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短評》#482怪異與神祕氣息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森森

張詩勤著,寶瓶文化,400元
推薦原因: 文   樂 
 以森羅萬象與陰森鬼影共同構築的文字萬花鏡、鬼魅詩學。作者自《出鬼》、《除魅的家屋》以來一直鍛練的核心主題,在此作中又更隨心所欲。巧妙調動物件的魂魄、外星幫手、情感檔案,置換魂體又顛倒世界,形成詩作中一個個鑲嵌在日常感知中的異世界,讓閱讀帶來蠱態性與新鮮感。【內容簡介➤

器官拼圖

Rest in Pieces
藥島著,鯨嶼文化,45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精巧扎實的畫工,完整而有餘韻的故事,無可取代的台灣街市與面容。這部令人驚艷的藝術作品,從克蘇魯到伊藤潤二應有盡有,卻又有自己執拗的脾性,一舉拉抬了本土肉體恐怖漫畫的標竿,可喜可賀。【內容簡介➤

阿朽系列套書:阿朽、夢之阿朽

あもくん、夢のあもくん
諸星大二郎(Morohoshi Daijiro)著,丁安品譯,獨步文化,640元
推薦原因: 設   文   樂 
你的人生,一定也經歷過這般越想越怪的時刻,諸星大二郎就是你該求助的靈媒。他可以把大大的恐怖搞得有點可愛,又可以把小小的詭異膨脹為你的存在之傷,因為,你本來就是惡夢中的人物。【內容簡介➤

黃旺成的林投帽

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蔣竹山著,時報出版,700元
推薦原因: 知   樂 
本書穿梭在引人入勝的敘事與厚重的史料之間,試圖透過帽子、珊瑚、味素、人參、金絲雀之類的「東西」,勾勒日治至戰後70年間臺灣消費社會的形成。作者的敘事,由物品本身,循其背後所牽連的製作、觀看、感官與移動性,向外一層一層連結,在這些原本稀罕的消費發展中爬梳出「日常」的形貌,並使台灣與世界脈動銜接。【內容簡介➤

炭照人生

臺灣礦業故事
白雪蘭、邱祖胤、朱健炫、楊慎絢、林欣誼著,蔡豫寧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500元
推薦原因: 知   議   樂   獨 
由文資局主導的台灣史系列,從糖廠到本輯的礦業,以多元素材與敘事,補充業已沒落的生產重心,卻也能以故事人情連結當代記憶。五冊小書分別以小說、文化史、圖文創作等媒介,引入圍繞在台灣煤鄉的人事物,是一幅幅另類的紙上幻燈秀,也試圖照亮主流歷史背後的暗影,與被遺忘的風景。【內容簡介➤

資優

ギフテッド
鈴木涼美著,緋華璃譯,尖端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 議   文   樂   獨  
菁英家庭出身、酒店公關、AV女優、東大碩士、芥川賞候補——如此華麗的人生,書寫母女之間的情勒與傷害,最知道怎麼為難女人的,還是女人。這是兩葉刀片互相刮來刮去的故事,直到刮鈍了為止。【內容簡介➤

報導者事件簿003:無體溫關係

報導者、李雪莉、孔德廉、廢廢子、蘇威銘、林彥廷、余志偉著,蓋亞出版,299元
推薦原因: 議   樂  
從勞動(黑工)、生態(山老鼠)到情愛(多元「性」),「報導者事件簿專題系列」不僅以出版挑戰實體書的框架,亦提供了討論單一議題的多重角度。本輯將出租情人、掛睡、交友App、女優棚拍、矽膠娃娃等現象定義為「無體溫關係」,不僅如策展般透過不同素材呈現多元型態的親密關係,也細緻觀照了科技日常中的非常(性)景觀。讓現代冷情感溢出框架之外,也讓各種「性」適得其所。【內容簡介➤

野性之境

The Wild Places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著,Nakao Eki Pacidal譯,大家出版,400元
推薦原因: 知   思   議   文   樂   獨  
麥克法倫的《心向群山》、《故道》、《大地之下》在台灣陸續出版後不僅擄獲一批忠實讀者,也對於本土生態寫作起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沒有理由錯過《野性之境》。此書為作者第二本生態寫作,延續的是《心向群山》對於高山的多重詮釋。但《野性之境》遊走在山野的邊緣地景,並透過連結自然與人造物繪製一幅非典型地圖,重新定義荒野與人的關係。【內容簡介➤


識性.計感.判性.想性.題性.用性.學性. 閱讀趣.特性.公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話題》別人的deadline,就是我的快樂啊——讀《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編輯來信:早安,展信愉快,提醒截稿日為ˍˍˍˍˍˍ,字數ˍˍˍˍˍ,再麻煩了。

誰要看一本講作家如何拖稿的書呢?這是我收到《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第一時間的感想。這本書集結了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和太宰治等文豪的書信日記隨筆云云,談的卻不是文學經典,而是大作家們如何拖稿兼折磨編輯,簡直是將隱於暗處的糟糕行徑一舉拉上檯面來。奇怪,寫不出來就寫不出來,還要洋洋灑灑講述自己如何寫不出來,這不是在裝可憐嗎?

