以阿推的《九命人》為例,提到此作的核心概念,是顛覆一般人對輪迴的認知,打破時間的束縛。他也以自己的創作習慣說明,都是先有一個核心的點子,才開始設定世界觀,符合它的遊戲規則。

常勝也希望讀者注意《九命人:時之輪迴》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象徵九次的符號。原本設定書名就是這個符號,但因為沒辦法唸,出版登記也會變成沒有書名。為了符合理想的呈現,常勝決意要在視覺上挑戰讀者——封面上只給出九次的符號,強迫勾引讀者好奇心的留白設計,只在書背上才出現:「九命人 時之輪迴」字樣。

「當初發想時,不是要9個短篇集結成一本,而是9個獨立作品,發行9個單行本。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一個人有9條命。」常勝補充說明。

日前第11屆金漫獎公布入圍名單,其中,由常勝企畫的九命人系列5部作品(含原著增訂本),就有3部入圍「年度漫畫獎」。(延伸閱讀:〈評論》《九命人》的4種平行宇宙:星期一回收日、薪鹽、常勝、致怡的科幻對話〉)

提起該項企畫的緣起,常勝回憶道,他某次看似無意地向阿推詢問改編的意願,阿推欣然同意。半年後,當常勝認真啟動計畫時,阿推才恍然明白,原來他並非說說而已。在最初的企畫中,常勝想找來9位作者,包含阿推和常勝自己,以同樣的命題,各自發展全新的故事構思,重新詮釋每人心目中想像的九命人。

這個計畫還包括,從2019年的9月9日開始9回的連載,結集成書的版權日也訂在9月9日,再選個有9的日子舉辦個九命人的新書活動。不過這項深具規模的企圖心,常勝也坦承難度非常高。他感謝東立出版社願意嘗試,最後總計有5位作者(包含阿推),完成了5部獨立的出版品。

常勝說,當初找漫畫家參與時,腦海中早已浮現對方筆下作品的可能模樣,他並不擔心同樣的概念,會產生雷同的問題。此外,常勝還爭取到,合約上註明:出版社編輯不得干涉任何一位作家的劇情。聽到這點,麥人杰立刻回應:「哇,這麼兇的合約!」

「我的任務是讓他們畫出他們想畫的、講出他們想講的。」常勝如此強調。而金漫獎的入圍結果,證明即使是源自同樣的概念,在不同漫畫家的經營下,便能創造出不同的世界,品質一如預期。

▇科幻漫畫,如何賦予虛構情節真實感?對人的觀察

常勝提到,他從小就喜歡讀小說、漫畫、看電影,對敘事的創作,一直保持關心,持續涉獵,「不敢說所有東西都是原創,但相信由經驗累積,去做不同的組合配在一起時,會產生新的意義。」

談到創作習慣,常勝提到他通常會先完成完整架構,不然就無法有貫串完整的鋪陳。一旦有了架構,才能在一開始鋪梗,並在每一回中持續釋放線索,勾引讀者進入這世界。他強調,前提是結構要先定好,內部的細節則會為了尋找更好的詮釋,而不斷地游走與改變。

談到科幻的魅力以及創作上的困難,常勝認為科幻漫畫總是探索未來,傳達對未知的想像。最大魅力來自「未知」跟「想像」,而最大的困難也是,必須讓它能在「現實」的層次活過來。

常勝提到,世界觀可視為是「認知堆疊出來的謊言」。認知,是符合人類生而為人的情感面認知,會為謊言帶來真實性,以此觀點再加入時間的概念,就會非常多變且富想像力。

麥人杰則認為,科幻最好玩的就是規則自己訂,用想像創造讓人驚奇的世界,但最重要的還是講「人」,人的情感,或人的反應。

常勝則補充,情感必須寫實,不然不真實。其中也會有一般說來的普遍認知,當然可以試圖打破認知,但不是把整個世界觀打破,而是從想要探討的點切入。


常勝新作《閻鐵花》於《CCC創作集》的連載(取自常勝的漫畫

▇大叔的真心話時間:借錢和美女

活動進行到尾聲,麥人杰問常勝:「有沒有碰到漫畫裡面的角色是不受你控制的?」常勝沉默一會兒後說:「好像……鬼故事。」接著他冷靜分析:「有時候是角色你沒辦法駕馭,因此才會說沒辦法控制。《九命人》裡有些角色一開始沒有辦法,較差的狀況是控制不了,好一點的是慢慢能夠;有一天突然知道這人該說什麼、該做什麼,這人就在心裡活過來了。」

麥人杰則接著又問,常勝放棄原本的高薪工作,轉入漫畫這行後,有沒有後悔、想放棄過?

