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臺漫 3》從「雷克小子」到《上海大少爺》:董事長黃熙文的漫畫路

小時候筆者家裡有個金屬製的垃圾桶,說是垃圾桶,只是一個直徑15公分左右、高度約莫相等的正圓柱體,上面附有鐵蓋,下方則有用來開蓋的踏板。真拿來使用也裝不了什麼,從來不曾用來裝垃圾。

lei_ke_xiao_zi_s.jpg
雷克小子系列商品

沒記錯的話,這好像是某次交換禮物抽籤得來的「成果」,符合那種場合的購物邏輯,不見得實用,但小巧精美。吸引人的亮點是上面的圖案,「雷克小子」(這名稱也是很後來才知道的)倚著摩托車,站在夕陽映照的港邊。圖像層次分明,有著細膩的質感,在雷克小子的天真中,注入淡淡少見的成熟。

雖然是單幅圖畫,沒有前因後果的情節或對話,卻似乎藏有許多故事,讓人忍不住聯想各種可能。對小孩來說,這樣的想像,已是他最接近所謂「浪漫」的事物。

▉用飽滿的圖像賦予商品鮮明個性

雷克小子是今日許多中年人成長時期的共同記憶之一。搭配著當時的知音文具,雷克小子以不同姿態,被製作成無數產品,陳列在文具店或書店裡,等著孩童們下課返家前的逗留。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雷克小子,和稍晚些由凱西.陳所繪製的凱西系列,以圖像結合商品的方式,席捲了當時的文具禮品市場,成為許多人「包包」裡或「本本」上常見的圖樣,和進口的外國圖案如史努比、加菲貓等分庭抗禮,平起平坐。

m24613168_big-tile.jpg
凱西.陳所繪製的凱西系列(取自阿秀商行

雷克小子和凱西系列的共同點是都屬於「單幅」圖案,依循不同的商品屬性,柔順自然地銜接,取得商業的成功。但兩者的畫風截然不同:雷克小子精緻豐富,有如廣告看板般華麗,凱西則帶有信手塗鴉般的質樸。

凱西還有少量的文字敘述,以文字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賦與凱西和她的夥伴們某種「故事」性格,進而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使用者認同和消費對象。而雷克小子則幾乎沒有文字,沒有明確的角色和情節設定(即使有,多數消費者大概也不太清楚),只有「Blue Rex」的標題或偶爾出現的狀聲詞。

lei_ke_.jpg
《就是雷克It's REX》

雷克小子完全擺脫依循文字組合所構成的世界,純粹以圖像直接對決,還能吸引這麼多人的注意和喜愛,顯示了創作者黃熙文豐沛且獨特的魁力和創作能量。透過圓潤飽滿的筆觸,縝密堆疊、雕塑出不同的細節,讓謎樣的雷克小子順應著商品屬性,一同產生鮮明的「個性」,吸引消費的目光。

在「文創」還沒泛濫到廉價,甚至完整的概念要等到多年後才會正式出現的年代裡,雷克小子開創了圖像創作與商品結合的合作和獲利模式。這個發展脈絡自成一格,一路延伸到下新世紀初彎彎的出現,以及目前如雨後出筍般浮現的圖文作家們。

以畫面構成的風格替代故事,或許是雷克小子在商品市場獲得成功的條件。但令人忍不住好奇(或說遺憾):如果將這一幅幅圖像串連成完整敘事的漫畫,不知會是怎樣的面目?這可能是無數當年擁有雷克小子相關商品的孩童或青少年,曾經在腦海中浮現過的念頭。

雖然在2003年出版的漫畫集《就是雷克It's REX》曾短暫滿足了雷克小子迷,但這部漫畫集的流通有限,加上黑白四格或短篇的形式,似乎還離童年的想像有些距離。這樣的遺憾背後,不只是針對雷克小子,同時也是對能創造出那麼完美圖像效果的作者黃熙文,在創作能力上的期待。

作畫風格再進化

 《上海大少爺》 預告動畫短片

《上海大少爺》在2018年問世,這份遲來的意外,多少回應了漫迷跨越時代的期盼。

《上海大少爺》的故事舞臺設定在1929年的上海,以獎金獵人「大少爺」冼小冬為主角,開啟一場剷惡鋤奸的青春大冒險。主角雖然不是雷克小子,但相似的畫風和外型設定,馬上勾起人們的回憶。