帶著一顆氣鼓鼓的心翻開此書,才剛讀到谷崎潤一郎感嘆自己貧窮是因為罹患寫得慢的病:「而真能諒解進度嚴重落後的只有和我一同生活的家人,記者諸君等人不過是隨便聽聽。」瞬間整個人軟下來。再讀到橫光利一因為積欠稿債,在家轉來轉去,又用頭撞格子紙門:「要是能無視雜事投入修改,我肯定幸福得像個孩子。」內心不由得吶喊沒錯沒錯,就是這樣——

感到共鳴的同時,才發現這本書的目標讀者,咦,或許就是我自己。

➤等我編完這三個月我就要來拖稿折騰每一個人

只要是曾在截稿地獄打滾過的人,必定能在此書裡找到知音,且各方面的痛苦一應俱全,簡直是本恐怖大全。

如菊池寬談報紙連載小說之苦:「對於作家而言,創作變成吃飯的工具也是相當磨人。寫個十張到二十張的短篇,提筆前的三、四天和完稿後的三、四天都做不了事。」又如夢野久作談寫作低潮:「心亂如麻到彷彿筆遭人奪走,流放到大海中的孤島,無聊又寂寞。我不想將低潮歸咎於年歲或江郎才盡,而認為是我的筆耍性子到極點方才符合目前的心境。」

太宰治更發出「為什麼人要活著?為什麼要寫文章?」的大哉問,後則宣稱書寫是義務,「所謂的愛,其實就是履行義務吧!」也有像山本周五郎般乾脆俐落:「沒錢,寫不出來。」接著又補上一句「我真的會寫,我說會寫就是會寫。」這句話,想必也無數次迴盪在所有作家的心中。


日本小說家山本周五郎。(照片圖源:wikipedia)

有些作家同時也身負編輯任務,如和川端康成一起創辦《文藝時代》雜誌的橫光利一:「這是截稿日的競賽。川端說他最生氣的事莫過於到了截稿日還沒收到稿子。原來沒收到稿子會生氣。」但這不是廢話嗎?之後又腦補說準時交稿的川端是在故意諷刺他人,「這份雜誌的編輯是輪流當,所以等我編完這三個月,我就要來拖稿折騰每一個人。」這篇實在太好笑。身為作家,連怨恨也可以寫得如此幽默,那苦惱卻又無比真實。


日本小說家橫光利一。(照片圖源:wikipedia)

➤令他們痛苦的是在死線之前遲遲不降臨的小說之神

為截稿日所苦的人除了作家,自然還有另一端的編輯。而每個編輯,大概都有一套自己的催稿心法。要是把文壇所有編輯的內心話整理起來,只怕又能出成一本截稿地獄實錄。

我遇過作者為了避免被催稿,直接在年初交給我未來一整年份的稿件,簡直是逃避截稿日的另一種極端,也是編輯的福氣。可惜這種天使作者實在稀少。也遇過不管催多少次,永遠都在雜誌送印當天才開始寫的作者,逼得我只好提前編織謊言:「老師我們要印了師傅在機上等了你還差多少字?」

也有作者發現交稿日是週末,便貼心的來信表示:「不想讓你假日收稿,我就下週一再交吧?」(慢著,也可以週五就交啊)於是讀到夏目漱石寫:「您雖然說截稿日是十四號,但是離十四號只剩六天了。十七號是星期天,所以就改成十七、八號吧!」頓時有種「原來大家都會這招啊」的豁然開朗之感。

只要眼前有截稿日,作者與編輯的鬥智就不會停止。但與其被當成敵人對待,編輯更期望的是能成為助力。如川端康成寫:「我至今之所以能寫出作品來,一半以上都是出自編輯的德行。」事實上,(應該)沒有一個作家不想準時交稿,令他們痛苦的或許不是死線,而是在死線之前遲遲不降臨的小說之神。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照片圖源:wikipedia)

有作家為錢苦惱,成天對編輯愧疚,也有作家努力避開訪客好讓自己靜心,寫作是與時間和生活對抗的永恆之戰。《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看似笑鬧,實則表現了作家們如何在困境中奮力突圍的過程。此書理解編輯的憂傷,也同感作家的痛苦,必須推薦給世上的所有創作者。