「剛成為漫畫家是很困苦的,除了自己,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站在你這邊(沉默)......」常勝提到,自復興商工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一待15年,收入優渥。35歲那天,他一早醒來,發現自己沒有成為小時候夢想的漫畫家,於是把工作辭了,跑去畫漫畫。

「所有人、包含家人都幫我後悔,我沒有後悔過,但有很多次想放棄。當你吃土吃了兩、三個月,會有十來次想放棄的念頭。有時這種困境太多,你會習慣,你就麻痺了。麻痺後,我習慣早上醒來就想:要跟誰借錢?」

常勝接著主動出招、直攻要害,他問麥人杰:「《鐵男孩2》什麼時候畫完?」在眾人的莞爾微笑中,麥人杰嘆氣道,出來混總要被問。他坦承9月底無論如何應該要交稿,讓現場來賓都為他捏把冷汗。

常勝接連發問,《鐵男孩1》裡居然沒有美女,第2集會有嗎?麥人杰說自己有深切反省,連出版社看稿時也冷汗直流,擔憂沒半個女性角色,全是山寨城裡的各種老頭,引不起市場的興趣。他保證第2集一定會有女性角色,此話一出,反而引起全場的笑聲。

▇科幻漫畫,是最有潛力的IP產業核心

主持人詢問兩位漫畫家各自最滿意的作品,常勝說,就世界觀而言,《隱藏關卡》這部作品的核心概念他自覺是有趣的,另外則是《九命人》。

麥人杰則表明沒有最滿意的,因為都很喜歡。

麥人杰提到,想做《鐵男孩》,是因為「科幻」是內容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他希望台灣在此也能不落後於歐美。他強調:「科幻是想像力的推展,具有前瞻性的視覺震撼,這些爆炸性的想像,象徵的是一個國家的科學力、軟實力。」

常勝則補充:「目前全世界最賺錢的IP產業,源頭皆來自於有趣的漫畫。」

兩位資歷深厚的漫畫家,均回到IP及科幻的話題做結,頗具深意。漫畫家希望提醒讀者,科幻漫畫並非僅是漫畫類型的一種,在其他國家,這可能是最具潛力的文化產業鏈核心,也是引領讀者及產官學界,面向未來的想像第一線文本。


前排左2起:漫畫家常勝、麥人杰、阿推及主持人翁稷安

▉向漫畫家/作家告白


「鐵男孩和霍達找到了抵抗王霸集團的方法了嗎?九月出得了第二級嗎?(呃…)」──與會讀者


「感謝你用人生燃燒台灣一整個世代對漫畫的熱情。」──與會讀者


「《閻鐵花》第一回的母女鬥嘴、打架超有趣,沒想到不到半回就急轉直下,好難過QQ,但還是很期待後續的故事發」──與會讀者


「在老師未來的作品中,是否有機會嘗試"武俠科幻"?因為看老師的作品時有如看電影一般,所以蠻希望在將來有機會可以看到,畢竟第一次在老師臉書上看到試閱版漫畫時就已經深深愛上老師的畫風,其中最喜歡的是《隱藏關卡》。」──與會讀者

▇抽獎時間


2位填寫告白小紙條的幸運讀者,活動最後抽到了漫畫家的簽名板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8-31 19:29
話題》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結果出爐:捕捉時代氛圍的脈動,認識台灣在地文化

由文化部主辦的「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活動結果出爐。活動共分8大類,總計294家出版社報名參選,評審於全數3,735種參選讀物中,精選出642種推介讀物及70本精選之星,為師生及家長推薦多元的課外讀物,鼓勵中小學生吸收知識與培養美感。