除了充滿「黃熙文風格」的人物設定之外,能喚起人們印象的就是畫面構成的細緻。多數人翻開這部作品,最搶眼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圖像的「滿」。這不只是全彩造成的效果,更是黃熙文一路以來作畫風格的再進化。

shou_gao_.jpg
《上海大少爺》手稿

從人物到前景或背景,一層又一層細細的雕琢,藉由色彩及無數細節,營造出厚實滿溢的飽和感,承襲過去商業圖像的「腔調」,又以這份飽和感替代了商品所提供的基底,開發出全新的「語法」。這樣的語法不只應用在故事的講述,更從盈滿的構圖中,生成出動感。

如果雷克小子如同作者自己形容的,是商品導向的「靜態」作品,那麼「升級」過後的黃熙文在《上海大少爺》中不只給予劇情,更藉由「滿」的技法,將整個畫面推向了「動態」的極端。譬如第九章〈相信〉中的最後高潮,一格格快速的節奏,與其說是漫畫,倒不如說具有更濃烈的動畫感。

讀者不只等來了老朋友,而且還是在「精神時光屋」中修練多時,已成為「超級賽亞人」的老朋友。

在夢想和現實的斜槓之間堅持淬練

許多人應該是經由《上海大少爺》的宣傳文案,才知道黃熙文是「十八銅人行氣散」的經營者。這段消失的空白,某種意義上是在夢想和現實的「斜槓」之間,尋找平衡的摸索和苦鬥。十年一劍,讀者在《上海大少爺》看到的種種改變,或許就是在這苦鬥中被淬鍊的強韌。

shi_ba_tong_ren_.jpg
於2010年臺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推出的「十八銅人.PIZZA CUT FIVE.PUSH COMIC」聯名展

從90年代到新世紀,臺灣漫畫經歷過太多令人啞然無語的頓挫,使許多才華洋溢的創作者喪志,或選擇轉換到相對安穩的跑道。然而同時還是有不分世代的創作者,選擇在逆風之中繼續航行,堅持與風浪對抗,如同《老人與海》裡的主人翁,即使最後只能拖回魚骨,但過程中與大環境的肉搏,已是可歌可泣的史詩。

在書末和水瓶鯨魚的對話中,那個在正職之外徹夜未眠,只為一圓漫畫夢的黃熙文,不僅體現出臺灣漫畫某種不倒的倔強,也是所有逐夢者的典範。

zuo_hua_ji_jie_.jpg
 黃熙文為圓漫畫夢,利用下班之餘創作漫畫

史家本質上就是一群守著過去殘存的懷舊者,創作者則理應相反,必須不斷向前,和未知的挑戰奮鬥,雙方觀點理應不同。歷史從來不是一面鏡子,過去和現在分屬不同時空脈絡,直接比對只會造成偏差。然而史學確實能從已逝的時光中,萃取出抽象的經驗,雖然不見得能完全避免錯誤,但至少降低了同樣錯誤一再重複的機率。

面向過去是為了未來創生的參考。像黃熙文這樣的創作者,了解他一路走來的歷程,除了加深對他作品的理解,也能為在前線和他共同作戰的人們提供參考。雷克小子時代,黃熙文對於圖像和商品兩者性質的探索,仍是當下許多圖文創作者在思考文創的商業運作時,值得參考的標的。而黃熙文對漫畫的堅持,更是一則關於夢想的勵志故事。

