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大獨裁家:史達林與極權崛起的時代

書評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通常要到最後才會提及編輯或翻譯的用心。賀列夫紐克《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一書在編譯上所下的苦功和展現的成果,值得打破這樣的慣例,開篇即給予最高的肯定。

為譯者、導讀者和編者鼓掌

本書譯者陳韻聿,參考了俄文版和英譯本,相互參照,補上了許多僅在俄文版出現的段落,如最後一節〈史達林神話〉。又如〈閱讀與思索的世界〉一章,增添了英譯本刪去史達林言談、文字偏好粗鄙的段落。譯者也堅持在人名最後放入俄文拼音,並儘量以俄文發音進行音譯。

這些畫龍點睛的補強,還原了作者寫作時的思路,並讓中譯本超越英譯,成為最佳的外語譯本,不再只是從屬於英語學術世界的附庸。此外,不遜於本書內容的詳實精彩,卷末的〈譯後記〉亦值得一讀。其中對多元視角的呼籲,不單針對翻譯,同時也是對台灣常見思考盲點的批判,更重要的,切合了這本史達林新傳所欲表達的核心價值。

jstalin_secretary_general_cccp_1942.jpg
史達林(取自wiki

翻譯之外,本書一開始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夏克勤撰寫的導讀〈為獨裁者立新傳:以歷史事實對抗當代政治神話〉,概述了全書精華,並綱舉目張、鉅細靡遺勾勒出近年來關於蘇聯歷史的研究趨勢。那宛如「觀於海者難為水」的三重轉折,從最初以高層政治人物為核心,到「由下而上」視角的興起以及新文化史的轉向,在層層洗禮後,重新回頭書寫政治人物傳記,擦撞出全新火花,豐厚了個人生平在解讀時所能承載的可能。

這條轉折軸線既是蘇聯研究,也是當代史學研究的大勢。對於專業習史者,乃至對歷史有興趣者來說,這篇導讀,除了可藉以按圖索驥進一步閱讀相關書籍,並能知曉在學術演變的脈絡中,本書被置於何樣的位置,象徵著何種觀點。

如此厚實而隱含新意的著作,尤其對象又是史達林這樣一般人耳熟能詳,但所知十分模糊的人物,編譯的企圖和認真,絕對是必要的。

▉認識所有獨裁者的原型

為何要在今日認識史達林?大概是人們看到這部厚重的傳記時,腦海中必定會立刻浮現的疑問,也是作者或導讀者反覆明示暗示讀者思索的課題。

理解史達林的生平,並非重溫逝去的歷史,增添知識。如同另一位史達林研究者Stephen Kotkin在訪談中曾提及的,史達林「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登峰造極的專政」,他曾擁有和行使的權力是20世紀的極致,「史達林建立的專政是專政制度的最高標準」。換句話說,史達林可視為20世紀後所有獨裁者的原型。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tephen Kotkin發表《Stalin: Volume I: Paradoxes of Power》座談影片

從一位來自喬治亞沒沒無聞的年輕人,沒有顯赫的家世和背景,一開始在共產黨中的位階也不高,卻能逐步高升,位居要津,並在列寧去世後,扭轉曾被列寧否定的劣勢,短短數年內成為蘇聯唯一的權力者,並一直掌權直到去世,未曾面臨任何實質的挑戰。史達林的經歷幾乎已是所有獨裁者的「夢想」,也形成了某種極權發展的模式。

即使對近代蘇聯史或史達林完全陌生的讀者,閱讀本書時仍會感到強烈的熟悉,因為無論透過新聞報導的紀錄或媒體的演繹創作,我們已看過太多相似的身影。閱讀史達林的一生,不是觀看單一的孤例,而是以他為切入,剖析極權的形成與運作。

史學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任何人事物都有發展的時空脈絡,機械生硬的類比和移植,注定是失敗的徒勞。本書的優點是,從史實中析離出某些抽象的通則,消化得出普遍的意義。這也是上乘史籍應有的標準,更重要的,這樣的觀察是緊扣現實而發。

