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不握方向盤時,就握書:台灣大車隊運將大哥的閱讀情緣

不同於坐辦公桌前的上班族,車隊司機的工作型態其實非常接近自由工作者,可以自己決定工作時間和長度,相當有彈性和自主性。也因此,問及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超時工作問題,台灣大車隊的兩位運將王敬華和甘傑安異口同聲地說「不可能!」

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則以他們個人的工作狀況而言,不會有過勞的現象。這也讓他們無論是在時間或精神上,都有更多餘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閱讀。

▉王敬華:歷史鬥智最過癮,待人處事從中學

採訪這一天,王敬華和甘傑安特地放下方向盤,帶著自己喜歡的書本前來分享。王敬華手上的三本書看來都頗具「歷史」,它們都是歷史類作品,而書上更有著台灣潮濕氣候遺留下的印漬。

其中的《趣味漫畫續資治通鑑:宋》下冊是套書中的一本,這套書從夏商周寫到清朝,熱愛歷史的王敬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全套20冊。另外兩本《劉備日記:劉備白手起家自述》和《三國三十六計》都與三國歷史有關。王敬華笑說:「我小時候很喜歡打電動,就是在那時第一次接觸到三國的歷史,一遇上就覺得很喜歡。」

烽火瀰漫、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各方梟雄間的鬥智鬥狠、爾虞我詐,不僅故事本身的高潮迭起讓人拍案叫絕,更是做人處事、經營管理的絕佳教案。王敬華舉起《劉備日記》說,「這本書以『創業』的角度描寫劉備的一生,對於現代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看了也很有收穫。其實開國與創業有許多道理是相通的。」

tai_wan_da_che_dui__0.jpg
(取自台灣大車隊FB

開車跟看書一樣,讓視野變寬廣

或許因為家庭背景的關係,王敬華對劉備這本書感觸特別深。1980年出生的他,家中經營嬰幼兒用品店,父母原本希望由他接手,讓老店新生。然而,一家店面勢單力薄,終究敵不過大型連鎖店的雄厚資金、通路優勢和品牌力。他苦撐8年,業績依舊不見起色,「小蝦米難以對抗大鯨魚。」另一方面,王敬華很清楚,創業並非是他人生的想望。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決定去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

難道不覺得可惜?王敬華回答得挺爽快,「一點都不會。我覺得自己還年輕,應該要有不同歷練,而且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現在這個工作很好,當司機開車反而比以前能接觸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和團體,視野也變得寬廣。」回頭看過去那8年,成了王敬華日後的人生養分,「我不後悔8年的時間,也從不覺得是浪費。」

王敬華常常是利用零碎的時間讀書,例如:如果在乘客預約的時間前提早到達,就在車上看書等乘客;沒有客人的空檔,也是在車上看書打發時間。假設有足夠長的休息時間,他還會到書店逛逛。

王敬華買書的量雖然不多,卻都是精挑細選。「看到想買的書,會站在書店先讀,如果發現自己捨不得離開,很想把整本書讀完,才會決定把這本書買回家。」一旦買了,他就沒想過要「出清」。因為他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必定還會再拿起書重看一遍,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像今天為了這個採訪,我出門前從書架取出這本書,隨手翻了幾頁,就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想。」王敬華拿起《三國三十六計》說:「隨著年紀增加,經歷了許多事情,以前看不懂的,現在慢慢都懂了。」讀懂這些計策,並不是為了要去算計他人,而是讓自己學會看透表象之下的真實,辨清人性。

王敬華常常是邊看書,邊上網查資料。有時候看到某個歷史人物,會想了解更多,或是讀到某個歷史地點,也會上網找地圖,看看它究竟是在哪裡。「對我來說,每本書就是一個媒介、一個引子,藉由一本書,自己再去延伸,去學習其他的知識。」

如同他平日駕駛的那台小黃,同樣是個媒介,搭載著形形色色的乘客,上下車之間的短暫結緣,讓他練就了對人性的敏銳觀察。回頭看那些歷史人物,王敬華總有真真實實的切身體會,而不只是「看歷史故事」而已。

photo_by_freddy_marschall_on_unsplashsuo_.jpg
(Photo by Freddy Marschall on Unsplash)