無論如何,十年等到黃熙文一劍,只希望下次出鞘,不要又是十年。

wei_tu_2.jpg
《上海大少爺》內頁

zi_hua_xiang__0.jpg
黃熙文自畫像

0831-shanghai-book.jpg上海大少爺
Shanghai Junior: A Story in China 1929

作者:黃熙文
出版:大辣文化
定價:6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黃熙文

  • 1966年生,A型天秤座,臺灣嘉義人
  • 日本東京設計師學院(Tokyo Designer Gakuin College)畢業
  • 曾以「雷克小子」(BLUE REX)造型人物風靡卡片禮品界
  • 現任和氣藥品公司董事長和漫畫家
  • 1981年,因受到《小咪漫畫周刊》影響,在嘉義和幾個熱愛畫漫畫的朋友共同創立了「漫畫之友」研究社團
  • 1984年,成為「漫畫之友」會長,之後北上就讀復興商工、同時一面打工接漫畫、插圖、設計稿件繪製。隔年發行《漫畫之友》刊物,並舉辦二屆漫畫比賽
  • 1987年,進入卡片禮品界工作,以時尚造型風格、精湛細膩的畫風《雷克小子》(BLUE REX)風靡全臺灣的年輕人,期間推出無數周邊系列商品
  • 1991年,赴日求學專攻電腦繪圖,於1995年以「最優秀賞」的成績畢業於「東京デザイナー学院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専攻」
  • 1999年,成為老牌藥廠第二代接班人,接手「和氣藥品」董事長。公司最著名的商品為「十八銅人行氣散」、「鳥頭牌愛福好」
  • 2000年,因支持漫畫家好友林政德創作理念,共同合作鹿鼎記、星貓等行銷與動畫前製設計和製作
  • 2003年,出版個人第一本漫畫作品集《就是雷克》
  • 2006年,在《漫樂雜誌》共發表三期短篇漫畫:〈有沒有一種感覺叫溫柔〉、〈有沒有一種趕稿叫無間〉、〈有沒有一種驚聲叫尖叫〉
  • 2008年,開始構思17歲時就想畫的長篇漫畫《上海大少爺》劇本,進行老上海資料蒐集、場景考查、劇本編寫、人物設定
  • 2009年,為改變30多年老牌藥品新形象,特以十八銅人為核心概念打造全新形象「十八銅人浴火重生」,於臺北紐約紐約六樓展演廳舉辦的「十八銅人X PIZZA CUT FIVE聯名藝術展」
  • 2010年,「十八銅人‧PIZZA CUT FIVE‧PUSH COMIC」首度在臺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推出一系列震撼聯名
  • 2018年,完成第二部漫畫作品《上海大少爺》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19-01-03 17:09
文學撞IP》跨業滾動有機成長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的IP願景

剛過去不久的2018年底,在一片熱鬧活絡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熱潮中,由蘇麗媚領軍的「夢田文創」以孤獨為主題,推出「致親愛的孤獨者」系列作品,包含同名舞台劇、電影、劇集、小說等多媒材。

「因為小孩在國外,我經常一個人旅行去看他們。加上從以前到現在,別人常常覺得看不懂我做的事情,我也會感覺孤獨。不過5、6年下來,我覺得孤獨其實是很美的狀態。」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看到孤獨經常與悲傷、憂鬱症等負面情緒做連結,但她認為一個人在孤獨時想事情可能更清楚。面對紛亂的社會時局,有時孤獨的狀態反而更能看清事情,正視人的本質。於是她的策展發想是:孤獨可以有正向的意義。


_dsc0601-001suo_.jpg

2018年夢田文創以「孤獨」為主題,跨界創作「致親愛的孤獨者」系列作品,涵括同名舞台劇、電影、劇集與小說等多媒材,以「議題策展」及「青年創作平台」的IP作品,邀請30位青年創作者,以不同議題與手法探討「孤獨」。圖為《2923》演員李淳(左)、賴螢盈,該劇藉由受刑人與會客妹的探監對話,挖掘出兩人童年時期的黑色記憶與創傷。

「孤獨IP」率先登場的舞台劇由「故事工廠」劇團擔綱,集合范瑞君、梁允睿、黃彥霖、王靖惇、林孟寰等編導,以及李劭婕、呂名堯、李淳等實力派演員。四齣戲分別探討童年創傷、婚姻危機、家庭認同和校園性侵等議題,演職員名單裡不乏金鐘獎得獎人和金馬獎入圍者等星光。

《致親愛的孤獨者》很快會有同名電影,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奇異果文創將出版作家盛浩偉的同名小說。歡迎來到孤獨者的世界!


sheng_hao_wei_zhao_pian_.jpg

作家盛浩偉將於奇異果文創出版小說《致親愛的孤獨者》

▉讓下一代認同台灣創作者創造的世界

《致親愛的孤獨者》是蘇麗媚親自策展的第二檔作品,她以IP形式策展的第一彈,是去年頗受矚目的《小兒子》。

蘇麗媚以作家駱以軍的臉書文集《小兒子》為基礎,邀請動畫導演暨編劇史明輝製作動畫,設定角色造型和故事,同時出版動畫繪本。

2018年中,《小兒子》推出6集動畫,2019年將有24集上架,2020年預計再完成15集動畫。印刻出版公司也預告《小兒子》繪本全套15本書將陸續出版。

蘇麗媚說:「動畫的人物設定完成後,為了讓角色活得長久,要不斷產出內容,不斷和受眾溝通情感,甚至和看動畫的人一起長大。」她要讓現在認識小兒子故事角色的這一代孩子,認同台灣作家和動畫工作者創造的世界。