重返歷史現場,是為了看清現在

不可諱言的,我們處在極權逐漸復甦的時刻,民主的價值和功效受到各種精心包裝的質疑和挑戰。也許今日的新興極權者無法、也不會照抄史達林的統制體制(如同作者所言,當前世界「實務上遵奉史達林政治遺產的只有北韓」),但在精神層面卻有著高度的親近。

這正是前述讀者會感到熟悉的原因:書中的許多場景雖然發生在上世紀,但相似的鬼魅無一不在我們身邊潛伏甚至橫行。史達林神話於今日的出現即為一例,針對那別有用心的吹捧,我們需要重返歷史的現場,重新還原史達林以凡人獲取至高權力的算計和意外,正視極權的原型,才能夠釐清面對極權死灰復燃時的態度。「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這本看似討論上世紀蘇聯強人的傳記,和我們有著緊密切身的相關。

從這個觀點,導向更深一層的提問:「我們該如何訴說極權強人的一生?」,從書中對史達林種種神話的分析,那些出於政治目的的有心渲染,最根本的特質就是對過去事實「片面」的使用,加以扭曲和突顯,刻意高估實際成效,忽視有限效果背後所付出的龐大代價。

如果「片面」的歷史敘事是極權的特色之一,那麼最有效的回應方式,便是回復過去的多元和複雜。

雙軸線敘述,對照出時代的複雜

本書採雙軸線敘事,包括緒論在內的每一章,都附有另一個平行的對話篇章。如果前者較接近「傳統」歷史敘事,後者就補上了來自新文化史,更從個人角度出發的視角。

甚至在敘述的時間軸上,本書也有特意安排,一是順時的敘事,從1879年史達林的出生開始講起;另一則是倒敘的方式,從1935年3月史達林的病危開始談起,兩兩相對:

  • 史達林對蘇聯的影響/史達林權力的小圈子
  • 初入革命/政權構成
  • 追隨列寧/以教條為核心的思索和閱讀
  • 1930年代的大清洗/向他「效忠」的戰友們
  • 獨裁體制的齊備/個人的身心狀況
  • 二次大戰領導的成敗/家庭生活的起伏
  • 戰後絕對的權力/身後體制的快速瓦解

兩條軸線最後交織在史達林的葬禮,並總結於對史達林神話復甦的批判。

雙軸線的敘述帶出歷史中那略帶嘲諷的機遇和偶合,一前一後的排序,也對照出史達林及其所處時代的複雜。這些分別從大我和小我視角的對話,進而展現了獨裁最本質的特徵,那就是:獨裁者需要被視為唯一正確的人,是真理的化身和代言。他用盡各種威嚇手段,要他人服從,並事後更改、修正各種文件,讓自己永遠處在真知灼見的「對」的一方。

這個過程不只要求他人,同時也是不斷的自我說服和催眠的過程。在軟硬兼施構成的意識形態之網中,打造一言堂的世界,再也不會有跳出來大喊國王裸體的孩童。從革命者到獨裁者的過程,就是把事物的複雜度和專業簡化成片面、單一屬於獨裁者所餵養的「真理」,進而打磨形成「神話」。

stalin_in_july_1941.jpg
史達林(取自wiki

獨裁神話最大的犠牲者

本書精巧的寫作編排,體現了新文化史的洗禮,也試著還原大我和小我盤根錯節的不同層次,在形式上即是對獨裁和專權的抵抗。

不管是哪一條敘事軸線,作者都企圖捕捉或描繪史達林之外「他者」的角色,這裡的「他者」可以是圍繞在史達林周圍的高層要角,也可以是整體社會。史達林的獨裁體制並非他主觀想望即可達成,而是經由高層權力鬥爭的不斷洗牌,逐步消滅了能與他相抗衡的力量。