甘傑安:駕馭小黃,還變身地方文化說書人

書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今社會的現實,而人生閱歷愈多,書中的故事便愈發讓人有種既視感。「看完這些歷史書你會發現,歷史其實是不斷重演,了解之後,也會比較心平氣和去看待眼前的一切。」一同接受採訪的甘傑安,在一旁附和說。

採訪當天,甘傑安帶了兩本書前來,其中一本是獲得2017年Openbook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的《解碼台灣史:1550~1720》,這本全彩書製作精美,內容以簡馭繁,甘傑安第一眼看到便有收藏的衝動。

買下這本書也與他現在的工作有關。「現在很多人喜歡四處逛老街、老房子,常會有乘客問起地方上的歷史,像是龍山寺有多久的歷史?大稻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所以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多充實這方面的知識。」

甘傑安也確實把這本書讀到熟透了。採訪過程中,他談起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發跡過程,夾敘夾議、簡明扼要地花了一兩分鐘說完,沒有任何停頓或猶疑,簡直就像是個專業的歷史說書人。

jie_ma_tai_wan_shi_zheng_cheng_gong_.jpg
左:《解碼台灣史:1550~1720》;右:鄭成功畫像(取自wiki

▉閱讀,讓他跟各種客人侃侃而談

1983年出生的甘傑安,小時候喜歡醫師作家侯文詠輕鬆幽默的《頑皮故事集》、《淘氣故事集》等作品,後來讓他手不離卷的是人物傳記,像是籃球明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的故事。

大學唸的是財務金融系,自然開始涉獵財經投資類書籍,想累積理財投資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但甘傑安意外發現,這類書籍不少是「名不副實」。不過有本書倒是讓他受用至今:《富爸爸窮爸爸》。與這本書暢銷原因大相徑庭的是,甘傑安從中學到的重要一課,並不在於如何變成有錢人,而是「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叫人願意拿出錢來,讓你有機會提供服務?」

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馬上找到答案,甘傑安也歷經了一段摸索期。大學畢業後他當了4年志願役,過著極為規律穩定的生活。存了些許積蓄後,甘傑安決定創業開手搖飲料店,未料買氣不如預期,一年便結束營業。之後做過業務、保險的工作,後來透過親戚介紹,加入台灣大車隊,才終於穩定下來。

但甘傑安從沒忘記那個重要的問題:「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價值?」他大量讀歷史書,累積自己的知識,不論車子開到哪兒,都能和乘客侃侃而談。為了能和外籍乘客聊天,他的背包裡還隨身攜帶一本長期訂閱的語言學習雜誌,希望靠著不斷自修,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

甘傑安習慣在網路書店買書,因為網頁上都會列出購買同一本書的人還買了哪些書,「我喜歡看這些跟我所見略同的購書人的書單,這樣就可以認識更多有趣的書。」

和王敬華逛實體書店以及絕不出清愛書的原則不同,甘傑安有時從網路上買到的書結果不那麼喜歡,那也無妨,他會大方轉送給有興趣的朋友。近一兩個月,他每月的購書金額平均將近一千塊,如此大手筆買書的人,現在就連在學中的年輕人也不多見了。

甘傑安通常是利用睡前的時間閱讀,雖然他玩笑說只是為了「助眠」,但聽他鉅細靡遺介紹每本書的內容,對作者背景也瞭若指掌,他可是認真地把書都讀進去了。

閱讀讓人跳脫現實,體驗另一種人生

甘傑安帶來的另一本書《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實在太切合當下厭世社會的需要。這本書沒有任何說教和道德勸說,而是以科學化的心理學實驗說服你,例如為什麼減肥的人一直想著「別吃巧克力」,反而會吃得更多?為什麼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給予獎勵,反而會減少他們的動力?為什麼買一支最先進的智慧手機並不能讓人因此感到快樂?這本有趣的書,很快引起大夥兒七嘴八舌地開心聊著各種運用科學研究證明人性的故事。

採訪過程中,王敬華說過一段話:「閱讀可以讓我跳脫運將的現實身分和生活,沉浸書中的故事情節,體驗另一種不同人生。再回到駕駛座前的現實生活時,我自己又會有一番不一樣的想法。」

