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103 勇敢吶喊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性盲症患者的愛情
張天翼著,寶瓶文化,350 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篇篇都是令人無法想像結局的短篇小說。張天翼在台灣還是較少人知道的中國小說家,一出手就是這樣幻想力驚人、娛樂性爆發的短篇佳構連擊之作,叫人忍不住為同世代的台灣小說家捏一把冷汗。
迷宮般的故事讓人深陷其中,在每個轉角都潛伏著意外的轉折。在構成迷宮的牆面上,滿佈科幻經典的符碼,或深或淺,和故事主旨不見相關,卻增添了解謎的樂趣。略帶有科幻意味,又不時挑戰甚或顛覆類型小說的框架,是這本小說最高明之處。
這8則短篇寫得靈動、古典而詭異,作者是寓言的高手,熔各色史料、軼事、傳奇、老梗於一爐,鍛煉出意有所指卻不知所終的小說。游刃有餘又能化俗為奇,彷彿伸手往空中一撈就是故事,你不會擔心她寫不出東西來。【內容簡介➤】
●然後你就死了
被隕石擊中、被鯨魚吃掉、被磁鐵吸住等45種離奇死法的科學詳解
What Really Happens If You Get Swallowed by a Whale, Are Shot from a Cannon, or Go Barreling Over Niagara
柯迪.卡西迪(Cody Cassidy)、保羅.道爾蒂(Paul Doherty)著,呂奕欣譯,臉譜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獨
這本書腦洞開得夠大,也補得夠爽,兩位作者就算不是黑色幽默大師,也絕對夠格去當寓教於宅的YouTuber。這些死法很沒人性,也很身心靈——把你的恐懼放到極大極大,你就只能跟著駭笑。
讓人想起鞭擊金屬Megadeth為電影版《癟四與大頭蛋》寫的那首〈99 Ways to Die〉,不是胡亂聯想,書中可是直接提到:「真正的金屬樂迷不妨到金星走一趟」,那會是最適合金屬迷的死法。死亡的過程可以學點科學知識,讓「死」這件事突然變得好幽默好深度,勉勵每個人認真替自己找個有創意的死法考考科學家(大誤)。
死亡當然是悲劇,所以閱讀《然後你就死了》的時候請務必注意,因為你總是會讀著就噴出笑聲。本書如此嚴肅、認真、科學卻又滑稽、好笑、荒謬,叫人只能邊笑邊皺眉,皺緊雙眉又忍不住嘴角上揚。本書極適合中學生閱讀,這將同時滿足孩童式的好奇心,以及青春期的獵奇狂熱。唯一的風險是他們會拿來挑戰提問他們的老師。所以說,老師們記得也要敗一本啊!【內容簡介➤】
●一袋彈珠
Un sac de billes
喬瑟夫.喬佛(Joseph Joffo)著,范兆延譯,木馬文化,33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童言童語 vs 納粹的迫害,從《安妮的日記》到日後的電影《美麗人生》都出現過。這本1973年的作品之所以歷久不衰,也正因為同樣的設定,但它又不是設定,而是貨真價實的生命經驗。作者流暢直白的文筆再下一城,把這場大逃殺寫得清新、幽默、天地不仁。
本書帶來特別的閱讀經驗:沉重的主題、加上時間的距離,一開始以為會略顯枯燥,沒想到出乎意料地容易閱讀。童稚的敘述將人不知不覺帶到過去,學著在悲傷和困頓中含淚微笑,了解那沉重的深刻,以及人性無解的殘忍與荒謬。
一個10歲的猶太男孩如何自反猶狂潮時代的巴黎一路逃離,而且不只是逃離一個城市,而是一整個時代?《一袋彈珠》書名輕巧,卻是一則疼痛的生命故事、悲哀的時代記錄。作者於70年代寫下這些記憶,實則是對坎坷人生與殘酷世界拋出諸多大哉問。事隔半個世紀,當代讀者能否夠接住這些疑問?【內容簡介➤】