「我們從小看Doraemon,對他有感情。現在的小孩子看《小兒子》,長大以後對《小兒子》也會有感情。大概10年後,問他認識Doraemon嗎?他說不認識耶,他只認識《小兒子》,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蘇麗媚以輕軟的口音,說出這樣豪氣萬千的話。

▉不同媒材的衍生商品逐一亮相

《小兒子》動畫讓駱以軍從作品晦澀難懂的抑鬱文青作家,一下子拉低讀者群年齡層,並且以溫暖中年大叔的形象現身。

駱以軍本人點評,《小兒子》動畫和圖文書把他原來筆下搞笑的短故事,「變成柔軟、很有愛、很明亮,有療癒性的小宇宙」,每個短故事「像是一個有笑氣的玩伴」。

「我是駱以軍的讀者,幾乎讀過他所有的作品。他的作品很難懂,必須要很有想像力。」蘇麗媚認定駱以軍是重要的中生代文學家,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推介他的作品,只是找不到切入點,直到發現《小兒子》。「先用比較容易理解的作品,讓大家經由這個作品,認識這個作家,那我就達到第一個目的了。」


xiao_shuo_jia_luo_yi_jun_openbookyue_du_zhi_ti_gong__0.jpg

《小兒子》作者駱以軍(攝影:陳藝堂)

動畫版《小兒子》的核心概念是家庭關係和親子之愛。強調自己母親身分的蘇麗媚認為,家庭是孩子行為養成的基礎,但新一代的教養要先從父母開始。「與其說父母需要教養,更是我自己作父母過程的自省。」為了凸顯親子共讀的必要,她堅持圖文繪本不加注音符號,避免父母買書回家,直接丟給小孩自己讀。

除了動畫,夢田文創也為《小兒子》拉出另一個向度,由故事工廠搬演成舞台劇。編導黃致凱抽取原作對親子關係的深層思索,拉長時間軸,讓故事裡的父子進入成年和老年階段。2018年9月自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嘉義、高雄巡演後,已確定今年4月回台北加演。

《小兒子》系列作品談家庭哲學的軸線很清楚,爸爸、媽媽、大兒子、小兒子加上家犬等普同家庭角色,超越時間和地域性,很快獲得迴響。夢田文創還與台中沙鹿一家蛋糕餅乾店談成合作,以小兒子動畫角色製作造型餅乾。不同形式的衍生商品一一亮相上陣,陣容壯大。

這是蘇麗媚的哲學:分頭發展製作IP不同媒材表現,待準備妥當後,密集接棒推出,讓人目不暇給,處處撞見同一IP概念。夢田接下來還會開設一家「小兒子」主題書店,可以預見IP商品會繼續多元發展。

_dsc4909_suo_.jpg

▉推行IP目的在帶動議題討論

和《小兒子》不同,蘇麗媚的孤獨策展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並帶出青年創作平台。

「IP第一層核心概念很重要」,蘇麗媚解釋夢田的作法說:「我們沒有去找故事,第一階段先做觀察和感知,觀察我們所處的社會有什麼需要,有什麼重要議題遭到忽略。之後要去感知,如果對這些議題沒有感知,或沒有感動,就無法成立。」

決定了和社會對話或所欲推動的議題,確認核心概念後再去找媒材,選定劇集或電影、小說、動畫、舞台劇,在那之後,才進入執行工作面,才產生故事。

「我們做的IP比較像是推動社會議題討論。這才是我們的目的。」目的性不同,出發點也不同。蘇麗媚擔任策展人的角色,是反覆和協力工作者溝通她起心動念的想法,然後由年輕創作者實現,給他們發揮的舞台。


_dsc4879-004suo__0.jpg

身兼「致親愛的孤獨者」系列舞台劇監製的蘇麗媚(右二),與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左一)、藝術總監黃致凱(左二)、導演范瑞君一起討論劇情。

▉先確立概念,再生產故事

孤獨議題策展是個全新的操作手法,先確立核心概念,接下來「故事可以是採出來、創作出來、想像出來。」蘇麗媚說,「採出來,因為議題很清楚,所以我們去做大量的田調和採訪,也就是採集這片土地上發生的真實案例。編出來則是去想像、去編,用想像力或其他方式作業。」