不論運將大哥最初是為了什麼目的而讀,也許是工作、也許是學習,或是不為任何原因地單純享受,但倘若一個人能像他們一樣,全然忘卻油門、方向盤與計程器地投入書中,讀完後有如油加滿似地闔上書本,我們就再度有了衝勁,得以去面對每日的士農工商,與現實社會的紛紛擾擾。

或許這正是閱讀的魅力所在吧,也是每個愛書人,包含台灣大車隊的文青哥,感到幸福之所在。

ji_cheng_che_.jpg
(取自Flickr

世界閱讀日 完整專題

全國20個縣市圖書館、100多家獨立書店進行了大串聯,每個地方都有專屬的在地活動串聯:

  • 橫跨北-中-南-東-離島
  • 虛擬實境x密室解謎x文學市集x老建築讀在地史x閱讀社區營造x食農與閱讀

image_3d392f3.jpg

點選這張圖片,搜尋離家最近的世界閱讀日活動:

wen_sheng_hao_fb2_821x312.jpg

指導單位:2018yue_du_ri_frame101_0.jpg

點選合作夥伴Logo,更多閱讀冒險正在進行: 2018yue_du_ri_frame2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2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1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3_0.jpg2018yue_du_ri_frame304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2_0.jpg2018yue_du_ri_frame403_0.jp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8-04-12 16:23
書評》科幻電影的啟蒙者:前鋒漫畫家墨必斯與《伊甸納》

要如何介紹墨必斯(Moebius)?這幾乎是超越文字所能負擔的難題,甚至帶有一絲反諷的張力。因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打破文字的框架和主導,引領人們經由圖像,走向心靈的邊界。

和上世紀末作品首度引入台灣時大為不同,在網路發達的今日,我們很容易就能得知墨必斯的生平。本名Jean Giraud的他出生於法國,在眾多筆名中,以Moebius最廣為人知。Moebius之名主要用來創作科幻/奇幻的主題,無論是個人作品,或是他身為發起人之一的科幻漫畫雜誌《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後來英文版更名為《重金屬》Heavy Metal)裡,都開啟了科幻漫畫深邃幽暗的面向,引導出該類別全新的創作可能,影響甚遠。

若從創作的傳統來看,墨必斯是當代法語區漫畫(Franco-Belgian comic)最重要的創作者之一,也反映該區域圖像創作多元,甚至帶有嚴肅的風格。法國漫畫專家Matthew Screech認為,他可能是該創作傳統中,繼《丁丁歷險記》的艾爾吉(Hergé)之後,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家。

墨必斯的成就和影響,有太多事蹟可被歌頌,能不斷表列下去。譬如在《藍莓》(Blueberry)系列裡,打造了反英雄的西部世界;或者他在《貓之眼》(Eyes of the Cat)、《自由落體》(Free Fall)等等短篇中,以無對話框方式的敘述實驗。

墨必斯之於漫畫,就像喬丹(Michael Jordan)之於籃球一樣。在喬丹之前,有著像J博士那樣行雲寫意的大師,之後也還有Kobe Bryant、LeBron James這些生猛後進,但籃球在喬丹之後,再也不只是一項競技,而是一門結合力與美,緊扣心弦的演出。

chong_ji_hua_mian__1.jpg

墨必斯則是徹頭徹尾改變了科幻漫畫甚或漫畫的本質,不只打破圖文之間既有的主導格局,藉由對圖像的細膩營造,更在漫畫形式內帶入大量抽象的空間,讓讀者於其中不受任何拘束地想像和思索。漫畫的內容不再只是劇情的推進,更重要的是傳達文字甚或其他媒介所難以企及的氛圍和意境。他那如同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Dali)般的表現手法,將漫畫這門技藝提升到了藝術的層次。

以科幻為主題的漫畫,可上溯到1930年代的美國,並在1950年代迎來第一個黃金時期。然而,一直要到1970年代,包括墨必斯、Jean-Claude Mézières、H. R. Giger和Chris Foss在內的圖像創作者們紛紛堀起,和好萊塢的電影合作,才打造出全新的視覺想像,形成新的科幻世界觀。

