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猷科普獎》第12屆科普著作獎,獲獎好書推薦語
【中文創作類】金籤獎
● 化石密語
戎嘉余著,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080元
化石裡藏著地球上逝去的遠古生命留給我們的「密語」,它們書寫著地球曾經的模樣。由中國科學院戎嘉余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20餘位古生物學家,探尋化石印跡,解碼化石密語,生動地講述了38億年撲朔迷離的生命演化傳奇,以及中國古生物學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果,和背後鮮為人知的科學發現故事。
古生物學家們基於化石證據,通過300多幅精彩圖片和近百個高清科普短片,帶你開啟穿越地質時空的發現之旅,領略古生物學的神奇魅力,感受孜孜以求的科學家精神,見證中國古生物學的百年發展。
【中文創作類】銀籤獎
●人文地球:人類認識地球的歷史
張九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534元
地球除了藍色星球的自然容貌,還有另外一副由人類根據自身的觀察與思考,用文字描述、圖像繪製、科學歸納、資料統計出來的「地球容顏」。
她森羅萬象、豐富多姿;她變化萬千、日新月異。與「自然地球」相對,本書創造性地稱其為 「人文地球」。 本書帶領我們踏上人類認識地球的漫漫旅程。
這段激動人心的旅程始於古文明繁盛時代、自然哲學發展之際,終於全球化時代、「人類世」概念普遍的當下。 本書細膩地講述了人類在認識地球過程中的科學故事和文明史故事,引領我們用動態的眼光觀察世界。
【中文創作類】銀籤獎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孫有蓉主筆、邱獻儀協力、哲學新媒體策畫,麥田出版,350元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有哲學題目,這是西方教育強調深層思考價值的具體呈現。目前,臺灣的中學課綱也已經融入一部分的哲學教育內涵,但是哲學究竟是什麼、跟科學之間有什麼關係?仍然是大部分人沒有辦法說清楚的。
這本《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是由一群本土培養的哲學人組成的新創團隊──「哲學新媒體」共同策劃並執筆撰寫的書籍,呈現出一部相當精彩的,自然科學發展下的哲學脈絡史。
書中邀請讀者共同思考何謂「自然科學」,並回顧歷史上的哲學大家觀點,有很多引人深思之處。例如,眾所周知笛卡兒提出的「我思故我在」,關鍵在於顛覆了亞里斯多德逾千年之久的科學模型,因此名留青史。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康德提出的「我思則物在」,翻轉了主觀與客觀的軸線,這在科學哲學史上的重要程度,可說相當於哥白尼提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突破性。
另一例是書中最後以波柏的哲學觀點做結,說明有可能被推翻的才是科學。這實在是值得讓重視科學教育的華人社會,更多人深刻理解的概念,因此誠摯推薦。(評審代表:朱士維/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延伸閱讀】書評》你說的科學,是什麼?評《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追火山:臺灣火山群連結起的地球與宇宙紀事
宋聖榮著,野人文化,750元
《追火山》的副標題簡潔地標明了本書的內容主軸——「臺灣火山群連結起的地球與宇宙紀事」。作者把火山歷史當作史詩書寫,眼界非常大,範疇比肉眼所見的火山「更老、更深、更遠!從外太空到內地核」。「立足臺灣,放眼世界,胸懷宇宙」是本書的格局特色。
由王梵主編帶領的編輯團隊,從美編設計、重新製圖、裝幀到文字增補,精雕細琢,打造了一本讓人眼睛一亮的的科普書,注定要成為臺灣科普書出版的新標準與里程碑。(評審代表:魏國彥/臺灣地質科學學者、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
何美鄉著,商周出版,500元
這是一本非常好看,又和每個人切身相關的書。作者是對傳染病學有專精的公共衛生學者,從2003年的SARS到2019年新冠病毒全球大爆發,作者除了親身參與臺灣防疫政策的討論,並認真追蹤全世界醫學界對新冠病毒從基礎到臨床研究的發現。
作者以生動流暢的文筆,把這場世纪大瘟疫的前因後果,像說故事般地為讀者完整介绍。尤其是本書的第四部:新防疫未來式,提供了有實證基礎的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值得每一個人都把它作為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引。(評審代表: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
游旨价著,春山出版,750元
萬千植物遍佈全球各地,壯觀但不稀奇。而看到相同的植物,竟能在相隔萬里的不同之處繁衍茁壯,卻是個令人深思的生命現象。
游旨价博士這本《橫斷台灣》,從本地無比熟悉的高山杜鵑說起,這個我們認為「很台灣」的美麗植物,竟然會在青藏高原上也普遍存在!此書對於植物隨著氣候變遷的跨國遷徙,以及從19世紀開始,植物學者在世界各地抽絲剝繭的調查和發現,都有深入的闡述。既有空間的廣度,也有時間的深度,佈局寬廣,氣象恢弘。讀來有知識、有趣味,更有著對生命自尋出路的描繪和敬意。(評審代表:孫維新/科學人雜誌總編輯、臺灣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醫生,你在想什麼?