在作者的描述下,潛藏在洗牌過程下的,其實是每個人的私利。早期可能是希望和史達林結盟、打倒第三方的敵對者,後期則是為了自保,選擇噤聲和服從。無論何者,都強化了史達林的絕對權力。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史達林大權獨攬的私欲,並非依靠他一己之力達成的,而是無數個人私欲的集結和凝聚。從整體社會的角度來看,無名的芸芸眾生,是整個獨裁神話最大的犠牲者。不管是經濟發展或戰爭策略,當專家的意見被獨裁者的一意孤行所取代,當國家運作依賴著杜撰的數據時,付出代價的是無數民眾的生計和生命。

書中提及的死亡數據,常是令人不可置信的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結果是:許多人畏懼龐大的監控網,積極配合演出;有些產生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情感,謳歌著偉人神話;有些人則選擇沈默的消極抵抗,社會應有的動能和生命力逐漸被瓦解。這對人民生命和社會動能的傷害,才是專制片面化造成的最重大、也最殘暴的惡果。

作者在提及「傳記」這個史學類別的寫作時,曾直言這是特別難以處理的體例,很容易陷入歷史細節或人情世故中,或者流於主角、時代背景之一端,失去了應有的平衡。

好的傳記作者必須能在個人及時代無數的遺留中,淘選出最具代表的事件。這正是本書最成功之處,不單只是運用大量檔案,而是在檔案之海中,篩選勾勒出史達林個人和時代整體的面貌。

書中處理的眾多事件裡,關於史達林之死的描述,或許是對獨裁或集權最戲謔的批判。面對中風的史達林,從近身侍衛到掌握國家大政的領導圈,大家思考的不是如何送醫救治,而是如何自保,分攤責任。人們連替獨裁者呼叫醫生的主動與判斷都已失去,這或許是獨裁體制下場最悲涼的寫照。

908574.jpg 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
Stalin: New Biography of a Dictator
作者:奧列格.賀列夫紐克(Oleg V. Khlevniuk)
出版:左岸文化
譯者:陳韻聿
定價:7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奧列格.賀列夫紐克(Oleg V. Khlevniuk

莫斯科「俄羅斯國家檔案館」資深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史達林主義,研究史達林逾二十年。他以新近公開或解密的檔案史料,諸如:史達林私人信件、備忘便條、政治局文件、國安機構資料等為基礎,建立史達林時期的蘇聯論述。著作尚有The History of the Gulag (2005)、In Stalin’s Shadow (1995)等。

譯者簡介:陳韻聿

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歷史系碩士。有數年台俄媒體和藝文界經驗,目前為俄文譯者、自由撰稿人。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18-05-31 17:47
OB短評》#104 解離世界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除魅的家屋

張詩勤著,張暐鈴繪,寶瓶文化,26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張詩勤筆下的人間彷彿幽冥世界,處處都是鬼,鬼鬼都是刀,刀刀都見血。《除魅的家屋》寫的是人活於世的切膚之痛,與魅共存。總是有些詩叫人無法逼視,但到底還是得回頭細細地看,刺刺地痛。那就像人生,就像張詩勤的詩。
以文字傳達某種抽象形式的殘忍、暴力,像濃稠焦黑的瀝青,直撲口鼻,讓人無法呼吸。某些片段讓人想起了全盛期的三池崇史,原始而粗糙,有時甚至近乎破局,卻以最坦誠而直接的方式,面對人心最黑暗的部分。這是個努力想活在現象界中的聲音,卻又時時聽到來自靈界的召喚,於是不斷在情緒、邏輯和頓悟間輪迴,飛蛾撲火去經驗肉身的解離,以測量存有的極限。正正反反而不合,有悲心。【內容簡介

