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人生.施清真》除了作者,沒人比譯者更了解它
人生之中充滿奇妙的緣分,對我而言,以文會友,因書結緣,皆為人生一大樂事。身為譯者,若是能與作者交上朋友,更是難得的緣分。很幸運地,我結識了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
2002年,杜爾以短篇小說集《拾貝人》(The Shell Collector)初登文壇,文字細膩優美,深獲書評人激賞。我基於好奇,展卷閱讀,一讀就愛不釋手。依稀記得自己一邊閱讀、一邊查字典,不時驚嘆一個精簡的文句居然能夠傳達出如此繁複的意境。當年我是個菜鳥譯者,不敢奢望、也無法想像自己能夠翻譯他的作品。
時光荏苒,杜爾陸續出版一部回憶錄《羅馬四季》(Four Seasons in Rome)、一部長篇小說《About Grace》、一部短篇小說《記憶牆》(Memory Wall),我也從菜鳥譯者變成所謂的「資深譯者」。這些年來,我始終關注這位作家,除了他的小說,我也不時在雜誌上讀到他的報導與遊記,雖然久久才與他在文字中相會,但他的文采始終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2014年,杜爾推出耗時10年撰寫的長篇小說《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小說以二次大戰為背景,主角是一個法國女孩和一個德國男孩,全書五百多頁,誰會料到居然成為百萬暢銷書,而且為杜爾奪得普立茲文學獎?時報出版公司簽下這本小說,詢問我的翻譯意願。雖然不乏翻譯磚頭書的經驗,我依然忐忑不安。我譯得出原作的韻味嗎?我表達得出杜爾的文采嗎?但身為杜爾忠實的讀者,我怎能放棄這個機會?更何況,人生之中豈非充滿各種挑戰?於是我硬著頭皮,答應翻譯《呼喚奇蹟的光》。
一部五百多頁的小說,當然不可能處處完備。杜爾是個細心而負責的作者,翻譯過程中,我收到兩封編輯傳來的電郵:杜爾彙整讀者和各國譯者的問題,一一提出解釋與更正。儘管如此,書中依然有些我無法掌握之處。
我該不該致函杜爾?
從事翻譯的這些年來,我不只一次致函作者。大多是透過版權代理或是經紀人,過程繁瑣耗時。幸運的話,作者及時回覆,解答我的疑問,但有時音信全無,如同石沉大海。畢竟不是每一位作者都在乎譯者的提問,正如不是每一位譯者都在乎作者的意見。
對我而言,與作者溝通是個難得的機緣,無論如何都得一試。於是我彙整問題,附上簡短的自我介紹,透過版代與經紀人,致函杜爾。兩星期之後,杜爾回函,洋洋灑灑,文長三頁,逐一釋疑,同時懇切致謝,附上私人電郵地址,請我隨時跟他聯絡。
我該如何形容心中的歡喜和感激?踏入翻譯這行已經將近20年,我始終認為作者和譯者之間存有一種特殊的聯繫。閱讀是一回事,翻譯又是一回事;前者賞析,後者深究。譯者不但是個讀者,更是一個字字鑽研的詮釋者。人物、情節、敘事,這些都只是開頭,韻味、氛圍、意境,這些才是考驗。因此,譯者必須細讀、詳讀、研讀原作,希冀一探作者的內心。
除了作者之外,沒有人比譯者更了解原作,有時譯者再三閱讀,甚至讀出連作者都沒想到的意涵。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一人創作,一人詮釋,為了同一本小說全心付出,難道不是最難得的緣分?