今年獲選的書單,不論在本土創作、時事議題或多元主題上,皆有精彩的表現。譬如圖畫書類有介紹布農族狩獵文化的《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述說媽祖信仰的《出大甲城》,以及描繪自然文化的《哇!公園有鷹》。漫畫類中,以樂觀進取的態度面對長照壓力的《跳接天使》、由多位台灣新銳漫畫家參與製作的《掛號2》等,都可讓孩子們更進一步認識台灣在地文化。

雖然書籍的語言種類豐富,陸續都有以台語、客語與原住民語創作的作品,不過,圖畫書類召集人謝依玲提到:「故事及文本是否能跳脫國語書寫的思考模式,體現語言的音韻之美,引起閱讀興趣,進而更深入了解使用這種語言的文化,以及後端語言教學或音檔的搭配,甚或整體編排的精緻程度,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文學翻譯類召集人賴慈芸則觀察到,文學翻譯書的總數年年升高,從2018年(40次)的313種,2019年的420種,到今年已突破500種。其中英美與日本的作品占六成,其他國家的分布亦相當多元,題材豐富。她也提醒,雖然有些書籍不一定是原文直譯,轉譯也不一定會影響翻譯品質,但「希望出版社至少要讓讀者意識到原書不是用英文寫的,例如《八座山》雖然是透過英譯本轉譯,但保留了原來的義大利文書名Le otto montagne,讀者就能清楚意識到原文不是英文。這是一種教育讀者尊重各語言的方式,希望藉此機會說明。」

評審報告中,叢書工具書類指出其選書標準為:「著重於叢書・工具書的深度、廣度,以及書籍視覺美感的設計性,」並強調工具書編排思維的重要性,應使其朝向年輕化與時代氛圍與脈動,該類的10本精選好書即為範例。評審語重心長地指出:「多年來,語言工具書、辭典類的書籍,一直無法跳脫過往的編排框架,無法給讀者新變革的學習指導,這或許是未來出版此類書籍者可躍進與創新的部分。」

漫畫類召集人阿推則疾呼「在地漫畫優先」的重要性,他提到:「台灣崇洋媚外由來已久,大量的進口漫畫,即使不用介紹,新生代很容易從民間出版、網路上,接收無數的海外漫畫和展覽。然而,在地漫畫即使和海外漫畫水準相當,一直非常缺乏政府、民間企業、消費者的推廣和認同。」評審在本屆作品中,挑選許多台灣優秀漫畫家的作品(占總數的2/3),以此「期待台灣漫畫文化有新生代的參與閱讀」。

豐富的漫畫類,有許多精彩的台灣漫畫家的作品

本次獲選書籍及各參選類別的評選報告,請上「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官網查詢,相關推廣活動訊息亦將陸續於官網發布。Openbook閱讀誌特別從本屆書單中,匯整出不同面向的精彩作品,邀請讀者一起來閱讀本屆評審用心選出的好書,以及本屆主辦單位的推薦原因。

▇這位女性好特別(舉大拇指)

