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短評》#147讓孩子的想像力來場冒險旅程!
●胡蘿蔔妖怪
ニンジンジン
Q-rais著,彭懿譯,上誼文化,35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創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面對一路緊追在後的「兔視耽耽」,橘橘胖胖的胡蘿蔔妖怪面不改色,接連使出扭啊扭、拉啊拉、飛啊飛的百變絕技,驚險時刻完美脫身,每一回合的鬥智過招都讓人敲碗期待,連跟在一旁的小蘿蔔頭也很有戲呢!這樣一本認真時比誰都認真、搞笑時比誰都搞笑的繪本,真把讀者的心拴得牢牢的,嘴角眉眼隨著笑點起伏,放飛的想像力也隨著劇情膨脹再膨脹,一路衝上富士山頭,大讚好看又好笑通體舒暢!【內容簡介➤】

●有一個石頭不想睡
葉曼玲著,林侑青譯,遠流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4-6歲)、小學低年級(7-8歲)
一顆礁石倏地睜開眼,像新生兒般擺動著新奇手腳,朝那似曾相識的召喚前進,鼓鼓的心跳呼吸隨著山海震盪又退去,又一次投入千萬年的長睡裡。作者把這顆擬人的石頭畫得「活」極了,炯炯眉眼轉啊轉,舉手投足間帶著無畏的、初萌的直覺,恰似孩子摸索世界的模樣,亦有盤古開天的震懾霸氣。一股濃厚的生命氣息與神祕的前世記憶纏繞圖像裡,每頁都令人著迷。【內容簡介➤】

●午夜餐車
Night Lunch
范揚夏(Eric Fan)著,迪娜.塞弗林(Dena Seiferling)繪,柯倩華譯,字畝文化,38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神祕餐車停駐在午夜街道,爐火徹夜不滅,烹煮出一道道奇幻可口的餐點。本該沉睡的味蕾被喚醒了,不眠的動物們也都聚集過來了,猜一猜誰將是今晚的幸運座上賓,能夠享用貓頭鷹大廚的特別招待?在黑與白、光與暗的交界,一場香氣四溢的故事正安靜且炙熱上演,味道不盡然是甜美,更摻雜了些許詭異與迷幻,調劑出更如夢如幻、豐富多元的滋味。【內容簡介➤】

●放暑假
なつやすみ
麻生知子著,林宜柔譯,遠流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電扇嗡嗡吹,桌上的西瓜正甜,貓咪賴在身邊一起睡,圖畫裡的所有物件都宣告著夏天。久違的姑姑一家人回來了,表弟妹長大了,照樣把家裡當作遊樂場追啊跑啊,一起去游泳池玩啊鬧啊。穿浴衣撈金魚看花火,暑假就應該是這個味兒。作者用或俯或仰、或傾斜或深廣的變化角度,把場景一路從居家帶到戶外,沿途盡是平淡日常風景,心情節奏卻一路高昂淋漓,每一頁都讓人視覺驚艷。【內容簡介➤】

●動物生態解剖書
揭祕世界各地野生動物的奇妙習性與生活
Wildlife Anatomy: The Curious Lives & Features of Wild Animals around the World
茱莉亞.羅思曼(Julia Rothman)著,王翎譯,遠足文化,480元
推薦原因: 知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國中(9-15歲)
作者茱莉亞.羅思曼不只很會研究動物、聊動物,用溫暖親近的文字呈現知識,也很會觀察動物、畫動物。簡單幾筆活靈活現,風格生動獨具,讀她的作品於是成為一種享受。此書如一扇任意門,可隨心隨篇進入不同生態系。從落葉林到海洋、從掠食者到獵物、從羽毛到蹄足、從社交網絡到築巢造窩,用超乎意料的多元角度細數動物亮點,豐富帶勁的圖文保證令人大開眼界。【內容簡介➤】

●點亮螢火蟲之光
ホタルの光をつなぐもの
福岡伸一著,五十嵐大介繪,蘇懿禎譯,親子天下,320元
推薦原因: 知 文 圖
適讀年齡:小學低、中年級(7-10歲)
五十嵐大介畫出這則城市生態故事的深長詩意,那一閃一動光影躍動於書頁,彷彿真的螢火蟲飛舞一般。跟著書中女孩併走在京都街道上,探尋記憶中螢火蟲的生命軌跡,即使歲月拉長了、地景改變了,渺小生命仍然在陽光土壤植物的照拂湧動下,拍打翅膀發著光,是水泥城市中令人欣喜的小燭光。理性知識下有著一顆感性的心,放軟身段學習尊重與包容,是這本書教導我們人類的珍貴一課。【內容簡介➤】

