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因為閱讀,他們在一起了:城鄉裡的藝文空間
嘉義在地獨立書店各擁特色,共同組成「書式生活」,參與「草草戲劇節」的市集活動。(取自嘉義書式生活FB)
嘉義在地獨立書店各擁特色,共同組成「書式生活」,參與「草草戲劇節」的市集活動。(取自嘉義書式生活FB)

 

4月初某個午後,忽然下了場滴滴答答的陣雨,措手不及的葵花子急急鑽進街角的小咖啡店。等待咖啡的同時,驚喜發現櫃枱旁一座擺滿書冊的書櫃。挑了本書,撿了個靠窗的位子,伴著雨聲,細細度過這意外的下午。

越來越多的餐飲店除了提供插座和免費Wifi之外,也開始擺設書籍、分享藝文資訊。這些書本彰顯著店主的關注取向及品味,也讓消費者除了圖書館和書店外,多了一處舒適放鬆的閱讀空間,重拾人與文字的無聲交流。

現今電商發達,物資取得在彈指之間,我們並不缺書籍,缺乏的是閱讀書籍的環境與氛圍,及由此自然培養出來的閱讀習慣。尤其資源不足的地區,閱讀空間和風氣仍相對難推。台灣有許多在地團體正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在各自的角落經營獨具文化氣息的空間,就讓我們走進這些場域,看看是如何運作的吧!

▉書式生活:舒適生活,書店閱讀

提到常見的閱讀空間,莫過於圖書館及書店。然而紙本閱讀風氣逐年衰退,書店經營面臨瓶頸,紛紛力拚轉型成綜合型人文空間,或經營副牌。連鎖書店尚有資源轉圜,但個體經營的獨立書店,想在網路書店和連鎖書店的夾殺下突破重圍,除了與所在社區維持緊密關係、持續塑造獨特性之外,最終還是需要仰賴書店腹地內居民的閱讀習慣。

嘉義市面積不大,卻存在不少獨立書店,包括朗朗書店、勇氣書房、仁偉書局、洪雅書房、島呼冊店,以及台灣圖書室等獨立書店與閱讀空間的業者。6間各有自己的特色,包含台灣農業、社會運動、親子議題、老屋文化、旅行文學到生活美學,如拼圖一般,共同組成「書式生活」。

「如果人不走進來,那就讓書走入人群吧!」書式生活以此名義升起旌旗,不定期參加市集,或自辦小型戶外書展,市集也從勇氣書房斜對面的一片綠地開始,漸次延伸至舊市公所、鐵道藝術村及表演藝術中心等戶外空間。

tui_jian_shu_.jpg
「若人不走進來,就讓書走入人群」,今年的「草草拾年×書式生活」,各書攤向讀者推薦自己的心頭好。(取自嘉義書式生活FB

書式生活的行動不僅於此,他們還舉辦讀書會、演講、親子閱讀及古蹟踏查,也與「草草戲劇節」合辦為期4天的跨界交流活動,透過各種形式與讀者積極互動。

原來,「書式」生活就是藉由「書市」,將人們重新帶回書店,重溫因閱讀而生的「舒適」生活。

▉OPEN!兒童閱覽室:親子共讀,社區閱讀

獨立書店與社區關聯緊密,屬當地生根的藝文空間,而另一類與社區密不可分的店家,絕對是24小時包辦我們生活大小事的便利商店。

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自2011年起,於甲仙地區學校推動「閱讀集點換早餐計畫」,三個學期下來,學校圖書借閱率成長5倍。為了讓更多偏鄉孩子養成閱讀習慣,還與TFT(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教育基金會合作,於台南、台東8所偏鄉學校推動「第一屆閱讀集點換餐」,為學童的閱讀動機加碼添力。

好鄰居基金會後來進一步擴大提倡閱讀的版圖,他們深入社區,善用超商三步一家、五步一店的優勢,重新裝潢全台超過百間的門市,規劃「OPEN!兒童閱覽室」專區,共推社區閱讀服務。兒童閱覽室的空間採粉嫩色調,鋪上木質地板和軟墊,擺放符合孩子高度的桌椅和書櫃,藏書也多以學齡前童書為主。

