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從當代男廁穿越到1960年代的美國男廁——畢恆達談短劇《陰莖小獨白》與《茶室交易》
2017年第八屆高雄同志大遊行,將於11月25日隆重登場。主辦單位於會前舉辦一系列暖身講座,其中一場邀請了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針對短劇《陰莖小獨白》進行關於陰莖、男子氣概的討論。此外,畢恆達教授並受性別公民陣線邀請,於高雄三餘書店導讀社會學經典作品《茶室交易》。本報導為兩場講座的綜合紀錄。
▇ 為什麼小便斗上要貼「請站近一點」?
1996年美國劇作家兼演員Eve Ensler訪問二百多位不同年齡、族裔、宗教信仰、性傾向與階級的女性,邀請彼此談論陰道,改編而成《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這部戲劇作品。其中獨白片段有包含陰道的各式稱呼,性經驗、性侵害、生產等。希望藉由此劇的演出能夠讓群眾更了解陰道,並且減少性暴力的發生。1998年2月14日的情人節當天演出後,發起V-Day(V代表Valentine情人、Vagina陰道、Victory勝利),期待終止性暴力。
於2017高雄同志大遊行暖身講座中,首度搬演的舞台短劇《陰莖小獨白》,亦受《陰道獨白》啟發。由兩位演員先從陰莖相關的成語猜謎,引導到介紹陰莖的各種說法。最近的新聞事件也沒缺席:一、高雄市老師因為學童好奇詢問,便在徵得家長同意後在小學課堂教導使用保險套的性平課程,卻被無端投訴;二、高雄捷運車廂內愛滋防治廣告,HIV愛滋防治大使「懶僕人」,以性器官作為吉祥物,卻被檢舉充滿性暗示。其中,更重溫十多年前在校園十分流行的阿魯巴遊戲。
《陰莖小獨白》以直接了當的方式,面對陰莖,是因為男人的角色在社會中往往扮演著規範,導致陰莖在文化中的不可見,並建構陰莖作為陽剛的氣質,賦予其神聖性。但伴隨著神聖性的同時,社會亦充滿對陰莖意象的恐懼與焦慮,於是《陰莖小獨白》短劇的催生,目的就是要研究陰莖,解構陰莖,希望打破不可見性,讓陰莖研究不再是一個避諱的話題。
一般男性對於陰莖的焦慮,可從廁所談起。
對許多男性而言,走進男廁使用小便斗時,總會注意兩件事情。一,是小便斗下方的蒼蠅標示,暗示解手時必須瞄準妥當,不能噴濺出來。二則是自動感應撒水器上的字牌,上頭往往以打油詩的格式,寫著一首首刻意幽默卻有些尷尬的字句:
「不要迷信自己的長度,請上前一步。」
「站靠近一點,不要自欺欺人了。」
「尿不進是因為你軟,滴外面是因為你短。是男人就給我準一點!」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恆達教授表示, 廁所塗鴉表現了男性害怕閹割的情結。佛洛依德認為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閹割焦慮,所以男人反而要誇大其性能力或生殖器,以確信自己還沒有被閹割。男生廁所塗鴉經常指責別人小便沒有射中目標,更重要的是從暗指別人性能力不行,而從中得到滿足。
此外,在成長階段之中,男性同儕之間亦經常在廁所或是郊外,以小便作為競賽的內容。一般尿尿比賽會比射程長短,但也有象徵性的尿尿比賽,此皆突顯出尿尿的男子氣概與性別歧視(女生尿不上牆壁、女人學男人站著尿)。
然而,除了競賽或反映焦慮,男廁其實藏著更多故事。
▇ 1960年代,美國男廁的《茶室交易》
《茶室交易》在美國於1970年出版,是作者韓菲瑞斯(Laud Humphreys)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1960年代男性公廁中所發生的性偏差行為。茶(Tea)的顏色和尿很像,而「茶室交易」的茶室並非摸摸茶,而是陌生男人與陌生男人之間的性行為。本書的副標題是Impersonal Sex in Public,意指來到公廁的人不會和對方交換個人訊息,純粹為了尋求性的滿足,結束之後各自離開。
