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駱以軍》石不能言最可人

去年心肌梗塞在路邊仆倒,之後有大半年都耗在跑大醫院,像卡夫卡的迷宮,各式檢查,大約到今年三、四月吧,才感到身體從死亡的深淵救起來了,當然「回不去了」,我跟朋友說我的戰鬥力大約是大病前三分之一吧。

其實連三年大病,一次比一次凶險,還是後來遇到楊澤老師,帶我看老中醫、老踩蹻師父,救了我一命。這時感覺,隨著這種倉皇看病,神魂不集中,混身在醫院走廊那些外傭推著的輪椅老人之間,我的閱讀很長時間的中斷了。

事實上即使後來算是過了這一年的死劫了,再回過神來有自己獨處的時間,突然也沒像以前,這樣的時刻就是該閱讀,我變得沒有對閱讀那麼依賴了。比較熟的朋友都知道,這段時間我迷上了壽山石。這說來話長,或是大病(且感覺自己生命之樹已枯萎),讓我反省了這三十年來的創作之路,同時也是閱讀之路,幾乎全是西方小說,而且是像重裝甲師輾過的嚼碎、將內容絞碎吞食下肚的牆閱讀,這我在許多地方說過。

現代小說創作,基本上是等同於那些職業極限運動員,要求持續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對小說這樣的職業運動來說,閱讀其實和那些跳水選手、大聯盟棒球選手、游泳選手、田徑選手每天做的高強度訓練一樣,是帶有一種殺氣、或士兵出操的專注嚴肅,或是作坊工匠無情緒起伏的重複特質。老實說,想從這些職業小說家口中問出「閱讀的靈逸時光」,其實頗一言難盡。就像一個頂級品酒師,你若問他下班後,自己的時光,在間小酒館,點杯甚麼威士忌,可能得到那種全然放空的幸福,我覺得真實面來說,頗難簡單說出那個自由的一瞬。

大病時,楊澤老師提醒我,我這一代的小說創作者,整個啟蒙、用功、呼吸、學習的,全是西方的現代性感覺,所以我們一個個現在其實也才五十歲,怎麼全得了那麼兇險的大病、似乎差點就命懸一線且那根絲線眼看就繃斷?這樣持續二、三十年的重盔甲急行軍,好像各自留下幾本長篇,但耗竭心力,終沒有得到真正天地之悟。

這是一部分,但真實狀況,我發覺「專注的閱讀」,其實和身體狀態與質素息息相關。身殘氣弱了,真的拿本大江的小說、楊凱麟的德勒茲研究,甚至最愛的波拉尼奧的短篇小說,不知怎麼就懨懨的,無法當即進入閱讀的專注之境。

這時迷上壽山石,那真是「石不能言最可人」啊。

我因為沒錢,總在淘寶買一些低端石,但即使如此,夜深人靜時,手中握著、撫摩一方,那怕只是很普通的杜陵石,或紅花芙蓉,或甚至老撾石好了,那個凝膩脂滑、拂之若有痕,那種溫和恬淡,好像修補著我幾十年來在小說魔境奮戰,那寸斷的心脈。

這時我讀到網路上一個2013年關於壽山石的舊帖子,〈抱石澄懷〉,作者叫江亭,是位台灣藏家。啊,我有一兩個禮拜全耽迷在讀這個幾百則各路藏家、雕工、愛好者,他們的各種討論。

這位江亭先生,起心動念是貼上他自己的一百件壽山石雕件,從林清卿百年無人及之意境的薄意雕,周寶亭渾然圓潤的古壽紐,郭功森的九龍連環紐,石卿的天才,林發述的自然老者的憨態自在,林亨雲的白熊雕件,林飛的橫空出世其實基本功深厚,到稍年輕一輩也是大師級的台灣的廖一刀,福州這些黃金世代如陳達、潘驚石、郭祥忍、郭祥雄、王一帆、姚仲達、黃麗娟、乃至林東、陳文斌、劉東……一路說演到更年輕的題材尋找突破者。

那真是個佛經畫卷般的燦爛世界,那真是許多天才在方寸之石上,耽美、著迷於雕藝、以雕刀鑿出栩栩如生發光小宇宙的一千零一夜啊。那就像屬於壽山石的世說新語,這些天才們,各有故事、各有人格特質,因之作品也發出無法竄造的,各人獨自特有的美。

我非常崇敬、感激這位江亭先生,他在這一百則藏石貼文中,教給我的,關於壽山石雕刻那些雕刻家魂命與之的借物說流年、借物說品器、借物說性靈、借物說天地。那可能是我後來看了陳丹青的視頻《局部》,說起中西繪畫,那個真愛,那個燦爛發光,那個對文明的崇敬,那個天才從傳統水面掙跳躍起,鬃毛還閃著水花的魔幻時刻……才有類似的感動。

