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遺恨自成傳奇:淺評鍾曉陽《遺恨》的新意

成長於七、八○年代的文青,大概鮮有人未讀過鍾曉陽的書;既知鍾曉陽,對於1996年問世的《遺恨傳奇》也應不陌生。當年此書出版,文學輿論出現不同的評價,有人對過於奇情的故事設定感到不解,有人為之辯護,也有人在當中讀到大文章。作者不諱言《遺恨傳奇》隸屬通俗小說,但「通俗」之於張愛玲也好,之於鍾曉陽也好,向來都別具深意——因為通俗,所以側寫人性能鞭辟入裡,兼可普及。通俗是策略,是凝視角度,背後則有作者的用情。

在《紅樓夢魘》裡,張愛玲提到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恨當是《紅樓夢》未完。《遺恨傳奇》確實是寫定出版的,但小說於一平遭槍殺時戛然而止,龍駿的安危、寶鑽的心情、兇手的下場……等等,便有待讀者自行想像。如此慷慨的留白,不免也令觀者留下遺憾。

不知是否亦基於未完的懸念,作者在2014至2017年間大幅改寫舊作,並於今(2018)年6月重新出版。從《遺恨傳奇》到《遺恨》,歲月已匆匆流逝22年。

zhong_xiao_yang_s.jpg
鍾曉陽(新經典文化提供)

《遺恨》的通俗小說架構顯而易見。全書以豪門恩怨為背景,上演男女情慾糾葛、身世錯綜、案件推理的戲碼。在這與「八點檔」相去不遠的故事結構下,作者以獨特的敘事,細細織出這部通俗小說的「氤氳」。透過這層「氤氳」,某些帶著悲調且厚實的觀感遂娓娓道來:命運看似荒謬,然而細推究,件件皆是因果牽連。人在這當中活著,對於人生的無從思索、理出頭緒,不時會有無力感與無奈感;但即使面對人生的沒道理,人依舊保有提振起來、向前走的韌性。

以通俗小說形式傳遞人生常見卻難言道的真實相,這就是《遺恨》。張大春在電台節目訪問鍾曉陽時,直言《遺恨》是台灣這二十年來最好看的小說,自有其道理。

當作家改寫舊作,最引人關注的自然是改了些什麼?這些改寫是否創造了新意涵或世界觀?鍾曉陽在《遺恨.後記》自述:「從舊版保留下來的,是人物、結構、基本情節。文字只保留了少量句子。」如此大幅度改寫,《遺恨》已不能說是《遺恨傳奇》的還魂,而是剔肉削骨後的蓮花再生。

比對舊、新二作,《遺恨》更全面地將故事嵌入香港的政治史,虛構時空與現實事件的交錯,展現了作家關顧現實、書寫香港的決心。同時,文中的敘述語氣、節奏和修辭習慣都有了相當的變化。敘述節奏加快處,是剪裁了原來的心理或事件說明;敘述節奏變緩處,則衍生出更多細節,將風景經營為情景,在慢速度鏡頭中滋生濃淡不一的詩意。

例如,《遺恨.第一章》新添了一平與母親相偕去寶蓮寺上香的場景:

走到半山腰一視野遼闊處遠眺山景,只見山勢迭宕,嵐氣舒捲,是嶺南派山水畫裡的雲霧丘陵。山風徐來,帶著一股濕悶,是香港人熟悉的梅雨季味道。

上香途中眼見所及,都是和諧安詳的風景,與于母心境互為表裡。母親霜白的兩鬢,在兒子看來,有如山腰的舒卷嵐氣。另一方面,風也挾來了濕悶水氣,這又與一平心境互為表裡:在如畫風景中、在母親身旁,他仍然感到與于珍會面後的內心波動,往事使他鬱悶不樂。由此可知,風景不僅是風景,景裡包涵象徵和情感,這是古典詩常用的手法。雖是散文式敘述,但仍透出詩意,此種化風景為情景的敘事,在《遺恨》中俯拾皆是。

