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非虛構寫作?
阿潑: 非虛構寫作在美國,已經發展了約莫半個世紀,甚至在大學裡,專門開設相關課程探討non-fiction(非虛構寫作、紀實文學)。但在台灣,則是近幾年才在討論。
去年有本書叫作《綠島 》,是台裔小說家楊小娜寫的。她在夏威夷大學任教,教學內容就是非虛構寫作(Creative non-fiction)。這是她第二本作品,以台灣白色恐怖的背景深入書寫。楊小娜的第一本小說是《三個女水鬼的故事》(Water Ghosts ),內容描述加州地區的華人歷史,在扎實的田野調查後,才透過小說的手法敘事寫下,素材都源於事實。雖然是虛構,但卻反應真實的小說很多,像日本左派文學經典《蟹工船 》也是經過大量田野調查,足以和今天談的外籍漁工問題呼應。
非虛構寫作,在台灣的脈絡裡很容易讓人直覺想到「報導文學」。我以前就讀傳播學院,整整大學4年,我所上過和非虛構寫作相關的課程,是只有兩學分的報導文學,但卻也有無數的台灣鄉土文學、小說幫助我們認識現實和時代。但在台灣,提到報導文學,大多會回溯到日治時期——楊逵寫台中大地震的文章。
與台灣報導文學「傳統」相對的,是美國在20世紀中發展的「新新聞主義」,由Tom Wolfe所提倡。他曾經在君子雜誌以49頁的篇幅,以意識流手法描述新造型的汽車。所謂新新聞主義,是要打破舊新聞的框架,強調以文學技法替代敘事,不管怎麼寫,都只有一個準則,那就是:不可以捏造事實。
非虛構寫作也有其時代性,在1950-1960年代,美國各種運動思潮風起雲湧,例如越戰和民權,但文學作家沒有能力面對這種變動,解釋的責任就落在美國記者的身上。而美國記者也苦於簡略的報導,因而帶動了深入寫作的潮流。以《冷血》為例,前幾年台灣無差別殺人案頻傳,吳明益老師就在臉書上提到這本書,並說台灣還沒有這樣深入刑案的寫作。卡波提的這部作品,如果大家有看過的話,會以為在看小說,但每件事情都是經過核實的,是奠基於事實的表達。
近幾年,兩岸都掀起了非虛構寫作風潮,談論這風潮或議題的人,都無法避開何偉(Peter Hessler),接在他之後,還有好幾位同樣書寫中國的西方記者,譬如歐逸文和梅英東。
何偉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是比較懂得文學筆法的。但要特別提一下,教他創意寫作課的老師,本人就寫地質寫了20年,他還寫原子彈、釣魚,甚至連橘子都可以寫。我要說的是,很多人談非虛構,都想到很人文的那部分,可是,這些架上的科普書、經濟探討,也都是非虛構作品。
譬如人類學經典《憂鬱的熱帶 》被視為文學,可那是李維‧史陀到很多異文化地區、部落的文化採集。又譬如達爾文的小獵犬號,難道不是一樣的道理?他寫自然觀察和物種發現,也是非虛構。非虛構的範圍比我們想像得還廣大,只要符合事實,都可以是非虛構。
回到何偉,何偉跟很多記者不同,一般記者寫作都要面對宏大的命題——環境、人權、全球化……但何偉進入中國的身分是英語教師,自然而然書寫他自己看到的四川小鎮。他在培凌這個地方的生活,成為《消失中的江城 》的素材。
在我看來,《消失中的江城》更像是一本民族誌。我們人類學領域談民族誌,無非就是日常生活的紀錄,從平凡的、普通人生活裡,提煉出較上層的討論和意義。何偉寫他的學生、城鎮點滴和日常,但反映的卻是中國當代的社會變化與經濟影響。
談到民族誌,人類學談田野調查與民族誌寫作,必然要談到馬凌諾斯基 。他在大洋洲做調查,因為一次大戰發生,他被迫留在當地兩年,才發現這麼長時間的田野調查是有幫助的。人類學家做田野都是長時間、24小時、一年365天來計算,讓自己能更接近「土著觀點」。當時,人類學家多在原初部落做田野,學界對遠在天邊的幾十人小聚落瞭若指掌,卻對自己腳下的城市、當代社會印象模糊。
1950年代,《香吉士一家人:墨西哥底層生活紀實 》作者奧斯卡‧劉易士做了不同的事情,他將田野拉回到城市,拉到墨西哥城,分別訪問不同的家庭,留下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經驗,追問貧窮的影響和存在,也反映了時代變遷、階級文化和性別問題。
劉易士選用的方法是第一人稱口述呈現,就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其一樣,訪談方法就是讓錄音機轉,記下逐字稿,透過編輯的方式有脈絡呈現。