  • 《愛達的想像力-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推薦原因:介紹女性科學科學家的故事,圖像拼貼美感佳。(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數星星的女孩》➽推薦原因:復古圖像承接科學的永恆與無垠的想像,連結孩子的生活經驗,並強調堅持下的美夢成真。(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因為她們,世界變得更好》➽推薦原因:平易近人的文字,生動的插畫,記錄女性科學探險家的故事。(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癌症好朋友》➽推薦原因:繪本風格方式呈現人們對身體病痛的反應,畫風輕鬆但敘情深刻的圖文形式帶讀者認識癌症與家庭關係,有助於青少年理解生老病死,可由家長伴讀。(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媽媽,琦琦,和她們的女兒:突破性別身分與家庭風暴,迎向愛與療癒的自學課》➽推薦原因:同性議題書籍較少,本書可作為多元家庭的同理與認識,內容正向溫暖。培養接納多元家庭的態度。(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親愛的艾倫:就算妳與眾不同,我只會愛妳更多》➽推薦原因:艾倫為國際知名主持人與影響力人物,她的勵志自傳可以啟發孩子。(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九命人-溺光》➽推薦原因:1985年《九命人》重新改編繪製,學生初戀到職場情感生活的漫畫。故事主軸較為超齡,但對情竇初開的讀者是很有啟發性,有助於青少年學習如何面對失戀。(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九命人-家庭訪問》➽推薦原因:1985年的《九命人》重新改編繪製的少女奇幻愛情精彩在地漫畫,劇情設定有關生命議題,可促進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建議由家長伴讀。(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
  • 《守娘 上》➽推薦原因:台南早年歷史參照的漫畫故事。反映百年前社會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平待遇與社會壓迫,畫風優美動人,編劇引人入勝,可由家長伴讀。(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推薦原因:書寫方格公寓裡的小市民家常,家常裡的光彩與暗影,文字淺近、直白,直面愛與傷害,並以自身的遭遇給後繼者建議,為他們打氣,對他們鼓勵。價值澄清具有教育意義。(適讀年齡:高中職)

▇直面問題,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狀況

  • 《蛋頭先生不怕了!》➽推薦原因:以勇氣與自信克服傷痛的經驗。(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小睡鼠有七張床》➽推薦原因:圖像細緻清新,強調因助人及友誼而克服孤單害怕的問題。(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三位爸爸三束花》➽推薦原因:三個爸爸呈現三種職業,故事貼近現代生活,都市小孩易有共鳴。(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是誰搶走了我的名字?》➽推薦原因:正視霸凌,發揮同理與正義行動。(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可以幫我保守祕密嗎?》➽推薦原因:提供獨特又溫馨的班級經營方法,解決孩子說不出口的問題,獲益良多。(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第二個惡人》➽推薦原因:情節完整如短篇小說,以多元角度探討政治謠言社會正義。(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我叫做小洋,我一點也不特別》➽推薦原因:9歲的主角擔心自己太普通,試圖找出自己的特長,最終理解個人存在之關鍵所在。讀來富童趣與啟發。文字流暢有趣,插畫生動活潑。(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一星期的變奏曲》➽推薦原因:兩個因為不同理由遭到霸凌的孩子,互相拯救了對方。奇幻富張力的文字與插畫,吸引讀者目光。(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我和櫻桃樹之間的距離》➽推薦原因:即將失去視力,面對的未來可能是一片黑暗,該想想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生命的力量又是什麼?這個故事展現了生命的韌度,深達內心的感動。(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我不漂亮:外表決定一切,但我決定我自己》➽推薦原因:幫助同學不因外表否定自我價值。(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向各行各業的職人,致上最高敬意(敬禮)

  •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推薦原因:故事有趣,開拓讀者視野。(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推薦原因:圖文並茂,認識台灣的老行業與職人生涯。(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第一線熱血消防員親授關鍵保命絕招,破解火場迷思》➽推薦原因:不只是寫得很好,也能救人一命的重要著作。案例故事具體,敘事流暢可讀性高。(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我是護理師》➽推薦原因: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防疫期間閱讀本作品,更能同理護理工作,拓展社會觀。(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
  • 《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推薦原因:布農傳說中文化與親情的精采呈現,巧妙融合傳說故事與祖孫間的情感傳承,圖文印刷皆優,附錄的文化教室也十分用心。(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推薦原因:真人真事故事,幫助孩子了解改變人生與改變原生家庭的自傳故事。(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網紅這樣當:從社群經營到議價簽約,爆紅撇步、業配攻略、合作眉角全解析》➽推薦原因:很多孩子的夢想工作,幫助學生了解社群媒體的運作方式。(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證明自己:彭政閔》➽推薦原因:知名球星有勵志性,是許多男同學學習榜樣,可作為仿效的方向。(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推薦原因:認識遊民並理解同理社會弱勢,記錄年輕社工的工作與心境,認識社會角落認真但為人輕忽的一群人。(適讀年齡:高中職)
  • 《OT相談室》➽推薦原因:內容呈現當代流行的網路世代語言,有助於讀者建立對患者的同理心。(適讀年齡:高中職)
  • 《我的酸菜可不可以加點糖》➽菜鳥教師的逆境求生! 每天自動增生的酸菜是友好的表現?新手教師許恬寧在客家庄的奮鬥日常正式展開!有益於客家文化的傳承。(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科技即將左右我們的未來