王德威〈腐朽的期待——鍾曉陽小說的死亡美學〉,曾做為《遺恨傳奇》的序論同時出版。文中,王德威提到,《遺恨傳奇》的女角們看似被壓抑,其實各個有狠絕或堅毅的一面,可惜作者未賦予她們多些發言權。不知是否作者有意回應學者當年的評論,《遺恨》的女性人物多了不少自主行動、表情達意的機會。

最明顯的改變莫過於寶鑽。《遺恨.第十章》全篇寫寶鑽喪夫後的心情轉折與行動。她是新寡、心碎的于太太,也是獨立堅強的母親,同時還扮演調查丈夫死因的偵探。當寶鑽掌握了證據與黃景嶽的回憶錄後,她心裡萌生了個計畫。這計畫裡有她和女兒的未來生活圖景,也有關於復仇的盤算。和22年前比起來,「新寶鑽」不可同日而語,若有下一部「遺恨復仇記」,說不定她會躍升為主角。

凡事有果必有因。在《遺恨》中,因果關係的牽連甚廣、甚遠,作者將因果法則和敘事邏輯巧妙地連綴起來。有時一平自以為看到了因,但真正的肇因還在遠處。作者賦予優柔寡斷的男主角很多的「巧合」,他一時興起做了什麼決定、說了什麼話,最後都演變為層出不窮的問題。

小說第六章,一平去醫院探望黃景嶽,當岳父坦露過去的荒唐,一平心有觸動,告知他掛念的翁恆玉正住在這棟病院。一句善意的報消息,卻引發黃家的私生子風波。

一平不止一次追悔,思考人生是從哪裡變得不對勁。他死後,寶鑽曾為他辯護:一平沒有錯,只是當年愛錯了人!但果真一平若不曾迷戀金鑽,就不至於走到慘死垃圾屋的下場?

因果的軸線沒有這麼單純。讀者憶起小說是從于珍的電話揭開序幕,若一平不曾接電話,不曾答應幫寶鑽補習呢?小說帶我們看到更久遠的肇因。于強曾懊悔自己沒有阻止于珍遠嫁巴西,難道不是從于珍在巴西認識黃景嶽那刻起,一平的終局就悄然命定?然而,這可能仍不是最初的因,一切的開端還需再往前追溯……小說使讀者感受到因果無以名狀的森冷。

靜紘訂婚宴上黃景嶽親贈兒媳的大黃鑽——禍事肇因之一的110克拉鑽石,最後定名為「傳奇之鑽」,送往佳士得春季拍賣。彷彿象徵著過往恩怨情仇,都成了一樁樁的傳奇。是以當《遺恨》自成傳奇,「傳奇」也就可以略去。又或者說,從《遺恨傳奇》到《遺恨》,少了傳奇,仿若獨留遺恨,正如須文蔚評鍾曉陽小說所下的標題:留給人「遺恨綿綿無絕期」的況味。

yi_hen_li_ti_shu_feng_.jpg遺恨
作者:鍾曉陽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鍾曉陽
1962年12月,出生於廣州,旋即隨父母移居香港。美國安雅堡(Ann Arbor)密西根大學畢業,主修電影與電視欣賞。15歲開始寫作,以小說〈病〉獲香港第五屆青年文學獎小說初級組推薦獎。17歲那年暑假跟母親回瀋陽,不久開始寫小說〈妾住長城外〉,之後與〈停車暫借問〉、〈卻遺枕函淚〉結集為「趙寧靜的傳奇」三部曲《停車暫借問》,出版後轟動文壇,讓整個華文世界為之驚艷,獲「張愛玲的繼承者」讚譽。

參與過多部香港電影文字創作。與林夕、周耀輝等同被列為香港第五代的詞人。知名的<最愛>(張艾嘉原唱)、<是這樣的>(《阿飛正傳》片尾曲,梅艷芳主唱)。還有黃韻玲的《事情本來就是這樣》、黃耀明的《咖啡杯裏的風光》…… 以及《花樣年華》、《2046》故事對白編寫。