王興著,上海譯文出版社,336元
人人都會生病,但並非人人都會看病。很多人在第一次去醫院時會迷路,不知道身體的問題屬於哪個科室的專業範疇,不知道內科、外科的分別,聽不懂醫生的診斷,因為過度擔心多掛很多醫院的號、做多次不必要的檢查,迷失在網上各種或真或假的醫學診療建議中。
《醫生,你在想什麼》則是一位專業的醫生,從老百姓生病後的尋醫、問診、治療各個環節中,可能碰到的相關問題出發,為生病的普通人提供一堂「每個人的疾病課」,讓看病變得簡單。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芯片簡史
汪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899元
這是一部跨越專業人士與大眾藩籬的科技創新史,是一群叛逆者突破傳統、不斷創新的故事。晶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晶片研究專家、科普作家汪波憑藉20多年科研和教學經歷撰寫,全方位、多角度介紹了晶片是如何誕生並改變世界的。
全書從支撐晶片產業發展的量子力學講起,完整、系統地呈現了60多年來晶片壯闊恢宏的發展歷史,透過「晶片簡史」這四個字,深入瞭解那些散落在歷史深處的晶片發明者的個人世界,體驗他們在發明中所經歷的種種困苦與喜悅,看他們如何突破科學研究中的困難與現實世界的阻礙,做出一項項改變甚至顛覆世界面貌的發明和創新。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美麗的化學元素
吳爾平著,人民郵電出版社,539元
人們都曾好奇過世間萬物是由什麼構成的?歷史上的科學家們在付出了幾百年的努力之後,終於將構成萬物的基本單位——一個個化學元素從自然界中尋找出來,並排列規整,得到了現在家喻戶曉的元素週期表。
當我們接觸元素週期表的時候,看到的往往是枯燥的文字和資料,因此許多人也夢想著一睹這些「世界基石」的真容。本書以元素單晶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在自然界和實驗室中,可以晶體狀態存在的80餘種化學元素。
本書作者從2011年開始收集化學元素樣本,在書中一一展現收藏的幾百件精緻的化學元素樣品,從一碰到水就會發生劇烈反應的銫;到性質穩定、色澤耀眼、被用於製作珠寶首飾的金;乃至會強烈腐蝕所觸及的一切物質的氟。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我們頭頂的星空
余恆著,重慶大學出版社,1368元
這是一本每個人都能讀懂的天文學入門之書,頭頂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我們瞭解神祕宇宙的視窗。天文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副教授余恒以全天88星座為起點,介紹了天文學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勾勒出宇宙的神祕與浪漫。
書中穿插介紹了中國古代星官系統、人類探索星空的歷程及星座的東西方神話傳說,並引入當下天文學領域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國原創天文學科普著作。
作者以平實簡潔的語言娓娓道來,將複雜高深的天文學知識,寫成一本人人都讀得懂的科普讀物。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邁入天文學的奇妙世界,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欣賞並看懂我們頭頂的美麗星空。
【中文創作類】佳作獎
●自然之聲:萬物生、陸上水中、蟲語
唐志遠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488元(單本)
一草一木,一蟲一蝶,萬物有靈且美,每個微小的生命都在自己的領域演繹著一場驚心動魄的傳奇。自然攝影職業生涯的20年,成就了唐志遠老師中國頂級自然攝影師的功勳,也成就了他彙集20年心血的這套書 ——《自然之聲》。
這套書一共分為《蟲語》、《萬物生》和《陸上水中》3本,20年的專業、執著、熱愛,穿越叢林,跋山涉水,以地球萬物為模特兒,拍攝出獨一無二的寫真,更用高級幽默感講述了驚心動魄的拍攝故事。
【翻譯類】金籤獎
●歷史怎麼改變的,化學知道
ケミストリー世界史 その時、化学が時代を変えた!