夢田文創的IP是先由蘇麗媚定奪策展概念,然後邀藝文工作者前來發展故事和創作。故事是在後期階段才產出,顛覆了常見的在市場上尋找受歡迎的故事發展成IP的作法。

《致親愛的孤獨者》參與人員橫跨劇場、影像、小說和詩歌,共有30位青年創作者投入。這是夢田第一年開闢「青年創作平台」,蘇麗媚親自參與面談和篩選參與人選。她強調,人才的建置關係到整個產業的未來。


_dsc4850-003suo_.jpg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前排中)與「致親愛的孤獨者」系列作品演職員合照。

蘇麗媚計畫每年推出一檔策展主題,邀集劇場和影像工作者圍繞這個主題創作。每年展演的項目不一定相同,接下來計畫增加行為藝術項目。每個項目原本觸及的閱聽受眾各不同,在同一主題運作下,讓跨業受眾滾動成長。

孤獨者系列有30位編導演參與,下次可能增加邀50名創作者參加,當中即使有1/3人選連續第2年參加,大概也還有三十多名新的創作者參與。「每年可培養30位台灣青年世代Talents,產業怎會沒未來?我們現在開始做,總會有到位的一天嘛。」

▉相信跨業可以帶動有機成長

蘇麗媚有雙大眼睛、小臉,像是直接從日本漫畫走出來的人物。她說話神情溫柔,帶著漫畫人物的夢幻感,但講到堅持重點時,口氣十分堅定。她既是出資者,也是出點子的人,為公司勾勒想像的願景,成功催生好幾齣原創偶像劇的她,將成為培植青年創作者的教母。

蘇麗媚以個人的跨業經驗,談文化和文創嫁接資本市場頭頭是道,她已幫故事工廠做無形資產鑑價,並獲會計師認證。無形資產轉為有形數字,就是股本,這和資本市場就有了共通語言,對未來到投融資市場做好基本準備。


_dsc4647-002suo_.jpg

故事工廠新生代駐團編導黃彥霖新作《#越想越不對勁》,藉由剝洋蔥般的推理過程,步步揭露一樁牽連校園性侵與社群媒體霸凌的自殺案件。

市場滾動、把餅做大,才有機會做出更多作品,甚至操作市場規模。挹注更多資金,才能增加策展的數量,讓更多劇團和創作人才加入。雖然夢田文創目前維持獨資經營,還沒有上市上櫃的計畫,不過蘇麗媚也做了必要準備。

夢田文創先前已推出「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系列,並發展成書店IP,製作戲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出版兩冊《書店本事》。蘇麗媚欣慰地說,紀錄片的版權已銷售至日本,確定2019年在日本放映。5年前夢田製作書店紀錄片時,當時還是冷門的題目,後來證實走在風氣之先,獨立書店風潮近來已成為顯學。

她說:「市場,我們想的不是現在賣出去可以回收多少錢。」她堅信跨業滾動成長可有機醞釀出綜效,「應該等5年、10年再來看產值或價值。」口氣自信堅定。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東亞書房》松本大洋與夢枕獏聯手創作繪本《渾沌》即將上市,及其他藝文短訊

【得獎消息】

  • 第22屆司馬遼太郎獎,由朝井まかて的《惡玉傳》(角川)奪得。朝井自2008年開始在文學界嶄露頭角,短短10年內,就以小說《戀歌》、《阿蘭陀西鶴》、《眩》、《福袋》等作,獲得時代小說大獎、直木獎、織田作之助獎等多項文學大獎。今年7月出版的《惡玉傳》,以江戶時代最大的收賄事件「辰巳屋騷動」為題材,呈現人在金錢與鬥爭的夾擊下墮落為惡的過程。
    大阪炭批發商木津屋之主吉兵衛,將事業託給家中管事,在外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卻在一天收到兄長久佐衛門過世的消息。吉兵衛回到經營柴薪批發的老家辰巳屋,想替兄長處理後事,卻遭到辰巳屋大總管與兵衛及姪子乙之助的排擠,事態演變為遺產爭奪,甚至引起幕府將軍德川吉宗以及擔任寺社奉行的大岡越前的注意。透過從富商公子墜落至底層的吉兵衛,以及官僚人生走下坡的大岡越前這兩條故事線,朝井鮮明地刻畫大阪和江戶東西文化的交會和衝突、送禮示意的傳統和賄賂的微妙疊合,以及法庭制度逐漸確立的過渡期中,仍然騷亂動盪的時代景象。
     