作品另有短篇小說集《流年》(1983)、《愛妻》(1986)、《哀歌》(1986)、《燃燒之後》(1992),散文與新詩合集《細說》(1983),長篇小說《遺恨傳奇》(1996),詩集《槁木死灰集》(1997)。曾停筆十年,2007年重新在香港《明報》發表散文。2014年推出全新作品《哀傷紀》,續寫了18年前,24歲時出手的神樣作《哀歌》。2018年,將唯一長篇創作《遺恨傳奇》全部翻新,更名為《遺恨》。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陳沛淇(靜宜大學台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2018-07-16 14:51
現場》創新思維尬上傳統讀書會:大安高工的閱讀實驗場
參與《金質獎》的師生合影(大安高工提供)
參與《金質獎》的師生合影(大安高工提供)

「我們的閱讀挑戰賽,就像電視益智節目《金頭腦》一樣,題目都是學生出的,連『搶答器』都是學生自己做的!第4屆我們擴展到運用APP答題,程式也是學生寫的……」一談到大安高工的校園閱讀活動,國文老師周家嵐難掩驕傲地這麼說。

xie_cheng_shi_.jpg
搶答App由學生自行撰寫程式(大安高工提供)

img_0767_s.jpg
閱讀挑戰賽中全神貫注的學生們(大安高工提供)

大安高工的圖書館隱身在校園的小小一角,周家嵐笑稱圖書館簡直是學校的偏遠邊境,不過麻雀雖小,仍舊五臟俱全。校方每年編列了30萬元的購書經費,中文圖書分類法從0到9十大分類的藏書一應俱全,是全校師生最自豪的閱讀天地。這個小天地不只有豐富的資源,還有三位絞盡腦汁、不斷進化閱讀活動的熱心老師,周家嵐就是其中大部分活動的統籌者。

也許有些難以置信,不過對於喜歡閱讀或藝文活動的學生來說,大安高工簡直是座藏寶窟,不只教學生閱讀和寫作,還引導學生帶著書中知識走進眷村和書店,此外還有「閱讀圓夢金」、「書香咖啡節」以及由學生主講的讀書會等。甚至只要周家嵐念頭一轉,就可能冒出個製作紙膠帶和Line貼圖的工作坊——讓向來以技職教育聞名的大安高工,連圖書館都是閱讀實驗場。

img_2220_s.jpg
《金質獎》帶同學走出校園,閱讀代言人出題讓大家闖關。(大安高工提供)

所有發生在圖書館的這些不可思議,都要從當初那一處堆滿了未編碼書籍、沉眠的閱覽室開始說起……

書籍被喚醒了,於是整座城堡都活了起來

10年前,大安高工圖書館還只是個隸屬於該校圖書資訊處的閱覽室,雖然館藏許多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但裡頭的書籍卻只有大編目,沒有更仔細的整理歸類。也因此,僻遠的圖書室宛如睡美人沈睡的城堡一般,鮮少人來親近、喚醒它們。

直到周家嵐走進這裡,彷彿強迫症般,她花了一整個暑假,搬出一櫃又一櫃的書來,一一重新整理、上架。終於在盛夏的陽光下,每本書才有了機會,開始向大安高工師生悠悠吟唱它們各自獨一無二的歌聲。

然而周家嵐並不以此為滿足,她希望所有對圖書館這座城堡有興趣的旅人,都能更盡興地悠遊在此。當時博客來高中生閱讀平台「三魚網」有許多學生的投稿,圖書館主任和她都十分關注這裡的動態。他們也發現,校內的學子們要不就是受到書種的侷限,要不就是還在讀附注音的童話書,寫作能力也不盡理想。於是,他們啟動了第一個閱讀實驗,大安高工《金質獎》就此誕生。

dsc07247_s.jpg
周家嵐喜歡整理東西的天性,讓她成了沉睡圖書館的救星。 (李奕萱攝影)

