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偏見藏在地圖裡:相互抹黑或理解的雙面刃
在1961年的電影名作《第凡內早餐》裡,好萊塢永遠的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活靈活現地飾演了由鄉下來到紐約大都會的年輕社交名媛,穿著打扮極有品味,但其實是個運用美色到處騙吃騙喝、一心嚮往嫁入豪門的交際花。
赫本在電影裡戴著大墨鏡、身穿法國名牌服飾的形象深植人心,其中的黑色小洋裝迄今仍被時尚界奉為優雅女性的必備基本款,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然而,雖說這部電影已被視作經典,片中的一個角色Yunioshi先生,卻顯露出當時美國人對於日本人,或甚至擴及到對亞裔人的某種偏見。
劇中的Yunioshi先生是女主角荷莉的鄰居,個頭矮小又暴牙,操著奇怪口音的英文,是個日籍攝影師。因為荷莉常忘了帶鑰匙,往往在半夜或凌晨按他家電鈴請他開門。Yunioshi雖然不堪其擾屢屢抗議,但只要荷莉巧笑倩兮,討好地說有空一定讓他為她拍照,他就像是得到恩典般地概括承受。
這部影片上映當時,大家都讚賞扮演Yunioshi的白人演員米基.魯尼(Mickey Rooney)演技絕佳,為電影製造了不少笑點。一直要到1990年代,亞裔人士開始爭取主權、強調自身文化認同,這時大家才開始批判這部影片對亞裔人士的醜化。使問題更加嚴重的是,飾演這個丑角的,甚至不是亞裔演員、而是一名白人演員,因此有論者指出,這不僅是一種傷害,更是一種侮辱。
▉穿透力強大的偏見
影視媒體所再現的刻板印象,往往透過戲劇包裝或迷人的敘事,讓人忘了其巨大的穿透力,甚至在潛移默化中內化了其中的價值觀而不自覺。在人類歷史上,有關偏見和刻板印象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無論是種族、性別、性取向、年齡、國籍、族裔、階級、宗教、體型或疾病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偏見的來源。我們對於特定團體形成偏頗的看法與不友善的態度,可能進一步造成對該團體成員產生歧視和排擠。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全球化趨勢的推波助瀾,人口、文化、資訊、經濟、科技和金融的流動日益頻繁密集,我們一方面置身於更加多元的社會裡,另一方面似乎又愈益強調自我與他者的分別。我們試圖區辨出「在地的」、「外來的」差異,以標示出自身的獨特性。只是在區隔人我之分、內外之別時,我們往往會以偏見和刻板印象,去定義與自身不同的族群,甚或以歧視和仇恨的態度去面對特定團體。
2009年1月,俄國與烏克蘭發生齟齬,引發歐洲短暫的天然氣供應危機。出生於保加利亞的圖像設計家楊科.茨維可夫(Yanko Tsvetkov)隨手創作了一幅歐洲諷刺地圖,將俄羅斯描述為「偏執石油帝國」、歐盟則是「農民津貼聯盟」。隨著這幅諷刺地圖在全球網路迅速瘋傳,茨維可夫開始將日常的觀察化做製圖大業,啟動「繪製刻板印象地圖」的計畫,累積了四十餘幅作品,也因此躍身成為歐洲網紅。
2013年,《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於焉誕生,接著《偏見地圖2:航向地平線》也在2014年問世,繁體版今(2017)年4月發行,也在暢銷排行榜上創下佳績,顯見他的歐洲式幽默也打動了我們,對於他酸言酸語所刻畫的世界刻板印象,我們同樣也頗有共鳴。
▉醜化、抺黑,藉民族情結散播偏見
茨維可夫在書中嘲諷地說,人類文明最早馴養的動物並不是狗,而是代罪羔羊。他也直言,「醜化抹黑可不是近代發明的新鮮事,民族情結更是散播偏見的沃土。」當我們看到了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論,或是歐洲這幾年日益高漲的反移民情緒,我們很清楚他說的是事實。
他回溯了古代希臘、中國的世界觀,點出從古到今的世界文明都有「唯我獨尊、外人皆是邪惡化身」的論述,13世紀的地圖更是融合神話、宗教、地理和歷史為一幅百科全書式的拼貼畫,讓人從繪圖中去想像理解世界。他雖然主張改變認知的第一步是從心理著手,而不是從歷史開始,但是他所繪製的諷刺地圖卻與歷史息息相關,無一不是奠基在此時此刻與歷史的連結而提出的某種詮釋和想像。