據點多、離家近,是兒童閱覽室的最大優點與特色,對父母而言,最棒的是帶著孩子來此,不用擔心吵到其他使用者,友善的親子共讀環境讓閱讀更Open。

7-11_0.jpg
被網友直呼「才能多到無法無天」的超商員工,也會於兒童閱覽室帶小朋友活動。(取自7-ELEVEN FB

▉Reading Bar讀冊吧:燈泡亮起,城市閱讀

便利超商有句大眾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如今在台中市,也可如是呼喊:「整個城市都是我的閱覽室」。因為台中市文化局打造的「Reading Bar讀冊吧」,讓市內各處的公共空間都成為市民的知識充電站。

明亮的黃色燈泡造型裝置,內可擺放約50本書籍,分別坐落在台中市的機場、車站、公園、藝文中心、各區公所及百貨公司等29處站點。各站點陳列的書籍,主題也會依區域內的人潮屬性而有所不同。民眾免辦理借閱證,即能不限站點免費自由取書、還書、換書,以漂書形式提供民眾享受便利的閱讀樂趣。

都市移動間的20分鐘車程、洽公等待叫號的閒餘10分鐘,選一本書來讀吧。不管是讀了5頁或5行字,多少都能增加生活厚度。假若與手上這本書投緣,你還可以打包外帶,只是記得讀完後再放回燈泡中,讓這本書繼續啟發下一個有緣人。

tai_zhong_tu_shu_guan_du_ce_ba_.jpg
以「閱讀讓台中亮起來」為口號,燈泡造型的「讀冊吧」讓民眾隨時、隨地、隨手想讀就有書可以讀。(取自台中市立圖書館官網

▉集集鎮迷你書箱計畫:街角彩蛋,小鎮閱讀

一眨眼,當年撼動全台的921大地震已過19年,位處震央的集集鎮也從破敗中重新復甦,成為遊客絡繹不絕的鐵道特色觀光小鎮。2017年8月開始,讀者若有機會漫步集集小鎮,可能將發現隱身街道巷弄間的「彩蛋」:一座座造型各異的迷你彩繪書箱。

「迷你書箱計畫」同樣以漂書概念出發,是台灣首度由社區自主發起、獲公所支持贊助的推廣計畫,經過半年的策畫、蒐集裝潢材料、辦理小型木工坊、設計彩繪、書箱放置,最後打造出10個外觀各具特色的漂書書箱站點。小鎮居民以實際行動投入公共事務,共同提升了小鎮閱讀風氣。

書箱內二千多本不同類型的書籍,是由鎮立圖書館、縣府文化局提供,以及向誠品書店募集的回收書。無論遊客或居民,皆可於佇立在民宿、咖啡店門口前的書箱自由取閱。民眾若有好書也歡迎捐入書箱,讓好書在小鎮旅遊,漂到每個人的手上。

yue_tai_.jpg
在月台的迷你書箱,現已移回站內,留下曾經駐足的一瞥風景。(取自集集鎮迷你圖書站FB

zhen_chang_.jpg
小鎮居民動起來,一起將回收材料製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彩繪書箱,連鎮長也參一腳。(取自集集鎮迷你圖書站FB

▉微冊角落:多元產業,職人閱讀

嘉南平原上的雲林縣,盛產文旦、茂谷柑、雲頂茶及古坑咖啡等特產,向來有「農業首都」之稱。青壯年人口外移一直是產業發展難解的課題,好在近年有許多青年返鄉,以現代化方式推動產業革新,讓農業朝精緻化邁進。

雲林縣文化處為了推廣農業技術,並增加閱讀環境,在全縣各鄉鎮產業據點,與在地商店合作,設置40處「微冊角落」。民眾在微冊角落選購一本「店長推薦」的書籍,就可再免費獲得一本認證蓋章的「漂書」,憑此本漂書,即可繼續在全縣的各個微冊角落換書閱讀。