很多人質疑那是否真實,因為看起來太戲劇、太像小說。劉易士說,如果自己那麼厲害,就去寫小說了,何必當人類學家?他避開書寫者的詮釋和解讀,把話語權完全交給受訪者。而他其實也有個清楚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的民族誌作品有可讀性,能面對大眾。
我想這可以回應這幾年民族誌出版的趨勢。
▉ 產生穿透的時刻
黃恩霖: 有一本書叫作《後事實追尋:兩個國家、四個十年、一位人類學家 》,是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寫的回憶錄,書中記錄了他的人類學生涯。原書名After the Fact 是個雙關語,一個意思是「在事實之後」,另一個意思則是「追尋、追求事實」。
對我來說,民族誌做為一種非虛構寫作的文類,就像After the Fact這個書名一樣,在事實發生的過程中,一個人窮盡一切想去理解、想去追尋,而當他寫作的時候,卻已經是在事情過後。這是很有意思的事。
雖然在出版業工作,但我自己其實沒有深思過這個問題,無法提出什麼特別的見解。我能分享的只是身為一個編輯的日常工作經驗。在過去的編輯經驗中,有兩本書印象深刻,一本是《傷心人類學 》,另一本是《我的涼山兄弟 》。這兩本書都算是人類學家所寫的民族誌。
兩本書在出版之後,都得到不少回饋。對這兩本書有感應的讀者,有不少是人類學領域以外的人,這是其一。其二是,從後來陸續看到的書評,以及在新書座談會和讀者的互動中可以發現,這兩本書已然跨出了學院的範圍,觸及到學院以外的讀者。這是我一次強烈感受到,民族誌是這麼能打動人,並且可以產生穿透的時刻。
現在,我在游擊文化工作,有兩個編輯實例可以和大家分享。第一個是《流亡日日 》,第二個是《靜寂工人 》。當我要編輯《流亡日日》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在學術出版社了,無法像過去那般把書單純放進「學術出版」的容器裡製作。如今游擊是一個什麼樣的容器?我自己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我要怎麼跟這本書共處?要怎麼融會過去的經驗,再產生一種新的方式來做這本書?這些都是新的課題和挑戰。
我只能採取土法煉鋼,用地方包圍中央,也就是從閱讀來展開編輯工作。一方面爬梳關於西藏∕藏人的書寫,另一方面比較「流亡」主題的相關作品。此外,我想到《海參戰役 》這本書,作者赤嶺淳用多點田野的方式在世界各地踏查,而他在書中談到日本大學生的「島國根性」——活在島上的人,對於島嶼以外的世界缺乏興趣。
當我閱讀《流亡日日》時,想到的是,在某種意義上,台灣人和印度屯墾區的藏人很相似,在國際上都無法清楚界定自己的身分。對台彎讀者來說,當一位作者(鄧湘漪)的足跡到達了世界另一個角落,她的作品可以帶回什麼樣的視野和啟發?這是民族誌的重要價值之一。
《靜寂工人》則讓我想到《泰利的街角 》這本研究美國黑人男性的民族誌。閱讀一本翻譯的民族誌作品,很可能會忽略真實的場景所在,就像泰利生活的「街角」,其實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然而,基隆碼頭工人的生活現場,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但我卻對那一切感到十分陌生,甚至可說是一無所知。因此,還沒開始編輯工作之前,在作者魏明毅的安排下,與她重返田野地,透過她的「導覽」,試圖感受那地的氣氛、味道,還有她筆下那些人曾經活過的身影。
接著,我和明毅一起盤點她手上擁有的素材。她有一本學位論文、田野筆記、訪談稿、田野照片,以及最重要的出版欲望(也就是把她被託付的故事說出來)。在進入最後的編輯階段之前,明毅修改了五、六個版本,每次都是不小的變動。她一直努力找出重新組織材料的手法,也就是說故事的最佳方式。
《傷心人類學》裡有一句話說:「不讓妳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從明毅和湘漪的身上,我看到寫作是一段重新經歷傷心的辛苦旅程。身為編輯,我知道她們在黑暗隧道中,而我能做的只是在隧道出口的亮光處等候她們。
游擊文化編輯黃恩霖,照片: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提供
▉ 相遇與完整
