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話》譯者尤傳莉談《渺小一生》的童話世界,以及其中的美麗與哀愁
照片中,《渺小一生》這本書翻開來,第二部標題底下空白處貼了張手寫紙條:「你好,希望你到目前為止還順利。這本書很厚、很可怕、很沉痛,但你已經讀到了這裡──你可以讀完的。這一切將會非常、非常值得。我跟你保證。」
這是《渺小一生》Instagram粉絲團於2017年9月21日張貼的一張照片,也應該是所有熱愛這部小說的讀者們共同的心聲:一切都太、太、太值得了。
這部2015年3月在美國上市的小說,後來被《華盛頓郵報》專文報導,譽為該年夏天文學書市的最大黑馬。英文版厚達七百多頁(中譯本共932頁),事前包括作者本人、出版社都不看好,「不是處女作、作者不年輕,也沒有創作碩士的學院訓練。我們本來是想,給這本書6個星期的時間,然後就要放棄了。」柳原漢雅回顧起來這麼說,當初她和出版社只希望能找到一小部分夠喜歡的讀者,賣個5000本就好。
也的確,剛出版時,這本書毫無聲勢,媒體的書評也有限。沒想到,經由讀者自發性地熱情推薦、書店的主動加強展示,尤其是經過推特等社群媒體的轉發熱潮(有趣的是,柳原漢雅本人只玩Instagram,其他網路社群媒體一概不碰,還聲明推特、Facebook等以她名字的帳戶都是假的),這部小說緩緩蓄積能量,最後竟打破了種種先天的不利條件,成為暢銷書,正面的書評也愈來愈多。而隨著7月底英國曼布克獎提名揭曉,這本書也旋即在英國登上暢銷排行榜。
➤18月完成的近千頁鉅著
柳原漢雅生於洛杉磯,現年48歲,父親是第三代日裔夏威夷人,母親生於漢城。在她的成長過程中,血液學家兼腫瘤學家的父親有很多年都在美國各地做研究,因此他們一家也跟著父親東奔西跑,搬家頻繁,甚至常常以各地的廉價汽車旅館為家,不過最後總是會回到夏威夷。
大學時代,柳原到麻州就讀史密斯女子學院,畢業後定居紐約市曼哈頓。歷年來當過出版社企劃人員、旅遊雜誌撰稿與編輯。她的文壇處女作《林中祕族》耗費16年寫成,2013年推出後,文壇評價甚高,也獲得重要文學獎提名,不過銷量並不好。柳原自己也曾坦承,這本書的主題和涉及內容比較陰暗晦澀,不好寫也不易讀,甚至還說連她自己都不喜歡讀。
第二部小說《渺小一生》,柳原只花了18個月就寫完,而且在此期間,她還有旅遊雜誌的正職,只能利用工作之餘和週末寫作。她自己形容,這次的寫作過程,回憶起來像是個「發燒的夢」。
本書一開場有如《慾望城市》或《六人行》那種典型以紐約為背景的情境喜劇,描寫4個大學時代的室友/摯友在紐約重逢。此時他們各自從名校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站在卑微的事業起點,滿懷雄心要在這座城市裡成功,也有各自的恐懼和茫然。然而之後,很快地讀者就會發現,開場的輕鬆歡樂只是表面的假象。往下的發展,倒是比較像《悲慘世界》或是《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第二部開始,我們將會看到,4個好友中的裘德是真正的核心,他俊美、高大、知識豐富且聰明過人,對朋友體貼耐心,還擅長打理家務、廚藝高超。簡單說,他是個近乎完美的男人。但裘德對自己的過往向來避而不談,還有著神祕的跛腳和不時發作的神祕背痛。隨著故事的發展,裘德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種種悲慘的創傷經歷,將會如同一層層黏住傷口且已經發硬的紗布般,逐步緩慢揭開,同時也帶來新的痛苦。