這也是前述《狂嘯金屬》或《重金屬》雜誌如此重要的原因。不只在創作上提供這些志同道合的創作者彼此激盪的發表空間,也啟發了無數的讀者,提供日後跨界合作的可能。

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和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這些科幻電影的前鋒,都深受《狂嘯金屬》的影響,也因此幾部科幻經典電影如《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異形》(Alien,1979)、《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1982)、《風雲際會》(Willow,1988)、《無底洞》(The Abyss,1989)等,不是參考墨必斯的作品,就是他直接參與製作。

mo_bi_si_can_yu_dian_ying_.jpg
參考墨必斯作品或其直接參與製作的電影,上排左起:《星際大戰》、《異形》、《銀翼殺手》;下排左起:《電子世界爭霸戰》、《風雲際會》、《無底洞》(皆取自IMDB)

其中墨必斯和尤杜洛斯基合作的《沙丘魔堡》(Dune)拍攝計畫,即使胎死腹中,所留下的設定和構思也已成為科幻迷口耳相傳的經典,是後來大衛.林區(David Lynch)執導、被戲稱為「災難版」的電影所遠遠不及的。

1970年代中期墨必斯推動的科幻實驗,在80年代的好萊塢開花結果。他對電影的參與一直延續著,後期最知名的,是替盧貝松(Luc Besson)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1997)進行美術設定,間接的影響更是不計其數。

《第五元素》預告片

透過電影的傳播和行銷,人們即使不知道墨必斯是誰,或多或少都曾接觸他所描繪的未來世界,當我們思索前景,無論樂觀悲觀,很難不受這些畫面所影響。換句話說,以墨必斯為首的藝術家們,他們當年的圖像實驗,界定了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成為科幻題材在創作上重要的預設。

《伊甸納:星際修復師的奇幻迷航》是探索墨必斯世界最好的切入。這部作品最初只是墨必斯為雪鐵龍(Citroën)汽車繪製的數頁小品《在星星上》(The Star),卻被墨必斯不斷延伸,持續創作20年,從1980年代一直到2001年的新世紀,構成了獨特的宇宙觀,也反應了他創作生涯中後期的轉折。

zai_xing_xing_shang__2.jpg

《伊甸納》和前期創作如《藍莓》、《密閉車庫》(Airtight Garage)等長篇最大的差異,在於在畫面上「減法」的運用,線條更單純而直接。人物設定是最好的例子,故事中兩位星際修復師斯迪爾(Stel)與阿丹(Atan)的輪廓甚為簡單,令人忍不住想起艾吉爾的丁丁。

si_di_er_yu_a_dan__0.jpg

但簡約的線條不是童心的折射,而是作為科技的表徵,是去性別化,甚至是去個性化的壓抑。線條的簡約和複雜,構成了《伊甸納》書中的兩個對比,分別象徵著科技和原始的兩個世界。在這樣對立的基礎上,墨必斯與其說要述說故事,不如說他想表達兩個極端世界中,規訓和本能之間的對立。

1980年初,墨必斯離開法國,短暫前往大溪地,而後前往美國。後人在談及《伊甸納》時,多半會注意到這部作品和他心靈狀態的關係,那種對原始狀態的正面立論,確實帶有些許新世紀反樸歸真的色彩。

fan_pu_gui_zhen_de_se_cai__0.jpg

然而墨必斯想得更深、更遠,並以20年的時間反復打磨。規訓和原始的世界之間,並沒有好或壞的傾倒,真正可怕的,是由欲望化身而成的巨大野獸。科技不必然悲觀,原始也非一定是烏托邦,那只是不同形式或秩序的選擇,欲望才是毀壞、顛覆秩序的源頭。

故事的主軸由一開始不同世界的切換,於中後段轉折至如電影《全面啟動》般對意識一層層的挖掘,不斷打破所有的邊界和區隔,敘事軸線中的真實或虛假不斷浮動和遊移。這不僅只是手法的運用,也是對人心曖昧難明樣態的捕捉。

meng_jing_1_0.jpg

meng_jing_2_0.jpg

也因此,《伊甸納》不是文字所能敘述的故事,是唯有圖畫才能傳達的意境,文字描述或論述再怎麼精彩,都無法替代作品本身給人們直接的衝擊。《伊甸納》所欲傳達的,說禪意可能有些超過,但無疑是思想性的構成,是某種哲思的圖像化呈現。可以說,對它的描述或理解是開放的,每個人都能就心底所產生的理解或共鳴,加以詮釋。