毛奇: 在與Openbook敲定本次題目時,我最想找來參與的人就是恩霖。大家可以從剛剛的對談裡,聽出來他有多適合這次的講題。他用過人的耐心陪伴作者,用自己的專業,對書本做出商業以外的判斷,找出最適合這本書的版本,在書本、作者與出版社間,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捨不得作者的敏銳被磨去,支持獨立出版的自由。
阿潑今日也是有備而來,和我們談了甚麼是非虛構寫作,從半世紀前美國新聞報導式的寫作到現在,非虛構寫作不只可以環繞於人、環繞於事,還可以是跨越在不同地點之間產生的一切,每一個細節,都只為了把一件事情說好。
接下來,請兩位談談關於書寫,以及作者與編輯間的恩怨情仇。
阿潑: 恩霖提到作者在隧道裡,讓我想掉淚,因為我就在隧道裡,書稿要經過反覆修改,無法掙脫。
相較於同世代的作者,我有很多身分,但那些身分讓我不那麼文學、不那麼投入,也比較冷靜。我很害怕去承擔一個族群、社群或誰的命運,很不想宣稱幫誰說話,所以讓自己很散漫地遊走在外地,再想辦法收束議題跟談論的核心。這可能跟我長期接受的新聞訓練有關,新聞做為第四權,是要站在政權對面的,而除了懷疑當權者之外,其實也會懷疑所有受訪者。
採訪時,不論我外在表現得如何隨和、親切,套關係,但內在的警戒線一直都是在的。儘管現在人們恥笑記者、媒體,但我們很清楚,公正客觀或冷靜的距離,從來就不是該被嘲弄的原則。我無時無刻不認知到這件事,好判斷每一件來到面前的事物的正確性。於是在寫作時,也就容易懷疑自己的立場,更不輕易詮釋或修辭。
但這樣的態度對編輯來說就很痛苦,因為你的立場到底在哪裡?你的情緒呢?把「我」掏出來這件事,成為書寫跟編輯中最困難的事。
黃恩霖: 提到非虛構寫作,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大江健三郎的《沖繩札記 》,然後是村上春樹的《地下鐵事件 》和《約束的場所 》。為什麼我想到的都是寫fiction的作者的non-fiction作品?我想這之中或許有個人閱讀上的感受。
1995年,日本先後發生了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氣事件,村上認為日本被兩個巨大的力量,甚至可稱為暴力的力量給襲擊了,所以他採取自己的作法,去靠近社會現實。當沙林毒氣事件發生後,媒體輿論採取了抨擊加害者的立場,但村上試圖捕捉受害者的世界與加害者的世界。對他來說,那不是兩個世界,而是一個世界的兩個部分,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世界。
毛奇: 恩霖講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學或者書寫,具有能夠回應現實的能力。這也是非虛構寫作為什麼能成為有力量,能夠感動人心的一種書寫方式。
【 Q & A 】
問: 如何在學術和大眾閱讀出版之間達到平衡?
黃恩霖: 這個問題,以台灣來說,是不是無用的東西就要淘汰呢?我想,達到平衡這件事,可能不是編輯可以單獨回答的,因為很多時候是讀者的選擇。但編輯能做的是,守住自己的位置,讓想守護的東西可以繼續生存。
我覺得自己是放任型的編輯,我希望知道作者想要自己的書長成什麼樣子,在這個基礎上展開彼此的討論。
阿潑: 我認為出版社在選書的時候,會意識到自己在某些議題上是缺席的,所以,會盡可能參與,或者補滿,譬如現在大量出現的關於中東和難民的書。難道大家真的這麼關心這樣的議題嗎?做為讀者,我覺得那已經跟學術無關,而跟這件事你要表達怎樣的關懷有關。
毛奇: 謝謝兩位講者帶給我們的收穫,收穫在於他們對於人,和文字、書寫的敬意。謝謝大家前來參與。●
當日活動剪影,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提供
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分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
作者: 阿潑(黃奕瀠)
出版社:八旗文化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 ➤ 】
作者簡介:阿潑
六年級生,本名黃奕瀠。受過新聞與人類學訓練,擔任過記者、偏遠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志工和NGO工作者,現專職寫作。將社會當成一個「田野」來觀察,尤其對文化議題感興趣,喜歡自學亞洲各國語言。渴望了解世界,喜歡自助旅行,總是發揮人類學家精神賴著當地人聊天,以「是否和當地人同桌吃飯」作為旅行成功與否指標。