此書上市之後,那種始則緩緩悶燒、繼而全面爆發的銷售成績,也似乎像個發燒的夢。各大社群網站裡紛紛湧現粉絲們的熱情推薦,最普遍的共同辭彙都是:感動、讀得大哭、此生最愛這類最高級的讚美詞。連最早出現的書評之一《洛杉磯時報》,書評人都在第一段坦承,這本書是她成年後第一次讀到哭的小說。
「真的沒想到,就像野火似的。」柳原後來曾在演講中如此形容。的確,尤其是藝文媒體圈子裡,這部小說簡直所向披靡。甚至很多人愛到自製衍生商品,把書中四個主角名字印上T恤、購物袋、背包、馬克杯,拍照上傳到社群媒體,形成某種粉絲現象。後來這本書不但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英國曼布克獎兩大文學獎的提名,賣出多國外文版權,並售出影視拍攝的優先權(option),粉絲們還在網路上熱心提出自己的理想卡司名單。
➤沒有婚姻與子女,友誼是生命的核心
《渺小一生》出版後不久,柳原進入《紐約時報》集團以報導時尚生活為主的《T雜誌》(T Magazine)擔任副總編輯,大約一年後辭職,接下來旅遊各國充電一年,同時也參與各地《渺小一生》外文版的宣傳與活動。今年6月,她才又回到《T雜誌》接任總編輯。然而,儘管至今英文版已出版超過兩年,社群網站上的熱潮卻仍持續不歇。陸續推出的外文版,也讓柳原又增加了更多各國的忠誠讀者。
這本書能夠引起這麼大的迴響,的確是因為書中有種種人性共通的動人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毫無疑問,就是友誼。柳原曾在受訪時表示,她一直想寫一本她和朋友們在尋找的成年期之書:沒有婚姻與子女,在其中,友誼就是他們生命的核心。此外,「我想要寫一個基本上永遠不會好轉的角色……並探討友誼的種種美麗與哀愁。」
儘管《渺小一生》表面上是一部寫實小說,種種寫作手法都不具奇幻成份,但柳原曾在許多訪談中表示,她希望把這部小說寫得像個童話,或神話。故事發生在當代的紐約市,但她刻意拿掉歷史時間、年代,甚至太確切的地點,用意就是要盡量去掉其他干擾,形成一種童話般的封閉世界,以便更純粹地探索、凸顯故事裡角色的生命本身。
「沒有受過學院訓練的優點,就是你不知道界限在哪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柳原曾如此表示。因此,她的書寫往往把一切全都推到最極致,甚至推到過了頭。
書中沒有任何種族、性別、性傾向等等社會約定俗成的偏見與障礙,(光這一點,就已經是童話世界),而且刻意選擇以男性為主要角色。他們的快樂與傷痛、幸運與不幸,全都被一路推到極致。就連篇幅,也是同樣長得過了頭。柳原承認,這本書同時也對讀者提出了過分的要求,需要讀者投注更長的時間、經歷更多的情緒跌宕,才能讀完。
➤為被忽略的沉默被害人發聲
很多人問過柳原,為什麼第二部小說要寫這個故事?尤其篇幅對行銷這麼不利?她回答,因為這個故事是她當時最想寫的。裘德的形象和一些模糊的梗概在她心中醞釀已久,開筆之後,種種細節就愈來愈清楚,非寫不可。至於篇幅,她沒有刻意覺得該寫多少,反正最後寫出來就是這樣。編輯曾跟她商量過是否要刪減到比方三分之一,但是不太抱希望。柳原覺得沒辦法刪,於是出版社也就沒有堅持。
從某種層面來看,《渺小一生》也是柳原對上一部作品的應答:兩部作品都處理了男童被性侵害的問題,《林中祕族》反映了加害者的觀點,而《渺小一生》則提出了受害者這一方的故事。兩部作品都處理到這樣的題材,柳原曾解釋,一方面是她對於探索男性角色較有興趣;另一方面,她認為,由於社會的種種機制,女性從小就習慣保護自己、有所準備、被鼓勵傾訴,但男性就完全相反,不但比較不會保護自己,也習慣壓抑、不善表達,更容易被人忽略。因此,更讓她想要深入挖掘,也想為這類沉默的被害人發聲。
