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房》一個人打出的江山:《讀庫》的生意經
讀庫2016年作品集(本文圖像皆取自讀庫官網)
讀庫2016年作品集(本文圖像皆取自讀庫官網)

讀庫已經11歲了。從2005年創辦至今,2008年時只有兩名員工,2014年才有自己的辦公室,到現在六十餘人的團隊,讀庫一直未接受投資。一家並不急著擴張,只想自然生長的圖書公司,在這個時代本身已屬傳說,而讀庫還一直在創造出版業裡的奇迹。

《讀庫》原是雙月出刊的人文社科雜誌書(Mook),內容為社會、歷史、文化及科學方面的非虛構類特稿,多為5000到5萬字的中篇文章。2005年,張立憲以一人之力,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銷售以至客服各環節,在國內出版業中創造了持續銷售的品牌。自2006年連續出版至今,每期累計發行6萬冊。

2008年2月,讀庫開了淘寶店,開始一本一包地為讀者寄書。2012年,張立憲以讀庫出版的一本小詩集做直銷試驗。這本詩集出自當時還不知名的年輕詩人海桑之手,兩年過去後,共售出12,000本,遠遠超過在傳統管道上銷售的同類書籍。

如今,經由直銷管道,讀庫可以把圖書的實際回款提高到七折。讀者仍舊可以在實體通路找到讀庫,只不過張立憲把讀庫的產品擺在方所、單向街、Muji書店這類風格鮮明的書店裡。

創辦至今,讀庫持續舉行講座,不定期推出印製精美、極富書香意味的筆記本,均深受讀者歡迎。大手筆耗時4年策劃、拍攝及撰寫《青衣張火丁》,重新出版《童年與故鄉》,以及修復清末民初老課本等活動案,都同時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邊獲得豐收。

青衣張火丁01.jpg

青衣張火丁02.jpg
《青衣張火丁》的裝幀、內頁及明信片。

2015年12月,讀庫與無印良品聯手,全品種書籍進駐上海淮海中路的無印良品旗艦店,對於中國的圖書出版業而言也是開創性的舉動。

幾年前,讀庫推出少兒讀物品牌「讀小庫」。張立憲解釋道,做「讀小庫」是出於一種逆向的需求,希望讀庫的童書陪伴讀者的孩子成長。另一方面,做「讀小庫」也是希望能讓業界更豐富,做出有讀庫特色的分齡童書。

讀庫不再僅僅是一本雜誌書,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十幾年來,讀庫積累了一批忠實的讀者,遍布全中國,自稱「庫娃」。這群讀者以城市新興中產階級為主,年齡主要在20至45歲之間。

這些年,張立憲號召「庫娃」為汶川災後建屋募捐、捐款給西藏地區寺院收養的孤兒、支持崔永元32集大型紀錄片《我的抗戰》在全中國14個城市巡映、每年舉辦讀庫專題講座與分享會……「庫娃」們均一呼百應。

張立憲02.jpg
讀庫創辦人張立憲。

█可能是「最互聯網」的圖書公司

《出版商務週報》記者原業偉採訪張立憲時,稱讀庫是「以互聯網思維做出版」,並總結出讀庫具有直接、開放、動態等特點。讀庫的編輯思路方向是動態:讀者和編輯互相激發;選題上讓數萬讀者開放參與;行銷上追求直達讀者;內容製作上不遺餘力、不計成本、不留遺憾,追求極致完美的產品形態。這些正是讀庫特立獨行的關鍵。

去仲介化、與讀者直接發生關係、產品富有人格魅力,這是典型的互聯網產品邏輯。「讀庫本身就是一個互聯網產品,」張立憲說:「它成長在網路,壯大在網路,改變在網路。」借助互聯網,讀庫用一種精準的方式找到了讀者群,絕對數量不多,但用戶黏著度高。

《讀庫》試刊號0600的誕生過程,張立憲就是在博客全程直播的,他稱之為「產房日記」。因為「圈內」朋友高度關注,透過口口相傳,張立憲和《讀庫》在網路上迅速獲得高知名度,從而引起更多媒體和讀者的關注。最後,他得以在網路上形成帶有濃厚情感色彩的「編讀共建」出版模式。