洄游返鄉的青年除了帶進農業改良技術,總也懷抱著創意和願景,並樂於分享。正因如此,每處微冊角落的選書均和當地產業特色緊密結合,例如咖啡館挑選咖啡產業相關書籍、酒廠則分享釀酒相關知識。透過職人專業,帶領大眾深度認識雲林縣的多元產業,體驗最在地的文化特色。

wei_ce_.jpg
酒廠、陶藝、軟絲、油行、民宿、古蹟、乾燥花、碾米廠。你還分不清發生什麼事嗎?因為閱讀,他們已經「在一起」了。(取自微冊角落FB

▉愛的書庫:循環共享,校園閱讀

「又有一整箱書送到班上了。這是之前開班會時,老師讓同學們票選想共讀的書籍。全班人手一本,利用早自習一起閱讀、共同討論,發現原來大家對同一本書、同一段文字,竟有不同的解讀,同學間能彼此交換意見的互動真是太好了!」

這是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創辦「愛的書庫」時期盼達到的目的。該會首創圖書交換調度機制,各國中小學老師與閱讀團體皆可上官網登記借閱,再由教育部、文化部及新竹物流等,免費將公益書運送到校,另外配合官網提供的閱讀延伸教材、線上教學觀摩等多種活動,讓共讀教育得以更加完整。

書庫的好書均有專業的選書機制,並依適讀年段分類。實體書庫由志工管理,至今已累計建置275座書庫、提供超過73萬本書,大大擴充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量。每當書箱送達班級,就彷彿把閱覽室送進班上,當學生全體靜心閱讀,其氛圍也反過來改變了空間的功能。待借閱時間到期,這批共讀的好書將被運送到下一個登記團體手中,達到有效的循環運用。

新竹物流於2008年起,承擔「愛的書庫」公益託運的責任,至今已步入10年。影片中司機先生手裡滿滿握著小朋友致謝的卡片,整個臉都笑開了。

▉只要打開書,完美閱讀空間無處不在

曾有機構針對六都偏鄉小學進行閱讀習慣調查,發現偏鄉的孩子多把課後時間花在「看電視、玩3C」之上,主因是「沒有閱讀氣氛和環境」。隨著各類3C產品的普及,不只是偏鄉,也不限於孩童,全台乃至舉世的閱讀風氣都持續在下滑。我們如今看見城市、小鎮、社區、書店、校園、職人,不同的團體懷抱著相同的心意,以互不相同的方式在推廣著同一件事:閱讀。透過空間,營造情境,進而養成讀者習慣。

在走覽他們的種種努力之後,你將發現,只要你願意打開一本書,手捧書本的距離,就是最完美的閱讀空間。

世界閱讀日 完整專題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 橫跨北-中-南-東-離島
  • 虛擬實境x密室解謎x文學市集x老建築讀在地史x閱讀社區營造x食農與閱讀

image_3d392f3.jpg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wen_sheng_hao_fb2_821x312.jpg

指導單位:2018yue_du_ri_frame101_0.jpg

點選合作夥伴Logo,更多閱讀冒險正在進行: 2018yue_du_ri_frame2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3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96 更新大腦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征服者與眾神:成吉思汗如何為蒙古帝國開創盛世

Genghis Khan and the Quest for God: How the World’s Greatest Conqueror Gave Us Religious Freedom
傑克.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著,黃中憲譯,時報出版,4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這本成吉思汗遊走於正史與野史、紀實與小說之間,讀來有走鋼索的驚險趣味,雖然不免有些歌功頌德的嫌疑,卻也不是空穴來風,一代天驕絕對撐得起這樣的添油加料。正是這樣的歷史書寫才能深入人心,而大部分的信史,看穿了也是這樣的書寫。
研究之路有句箴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可是你說12世紀的成吉思汗影響當代西方世界如美國的宗教自由精神?這是何等異想天開的連結!魏澤福是人類學者,也是歷史書寫的大家,將真實的歷史文獻與虛構的文學技巧鎔鑄一爐,《征服者與眾神》竟能完美自圓其說,令人讀之臣服。本書對西方世界當屬歷史翻案之作,翻蒙古「黃禍」之案;對東方世界而言卻是獵奇之書,獵蒙古帝國實質殖民中國大陸之奇。這本書談眾神,本身也很神。
作者蒙古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不如前面兩部來得驚豔,許多概念也或多或少已於前作提及,但與其說是作者的問題,不如說是史料的侷限。這也正是作者的長處,在有限的資料內,以不同的觀點呈現新意。本書談的宗教寬容即為一例,點出一般人很難想像的深遠影響。然而也必須提醒,這份寬容是與殘酷的殺戮同時並行,在閱讀時不應過度美化。【內容簡介

