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是文化產業還是零售業?書店店員「讀」書店
我原本充其量只能算是「有閱讀習慣的人」。剛成為書店店員時,面對書櫃上許多陌生的名字和潮水般湧來的新書,雖然有學習的充實感,但更多的恐怕是社會新鮮人面對新工作的焦慮。在偶有餘裕的時段,將架上的書一本本拿下來,一邊擦拭書櫃,一邊認識作品,隨著時日積累,畢竟能聚集成一定的基礎。
但平台陳列可就難了,這本新書要替換掉哪本舊書?誰要站高一點?誰要跟誰放在一塊兒?都讓人傷透腦筋。書店工作看似有趣,卻沒把握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於是休假日總是一股腦把工作拋在腦後,原本習慣去的書店也不去了,好像只要踏進那樣的空間,巨大的不確定感就迎面而來。
那樣的焦慮自此不曾消失。一段時日後,或許因為終於摸熟了工作流程,或許得到了前輩的肯定,又興起了逛書店的念頭。當我再次踏進以前常光顧的書店,視線卻落在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一開始是好奇察看別人賣的書和自己店裡有什麼不同,又會把什麼樣的書放在一起。不知不覺間,我開始「讀」書店——從陳列、裝潢到店員,觀察一間書店給人什麼樣的感受,甚至推測起店裡都是些什麼樣的客人,又是什麼樣的營運模式。
▉書店不是夢幻場景,是一門生意
還在書店工作的時候,有時會半開玩笑地說「獨立書店是文化產業,但連鎖書店是零售業」。並非認為文化和零售有高下之分,而是在各自的體系中,說話的方式的確有所不同。獨立書店因著店主的性格而吸引粉絲,連鎖書店則以品牌優勢祭出各種行銷花招攬客。
幾十年來,台灣「書店」的定義不斷改寫,從街頭巷尾的傳統書局、出版直營門市、到80年代逐漸成熟的各大連鎖體系,再到近年如雨後春筍般現身的獨立書店,還有日益蓬勃的網路書店。或許乍看像是線性的過程,但台灣書店樣貌的演變一直都充滿了實驗性,從來不曾單單朝同一個方向發展——甚至也不是彼此對立的。
因為書是一種特別的商品:既非生活必需,卻對心靈智識十分重要,有人嫌書貴,但許多書籍內容的價值可能足以改變一個人或整個世界。這種價值上的二元性,也讓書店一直以來相較於被定位為零售業,更容易歸類為帶著理想性的文化業。於是不論書店規模大小,在影視作品或文字報導中,都著重在老闆如何懷抱夢想,一步一腳印地堅持不被現實打倒,卻少有對於營運模式的觀察分析。
然而,無論是連鎖或者獨立書店,都得想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最複雜的零售業
「零售業」指的是從生產者或經銷商手中取得貨品,販售給消費者的業種。書店在本質上不僅是零售業,還很可能是其中最複雜的一種,因為這世界上沒有兩種一模一樣的書,意即商品種類極多。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比較:一般常見25坪左右的便利商店,商品種類大約3000項,但同樣大小的書店,能陳列的品項至少兩至三倍以上(端看老闆的經營方式而定),空間裡或許還有餘裕放置提供讀者休憩的桌椅。
這種少量、多品項(賣很多種書,但每單一品項賣的本數不多)的銷售模式,使得商品管理需要花費非常多心思。書店工作人員每天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處理訂書、進貨、上架、退貨及庫存管理。如果是店主或老闆,還要處理帳款結算等工作。這還不包含日常幫讀者找書、擔任網路小編、執行活動或講座,甚至提供餐飲服務......。悠哉坐著看書喝咖啡的美麗畫面,從來都不是書店工作者的常態。
讓我們再進一步討論:如果真有一間如上述所述的書店,25坪的規模,算大或小呢?