2006年3月,第一輯《讀庫0601》出版,起印量1.2萬本,同時在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店銷售。除了這些與其他圖書相同的發行管道,張立憲還在自己的博客平台上直銷,把博客變成「讀者服務部」,承擔銷售、講故事和客戶服務的功能。

為了安撫發行商,他定下規矩:「做直銷不打折、不降價,不跟批發商搞價格競爭。」到了2011年,《讀庫0601》累計售出六、七萬本,還在不斷加印。目前,《讀庫》的全年訂戶大概是13,000人。

庫房02.jpg
讀庫的倉庫。

█網路直銷新模式

讀庫開始網路直銷,是被傳統寄銷模式的諸多弊端倒逼而進行的嘗試。2008年2月20日凌晨兩點多,讀庫淘寶店鋪正式上線,凌晨開張就接到四、五張訂單,讓張立憲直接感受到電子商務的力量。

儘管起步較晚,讀庫淘寶店鋪僅用3年時間,就獲得「三皇冠」的信譽評級,連淘寶網都對它的發展速度感到驚訝。2010年,在讀庫5周年讀者座談會上,張立憲宣布,直銷在讀庫總銷量中所占比重已達30%左右。如今,讀庫的倉庫有廿多個工作人員,創造了自己獨特的發貨流程。「複合訂單是我們的強項,我們一天處理幾千單沒有問題。」

一番嘗試之後,張立憲嘗到了直銷的甜頭:

  • 第一,不打折。無論在書店,還是在你能找到的任何網路管道中,讀庫的書都是同一價。本質上就將預留給協力廠商銷售商的利潤,直接釋放到做書的成本中,讓圖書的品質上升。
  • 第二,產品沒有損耗,直接從庫房發到讀者手中。
  • 第三,庫存所見即所得,一旦售罄馬上安排加印。
  • 第四,不打折還避免了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價格戰讓書的名聲很差,讀者永遠在等打折。明碼標價,不給網店銷售留水分,不搞虛高定價的把戲。
  • 第五,直銷打造了適合現代人的商業環境。

張立憲預測,以後傳統出版社與讀庫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這是行銷模式的勝利。

傳家03.jpg
讀庫以台灣版為本推出的重量級套書《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使用者皆員工,員工皆媒介

很難想像,如果不能有效運用論壇、博客、淘寶店鋪等互聯網的推廣策略,一個自媒體能度過創業期,完成自然生長。張立憲將互聯網的推廣經驗總結為「用戶即員工」:最早的那群購書者,幾乎都是張立憲博客的讀者。其中包括作家、文藝青年和媒體從業者。他們當中,不少人把讀庫網連結到自己的博客上,就這樣經過他們的「粉絲」散播開來。

做為自媒體,讀庫十分謹慎地使用媒體資源。它避開「名人書評」、「名家推薦書腰」等傳統圖書推廣方式,只是讓讀者自發地進行相關的推廣和傳播,讀庫的論壇、博客,則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這些資訊,往往是某一本書編輯過程中的故事,或是幕後故事、技術細節,或是各類講座活動。

2012年,「讀庫」推出重量級圖書《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這套生活巨著,台灣版作者任祥以5年時間完成,張立憲和他的團隊則完美複製。和台灣版約合人民幣五千多元的定價相比,簡體版480元人民幣的定價低廉得多,大陸讀者更易於接受。

這樣一部好書,如何讓更多人知道?讀庫的行銷工作首先從它固定的讀者群——訂閱《讀庫》的老用戶入手。老用戶常去的讀庫淘寶網店、讀庫官網、豆瓣讀庫小站以及讀庫微博等,都成為《傳家》全面鋪開宣傳的前哨陣地。初上市時的小眾行銷策略,主打有效族群,老用戶做為讀者,同時也擔當了「宣傳員」的角色,是這次成功行銷的主要特色。

今年2月,新學期開學在即時,讀庫微信號(dukubook)上發布活動,與中、小學教師分享台灣童書出版人郝廣才的故事集《今天》。原本計畫送出666套,最終變成1,814套,可以想見這近兩千套書將透過在職老師們,在全國中小學形成漣漪效應,培養起一批新的「庫娃」。