《渺小一生》中,裘德對自己的過往創傷記憶難以擺脫,卻始終無法對他人啟齒,正反映了男性所面對的社會制約,也因此,揭開傷口會這麼困難、一再拖延。「如果以女性當主角,這本書大概只需要三分之一篇幅。」柳原曾在受訪中如此打趣。的確,就像這本書開場不久就描寫到,裘德在十來歲經過一場大創傷後,遇到第一個從不曾背叛他、也完全知道他過往的,就是一位女性社工人員。如果不是造化弄人,讀者大概可以想像,若是有了那位女性社工的觀點,一切很快就可以到此為止了──不要說三分之一,恐怕五分之一就能結束。
但是,若說裘德的過往有多麼童話歷險般地極端悲慘、匱乏、孤單得難以置信,那麼他日後所獲得的補償,也就有多麼神話級的幸福快樂,甚至是百倍、千倍。讀者若曾為他的淒慘童年而傷心鼻酸,那麼日後身邊朋友所給予他的種種關愛,只會更令人流淚不止。一般童話末尾往往只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句話交代,而柳原的故事,則是用宛如潛意識般摸索的口吻,予以長篇探索、鋪陳。
於是我們看到了從小孤苦受虐、一再被背叛傷害的裘德,日後進入有名望的大學,事業上獲得了非凡的成就,還得到一群朋友最慷慨、不求回報、真誠無悔的友誼,就連他從小最渴望卻不可能擁有的父母,最後竟然也得到了。可以說,所有情感上、物質上所能得到的成功與滿足,他在後半段人生全都擁有了。而且無論他怎麼考驗這些友誼,無論他如何有意或無意把朋友推開,這些朋友仍堅定守護著他,不肯放手。總之,悲慘至極的童年創傷之後,是個幸福到極點的童話完美狀態。
➤以童話質地救贖過往的暗黑創傷
然而,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童年創傷有可能完全癒合嗎?
簡單一點的回答是:不,這個故事最後的收場不可能是皆大歡喜。至於複雜一點的答案,柳原用一整本書來回答。但這當然不是一本專注於描繪創傷的書,相反地,其實創傷往事的篇幅只占很小部分。的確就像柳原所說的,這本書的最大重點,是在探索友誼的種種美麗與哀愁。
某些傷痕或許終究無法治癒,甚至永遠不可能好轉,但並不代表你就該放棄努力。夠格的朋友也絕不會停止嘗試協助你、督促你。
這樣至深無悔的動人情感,過往有太多文學、戲劇作品中用來歌頌愛情與親情,而《渺小一生》則交給了友誼去發揮。主角們大半無父母、無子女,甚至未必有婚姻或伴侶。友誼是他們少數、甚至唯一能依靠的人際關係,他們也都傾心以待。柳原跳出了傳統的窠臼,以這本具有童話質地的大書,探索並頌讚友誼的力量與可能性。
《渺小一生》出版後引發的讀者熱烈迴響,證明柳原想營造的「友誼萬歲」童話世界,的確具有非凡的動人力量。柳原曾說,這樣的故事,或許只可能發生在現代的紐約。因為大都市比較缺乏一般傳統小城小鎮以血緣、婚姻為主軸的人際關係,而是充滿了擺脫過往種種牽絆、孤身來此闖蕩天下的人。
當然,紐約市是現代大都會最極致的代表,也是這個童話發生的絕佳地點。但在現代的大都會中,無父母、無子女,或是與親族關係疏離、只能仰仗友誼的單身族群,又哪裡會少?也難怪這本書能引起各方讀者的廣泛共鳴了。
這是個極其傷痛的故事,沒錯,但也是個極其撫慰的故事。而或許更重要的,這是個好看且令人異常感動的故事。為什麼取這樣一個平凡卑微的書名?柳原曾說,因為她認為,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基本上都是渺小的。