  • 日本小說家井上荒野,以今年5月發行的《那個話題今天就別提了吧》(每日新聞出版),贏得第35屆織田作之助獎。井上為知名文學獎的常客,得獎作品包含《潤一》、《盡頭》、《別去那裡》、《赤》等暢銷作。《那個話題今天就別提了吧》細緻地捕捉老去之人的心理,以及底層青年的內心動態,可說是彰顯作家新境界的里程碑。
    72歲的昌平和69歲的妻子由理子,在退休後過著安穩的生活。某一天昌平因為交通事故骨折,因而聘請26歲的「家事幫手」一樹到家裡協助。一樹雖然如同兒子般可靠,由理子卻發現,家裡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古怪。文藝評論家重里徹也表示:「井上以踏實的筆調,完整描摩登場人物的生態,以及一個接一個的情景和畫面。」作家辻原登則稱讚:「雖然故事的背景以年老為題,井上卻也精彩刻畫出手染惡事、卻有某些地方讓人無法憎恨的青年的心境。」

【作家動態】

  • 3年前以小說《流》奪得直木獎的台籍作家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上個月月底出版小說《夜汐》(角川),深刻描繪超越時代、賭上性命的愛。幕末文久三年,主角蓮八為了拯救沉淪苦海的青梅竹馬八穗,從賭場詐取大額金錢,因而引來殺手夜汐的報復。蓮八為了逃命,隱身成為京中新選組的一員。然而某日,蓮八卻收到八穗「希望你歸來」的訊息,因而決意背離新選組。他一面躲避新選組成員土方及沖田的追擊,同時抱著必死的決心進入八穗所在的小仏峠山中。另外,本應向蓮八索命的殺手夜汐,卻彷若變幻莫測的命運化身般,一面以夢境引導蓮八,一面將眾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夜汐》這部小說始於幕末,結束於明治,正是時代巨輪快速推進的一段期間,而無論是在哪個時代,義無反顧的愛情總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故事中提到,「即便肉眼無法察覺,世事卻實實在在地持續變動著。當人們察覺時,往往已是在不知不覺間人事已非之後了。」角川文藝局的編輯富岡薰評論,希望同樣身處於快速變遷時代的讀者們,能在本書洗練的字裡行間中,細細品味這部作品。

    dong_ya_shu_fang_zhu_tu_.jpg

    東山彰良(擷自Youtube

  • 攝影師對談集《閱讀相片之夜:13位攝影師的攝影哲學》(誠文堂新光社)於本月初出版。當今社會,攝影已在藝術領域穩固地占據一席之地。作者山内宏泰在代官山的北村相機店,與蜷川實花、佐内正史、奥山由之、川島小鳥、石田真澄、高橋恭司等12位攝影師對談,記錄他們創作時的心情、表現的手法,以及自身的攝影哲學。書中共收錄約100張攝影作品,並有詳細的解說,是適合攝影入門者及攝影迷的一冊。
     
  • 平成國民作家宮部美幸上月底出版小說《若無昨日亦無明日》(文藝春秋)。本書是繼2年前出版的《希望莊》之後,第5部「杉村三郎」系列作品。《若無昨日亦無明日》以「杉村vs.有點苦惱的女性們」為題,共收錄〈絕對零度〉、〈華燭〉以及〈若無昨日亦無明日〉3篇中篇小說,描寫自殺未遂後便行蹤不明的主婦、問題家庭的神祕新婚妻子,以及自我中心的單親媽媽。
    讀者評論,這部作品以成熟卓越的筆鋒,呈現鄰近一般人真實生活的社會陰暗面,包括對於人性尊嚴的踐踏、被害者的痛苦,以及親族問題等等。雖然有讓人不快的情節,故事本身卻又極富魅力和可讀性。宮部將多樣紛雜的情節和人物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得《若無昨日亦無明日》成為餘味無窮、引發讀者迴響的作品。

    gong_bu_mei_xing_-side.png

    小說家宮部美幸及其新作《若無昨日亦無明日》(照片取自JTBC官網)