全書第三部分〈關於伊甸納〉所收入的3則短篇,在完全去除文字,以圖像呈現詩意,替整部作品做出了畫龍點眼的結尾。線條的刻意區隔被打破,討論的對象從科技/原始的對立、心靈欲望的析論,轉換到生死的議題,那是晚年墨必斯對生命、死亡和創作的思考。

也如班諾.慕夏爾(Benoît Mouchart)所說的,重新讓人去思考,「修復」的設定在這部作品的意義。這可以是個人的,整部《伊甸納》可以收攝為墨必斯中年人生的心靈歷程,在物質和原始的生活,在欲望的難以壓抑的渴望,再到生與死的邊界。

而這樣的歷程同時也具有普遍的意義,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旅途、必須面對的難題。中間雖或有神祕學的成份,但更多的或許是對海德格「人是向死而存在的」的實踐,在不斷磨損的過程中,試著修補,試著延續,試著找出意義。

也許人生就該像《伊甸納》最後,那桌前的漫畫家,那於宇宙中繼續前行的修復者們,身影交織構成的溫暖和平靜。

wei_tu_.jpg

關於墨必斯,有太多太多可以繼續談下去,談法語區漫畫的傳統,談他在科幻主題之外的嘗試,談他替漫威(Marvel)世界一度帶來的衝擊,或者對他每部傑作進行更精細的討論。但這些都只是知性的層次,墨必斯的作品終究屬於感性,言語往往多餘,永遠比不上沈浸在他的圖畫間,忘卻文字構成的思考慣習,單純地以心去思索、去感受。

yi_dian_na_ping_zhuang_ban_li_ti_shu_feng_xiao_.jpg伊甸納:星際修復師的奇幻迷航
Le Monde d’Edena

作者:墨必斯(Mœbius)
譯者:陳文瑤
出版:積木出版
定價:8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墨必斯Mœbius

墨必斯本名尚.吉哈(Jean Giraud),1938生於法國。18歲即出版了第一本西部漫畫《Frank et Jeremie》。而1963年,與Jean-Michel Charlier在《Pilote雜誌上合作的《藍莓上尉》(Lieutenant Blueberry)使他聲名大噪。1975年,墨必斯與友人共同創辦《Metal Hurlant》漫畫雜誌,這本雜誌的創刊,集合了眾家好手競相求新求變,他們所創造的新穎構想,改變了歐洲漫畫的型式與內容,也提高了歐洲讀者的閱讀水準與眼界,不僅將法國推向領導歐洲漫畫的龍頭地位,更賦予歐洲漫畫更深層的藝術價值,並刺激美國版《Heavy Metal》的創刊,帶動了美國另類漫畫的興起。

墨必斯亦參與多部經典科幻電影如《銀翼殺手》(Blade Runner)、《沙丘魔堡》(Dune)、《異形》(Alien)、《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無底洞》(The Abyss)、《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的造型、服裝設計、布景及故事分鏡等幕後製作。

墨必斯的作品風行全世界,並在各國獲得無數個漫畫大獎。其創作形式包含長篇、中篇、短篇甚至極短篇,故事題材多元,西部英雄、科幻奇想,人生哲學或個人體悟兼具,被稱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大師。他於2012年過世時,法國《世界報》(Le Monde)弔:「漫畫界失去了一名巨匠,最後一位黃金時代的大師。」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2018-04-11 18:00
現場》點亮山林的誠品閱讀分享計畫:莎卡蘭部落圖書室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莎卡蘭,老人家口中傳承下來的地名,聽起來有些浪漫。

這裡是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口社村,一個依傍185縣道與口社溪的排灣族村落。打開Google地圖,在這個只有5個鄰的村裡,街景小黃人能夠成功著陸的,只有一條名為「沙溪林道」的古林道。

口社溪的大橋是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過橋後再爬一小段山路,才能到達一個年級只有一班的口社國小。學校不在村子裡,孩子放學後少了一個做功課、閱讀的空間;此岸與彼岸的距離,雖然說遠不遠,但夜晚或颱風季總讓學校與家長多一份擔憂。