對連鎖體系而言,25坪很可能只是一間店面的零頭,但很多獨立書店的面積則小於這個數字。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資本條件,越大的賣坪不僅表示需要越高額的租金,也意味著在人員和商品上需要更大的投資(無論有形或無形),一般個人開業自然無法負擔。兩種經營方式的差異,並非只顯露在我們逛書店時所感受的氛圍,而是在起點就完全不同。
連鎖店型如同百貨公司,以較便利的位置條件、較大的賣坪和多樣化的商品選擇,提供消費者夠多的造訪動力(只要去一個地方,就能滿足所有需求)。獨立店型則像風格店舖,依賴高度個性化的環境營造、商品組合甚至經營理念,吸引認同訴求的消費者前往。
是不是覺得形容獨立書店的這幾個關鍵詞有些似曾相識?事實上,許多連鎖書店剛興起時,也不約而同標榜過同樣的特質,但零售業要使營收成長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增加店數,在規模擴張時,為了效益平衡和維持行銷語言一致,必須做一定程度的收斂,否則若旗下有100家店各自做了100種書展,不僅成本過高,讀者也早就昏頭轉向了。
相較之下,獨立書店可以完全貫徹店主的主張(也可以說這是獨立精神的基本價值)。或許很多人從未想過,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便是以分眾市場為標的的經營方式。
▉選品力=取捨的藝術
這種規模上的差異,具體反映在兩種書店對於商品操作的取捨。無論統計指出近年台灣總出書量如何減少,一年三萬多種仍不是個小數目。許多愛書人或許都有這種經驗:在數百坪大的書店裡,找不到幾本自己想看的書,卻在十坪的小書店裡買到荷包空空。正如前所述,連鎖書店的優勢之一是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因為客層廣泛,橫跨多種類型及層次的書籍是必要的。例如食譜書,不僅包含新手入門的簡易類型,也有動輒數千元的大部頭著作。店員雖然有一定的自主空間,可以選擇將自己喜歡的書擺放在較好的位置,卻同時必須配合公司當下的行銷活動,或更敏銳地隨暢銷趨勢調整陳列。
這是書店店員的80/20法則:花20%的精力把暢銷書堆在那裡,一個月賣幾百本,而另外80%的精力則放在自己很想做,但可能知音不多的書展主題上。我相信很多負責藝術設計類型的店員,前(2015)年底在賣著色書的時候,心裡都是翻著白眼的,不過因為營收壓力暫時解除,也有更多餘裕可以陳列自己喜歡的畫冊或作品集。或許遇上了慧眼的讀者,帶走一本《仿培根的三習作》,豈不是皆大歡喜。
在連鎖書店對於商品通常是來者不拒,僅在量體和陳列上依照質感和客群調配的情況下,由於品項繁多,以至於有些讀者常覺得眼花撩亂,不知如何下手。一個稱職的連鎖書店店員,必須能讓自己負責的領域呈現出清楚的層次,無論是一般的遊逛讀者、業餘愛好者或專業讀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書。
獨立書店在資本和人力上的限制,反而成為選品特色的關鍵。既然沒有太多空間可以採購,那麼每一本買進來的書,都必定要符合店主認可的某種價值。書店可能因為關懷本土,而搜羅有關台灣人文史地的書種;或者關注美學,而以經營藝術設計書籍為專業。
這些書店不僅會吸引原本就對這些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長期下來更有機會拓展並推廣至原本對其一無所悉的人。這些潛在的消費者可能偶然踏進書店,參與一場精采的講座、與店主或其他讀者閒聊,甚至只是看到一本封面美麗的書,就此開始一段新的閱讀旅程,而這旅程,將帶領他們走向更遠、更好的視野。
在這個被動接收資訊的網路時代,書店是少數能夠不斷提供刺激的空間。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走入某些「小」書店時,曾經如何為時間與知識的厚度所震懾,那都是書店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書」本身並沒有差異性,面對各種競爭,還能讓客人願意一再光顧的最大理由,正是書店所給予的「內容」。這個道理看似感性,其實沒有絕對的理性是做不到的。「少即是多」,越小的書店,越需要精準的選品眼光,讓讀者每次到訪都會對眼前的世界耳目一新。
▉釐清選品脈絡,深耕閱讀
無論是連鎖書店以比例取捨,或是獨立書店的萬中選一,一個「好的書架」,維護都必須耗費極大心力。這不僅是由於書店工作繁瑣,更因為(對很多人而言可能有點意外),書並不是一種恆常存在的商品。無論曾經多麽暢銷、如何經典,只要後續的銷售曲線降低到一定水準,就可能因為評估需求無法滿足最低再刷量,而從書店消失——有時只是短期消失,但也或許就此斷版。
持續長銷的書,會因為版權到期或其他因素而無法再刷;還在市面流通的書,只要一度缺貨沒有補到,就可能從此從店內書櫃上消失。更別說因為空間有限而書海無涯,無論多大間的書店,實在乏人問津的品項,也會在評估之後決定退回給廠商。書店工作者若不夠用功,主動探尋每一本書背後的故事,和出版脈絡裡的源遠流長,這些沒讀過、聽過、看過的書,便真的成了不存在的書,而那些消逝無形的文字結晶,無疑是不可計量的龐大損失。
每個主題都有值得永遠陳列在架上的作品。同一主題除了要有適合各層次讀者的書,也要有不同觀點甚至不同時代的論述,以及延伸的相關著作。不僅平台策展如此,書架上更能展現專業店員的基本功。
