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書房》「石內卜教授」生前手寫日記出版,展現生活面及犀利觀影見解,及其他藝文短訊

【新書快報】

▇以「石內卜教授」、「布蘭登上校」形象深植人心的已故英國男星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其生前手寫日記《Madly, Deeply: The Alan Rickman Diaries》已於本月出版,將橫跨近30年的26冊圖文日記精選為1冊。讀者可以從中挖掘《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幕後趣聞及演員互動、瑞克曼作為觀眾看戲所產生的各種犀利見解,日記中更深刻展現瑞克曼的各種生活面向,例如他除了是個狂熱的網球迷,也對政治與社會事務同樣懷抱高度熱忱。


英國男星艾倫.瑞克曼(圖片來源:wiki

以下摘譯2則:

(一)2008727
⋯⋯我讀完最後一本《哈利波特》了。石內卜如英雄般赴死,波特告訴他的孩子們石內卜是他見過的人之中最勇敢的其中一位,還把他的兒子取名為「阿不思
賽佛勒斯」。這是場真摯感人的成年儀式。7年前,喬・羅琳向我透露石內卜愛著莉莉,這讓我在懸崖邊緣找到能攀附的突石。

(二)2008115
歐巴馬贏了!
凌晨
3點上床睡覺。奇蹟已經發生了。
早上
8點又回到電視前——看來52%的美國人擁有出色的想像力。

▇曾以《毒木聖經》獲選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小說」的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以現代美國南阿帕拉契山的窮鄉僻壤為舞台,改寫狄更斯的《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塑造出當代從赤貧階級翻身的《惡魔考伯黑》(Demon Copperhead)。本書不僅被列入歐普拉讀書會書單,《紐約時報》書評家更讚譽本書「難以想像竟有當代在世作家能與狄更斯勢均力敵」。

出身阿帕拉契山區的破爛拖車,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小男孩,父親並未留給他任何資產,唯有紅銅色的頭髮(copper head)與一副好皮囊、尖刻的機敏,以及求生的強烈天賦。在一章接著一章的緊湊情節中,主角以無情的口吻翔實訴說他如何從一連串的困境更上一層,曲折人生歷經收養、 非法童工、因廢校而面臨失學、運動員的成功、藥物成癮與災難般的戀愛,為當代所有生在美麗卻備受詛咒之地、看不見逃脫機會的鄉村少年,道出他們的迷失與掙扎。金索沃不僅從《塊肉餘生記》這部維多利亞時代史詩汲取狄更斯的義憤填膺與悲天憫人,也展現了那股相信好故事會帶來轉變力量的信念。


美國小說家芭芭拉.金索沃出版新作《惡魔考伯黑》(左圖來源:芭芭拉.金索沃官網

▇以《生活是頭安靜的獸》獲普立茲小說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再次將目光放到人類心靈的萬般機轉上,她的新書《露西的海濱生活》(Lucy by the Sea)是以「露西.巴頓」為主角的第4本小說。在《喔,威廉!》的故事時間線之後,暢銷作家露西因疫情爆發被迫離開人擠人的曼哈頓,搬到緬因州的海濱小屋避難。當前夫兼不時和她有感情糾葛的好友——威廉,來到海邊小屋和她一起社交隔離,他倆之間複雜的過去也如屋外的海水開始翻攪。

斯特勞特帶著關懷與深情進入筆下角色的內心,細細描繪孤絕所造成的恐懼和掙扎。但她也從封城的日子中,生動地捕捉到寧靜的漫漫長日所帶來的平靜和希望,體現人們共同擁有的深層情感如何團結彼此。


美國作家伊麗莎白.斯特勞特出版新書《露西的海濱生活》(右圖來源:斯特勞特官網

▇以《無聲告白》和《星星之火》驚艷文壇、擅寫家庭衝突與幽微心思的伍綺詩(Celeste Ng),第三本小說《迷途尋蹤》(Our Missing Hearts)於本月面市。伍綺詩雖然打造了一個和現代悚然相似的科幻美國社會,但不吝於在最後給予讀者守護至愛的溫暖和抵抗的希望。

在「保存美式文化」寫入法典、政府有權另行安置異議分子子女的反烏托邦美國,12歲的主角「小鳥」和圖書館員父親低調行事,自從亞裔詩人母親3年前突然消失以來,父子倆安靜地相依為命。這天,小鳥收到一封信,上頭難解的圖畫暗藏玄機,小時候母親唸給他聽的故事似乎是解謎關鍵。到底小鳥能否找到母親,並解開她不告而別的原因?