非洲失落的白色部落:探險家、科學家與一段改變人類命運的假說

The Lost White Tribe: Explorers, Scientists, and the Theory that Changed a Continent
羅賓森(Michael F. Robinson)著,梁永安譯,貓頭鷹出版,599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黑暗大陸」非洲原來散落著白色人種/部落?19世紀末西方人「發現」非洲各地存在白色部落,這個謎團到底是怎麼回事?作者抽絲剝繭的同時,點出文化假說緊扣意識形態,令世人警醒任何假說與倡議背後的危險性。本書是假說的解謎之旅,同時也是一趟蒐奇之旅。
這則不可思議的故事,道盡了19世紀「含族假說」的歷史。白人至上的種族優越觀點,強大到足以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觀察,甚至科學的判斷和發現。除了現象的描繪,作者更捕捉表象之下西方文明整體的精神危機。作者未曾明言的,這強大的危機感,將牽動著整個極端的20世紀,甚至影響今日。本書不只談論過去,也映照出我們當前的歧視。
西方人尋找非洲的白色種族,既是為了合理化對非洲的殖民,又是為了探究自身的起源,這是一段自大與自卑交雜的歷史,一次人類對自己的殺伐旅。不過闔上書後,讀者倒可以繼續腦補,為什麼非洲不能有白人?如果想到那些傳聞中的外星人或地底文明的話。【內容簡介

意外的守護者

The Incidental Steward: Reflections on Citizen Science
阿奇科・布希(Akiko Busch)著,王惟芬譯,左岸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由於投身環境正義的前行者挺身而進,開拓版圖,今日人人都能參與「公民科學」,成為環境的觀察者、生物的守護者。然而,本書並不只是呼籲公民參與環境保育,也點出參與者在熱情之外,必須擁有知識與反思的能力。唯有如此,意外的守護者,才不致因為無知而造成另外一樁意外的悲劇。
「科普」已為人們所熟悉,但常忽略背後更深一層的意義:除了知識的獲得,更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對科學的理解可以是一種道德的責任和實踐。「公民科學」的概念,正是在強調科學不應屬於少數人,理解科學也不僅是滿足求知的渴望,而是能對現實帶來巨大的影響。我們是自然的觀察者,所以也可以是(業餘的)科學家;對自然的紀錄,可以是科學的發現,並進一步改善身處的環境。這或許有點烏托邦,但想要改變世界,有時正需要一點天真。
這12篇觀察報告,寫在地人調查在地環境。說是「公民科學」可能有些過於運動化或標籤化,其實他們所做的,不過是對周遭事物的好奇,這是生物的本能。無論如何,這本文集還是一次重要的示範:在好奇之餘,每個人不妨偏執一些,大膽撩落去,一旦好奇出了探索,科學就誕生了。【內容簡介

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ポピュリズムとは何か:民主主義の敵か、改革の希望か
水島治郎著,林詠純譯,先覺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民粹時代來臨,我們如何找到面對之道?作者不無樂觀地觀看民粹之為物,卻也清晰地一一剖析民粹主義的貢獻與危險之處。本書聚焦歐美世界,梳理民粹主義的起源與發展脈絡,遺憾之處是缺少亞洲案例,但仍可作為他山之石,供讀者回頭檢視自身文化現場,並且理解:民粹主義沒有全然壞,也沒有全然好,重點在於警醒之心。
本書篇幅不大,但對「民粹」一詞的探索遠勝同類書籍,重建了民粹生成的歷史脈絡,更點出民粹在最初曾具有的正面功能。說到底,民主的問題永遠不是「過度」,而是「不夠」。書中注釋多引用自日人研究,也間接提供了日本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本民粹論深知善必有惡,惡必有善,避開了一味指責民粹的媚俗陷阱。以各國的事例析理出民粹與民主間的曖昧關係,一體兩面,互為表裡,很可以作為公共論述的基本教材。【內容簡介