地圖的目的原是幫助我們定位,了解地理相關位置,但是做為圖像溝通工具,地圖也承載了其他的意義與功用。茨維可夫身為圖像設計師,深諳箇中道理。他用簡單的地圖概念,標註了他的獨到評論和分類,讓人一目瞭然(不過前提是你原本就能清楚辨識他所標示的位置究竟是地球上的哪個國家、哪個地方,否則可能還是會有理解障礙)。
雖說討論偏見與刻板印象有時像是雙面刃,當你再現這些既定觀點時,或許不免有再加強化之嫌。但茨維可夫強調,他的目的是以詼諧諷刺手法娛樂讀者,讓讀者在嬉笑怒罵之間,明白人類的盲點與愚蠢所帶來的傷害。
▉從地圖看知識與權力的發展
相較於茨維可夫的不正經,約翰.克拉克(John O.E. Clark)的《改變歷史的地圖與製圖師:藏在地圖裡的智識美學與權力遊戲》和傑瑞.波頓(Jerry Brotton)的《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則是以宏觀視野、淵博知識,來檢視地圖繪製與人類發展、世界現況的嚴肅著作。
編輯出身的克拉克這部作品,從古老的泥板地圖、中國製圖學到敦克爾克大撤退、以色列建國地圖等,無所不包,甚至還討論到幻想虛構的亞特蘭提斯及托爾金的中土世界。他強調,地圖的繪製不僅代表了人們如何理解、建構其所處地域及與週遭人事的疆界,同時也透過種種製圖科技,掌控知識,進而擴充權力。
至於歷史學家波頓的著作,則不僅探究古代地圖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更進一步質問「Google Map」和「Google地球」所引發的變革與認知。
誠如波頓在文中所說,「所謂準確的世界地圖根本不存在,將來也不會有。弔詭的是我們不可能不靠地圖來瞭解世界,又絕對不能用地圖來再現世界。」只可惜,有這樣見識的人畢竟還是有限,我們所建構的世界往往是透過腦中充滿偏見的認知地圖而展現,這也是為什麼茨維可夫的著作會如此瘋傳的原因。
▉負面的刻版印象加深彼此的不信任
英國當代最重要的文化研究學者史都華.霍爾(Stuart Hall)長期關注文化認同、再現政治與文化生產等議題,他對於刻板印象與偏見也有相當深入的探討。
出生牙買加的霍爾,1950年代來到前殖民母國英國的牛津大學接受精英教育,個人的成長經驗和養成背景,使得他對種族、族裔及階級等議題的觀察分外敏銳犀利。他在〈再現的作品〉(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一文中分析刻板印象的形成,指出我們總是運用各種分類去理解週遭事物,透過較大的分類如階級、性別、年齡、國籍及性取向等,我們得以定義他人所隸屬的團體,歸納出其屬性和特色。
在某種程度上,刻板印象幫助我們維繫社會和象徵秩序,使我們在與他人互動時,得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相互辨識及溝通。不幸的是,這些刻板印象往往具有強烈的負面意涵,就像《偏見地圖2:航向地平線》裡所繪製的「印度眼中的亞洲2015」地圖,中國成了「垃圾工廠」、巴基斯坦則等同於「自殺炸彈客」。這樣的偏見無助於自我與他者的互相了解,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的歷史糾葛與宗教對立,更加深了彼此的不信任。
▉看見偏見,並試著超越它
霍爾強調再現、差異與權力的連結,掌握知識與權力者得以運用各種再現去強化某種觀點,區分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並賦與某種優劣位階。站在主流位置者因而會去排擠歧視和他不同的群體成員,甚至動用法律及武力亦在所不惜。
若是放在當今的脈絡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到,這樣的作法,有可能導致像反對多元文化和移民政策的挪威極端份子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在2011年犯下的恐怖行動,冷血殺害69名無辜青少年,或者如中共數十年來對新疆維吾爾族的高壓統治。今年4月,中國政府甚至提出一份維吾爾族人命名限制列表,如果新生兒取名違反規定,就不得報戶口。這些都是偏見與歧視的極端例子,但卻持續地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