●轉角遇見經濟學:改變現代生活的50種關鍵力量
50 Things That Made the Modern Economy
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著,林金源譯,木馬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近來有種科普的寫法叫《改變XX的XX種XX》,本書也是走這個套路,不過在選材和分類上卻聰明有機許多。從刺絲網談到產權登記的存在理由,就算不是新人耳目,也讓人心生頓悟,重新對身邊的各種製品充滿了敬畏。
女性千年來遭受禁錮的處境,如何與「犁」這項農耕工具的發明有密切關連?作者慧眼獨具,觀察並指出罕為人知的事物關連性,如何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扮演特殊角色。這是經濟學,也是人類學;是妙趣橫生的入門佳構,也是見微知著的深刻之作。
相比於英文原名的簡潔,中文書名有些不明所以的浮誇。全書單純地介紹影響當代經濟發展的50件「東西」,厲害的不只是消化大量資料濃縮後,依舊保有引人入勝的故事面貌,更重要的是,從這50件物品抽離不受時空阻隔的普遍意義,其中許多發明看似渺小平凡,甚至已被淘汰,但所帶來的反思和教訓,仍影響著今日的經濟生活。【內容簡介➤】
●倖存的女孩:我被俘虜、以及逃離伊斯蘭國的日子
The Last Girl: My Story of Captivity, and My Fight Against the Islamic State
娜迪雅.穆拉德(Nadia Murad)、珍娜.克拉耶斯基(Jenna Krajeski)著,洪世民譯,時報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獨 益
這是伊拉克亞茲迪人女孩的現身/現聲說法。歷經坎坷且殘酷的人生歷程,女孩娓娓道來亞茲迪人在伊斯蘭世界的邊緣處境——當然,作為女性又是更為嚴峻的邊緣處境——也以親身經歷訴說戰爭、種族滅絕、恐怖主義、伊斯蘭國諸多幽微而深刻的細節。更重要的是,作者為世人揭示:光是「活著」與「發聲」,就足以為他人帶來力量。
伊斯蘭國治下不人道的統治屠殺,近年逐漸浮上檯面,獲得世人重視。過去在台出版的眾多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書籍,多半從國際政治的局勢出發,即使涉及一般人的生活處境,往往多屬浮光掠影。像本書這樣完整以平民視角直視暴行,無論從理解伊斯蘭國或人道的角度,都是不容錯過的見證。
這本血淚自傳不單只是再次暴露伊斯蘭國的暴行,還把說庫德語的亞茲迪人帶到世人面前,讓我們看到這個弱勢中的弱勢族群,其信仰、文化與處境。在一個犬儒酸儒的世界裡,作者的生命韌度是一記當頭棒喝,重新喚醒我們體內沈睡已久的義憤。【內容簡介➤】
●漫步
文、圖:李炡昊(이정호),張琪惠譯,大塊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思 議 文 樂 獨
這部繪本帶領讀者遊歷諸多景緻,從湖海到沙漠,從高山到森林,總有一個風景物件置換為書本。這是對照的隱喻,行萬里路等於讀萬卷書,讀萬卷書等於行萬里路。出走與回返,說的是書,緊繫的是讀者的生命經驗。李炡昊筆觸靜謐,姿態彷彿悠然漫步,但深究視野開拓之效,其實更是一場安靜的歷險。
一本對於書的禮讚,一幅一幅關於書的詮釋,加上刻意和書無關的文字描述,營造出關於書的無所不在。圖中對於書的形象瓦解和重現,或許也暗指了書本的形式或許有所變化,但它所象徵的內涵永遠不會從我們生活離開,也因此最後一幅(也是唯一一幅)無書的畫面,值得仔細玩味。