伍綺詩出版最新小說《迷途尋蹤》(左圖來源:伍綺詩官網

▇曾獲普立茲獎、美國國家書卷獎等榮譽的作家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16年磨一劍,今年以高齡89歲推出新書《失蹤的旅客》(The Passenger)。在1980年的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港口,當打撈潛水員巴比以頭燈照亮失事沉沒的噴射機時,發現9名死亡乘客的安全帶仍牢牢繫著,髮絲漂浮,眼裡毫無生氣。然而,機長的行李、飛機的黑盒子,以及第十名乘客均不見蹤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麥卡錫帶領讀者橫跨美國南方地區,從喧鬧的紐奧良酒吧,到被遺棄在佛羅里達外海的鑽油平台,再潛入巴比的內心,一步步探索他想深埋海底的祕密——父親的陰影、與妹妹的禁忌之戀,以及那顆在廣島融化玻璃和血肉的炸彈⋯⋯

【得獎消息】

▇斯里蘭卡作家謝漢.卡魯納提拉卡(Shehan Karunatilaka),憑藉生涯第二本小說《艾梅達死後七夜》 (The Seven Moons of Maali Almeida,暫譯) 獲頒2022年布克獎。本書結合超自然元素與政治諷刺,大膽書寫80年代斯里蘭卡內戰。布克獎評審稱讚本書的野心及其敘事技巧的風趣大膽,稱其為「穿梭生死兩界的雲霄飛車之旅」。


斯里蘭卡作家卡魯納提拉卡獲頒2022年布克獎。(圖片來源:The Booker Prizes

攝影師艾梅達遭不明凶手謀殺,一清醒就發現自己置身天國簽證所,獲得穿梭陰陽兩界的7天許可。在這寶貴的7天裡,艾梅達費盡全力引導他的至親好友,找到他拍下的關鍵照片。一旦這些照片公諸於世,真相將動搖整個斯里蘭卡。

出生於1975年的卡魯納提拉卡,除了作家身分,也是一位廣告文案,其曲作、劇本及短篇故事散見於《滾石雜誌》、《GQ》、《國家地理雜誌》。他期盼:這本書在未來10年仍不斷印行,斯里蘭卡人民能從他們自己的故事學會警惕,讓《艾梅達死後七夜》 從此歸到奇幻類書架與巨龍、獨角獸為伍,不會被誤放到寫實主義或政治諷刺。

【跨媒體改編】

▇美國國家書卷獎最佳小說《內景唐人街》將改編為10集Hulu電視劇,由歐陽萬成(Jimmy O'Yang)飾演主角威利斯.吳(代表作《矽谷群瞎傳》、《瘋狂亞洲富豪》),能編能導能演的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擔任導演(近期代表作為奧斯卡得獎電影《兔嘲男孩》(Jojo Rabbit)、《雷神索爾》3&4),且由作者游朝凱(Charles Yu)本人擔任節目統籌(showrunner)。

身為移民第二代的台裔作家游朝凱以劇本形式結合諷刺手法,透過正朝向「功夫之王」努力的龍套演員的奮鬥史,搬演亞裔移民在美國社會對他們投射的窄化想像下,如何在「同化」與「展現真我」間的掙扎定義出自我。


【延伸閱讀】書評》內之內與外之外:探訪游朝凱的《內景唐人街》


【產業消息】

▇歐美出版界盛事、全球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於10月23日落幕,書展主辦單位統計今年有18萬人造訪,雖然只有疫情前的6成,但相較於仍有嚴格防疫規定和旅遊限制的去年,今年翻倍成長的訪客數終於讓書展回溫。本屆書展主題國西班牙以「creatividad desbordante」(創意滿溢)為題,強調西班牙多元語言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西班牙自2019年啟動主題國相關出版計畫以來,已有400本著作發行德文譯本。