與杜爾的書信往來中,我察覺他也有同感。2017年,杜爾應史丹佛大學之邀到灣區演講。史丹佛大學在帕羅奧多(Palo Alto),距離我居住的舊金山僅僅40分鐘車程,我當然希望見他一面。可惜的是,他在灣區停留的時間相當短暫,沒時間跟我私下會面,但他細心地幫我和我先生留了兩張票(杜爾是個高人氣作家,史丹佛大學預留200張門票讓讀者上網索取,不到10分鐘就告罄),於是我終於見到心儀已久的作家。
演講結束後,我們簡短晤談。說我有如追星的少女,可真一點都不為過。我事先想了一些問題,但一見到杜爾,腦筋卻一片空白,幾乎可說是語無倫次。我只記得自己不停稱讚他的作品,他看著我手中那幾本貼滿小紙片的小說,一邊為我簽書,一邊謝謝我付出的心力。直至今日,我依然懊惱當時沒有好好當面請益。
匆匆一見之後,我更不時提問,他也始終馬上回覆,而且言詞懇切,還會加註他對世事的觀點,讓我更了解真實生活中的他。翻譯《羅馬四季》之時,我問他歐文和亨利哪一個是哥哥,他說亨利比歐文早90秒出生,順帶提起兩兄弟近來迷上法式甜點馬卡龍。我問他為什麽用she指稱小說家,他說過去數百年來,在父權思維的主導下,he指稱一切,這樣不公平,也不應該,所以他用she,避免重蹈性別歧視的覆轍。
最近因為翻譯《拾貝人》,我們再度書信往返,談得也更加深入。我問他是否曾經造訪書中提到的肯亞、坦尚尼亞等西非諸國,他說除了賴比瑞亞之外,他確實曾經造訪書中的每一個國家。對他而言,旅行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方式,也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我問他是否收集貝殼,他說拾貝確實是他的嗜好,順帶提起短篇小說「拾貝人」的靈感來源。
我問《拾貝人》出版至今已逾15年,他曾否回頭閱讀這本他初登文壇的短篇小說集。他說他幾乎不曾回頭閱讀自己的作品,因為世間有太多精采的小說,他得趁他跟世間說拜拜之前盡量閱讀各個作家的小說,諸如大江健三郎、石黑一雄、莫言。我跟他坦陳自己翻譯文學小說時的挫折,他重申對我的信心,同時跟我分享一篇 The Millions 文學網誌上關於翻譯的文章。他倒是沒有多談他正在進行的小說,即使我至感好奇。
三年多的書信往來中,我對杜爾的稱謂從Dear Mr. Doerr、Anthony變成Tony;杜爾對我的稱謂也從Dear Ms. Ching-chun T. Shih、Ms. Shih變成Ching-chun。他的回覆與信函始終有如一劑強心針,讓我感覺在翻譯的路途中,自己並非踽踽獨行。我不敢奢望我們成為忘年之交,我甚至不確定今後是否仍有機會書信往來,但在人生的旅程上,他的小說曾經相伴相隨。身為一位讀者與譯者而言,這樣就已足夠。
行文至此,想跟大家分享杜爾的這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終結:
Travel is for me the most immediate and important form of research, followed closely by reading. Whatever limited observational skills we have, I think we use them best and most when we find ourselves in a strange place, slightly uncomfortable. (Especially if the people around us aren’t speaking our native language.) Travel has the effect of shaking apart what has become so familiar in our lives that it has become automatic (even something as familiar as buying a cup of coffee, or going to the bathroom, or saying hello, can become complicated if you travel far enough) and, in a way, I think that's what art should do: art should present the familiar in an unfamiliar way.(譯文)
有緣結識這麼一位誠摯的作者,豈非譯者之幸?●
【安東尼.杜爾 (Anthony Doerr)作品中譯本】
- 拾貝人(The Shell Collector),施清真譯,時報出版,350元,【內容簡介➤】