大宮理著,李貞慧譯,大是文化,540元
日本作者大宮理撰述《歷史怎麼改變的,化學知道》這本書的方式,可說是用文明史來介紹化學,抑或是用化學介紹文明史。作者在寫作上運用了兩條軸線:一條是化學的發展史,另一條是人類歷史中文明遞衍與物質的使用相關的部分。這當然是因為物質的使用,關乎物質之性質,也就是化學學科探究的核心問題。
基於這樣的撰書動機,作者的視野也是大開大闔。在起首的第一章,不只是文明的一萬年而已,還是原子發生的起點——138億年前的宇宙。此外,在書跋,將本書獻給史前留下洞窟壁畫的藝術家、被逼上戰場的古埃及農民、星辰下沙漠中踽踽而行的商旅、經年航海而罹患壞血病的水手、突襲機槍座以爭取自由的人們。
所以,化學知識與人類歷史決不只是因寫作手法而相遇,而是作者從其世界觀背後的價值,與人生觀交織出對科學與生命意義的省思。這是近半世紀,跨學科思維成為學術界知識發展的主流後的思考特徵。就科普寫作而言,這本書掌握了歷史中的文明脈動,絕不是說說故事,給點兒化學知識而已。(評審代表:陳竹亭/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翻譯類】銀籤獎
●五感之外的世界:認識動物神奇的感知系統,探見人類感官無法觸及的大自然
An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
艾德.楊(Ed Yong)著,孟令函譯、曾文宣審訂,臉譜出版,650元
這本書是作者艾德・楊繼《擁我群相》之後又一科普著作,承襲一貫流暢的文字,作者以13個章節描述我們對世界認知的科學。從嗅覺、視覺、觸覺、聽覺、磁性等各方面的研究,了解各項感官與我們生活緊密的連結。
作者在每一章節都以研究案例說明科學家對各種感官認知的理解,例如:動物對顏色的感知,是由錐狀細胞中不同視蛋白吸收不同光譜的成像,通常辨色力有差異的個體,是因為這些視蛋白的缺失或是變異,造成了吸收光譜的差異。不同的生物在視蛋白的組成也有不同,所以有些動物能看到紫外光,是因為他們的視蛋白能偵測到該區段的波長,所以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視覺交流,在紫外光下也相當熱烈。在作者的筆觸下,世界的色彩似乎是沾染了每一個段落。
許多人都曾有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失去味覺的經驗,在閱讀中,作者不斷地喚起讀者的自身經驗,讓人對各種感官有了全新的認識。(評審代表:丁照棣/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延伸閱讀】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五感之外的世界
【翻譯類】銀籤獎
●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傳播:為新觀眾“設計”自然
Victorian Popularizers of Science: Designing Nature for New Audiences
伯納德.萊特曼 (Bernard Lightman)著,姜虹譯,中國工人出版社,768元
這是加拿大約克大學科學史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伯納德.萊特曼又一力作。走進維多利亞時代作家、出版商和讀者的世界,領略當時迷人的博物學與視覺文化,探索女性在科學寫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女作家走上科普寫作之路的原因。
這是一項涵蓋科學、宗教、性別、文學、出版和視覺文化等眾多學術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對科學知識的市場、宗教與科學的張力,科學職業化與文化權威的角逐,科學中的女性角色和性別意識,以及進化論的傳播和爭議等議題提出了全新見解。
【翻譯類】佳作獎
●解密黑洞與人類未來
Licht im Dunkeln Schwarze Löcher, das Universum und wir
海諾.法爾克( Heino Falcke)、約格.羅默(Jörg Römer ) 著,姚若潔譯,遠見天下文化,500元
黑洞既不反光又具有極大的重力,粒子與電磁輻射都不能逃脫黑洞的魔掌,憑藉巨大的質量,以極端的方式扭曲周遭的太空,即使流動的時間也會被黑洞嚇阻,光線也難以逃逸。這是近幾年天文物理及宇宙學領域熱議的話題,更是媒體爭相報導的科學新聞焦點。
2019年4月10日,全球人類首次目睹巨大黑洞的影像,科學家第一次拍攝到黑洞的照片,這是跨國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得到的結果,臺灣中研院的研究團隊也參與了上述跨國觀測。
仰望浩瀚無垠的星空,如同閱讀宇宙的奧祕,渴望更多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成果為我們解惑。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科學家持續改變我們的宇宙觀。凝視夜空,等待揭開黑洞的神祕面紗時,何不翻開這本《解密黑洞與人類未來》,與天文學和宇宙學對話,享受閱讀的樂趣。(評審代表:簡麗賢/臺北市立北一女中物理科教師)
【翻譯類】佳作獎
●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八堂四十億年的極簡地理課
A Brief History of Earth: Four Billion Years in Eight Chapters
安德魯.諾爾(Andrew H. Knoll)著,蔡承志譯,麥田出版,380元
沉積岩層隨處可見,那節理分明的層次,不同顏色、不同厚度、不同組成,經常還埋藏了生物的遺跡,上下扭曲、堆疊。地球透過這些曠古的記錄,想告訴我們什麼?它漫長一生中的某個片段?摸索出諸多片段,我們能拼湊出多少地球的歷史故事?這些故事不但精彩,不也正是我們需要正視、和我們生存息息相關的知識?