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大衛哈維新解馬克思與《資本論》

Marx, 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毛翊宇譯,聯經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實   樂   獨 
這不是哈維第一次導讀馬克思,但卻是相關作品的最佳入門讀本。哈維也並不只於導讀,而是藉此進一步思索、解析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一現場,有意療傷止血。若要做個譬喻,可以說:資本主義存在病灶,馬克思是一把手術刀,哈維是操刀者,而本書毫無疑問就是一本臨床醫案。
不可諱言,面對厚重的三卷本《資本論》,許多人都是透過二手研究來理解。哈維是許多人理解馬克思的重要啟蒙者,幾部著作不只清楚扼要介紹了《資本論》的核心概念,也傳達作者個人對當代左翼思想的看法和展望。今日人們重新提起馬克思,絕非只因為兩百年誕辰的紀念,而是時代需要重新自馬克思思想中深刻反思。本書翻譯和導讀認真專業,提供了最好的入門。
從這本近作,可以看到哈維這位馬克思鐵粉如何將硬梆梆的《資本論》理出簡明的架構,再套用到當今的政經局勢上,無往不利。對必須讀馬克思卻又啃不進去的學人來說,「哈維詮釋」簡直天降甘霖,尤其是本書,讀完就能打通任督二脈,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資本論。【內容簡介

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

Soonish: Ten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at'll Improve and/or Ruin Everything
凱莉.韋納史密斯(Kelly Weinersmith)、查克.韋納史密斯(Zach Weinersmith)著,黃靜雅譯,天下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思   樂   獨 
預見十大酷炫科技?這種事情真的辦得到嗎?本書從太空旅行、機器人、合成生物學一手包辦,幽默感、好奇心、科學力全部俱全。而且別害怕,要是書中的科技解說有看沒有懂,至少插圖漫畫會讓你哈哈大笑。請懷抱著這樣的彈性心態迎接未來吧!
用幽默的筆調和有趣的插圖介紹10項新科技,作者並非一昧樂觀的進步論者,本書也不是烏托邦的進度報告,而是對當代科學如何摸著石子過河的描繪。重點不在於預言是否成功,而是期望的目標和方向值得繼續堅持,以及即使預言幻滅,我們能學得的經驗和教訓,並在調整後不斷嘗試。這不僅是科學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這本迎向近未來的技客書有種辛普森家庭式的電波感,自嗨嗨人,有心也有趣。不過你真的要把自己調到相同的波頻才比較進得去,或者也可以辦個讀書會,應該比較容易找到同溫層的好技友。【內容簡介

美學的意義:關於美的十種表現與體驗

Which "aesthetics" Do You Mean? Ten Definitions
李歐納.科仁(Leonard Koren)著,蘇文君譯,行人文化,280元
推薦原因: 知   設   議   樂   獨 
以哲學思維為起點,從不同角度探問「美」的辭彙定義,本書既是顯微鏡,又是望遠鏡,逐步敲打、鍛造、燒製出「美」的內涵與範疇。關於美,李歐納.科仁給了我們一本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小書。
與其說本書提供了什麼深刻的美學討論,不如將書本身視為藝術的創作,這也是作者作品的一貫風格。想要思考美學,浩瀚書海裡有更好更深刻的選擇,但要看如何將抽象的哲學化為精巧的平面展品,本書是絕佳示範。
這本談美的小書薄薄的,有昔日文青的手工感,很適合找個空寂小角落,煮茶,聞香,聽雨,跟著作者神遊一番:美到底是什麼呢?說的是他,頓悟的是你。【內容簡介

微縮模型雙料冠軍的創作小世界

Hank的感人回憶、有趣發想,以及驚人技巧

Hank Cheng(鄭鴻展)著,木馬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光是以假亂真的模型圖片,就可以令人在閱讀時嘴角上揚。但本書值得推薦之處並不只是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閱讀樂趣,也不僅因為模型作品本身展現的本土特色與在地議題,更在於作者的追求技藝之路,不啻為我們具象展現「御宅族」與匠人的求道身姿。
微縮的模型和真實的人生彼此呼應,是閱讀本書最大的樂趣。我們總喜歡高歌夢想,但夢想往往必須在人生的各式選擇中,才能慢慢勾勒出清楚的樣貌,有堅持有修正,甚至因為意外,才得以綻放出美好的花朵。這是一則關於夢想的直接紀錄,不做作、不廉價。
微縮模型的世界深不可測,瞬間就把每個目擊者都變成小人國裡的格列佛。比例上的錯置除了驚奇之外,也令人懷疑起現實中的一切:是不是也有人在上面盯著我們?作者對日本業界的第一手引介是額外的彩蛋,這是個技職當道的世界,文憑學歷真的只是缺乏自信的遮羞布了。【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專訪》真相在人們不說真實故事時死去:專訪科幻小說家劉宇昆