- 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施清真譯,時報出版,480元,【內容簡介➤】
- 羅馬四季(Four Seasons in Rome),施清真譯,時報出版,300元,【內容簡介➤】
- 記憶牆:七篇捕捉記憶風景的故事(Memory Wall),丘淑芳譯,生命潛能出版,320元,【內容簡介➤】
施清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現定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蘇西的世界》、《神諭之夜》、《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老虎的妻子》、《防守的藝術》、《凱瑟和她的小說世界》等。
近期譯作:
拾貝人 作者簡介:安東尼.杜爾(Anthony Doerr) |
7月繪本大師》故事仍在繼續中:碧雅翠斯.波特(Beatrix Potter)留給未來的文化資產
《哈利波特》在上個世紀末橫空出世,帶動一連串童書的跨界效應,開發了周邊商品驚人的產值,為兒童文學打造出無限商機。不過早在20世紀初,創造出彼得兔的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就已是開發童書商機的先驅者。自《小兔彼得的故事》出版後,從玩偶到桌遊,波特親自監督所有衍生商品的設計,並開風氣之先,為這些產品申請專利,以確保她創作的角色和圖像,在任何的商品上都能完美呈現。
波特於1866年7月28日誕生於倫敦博爾登花園二號,她自稱那是「我不喜愛的出生地」,那座大宅第後來毀於二戰戰火。
當時是維多利亞女王執政中期,大英帝國正值前所未有的繁華盛世。那時英國的棉紗產量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波特的父母雙方皆來自英國北方的棉花事業家族,新富二代聯姻之後,急於向上層社會流動,因此波特先生雖然是一名律師,大部分時間卻醉心於政治和藝術活動,波特夫人則忙碌穿梭於她的下午茶和社交晚宴之間。
倆人依循著維多利亞時代上層社會的教養觀,和孩子保持淡漠的距離,生性害羞的波特只能安靜地待在三樓的育兒室中,由一群僕役和保母照顧長大。直到和波特相差6歲的弟弟柏川(Walter Bertram)出生後,從小寂寞孤單的波特才終於有了第一個童伴。
波特和弟弟一生親密,倆人在育兒室裡有個「私人的小小動物園」,飼養了許多寵物,包括兔子、老鼠、天竺鼠、小鳥、甲蟲、毛蟲、蝙蝠、刺蝟、青蛙、蜥蜴和水龜,甚至還有一條蛇。為了瞭解和觀察動物的姿態,姊弟倆還嘗試製作動物的骨骼標本。在達爾文學說的影響下,那是個全民瘋博物學的年代,在家中飼養飛禽走獸,可說見怪不怪。
對維多利亞時代的名門仕女來說,素描、書信和刺繡是她們主要的才藝。波特8歲開始在家接受繪畫的啟蒙教育,波特的父母本身極具藝術天分,喜愛攝影的父親非常鼓勵她畫畫,但母親則一生從未對她的畫有過興趣。
究竟要畫些什麼?波特和繪畫老師有不同的看法。波特最喜歡畫動物、植物和昆蟲。她藉著觀察寵物的生理構造和行為,以透明水彩畫下許多詳細的素描,不斷磨練各種繪畫技巧。從波特留存下來的寫生簿可以發現,她從9歲就開始畫兔子了。她最鍾愛的兩隻兔子,一隻叫班傑明先生,最愛吃塗了奶油的吐司和薄荷;另一隻叫彼得.派伯,也就是後來她的第一本書中小兔彼得的原型。
弟弟6歲時被送到寄宿學校就讀,當時的女子沒有上學的機會,只能留在家裡接受女家庭教師的教育。雖然波特必須獨處,但因為熱愛藝術與文學,所以並不覺得不快樂。父親帶著她參觀博物館和畫廊,更不時拜訪畫家朋友的畫室。當時英國畫壇「前拉斐爾畫派」蔚為主流,而海峽對岸的法國,新穎而富創造力的印象派也正在興起。畫家米雷爵士(Sir John Everett Millais)曾讚賞波特:「很多人都可以畫畫,但妳特別有觀察力。」
波特會在日記中寫下她觀畫的心得,有時也對藝文和政治時事做些私人的評論。「看到令人興奮的畫作時,在我心中是多麼奇異深沉的感覺。」一生保持寫日記習慣的波特,從15歲起,以自創的密碼寫密語日記,詳細記下她眼中的世界,一直維持到卅多歲。這位天生的說書人不斷打磨說故事的技藝,寫作風格也從中慢慢發展成熟。
那個時代也是一段童書的黃金時代。紐伯瑞出版的《袖珍小書》已經打開童書的市場,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童話家喻戶曉,金斯雷(Charles Kingsley)和卡洛(Lewis Carroll)的幻想故事,突破了道德教化為兒童文學設下的藩籬。波特研讀各種圖書,最愛的作品是《愛麗絲漫遊奇境》和《雷姆大叔》,而在眾多插畫家中,她最熟悉且欣賞的是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格林威(Kate Greenaway)和克蘭(Walter Crane)的作品,常以他們的作品為藍本仿作。