但看過這個故事的人應該能體會,在我們的一生中,只要能遇見些許真誠的友誼,彼此盡力付出過,那麼儘管渺小,也是不枉此生了。●
作者簡介:柳原漢雅 出身夏威夷的日裔作家,現居紐約。原本擔任出版社行銷助理,後來成為旅遊雜誌編輯。2007年她到巴西里約以南的小島出差,首度有了創作《林中祕族》的想法。從發想到成書,花了近20年的時間。 |
現場》繪本畫家的療癒處方:伊勢英子、狗狗,與原畫展
被稱為「繪本界療癒天后」的日本知名畫家伊勢英子,11月10日起在高雄「灰灰基地美術館」舉辦原畫展。雖然自2006年以來,她曾4度受邀來台,但都只有舉行演講,本次原畫首度在台公開展出,機會實屬難得,值得喜愛伊勢的書迷親臨觀賞。
伊勢較為讀者熟知的作品,包括「樹與人」系列、《海之生》等書,帶給人們大自然的強烈印象。這次原畫展則為讀者帶來了5部與「家人」這個主題深刻連結的作品,包括最新出版的《小天空》、散文集《灰灰來我家》,以及繪本《男孩與三條腿》等。
OpenBook為此特別專訪和伊勢交誼十多年、為原畫展居中牽線,也是翻譯她最多作品的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暢談你所不知道的伊勢英子,並帶我們一起領略本次原畫展中,別於以往的、不同風貌的精彩作品。
***
林真美不只一次形容伊勢英子是個「用生命傾力演出的完全藝術家」,她的作品情感細膩,相當值得讀者反覆尋味。林真美說:「繪本是很精煉的作品形式,但即便在有限的文字與圖像下,每回重讀伊勢英子的書,都能讓人在不同的細節之處,發現她深邃的意念。」
以山本賢藏文字創作、伊勢繪圖的《男孩與三條腿》來說,第一頁是以這樣的畫面拉開序幕──孤單男孩的視角、略顯陰暗的四周,通往戶外亮光的正前方,有隻狗的剪影出現在半掩的門扉旁。畫面中沒有任何人的表情或眼神關注這名男孩,只有這隻狗的尾尖上揚,面朝著男孩與之對望。
緊接著隔頁,便是男孩陳述他所初識的三條腿,是一隻「身上掛滿垃圾、到處自由晃蕩、像街上拖把」的狗。全書可看出,伊勢筆下的三條腿,並沒有特別勾勒出牠的殘肢,當男孩與牠一同奔跑嬉耍時,動態全然與身體健全的狗兒無異。這或許是伊勢纖細敏感的善意與溫柔,也或許她想傳達:即便三條腿被世界拋棄,但牠活在當下的飽滿生命力,足以讓人完全忘卻牠肢體的殘缺。
如果把伊勢飼養的毛小孩「灰灰」也包含進去,此次原畫展的5部作品,可說是「三個男孩的故事」。雖然內容情境各異其趣,但不難發現都有著精神意義上「家」的通道,並望進孩子內心這樣的共通點。
《男孩與三條腿》書中第一人稱的男孩,因母親過世而將自己封閉在黑暗絕望中,讓全書的文字顯得無比落寞與哀傷。但伊勢基調柔美、情感並不張揚的藍灰色畫面,似乎並未呈現與文字相映的哀傷。關於這點,林真美表示,她相信伊勢在面對山本的文字時,內心已有很深層、成熟的轉化。
《男孩與三條腿》是伊勢生平首次主動開口邀約的作品。多年之前,她與詩人好友山本聊到她在巴黎某條街上邂逅了一隻三條腿的狗,令人意外的,同時間山本正好旅居巴黎,不約而同也認識這條狗。由於山本經歷過胞弟自殺的傷痛,兩件事交疊在一起,觸動了伊勢英子的心,深覺「召喚必有其意義」,便向山本提出一起做這本書的建議。
有眼尖的日本讀者發現,此書有著山本為弟弟所寫《你化為金雨》的投影。悲傷男孩與三條腿的狗,就像他跟弟弟一樣,在國外孤單的求學過程中相依為命,同時也被排擠霸凌。
伊勢曾於受訪時表示,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創作經驗,就是原名《那條街》的三條腿一書,善感的她常常邊畫邊哭,無法抑止。與山本和伊勢都很熟絡的林真美,非常清楚他們兩人素來交情深厚,也因此認為,這部他們的共同創作,是各自與那份悲傷反覆對話的過程,彼此透過創作相互關照。