本書作者、哈佛大學的Andrew Knoll教授,以更廣闊的視角,科學前沿的邏輯推理,將他多年的所見、所學、所研、所悟,交織了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大氣、海洋知識,寫成了這本 「簡史」,述說地球46億年裡的滄桑篇章。本書將是經典長存,而更多的未知正等待著被發掘。(評審代表:趙丰/臺灣地球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客座講座)
【翻譯類】佳作獎
●悲傷的大腦:一位心理神經免疫學者的傷慟考,從腦科學探究失去摯愛的悲痛與修復
The Grieving Brain: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ow We Learn from Love and Loss
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 ( Mary-Frances O’Connor)著,孟令函譯,臉譜出版,399元
人們在失去配偶、孩子、摯友或親密重要的他人時,所表現出來的悲傷與憂鬱,往往被理解為一種失落的情緒,過去鮮少有人從神經科學的視角來解讀這種現象。
事實上,大腦是產生感受與行為的所在。大腦會為我們關係緊密的對象建立一個存在的位置,以作為互動的依據。失去了這個對象,大腦也需要重新學習已經改變的現況。作者用神經生理學的觀點解釋這些經驗,讓人更容易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也讓人能從容地經歷這段適應學習的過程。
要用文字表達他人內心的情緒,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譯者充分並靈活地掌握了字義與句義,恰如其分地傳達了原書的意旨。閱讀中譯本,我們欣賞到作者所要傳達的科學研究、有趣的事實和吸引人的見解。(評審代表:林宗潁/高中生物教師)
【翻譯類】佳作獎
●纏結的演化樹:分子生物學如何翻新了演化論
The Tangled Tree: A Radical New History of Life
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著,梅苃仁譯,貓頭鷹出版,840元
「生物世界中,演化是根本原理」,半個世紀前偉大的演化生物學家道布冉斯基如是說。然而那時正風生水起的,卻是以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生物醫學研究。
本書敘述了兩個「歷史」:一是一群在主流之外專心致志於根本問題的生物學者;二是他們的研究闡明了地球生命史最關鍵的一步——從原核細胞演化到真核細胞。
我們很容易忘記,「細菌」雖然是「最原始的」生物,牠們從未停止演化;更重要的是,牠們摸索出的「共生」之道,是創造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作者是經驗豐富的科學記者,敏於捕捉科學研究的人性面,尤其餘事。超過五百頁的巨作,讀來令人興味盎然,除了原作者的寫作功力,譯者亦功不可沒。(評審代表:王道還/科普作家、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理研究員退休)
【延伸閱讀】書評》那些糾纏生命樹的科學人生:評《纏結的演化樹》
【翻譯類】佳作獎
●天氣的祕密
The Secret World of Weather
特里斯坦.古利(Tristan Gooley)著,周穎琪譯,譯林出版社,534元
天上的雲彩、耳畔的風聲、林間的鳥兒……這些毫不起眼、卻又無處不在的現象,隱藏著關於自然的無數小祕密。
在這本書中,「自然界的福爾摩斯」特里斯坦.古利以豐富的觀察實例,和60餘幅精美插圖,展現了陰晴雨雪等天氣現象的繽紛世界,帶領我們探尋身邊的自然線索。作者是英國作家、航海家、探險家,也是英國皇家航海學會和皇家地理學會會員。
豐富的野外考察經歷為本書提供了翔實難得的自然素材。在本書中,他解剖雨水、觀察樹葉、聆聽蟲鳴,在蛛絲馬跡中探尋隱藏在天氣現象背後的科學奧祕,提供了觀察世界的全新向度。
吳大猷科普獎》第12屆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獲獎好書推薦語
【華文創作類】特別推薦獎
●寫給中學生的AI課(增訂版)
蔡宗翰著,三采文化,450元
雖然AI在媒體上被大肆報導,但對於尚在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AI的概念卻依然模糊不清,可能導致他們形成錯誤的想像,甚至產生「重理輕文」的印象。《寫給中學生看的AI課》的出現恰逢其時!這本書不僅透過淺顯易懂的例子幫助我們理解AI的實際應用,更難得的是,透過教育現場的觀察,提出探討和建議,因此非常推薦給家長和老師們閱讀。