我因此迷上了壽山石,算是剛入門者。事實上我因小孩還在念書,或我這個行業在這時代必然的經濟顛沛,不可能真的入手哪怕最入門的壽山石雕作品。但我這半年來,每夜在網上看那些他曾提過的雕刻師作品的照片,仍得到心靈巨大的幸福和安慰。

那麼美!!!!人類曾經在其實不算長的一百多年,在這樣妖豔幻美、靈透如有生命的石頭上,專注虔誠的探索,一種自由的彼方。乃至於我在旅行中,甚至搭捷運去石牌踩蹻,或搭高鐵去中南部演講的車途中,都是用手機看林飛的水洞桃花裸女石雕啊,林清卿的蘆雁圖啦,陳文斌雕的孔雀東南飛啦。那時我在亂世內心安穩,知道自己只是百年千年時光一剎中,那麼短暫的一滴水珠,那使我不分崩離析、不顛倒惑亂。


駱以軍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台北文學獎等。
相關著作:《匡超人(限量親簽珍藏版)》《遣悲懷(增訂新版)》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9-20 10:14
話題》mooInk Plus預購熱烈,Readmoo讀墨電子書閱讀器銷售成績回顧

去年(2017)年中,閱讀平台Readmoo讀墨推出專為繁體中文電子書設計的閱讀器mooInk,市場反應頗為熱烈,為沉寂已久的電子書市帶來些許生氣。Readmoo近期加碼推出7.8吋的較大螢幕閱讀器mooInk Plus,再度引起關注。時隔一年,正可讓我們檢視這項商品對於華文電子閱讀的影響。

根據Readmoo提供給本刊的數據,2018年該平台的電子書銷售,仍接續前幾年的力道。1月到8月單月的電子書銷售額,都是前一年同期的2到3倍。而硬體方面,mooInk閱讀器目前已經是Readmoo讀者首要的閱讀工具。以整體閱讀時間的占比而言,mooInk的閱讀時間高達4成,其次是手機閱讀,約占3成,另外才是電腦與平板,各占約1.5成。


s_251084852.jpg

去年(2017)推出的mooInk,銷售反應良好(羅宛庭攝)

Readmoo曾表示,在mooInk計畫啟動初期,他們對於整體市場的需求強度並無十足把握,因此當時以募資方式進行。募資推出之後,讀者熱烈回應,3小時達標(1,000台)、5小時後1,000台木紋也銷售一空。時至今日,6吋的mooInk銷售已突破10,000台,mooInk Plus啟動預購後,也在3天內突破千台預購量,銷售成績遠遠超出Readmoo原先的預期。

全球電子書市場最為成熟的美國,目前電子書的總營收約占整體書市的1/3(這項數字只計算到有申請ISBN的出版品,低估了獨立出版商與電子書自助出版。亦即,若將沒有ISBN的獨立或自助出版品納入計算,則美國電子書銷量占整體市場的比例將遠超過1/3),而台灣的比值則約只有3%。也因此,從市場成長的角度來說,無論就書籍內容或閱讀器的銷售方面,Readmoo對電子書市場前景都抱持樂觀的態度。

mooInk閱讀器曾推出木紋、黑色與粉色三款。其中讀者對木紋情有獨鍾,該款因限量關係僅推出2,000台,至今仍有不少讀者表達需求,甚至在mooInk Plus預購時,讀者仍持續詢問會不會有木紋版。至於黑色與粉色相較,較多讀者偏好低調的黑色,因而目前mooInk Plus只推出黑色款。


5d4_2228-013suo_.jpg

mooInk Plus(左)與 mooInk(Readmoo讀墨提供)

與第一代mooInk相較,mooInk Plus除了螢幕尺寸稍大之外,還有幾項功能及硬體上的提升,包括改為全平面螢幕、新增左右兩邊的實體翻頁鍵,增加橫持模式以方便閱讀橫式繪本或漫畫。另外在結構上則採用多層緩衝,加強保護脆弱的電子紙內層,此外並可為讀者量身訂做保護殼與霧面螢幕。


5d4_2167-008suo_.jpg

新一代的mooInk Plus新增了橫持模式(Readmoo讀墨提供)

你對電子書閱讀器有興趣嗎?想要入手閱讀器,一定會遇到不少問題。本刊特請Readmoo整理讀者的常見問題及回答,提供給有興趣購買的讀者參考:

1. 我開機發現螢幕是黑白的,請問是正常的嗎?