茨維可夫的作品用辛辣促狹的筆觸帶領我們看見偏見,但最終他還是希望我們去了解種種的文化差異,「思考怎樣增進彼此了解。或許了解就像是生命裡的其他事物一樣,最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目標。」如果我們總是充滿著好奇心去探索一切未知和不熟悉的人事物,就像克拉克和波頓在其作品中想傳達的訊息一樣,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樂趣,也豐富了自我的可能性。即使語言文化的轉譯有時令我們迷失,但各式各樣的地圖應該幫助我們找到某種座標,讓我們得以自我定位。●
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
偏見地圖2:航向海平線 作者:楊科・茨維可夫(Yanko Tsvetkov) 作者簡介:楊科・茨維可夫 自命為探險家的他,深信好奇是自己最大的資產,而畢生志業就是去滿足好奇。他於1976在黑海海港瓦爾納(Varna)出生,在共產主義下長大。洗腦洗得好,從小知道怕美國前總統雷根和他的核子武器。車諾比核電廠在他10歲生日當天準時爆炸,令他的青春期有個難忘的開始。3年後,連共產主義都被時局碾得粉身碎骨。他去德語學校上學,學了很多有用的德文(例如lebensmüde),後來在保加利亞海軍告別了青春期。 茨維可夫拿到電影攝影學位後,滿腔熱血追逐少年時的奧斯卡夢,無奈電影界欠缺主動、製作牛步,給他硬生生澆了一頭冷水。他悲憤之餘,獨立自主魂熊熊燃起,賣了攝影機買台電腦,瘋狂迷上修圖、繪圖、圖像設計和寫作。這段期間他取綽號alphadesigner,開了個人網站。 他曾遊歷各國,穿過濕搭搭的叢林,越過熱死人的沙漠,大都市裡的計程車也搭了不少。遊山玩水之餘,他學會4種語言,把所見所聞寫在紙上、印在腦裡。2009年他信手拈來一幅畫,向朋友解釋世界政局,沒想到引發鄉民瘋傳,讓他一年之內紅遍全球,從此沉浸在熱情粉絲無窮的愛裡。當然,偶爾他也會收到幹譙信。 楊科・茨維可夫的座右銘是「絕不抱怨」。他幾乎沒遵守過。 |
改變歷史的地圖與製圖師:藏在地圖裡的智識美學與權力遊戲 作者簡介:約翰‧克拉克 |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十二個面向,拼出人類歷史的全貌 作者簡介:傑瑞‧波頓 |
現場》廢柴的秋季運動會:櫟舍文學餐廳,重現台中文學精神
沿著台中柳川走進熱鬧的第五市場,眾家民生攤商間,一群修繕良好的日式建築藏在老榕寬厚的樹傘下,周圍簇擁著一片綠意。其中一棟老屋散發出食茶香,人們偎桌倚椅侃侃而談,這裡是新近開幕的「櫟舍文學餐廳」,坐落在「台中文學館」內。
台中文學館原是日治時期的警察宿舍,1932年完工。2009年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將其登錄歷史建築,2010年4月進行古蹟修繕與活化再利用工程,設立「台中文學館」,5年後開放為文學公園。
「櫟舍文學餐廳」於2017年8月15日開始試營運,預計9月正式開幕。除提供文學餐外,並定期舉辦作家廚房、作家午茶、文學沙龍、茶道課等活動,希望這棟老屋還有人依照著它原本的樣子生活。
▉濃郁台味 心懷家鄉的風土詩
櫟舍於開幕期間推出的「陳千武文學套餐」及「楊逵的野菜鹹派」,就是依前輩作家陳千武的生平,以及楊逵的野菜宴典故來發想。陳千武畢業於台中一中,1942年依台灣志願兵的身分入伍,這成為他往後創作的重要命題。
櫟舍以「印尼薑黃飯」表現陳千武的太平洋戰火經驗。薑黃是印尼女人生產、孕育必吃的料理,點出陳千武作品中恆常的生死叩問,而金色更如陳千武的鮮明性格。
「陳千武文學套餐」中的主菜梅干蒸肉捲,結合義式料理Braciole肉捲的作法和本土內餡,來傳達陳千武這「跨越語言的一代」:不同文化共存共榮、互相增色,卻也經常受到族群身分的綑綁。面對戰後轉換的煎熬,陳千武改造中文成獨樹一格的樣子:「讓語言來找我們!」烹調肉捲,須槌拍肉料,放上食材,捲起肉片,紮牢棉線,進鍋油煎——肉片從墊底的下層,躍為包容一切的表層,內核盡是濃郁的台灣味,心懷家鄉的風土詩。
木舟樣貌的肉捲,如同一艘向外駛出的船。中學的陳千武懷抱明星夢,瞞著家人偷抵日本,青年的他非志願赴南洋參戰,中年以後創立的《笠詩社》,突破戒嚴的封閉環境,將台灣現代詩頻頻送往日本及韓國等國家。
最後以「紅豆湯」收尾,這是陳千武生前最喜歡的食物,帶我們回到他兒童般率直天真的本性。
▉偕行情意 在碗碟中解凍回暖