關於書的好處,已經有太多的陳腔濫調,不過這個聰明的繪本卻把書的概念做了無限的延伸:書本無所不在——可以觀、可以遊、可以居的一切都是書。每頁的謎之小句發揮了點睛之妙,有籤詩的洞察洗鍊;藍色的基調看著舒服,清涼消暑,但這樣的深邃終究還是憂鬱的。【內容簡介➤】
●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
史上最長80年指標研究,揭露快樂到老的智慧
Aging Well: Surprising Guideposts to a Happier Life from the Landmark 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
喬治.華倫特(George E. Vaillant)著,許恬寧譯,天下文化,6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實 樂 獨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似乎是多數人的共識,但多數人對於老年只有主觀的想像,少有像本書這樣從數據的客觀層面去析解老化所面臨的種種。成為老人並非只有「被長照」或絕望的等待死亡一途,如何面對老後人生,是每個人都該去思考的課題。本書看似寫給老年讀者,實則適合注定會變老的每個人,特別是感覺初老已然降臨的你。
哈佛大學持續了80年的「成人發展研究」,應該是最有資格倚老賣老的研究計畫。如何老得快樂?答案很簡單:良好的人際關係——但這對孤高的當代人來說,卻也不再簡單。本書剛好位於社科研究和身心靈的交會處,證實了許多老生常談。把這些常談織在一起,卻也出現了一塊厚度足、彈性佳的瑜伽墊,能讓人生安然落地。【內容簡介➤】
●別說你害怕
Non dirmichehaipaura
朱塞佩.卡托策拉(Giuseppe Catozzella)著,祁怡瑋譯,麥田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樂 獨 益
熱愛跑步的東非少女,跑向奧運,跑向歐洲,卻跑不過蔚藍而凶險的地中海……義大利作者把這個悲傷的故事處理成一次沒有終點的追尋,為所有的難民留下一幅迎風奔跑的悽愴身影,令人感動,更令人感激。
當「夢想」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被轉換為可以消費的商品,或許令人遺忘夢想的核心實是以人為主體的「自我實現」,而自我實現是人的需求,是人權的一環。本書勾勒一位女性難民自我實現的天路歷程,這個真人真事的記載並沒有幸福美滿的結局,但因為看見這些內心追求、艱困處境、殘酷下場,我們才能真正感覺那是切實的、活生生的人,也才知道我們彼此其實並不遙遠。
書市少有以運動為背景的創作,對索馬利亞的了解大概也只有電影中的海盜,對於該國近年持續不斷的內戰,以及大量逃亡的難民潮,多數人其實一無所知。本書雖是小說筆法,但提供了一扇理解的紀實窗口。當我們為了結局而深深嘆息,別忘了類似的悲劇此刻正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一同上演。【內容簡介➤】
●啊,這味道
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
陳靜宜著,聯經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實 樂 獨
繼《台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後,作者腳步跨到馬來西亞,再度交出扣連文化、土地與歷史的飲食創作。大馬土地與華人族群的複雜關連,如何在米飯與麵食、茶與咖啡、麵包與點心之中閃現光芒?即使目光落在三千公里外的南洋土地,本書切入馬國肌理,書寫依舊深刻細緻。暫且不提文史與族群,陳靜宜寫吃,就足夠叫人垂涎三尺了!