目前全球採用電子紙螢幕的電子書閱讀器,都是以黑白灰階顯示為主,彩色電子紙目前尚未應用在電子書閱讀器。不過,即使只是黑白螢幕,mooInk全系列皆是使用電子紙中最高階的E Ink Carta面板,解析度為300 ppi,可表現出16灰階,在圖片的顯示上也相當有層次感喔。

2. 請問可以用mooInk看我在Kindle/博客來/Kobo買的電子書嗎?

只要您取得的電子書,有提供DRM-Free下載的功能,就能透過Readmoo所提供的文件上傳功能(支援Epub、TXT、Docx、PDF四種格式)在mooInk上閱讀。

3. 每翻幾頁就會閃黑,請問這是正常的嗎?

電子紙在顯示上,容易產生殘影,閃黑(翻頁刷新或刷屏)的設計,就是為了消除殘影,讓文字或圖像有更好的顯示效果。目前mooInk系統,在流式書籍是設定每6頁刷新一次,讀者可自行設定頁數。PDF及固定版型的Epub書籍,則是為了追求更好的顯示效果,系統設定每頁都會刷新。

4. mooInk跟手機、平板有什麼不同?

mooInk與手幾、平板最大的不同,就是採用了電子紙螢幕,讀起來跟真正的紙張相當接近。電子紙螢幕沒有背光,少了直射眼睛的小燈泡,自然比較不會造成眼睛疲勞。同樣的,也因為成像原理不同,電子紙螢幕在太陽下,顯示反而更清楚,省電不會發燙,更適合戶外使用。


5d4_2088-007suo_.jpg

(Readmoo讀墨提供)

此外,用mooInk閱讀,不會有程式推播或者外部訊息的干擾,讓閱讀更專注。

5. 請問可以增加英翻中的功能嗎?我想把英文小說轉成中文來讀

Readmoo電子書無法提供這項功能。

英翻中的功能恐怕得依靠人工智慧或其他更先進的翻譯技術才有機會達成,即使是搜尋引擎大神Google旗下的翻譯功能,都還無法精準翻譯句子或文章。

翻譯的技術與藝術,十分博大精深,為求翻譯完整與精確,出版社可都花了許多精神心力,請專業譯者將各國文字作品翻譯成中文呢。

6. 急急急,我買了書但是在mooInk櫃裡找不到,怎麼辦?

別急別急,所有買過的書,都會安穩地存在讀者的個人帳號裡,如果在mooInk找不到書,建議你用以下三個方式檢查:

  • 先確認在連線狀態下,點擊「同步」,讓mooInk從雲端紀錄上,更新一下最近的購買及閱讀動態,往往同步之後,就會發現這本書了。
  • 確認您的mooInk書櫃是指向「書櫃」、「文件」、「本機」、還是「SD」卡,記得要勾選「書櫃」才能看得到在Readmoo上買的書喔。
  • 請確認一下書籍是在哪一個帳號買的,要在mooInk上登入該帳號,才看得到帳號裡的書喔。

7. 請問,我在Readmoo買的書可以下載帶走嗎?

目前大多數出版社尚無法接受DRM Free的概念,也因此並無授權Readmoo提供無保護、可自由轉換格式的Epub檔案供讀者下載。

Readmoo已為讀者整理好可下載DRM Free的書籍:https://readmoo.com/block/drm_free,期待未來還會持續增加。

8. 請問休眠圖裡面的那隻,到底是什麼動物?

休眠圖或是充電提示裡的動物,都是「牛」喔,他們都是Readmoo的吉祥物,大隻是犢叔,小隻是五花。Readmoo的各種大型網路活動頁面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s_25108482_suo_.jpg

(羅宛庭攝)

9. 請問有簡轉繁的功能嗎?

目前mooInk與Readmoo App皆未提供簡轉繁功能,目前各種功能需求,都會轉交開發團隊,逐一研究或討論喔。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130 敏銳醇濃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日常的中斷

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
阿潑,八旗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阿潑已漸漸成為台灣紀實或非虛構寫作的翹楚,從《憂鬱的邊界》到本書,我們看見這位寫作者在專業領域裡逐漸成熟。從過往單篇文章的集結轉變為單一課題的專書思考,企圖宏大。書中三個議題幾乎都可單獨成冊,交代作者一直以來所關注的「亞洲」,或更普世意義的「災難」後的世界。期待此次升級後,未來的阿潑。
巨變壓力之下,最能看見赤裸的社會文化。作者拆解不同地區,人們對於災難的壓力反應,以及截然不同的應變調度,串起國家社會背後的歷史脈絡、公眾意識,刀起刀落非常精彩。唯略可惜之處:若精簡重點,鎖定一兩個地區,或許篇幅可更深入完整些。
作者走訪東亞各國,試圖捕捉幾大天災的後續發展,功課做足,穿針引線也頗見敏銳。不過這幾塊拼接起來的受難群像,似乎還無法勾勒出某種「東亞災後」的一體感。或者不如鎖定單一事件,寫好寫滿,更能彰顯出作者的踏查功力。【內容簡介