華裔美籍作家劉宇昆,其作品曾獲得雨果獎、星雲獎、世界奇幻獎三大獎項,雖然科幻迷們對他並不陌生,但在《摺紙動物園》(新經典文化)出版前,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卻從未被引介至台灣。

他曾英譯劉慈欣經典科幻作品《三體》,使這部作品在2015年獲得雨果獎長篇科幻小說獎;隔年,他翻譯的〈北京折疊〉再度摘下雨果獎。接連的好成績讓許多人以為他是專職譯者,但他說,他只偶爾做翻譯。

哈佛法學院畢業的劉宇昆,大多時候是一位執業律師,也曾服務於微軟,擔任軟體工程師。然而他的小說創作,卻屢獲各大獎肯定。

撕下文化「衝突」的標籤

他從短篇小說寫起。200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迦太基的玫瑰〉(Carthaginian Rose),劉宇昆即開始受美國文壇矚目,歷來創作短篇小說超過一百三十餘篇。2011年,他以短篇小說〈摺紙動物園〉(The Paper Menagerie)獲得星雲獎,2012年再拿下雨果獎、世界奇幻獎,成為同時獲得此三大獎項肯定的作家。2013年再以〈物哀〉(mono no aware)蟬聯雨果獎,再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在中國甘肅出生,但十歲左右就隨父母移居美國至今,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一對女兒。他是典型的華裔美國人(Chinese-American),但這正是他最想擺脫的標籤。他不認為自己活在兩種文化的分裂感裡,他說,如果問他的國籍認同,「我第一會說美國人,第二才會說是散居華人群體(Chinese diaspora)的一員。」「我不是傳統美國白人,也不是傳統美國新移民,我就是想在這兩個標籤之間找到另類的可能。」

ken_liu_-_photo_credit_to_lisa_tang_liu_-_no_fee_0.jpg
(攝影:Lisa Tang Liu,新經典文化提供)

研究科技的歷史學家

他想擺脫的標籤還不只這一項。人家說他是中國科幻的推手,他卻說自己寫的小說跟科幻沒什麼關係。他讀各式各樣的書,喜歡看科技資訊,很多時候閱讀第一手研究報告。加上職業因素,他很自然會去思考科技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他認為他寫的就是小說,不去區分科幻小說或奇幻小說,也不區分類型小說和主流小說。他只是把他感興趣的題材放進小說,把他的求知、閱讀、思考放進小說,把他學到的新奇觀點用小說從頭到尾推敲一遍。他不為科幻而寫小說。

相反地,認為自己是「研究科技的歷史學家」。他認為科技是中性的,但會放大對人性的考驗,而所有人類都是歷史的後裔,都應該挖掘歷史。而歷史的判讀沒有絕對,一如他在最滿意的一篇中短篇作品〈終結歷史的人〉中所呈現的:「真相並不脆弱,也不會因為人們否認而受苦——真相只有在人們不說真實故事的時候才會死去。」

藉著這次《摺紙動物園》在台灣的出版,Openbook閱讀誌特別與新經典文化一同企劃,專訪這位科幻小說的重要作家。以下是訪談內容:

Q.你寫過非常多短篇小說,但在美國只出版這本短篇小說集,可否談談《摺紙動物園》這本書的選文角度?