Life 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鐵馬克(Max Tegmark)著,陳以禮譯,天下文化,5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隨著人類親手打造並迎接全面AI時代的來臨,關於人工智慧的哲學議題也相應而生。時至今日,當人們真的意識到「Life3.0」——人類生命型態重大改變的時間點就在眼前,我們必須思考的就不只是如何面對人工智慧的便利及其風險,更深層的問題是人類從而面對「生命」之為物的哲學問題。本書是鐵馬克對人工智慧時代的諸多探問,看似思考AI,其實更是探索人類智慧之書。
2017年夏天的熱門書籍,馬上中譯上市,除了顯示AI議題的炙手可熱,也反應了出版社的用心與敏感度。Max Tegmark和Kevin Kelly是數位時代的預言家,不同於KK的「科技體」,本書由階段的角度去理解人工智慧的影響,兩人都一樣的樂觀,並都帶有形上的抽象意味。AI注定將影響人類的未來,值得每個人注意,但結果究竟和兩人推估的一樣?或者那份著名的《工業社會及其未來》才是正確的?我們也只能繼續看下去。
本書以虛擬的科幻情節破題,串起一系列的人工智慧大哉問,和之前的同類書籍相較之下,這部作品顯得更務實、更清晰,也更edgy。這自然也是因為AI大軍陣陣壓境,許多電影裡的惡夢和美夢,眼看都要成真了。【內容簡介

思考的演算:跟著電腦學思考,你也可以成為計算思考大師

The Power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Games, Magic and Puzzles to Help You Become a Computational Thinker
保羅.科松(Paul Curzon)、彼得.馬克歐文(Peter William McOwan)著,謝雯伃譯,八旗文化,36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人設計電腦,這本書卻反過來,要人學著電腦思考:如果會問問題,只要跟著流程圖跑,幾個yes-or-no就可以逼出所有的答案。當然人的可貴之處還有情緒,還有直覺,但也容易感情用事,異想天開,所以用電腦式思考來平衡一下,絕對只會是好事。
演算法是當下顯學,但多半只從技術面切入,形成入門的門檻,忘卻了演算法的本質其實如同一套語言,而且是有一套嚴謹邏輯的語言。本書跳過技術的枝節,直接引人進入演算法背後的思維,指出這套思維方式的普世價值,即使一生不會寫一行程式,學著像電腦一樣思考,也能讓我們更為理性地應對生活中的大小難題。
我們經常誤以為理科與文科的思考模式截然不同,實際上背後的思考邏輯多半殊途同歸。《思考的演算》揭開電腦語言的面紗,直探程式設計的核心觀點在於如何運用「計算思考」──換句話說是,如何透過系統性的思考模式,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並不只是學習「計算思考」的工具書,更指出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計算思考」的理由:因為,這將令我們找到優化生活品質與工作流程的訣竅。而這一點,不分理科文科出身,人人都很需要。【內容簡介

瞧,這個人:人如何成其所是

Ecce Homo: Wie man wird, was man ist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孫周興譯,大家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思   文   樂   獨 
精而準的翻譯、恰到好處的註解、本地學者的導讀,再加上結實的裝幀,舊版的《瞧!這個人》終於可以功成身退了。
孫周興的譯本,大概是華文世界目前最信實的尼采譯本,繁中版的出版,也只能讓人向志文版象徵的青春含淚揮別。本書是由簡轉繁的出版,但十分用心,不僅在裝幀上下了功夫,擺脫嚴肅的學院氣,更重要的是,由專家進行的導讀,適度程度平衡了話語權上的失衡。出版者如此用心,是該放下手中的「超譯」版本,好好來瞧瞧尼采這個人了。
《瞧,這個人》是尼采兼具自傳性質的創作思索自述,是他對戰世間種種既有價值、主流觀點的思考紀錄。本書同時是尼采曲折地訴說試圖看透世界本質,卻無法為世人所理解的心聲,就此而言,這也可以視作尼采哲學生命的天路歷程。這是經典之作,在超譯之後,更該一讀。【內容簡介