左營二戰秘史

震洋特攻隊駐臺始末
郭吉清、廖德宗著,林家棟繪,遠足文化,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不誇張地說:無論就地方學寫作或官方輔助出版品,無論從內容或編排,本書都足以擔當示範角色。完整的地景考據、人物的回憶書寫,精美的插畫和美編,呈現這段多數人一知半解的過去。沒有無聊的官樣文章,沒有聳動的小題放大,沒有故作流行的輕佻言語,更沒有用擠牙膏手法分段消費歷史。難得有這樣一本歷史書,讓人覺得納稅人的錢花得值回票價。
公部門補助的著作總是四平八穩,沒什麼驚喜感受,本書徹底打破這種成見。資料豐富,編排清楚大器,文字有憑有據,故事考究嚴謹之外並不失閱讀興味。可說是地方文史書籍的佼佼之書,可讀到兩位作者深厚的專業度,與對於地方風土醇濃的感情。
在官方制式的表面下,這本圖文並茂的遺址戰記,幾乎每一頁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瞬間讓左營成為一處新興的歷史聖地。這對地方書寫來說是一大啟發:所有的地點其實都具有這樣的潛力,端看作者是不是願意深入挖掘,精細腦補了。【內容簡介

天裂

黃裕邦(Nicholas Wong)著,徐晞文譯,水煮魚文化,3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作者堅持用英文創作,將香港本土的同志轉譯成他者的語言,再經由他人的中譯,重新引入本土。層層中介,形成獨特的打磨,不僅在節奏和形式上產生了質變,也抛光了原本的關注和觀察,成為既是殊相又是共相的瑰寶。以詩的質感還原了同志在全球化世界的處境。
天裂了什麼呢?裂了以後,就蹦出這麼個天才詩人。譯者恰如其分地與作者共舞,節奏、韻律、口氣,無一不好。中譯本已然絕作,令人更想翻看原作英詩,探探到底有多美。
今天寫詩,太容易墮入文青腔、臉書腔、同溫層腔。但這本詩集卻像天外飛來一筆,乾淨,冷靜,不遺世而獨立,有種能夠重組世界的異樣眼光。或許是因為作者以英文創作,輕易便逸出了中文框,忽然就讓人瞥見語言夾縫中的洞天。【內容簡介

流亡者

The Refugees
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著,劉曉樺譯,馬可孛羅,33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以《同情者》一鳴驚人的阮越清,初初有點讓人擔心會不會是販賣某種變形東方情調的「一書作家」。《同情者》最精彩的是第一代越南難民在美國的生活,讀了這本短篇合集,才發現那是作者反覆演練的結果,同時可見作者文學創作的野心和技藝。《流亡者》也許沒有《同情者》般宏大的企圖,但有更細膩深入的觀察,並呈現出普遍意義下文學的雋永韻味。
沈重的主題要怎麼處理才能不過度嘶吼煽情,從來就不容易,作者做到了。更難得的是他不僅以流亡者站在他處看向故鄉,還補以故鄉視角看向流亡者。故事筋骨強健,血肉飽滿。說越南的故事,卻有台灣本地歷史的既視感,更是本書看點。
如果長篇《同情者》是一個人試著釐清不同族群的謊言,那麼眼下的這本短篇集,就是一群人在不同族群中尋找個人的真理。前者電光石火,咄咄逼人;後者照樣語帶揶揄,卻溫柔了許多。畢竟這裡的人物原型是作者身邊的人,那種日常生活的空氣感,活靈活現的對話,讓這本議題之作多了一份柴米油鹽的魅力。【內容簡介