我由衷感謝這本短篇小說集在台灣出版。這將是台灣讀者第一次讀到我的作品,我超級興奮。

將這些作品集結成冊,不只因為它們入圍或得過文學獎,也因為我在寫作這些作品時,真的很樂在其中。我試著在某個範圍內,用不同風格、類型與手法來寫,希望呈現給讀者寬闊且變化多樣的故事;我想說的故事。其中有接近核心科幻的作品(包含對科技與社會進展的思索),也有讀起來像魔幻寫實或奇幻文學的作品。有些短篇故事以魔法驅動,有些由科學推展,當然也有兩者並存的。

總括來說,這本書裡的所有故事,都攸關人類內心的種種面向,與人類透過說故事來了解世界的這種獨特能力。

lao_hu_qu_bei_2.png
《摺紙動物園》書封中的摺紙老虎(© Quentin Trollip)

Q.收在這本書裡十五篇小說各異其趣,你會推薦臺灣第一次看你作品的讀者,從哪一篇開始認識你的作品?

這是個困難的問題,就像大多數家長一樣,我對每個「孩子」都很真心。

如果是第一次閱讀我的作品的讀者,不妨照著本書的順序閱讀。這個順序經過特別設計,是我跟我的美國編輯Jon Monte討論出來的,能讓讀者有獨特的體驗,就像音樂專輯裡的曲目安排。

不過,也歡迎各位「隨機播放」,照自己想要的順序來讀。

Q.與一般西方科幻、奇幻小說很不同的是,你的作品經常納入中國神話、傳說及歷史元素,可否分享你的看法?

我認為我們生活在「全球」文化中,所以我不特別關注「中國的」、「芬蘭的」、「法國的」、「古希臘的、「日本的」,或「盎格魯薩克遜的」等等的分野。我寫作是為了自己,我是人類的一份子,所以我挖掘全人類曾發生過的故事,用我的筆展示世界的樣貌,以及世界未來可能的變化。

Q.你的小說以英文寫成,也常以拼音來表示中文發音(例如狐狸精寫做Hulijing,以及用"kan kan"表示中文口語的「看,看」),且沒有加註解,英文讀者會有閱讀障礙嗎?

這我還真不知道。有些作家很擔心市場反應,或是預設讀者會有意見,但我不會。我只為一名讀者而寫,就是我自己。

不過,我可以分享一位英文讀者的反應:他很喜歡。

嚴格來說,我想讀者不需要看懂每個拼音單詞,也能理解該篇故事。事實上,我認為一部好故事的特徵是,不同讀者會「錯過」不同的面向。這個世界不全然讓人理解,正因如此才有趣,故事也是這樣子。一看就懂,且少了個人化特色的故事,就沒什麼樂趣了。

Q.你的小說也常涉及中國、臺灣的近代歷史,以及種族文化的問題,你是否將這些視為(現階段)的寫作核心?可以談談你想傳達的核心觀點嗎?

其實,我著墨的不是這些主題。我寫的是人類的處境,和所有與之攸關的事,包括:科技、歷史、哲學、政治、科學等,是這些構成了人類今日的生活樣態。

如果要說一個對我來說重要的主題,我想是「既相信也質疑故事」的態度。故事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或許也是我們認識世界唯一的方式。

故事是理解現實的一門途徑,但不是現實本身。在這樣的鴻溝中,存在著悲劇與喜劇。

51b8ek2gobl-horz.jpg

Q.我們知道你很小的時候就到美國生活,在觸及中國和臺灣近代史的題材時,你如何掌握?

我認為局內人與局外人看待同一個社會與國家的觀點,會有很大的差異。

當故事提到某個特定社會時,只要作家沒察覺到這兩個立場的差異(自負一點的作家會認為自己可以無視這差異),就會出現最常見的缺陷。局內人若試著寫得像局外人,就容易失敗,就像局外人試著寫得像局內人不容易成功一樣。

所以我寫作時,總是將這樣的差異謹記在心。當我研究這些資料時,我會堅持查證每一項資料來源。

Q.從小說裡,可以觀察到你的閱讀範疇很廣。可以聊聊你的閱讀地圖嗎?以及,有比較影響你寫作的作家或作品嗎?