●如果這是100隻動物的世界
If the World Were 100 Animals
米蘭達.史密斯(Miranda Smith)著,艾倫.庫希利(Aaron Cushley)繪,郭恩惠譯,台灣東方,300元
推薦原因: 知 趣 圖
適讀年齡:小學中、高年級(9-12歲)
如果世界上只有100隻動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各佔幾隻?如果世界上只有100隻寵物,是養狗的人或養貓的人多呢?答案極可能顛覆你的預想!這本書把落落長的數據簡化成「百分比」,數字瞬間變得一目瞭然,好記又好懂,非常適合孩子理解閱讀。再加上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的滿滿動物繪圖,把地球的豐富多樣性全攬進來了,簡直是視覺與知識的震撼大飽足。【內容簡介➤】

●頑固的鱷魚奶奶
アリゲイタばあさんは がんこもの
文、圖:松山圓香,陳采瑛譯,遠流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 圖
適讀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4-8歲)
別被封面上的鱷魚奶奶嚇跑了,雖然她看起來眼神兇兇的、表情冷冷的,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但只要繼續把故事看下去,就會發現她其實面冷心熱,用獨特的方式回報善意,很有自己的風格呢!典雅且一絲不苟的構圖線條發揮得剛剛好,完美襯托出角色的強烈性格。層次分明的敘事節奏則讓情感持續加溫,迎向溫暖卻不落俗套的結局。【內容簡介➤】