韓菲瑞斯在公廁裡找到一個叫做watchqueen(把風皇后)的角色,他可以在別人從事性行為時,假如有不屬於群體的人進來,適時用咳嗽來提醒場域內的活動,好避免冒犯到他人,或躲避警察的盤查。作為把風者,他沒有破壞田野,但又不參與公廁裡的性活動,適時的把自己安放在一個純觀察的角色。
韓菲瑞斯為更深入進行研究,選擇記下公廁外的車輛車牌,並以研究者的身分到警察局找到車主資料。同時他加入地方衛生研究計畫,偽裝成為衛生調查員,並把自己的樣本加入被訪談人的名單中,好進入公廁當事人的家中查訪他們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宗教信仰、政治傾向等。
雖然韓菲瑞斯認為自己經過喬裝打扮後,完全沒有被受訪者認出,也不會給受訪者帶來任何的麻煩,但是這樣未經由受訪者認可來取得樣本的手法,極可能讓受訪者曝露在身分曝光的風險之中,並影響到他們日常的生活,於是在後來產生了研究倫理的極大爭議,並進一步促使日後的研究訂下倫理規範。
▇《茶室交易》的除魅成果
雖然韓菲瑞斯的研究方式引起爭議,但也有其重要貢獻。透過田野調查,韓菲瑞斯了解公廁中的性行為如何運作,並將茶室參與者分類為「易男」(Trade)、「糊性戀」(Ambisexual)、「同志」(Gay)、「櫃妃」(Closet Queen)。他的研究發表後,推翻了許多對於茶室交易的既定印象,對於公眾理解同性戀族群有其正面的影響:
1、參與者以已婚者眾多
韓菲瑞斯研究之前,公眾大部分誤解公廁中從事男男性行為者可能又窮又髒,研究結果卻顯示已婚者居多,且有穩定的家庭關係,正當的職業,外表體面有禮,甚至比所謂的「正常人」還正常。他們是「易男」,家庭歸屬感強,一半以上都屬於天主教家庭,夫妻的床第關係可能在生育過後漸趨冷淡,因而選擇來到公廁尋求快速隱匿的性發洩,無須擔心影響到婚姻關係。
2、公廁性交自有規範
公眾普遍認為公廁裡面的男男性交非常淫亂隨便,也是社會的亂源。研究結果卻顯示公廁裡的集體行動自成一個規範模式,發信號、調動、締約,安靜地用眼神及肢體走位來交流,並不會騷擾無意參與的路人,而行為人也不喜歡青少年的加入,怕會惹上過多的麻煩。
3、正義的護胸甲
公眾一般認為在公廁進行性行為的人,在思想上會更偏向自由主義,然而研究結果顯示,茶室參與者社會政治態度更保守。他們支持越戰、反黑人民權運動、贊成刑警加強掃蕩不法。表裡不一的偽善與過度積極的身分整飭,構成了《茶室交易》中最常被引用的概念「正義的護胸甲」。也因為他們在自我認同上有瑕疵,日常之中的表現會更加義正嚴辭,避免別人觀察出自身原本的樣子。
▇阿魯巴不是只有霸凌的成分
從尿尿比賽聊到茶室交易,畢恆達最後提到了曾風靡校園的遊戲「阿魯巴」。
阿魯巴真正的源頭已不可考,大概是1985年左右開始在校園中風行,可能是經由寒暑假之營隊開始傳播,流行了大概30年的時間。遊戲的進行主要是「上樹」或「上柱」的動作,將「被阿者」雙腳張開扛去掄柱。「阿魯巴」經常發生在升學壓力下的校園,基本上以班級為單位(固定教育空間),其中權力階序是流動的,「阿人者」和被阿者可以互換,經常被阿者是活躍分子。遊戲時重視「假裝」,被阿者表情愈是生動豐富,阿起來愈有趣,如果真的有人受傷或是被阿的人不開心,這個阿魯巴就算失敗了。
這是青少年因為對性的想像苦無實踐,而阿魯巴的活動道具與技術門檻又低,因此可以流行起來。儘管是遊戲,又或者阿人者亦可能有霸凌意圖,然而此活動到後來卻被簡化為性霸凌,甚至明文禁止,這都是因為對活動本質或是性本身的不理解而產生的偏見。
2017年第八屆高雄同志大遊行主題為「高性出遊」,便是期待社會正視性別差異,解放汙名,了解彼此的不同「性」並互相尊重。在長期研究性別空間議題的畢恆達教授,導讀社會學經典之作《茶室交易》,並藉由舞台劇《陰莖小獨白》的延伸討論之下,希望可以解構陰莖,讓陰莖研究不再是一個避諱的話題。●