在東方文化圈裡,永遠擠不進米其林評鑑的巷弄飲食,才是最道地的美味,供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味蕾。然而當城市迅速「進步」,它們往往是最早被犠牲掉的街景。本書可以當作美食書,精美的編排和深入的考據,也可視為面對進步巨輪輾壓下的最後憑弔。
這本馬華美食有成為珍本的潛力,不僅解開了肉骨茶和海南雞飯們的身世之謎,也為不斷消失的銷魂老店留下一份有湯有料的記錄,同時又把對中華料理的想像打開了些:開枝散葉的事物,永遠是最懂得接地氣的。【內容簡介➤】
●緬甸詩人的故事書
Burma Storybook
佩特.洛姆(Petr Lom)、柯琳.馮.艾禾拉特(Corinne van Egeraat)、欽昂埃(Khin Aung Aye)著,罕麗姝、廖珮杏譯,遠流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議 文 樂
詩是什麼?緬甸是什麼?緬甸的詩人是什麼?本書是現實世界的出奇蛋,一次回答上述三個問題。詩是詩人對這個世界的回應,所以為什麼處境艱難還要寫詩?為什麼詩給予詩人力量?本書訴說緬甸的故事,也訴說詩與詩人的生存之道。
詩不應該只是在溫室裡綻放的嬌貴,只和內心膨脹的自我反覆交談,更應屬於嚴峻的荒原,聲嘶力竭地替大眾吶喊。本書裡的詩,不僅開啟了對緬甸詩壇的理解,也還原了詩「可以有」甚或「理應有」的樣貌。書中最令人驚艷的,是附上緬甸的原文,除了讓在台緬人可以閱讀的貼心,陌生的語言也提醒台灣讀者,詩在書寫形式上所能呈現的藝術性質。
本書既是難得一見的緬甸詩人群像,又是難得一見的緬甸(文)詩集,直白的詩風、簡單的文字、明心見性的陳抗,這本詩集擲地有聲,對花俏的臉書詩壇來說實在太太貴重了!【內容簡介➤】
知識性.設計感.批判性.思想性.議題性.實用性.文學性. 閱讀樂趣.獨特性.公益性
現場》貓哥駕著唐吉軻德,為新住民巡迴推廣閱讀
搭乘火車一路欣賞東北角小鎮的自然風光,經過溫泉之鄉礁溪、緊鄰海水浴場的福隆、貓比人多的侯硐,來到相對靜謐的瑞芳。遊客在此兵分兩路,其一轉往親子遊重鎮基隆海洋科學館,另一股人潮湧向悲情城市九份金瓜石,只有少數乘客的目的地是本地瑞芳。通過收票柵欄,眼前的瑞芳老街少了喧囂的觀光人潮,倒增添幾分純樸古味。
遠遠即瞧見一輛書車停放在老街入口處,亮粉紅色的外型,頭頂還有一隻可愛貓咪的圖案,讓人忍不住露出會心一笑。書架上擺放的並非我們熟悉的中英文書籍,而是少見的印尼文、柬埔寨文、越南文繪本——這是一部東南亞行動書車。
穿著工作褲、戴著黑框眼鏡的主人林群親切招呼:「歡迎翻翻看,這些書很漂亮喔,妳手上的是泰國的繪本。」
書車上數百本來自異鄉的圖書,都是林群自掏腰包一次次飄洋過海,赴東南亞各國親自挑選購買,每回扛著三、四十公斤繪本通關帶回來的。
以服務新住民與東南亞移工為目標的行動書車,啟程至今3個月,造訪過新竹新埔、台北北投、台東等地。書車上的繪本僅供翻閱,並不販售,代表這樁「生意」註定有去無回,聽來有點兒傻氣。然而林群笑著說,「希望透過這些精美的繪本,讓台灣人學會尊重與接納外籍移民與移工的固有文化,同時,也讓新住民第二代不忘另一重血緣的故鄉與母語。」
▇扛書40公斤,碰上菲律賓大動亂
因為愛貓而被稱為「貓哥」的林群,在清大校園經營複合式獨立書店「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已有十數個年頭。書店營運上軌道後,他起心動念,希望將英文繪本推廣至偏鄉學校,因此花費上百萬改裝了這台名為「唐吉軻德」的行動書車,期許它發揮騎士精神。
每逢週日、週一蘇格貓底公休日,林群就駕著他的夥伴,上山下海深入偏鄉,將文句優美、圖案鮮豔的英文繪本介紹給鄉里的學校或機關。為了提升當地的閱讀視野,有時他甚至慷慨地免費奉送。