第一屆《金質獎》活動樸實簡單,卻意外得到了熱烈的迴響。他們找來在三魚網有投稿經驗的同學,設計了一份廣含各類別的書單,並指定書目來指導同學如何閱讀與書寫心得。活動結束後,參與的同學要交出一篇活動心得與兩篇閱讀心得做為成果。

周家嵐回憶初辦《金質獎》,就像未曾實演過的匠人一般戰戰兢兢。她把網路上各校的經驗都看了一輪,最後雖然有些同學因為沒完成作業而脫隊,卻還是有超過半數同學一起鞠躬謝幕。

雖然為了《金質獎》折騰了好一陣子的工夫,但活動甫一結束,周家嵐的下個點子馬上又蹦了出來。她看見坊間的「圓夢金」計畫,腦筋一轉:「可不可以我們也有一筆獎金,讓孩子提案他想看哪些書,看完後再回饋心得給我們?」亦即刺激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有意願參加的同學只要交出整合5本選書做為主題的閱讀心得,就能得到閱讀圓夢金1,000元。

藉由這個活動,周家嵐發現,同學們的主題五花八門,包括張曼娟、教育學習、奇幻、東野圭吾等等,而閱讀心得的發表,也讓學生彼此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金質獎》加上「圓夢金」,第一階段的大安高工閱讀實驗場,終於宣告改裝完成。

翻轉閱讀經驗,讓學生走上演講台

img_0558_s.jpg
閱讀代言人王柏文在活動中學會向聽眾侃侃而談。(大安高工提供)

第一屆《金質獎》與「暑期圓夢金」計畫轉眼就過去了,圖書館的老師團隊「意猶未盡」,心想:既然是實驗場,就要讓天馬行空的想法恣意揮灑、伺機實現。於是第二年,他們開始鼓勵學生辦讀書會,並讓參與圓夢金的同學走上講台,將自己的書面心得,轉化成一場40分鐘的精彩演講。

目前擔任「閱讀代言人」的電機科王柏文、資訊科洪毓昇,在談及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時,都異口同聲答道:「辦自己的讀書會!」

王柏文當時的主題是輕小說及動漫文化,他破除了動漫只能拿來消磨時間的刻板印象,介紹動漫文化的深厚底蘊。洪毓昇則一口氣挑了看似不相關的《解憂雜貨店》、《操作彩虹的少年》、《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你怎麼看待時間,決定你成為哪種人》、《三天讀懂心理學》,他選擇用這5本書,打造「一步步了解自我的階梯」。對他們來說,一個人在台上撐一整堂課著實不容易,這同時也是一個初嘗的經歷,與自我突破的挑戰。

暑假全飛了,但作夢都會笑

除了走上講台,周家嵐也想方設法讓同學們把閱讀帶入生活中。於是第三屆《金質獎》活動,又加入了影片的拍攝。所有參與的師生都沒有拍片經驗,他們花一整個暑假,一同摸索腳本、攝影、剪輯的方法,成品十分青澀,卻蘊藏著這群人滿滿的心意。

周家嵐這幾年的每個暑假都這麼飛了,不過她卻感動不已:「如果不是在這裡推閱讀,我不會有機會帶著一群孩子從無到有,把一部影片做出來。想到這件事,我作夢都會笑。」從此之後,拍片的傳統就延續了下來。像今年,學生仿效全聯廣告風格、融入時下流行語,拍出讓人不禁莞爾一笑的推廣短片。

大安高工圖書館今年推出的最新影片,有素人的質樸,卻充滿誠意。

加入影片元素後,隔了幾年,不安於現狀的周家嵐又再次蠢蠢欲動,以第六屆為起點,《金質獎》開始走出校園。例如帶領同學讀龍應台《目送》一書時,直接到四四南村,沈浸在眷村的歷史;下一年則是攜著《書店本事》,到水牛特色書店一探究竟;今年認識《在街角,遇到飛行》的鳥類之後,由野鳥學會帶同學們與大安區的鳥類做朋友。