伊勢曾表示,與其說她是療癒天后,不如說她自己才是被繪畫療癒的人。讀者若細心閱讀,或可體會伊勢這次的畫風,事實上極為貼近山本在書中,最後、最重要、也是男孩第一次與唯一一次用「你」來與三條腿對話的那段心聲:「不會有事的。只要閉上眼睛,那條街就在那裡。你正看著我。我正一步一步向前走。」
***
關於伊勢英子今年在台最新出版的《小天空》、《灰灰來我家》、《男孩與三條腿》等書,林真美以「小眼睛,大世界」來貫穿,並表示,這些作品彷彿都透過孩子與動物的眼睛,像一扇小窗,帶領我們看見與世界相通的、生命的共鳴。
《小天空》是伊勢少見的以親子互動為主題的小書。原文書名《嘿,你知道嗎?》源自書中小男孩的母親肚子一天一天變大了,讓他從此逢人就說:「嘿,你知道嗎?我要當哥哥了。」
當哥哥這件事,在小男孩心裡不斷膨脹。他開始做了很多事,例如幫媽媽倒垃圾、自己穿脫衣服等「當哥哥」的準備。他的心情好像很開心,可是又很害怕。全書鮮活地道出了「迎接家庭新成員」時,幼兒想成為好孩子,又擔心父母的愛被稀釋的困惑複雜心情。
「小天空」是一隻布偶象,也是小男孩最要好的朋友。故事發展到後來,男孩面臨除了媽媽,連小天空都要「被奪走」的情況了,他該怎麼辦呢?這時故事出現了轉折,小天空說話了……
林真美說,《小天空》的文字作者葛西新平跟伊勢也有很深的淵源。葛西這位害羞內向的新秀作家,於高中打工送牛奶時,就因流浪貓與伊勢結緣,後來兩人還交換日記,並出版成一本貓書。
有位日本媽媽以過來人的經驗說,《小天空》是心靈成長的好書,無論伊勢的畫風或葛西的文字,都包裹著圓潤暖心的溫柔:「想到自己兩歲的孩子,正處於書中一模一樣的光景,我看著都感動心疼,最後流下淚來。」
現實生活中的伊勢已經當外婆了,某次訪談中她曾提到,自從有了外孫、有了想保護他的心意,讓她開始想創作生命誕生的主題。或許因為如此,她在詮釋《小天空》時,線條與配色特別靈動明亮。林真美也表示,伊勢的確是一個在各種生活體驗中,不斷自我探索與精進的藝術家:「像《小天空》的畫風,就是伊勢過去從未有過的呈現,而且技法非常的難。」
***
繪畫是伊勢英子與世界溝通的管道,她曾用「我覺得我簡直是瘋了」,來形容自己沉浸在與世界對話時的專注。例如她曾在野地素描時,被有毒的植物劃傷,雙腳腫得像蘿蔔一樣都沒發現;回到室內作畫時也沒比較安全,像是被一旁的電爐燙出大包,她也同樣渾然未覺。
伊勢宛如張著赤子般的眼睛,像海綿一般興味盎然地凝望、吸收這世界。相信她個人性格最生動立體的側寫,應該都在她的散文集裡頭了。
林真美說:「繪本就像創作者在舞台前的展演,是完整呈現的藝術品;而散文比較像後台,可以讓讀者看到創作者可親的一面。讀過散文再回頭欣賞繪本,更能感受伊勢英子作品想傳遞的心意。」
最新出版的《灰灰來我家》,是日本產經兒童文化出版獎的得獎作品。對感受100%投入的伊勢英子,迎接哈士奇「灰灰」進家門後,已經不只同理,還直接「狗化」。
例如她用詼諧逗趣的插圖與自我調侃的文字,形容面對動物訓練師時,她內心會跟著吶喊:「S先生,我也想要接受特別訓練,請好好訓練我吧!」當訓練師對灰灰下令「等一下!」的時候,她也感覺脖子一緊,然後發現自己鼻子越來越貼近地面。不僅如此,伊勢還在書中穿插第一人稱的灰灰日記,分別用自己與灰灰的視角交錯敘事。
在伊勢的文筆與林真美的譯筆下,《灰灰來我家》除了幽默,字裡行間也常見詩意。例如「凍僵的夜路散發出利刃般的氣味」、「味道總是包含著顏色和觸感」。當閱讀到類似這樣的文句時,充滿伊勢風格的繪本即視感,便又出現在讀者眼前。