寫不出來的時候,看看文豪們仍須為生活奔波,更為deadline所苦,或許也能生出一點安慰的快樂吧。只要那死線不是掛在自己身上,恐怖大全也能成為療癒文學。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死線已是十天前:日本文豪的截稿地獄實錄
作者:夏目漱石等32人
譯者:陳令嫻
出版:惑星文化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 許俐葳(作家、《聯合文學》雜誌副總編輯)
2024-06-26 12:00
漫畫收藏.小島》粉雪被薄墨滲蝕的幻滅物語,讀吳宇實《為了愛上春天》,分鏡網點華麗如萬花筒

2021年「GO原漫基地」開始連載《為了愛上春天》,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宣傳圖中眼波粼粼凝望讀者的長髮少女,勾人無盡憐惜,單一張圖便足見作者描繪少女情懷的功力。本篇除了分享個人感觸,也會穿插作者接受採訪時表達的觀點。

➤機器人、魔法石、女性情誼

吳宇實《為了愛上春天》講述機器人雪莉,因為擁有魔法石構成的「心」,漸漸萌發出各種纖細而矛盾的情感,最終令一切崩至混沌。本作在擁有生動機器人的高科技設定下,各種器械卻顯得十分老舊,人物衣著與街道背景,也承襲濃厚的歐洲古典風,形成蒸氣龐克般的違和感。作者受訪時表示不想呈現過於完美的科技,完美的科技會消弭諸如「零件老舊無法替換」的困境,也比較難搭配本作意欲觸及的舊時代思維。再佐以串場的魔女賈達,更加凝煉出科幻中的奇幻基調,頗有日本少女漫畫家種村有菜、CLAMP的風情。

本作前三分之二,著重描摹少女的舉手投足與心思流轉,在粉紅泡泡的濾光下,仍不失生活實感。像是莉莉從賴床到睜眼,被呵護的細節均一一羅列。或是雪莉和莉莉泡澡拌嘴時,情欲曖昧地溶進一方浴室。抑或少女穿上華服時,本作仍會在有限的篇幅中,分出幾格令其款擺衣裳。

心思流轉的部分,除了嘻笑言語間,外顯出少女的懵懂與嫣然,還有少女腦內不時迸出鱗粉閃光或花朵緞帶點綴的小劇場。以及每當少女沉思時,常以白描的筆法勾勒其凝望的側臉,在鏤空色塊的情況下,空靈的寥寞便裊裊蒸騰,將思緒騰向遠方。尋常行徑的細細拆解,與私密情懷的層層剝露,令少女形象如寶石刻面般剔透出多角瑩光。

➤善於複雜分鏡,多有裝飾性物件

分鏡上,巧妙切換方格、斜切、破格、跳框、無框、留白等諸多技巧,幾無重複的分鏡模式。此外部分大格,有著近似古典銅版畫的構圖,充斥著裝飾性強的小物件,即使單獨挑出也有自成一格的華麗。


以複雜分鏡呈現起床的種種細節(《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紫色示意區塊,為漫畫家利用小物件放大形成的畫面裝飾(《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以手繪貼網再掃描印刷,分鏡多變,網點堆疊

網點部分,大量層疊能將畫面壓得實在、濃度偏淡的平網。氣氛較嚴肅強烈時,則會使用漸層網點。如雪莉崩壞的跨頁,便以漸層網點讓深處探得更沉。部分區塊則鋪貼雜訊網點,除了表達心緒糾結,作者還表示,雜訊網點的沙礫感類似鉛筆筆觸,能營造近乎手繪的柔軟效果。

偶爾,會在平網上壓貼特殊網點,以這種疊網方式營造層次。作者分享,用電腦「平網壓貼平網」容易出現網花,若是手繪貼網再掃描印刷,則不會出紕漏。分鏡多變、大格精緻與網點堆疊,拼貼出萬花筒般靈動不止的瑰麗。

筆觸上,勾勒人物的線條柔順而潔淨,細緻刻畫飄逸髮絲、蓬鬆衣襬與百摺蕾絲。有時為了烘托人物向陽的性格,線條會拎得更輕盈,其間夾雜絲絲破口,暈出微光稀疏的透明感。


雜訊與疊網運用(《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畫圈處為疊網的運用(《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衣服處為雜訊網點,增添手繪感(《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速寫或網點過場,虛化背景,烘托情韻

至於背景部分,若有室內結構或街道房屋等實景,常以速寫般飄動錯落的線條或多筆觸等方式勾勒。若無實景,則選用清淡、模稜的網點過場。


速寫感的街道背景(《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作者表示,太具體的背景配上自己筆下的人物,反而顯得僵化。「要直不直」略帶弧度的線條,反而更能烘托人物的躍動。速寫模式與網點過場均能虛化背景,令人物或台詞每個當下所醞釀的情韻,在隱約的景緻中嫋繞無礙,並奠定整體背景的縹緲感。而縹緲感也模糊了確切的時空節點。