茶室交易 |
作者簡介 美國社會學家,另個身分則為關懷同志的教會牧師,在1974年的美國社會學年會上公開出櫃。他以深具洞見卻也頗具爭議的《茶室交易》一書轟動美國,卻在當時保守的社會及學院氛圍下,一度深受同儕批判與打壓。經過漫長的學術與社會辯論,特別在研究倫理的議題上,本書日漸獲得公正的評價。後人譽為「同性情慾研究之先知」。 |
陰道獨白:V-Day運動十周年紀念版 作者: 伊芙‧恩斯勒 |
作者簡介 1953年出生於紐約市。她是國際暢銷作家、著名劇作家,曾獲《新聞週刊》(Newsweek)評選為「一百五十位改變世界的女人」之一。她的戲劇創作包括《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必要目標》(Necessary Targets)和《好身體》(The Good Body),書籍著作有:《終於不安全》(Insecure at Last),以及榮登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榜的《我是情緒性的生物》(I Am an Emotional Creature),她並將這本書改編為舞台劇《情緒性生物》(Emotional Creature);自傳體散文《我,在世界的身體之中》(In the Body of the World)中文版已由心靈工坊出版。 伊芙.恩斯勒也是V-Day運動的創始人。V-Day是終止對女性施暴的全球運動,迄今已經為全球各地的婦女組織和社會運動者募集超過一億美元,也促成了另一全球性運動「十億人崛起」(One Billion Rising)。 |
好書獎》尋找桂冠的當代容顏:關於好書獎面貌的追尋與想像
文字原本中性,藉由作者的意念貫穿,串成饒富寓意的章句,文字便開始有了心跳,有了自己的生命與個性。隨便更易一字,味道便大不相同;不同人讀相同文章,也可以有各種解讀與想像。這是寫作的魔力,也是閱讀的樂趣。寫作,成了作者揮灑文字符碼的一場幻術,我們任由魔術師的引領,進入一層又一層的綺麗畫面,實是我們內心無盡的想像與演出。
在符碼解構與再構畫面繽紛熱鬧的今天,書寫與閱讀之間,已不再如同過往有著單一答案的訊息傳遞,「經典」兩個字,亦不再代表著跨越時空的唯一真理,而是要與當代的脈動一起呼吸,揭露著時代精神,並且閃耀著當代性的光芒。因此,我們開始思索:一個代表好書桂冠的獎座,應該有著怎樣的面貌?與其讓這個獎座去追求永遠不變的形象,是否該試著讓這個獎座與時俱進、反映著當代關切的價值,更能貼近好書桂冠的精神?
讓獎座開始說著屬於它的時代的故事,讓它有主體性,這個獎座就不再是依附在一年一度的出版盛會的裝飾品,而是支撐這個盛會背後關心的價值。
在Openbook好書獎元年,我們選用了來自台灣母土的素材——鵝卵石,做為獎座的主體。卵石,這個在台灣再平凡不過的東西,平凡到我們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我們想要拿這個平凡的素材,透過簡單的加工,並且置入極少的元素,賦予它嶄新的意義跟美感。讓你感受清淡如水般的肌理也別有雅趣,也讓你神遊於石頭開縫裡的瑰麗而流連忘返,讓石頭如同詩裡行間的文字,清靈卻有厚韻。
我們在腦海中想像,未來擁有這個沉重而輕鬆的獎座的創作者與出版人,會常常把玩著它、輕撫著它,對它說話,甚或把這顆石頭拆下,拋開蝕刻著聲名的檯座,裝入行囊(好啦!我知道它有點重),帶著它去旅行,在旅行中繼續書寫。
讓我們訂下三年之約,繼續尋找下一個有趣的素材。三年一代,讓獎座素材的尋找與摸索,延伸成為一場文學桂冠精神的思辨之旅。更重要的是,如果創作者與出版人為了蒐集每一代的獎座,而為我們寫出更多好的作品,那麼這個獎座的詭計,就算是成功了。●
Openbook好書獎
獎座設計者:謝文泰
【➤關於這個人➤】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