速求共眠:我與生活的一段非虛構

閻連科著,印刻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閻連科在華文創作的地位無需多言,即使已成為大師級/中國禁書最多的作家,他的創作永遠求新求變,伴隨著他一貫的嘲謔和自省,成為他創作上鮮明的指紋。本書有著閻連科一貫的特徵,而在形式上的實驗與玩耍,更推到極致,分不清真假的界限。小說家玩得盡興,讀者一頭霧水,得想想後才赫然發現那形式所折射的,是再真實不過的人性。
這本小說有趣的是後設的形式,動人的是創作者的放手一搏與自嘲。小說寫到後來,繁華落盡,似乎也只能是人生散文了。
小說之為物,可以同時容納詩,容納散文,容納報導,十八般武藝都用以說一個好故事。而小說做為虛構文學,可以玩弄虛構技巧到什麼程度?閻連科是擺明了在戲耍,拆解小說,進出虛實,而這也是閻連科的文學論,探問小說在今日還可以是什麼樣面貌。至於這是不是一個好故事?且讓讀者來評斷吧。【內容簡介

經濟不成長時代的新生活提案

次の時代を、先に生きる。-まだ成長しなければ、ダメだと思っている君へ
高坂勝著,李璦祺譯,行人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的──是嗎?對今日的都市人們而言,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人為了生存而工作。當生存與工作成為直線的連結關係,關於「生活」的一切,彷彿已經相當遙遠。確實,經濟不成長的時代,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了,可反過來說,也是重新找回生活的契機。高坂勝再思生活方式的倡議,企圖帶領人們重新正視生活與工作的核心價值,並且提供可能的參考範本。
本書論點卑之無甚高論,已反覆被人提及,但對於習慣「經濟奇蹟」思維的台灣,還是值得一讀。更重要的,本書以日本人特有的認真,詳細提供了實踐的步驟,如同書名所示,讓理想變成具體可能的實作「提案」。我們也許無法如同作者那般自由地生活,但至少可以檢討我們的生活,試著在不同極端間找到平衡。
之所以推薦這本生活提案,用意比較像在呼口號:只要Re一下你的想法,大家都可以生活得更隨性,更剛好,更自然,更環保,更幸福,更健康,更知足常樂,更性靈充滿……【內容簡介

改變人類醫療史的海拉

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
芮貝卡.史克魯特(Rebecca Skloot)著,賴盈滿譯,衛城出版,440元
推薦原因: 知   批   議   樂   獨     
2011年遠流版的《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席捲了當年非文學類譯本的榜單,就像2010年原文問世時歐美書市的熱況。涉及種族、醫學和女性成長的三條軸線交織的紀實寫作,處處令人驚訝,特別是作者放棄了「旁觀者」的視角,記下自己和海拉後人的互動,讓這本書成為一本有血有淚的「故事」,而非《髒血》那樣一板一眼的紀錄。幾年經過,遠流版已絕版,但這則故事卻不曾也不該被遺忘,2017年HBO交出了Oprah擔綱演出的電視電影,然後衛城又將中文版重新上市。如此百轉千折,說明了海拉的故事不滅,就如同那不死的細胞。
寫作是一種自我掏出與觀看,是對自我生命的深層檢視,優秀的報導文學往往更是寫作者親臨文化碰撞現場的價值對決。就此而言,本書固然是對於當代人類醫病關係、醫病倫理的深刻爬梳,是受訪者家族的生命紀實佳構,同時也是作者史克魯特對自身處世定位的細緻反思。
一名黑人女子罹癌病逝,她的癌細胞卻未經本人同意被用於醫療研究,不斷繁殖,獲得永生。這個詭異的個案株連甚廣,種族、性別、家族、階級、醫病關係、科研倫理、身體所有權等等議題都牽扯其中。作者的調查與鋪陳皆屬上乘,是那種莫名其妙到令人不寒而慄的驚人作品。【內容簡介