  • 曾獲直木獎,身兼劇作家、演員及評論家的松井今朝子,本月初出版以歌舞伎為舞台的長篇小說《芙蓉的干城》(集英社)。松井出身於歷史悠久的京都祇園,自早稻田大學演劇學科研究所畢業後,進入日本五大電影公司之一的松竹公司,參與歌舞劇的企劃和製作。松井後續出版的許多時代小說,如《仲藏狂亂》、《歹路不可行》、《吉原手引草》等,皆流露其豐沛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美學。
  • 《芙蓉的干城》以昭和八年的東京為舞台,講述江戶歌舞伎名作者櫻木治助之孫櫻木治郎,受老家之託替成為築地小劇場女演員的親戚女兒澪子安排相親,卻在木挽座意外捲入兇殺案,其後所衍生的一連串事件。松井在這部作品中發揮所長,描摹出戰爭及歷史變動的背景下,精采絕倫的歌舞伎懸疑故事。

avt_matsui-kesako_5702-side.jpeg

松井今朝子及其新作《芙蓉的干城》(照片取自babelio.com

​​【業界新聞】

  • 為因應2019年日本消費稅由8%調漲至10%的賦稅政策,日本書籍出版協會、日本雜誌協會等四大出版行業組織,於本月14日再次發表聲明,提出希望政府將符合「稅制改正大綱」的書籍和雜誌納入減輕稅率政策的要求。減輕稅率制度的實施,目的在緩和日常民生用品調漲對低收入者產生的衝擊。日本出版行業組織在本次聲明中表示:「如同食物為『身體的糧食』,出版品做為『心靈的糧食』,同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提出「賦予全國國民平等且廣泛地接觸書籍雜誌等出版物的機會,對於民主主義健全發展及提升國民智識生活上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為符合日本政府對於圖書作品的管制,以及排除有違公序良俗的「有害圖書」,出版行業組織曾於今年6月18日,在出版界媒體「文化通信」中,主動提出將設立「一般社團法人出版倫理代碼管理機構」,以制定倫理基準,並判斷出版物是否能獲得出版倫理代碼。此聲明發出後受到部分人士的批判,認為日本出版團體為了獲得政府的賦稅減輕優惠,不惜自我審查及自我閹割。稅率政策及出版業自主規制的強化,將有可能對社會認定的「有害圖書」,如BL書籍或在倫理上較為曖昧的出版品等,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 日本漫畫家松本大洋與小說家夢枕獏聯合創作的繪本《渾沌》(偕成社),將於明年1月出版。松本的畫風極具個人風格,其漫畫《惡童當街》與《乒乓》曾分別被改編為動畫和真人電影。他的第三部繪本作品《渾沌》,由擅於描寫神獸、妖魔及民間奇譚的夢枕獏撰寫情節,以中國神話怪物「渾沌」的傳說為題材,透過這個六翼六足、卻無眼耳鼻口的怪物,編織出悲傷而美麗的故事。

    20181211-matsumotobaku02_full.jpg

    《渾沌》內頁(取自Amazon

  • 極具話題性的暢銷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筑摩書房)譯本,本月初登陸日本。由韓國作家趙南柱撰寫的《82年生的金智英》,透過34歲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娓娓道來韓國女性在學校、職場、社會、婚姻中所面臨的總總不平等。該書甫一出版就在韓國引起熱議,同時也遭受韓國反女權分子的強烈抨擊。目前《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已突破百萬銷售,電影版也正緊鑼密鼓籌備中,預計將由鄭有美及孔劉出演。
    小說所關注的女性議題,同樣在日本引發討論,日文譯本上市4天內便確定3刷,並登上日本國內亞洲文學書籍銷售首位,以及「最想要的物品」排行榜第3位。文學獎作家星野智幸在書評中提到:「這本小說將無可名狀的情感化為言語,也因此得以在韓國女性中激起狂熱。她們心中壓抑的、說不出口的感情,都寫在這本書中了。」小說家兼翻譯家松田青子則評論:「這本凝結了女性種種絕望的書,同時也是為了未來而寫的希望之書。」
     
  • 人氣漫畫家兼插畫家小畑健,將於明年7月13日至8月12日,於東京秋葉原3331 Arts Chiyoda舉行「畫業30周年紀念 小畑健展」。小畑的成名作包括與原作者堀田由美合作的圍棋漫畫《棋靈王》、與原作者大場鶇合作的《死亡筆記本》以及《爆漫王》等。小畑因精緻獨特的筆法和表現技術獲得高度評價,他不只人物設計亮眼,並能配合主題適當地調整畫風。此次展覽為小畑首度舉辦的畫展,預計將從超過15,000張的原稿中,精選出參展作品。

    zhan_lan_.jpg

    (擷自小畑健展官網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