  • 《全圖解!AI知識一本通》➽推薦原因:內容扎實、一步一步帶領讀者了解當代重要議題。(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全球科技大歷史:解讀人類偉大進步的黑盒子,指出未來科技演化方向》➽推薦原因:作者說故事功力高超,將科技演進的歷程講得令人易懂好記。(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APP世代在想什麼:破解網路遊戲成癮、預防數位身心症狀》➽推薦原因:介紹網路遊戲成癮對身心的影響,切中需要,幫助同學可以破解網路成癮問題。(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推薦原因:作者善於說故事,深入淺出,譯者功力深厚,對防疫有幫助。(適讀年齡:高中職)
  • 《上帝的手術刀:基因編輯懸疑簡史》➽推薦原因:作者文筆極佳,說故事能力好,知識也扎實。(適讀年齡:高中職)

▇台灣,我們的島(這類型我還不買爆)

  • 《出大甲城》➽推薦原因:回憶故鄉,搭起情感的連結。風格具有特色,是宮廟主題中不落俗套的表現。(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一家人的南門市場》➽推薦原因:畫面細節充滿台灣生活點滴,保存許多人的共同回憶。(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平安龜實驗室》➽推薦原因:介紹澎湖元宵節乞壽龜習俗,詳實描述在地祭典文化。(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故事臺灣史:22個改變臺灣的關鍵人物》➽推薦原因:了解台灣文化的好讀作品。(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推薦原因:重要本土畫家的作品,以特寫方式更加細膩地欣賞陳澄波畫作。(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推薦原因:圖文並茂,用美食了解台灣。(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雞屎藤》➽推薦原因:具有知識性與教育性。(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異人茶跡3-艋舺租屋騷動》➽推薦原因:描繪台灣茶業發展與社會發展,深入又平易近人的佳作。(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推薦原因:描寫對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認識,文字優燦,引人入勝。具備文學教育的時代性與知識性。眼光獨到,是當代優秀小說家對前輩作家的致敬之作。(適讀年齡:高中職)
  • 《離島,以及離島的離島:那些澎湖的人與事》➽推薦原因:貼近常民生活的優文記錄,以流暢文筆、濃濃鄉情,敘述澎湖離島的人文故事。(適讀年齡:高中職)

▇Because it's there,因為山在哪裡,還有海

  • 《哇!公園有鷹》➽推薦原因:將台灣自然生態以版畫效果生動呈現。描繪細膩生動,充滿不同視角的變化與流暢感,引導孩子近身觀察台灣的在地生態。(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大自然的藝術家-不可思議的線條和形狀》➽推薦原因:優美詩性的文字與細緻的紙雕藝術共同呈現自然之美。(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蜜蜂》➽推薦原因:介紹蜜蜂的生態,人類運用蜂蜜的歷史,相當精彩的一本書。(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怪咖動物偵探:城市野住客事件簿》➽推薦原因:圖文並茂,以輕鬆的方式,介紹城市裡常見的動物。(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高中職)
  • 《林務局國家步道歷史叢書~四本1.「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2.「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3.「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 4.「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推薦原因:圖片珍貴,台灣歷史與山林磅礴之作。歷史結合地理風土,兼得深刻的踏查體驗與豐富的文史資料,為國家步道留下文字紀錄。(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遇見花小香:來自深海的親善大使》➽推薦原因:記錄抺香鯨與人類接觸的軌跡,縱横賞鯨的海洋資訊。具有大自然的寬容觀點與教育啟示。(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十六歲的海洋課》➽推薦原因:以淺白的語言,循序漸進介紹海洋文化,穿插海洋書寫,企圖兼顧「海洋教育、環境教育、生命教育」三個目標。(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一草一天堂:英格蘭原野的自然觀察》➽推薦原因:優美的自然書寫,接近生活,有細心的觀察與提問,更可以認清自己人生之欲求。描述栩栩如生,插畫裝幀精緻,讀來獲益良多。(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八座山 Le otto montagne》➽推薦原因:富情感的山岳文學與親子情感故事,文字流暢,描述手法獨特,讀完令人難忘。(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聽一整塊大陸唱歌: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四千英里鳥鳴之旅,跨物種翻譯者的自然觀察與生命記事》➽推薦原因:橫越美國的父子單車之旅。 附有各種鳥鳴的QR Code,提供立體閱讀體驗,既專業又親近讀者。(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