除了用戶,讀庫還充分挖掘員工的「自媒體」功能。除了官方的「讀庫」、「讀小庫」、「讀庫小報」等公眾號,更鼓勵每一位編輯都開辦個人微信號,藉由分享編輯手記和工作經歷,讓讀者與讀庫編輯熟悉起來。有效的資訊得到充分流通,對於讀庫整體的品牌形象再次形成正面的補充。

個人網路口碑傳播對於生活服務消費的影響力,是卅年來消費資訊獲取管道最直觀的變化,讀庫已經從中得益。

notebook04.jpg
讀庫筆記本。
 

日課.jpg
日曆本《日課2015》銷量驚人。

█勇於創新,敢於跨界

在張立憲看來,只要對品牌沒有負面影響,就不妨嘗試各種創新。2007年底,張立憲考慮拓寬產品品類,嘗試推出兩款筆記本:《比亞茲萊的異色世界》及《守義•圖》。第一批只印製2000本,推向市場接受驗證。這次成功的嘗試,為讀庫開闢出一條新的產品線,定位也一年年更加清晰。如今,讀庫筆記本已經成為其品牌特色,並引領了中國書市的圖書周邊熱潮。

對商業規律深有體會的張立憲,坦然地用「產品創新的存活率」來解釋市場反應。他奉行的原則是,只要對品牌沒有危害性,創新就值得嘗試。因而讀庫一方面「文化味」深厚,另一方面在各種新潮的跨界合作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2015年「二壇映月版」的日曆本《日課2015》在羅輯思維(注:羅輯思維,知識服務商和運營商,主講人是羅振宇。羅輯思維包括微信公眾號、知識類脫口秀視頻節目《羅輯思維》,以及知識服務App「得到APP」。)上架20天後,5萬套的圖書即一搶而空。

2015年8月份起,讀庫的微信公眾號連續發布了多條視頻。它們短則幾分鐘,長不超過15分鐘。在視頻裡,張立憲手持自己做的書侃侃而談。這些短片有著精緻的開頭、運用3個以上的鏡頭,燈光講究。到目前為止,最熱門的一期已在騰訊視頻上累積了78萬次點擊,那期的主題是林徽因——確實非常「讀庫」。

業內人士認為,讀庫之所以能做直營,很重要的條件之一是它很小,品類也不那麼多,而且讀者群穩定。讀庫的團隊仍在擴大,圖書品類也加不斷增長,是否能夠繼續如張立憲所說,「以時間換取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0-02 20:45
專訪》慕色還魂,獻給熟年女人的情慾備忘錄:李昂與她的《睡美男》
作家李昂
作家李昂

我們恰選在如同炎夏的一個秋日午後拜訪李昂,曲折掩進關渡和淡水交界的山中別墅。過去這裡曾是許多作家詩人選擇的居處,隱於市而不絕塵,面迎觀音山和淡水河,視野絕佳。然而建物老矣,依稀可見當年的綺貌盛年,但畢竟,畢竟老了。

什麼都抵擋不了時間,刻毒無情。

李昂穿著舒適寬鬆的碎花棉質洋裝,纖細,佻達爽朗依舊。從小鮮肉的定義(天啊,原來小鮮肉還有嚴格的「22歲以下」的限定)、女性朋友約炮的挫折,到最近關注的豪華郵輪旅行,目的地是堪察加半島(妳聽過這個地名嗎?即使聽過,可曾想過到彼地旅行?)絮絮家常,健談如故。

然後開始聊起她的新小說《睡美男》。

20171003_f.jpg
Photo by Viliman Viliman on Unsplash

▉直面情慾,處理爭議,從《北港香爐》的殘酷到《睡美男》的纏綿

同樣是以女性情慾為訴說對象,相對於20年前的《北港香爐》,尤其是對林麗姿的情慾狀寫,嚴厲而殘酷,甚至帶著父權角度的惡意嘲謔。經過20年的時光淘洗,小說家似乎體會到不同年齡帶來的情慾視角──從對前者的嚴酷,到對《睡美男》殷殷夫人的溫柔。