疫情雖然趨緩,出版人仍要面對許多挑戰,除了原物料和能源價格節節攀升、供應鏈問題,伊朗女權抗議活動、戰火下的烏克蘭人民等政治議題都是本屆展會焦點。在視訊連線演說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出版對抗爭力量的重要性:「少了知識,人們就容易被政治操弄。繼續寫(戰爭)、繼續讀。盡你們所能讓歐洲人知道,有多少人為了爭取每個人生來享有的權利和基本尊重失去性命。」

每年書展期間公布的「德國書商和平獎」,今年頒給烏克蘭作家兼作詞人札丹(Serhiy Zhadan),表揚其藝術成就和堅定的人道主義。自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以來,札丹和他的樂團到處巡迴演出,為在防空洞避難或流亡海外的烏克蘭人帶來勇氣和希望。他說:「文化活動⋯⋯文學、戲劇和音樂的發生很重要,因為這些活動能創造與正常生活的連結。」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身體有書》4種結合閱讀的身體練習 :動起來讀《螺旋舞》《抱抱》《山茶花文具店》《東萊博議》

企畫|雲門舞集舞蹈教室
文字編撰|陳苓云
平面攝影|蔡傑曦

➤思緒卡住,往往是因為身體僵硬了:讀《螺旋舞》

「打開身體的結,就能鬆開腦袋的結。」

前雲門舞者周章佞,現任雲門教室教學研發老師,將近30年的身體工作經驗,她深知:思緒卡住,往往是因為身體僵硬了。

「邊動邊思考,讓全身感官與大腦的溝通活絡起來,解決問題的效率,比坐著思考更好。」

怎麼動?最簡單的方式,將意識放在脊椎,從身體的中心出發,畫出「無限∞」的形狀,你現在就能試試。「腦袋是身體的一部分,思考是全身感官接收資訊、輸入匯流的結果。用不同的方式動身體,能打開不同的思考角度,看見更多選項。」

➤擁抱的動作,能提升對恐懼的抵抗力:讀《抱抱》

「抱一下!勇敢做出選擇的自己。」

雲門教室小桃老師說,擁抱可以增加勇氣變得開心,是最直接傳遞溫暖與愛的方式,也是每一堂生活律動課程會做的事。心理學上以「子宮效應」來形容「擁抱的力量」,被暖暖的體溫包覆著、保護著,是生命安定、穩定成長的力量。醫學研究也發現,擁抱帶來的觸覺接觸,能增加「帶來愉悅、安定感的血清素」,以及「增強自我肯定的腦內啡」,進而強化免疫力。

打開身體,擁抱自己,或身邊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便能接住自己、撐住彼此,讓生命的選擇不受恐懼驅使,活出自己的答案。

改變使用身體的方式,讓心保持年輕:讀《山茶花文具店》

「還記得剛學會走、學會站的喜悅嗎?」

小說中,主角第一次學寫字的情景,讓雲門教室文菁老師想起每一堂「生活律動」課程,都是對身體重心、力量控制的重新探索。「想像身體是一支筆,在空間中畫一個圈。」看似簡單的指令,卻是全新動身體的方式。於是剛開始,身體的線條歪七扭八,畫出的軌跡一點都不穩定;越是想畫出完美的圓,越是呼吸紊亂,動作畏首畏尾。

「唯有先放下對完美結果的執著,才能全然投入用身體創造的過程,漸漸掌握收放力量的協調感知。」

➤記得,你想找的答案,都在自己身上:讀《東萊博議》

「你想找的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外形不動,專注自身的撐展與穴位呼應,在深沉呼吸中,感受這不動之動。練功結束前的站樁,是雲門教室桃子老師與自身宇宙對話的幸福時刻。

「一樁不動,內裡感受卻氣象萬千。正如近日讀南宋理學家哲理散文集的醍醐灌頂:一切福德,俱足在我。是我們迷於外務,不能拾得,庸碌汲營,忘卻自身寶藏。」

只有在靜態中感受、完備自己,才能把外在動態的招式做好。再忙,也要每天和自己的身體說說話,確認前進的方向,是否心之所向。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現場》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小記 II:文學多元,承載世界