每次活動中,閱讀代言人都會從指定書目裡出題,邀同學們來闖關,圖書館團隊則會精心策劃執行細節,無論是聽四四南村的導覽,還是請同學畫出大安區特色書店地圖,在在意圖讓與會者玩得盡興、也學得透徹。

dsc02986_s.jpg
走出戶外的閱讀:野鳥學會帶同學們觀察生活週遭的鳥類。(大安高工提供)

不斷跨界融合,成了這家圖書館的特色

圖書館這座閱讀城堡已盡其用,接著便該是人盡其才的時候了——讓學生做出大安高工的專屬特色,是該圖書館的一大核心。2015年開始,校方推出宛如電視益智節目的「閱讀挑戰賽」,全校反應熱烈。這個活動不只由同學負責出題,還活用了學校傳授的技職技術,老師與同學一起研究怎麼運用手邊知識做出搶答器、APP。談到坊間的書店時,圖書館也會邀請建築科系的老師拆解書店的空間設計。

qiang_da_qi_.jpg
師生共同努力做出的搶答器(大安高工提供)

「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跟資源。」就像大安高工將閱讀活動跨界融合工科技術,周家嵐也建議每個校園可針對自己學校的特殊性來發展閱讀。

除了做出特色,與校園生活揉合也相當重要。大安高工圖書館設計了許多吸引年輕人的活動,讓同學不知不覺中走進圖書館,從過客變成常客。譬如每年至少8場讀書會邀全校同學共襄盛舉,其中有同學邊cosplay邊演講,引來超過百人擠爆教室爭相親睹。此外,每年一次、為期一個月的書香咖啡節,每天前10名的借書者皆可享有一杯現沖咖啡。校慶時,圖書館也有闖關遊戲的攤位,有一年還搖身變成夜市,同學只要闖關成功就有清涼飲料可以喝。

撇開這些定期活動,周家嵐的奇想也不時來錦上添花,滿腦子想將生活中撞見的趣味帶入校園。有次她在華山特區看了「合文字間」的展覽,就邀請該團隊到校教學生「合文」的技巧,最後還做出了紙膠帶。

又一年,則找來西雅圖咖啡的平面設計師,講解繪製Line貼圖的方法。這些跟上潮流的活動吸引了大批學生,每個活動都一再加場,每次都有五、六十人參加。

大安高工圖書館不但翻轉了傳統閱讀的刻板印象,還讓年輕的旅人主動成了駐守城堡的勇者。例如現任閱讀代言人的王柏文、洪毓昇,一個想嘗試活動策劃、一個志在成為館外的「人形立牌」,全都一股腦地投入了圖書館中。

dsc07262_s.jpg
閱讀代言人洪毓昇後來果真如願成為圖書館門口的「人形立牌」。(李奕萱攝影)

全面啟動的推手,時時與閱讀障礙PK

大安高工的閱讀實驗場內部雖熱鬧騰騰,然而大環境低迷的閱讀寒意卻無可忽視。便捷與快速的數位時代,人手一機,資訊唾手可及,且學生比上一代更忙碌,社團、課業、義工幾頭燒,緊湊的生活常找不到閱讀空隙。周家嵐深刻體會到整個社會不斷的改變,並不是同學不看書,而是需要更多元宏觀的思維來推動,其中首要就是減少書籍抵達同學手中的層層阻礙。

「上課的時候,我會直接把書帶進教室,跟他們分享好看的原因,接著從第一排傳下去,你會發現常常傳到一半就卡住了。」她笑道:「除了像這樣忍不住就看了起來,下課也會有人跑來跟我借這本書。」周家嵐成了無時不刻的閱讀觀光大使,而參加過活動的同學則不知不覺成為小幫手。她發現,同學間的口碑更打動人,只要是在讀書會發表過的書,往往特別受歡迎。

img_9374_s_0.jpg
從乏人問津的沉睡城堡,到現今每場活動都吸引爆棚的同學參加。(大安高工提供)