工業發展帶動了運輸的革命,便捷的鐵路讓維多利亞時代的普羅大眾,得以開始自由旅行。波特的父母也熱衷於渡假,從她小時候,每年夏天約有3個月的時間,全部的家眷(包括僕人、四輪馬車和馬匹,以及寵物們)都會一道遠赴蘇格蘭旅行。對波特來說,這是她擺脫倫敦拘束生活的大好機會,她和弟弟在鄉間盡情漫遊探險,大自然提供了許多繪畫的素材,激發出波特無限的想像力。
從小體弱的波特,19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頭髮幾乎掉光,父母親因而沒有積極安排她進入社交界,希望她能永遠留在家中照顧他們直到老年。波特在日記中寫下了當時黑暗的心情,想畫畫的慾望也比從前更強烈。她花費更多時間在肯辛頓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研究展品也練習素描,同時自修莎士比亞的全套作品。
鍾靈毓秀的英格蘭湖區一直是文人雅士喜愛流連之地,「湖畔詩人」渥茲華茲(William Wordsworth)在那裡寫下許多動人的詩篇。波特全家於1882年初履斯地時,她就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在湖區渡假的日子裡,她對自然史的熱情與日俱增,她捕捉昆蟲、收集化石,繪製古羅馬時代的考古發現,其中對蕈類研究的態度尤其嚴肅,有許多精密的實驗和研究。
達爾文在1859年提出的「物種原始」論,動搖了當代人的世界觀,也掀起一股全民尋求各種科學真實的熱潮。然而科學的霸權始終掌握在男人手中,波特的姑父曾將她引薦給皇家植物園的科學家,但他們不覺得年輕女孩的研究成果是認真可信的,不但不給予支持,還拒絕她參加林奈學會的研討會。這個打擊讓波特對學術研究完全死了心,也因此走出另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1997年,林奈學會為過去的「性別偏見」公開致歉,並證實波特所寫的《談真菌孢子的萌芽》論文,應該是英國主張地衣共生特性的第一人。
波特一家與湖區雷伊村的牧師勞恩司利(Hardwicke Rawnsley)成為好友,他在1895年創立了「國民信託」,以保護當地的景觀和生活方式。勞恩司利不只和波特分享對鄉村的熱愛,也激發她對保護自然的重視。他鼓勵波特在賣出卡片的插畫後,嘗試創作及出版兒童圖畫書,對波特日後的創作影響深遠。
1893年9月,波特帶著兔子彼得在蘇格蘭渡假時,得知摯友的兒子諾亞生病了,於是她寫了一封圖文並茂的信安慰他,告訴他一則關於彼得的冒險故事,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小兔彼得的故事》。熱愛給孩子寫信的波特,也寫了許多附上插畫的信給諾亞的弟妹們。在這些信件中,她不斷嘗試各種複雜的圖文搭配方式,鍛練如何運用兒童觀點來詮釋觀念,這些都成為日後陸續出版小書的藍本。
波特後來把寄給諾亞的信件內容謄寫下來,另外繪製了41張插畫,製作成一本黑白小書。這冊《小兔彼得的故事》相繼被6家出版社拒絕,波特於是決定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樣來出版。她用存款印製了250本,在1901年的聖誕節上市,《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也為他的孩子買了一本,並且讚譽有加。
1902年波特以彩色重畫《小兔彼得的故事》裡所有插畫,首刷8000本上市後立刻銷售一空,加印了兩萬本仍然供不應求。這隻調皮小兔的冒險,受到讀者熱烈的喜愛。
波特不只創作故事,也全程參與製作過程,從書籍的設計、裝幀和印刷都親自嚴格把關。無論就文類、插圖、形式或文字風格,波特的作品都和當時的童書作家不同,她悄然在童書進行的革命,展開了現代圖畫書創作的新頁。
波特出版的23本小書,都保持長14.4公分、寬11公分的尺寸,適合孩子的小手掌握。她希望她的書能讓人人買得起,因此首版平裝只售一先令。但她對孩子真正的體貼是:不低估兒童對藝術的鑑賞力,也不刻意討好兒童讀者。她精緻的插圖和優雅的文字,巧妙地呈現兒童的行為與個性,同時也揭露自然世界中殘酷的現實,在在挑戰兒童讀者的閱讀經驗。
1905年在波特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雖然她的社會階級並不鼓勵女子要有工作與收入,她仍期盼藉由經濟獨立而獲得自由。波特用版稅在湖區買下了「丘頂農場」(Hill Top),這裡不只讓她能遠離倫敦與父母,也是她日後寫出更多故事的靈感之地。