▇提升孩子豐富的感受力,轉化為創作能量

  • 《媽媽是一朵雲》➽推薦原因:以正面,緬懷的態度表現對死者的懷念與對生命的希望。(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蔬菜頌歌》➽推薦原因:擬人化的新詩具想像與愉快的心情。(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蝴蝶朵朵》➽推薦原因:以蝴蝶作為比喻,傳遞防治性侵的正確觀念,並對受害者提供鼓勵與安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兒童認知身體界線,理解性侵概念,是處理此議題的極佳範例。(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勿忘我》➽推薦原因:透過祖母失憶的過程回顧祖孫間曾共有的美好,以及未來的希望。(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我家在海邊》➽推薦原因:渲染的色彩與生動的線條帶出海邊生活的優游與自在。家鄉的風情帶來溫馨的感受,文字與圖畫的節奏感吸引人。(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
  • 《在想像中遇見詩》➽推薦原因:具有文學賞析與教育的功能。(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夢遊》➽推薦原因:看似幻想的大冒險,卻是作者的真實體驗,很棒的創作,回程動人。(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小偵探愛彌兒》➽推薦原因:有趣的生活歷險,展現少年的獨立自主。特色插圖加上有趣內容,展開一段精彩的推理之旅。用心的經典新譯本。(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童詩,想明白:一起讀、一起想、一起寫的詩集》➽推薦原因:具有文學鑑賞與教育功能。(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莫那利的機器》➽推薦原因:適合大人閱讀然後開心的講給10歲以下孩子聽,太有趣。視覺風格超優。(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大孩子的精神時光屋

  • 《阿瑪杜.庫巴的新非洲寓言》➽推薦原因:透過鮮活人物、現實與幻想交織的藝術手法、詩歌的節奏,傳達非洲土地上特殊的民風與人生哲學,為我們打開一個新穎的世界。(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九命人-時之輪迴》➽推薦原因:1985年《九命人》重新改編繪製的動作科幻輪迴精彩在地漫畫。(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
  • 《文藝月刊《圈外》》➽推薦原因:小誌的設計風格,具有獨特的品牌精神,可滿足特定愛好文藝的族群。內容頗有深度,適讀年齡建議拿掉國小,改為國中、高中職。(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章魚的內心世界:三顆心臟、八隻腕足、九個腦袋、三億個神經元,章魚的獨特演化如何感受這個世界?》➽推薦原因:譯筆佳,有趣的介紹章魚,讓我們可以了解這種特別的生物。(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有年輪的繪本》➽推薦原因:文字流暢,對童書有其不落俗觀點,深度賞析經典繪本,體現人類共通的情感和思維。(適讀年齡:高中職)
  • 《書店旅圖:走進全球21間特色書店,感受書店故事、理想和職人精神》➽推薦原因:探訪書店,尋找閱讀的意義以及書籍保存文化的價值。(適讀年齡:高中職)
  • 《鬼地方》➽推薦原因:視角在柏林大都會與永靖小鄉鎮兩地游移,文字風格與故事情節皆富戲劇性,生動、張狂,每有出人意表的意象。人與文字交融,充滿情感。(適讀年齡:高中職)
  • 《新神》➽推薦原因:以信仰為主題,從容出入雅俗,遊走於寫實與奇幻,筆端富有淋漓飽滿的生命力。(適讀年齡:高中職)
  • 《嬰兒涉過淺塘》➽推薦原因:以詩回應社會議題,反歧視、反獨裁、反霸凌,入世深,渲染力強,而不失文學質地。(適讀年齡:高中職)
  • 《《聯合文學》雜誌 NO.411-NO.422》➽推薦原因:自2009年改版以來,在議題和視覺上都加倍吸睛。細膩的編輯邏輯、難度適中的文學知識,加上有趣的設計,架構出這份能量十足的刊物。是接觸現代文學及作家的好途徑,設計感突出。(適讀年齡:高中職)