「如今回想起來,當年寫北港香爐時的自己,年齡比小說中人都還小,無法真正設身處地為女主考慮到年齡所帶來的困擾及處境。(林麗姿可能相近些,當年我差不多也是四十多歲。)當時覺得有更多重要議題需要探討、尖銳地批判。當我寫作《睡美男》時,終於可以體會到年紀漸長所帶來的悲涼、心酸,甚至痛苦。因而寫成殷殷夫人的樣式──這是一個作者和小說主角終於處在對等狀態的創作。

女人面對衰老和青春消逝這件事,沒有真正來到這個關口,絕無法切實體會那種傷感,18歲的青春少女無法體會殷殷夫人的痛苦。一個女人在3040這個階段,年齡的掙扎就已經開始──對愛情和肉體仍充滿期待的女人,尤其能夠感受這種痛苦。」

20171003_c.jpg

▉對老年生活的想像,只有「健康管理」,而沒有「情慾管理」

少子化及老齡化早已是台灣社會的現狀和問題。我們已走向老年社會,但集體對老年人的生活想像,仍只停留在醫療和照護,只有「健康管理」而沒有「情慾管理」,尤其避談年老女性的性與愛情。

李昂在小說裡寫道:「社會認定女人50歲以上即是半百老嫗,而老女人居然還有性,不僅怪異不合情,因而不乾淨,值得嘲笑,甚至干犯道德。」社會的厭女、厭老,甚至憎惡兒童──被惡意謔稱的「三寶」,老女人便居其二。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充滿掙扎,40到50歲的年齡段尤其是,心理上毫無準備自己已接近「半百老嫗」,可是自我及外界的注目都在在提醒青春的衰落。

老女人到底能不能追求肉體的純粹歡愉?

「從以前的莉莉小鄭,到現在的周遊、許純美,社會對這些女性充滿惡意:這些老女人竟還渴求愛情或情慾,十分醜惡不堪。沒有人正視女人即使年老,仍然有肉體的欲求,仍有對美好歡愉的期盼和想像。男人到老死都可以欲求青春肉體,川端康成《睡美人》及馬奎斯的《苦妓回憶錄》,都理直氣壯地表達了情慾至死方休的追求。

所以我想要寫一本提醒之書。卡爾維諾書寫了給下一輪盛世的備忘錄,我但願《睡美男》是寫給所有即將走向衰老女性的情慾備忘錄。Before it is too late,在崩壞之前盡情地享樂吧。」

20171003_d.jpg

▉唯有等到真正老去了,才能深刻體會青春的傷感,一切無可挽回

李昂的小說從不避諱性的描寫和處理爭議,然而她書中的性情節也總是複雜糾結。政治、權力、社會底層的擠壓扭曲,所有的性關係都是政治權力結構的縮寫。而這幾年,李昂不再如過去熱切於政治社會的時局變動,多專注在旅行和美食的寫作。如今的新作品仍是情慾,卻不再複雜糾結,反而純粹地書寫情慾的歡愉。

「我們過去太把性建立在器官的進出,其實性的高潮點正是在若有若無,欲拒還迎的曖昧戲耍中。健身房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戲耍的空間,小說中大量的篇幅都在描寫這種身體的互動帶來的迷醉。其實對女人而言,從器官進入的那一瞬開始,性的歡愉就開始衰退,所有的美好都在進入之前,享樂就在自身的肉體。所以《睡美男》是一本情慾之書,無關愛情。」

李昂再三強調,真正的刻骨銘心絕對是在肉體廝磨前的曖昧與戲耍,過去少有作家專注處理女性的情慾享樂,直白地表揚歡愉的可貴。「當然,所有的性都不純粹,婚姻的約束、愛情的渴求,或是物質的交換,甚至可以只是為了一個LV包包。即使是寫《殺夫》,我之前也從沒有想過,在那些暴力的性關係裡,會不會也曾有那麼一次兩次,她也感受到了肉體的愉悅?」

20171003_b.jpg
作家李昂

▉她感到羞愧的是她的年紀,而不是她的身體

愛旅行的李昂,每年出國的次數驚人,前幾年在沙烏地阿拉伯摔傷,傷了筋骨,在醫生的建議下運動復健。除了出入健身房,從重訓課程裡,果然漸漸修復沾粘受傷的筋肉。她同時也非常喜愛溫泉,尤其是裸湯。