就像「自然書寫」少不了《寂靜的春天》、「電影」類少不了遠流「電影館」書系,每本書都是一個「點」,需要連結成線和面,才能提供讀者完整的閱讀面貌。更進一步,則是讓主題彼此之間產生關聯、長出細密豐富的層次,甚至打破既定類型的分野,創造新觀點。要做到這個程度,光依靠當下的經驗是絕對不夠的。一間書店儘管空間再美、咖啡再好,如果書店工作者無法釐清選品的脈絡,便無法深耕閱讀,長久經營。
通路若缺乏多樣性,閱讀市場也會趨於單一,長此以往,讀者接觸的內容將越來越限縮。無論書店規模大小,只要選書精準,必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或許在「書」是否還有存在的不可替代性都受到質疑的今天,這個討論有些不合時宜,但專業的選品力,能夠引領讀者藉由閱讀面對整個世界,這,也是書店之所以存在的價值。●
OB短評》#12 只推薦好書的極品懶人包
我住在日語
台湾生まれ日本語育ち
溫又柔著,黃耀進譯,聯合文學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雙母語是越來越普遍的成長環境,其中涉及到的認同議題和語言角力,都是頗堪玩味的現象,溫又柔的個人經歷,正是一份溫柔而立體的參照。本書在語言的日常中思考認同,坦然迎接世界觀的混雜,大方面對不標準國語的曖昧,認同因此在搖動。
輕盈、年輕的書寫,帶領讀者進入又內又外、「外國人」的多重語言與身份處境。淡淡迷惘中,也有侃侃而談的心事,形成個人體悟與社會現實交織的魅力。【內容簡介】
宅經濟誕生祕話:日本漫畫產業告訴我的事
張資敏著,奇異果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粉絲、創作者與推手們,產業研究真重要!本書以廣博的資料證實,漫畫世界的虛構幻想,根本鑲嵌在戰後日本產業存活搏鬥的歷史場景之中。紮實的寫作,特別有利於創造均衡的文化體質。
是一本可以反攻日本的日本動漫史。【內容簡介】
小小的穩定:波蘭百年經典劇作選
維卡奇(Stanisław Witkiewicz/Witkacy)、魯熱維奇(Tadeusz Różewicz)、瓦恰克(Michał Walczak)著,林蔚昀、潘冠宏譯,開學文化出版,360元
推薦原因:
這本劇作選引介了三位波蘭劇作家,卻調度出一整個我們才剛要認識的世界。三段波蘭的歷史轉折期、三位深沈的時代文學家,精心的選輯,流暢的譯筆,原本不熟悉的東歐國度也因此有了情感連繫。
波蘭並不遠:瓦恰克來台辦過工作坊,《走路的藝術》是魯熱維奇的詩集,至於維卡奇,其劇作即將在台灣以《艾玲》之名上演。如果我們知道讀莎士比亞或《希臘悲劇》是多麼不可替代的養分,我們豈能錯過《小小的穩定:波蘭百年經典劇作選》?【內容簡介】
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
Atlas of Prejudice: Mapping Stereotypes
楊科・茨維可夫(Yanko Tsvetkov)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380元
偏見地圖2:航向海平線
Atlas of Prejudice 2: Chasing Horizons
楊科・茨維可夫(Yanko Tsvetkov)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真實世界的偏見之整理,獨具怪眼的想像與繪圖,鮮活而具體表達出偏見的不可思議。偏見是每個人的真理,但真理們如何彼此溝通呢?茨維可夫找到了揶揄,而且是地圖式的揶揄。國家這種大我本來就是最欠揶揄的:要是人人都懂得自嘲嘲人,天下就太平了。
在偽知識中,總有幾抹真知之影、幾抹反智之影,這是作品特有意思之處;笑壞可以,壞笑不宜;然而若以此代知,則如以酒代水,長醉傷身,小酌怡情。【《偏見地圖1》內容簡介】【《偏見地圖2》內容簡介】
到遠方:「偉大的美國小說家」強納森‧法蘭岑的人文關懷
Farther Away
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著,洪世民譯,新經典文化出版,340元
推薦原因:
像礦石般色澤豐富,具精華之境:一本關於文學養分的反哺與共餐。
法蘭岑的小說好,但未免給人一種太hardcore的感覺。這本拉拉雜雜的散文集,開始讓人看到他的「鬆」,看到他跟自己的和解,那位大家期待的大師終於出現了。【內容簡介】
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
唐墨著,要有光出版,260元
推薦原因:
推理故事的骨架雖然古典,以台灣歷史為材料、以文青筆觸來解謎過程,驚奇與趣味都有增無減。
唐墨的台灣奇案推理是一種史料再生的宣示:關於我們的過去,還有太多太多值得開發的想像空間。推理的台灣way怎麼走?以四個短篇具體解答,也許將通往未知的金礦區。【內容簡介】
軟弱的石頭:等到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德尉著,德尉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這本由電腦閱答卡構成的詩集,本身就是一種抗議:抗議太陽花曇花一現,抗議現行教育耽誤青春,抗議人生百無聊賴,抗議各大通路都沒在賣這本詩集。
書的製作略勝文學表現一籌,其中的創造性與社會互文,仍屬可貴嘗試——視覺性與手感極佳,略有掌上美術館之味。【內容簡介】
知識性| 設計感| 批判性| 思想性| 議題性| 實用性| 文學性| 閱讀樂趣 |獨特性| 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