▇媽~我的身上有個完整生態系

  • 《細菌好朋友2:超越人類的35種細菌生存絕技》➽推薦原因:面向兒少精心選題,用有趣的觀點介紹身邊的細菌。(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肥皂超人 出擊!》➽推薦原因:以可愛生動的方式介紹生活中各種類型的髒污及正確的清潔方式,十分適合目前防疫政策。(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小不隆咚──我們是微生物!細菌、病毒與真菌小小世界裡的大知識》➽推薦原因:用插畫介紹微生物,對小朋友來說是很好的方式,淺顯易懂,低幼年級建議可親師生共讀。(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 《一顆屁的科學》➽推薦原因:孩子最有興趣的主題。圖文並茂,敘述有童趣。(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小心,這本書有細菌!:認識細菌、病毒和真菌的強大微生物王國》➽推薦原因:有系統地介紹細菌、病毒、真菌和微生物,簡單易懂。(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我的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1:甜滋滋的糖沒有告訴你的祕密》➽推薦原因:圖像活潑,主題選擇與文字有趣不生硬,鼓勵孩子更認識每天吃的食物。(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我的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3:香噴噴的麵粉沒有告訴你的祕密》➽推薦原因:麵粉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少有詳細介紹的書籍,內容豐富,介紹角度也十分完整。(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驚奇翻不完:人體知識書中書-圖解身體大百科》➽推薦原因:展頁設計增大,具有排版美觀、圖片清晰,小書設計具有創意與易讀性。(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國中)
  • 《人體大遊歷3:腸病毒大進擊》➽插圖讓人印象深刻,擬人化故事易懂好記,有助防疫。(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繪本是孩子的美術館,想像力是Wonder Land

  • 《手套{烏克蘭民間童話}》➽推薦原因:盡忠職守的莫里斯原像個影子般默默的隱藏在車站中,因為仁慈與助人的勇氣,激發他打破了僵化的規範,不但發揮了真正的服務精神,且為自己贏得了尊重與認同。(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 《魔法糖果》➽推薦原因:特殊的媒材與鏡頭呈現出超現實的內心世界,對生活細節與孩子的心理變化觀察細膩,具啟發及娛樂性,是一本有趣又溫暖的好書。(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
  • 《暗夜中》➽推薦原因:Bruno Munari經典作品,裝幀非常用心,一場奇幻美妙的光影剪紙饗宴。(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皮諾丘前傳》➽推薦原因:Bruno Munari經典作品,裝幀非常用心,一場奇幻美妙的光影剪紙饗宴。(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一定是貓做的!》➽推薦原因:以偵探推理的方式促進觀察力與解析力,適合講故事。(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我的海盜父親》➽推薦原因:結合史實與想像的創作,內含的親情十分動人,故事流暢有張力,舉重若輕,但豐沛的情感令人回味無窮,圖文及編排俱佳。(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來自精靈世界的人類奇幻百科》➽推薦原因:用幻想的角度觀察人類,同時又與現實有一種內在的聯繫,想像力豐富,繪圖細膩精美。(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 《長腳的房子》➽推薦原因:以斯拉夫傳說中引導亡靈的女巫為背景,12歲的女巫繼承人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抉擇。想像力豐富,充滿愛與希望的奇幻故事。(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 《恐龍的啟示:為什麼了解恐龍,可以改變我們的未來?》➽推薦原因:古生物學家的TED演講,以科學的角度追索過往的生物,打破常見迷思,展望人類與大自然的未來。內容豐富有趣,深入淺出,裝幀插畫精緻。(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車站老鼠》➽推薦原因:盡忠職守的莫里斯原像個影子般默默的隱藏在車站中,因為仁慈與助人的勇氣,激發他打破了僵化的規範,不但發揮了真正的服務精神,且為自己贏得了尊重與認同。(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政治理論、社會議題,麻煩都來一點