群的征服

人的演化、人的本性、人的社會,如何讓人成為地球的主導力量
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著,鄧子衿譯,左岸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獨 
社會生物學是充滿爭議的學門,許多推論日後不見得能確證,但絕對是刺激思索的重要引線。作者是此領域的開山祖,也是少數能在80歲之後仍維持研究能量,推動生物學邊界,解釋社會學每個角落的學者。「自私」和「利他」共存於人類本性中,使進步成為可能。這樣各司其職的說法或許有些許八股,但這世道下需要如此的樂觀和天真。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覺得人和野獸間的差別在於人存有仁德之心。作者以昆蟲行為為眼,企圖重新詮釋孟子這句話。人與他類生命體果真有異?而其相異處,果真因「仁義道德」而生?讀者不必然認同本書看法,但隨作者穿梭於蜂巢蟻窩,亦是樂趣。
以昆蟲生態為參照,衡量人類社會運作的本質,論證「真社會性」物種具有的演化優勢,跨學科的旁徵博引令人耳目一新。不過社會生物學到底還是個頗有爭議的學門,這本書提供的不只是看法,還有一連串的爭議。【內容簡介

當代最新哲學應用

AI、基因科技、FinTech、貧富差距、宗教對立、環境破壞……這本書都能找到答案
いま世界の哲学者が考えていること
岡本裕一朗著,葉小燕譯,時報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實   樂   獨 
當代哲學家都在想些什麼?作者唱名點評,有大無畏的精神,儘管有些零零落落的感覺。在泛知識的谷歌時代,古典哲學的體系感越來越不可能,思想家們的守備範圍越來越侷限,聽眾也越來越少了。本書的困境其實也正是哲學的困境,但這未必不是一種解放。
不管是普及或專業,談起哲學總是追本溯源,滿滿的經典等於滿滿的死人。那些睿智的思索,今日依然適用,但不免令人追問:難道沒有直接屬於當代的哲學嗎?這正是本書亮眼之處:用簡單扼要、綱舉目張,甚至貼心附上進階閱讀的方式告訴大家,哲學仍是活著的學問,從數位到生技,從資本主義到環保問題,都在哲學家努力思索的射程內。或與印象中的「哲學」不太相同,與其說是當代哲學的困境,不如說多數人還不習慣跳脫經典構成的盒子。
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展列了部分當代哲學家,有別於市面常見哲學書裡的神主牌大師人物。可畢竟較偏向入門簡介,難免輕淺。適合對於當代哲學有興趣,當作入門磚似的型錄,而後再分門別類的入室修行。【內容簡介

如此盲目的愛

Los enamoramientos
哈維爾.馬利亞斯(Javier Marías)著,蔡學娣譯,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這是一本只要翻開書頁,立刻能嗅出大師氣味的傑作。即使經過中譯,光是看段落長短構成的節奏,都能感受到原文的魅力,隨手拾一段落或句子,都是完美通透的水晶。也唯有這樣的文字,才有辦法將「婚姻」這永恆而古老的主題,重新挖掘出意料之外的新意。
以出軌與謀殺為主題的小說,稍一不慎恐就流於俗氣狗血劇,作者的華美駕馭,則展現了架構小說的功夫。逼迫讀者直視愛之中、美之外可能的醜——但有了瑕疵就不夠愛嗎?誰又能評判愛得夠不夠呢?
通俗的故事,紛至沓來的碎片,不斷蔓生的華麗思辨。作者的系譜介於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看破慾染的把戲,卻依然願意下凡走一趟,動用各種愛情後遺症去辨證虛構與真實。這是不落後設的後設,不求解脫的解脫。【內容簡介

釋控

從中央思想到群體思維,看懂科技的生物趨勢
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 the Economic World
凱文.凱利(Kevin Kelly)著,何宜紋譯,貓頭鷹出版,120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獨 
這本書最有名的軼事,當屬曾是《駭客任務》導演華卓斯基(Wachowski)姐妹的指定閱讀書物之一,作者日後的《科技想要什麼》、《必然》書中各項論點,在本書都己打下基礎。作為數位時代的預視者(Visionary),這本寫於網路初興時期的書籍,在當時可能只是空想,但在AI時代卻成為快要降臨的現實。不管你打算和KK一樣樂觀,或者和同時期另一篇重要論文《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一樣絕望,回歸原典都是開展思考的不二法門。
作者對於「機器」、「科技」懷抱著平起平坐的生命感,這點看在會為日常3C產品命名,與之交談對話的人們眼裡,欣慰非常。人性的毛病大抵是,因為方便,因為沒想太多,便容易壓迫奴役不出聲的那一方。作者跳脫物與技術的外在形式,不把這些視為奴,而是平等的物種,這種省思放諸各方面,可能就是人類未來的答案。
這本1994年的科技趨勢預言,雖然有些饒舌,卻有種奇異的既視感,彷彿是來自平行世界的文本,極可能會被那邊的押井守引用在《攻殼機動隊2》之中。在多重時間軸的宇宙裡,説它準不準根本沒有意義,但那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交叉論證卻頗為動人,這樣的氣魄已經不大常見了。【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