2_1.jpg
Google街景小黃人在莎卡蘭唯一能夠著陸的,只有一條「沙溪林道」。(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

「既然如此,我們來辦圖書室吧。」洪靜芝心中浮出這個念頭,她是口社國小的老師,從小在莎卡蘭長大。當時洪靜芝的夢想是擁有一間複合式圖書室,她在研習手冊裡寫下這段話:

走進一間有書籍、有孩子的笑聲、讀書聲,還有家長陪伴孩子念書的朗讀聲的部落圖書室。在這個空間裡,沒有爭吵、壓力、歧視、貧窮,反而洋溢著閱讀的幸福、親子間的陪伴關懷,孩子有作夢的想像及創造不可能的希望。看見孩子滿足的笑容、大人輕鬆愜意的姿態,聽著他們是如何從書中獲得力量改變想法。最後帶著他們實現的夢想回到部落,和莎卡蘭的孩子分享,指引他們未來的路,做他們的楷模,使這個部落發光發熱,並知道如何回饋給下一代的孩子,讓他們對於未來不至於害怕,並能有自信的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希望這份愛能一直延續下去。

洪靜芝沒有想到,她的夢想竟召喚出一場書的旅行。

▉這本書我很喜歡,想和你分享

就像孩子們熟悉的繪本《小水滴的旅行》,一本書,即將踏上漫長路途。而旅行的起點,是熱鬧有趣的「親子派對Give me 5」。

親子派對Give me 5

是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4年起,每年暑假為「閱讀分享計畫」舉辦的大型募書活動。這是一場「只要捐5本書,就能進場」的知性冒險趴,結合閱讀、遊戲、故事等主題,有大手牽小手的身體律動,也有驚呼連連的科學實驗。

活動對象為家有7-12歲孩童的家庭,親子檔必須一起參加,而且以捐5本「孩子自己最喜愛的書」做為門票。這樣設計的動機,基金會表示:「我們希望家長或孩子不要用『隨便拿書來換』的心態前來,而是讓分享的概念能在行為中扎下根基。」透過耐心的溝通,該活動的捐書品質果然又新又好。

當然現場也有很多孩子捨不得:「為什麼要把我的書送別人?」但當他們明白自己分享的好書,將會傳遞到另一些小朋友手中,成為幫助別人的好事,抱書的孩子即便淚眼汪汪,也能理解地點點頭,一邊用稚嫩的筆跡在小卡上寫下:「希望你喜歡這本書」。

「親子派對Give me 5」還有一個目的,希望藉此邀請家長收起手機,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動、一起擁抱。讓適切陪伴,成為忙碌的現代父母得以實踐的功課。

五年級的甯甯和媽媽是派對的常客。這天,她帶著入場券(5本童書)來到現場。要送出自己鍾愛的書,心情總是有些複雜,但甯甯知道,她的書即將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而遠方有個小朋友,將和她分享書裡的故事。

甯甯媽媽也是愛書人,雖然親子派對的用意是募集二手書,但她還是會到書店買幾本新書一起捐出。即使不是買給女兒,選書的用心也不打折扣。難怪甯甯會揶揄她:「對啦,推廣閱讀妳最行。」

對她們母女而言,閱讀是一段沒有電視和手機打擾的安靜時間,可以專注地潛入書海,閱覽未知的寶藏。作為和科技產品拔河的家長,甯甯媽媽有感而發地說:「閱讀是很需要推動的。」

參加「親子派對Give me 5」、捐5本書入場的小朋友說:「我最喜歡的這本書,希望你也會喜歡。」

▉經過我的手,讓書陪你慢慢長大

離開親子同樂的派對現場,來自無數家庭的捐書成了旅途中的夥伴,一起來到下一站:書多、人也多的理書現場。

來回快步穿梭的是資深志工林姿君。拆箱、檢視書況、篩選、擦拭,再蓋章、裝箱。緊湊的工作,手一刻都不能停,這一天,她要和其他二十多位志工,合力整理近200箱的捐書,「書多的時候,這裡就像戰場一樣」。

一年30天的年假,林姿君一個月休一天。「這一天,我的人和時間都給了書。」她一做就超過5年,甚至比許多誠品員工更資深。

一場場的理書活動,匯聚的書籍量驚人,但林姿君說:「募到多少書不是重點,重點是整條線上,大家是用什麼樣的信念在做,這是一個善的循環。」無數的書在她手上來去,橋接了捐書人的心意。