「泡裸湯,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面貌衰老的女人,脫下衣服後,身體反而比面容更加年輕,即使是六十幾歲的女人,有時仍能保有滋潤的身體。我們對老年女性的肉體往往有很多不堪的想像,但其實東方女性很經老,所以小說中的殷殷夫人才會說,她感到羞愧的是她的年紀,而不是她的身體。」

男性在性方面反而是弱勢,女人不需要維持特定的能力,再老的身體都能享樂,可是男性即使有威而鋼,也不見得能夠隨心所欲。小說中設定的老外交官,殷殷夫人的丈夫,便是李昂想要表達的「男性在性方面的弱勢」。

「由於女性在體能結構上的先天限制,下藥這件事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權力關係的逆轉,像潘金蓮毒死武大郎,女人下藥通常是令對方死亡,失去攻擊能力。在性關係上,下藥對我而言非常性感。」

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太驚人,雖然不是川端最偉大的作品,但絕對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李昂便以這個橋段作為結尾,向當年的驚豔致意。

「寫作過程裡最斟酌的是下藥的道德性,這畢竟牽扯到人身自由的剝奪,所以在下筆前我跟在美國學醫藥的小姪女討論很久。下什麼藥都不妥,即使是小說創作仍有社會責任,總不能鼓勵讀者給伴侶下藥吧。所以小說中避開所有藥名,連迷昏狗的藥都考慮良久。」

▉我只想問:「男人們,你願意被迷昏嗎?」

下藥是個性感的手段,只是文學的象徵,回到小說的初衷──欲望的滿足不在最終肉體的交戰進入,女性的情慾遠遠不止於此。性的衰疲是必然的,即使天菜佳偶如布萊德.彼特和裘莉,也不保證歡愉的永恆。為了通往下藥的文學象徵,前面有許多技巧手段的舖墊,李昂甚至安排了一個帥氣的T,作為殷殷夫人的情慾啟蒙──女人往往比任何人更漠視和忽略自己的身體。

雖然這本小說寫老女人的情慾,但書中大量描寫如何開發享受身體純粹的歡愉,奇技淫巧如何萬流歸宗,歡愉飽滿流蕩。李昂對於這個部分非常有自信,「年輕女性讀者一定要來看看這本書,保證非常受用。」

至於男性讀者呢?李昂笑著說:「我只想問,男人們,你願意被迷昏嗎?」

這部新作雖是向川端康成和馬奎斯這種「老男」前輩致意,甚至結尾也以「下藥」偕擬大師名作,但小說中也多次援引《牡丹亭》。慕色還魂,幽媾復生,杜麗娘若是老了,是否仍保有這份純粹的浪漫追求?

也許,李昂的《睡美男》會給出一個傷感又美好的答案。

20171003_e.jpg
李昂書房一隅。

 

睡美男.jpg
睡美男
作者:李昂  
出版:有鹿文化公司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李昂

原名施淑端,彰化鹿港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奧勒岡大學戲劇碩士,曾任教文化大學多年。
作品在國際間受到好評,曾由美國《紐約時報》、日本《讀賣新聞》、法國《世界報》等等評介。小說《殺夫》已有美、英、法、德、日、荷蘭、瑞典、義大利、韓國等國版本;《迷園》亦已譯成英、法、日文出版;《自傳の小說》在日本出版;《暗夜》在法國出版;《看得見的鬼》在德國出版。另出版有《花季》、《她們的眼淚》、《一封未寄的情書》、《漂流之旅》、《花間迷情》、《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附身》等。美食旅遊札記《愛吃鬼的華麗冒險》、《愛吃鬼的祕徑》、《在威尼斯遇見伯爵》。
李昂曾以《殺夫》獲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2002年獲頒第11屆賴和文學獎;2004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最高等級「藝術文學騎士勳章」;2013年獲吳三連獎文學類小說獎;2016年獲中興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中興大學「異想世界:李昂文藏館」預計於2018年秋天正式開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10-02 15:04
OB短評》#55 就決定是你了極品好書懶人包