這本書一開始即從學習態度的角度入手,雖然是以研究生為例,但如害怕失敗、不敢發言、不知如何尋找專題,以及不懂得橫向連結小組合作等問題,其實在基礎教育階段也普遍存在。將「學生」納入分析的範疇,使本書成為一本非常貼近現實的科普讀物。
希望小讀者們能從中汲取建議,避免未來成為消極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AI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貼近生活,並融入了人文關懷的元素,展示科技與人類、社會互動的緊密關係。
藉由本書,我們不僅看到AI作為工具的優點,更理解到,各行各業都需要能夠應用這項工具的人才。如果你是打算進入資訊相關科系的青少年,歡迎透過本書來準備好相應的觀念和態度;如果不是,更應該閱讀此書,勇於使用AI工具開拓未來的天地!(評審代表:邱宇平/桃園市同德國中地球科學教師)
【華文創作類】入圍作品
胡妙芬、LIS情境科學教材著,陳彥伶繪,親子天下,400元
王派仁著,阿喵繪,國語日報出版,320元
王道還、高涌泉主編,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編著,三民書局,400元
李傑信著,三民書局
黃健琪著,吳子平繪,木馬文化,450元
陳睿著,人民郵電出版社
劉興詩著,重慶大學出版社,768元
李一慢著,初冬伊繪,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008元
【翻譯類】特別推薦獎
●威廉的星空
Hvad himlen kan fortælle os
葛茱德.基爾( Gertrude Kiel)著,古默.拉斯姆森(Gunvor Rasmussen)繪,阿夫譯,遠流出版,520元
一個男孩到了脾氣古怪的阿姨家住一星期,究竟會發生甚麼事?
在這樣的設定下,作者將天文學的發展史巧妙的鑲嵌在男孩威廉與谷莫兒阿姨的對話與生活中。除了天文學的發展與探究外,性別的限制、科學家對資料的錯誤解讀、偏執的想法以及對後輩的猜忌等,各種阻礙、延緩天文學發展的真實情節,也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對於科學本質的理解也隱身於故事的鋪陳當中。
除此之外,谷莫兒阿姨也是位優良科學教師,甚至引導威廉利用生活中的物件來理解太陽、行星之間的大小與距離。過程中還轉換了類比物,更加深讀者對於這些「天文數字」的理解,詳細的解說也讓有興趣的讀者能跟著做一遍呢!
一本引人入勝的「懸疑驚悚」小說,卻巧妙地隱藏了這麼多的天文知識及意義於其中,怎可不推薦這本書呢?(評審代表:吳季玲/台南市松林國小教師)
【翻譯類】入圍作品
That’s Life! Looking for the Living Things All Around You
邁克.巴菲爾德(Mike Barfield)著,羅倫.亨福瑞(Lauren Humphrey)繪,徐仕美譯,小天下,480元
すごいな、お母さん! どうぶつのおっぱいずかん
高岡江昌著,秋草愛繪,張東君譯,小天下,480元
What If? 2:Additional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蘭德爾.門羅(Randall Munroe)著,黃靜雅譯,天下文化,500元
1:嘿!我是細菌 地球生命演化史組
2:嘿!我是病毒 地表最強變身大師
3:嘿!我是真菌 大地最稱職清潔員
4:嘿!我是原生動物 奇形怪狀小精靈
文、圖:白明植(백명식),葛增娜譯,親子天下,1280元
いまさら恐竜入門
田中康平、丸山貴史、松田佑香著,陳幼雯譯,漫遊者文化,420元
我的第一本電磁學
My First Book of the Cosmos、My First Book of Electromagnetism
沙達德.凱德-薩拉.費隆(Sheddad Kaid-Salah Ferron)著,愛德華.阿爾塔里巴(Eduard Altarriba)繪,朱慶琪譯,三民書局,350元、399元
鳥は恐竜だった
鈴木守著,陳幼雯譯,遠流出版,450元
24 Hours in Space
羅伯.洛依德.瓊斯(Rob Lloyd Jones)著,洛朗.克林(Laurent Kling)繪,江坤山譯,遠流出版,380元
身のまわりのありとあらゆるものを化学式で書いてみた
山口悟著,洪文樺譯,快樂文化,360元
Terry Denton's Really Truly Amazing Guide To Everything
泰瑞.丹頓(Terry Denton)著,王心瑩譯,快樂文化,450元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稲垣栄洋著,楊詠婷譯,仲間出版,330元
➤吳大猷科普獎》第12屆科普著作獎,獲獎好書推薦語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