那麼東南亞圖書又是怎麼轉念的呢?林群說,「有一次在鄉下某個小吃攤,聽見一位外配媽媽吆喝小孩。我突然心想,『奇怪,怎麼好像外配媽媽用的都是中文,為何沒想過用她們的母語教小孩呢?』當下心裡就覺得很可惜。」
這個場景在林群心中漸漸滋長發芽,讓他轉而立志服務因為文化和語言的隔閡,而顯得社會地位相對弱勢的新住民。他同時也希望,新住民的孩子也能閱讀來自海洋另一邊母親故鄉的故事書,欣賞與尊重媽媽祖國的文化,進而不忘臍帶相連的本源。
有了理想,該如何實踐?行動派的林群二話不說,立刻提著皮箱出國收書。為了扛書,他只帶一套衣服和護照,將行李極簡化,第一站就是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回憶馬尼拉之行,林群臉上露出苦笑說:「我明明跟計程車司機講好去Recto(書店),卻被載去妓院……」人生地不熟的他,三番兩次任憑司機、旅社與餐廳服務人員宰割。
那段時間剛好碰上菲律賓社會治安不平靜,「商店是不能進去逛的,你只能告訴店員需要什麼,先付費,對方再幫你取貨。」也因此一來一回間,往往花了錢,卻不是預期中的商品。「另外,整間旅館沒有插座,我的手機若需要充電,也得拿給櫃檯小姐,人在外面等著,這多令人不安啊!但街上都是荷槍實彈的警察,也不敢在店內爭吵。」
親身經歷東南亞大國首都的動亂,林群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反而更加篤定:「連菲律賓首府都這樣不堪,可以想像還有很多我們觸及不到的窮鄉僻壤處境更加困難。可是置身其中,反而產生很大的正能量,會覺得自己正在做對的事。
馬尼拉行的第三天,林群終於抵達市中心的大型連鎖書店。「知道我要選購繪本給台灣的新住民之子,所有店員都跑來幫我選書,連店經理也跟我握手致意。」就這樣,第一次海外收書行終於否極泰來,完成任務。
林群有感而發說,在台灣待久了,會覺得安穩舒適的日子是理所當然,加上自己的性格容易對現狀不滿,進而批評政府作為(他的書店取名蘇格貓底,正是因這位哲人受政治鬥爭而死)。但幾次東南亞行,卸除觀光客的眼鏡之後,他見識到每個國家都有它陰暗的一面與難解的課題,回國後更加珍惜島國上富足的生活。
他說,以新二代而言,如果他們會說媽媽的母語,吸收、交融兩地的優點與文化,長大後成為跨國的橋樑,將來一定大有可為,可帶動雙邊往好的方向發展。彷彿預見了美好的未來,林群微笑起來。
▇「印尼大姊,妳們的故事台灣人正在看!」
「唐吉軻德」書車旁,隨地放著兩個籐編的「懶骨頭」,供客人對坐閒聊。在這裡,有時會看到牽著小孩的媽媽趨前翻書,有時前來的則是推著長輩輪椅的外籍看護。
有位歐巴桑倚著敞開的後車廂,細細翻讀中文與多國語言對照的《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十幾分鐘後,她丟下一句話:「等我回家拿了眼鏡再來,書先幫我留著。」林群趕緊說明,這一系列的文學獎作品集可以外借,只要留下姓名、電話,等一個月後書車回來時再歸還即可。歐巴桑問清規則,歡喜地拿著書離開;而明明是無償出借,林群也開心得彷彿成就了一筆好買賣。
簡易的書架上整齊排列著一至四屆的《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每屆有10冊,是該文學獎發起人張正免費提供相挺的。當天稍早,一位身材結實、眼神堅定的印尼大姊停下腳步,好奇地拿起文學獎作品集。林群見她說話雖然帶著腔調但語氣平穩,感覺受過良好教育、擁有專業,便鼓勵她:「這是專為東南亞移民、移工舉辦的文學獎,您今年也可以提筆參加。」
大姊起初還不客氣地回答:「哼,哪來那麼多空閒?」但隨著書頁的瀏覽,她似乎漸漸鬆動了,「這些故事可以得獎,我也應該寫得出來。」林群鼓勵她,只要有心,再忙也挪得出空。大姊不再出言反對,臨走前還回眸一笑,彷彿心中有了決定。