台北故事

台北人著,鏡文學,330元
推薦原因: 樂 
上世紀末成為虛構和紀實的回憶標的,似有逐漸漫延為書寫熱潮之勢。這本小說可以算拔得頭籌,在台北的低層恣意追逐的同志戀情,有著超現實的現實感,最終描繪的是邁向中年世代(想像?)的青春鄉愁。從白先勇到林曜德,再到《台北故事》,這座城市依舊還有更多時間、空間可供想像,就像骨肉皮總結的:「台北市成為一種心態。」
說書人自稱是台北人,說的是台北故事,實際說的卻是彼時到今日,每個都市都可能出現的夜幕裡煙火一瞬那樣的燦爛愛情。這個90年代的gay story寫得繪聲繪影,霓虹閃爍,勾勒台北圖像如彼時香港電影,讓人想起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尤其是那種微觀性——兩個男生相愛,就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不干其他人或同志議題的事。台北人不知何許人也,但筆下男同志戀情纏綿悱惻,敘事聲腔肖似台灣本土BL言情小說,這確實是火侯圓滿的90年代城市愛情羅曼史。【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世界閱讀日 完整專題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 橫跨北-中-南-東-離島
  • 虛擬實境x密室解謎x文學市集x老建築讀在地史x閱讀社區營造x食農與閱讀

image_3d392f3.jpg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wen_sheng_hao_fb2_821x312.jpg

指導單位:2018yue_du_ri_frame101_0.jpg

點選合作夥伴Logo,更多閱讀冒險正在進行: 2018yue_du_ri_frame2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3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繪本》說故事給孩子聽:大人療癒、孩子開心的閱讀魔法


2018年世界閱讀日即將到來,我們今天就來談談「說故事」這回事。

為孩子說故事,是培養小小國民未來閱讀力的「學前教育」。廣義的閱讀並不只限於文字,還包含觀察、理解與探索。它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棒一般,幫助我們持續進步與解決問題。說/聽故事可謂閱讀的起始原點,這也正是現今國際許多領袖、成功人士不約而同地選擇世界閱讀日這一天,甚至把握各種慶典時刻,說故事給孩子們聽、推廣兒童閱讀能力的原因。

▉與歐巴馬一起,在白宮召喚野獸

繪本是孩童進入閱讀世界的領航員,英文稱作「picture book」,日文為「絵本(えほん)」。它是運用一組圖畫來述說故事,而不是在既有的文本中補上插畫。也就是說,繪本是一種即使把文字都拿掉,照著畫作順序翻閱也能看懂的故事書。

雖然,有時繪本還是會出現「即便配上文字,仍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情況發生,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太笨。相反的,有更多的可能性是,複雜的我們正與一個更單純的故事相遇,例如《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已經不只一次打開白宮大門,為小朋友朗讀此書。他還會搭配演技,讓小朋友跟他一起像野獸般伸出利爪,並發出「吼〜吼〜」的低沉鳴叫。當大家齊聲回應歐巴馬吼聲的時候,白宮的庭院立時便成為孩子與野獸們一起遊戲的歡樂叢林。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夫人蜜雪兒為孩童朗讀繪本《野獸國》

這個故事究竟在傳達什麼?闡明母愛的包容?還是警告小孩,不乖的話小心被野獸吃掉呢?(不過書中的野獸一點都不嚇人,甚至還有點可愛呢。)

被美國《出版者周刊》譽為「台灣與國際繪本接軌的推手」的郝廣才,曾在他的著作《好繪本如何好》中提到:「《野獸國》沒有教育與教訓,只是切入孩子的心裡面,幫助他們抒發情緒;又或者,根本連這樣的意圖都沒有。」

聰明如歐巴馬似乎深諳此道,每每在他讀完最後一句之後,便會起身與孩童們擊掌互動,旋即準備離席。這意味著故事本身將任由孩子們的心靈自行處理,不會置入大人的成見。

第一家庭的分享閱讀,並不僅限於白宮大門內,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也曾帶著兩名女兒瑪麗亞與沙夏,到南非的小鎮為孩童朗讀經典故事《戴帽子的貓》(The Cat In The Hat)(此書被拍成電影,片名叫《魔法靈貓》)。