此外,選購同學和師長想看、或符合他們需求的書也是重要的課題。就像「有一種冷,是家長覺得你冷」,在開始推動閱讀前,大安高工圖書館的購書偏向「師長覺得你應該讀」的書種。然而圖書館究竟該為誰設想呢?周家嵐認為,現在的大安高工圖書館同時為「師生」而開,選書有學生推薦、老師提議,也有一般圖書館員的偏好,裡頭不只有青少年次文化,也引進了中醫、醫療保健、食譜等書。周家嵐曾遇過質疑:「工科學校怎麼買這些書?」她則堅持,人生在世,應是一個「全人」。

「不去預設立場,你將會發現孩子其實什麼書都看。」周家嵐說,圖書館為人而生,應該更貼合人的需求,她希望這裡成為一個師生都可以前來尋找解答、得到治療的地方。

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給學生「帶得走的禮物」

只要是活動,難免都會像檢討KPI似的,被論及有多少人參加?產生多少影響?多少人走到最後?對此,周家嵐倒是不拘泥於成果。

「像我體育很差,如果有個體育老師逼我一年內要學會游泳、打好籃球,我一定會瘋掉。所以雖然我個人覺得閱讀和寫作很重要,但我會提醒自己,絕不能壓垮他們。」周家嵐笑著獻出自己的心法:「要調整、要放下、不要太急。」

周家嵐之於大安高工圖書館,就像童話中的王子喚醒了一座城堡的生命,並將它打造成充滿活力、創意無邊無界的閱讀實驗場,只要心中懷有乘著書本遨遊世界的夢,圖書館就是同學最好的渡口。

「在這些活動裡,你可以看到教育的力量。不是只讓學生把結果做出來,而是要傳遞給他們一種人生的態度。」投入教育逾10年,周家嵐談到這裡,眼睛依然閃亮如初。

周家嵐最後最想帶給學生的,是踏出校門前,一份能陪他們伴走天涯的禮物——希望同學參與過的圖書館活動、培養起來的閱讀習慣,能轉化成為「帶得走的能力」,期許他們畢業後不但享受人生之旅的風光,也不放棄在路途中繼續閱讀。更重要的是,當碰到難以跨越的瓶頸和阻礙時,希望他們還記得怎麼從閱讀裡,找回踏出下一步的力量。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7-14 14:08
話題》向手塚致敬!大家一起來畫黑傑克

整理:Abigail

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生前唯一一本親筆自傳《我是漫畫家》,在原著出版近半世紀後,終於在台推出中文版。手塚最知名的作品《怪醫黑傑克》,曾陪伴許多代讀者一起成長。Openbook閱讀誌邀請10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的粉絲,一起畫下他們心中的怪醫黑傑克。

◆何健豪

(台北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主任)

「出社會前只看過怪醫黑傑克,出社會之後才讀比較多手塚的作品。他能把社會批判和價值觀巧妙地夾在作品裡而不被發現,非常高明。若是成人讀者的話,我最推薦的作品是《MW》,當中有幾幕真的很變態,可對於性與暴力的描述很有趣。若需要普世皆宜,我個人很喜歡《海王子》,奇幻又淒美。我還會唱原子小金剛的主題曲。」


09he_jian_hao_-01.jpg

何健豪:「不知為何我常把一休和尚看成怪醫黑傑克,為他們上演一場變裝秀。」


◆柏翔

(川菜館小開,29y)

「國中開始看怪醫黑傑克,因為我媽是手塚的粉絲,常常叫我去找周邊商品。但十幾年前的台灣,真的很難找啊,找到的都是可愛版的,但我媽要的是帥氣版的……」

08bo_xiang_-01.jpg


◆老郭

(讀書共和國社長,68y)

「小學時候讀過他的《小白獅王》(編按:中文版現譯為《森林大帝》),還有其他很多作品。我最喜歡他筆下的人物,千奇百怪,各式各樣,但一看就是日本人的樣子,即使是壞人,也都有溫暖的味道。