春眠:簡莉穎劇本集1
簡莉穎著,蔡雨辰、許哲彬、汪宜儒採訪撰文,一人出版社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簡莉穎的劇本像霸道的春天,嘩啦啦就開了一地,果然是牡羊座的春之祭:天真、ㄏㄧㄥˋ新、赤裸裸、敢衝敢撞,最後一定要哇哈哈哈!
產量豐富、新作不斷的簡莉穎出版了劇本集,《春眠》是文學、劇場、性別運動三者合體爆發的明亮第一擊。讓人覺得「讀劇本真的很有趣」的本書,也細心製作了相關訪談與紀錄,令此書不只有劇本,也有「創作本身的戲劇性」。【內容簡介

睡美男
李昂著,有鹿文化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李昂的這本「臨老入花叢」,依然保有她獨特的粗礪感。每個人生階段自有其慾望和不堪,這對那些優雅老去之流的囉哩囉嗦,是最不留情的當頭棒喝。
許多新世代都嘗試將Line對話體編入作品,往往有成也有敗。李昂的嘗試倒是厲害的,寫法高下立判:寶刀何止未老,光是小說名《睡美男》,就有多少文學之戲在其中。【內容簡介

愛的荒蕪地帶
櫻木紫乃著,李璦祺譯,博識圖書出版,32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櫻木紫乃的這部作品,讓人想起《阿信》、《細雪》、《古都》這類女性與家庭的糾葛。娓娓的筆調敘述著不經意的殘酷,最後讓人在低迴之中,得到了目空一切的類解脫。
在愛的荒蕪地帶,就真的完全沒有愛嗎?從童年到老年,三代日本女性犧牲了什麼?成全了什麼?本書人物與劇情不讓三浦綾子的《冰點》,但較之更多了社會與性別多元的視野。「沒有批判、只有了解」的筆法,反而更見尖銳與感人。【內容簡介

聽見墜落之聲
El Ruido De Las Cosas Al Caer
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Juan Gabriel Vásquez)著,葉淑吟譯,新經典文化出版,37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獨  
善用懸疑帶領讀者進入拉丁美洲暴力記憶,俐落文筆的詩情帶出社會性刻劃。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捕捉到拉美的不確定感:不擇地皆可出的暴力,記憶只為了失憶而存在,真相和謊言一樣漏洞百出。他並不需要魔幻寫實,因為他所描寫的現實,本身便是不確定的謎團。【內容簡介
 

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
The Selected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著,董恆秀譯,漫遊者文化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狄金生的信是她詩作的擴增實境,好事的人儘可以從這些「詩信」中,推敲深居簡出的她為什麼那麼喜歡在詩作裡大玩cosplay。
不滿足於只有詩可讀的狄金生迷,這本書信集也許可以緩解一下對狄金生傳記資料的渴求。本書也是對女性書寫之歷史處境的另種觀照與補充。【內容簡介

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
거짓말이다
金琸桓(김탁환)著,胡椒筒譯,時報文化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世越號的搜救謎團充斥著各種陰謀論,包括朴瑾惠的邪教牲禮說。如今金琸桓端出這本搜救潛水員的自白小說,總算讓人多知道些水面下的事,遲早大概也會被搬上銀幕。
從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衍生而出的潛水員主題,彷彿是大災難下的一個子題,但也如日常世界的縮影,充滿誤解、猜忌與夢靨。除了社會事件的背景,本書對不為一般人所知的潛水員職業的報導,亦發人深省。【內容簡介
 

樹之歌:生物學家對宇宙萬物的哲學思索
The Songs of Trees: Stories from Nature’s Great Connectors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著,蕭寶森譯,商周出版,4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樂   獨     
哈思克是個書寫自然的神祕論者,冥想式的觀察宛如苔蘚靜靜蔓延,讓人升起一股不悲不喜的透明感,呼應了紀伯倫的讚嘆:樹是大地寫在天空上的詩。
這本書不只讓人相信樹真的會唱歌,還會讓讀者聽到各式各樣的曲調。動聽的優雅書寫,別開生面。【內容簡介

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黃應貴、鄭瑋寧主編,吳宗昇、夏傳位、蔡侑霖著,群學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頗具社會學視野的在地經濟論文集,細膩剖析當前的種種財流和暗流,既切中時弊又切中時利——利與弊本來就是著眼點不同所看到的前景。
本書包括導論以及4篇論文,主題及於反農地徵收、卡債以及魯凱族人的日常金融實踐等,可令讀者一窺經濟人類學。對相關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則可以找到深入的研究與反思。【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