美國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與女兒瑪麗亞及沙夏朗讀《戴帽子的貓》

同樣是白宮主人,柯林頓也曾用《銀色平安夜》(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與孩童們互動;希拉蕊.柯林頓則在洛杉磯,與市長一起為孩童讀過《棕色的熊、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麼?》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You See)再往前,包括大小布希與雷根等歷屆總統,都曾在滿滿行程中切出時間為小朋友讀書,在在顯示美國國家領導人對培養兒少閱讀力的重視。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於聖誕夜與孩童互動

▉演技讓職業的來,搖滾樂手也加入

提到了歐巴馬說故事搭配的生動演技,讓我們來到好萊塢,瞧瞧真正專業演員的表現。

在電影《星際爭霸戰》飾演寇克艦長的克里斯.潘恩(Christopher W. Pine),曾在網路節目Storyline Online中,拿起繪本《克拉克鯊魚》(Clark the Shark)向大家說了個小朋友上學的故事。

職業的表現硬是不一樣。潘恩超凡的表達能力,自朗讀的第一句起,彷彿就將大家從巡航宇宙的企業號,直接傳送到海底的魚學校裡去。他的語調可以從粗線條的鯊魚克拉克,忽然轉變成平穩沉重的旁白,然後又切換自如地化為溫柔指引的殷奇丁克老師,一人分飾多角的完美詮釋,令聽眾不隨他入戲也難。

著名演員克里斯.潘恩朗讀繪本《克拉克鯊魚》影片片段

說到戲,台灣演員金士傑在年輕時看完戲,回家後也總愛講給他的大哥與弟妹們聽。已成為老戲骨的他,在60歲喜獲龍鳳胎之後,更是喜歡說故事給兩個孩子聽。他還會根據小孩的喜好改編,例如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故事,主角就被換成鋼鐵人

既然連職業演員都加入為孩子閱讀的行列,那麼搖滾樂手來插一腳也不奇怪。英國樂團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甚至直接出版自己的童書《高高在雲端》(High in the Cloud: An Urban Furry Tale),並且在拍成影片時親自為配樂操刀。

身兼讀寫能力顧問、同時也是專業演員的Rebecca Bellingham,曾以「為什麼我們都應該大聲為孩子朗讀?」(Why we should all be reading aloud to children)為題,在TEDx的舞台上大力宣揚朗讀的重要性。她提到:「為孩子朗讀像是賦予他們一張獨特的通行證,去瞭解真正的閱讀是什麼。」

美國演員Rebecca Bellingham於TEDx演講鼓吹為孩子朗讀

但是聽故事的孩童,又如何去理解什麼是閱讀?關鍵在於,說書人會適時地暫停、思考、甚至針對內容向聆聽的孩子發出疑問。如果我們再看一次潘恩朗讀時的表情,便能理解Rebecca講的究竟是什麼。

閱讀並不僅止於文字、圖案與聲音,聽眾會連朗讀者的表情、思維與肢體動作也一起讀進去。這種影響也確實體現在Rebecca Bellingham朗讀《夏綠蒂的網》之後。當時有個孩子聽完故事便說: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自己就是主人公一樣。這種從未有過的感受,使得她開始對自己的閱讀展開探索。

並非每個名人都擅長,但那又何妨?

為孩子朗讀的效果,總要等到他們獨自發展之後才看得見,那豈不是要等好久?而且並不是每個大人物或爸媽,都擁有前述案例中那麼引人入勝的出色聲調、演技與表情。沒關係,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的表現。

野田在新宿的育兒機構中,曾生澀地為幼兒唸過一個隨時能參與故事的經典繪本《拔呀,拔呀,拔蘿蔔!》。由於音韻上頻率固定的疊字一再重複出現,一次、兩次、三次……孩子們最後也不由自主地加入拔蘿蔔的行列,跟著唸:「うんとこしょ、どっこいしょ」。

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曾為小朋友朗讀繪本故事《拔呀,拔呀,拔蘿蔔!》。

就算是完全不懂日文的人,大概也能猜到那是老爺爺用力拔蘿蔔而喊出的「嘿咻!嘿咻!」吧?就算是完全不懂日文的人,到了故事後半段,想跟著一起大聲唸出「嘿咻!嘿咻!」來,應該也沒問題吧。