最推薦的作品還是《火鳥》,還有他的許多短篇集。其中晚年的作品《紙堡》具有濃厚的自傳色彩,描述二戰末期,年輕愛畫畫的主人公,在戰爭末期一直被抓到鄉下勞動,常常因為不適應而犯了很多錯。

我喜歡看他寫戰後的日本,大家很痛苦、卻都很努力在生存。而作為一個剛出道的漫畫家,手塚當時也在和環境搏鬥。」

02lao_guo_-01.jpg


◆小令

(詩人)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黑傑克的動畫,留下兩行清淚。長大後開始追手塚的作品,最喜歡的是《火鳥》,明明每個故事都可以無窮地說下去,漫畫家卻讓他們變成短篇,真的很神。」

05xiao_ling_-01.jpg


◆明雅

(即將收掉的咖啡店店長,30y)

「大概從國小開始看手塚治虫的作品,覺得怪醫黑傑克有一種口嫌體正直的特質,喜歡講很多難聽話,但到最後還是幫人醫治(是S嗎?)。」

0352hz-01.jpg


◆O編

(Openbook的小編,謎)

「原本想畫他拿著手術刀,然後跟病人要2,000萬,怎麼會默默畫成搶匪啊?」

06a_zhi_.jpg


◆陳夏民

(逗點文創社社長,30幾y)

「國小的時候就喜歡原子小金剛,依約記得博士的鼻子很大,然後小時候都覺得原子小金剛是從屁股噴火出來飛行的(才怪)。手塚畫的角色生氣的樣子都很好笑。長大後再讀則是覺得有很多人性的糾葛藏在裡頭,黑傑克裡頭有很多可怕的元素啊,仔細想想很殘酷但能夠用短短十幾頁的漫畫說完一個很深的故事,也真是強大。話說,我很確定,能夠理解那種深沈黑暗的創作者,往往對世界懷抱著很深的愛。

最推的作品當然是《怪醫黑傑克》,但我覺得《多羅羅》的設定其實很厲害,把因果報應和科幻元素抓得剛剛好。很可惜那時的篇幅有些倉促,故事也不了了之,很期待有新的創作者可以重新詮釋這一個作品啊。」

10xia_min_-01.jpg


◆建銘

(台大政治系大四,22y)

「以前只知道手塚很有名,小一、小二的時候看過他的動畫,但其實沒有太多印象。直到最近去國際書展,又看見手塚的展覽,才又想起這個畫家。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怪醫黑傑克。」

07jian_ming_.jpg


◆柚子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地方媽媽,33y)

「非常愛手塚,尤其是怪醫黑傑克,覺得他有種瀟灑不羈。在某個劇場版中,黑傑克與一位女性有很特別的情愫,但卻救不回她。看完的當下非常難過啊……」

01you_zi_.jpg


◆丁寧

(《我是漫畫家》責任編輯)

「大學時看了《MW毒氣風暴》的電影,發現原作竟然出自畫原子小金剛的手塚治虫,買了漫畫回家看,驚為天人。最喜歡手塚對漫畫與科幻(SF)的觀點。他認為幾百幾千年前或後的故事,即是一種科幻了。我在手塚自傳《我是漫畫家》讀到這一點時,感到某種巨大的浪漫。最推薦的作品是《人間昆蟲記》。」

04ding_zhu_-01.jpg

還看不夠嗎?台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化身成24hr「手塚治虫書店」,自7月13日開始,展出近200張手塚漫畫作品分鏡圖,並有六大經典作品《森林大帝》、《原子小金剛》、《緞帶騎士》、《火之鳥》、《怪醫黑傑克》及《三眼神童》的特展,介紹「手塚流」工作術,帶讀者觀看手塚為漫畫開創的新技術,是如何帶動讀者視線、牽引興趣、激起無限想像力。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生誕9O週年紀念展