林群說:「別看這小鎮挺荒僻,搞不好臥虎藏龍,將來出個文學獎首獎哩。」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友善新住民,看見文化的力量
透過書車的流動與展示,真的能促進新移民的閱讀風氣嗎?有沒有考慮過更主動的訪視或伴讀等行動?林群坦然表示:「書車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象徵性的事情就是要有人帶頭去做,傻子不用多,大家反而更惺惺相惜。」他解釋,如果書車能恆常性巡迴,所到之處引起矚目或廣為媒體報導,做為台灣友善新住民的示範,進而帶動友善風氣,這就很夠了。
林群憶起有一回,一名女子經過書車,翻閱了書本後,打斷在一旁介紹的林群,告訴他:「這是中爪哇的神話故事,」接著她一邊朗讀,一邊翻譯成中文。「望著她聚精會神地閱讀時散發出的氣質,覺得好感動啊!」林群說,客居台灣的異鄉人,翻譯自己的母語時,那股難得一見的篤定和自信,讓人有聞道於斯的感覺,「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除了外圍書架陳列的繽紛繪本,「唐吉軻德」車廂裡還有英文繪本及英文小說。「每次出訪,我會將英文繪本送給有緣的孩子,而英文小說則是我自己的藏書。」林群逐本點名介紹,彷彿隨身的珍寶,「只要有這些書,不論到哪裡我都很安心,碰到什麼事也無所謂。有一次在吵雜的菜市場裡,我忘情地讀這些書,一讀就是好幾個小時。」愛書人的本性,想必也是召喚他推廣閱讀的初衷。
▇東南亞繪本故事有多重要?將話語權還給母親
提及林群的東南亞行動書車,長期投身移民工議題的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理事長張正表示:其實東南亞婚姻移民在台灣已有30年歷史,諷刺的是,在以漢人為主流的社會中,「新台灣之子」這個近年不斷被提起、看似亮燦的名詞背後,那位負責教養他們的「東南亞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無聲的存在。社會要求她們的多是「融入」,而非對等平權,有些家庭甚至讓孩子拋棄母系認同,而這些母親為了避免孩子被「特殊對待」,也甘願噤聲,更遑論用東南亞母語教養小孩。
「所以林群利用東南亞繪本,讓『失去自己聲音』的媽媽,說母語故事給孩子聽,這件事十分動人。因為這不僅表示過去被壓抑的文化可以開始流動,也具有將教養的話語權還給母親的重大意義,更是為新二代雙重血緣的優勢從小打地基。」
在政策與社會風氣已有所改變的今天,推行母語繪本說故事,不該僅是民間佛心來著的個人熱血行動,更是拼命想拓展東南亞國際關係的政府早該做的事。
張正指出:「30年前的台灣,曾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將外籍移工與新住民視為『生產』工具,前者勞動、後者傳宗接代(且有很大比例的新住民是兩者兼之)。如今林群與他口中的『傻子們』所做的,像是一雙雙與移民移工平等對視的、雪亮的眼睛,代替台灣人,把移民工從過去的工具角色,還原成有思想、有意念、有血肉有溫度的『人』,並且被我們真實地看見。」
雖然平等對視的行動來得有點遲,但可喜的是,它的感染力一點一滴在擴散。
東南亞行動書車才開始3個月,林群說,每次出訪都有不同收穫。每次書車的停駐,都能吸引到被激勵、被感動的人群。「如果把出車時,每一段動人的對話和互動拍攝下來,集結起來一定會是發人深省的影片。」感性卻又行動力超強的林群對未來有許多想像,他已經準備好與「唐吉軻德」攜手,展開下一段美麗旅程。●
▇照片與故事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