作畫已經是伊勢的直覺與本能,但灰灰走入她的生命後,竟可以讓她忘記作畫。她說:「因為灰灰/我發呆/我成了夢想家/我成了探險家/我成了即興詩人……我想起/很久以前/我是一隻狗」。
***
伊勢英子非常喜歡辦原畫展,她說:「數位化時代,手繪稿的氣息與質感也逐漸被遺忘,這也是我每有新作出版,就積極到各地舉辦原畫展的原因。首先原畫比繪本尺寸大許多,再來是它沒有文字,給人的感受也與繪本非常不同。」
「此外,作品不同,所使用的畫材也會大不相同。像是使用畫布或和紙、壓克力顏料或透明水彩,呈現出來的紋理趣味,只有在觀看原畫時才能領略。看過原畫再回到圖畫書,將得到浸淫兩次的不同體驗。」
伊勢還說,通常孩子必須由父母帶著,才有機會參觀原畫。在畫作跟前,親子透過眼睛觀察、交流,是舉辦原畫展最讓她期待與欣喜的事情。
原畫展在高雄開展,林真美鼓勵讀者:「喜歡伊勢英子的人都應該來看看,畢竟這是讀者親近、認識作者,最難得的機會。」●
▉伊勢英子繪本原畫展
地點:灰灰基地美術館(高雄市新興區民有街84號)
日期:2017/11/10-2018/02/20
營業時間:10a.m-6p.m (每週三、四公休)
電話:07-201-8566
▉與伊勢英子面對面
活動日期:2017/11/26
活動說明:https://goo.gl/Hxih9u
購票處:https://goo.gl/z9Rwu1
▉伊勢英子紀錄電影《生命的形式》放映
11月開放場次:10、12、17、18、19、24、25日
放映時間:7:00p.m-8:30p.m
電影播映採預約制,電話:07-5213123 (請在10a.m~6p.m來電)
放映地點:灰灰基地美術館(高雄市新興區民有街84號)
線上訂票:https://goo.gl/jKVGNo
各地(台中、花蓮、台東等)播放場次陸續增加中,相關活動訊息請洽:灰灰基地美術館、撥撥橘
男孩與三條腿
Anomichi, あの路
作者:山本賢藏
繪者:伊勢英子
譯者:林真美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小天空
わぇ、しってる
作者:葛西新平
繪者:伊勢英子
譯者:林真美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灰灰來我家
作者:伊勢英子
譯者: 林真美
出版:玉山社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灰灰的好心情
作者:伊勢英子
譯者:林真美
出版:玉山社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伊勢英子
畫家、繪本作家。1949年生於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13歲以前都在北海道生活。1972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科。
作品大都是在素描的旅程中,自己親臨現場所看到、感受到的事事物物,可以說,她一位貫徹「現場主義」的繪本作家。著有《大提琴與樹》、《我心中的樹》(聯經出版)、《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遠流出版)、《哥哥》(青林)等。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