「不是把書送到孩子手裡,是送進他們心裡。讓孩子收到書,有陪伴有成長。這件事很難量化,成果不能看現在,要看10年後,看孩子長大以後。」很多人佩服她的堅持,林姿君卻說:「不怎麼辛苦的,才做得到,一件事情做久了就有影響力。」

志工看到自己細心整理過的書,被送到下一個需要它的孩子們手中,感覺很有意義。

▉每週開放一天的圖書室,想讓每一面牆都是書

小貨車在山路上一彎過一彎,上頭載著一箱箱即將交到孩子們手上的書。書的旅行即將來到終點:莎卡蘭的新家。

憑著一股單純的心念,洪靜芝開始著手打造她夢想中充滿朗讀聲的圖書室。她先向村長商借村辦公室,整理出一樓空間,服務於舊寮國小的先生陳民僑則從學校載回廢棄書櫃,帶著幾個部落的孩子重新粉刷。

一開始,圖書室的書就是夫妻倆家裡的藏書,然而興辦圖書室的消息一傳開,學生家長、親朋好友陸續捐助資源。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只有自製的小海報,「莎卡蘭圖書室」就這樣誕生了。

如今莎卡蘭圖書室每週四晚上開放,燈火通明的村辦公室聚集了部落裡的孩子。有人專注寫功課,有人在書櫃前尋找讀物,角落還有幾個孩子圍著一本書嘰嘰喳喳。

圖書室成立後第二、三年,小小的空間已容納將近20位孩子。然而人數一多,書就不夠用了。

就在此時,穿梭於蜿蜒山路的小貨車停在圖書室門前,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閱讀分享計畫」陸續捎來近20箱的書籍,終於達成他們「讓每一面牆都是書」的期盼。

山上的圖書館,書不貪多,孩子們夠用就好。陳民僑後來也將這項資源轉介給其他推廣閱讀的朋友。

3_1.jpg
透過誠品推廣的「閱讀分享計畫」,莎卡蘭圖書室陸續收到將近20箱的書籍,終於圓滿達成「讓每一面牆都是書」的目標。(取自誰來悅讀?--莎卡蘭的孩子FB

誠品募書活動:閱讀分享計畫

自2009年3月起,誠品書店以閱讀資源整合平台自許、平衡城鄉閱讀差距為初衷,啟動了「閱讀分享計畫」。透過網路與實體的各種管道,一年365天持續性募書,不論是學校、部落、獄所、圖書館、社福單位、在地協會或個人等,都可透過該平台申請書籍。從捐書、理書到物流送達,讓書從愛書人的書架上出走,分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募書的書種主要為6-15歲兒童與青少年適讀的優良圖書,而具時效性的雜誌、教科書、參考書或集數不全、缺頁汙損等書籍則不適合分享。自推廣以來,「閱讀分享計畫」已送出超過160萬冊書籍,到二千九百多個偏遠小學與鄉鎮,目前等待配送的申請單位還有75個,需求量為13,750本書,各地申請書籍的需求仍在持續增加中。

想參與捐書的民眾,可利用全台誠品書店或合作單位所設置的捐書箱;也可註明捐書,裝箱逕寄誠品物流中心;或透過誠品網路書店活動網頁亦可訂購新書來捐助;使用全家便利商店「便利退貨通」捐書也是方便的管道。

▉不只是圖書室,也不只是閱讀

無論是參加親子派對的小朋友,或是跟著父母參加理書的小志工,通常都是閱讀資源不虞匱乏的孩子。無書可讀的遺憾,他們或許無法體會,但在陳民僑心中卻很深刻。

4_1.jpg
誠品行動書車,也曾不遠千里,開拔到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的莎卡蘭部落。(取自誰來悅讀?--莎卡蘭的孩子FB

陳民僑國小三年級時,老師在教室放了兩個三格書櫃,裡面空空如也。一位家境較好的同學父親買來一堆新書,放滿兩個書櫃,那一幕讓他至今難忘。

小時候,擁有課外讀物是種奢侈;國高中又陷入升學壓力,陳民僑說,「直到讀大學,我才有機會接觸到不是為了考試的閱讀。」正因如此,他希望讓部落的孩子體會閱讀單純的快樂,沒有學習單、沒有讀書心得,他希望創造一個契機,讓孩子沒有負擔地「與書相遇」。