時間:2018.7.13-9.2
地點:誠品敦南店2F

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敦南店,即日起到9月2日推出手塚治虫紀念展。除了有放大200倍的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等六部巨型經典作品,還有3種尺寸的漫畫陳列及全球獨家特色商品、近200張手塚漫畫作品分鏡圖。8月3日起「敦南音樂館」也將首次變身live house,每週五晚間10點「唱片行裡的live騷動」邀請特色獨立樂團演出,售票請洽誠品。敦南店每週五、六也推出「深夜食堂」城市小廚快餐車,逛累了就去吃點東西吧。

tu_yi_cheng_pin_dun_nan_dian_hua_shen_24xiao_shi_shou_zhong_zhi_chong_shu_dian_7yue_13ri_qi_yao_du_zhe_zhi_shu_dian_er_lou_yi_lan_ri_ben_man_hua_zhi_shen_shou_zhong_zhi_chong_sheng_dan_90zhou_nian_ji_nian_de_jing_cai_._.jpg


shu_feng__7.jpg我是漫畫家
ぼくは漫画家

作者:手塚治虫
譯者:謝仲其
出版:麥田出版
定價:499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手塚治虫

1928年出生於大阪府,由於生日當天也是明治天皇誕辰,於是父親將他命名為手塚治。5歲時,手塚全家搬至兵庫縣,鄰近當時的寶塚劇團發源地。受到地緣影響,手塚小時候便熱衷於觀劇與演戲。此外,手塚自幼也沉迷於天文學和自然科學。他特別喜愛昆蟲,是個徹底的昆蟲狂,便為自己取了「治虫」這個筆名,從此沿用一生。

1946年,手塚在《少國民新聞》上連載四格漫畫《小馬日記》,這是手塚初次發表於商業刊物的作品。1947年,與酒井七馬合作連載漫畫《新寶島》,一別以往的四格漫畫形式,運用電影分鏡與拍攝手法於紙本漫畫中,為「漫畫」這種表現形式帶來嶄新的概念。1950年,他帶著《森林大帝》的原稿走進《漫畫少年》編輯部,開始了個人的長篇漫畫連載。當時的手塚仍是醫學院學生,為了連載,他廢寢忘食地畫著漫畫,甚至上課時也總是低頭趕稿,教授不得不關切。在醫生與漫畫家兩個分歧之下,手塚毅然決定走上漫畫家之路。但他並未因此放棄學業,1951年,手塚畢業於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隔年通過國家考試,取得醫師執照。同年他開始執筆《原子小金剛》,廣受讀者好評。

1953年,手塚搬到東京,居住在名為「常盤莊」的破舊公寓。「常盤莊」後來孕育出諸多漫畫家,如藤子.F.不二雄、赤塚不二夫等。當時的手塚已是知名漫畫家,受到讀者與獎項肯定外,也帶來許多嶄新的嘗試。例如《緞帶騎士》,便是公認日本第一部專為女性讀者而畫的少女漫畫。

1961年,手塚創立動畫公司「虫製作公司」,將《原子小金剛》改編為動畫,以每週30分鐘的形式,在電視台播出。這是日本首次的動畫系列作品,很快便受到觀眾歡迎,甚至賣出國外版權,在世界各地上映。緊接著,手塚也將《新寶島》改編為動畫作品,作為日本首次長達一小時的電視動畫播出。《森林大帝》則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電視動畫系列。

虫製作公司不斷推出受觀眾歡迎、國際間也給予高評價的動畫作品,手塚自身的漫畫創作也未做停歇。1967年,他的巔峰之作《火之鳥》開始連載。本作的故事橫跨現在與未來、揉合佛教輪迴概念與神話故事,探討無限永恆的生命與世界之大愛,手塚直到臨終時,作品最後一章〈現代篇〉仍未完成。

1989年,手塚因胃癌逝世於東京半藏門醫院,享年60歲。手塚過世後,日本政府授予象徵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瑞寶章。隔年,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設立手塚治虫回顧展,此展覽也是該美術館第一次為漫畫家籌畫的回顧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