因為我有小孩,我經常跟他們一起讀書。傑夫.肯尼(Jeff Kinney,他住得離我的城鎮很近)的《遜咖日記》(The Diary of the Wimpy Kid)系列我跟我女兒都很喜歡。我們也喜歡理察.亞當斯(Richard Adams)的《瓦特希普高原》(Watership Down)。

關於小說,我喜歡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與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她們的作品都很棒。我也喜歡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的作品。

非文學方面,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的作品具深度視野,值得一讀再讀。我比較不會花時間去讀科普書,反而喜歡讀科學新知論文。

以上提到的文學作品都沒有真正影響我寫作。別人提到哪些作家影響自己時,多半指的是他們可能仿效了某些特色。我從沒仿效過我敬佩的作者。我喜歡他們的創作,因為他們做得比其他人出色。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當個只是模仿他人的二流寫作者。

我反而受我討厭的作品影響。因為強烈的負面的情緒,代表這故事有個洞沒有填滿。而可以填滿那個洞的故事又常常不存在,這就是我得動筆寫的原因。

Q.既創作又翻譯,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兩者會有矛盾的時候嗎?

我偶爾才做翻譯,那只是因為似乎沒有太多人跟我走一樣的路。所以我不能說自己是翻譯專家,我當作者的經驗比較多。

有鑑於此,我對這兩個角色沒有感到太大的牴觸。創作時,我是在製作音樂;翻譯時,我是演奏別人的音樂。我想兩者有共同的基本技巧,我不會讓這兩個角色相互干擾。

516e9-tjddl._sx329_bo1204203200_.jpg
劉慈欣著,劉宇昆譯的《三體》英文版書封

Q.科幻小說在台灣似乎還沒那麼主流,可以請你談一下美國的科幻奇幻寫作環境與市場狀況嗎?

我沒有能力總結美國多姿多彩的市場,也懷疑有誰做得到。事實上,我猜如果問一百個美國作家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到一百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可以這麼說,我想「科幻」只是來自主流的定義。如果你去看看美國的賣座大片,大部分是科幻片。這麼看來,我覺得其實不用對科幻作家被視為小眾這件事太過認真看待。

事實上,我並沒有將自己的作品已被定位為某個類型看得很認真。將我的作品被歸類到科幻或奇幻,如果能幫助讀者找到我的作品,那是好事。

但我個人沒有很在意它們非得被定位成科幻、奇幻或其他類型。可能因為我大部分時候的工作是工程師或律師,我很自然地抱持工程師看待世界的觀點(律師也算是工程師的一種,不同的是他們操縱的是語言的機器)。意思是,我的小說會自然地被可知的宇宙引力牽引,頌讚著名為「修補」的詩歌,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情感與人際關係的網絡不斷變得更密緻。

我寫的是具有人性的小說,不論讀者透過哪一個標籤找到我的作品,我都希望他們能看到使我們結合在一起的、人性中有著光亮的部分。

li_ti_shu_feng_wu_shu_yao_suo_.jpg

摺紙動物園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
作者:劉宇昆(Ken Liu)
譯者:張玄竺
出版:新經典文化
定價:46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劉宇昆(Ken Liu)
美國文學界備受讚譽的作家,曾獲得星雲獎(Nebula Award)、雨果獎(Hugo Award)、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側面獎(Sidewise Award)、軌跡獎(Locus Award)及科幻暨奇幻翻譯獎(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Award),並入圍西奧多.史鐸金紀念獎(The Theodore Sturgeon Memorial Award)。他的短篇小說〈摺紙動物園〉於2012年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是第一部同時獲得這三項大獎的作品。他也翻譯了劉慈欣的《三體》,於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第一部獲得雨果獎的翻譯小說。
劉宇昆的首部長篇小說《國王的恩典》(The Grace of Kings)是他與他藝術家妻子鄧啟怡(Lisa Tang Liu)一起創造的宇宙,也是絲綢龐克史詩奇幻系列(silkpunk epic fantasy series)首部曲。現與家人住在波士頓附近。

譯者簡介:張玄竺
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碩士,現從事翻譯及教職工作。翻譯是一生的志業及身心靈的形而上搖滾。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