以網點模糊背景(《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作者原想將背景設定在「維多利亞」時代,但當時的服裝太過蓬鬆華麗,照實畫會導致畫面塞滿裙子、遮掉人物背景,視覺上顯得滑稽。因此他收斂了服飾的張揚、鬆弛了時代框架,過於華麗所產生的滑稽感,則由結尾崩壞的雪莉承擔。縹緲的背景搭上粉潤的少女日常,令全書氛圍如粉雪飄逸的水晶球,晶瑩夢幻卻不乏稍縱即逝的寂涼。

➤對立元素碰撞,從性格、情感、情節都可見到對比

敘事手法上,本作常透過對立元素的碰撞,裂變出交替的衝擊。顯而易見的對比是莉莉與雪莉的外貌,一個嬌俏白,一個靜雅黑。性格上,莉莉總能從容釋放情緒,時常對他人撒嬌、耍賴,可見其掌上明珠的定位,至於機器人雪莉,面容少有波瀾,苦楚也只能獨自反芻。

對比中,漸漸牽扯出交換的端倪,端點或許是最初的一抹微笑。開頭莉莉教雪莉微笑,雪莉僅能照貓畫虎地乾演,最後靈魂對調時,雪莉已能順水推舟地燦笑。微笑的傳承隱喻交換的層遞,由對比到置換的描寫,也展現於女孩對彼此軀殼的嚮往。而促使靈魂交換的關鍵,便是「羨慕」化作「嫉妒」的瞬間,表面上的催化劑則是里昂這個角色。


除了以微笑展現首尾呼應,也線條中夾雜絲絲破口,暈出微光稀疏的透明感,呈現了極度的輕盈(《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接受採訪時,作者提到會刻意在喜歡的純潔角色上點痣。里昂臉上便有象徵純潔的痣,如此也帶出男女角色的對比——相較於人類莉莉與機器人雪莉混濁的演變,人類里昂和機器人小八卻始終心湖澄淨。

此外,在書中鉤織的舊時代思維中,純潔的里昂更進一步象徵著莉莉的完美人生,因此奪下里昂就等於奪下莉莉的一切,這也是雪莉對里昂執著的根源。心性處於平行稜線兩端的少女,在諸多伏筆的急劇收攏下悚然分岔,最後裂解出黑曜石般的奪舍下場,也實實在在砸碎原本晶構的圓滿,閉環了首尾的對比。

➤靈魂交換機制說明不足,但收尾呈現的恐懼感,令人駭然

雖說本作從開頭就不斷明示最終的悲劇,並無刻意反轉,然而後半段的安排仍略顯侷促迷離。倘若能再增加二、三十頁的鋪陳,或許可以讓整個故事更圓融合理。像是雪莉的暗黑人格到底源自何處?究竟是「心」衍伸出的外來人格誘使雪莉黑化,還是雪莉自身的妒火鑄造扭曲的人格,抑或兩者都有?漫畫對此處理模糊。還有,雪莉從冷硬器械轉換成靈動少女,也似乎少了過渡。此外,雪莉對里昂的執著、莉莉對雪莉的殺意、母親對雪莉的漠然,種種思潮也都在結尾瞬間跌宕至極端,和前面涓流般的敘事節奏有所落差。

最顯著的疑點,則是靈魂交換的機制描述不明確。訪談時,作者表示是魔法石驅動了靈魂交換。魔法石的組成概念源自「三魂七魄」,即靈魂有很多成分,魔女只需抽取靈魂中較無意識的成分作為原料。而選用死嬰靈魂,在於它沒被世界汙染的純粹性,有助於煉成的魔法石自行長出新人格,同時可以加固雪莉和莉莉「從小」一起成長的感覺。上述設定可惜未能在書中詳述,僅能以文字稍微帶過煉成魔法石是「禁忌」。倘若提到「禁忌」時,能提一下交換機制,或許能讓首尾更婉合。

不過靈魂交換後的安排卻充滿詮釋的彈性。畫面上,雪莉的軀殼一換了靈魂便馬上崩壞,然後跨入一片黑暗,最終定格於機器人的廢棄廠。如此俐落的轉場,可能濃縮了莉莉曾使用雪莉的軀殼徒勞掙扎、直至崩壞的時光。作者選用隱去的筆法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使恐懼得以在無形中無限膨脹。比絕望更駭然的,便是無以名狀的絕望。


崩壞過場的處理相當俐落(《為了愛上春天》(原動力文化))

《為了愛上春天》雖有不足之處,仍是部舒心小品。即便這是一部粉雪被薄墨滲蝕的幻滅物語,其間諸多細膩溫潤的感知刻畫,依舊令人不知不覺泡入一片綿軟,此時心頭的少女便踮著步伐,印下玲瓏的雪痕。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4-06-25 16:24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