目前固定到莎卡蘭圖書室的孩子約有7、8位,7年來的過程中,挑戰也不少。例如場地不時需與其他單位共用;志工來來去去,維持運作都得靠自己。但最困難的,莫過於如何讓孩子和家長願意走進來,並且持續下去。

然而,陳民僑也知道,有時孩子不是想來看書。這些家庭的父母忙碌,或者單親、隔代教養、家境清貧,星期四的圖書室,成了他們期待的溫暖空間,因為這裡有書、有伴、有人在乎。

有些孩子看到他和兒女的相處,會不經意流露羨慕的眼神,因此,陳民僑和洪靜芝除了以身作則,更注意一視同仁。「我想讓他們知道,來這裡大家享受的資源都一樣,只要你有意願,就算下雨或冬天,哪怕你只有一個人來,老師也會為你開門、陪你一起讀。」莎卡蘭圖書室已不只是閱讀空間,還發揮了輔導室的功能,讓心裡有壓力的孩子能喘一口氣。

5_1.jpg
莎卡蘭圖書室,有書、有伴、有人在乎的溫暖空間。(取自誰來悅讀?--莎卡蘭的孩子FB

▉促動圖書室成立的貴人,提醒莫忘初心

其實,陳民僑也曾對教育工作感到倦怠,有一段時間,他常覺得理念無從發揮,面對學習不熱衷的學生,也有些提不起勁。正是那時候,他遇見了促動他們成立圖書室的貴人,倪美英老師。

1_1.jpg
(左)洪靜芝、(右)陳民僑,與夫妻倆的「貴人」倪美英(中)。(取自誰來悅讀?--莎卡蘭的孩子FB

在某場研習中,旁聽的陳民僑聽見倪美英提及賽德克・巴萊意指「真正的人」,他心想:「那我是什麼人?我想做什麼?」尤其,她說起「初心」兩個字,深深觸動了他,莫名的動力推了陳民僑一把,讓他想再試試看。

7年來,夫妻倆常提醒自己莫忘初衷,看著與倪美英的合照,也讓他們更有力量。但兩人也有共識,不要因為推廣閱讀而影響家庭生活。「有餘力就做,但不要硬撐或打腫臉充胖子。」例如,孩子沒有出現或志工變少了,代表村民的閱讀動力沒那麼強,規模就縮小一點沒關係。

陳民僑也希望未來有機會帶動親子共讀,讓圖書室成為孩子與大人共享的閱讀空間。現階段除了書櫃上有親子教育的區塊,也舉辦過親子教育分享,和家長交流教養觀念。

6_1.jpg

▉一本書在此落腳了,冒險才正要開始

一本書的旅行,從捐書人交棒給理書志工,再傳遞給偏鄉的孩子,一路上,愛書的人用心接力。山裡的圖書室,夜裡依然點起燈,迎接孩子前來。書的旅程看似在莎卡蘭落腳了,閱讀的冒險卻才正要展開。

陳民僑在推廣閱讀分享計畫的影片裡說,「一本書與其擺到壞掉,不如讓它有機會被翻到壞掉」——請讓你閱讀過的好書,成為偏鄉孩子的希望。

陳民僑與洪靜芝夫婦2014年協助誠品「閱讀分享計畫」拍攝公益短片,召喚民眾加入募書行動。

▉活動資訊

【世界閱讀日誠品閱讀分享行動】
「把我最喜歡的送給你」
活動期間,一次捐出3本好書,贈限量「幾米插畫海報」

  • 時間:2018/04/09(一)~2018/04/30(一)
  • 地點:全台誠品書店服務台
  • 活動頁面

【閱讀分享理書活動志工招募】

  • 時間:2018/05/05(六)
    〔上午場〕08:30-12:30
    〔下午場〕13:30-18:00
  • 地點:誠品R79(中山地下書街第二廣場,近捷運中山站R7赤峰街出口)
  • 活動頁面

1804_4yue_ti_an_bn_openbook.png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