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圖像表現.創意
編劇書簡S2EP5〉巨大的集體創傷:婁燁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及其他
玻璃帷幕摩天大樓高聳入雲,象徵文明富裕的高樓天際線,籠罩著雲霧。在新穎開發區的背後,是一處凌亂骯髒的村郭,公廁、水果攤、雜貨店破舊,底層人民卑微居住在此。突然,村子裡的年輕人從球場、坡地、巷弄⋯⋯從四面八方挾著棍棒聚攏,往工地奔跑。村子拆遷現場,怪手挺進,電線桿倒塌,人民群起以肉身捍衛,村民與資方、警察爆發肢體衝突。
天色漸黑,黑頭車駛進抗議區,下車的,是開發區主任唐奕杰。他自稱「老唐」,以道地的廣東方言安撫民眾:「我是這裡的人,我在這裡長大,我跟你們一樣有感情⋯⋯」,顯示他與人民站在一塊,「拆遷改造,不是為了拆散,而是要還給大家一個完整的家。」抗議民眾不領情,撬壞建商霓虹招牌,「紫金置業」四字燈箱,墜地粉碎。
演說完畢,唐奕杰率祕書進入老舊大樓安撫釘子戶,爬上天台視察。下一秒,唐奕杰墜樓,倒在工地的斷垣殘壁裡,兩條鋼筋穿身而過。
這是中國導演婁燁2018年的電影作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開場。這也是婁燁上一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並親自出席金馬獎頒獎典禮的作品。今年金馬獎,婁燁終於以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獲最佳導演,同時獲得最佳劇情片。然而,我更想回顧被輕估的、少人看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紙醉金迷,高速發展下失控的慾望
土地開發、資本家、底層人民,以及居中協調斡旋的官員,各方人馬到位,並以命案揭開序幕,看似是一部政商權謀懸疑片。然而,婁燁不直接聚焦於此,不直接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種種畸形亂象進行批判,而是轉向主要人物們的個人生命史。以跨越西元2000年前後10年為經緯,以急速開發的南方城鎮作為背景,於此斷代裡漂浮、成長、致富、變形的主角們,受到錢、權、色交織而成的慾望支配,終究走進暴力與瘋癲的深淵。
唐奕杰、唐妻林慧、紫金置業總裁姜紫成,三人在1989年便是玩在一塊的年輕人。唐本是小城少年,跟隨公職父親在官場長大,改革開放以後仕途亨通,1990年與異性緣極佳的校花林慧結婚。林慧白手起家經營服飾店,兩人生下女兒小諾,至此都還像是經濟起飛年代奮發上進的年輕夫婦。
姜紫成搖身一變,成為地產大亨,帶著台灣女「企業家」連阿雲四處圈地開發,祭出安居樂業的圖景,為打造美好城市盡心盡力。紫金置業成為企業菁英,招待各界市委領導吃香喝辣,從剪綵動土到各種紫醉金迷舞會、酒池肉林派對,既蓋大樓也做公益,前進災區不遺餘力。唐奕杰從小官升到大官,從小房子搬進大別墅;林慧則從小服飾店老闆娘,搖身變成餐飲集團總經理;小諾則是典型「官二代」,在揮霍不盡的豪奢名牌、名校、名流之間成長。
但正如片頭的深雲重霧,背後看不見的是,姜紫成利用唐奕杰的政治關係,買官賄絡;利用阿雲的美色身段,居中打點;而林慧是他的地下情人,小諾其實是姜紫成的親生骨肉。親情、愛情、性慾、權力、金錢絞在一塊,真相在物欲橫流、人心沉淪中越發模糊難辨。
婁燁是企圖在「官商勾結」的命題之上,加進「愛恨情仇」的狗血嗎?不,我倒認為婁燁是將這組於時代中浮沉的人物,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激烈誇張、違反常倫的劇情,作爲引信,去引爆快速膨脹急遽發展的財富中國背後,巨大的畸形群像。
➤撥開權錢愛慾的迷霧,正面對決
正如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的《大地上的受苦者》所論述:「昨天他們是殖民主義的寵兒,今天又搖身一變成為國族權威的驕子。他們組織了某些掠奪國家資源的活動,冷酷無情地通過手段或合法的竊取爬上高位;濫用國家當前的貧困,大搞進出口、開股份公司、炒作股票、享受特權。」
依照法農的觀點來看,全面改革開放後、浸染在資本主義的中國,猶如在1949年建國之後,又另建了一個新興國度。而暗地合作的官方代表唐奕杰與資產階級姜紫成,就像是法農所言「機靈、狡猾、奸詐的知識分子」,奪取最強大的資源與財富。然而,婁燁並未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主角裡,設定一個「受苦民眾」,即被徵收土地、被迫拆遷的居民,那麼,作為「邪惡官商」反面的,是誰呢?是所有意圖窺視、探究、揭發真相的人。
以下文字涉及劇情轉折與結局,閱讀前請自行斟酌。
首先是台灣女子連阿雲。阿雲本是西門町歡場女子,結識姜紫成之後,陪著他打下江山,因發現姜與林慧、小諾的關係,心生嫉妒,取走公司行賄洗錢機密硬碟,威脅姜要爆開一切。姜要林慧去阻撓,阿雲在林慧車上失控搶奪方向盤,揚言「要死大家一起死」,車子在大雨中失速驚險蛇行,伴隨兩名女子驚聲尖叫。
我認為此場戲比起全片其他打鬥場面都要來得「暴力」,這份暴力,正是阿雲作為被掠奪、被利用者,意圖贖回人性的背水一戰,然而,她失敗了,成為一具無名焦屍。
另一位則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男主角,從一開始負責追查命案的年輕警官楊家棟。從調查一開始,他就淌入這灘渾水,先被林慧仙人跳捲入艷照門,又被設計扯進唐奕杰祕書的命案,無容身之處的楊家棟只能逃到香港,投靠私家偵探老A,鍥而不捨繼續追查。他的父親亦是一名有理想操守的警員,幾年前在調查無名女屍案(即連阿雲)時發生車禍,導致不能言語,終生癱瘓。因此,發現唐奕杰複雜的人際網絡,連阿雲也在其中時,楊更加想要追查到底。
電影的結局是正向的——楊家棟與姜紫成正面對決,揭發一切,警方介入調查,紫金集團被查扣,宣告破產。
➤虛實交織,以影像留存迷惘與思緒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取材自中國廣州冼村的真實案件。冼村作為珠江新城開發案的最後一塊地,在2013年爆出官商勾結、從中漁利,從副市長到村委多人以收賄、貪污定罪,拆遷也因此延宕。《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回到原地取景,婁燁在真實與虛構之間,似乎意圖還原現場現實,也鑲進隱喻。
同樣地,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以一個虛構的劇組遭瘟疫封鎖,重述還原了2020年春節的武漢封城。婁燁並不直接揭發或批判政府的野蠻與暴力,而是重現了被消失的資訊與影像。在觀影後,也許每個劫後餘生之人,都會回想起自己在那段時期經歷過的口罩荒、一夜之間的封鎖禁制、隔離時的線上視窗、思念家人的愁緒、確診時的痛不欲生、身邊人的猝死⋯⋯進而思考,巨大的集體創傷在恢復正常生活後,去了哪裡?該放在哪裡?
婁燁在《頤和園》裡以一場刻骨銘心的校園愛情來影射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他曾在訪談中說到:「八九年是學生和政府談的一次戀愛,而這次戀愛談得特別轟轟烈烈、特別要命、特別頭疼。談完之後的10年根本沒辦法正常來談另一個戀愛,因為太難受了,誰都擺脫不了。」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主角們(唐、姜、林)的世代,亦是經歷天安門事件的世代,故事開始的1989年,三位年輕人不知北方大事,在南方安逸小城跳舞戀愛,而後捲進改革開放的大時代。片尾,婁燁重現這一幕,背景歌曲似隱隱宣告著婁燁為這進行中的歷史下的註腳,那是——台灣歌手王傑1987年的金曲〈一場遊戲一場夢〉——改革開放、資本主義帶來的金錢遊戲、中國夢,不是戀愛,只是幻夢。●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