同年7月,與她合作無間的編輯諾曼向她求婚,39歲的波特欣然接受,父母卻以社會階級不相當而加以阻撓。就在求婚後的一個月,年僅37歲的諾曼突然因白血病去世。波特當時正與家人在北方渡假,原以為抓住的幸福如曇花一現,倍受打擊的她隱匿至「丘頂」,繼續以創作來療癒心傷。
丘頂對波特而言是「近乎完美的地方」,這個屬於她的桃花源,也是彼得兔和牠的動物朋友們活動的劇場。波特以每年兩本左右的速度出版新書,書中不僅寫實地畫下湖區的好山好水,也藉由故事中小動物們的交誼和活動,細緻地記錄了湖區的風土人情。
波特的作品彷彿是一部探究維多利亞時代的日常生活史,這些表面看來可愛輕盈的小書,其實潛藏著她對社會的深刻觀察。《松鼠胡來的故事》挑戰父權,《餡餅和餅模的故事》承續珍.奧斯汀對人情的書寫,《青蛙吉先生的故事》探討階級,《金傑和皮克的故事》則呈現社區的經濟關係。當然著墨最多的,還是由小兔彼得家族、刺蝟溫迪琪、母鴨潔瑪,以及小貓們這些動物經營的農莊生活。波特藉著這些作品,揭示了時代的價值觀。
因為版稅收入持續,波特又在湖區買下第二座農場「城堡小屋」,並因此認識了當地的律師威廉.希里斯(William Heelis)。47歲的波特再度被父母阻撓她的婚姻,但這次,她終於把握住自己的幸福。1913年成為希里斯太太之後,波特以妻子和農場主人自居,此後作家的身分已被擺在次要的地位。
鄉村之美深深吸引了波特,但農莊生活辛苦嚴苛,尤其在兩次大戰期間,要維持農場的正常運作是一大艱辛的考驗。但波特不僅親力親為,且樂在其中,她致力於保育湖區特有的野生賀氏綿羊,曾獲選為「賀氏綿羊培育協會」會長,是百年來首次出現的女性會長。
波特對於當地的傳統慶典非常支持,也對慈善公益活動付出很多心力,她以「彼得兔基金會」的名義為病童救助協會募款,每年都會為協會繪製耶誕卡片。波特不斷在湖區買下一座又一座農場,並不是為了積聚財富,而是她深刻感受到,隨著汽車帶來的觀光業,正威脅著湖區靜好的田園歲月。
波特於1943年12月逝世,享年77歲,身後骨灰葬在她摯愛的「丘頂」,確實地點後人無從得知,因為她希望保有最珍視的隱私。她將超過4000英畝的15處湖區農莊,全數無私捐給「國民信託基金會」,是該機構一百多年來得到的最大一筆捐贈。
波特對自然保育有超越時代的識見,她要保存的不只是自然景觀的原貌,她還留住原居的農家,要求農夫繼續以傳統方式進行耕作。自然生態與生活文化同時維護,才是保存資產的要義。
無論是那個羞澀的小女孩、專注觀察自然的少女、創作力豐盈的圖畫作家,還是後來的農婦,波特都以她的心靈之眼凝神注視這個世界。在她的故事中,精神世界和科學知識,想像力和現實之間,都維持著巧妙的平衡。而她獨有的詮釋角度,捕捉兒童和動物本性的敏銳眼光,以及犀利的幽默感,使得她的作品即使過了一百多年,仍擁有歷久彌新的魅力。
2016年,為了慶祝波特150歲冥誕,英國以及世界各地紛紛舉辦熱烈的慶祝活動,出版、展演、發行郵票,彼得兔甚至成為英國史上第一個躍上錢幣的動物主角。研究者在V & A博物館收藏的波特檔案中,找到《穿長靴的小貓》這個從未出版的故事,手稿就寫在小朋友用的筆記本上。這隻白天與黑夜過著雙重生活的小貓,既叛逆又獨立,完全是波特生命的隱喻。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曾擁有日不落的榮光,但帝國的榮耀只屬於男人。如果波特屈從了她的階級,那她的一生將會完全改觀,成為生活空虛的完美淑女。所幸在柔順的外表下,波特有著堅定的意志。她藉著筆下那些穿著人類衣服的小動物,諷刺當時違反人性的禮教,靜靜地批判工業革命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她的定見和遠見,讓她能跳脫世代的限制,以自己的作品成就了一個永恆的時代。
波特和彼得兔的故事已成為一則不朽的傳奇。波特一生書寫日記不輟,仔細收藏身邊的物件、畫稿,精通攝影的父親為她留下了大量的影像紀錄,23冊小書皆由同一家出版社發行,連書中呈現的場景都如昔完整地保存下來。這些用心珍藏的記憶,讓我們在閱讀這些故事時,得以跨越時空的藩籬,如同親身體驗百年前的情境。
波特曾在1934年表示:「我已經寫完全部的故事了。」真的是如此嗎?一代代新的讀者如接力般,加入守護這個記憶的行列,故事仍在繼續中,穿著藍外套的調皮彼得,還會繼續蹦蹦跳跳地邁入另一個世紀。●
▇碧雅翠斯.波特 作品
文/圖:碧雅翠斯.波特,林海音、林良、何凡、夏祖麗譯,青林, 1200元,【內容簡介➤】
文/圖:碧雅翠斯.波特,林海音譯,青林,1250元,【內容簡介➤】
文/圖:碧雅翠斯.波特,林海音譯,青林,1250元,【內容簡介➤】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繪本大師一週年了,每月幫一位大師慶生!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