隨著氣溫倏忽寒冷,青年創作補助媒合會很快來到第二場。攤開8份獲補助的創作文本,有人以詩情袒露自我,有人以小說展現思辨,甚至以散文回擊生活——文類多變、題材多元,本場的8位創作者們,展現出新世代獨特的個性與態度。主持人李金蓮自述擱筆30年後再重拾創作之筆,以此勉勵在場創作者「寫作的決心更重要」。


主持人李金蓮

在溫暖的開場之後,首位上場的廖顯耿,帶來輕小說創作《暴言女教師小愛》。這位言行粗暴的美少女教師,經過地獄一回,獲得轉生的二次機會,收斂言行而成良師⋯⋯角色個性鮮明的校園喜劇,引起華興娛樂影視企畫的舉手提問:未來是否有續作的撰寫計畫?創作者對於本作的IP改編又有什麼樣的延伸想法?廖顯耿直率表示:「校園題材有廣大受眾,續作與改編不排斥在內容上調整,但仍希望保留小愛的角色魅力。」

「今天開始,我是你爸爸。」第二位創作者林佳霖,帶來《把空白填上記憶》,從自身家族故事為發想,以第二人稱的視角,寫下戒嚴時期的少女與軍人相遇的故事()。 讀過節錄篇章後,主持人李金蓮提醒,創作為長久之事,豐富自身的生活歷練,方有足夠的創作能量持續書寫。


廖顯耿(左)、林佳霖

同為細膩的日常寫作,邱怡青帶來長篇小說《蜂鳥的火種》,以「亞斯伯格」與「思覺失調」為主題,不煽情、不聳動,加重著墨與患者的相處細節。邱怡青說:「我不能夠美化、誇大或醜化。還原真實,是我下筆時最謹慎處理的部分。」

本身為「昨日網路書店」店長的林佑霖,交出詩集《浪漫主義狗崽》,分作四輯,既寫面對家國社會的觀察,又可見個人情感的自剖,同時亦見對文學本質的多重扣問。林佑霖更是現場朗讀一首〈周林:一封交不出去的信〉,詩中遺憾而真摯的情感,感動現場讀者。另一位創作者林益彰,自言以詩交朋友,以全臺商號詩為主題,帶來詩集《南國夢獸》,並附親筆細繪的繪圖,重新詮釋地景詩的內涵。


左起邱怡青、林佑霖、林益彰

本次獲補助的作品,除華語之外,亦有臺語書寫的創作。陳柏宇的短篇小說《失咒》,呈現火星文、漢羅與台羅等幾種台灣現階段的台語書寫;此外,本次亦有臺語繪本《閬縫》,與繪師鄭羽琪合作,關注快被現代社會遺忘的長者們。陳柏宇說:「現今台語文書寫常面臨排斥閱讀的狀況,搭配繪本與有聲書的形式,較能打破這樣的困境。

近年來,職人與特殊題材頗受讀者的青睞,楊若榆以親身經驗出發,撰寫的長篇競技啦啦隊運動小說《空氣停止的啦啦隊員》,以練成絕技「空拋」為目標,滯空後重回懷抱的降落練習。李金蓮打趣表示:「寫作者需要第二專長,前有做工的人、洗車人家,現在歡迎啦啦隊的登場!」並也提出觀察:「對話與情節的比例較低,是否為刻意的設計?」楊若榆回應:「現在的版本的確較為文藝,且更著重在一路上所認識的女性角色的刻畫與建立。」

唯一的散文創作,則由陳泓名《雨水下水道裡抬頭時的面孔》,身為前水利局公務員,他以自身經驗分享任職時的趣事與鳥事,他自言是以觀察職人的謙虛之心,書寫「上班日常中的非日常」,公文用字、蓋章,到調解圍牆中樹木的所屬權,公部門的奇怪生態,從見怪到不怪,陳泓名笑說:「原本書名要取做『我怎麼還沒死在下水道裡』!」


左起陳柏宇、楊若榆、陳泓名

相較前一場「類型文學場」,第二場媒合會的創作者儘管在表達呈現上略顯青澀,卻能彰顯青年創作者的衝勁與獨特風格。會後,包括蓋亞文化、台灣東方、聯經、九歌、耶魯、遠景、華興、三民書局與浪潮文化等多家出版社、寫作平台與影視業者,紛紛與創作者交換名片,接洽後續的出版事宜。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10-28 19: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