楊逵定居台中50年,自1920年代末積極參與「台灣文化協會」和「台灣農民組合」。當時的台中是文化運動的核心場域,楊逵開闢的「首陽農園」啟蒙了無數人,「野菜宴」即誕生於此。青年們到農園暢聊藝文及時局,排練戲劇,肚子餓了,楊逵的妻子葉陶進園採摘野菜,熬煮成粥;容器不足,楊逵則把花盆洞口糊上,清洗乾淨,替代碗碟。
普羅文學家的簡樸與盛情,眾人共勞共食的快樂,20年後,野菜宴的故事經楊逵女兒楊素絹的書寫,被《新生副刊》刊載而流傳。楊逵曾說:「能源在我身,能源在我心。冰山底下過活70年,雖然到處碰壁,卻未曾凍僵。」櫟舍設計「楊逵的野菜鹹派」,品嘗野地特有的韌性及生命力;耕耘的甘苦,偕行的情意,都在碗碟中解凍回暖。
如同茶聖千利休的詩:「雪下青青草,春意已盎然」,櫟舍採「丸久小山園」的抹茶粉製作飲品。小山園為300年種茶世家,是宇治最早的茶商之一,現傳至第11代,仍自產自銷。小山園以傳統覆蓋法植茶,保留葉綠素,每年只在春天採摘一次,連石臼都親自打造,一小時僅能研磨40克茶粉,求控制轉速,保持抹茶的滑順和香氣。過去30年間,小山園榮獲「關西茶品評會」第一名9次,「全國茶品評會」第一名21次,幾乎連霸日本。
▉藝文活動 櫟社精神之所在
除了餐點,櫟舍也舉辦「作家廚房」、「作家午茶」、「文學沙龍」、「文學跨界」等活動。首場邀請出生並成長於台中的作家廖玉蕙來烹煮家常菜,與民眾分享她對台中文學發展的期待。詩人許悔之則透過特選的咖啡豆,談談他的最新詩集《我的強迫症》,小展區內同時呈現詩人的手稿、墨跡、筆記。每個週末,櫟舍也會有茶道課、花道課,甚至延續櫟社詩人的觀月會、啖荔會。
「櫟舍」之名,源自台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
櫟社於1902年由林癡仙等中台灣文人倡立:「吾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所以取櫟,以今天的話來說,不,以當時的話來說也完全沒問題:我是廢柴。但「櫟」真的沒用嗎?
莊子寫過一篇故事,講一名工匠趕路途中遇見被居民當作神的巨大櫟樹,卻看也不看,直往前走。櫟樹夜裡入夢:「我尋求沒用的辦法已經很久很久囉,沒用是我最大的用處,如果我有用,還能活那麼久嗎?」櫟樹普遍被古人視為聖樹,許多祭祀在樹下進行──人們遵循巫師指揮,敲打樂器載歌載舞──不少典籍文獻中,「櫟」和「樂」通用。
櫟社詩人的確非常喜歡音樂。1927、1929年的「中部聯吟會」由櫟社吳子瑜主辦,他刻意選在台中市官民迎城隍遊街之際,讓出席的詩友們趁機觀賞。張麗俊獨鍾媽祖壽誕,總一一品評祭壇、戲台、供品等細節,天天寫日記。林耀亭任職台中區長期間,則發起恭請北港朝天宮、台南大天后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彰化南瑤宮媽祖駐台中40天的活動,商店競奇,遊客眾多,致使火車加開班次。
▉讓詩成為台灣日常 擁有公共性
櫟社詩人還購買留聲機,欣賞戲曲,或像林獻堂熱衷台灣音樂家的大型西洋音樂會。除了靜態休閒,他們也迷運動:桌球、撞球、網球、海泳……台灣第二座高爾夫球場即興建於日治時期的大肚山,林獻堂的「萊園」甚至有迷你高爾夫球場。張麗俊不愛運動,卻獨愛他人運動,他幾乎每年都去公學校「看」運動會,一樣,鉅細靡遺地記下競技項目。
1934年,櫟社舉辦「秋季小集」,就好可愛地以〈秋季運動會〉為題,邀請大家創作七言絕句。出席詩會對櫟社詩人而言,不只是文學切磋,更屬中台灣的日常。於是,從1910年櫟社柬邀全島詩友與會起,至1937年日華戰爭全面廢止漢文欄止,短短廿幾年,台灣竟出現三百多個詩社,詩人身分由士人階級擴展為各行各業,包括備受重視的女詩人及女詩社。
台灣主要詩社在春季召開的「全島詩人大會」遂逐漸成為詩界的最高位階,不是日本的「中央文壇」或中國的「北京考場」,台灣文學回到台灣本位,形塑出詩人的社群想像。詩,擁有了公共性──這也是櫟舍文學餐廳設計餐點與籌備活動的理念之一:櫟,是廢柴、聖物、慶典,櫟是恫嚇的夢,櫟告訴你,它會活得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後,樹下都有音樂的樂、快樂的樂。●
▉台中文學館
地址:台中市西區樂群街38號|電話:04-2224-0875
▉櫟舍文學餐廳近期活動
地址:台中市西區自立街6號|電話:04-3704-6848
【展覽】:
【活動】: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