  • 《動物選總統》➽推薦原因:以諷刺幽默的手法讓孩子了解民主與選賢與能的重要性。(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三球毛線,編織自由》➽推薦原因:將編織與歷史巧妙串聯,闡述溫柔革命的真義。(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7-「過濾氣泡、假新聞與說謊媒體──我們如何避免被操弄?」:有自覺使用媒體的第一步》➽推薦原因:探討數位媒體的多樣性、操弄性和危險性,增進對媒體的理解和妥善運用,幫助學生學習媒體識讀。(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推薦原因:如果成年人再次變成孩子,就會發現大人的虛假與粗暴。觀點犀利,探討兒童人權議題和教育議題。(適讀年齡:國中、高中職)
  • 《來不及閃耀的星星》➽推薦原因:弱勢的黑人少年如何透過樂高的創作世界,走出痛失親人的低潮,積極正面。在種族議題持續紛擾的今日,了解美國黑人的結構性困境。(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暗夜的螃蟹 Crab in the dark》➽推薦原因:不一樣的層次。需要導讀的書。以隱喻方式描述白色恐怖時期,黑白畫面成功營造壓抑氛圍,凝結傷痛的記憶。(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推薦原因:戰爭倖存者的故事,帶領讀者看到戰爭下柬埔寨的慘烈狀況,跟著女孩以愛與勇氣走過失去家人的幽谷,反映多元文化與開闊世界觀。(適讀年齡: 國中、 高中職)
  • 《大城小事5》➽推薦原因:完整且深刻,貼近現實描繪同性戀者在社會裡的生存方式,是性別教育的重要作品。(適讀年齡:國中、 高中職)
  •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推薦原因:多元文化的理解,尋找被奪去的名字,這個旅程讓所有認同混淆的人有所啟發。(適讀年齡:高中職)
  • 《群島》➽推薦原因:以冷靜、理性的態度,書寫喧譁、吵嚷的社群網路世界,將發生於台灣當下的新聞如太陽花學運等事件編織進故事,探討界限漸趨模糊的現實與虛擬世界,為當下台灣留下見證。(適讀年齡:高中職)

▇在閱讀中打破思維疆界

  • 《城市裡的小訪客》➽推薦原因:透過藝術的美感及電影鏡頭忽遠忽近的戲劇效果,表達主人翁對寵物不見的擔憂與失而復得的欣喜。(適讀年齡: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
  • 《美麗的滅絕:世界瀕危動物圖鑑》➽推薦原因:圖文並茂,以可能滅絕的生物為主題,插畫精美,內容豐富。(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 Mapping the World》➽推薦原因:以全球視野,介紹世界發展趨勢,能提升多元觀點。(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國中、 高中職)
  • 《藻的祕密:誰讓氧氣出現?誰在海邊下毒?誰緩解了飢荒?從生物學、飲食文化、新興工業到環保議題,揭開藻類對人類的影響、傷害與拯救》➽推薦原因:藻類看似不起眼的生物,其實對整個生態系有很大的影響。(適讀年齡:高中職)
  • 《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推薦原因:文字通暢 有益於東南亞文化的瞭解。(適讀年齡:高中職)
  • 《旅館:開啟現代人自覺與思辨,全球資本主義革命的實踐場域》➽推薦原因:以創作的觀點分析旅館的變遷。(適讀年齡:高中職)
  • 《名畫紀行: 回到1929的公會堂》➽推薦原因:以現存於北美館的37幅日本畫作,展開追查畫家與畫作之旅。查踏畫家於日本的相關行跡,撥開畫作身世,穿越時空之訪,訪程詳細精采。(適讀年齡:高中職)

【中小學讀物推廣講座】「讀」你的荒唐時代-不迷路的自處人生 

因應疫情影響,活動採實名制,請上網填寫報名表單,可點選圖片前往

▇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完整書單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0-08-31 11:13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