蘿蔔拔到最後,老爺爺的家人與寵物也都加入大力使勁的行列。在野田的領讀之下,育兒機構中的兒童與家長們,竟也一回一回跟著賣力地喊聲:「うんとこしょ、どっこいしょ……」看來,大家都很入戲,希望下一次就能把蘿蔔拔出來。

拔蘿蔔的故事來自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筆下。這類繪本有反覆的情節,與朗朗上口的語言,不管是首相或是廣大的父母,都可以無須多大演技,就能讓大家玩得很開心。

▉選書可以很自由,為下一代朗讀是王道

如同拔蘿蔔的故事,繪本確實常常飄洋過海,翻譯成不同語言,就像一種世界共通文化的形成。繪本甚至帶出不分國籍的議題,將跨國的影響力帶給我們的下一代。

例如有位超級不起眼、上台演講連個領帶都沒有的窮總統,在「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上發表簡短演講之後,竟意外獲得廣大認同。他的演說內容被日本作者編譯成繪本,在台灣翻譯為《全世界最窮的總統爺爺來演講》。

這位南美洲國家烏拉圭的總統穆西卡(José Alberto Mujica Cordano)不喜歡住官邸,而是住在可以種花、種菜的農舍裡。他不用司機,而是自己開著車齡30年的金龜車上下班,並將大部分所得捐出。他在繪本裡嚴正並深切地指出,「人類對於目前的生活模式與追求幸福的方向,有很大的問題……」哇,等等,這種嚴肅的議題念給孩子聽真的好嗎?是否學學野獸叫、拔拔蘿蔔,還單純一些呢?

對此,像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這類父母,想必有一定的主張。祖克柏為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女兒挑選的繪本,就是《寶寶的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該書作者看到祖克柏貼上Facebook的朗讀照片之後表示:「我敢肯定小寶寶是睡著了。」

雖然相較於拔蘿蔔,這是另一種極端案例,而作者的評論也看似嘲謔。然而,姑且不論唸這本書給嬰兒聽,究竟能不能讓她長大後愛上物理,但我們不妨輕鬆看待,在孩子真正瞭解量子物理學之前,這本童書仍具有哄寶寶安穩睡著的高CP值。(且科學證明,讓還不懂說話的孩子聽見父母朗讀的聲音,有助於及早養成他們的語文能力與聆聽的習慣。)


ma_ke_de_lian_shu_tie_wen_zhao_.jpg

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於FB上發布的全家照片(取自馬克.祖克柏FB

▉重新為孩子拾起書本,來一段故事吧!

繪本的世界奇妙而且自由,我們從世界不同名人說故事的指引之中,見到許多出色的示範,從充滿演技的野獸到鯊魚;從最簡到最深的拔蘿蔔與量子物理學……說故事這件事,就像是不斷施展沒有極限的魔法,帶領幼小的人類拓展認知領域。

名人在大眾面前說故事,或許有助於成功塑造他們溫暖有愛的良好形象,但活動主辦單位與大人物之間共通的動機與默契,當然是為了用其公眾影響力來拋磚引玉,召喚更多成人來拿起書本,說故事給孩子聽,尤其是推展親子共讀。

或許白宮庭院前,博得全球媒體版面的野獸吼叫,為歐巴馬贏得了「最會說故事的總統」名聲,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曾有總統說故事給我聽,可能永遠也不比上父母的聲音。

那段陪伴孩子微笑入夢的甜美時刻;那個你老是一講再講、孩子卻永遠不嫌膩的老童話;那則每每讓寶貝在同一個段落睡著的床邊故事……心動了嗎?就從今晚,學學名人,為孩子打開書本吧。

世界閱讀日 完整專題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 橫跨北-中-南-東-離島
  • 虛擬實境x密室解謎x文學市集x老建築讀在地史x閱讀社區營造x食農與閱讀

image_3d392f3.jpg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wen_sheng_hao_fb2_821x312.jpg

指導單位:2018yue_du_ri_frame101_0.jpg

點選合作夥伴Logo,更多閱讀冒險正在進行: 2018yue_du_ri_frame2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3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