曾獲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獎、開卷好書獎。另著有《介入的旁觀者》,合著有《看不見的北京:不同世界.不同夢想》、《咆哮誌》等。
Facebook:島嶼無風帶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作者: 魏明毅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 】
作者簡介:魏明毅
因為一直無法安坐在同一個位置上,工作總是移動在不同的城市與地方,與所有人的關聯都是親密、深刻而短暫。始終的局外人。
不論是初初入門幾年的人類學或近二十年的諮商工作,接觸的對象看來是他人,但始終都是為了回應自己內在那隻野地孤鬼一路不斷丟出來的悶響。
嘗試成為一名民族誌的書寫新手,由「說」轉路╱跨徑到「寫」,暗自希望透過安靜地寫字,那一陣陣悶響有朝一日能轉為清音;在世界的荒謬裡,自由來去、不再匍伏張望。
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作者: 鄧湘漪
出版:游擊文化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 】
作者簡介:鄧湘漪
參與國際發展工作二十年有餘,以貼身在場的蹲踞姿勢,參與東南亞、南亞、非洲、南太平洋國家,以及台灣原住民地區災難重建之實踐行動與學術研究。近十年來,關注西藏議題,並投入印度流亡藏人屯墾區的田野工作。奠基於過往苦難現場實踐經驗的挫敗、創傷及反省,一路走來,試圖追尋以更加溫柔、合宜的觀點理解他人、自身和這個世界。自我的身體與精神世界擺盪於各種有形、無形邊界之間,在政治國界與族群身分疆界之上,思索人存在的道德面貌。作為一個投身族群情感流動研究的學術邊緣人,西藏民族的流亡生活映照的正是自我生存形式的殘缺,而我們總冀求著拾遺補憾。
書評》從妖魔化到溫柔天真,從仇恨敵對轉身攜手合作:評《美國的藝伎盟友》
《美國的藝伎盟友:重新形塑敵國日本》是一本討論形象建構的書,更確切地說,是描述二次大戰勝方的美國,如何因應己身的需要,賦予戰敗國日本不同的形象與面目。形塑的過程中,摻雜著種族、性別在內的雙重歧視,交相作用。
作者澀沢尚子出生於日本,成長於美國,在美國完成她所有的學術訓練,專長20世紀美國史,特別是戰後美日關係及冷戰文化史。從學術史的脈絡來看,本書嘗試回答戰後國際外交史上的重要課題:為何戰後美日雙方能快速從敵對的占領關係,轉換成冷戰時攜手合作的盟友?關於這個問題,歷來的解釋頗多,作者從中另闢蹊徑,跳脫既有政治外交的視野,改從大眾文化的角度進行觀察,提出了新的解釋。
作者指出,當美蘇對峙開始,在冷戰的架構下,建立美日間的友好同盟是近乎必然的選擇。但這項理性上的合理判斷,要如何取得美國民眾在情感上的支持和認同?尤其在珍珠港事件之後,隨著戰事演進而益發強烈的仇日情緒,成為官方最大的挑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導美國政治的上層菁英,進行了一場刻版印象的置換,將原有的白種人/黃種人之種族差異,代之以當時美國大眾文化中的另一類偏見話語,即「男性高於女性」、「成年人優於兒童」,應用「女性」和「兒童」的意象,創造日本人在美國人心目中的新面目。
▉溫順服從、有待教導
比擬成「女性」,揭示著日本人為溫順服從的弱者;比擬成「兒童」,暗示著日本在政治的落後和被改造的潛力。無論何者,都營造出日本必需由美國予以開化、教導的形象。這個由戰後美國各路自由主義派人士所描繪的日本新面目,經由主流媒體無孔不入的宣導之後,匯聚出新的民意,構成了美日結盟底層的情感基礎。
要捕捉這個細緻幽微的文化面向,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作者以各種不同的切入方式,試圖證明這項無形而抽象的轉換工程。經由戰後美國人赴日本的回憶,這些經過戰火洗禮、對日本仍同仇敵愾的人們,對日本印象的改變,往往來自和日本婦女和兒童的接觸。戰時不共戴天的仇恨,以及日本軍人妖魔化的印象,逐漸被婦女的溫柔和孩童的天真所軟化。駐日美國人逐漸與在地日本人建立了新的關係,包括對孤兒院的慈善救助,或更個人層次的、與日本女性(即所謂的「寶貝桑」)發生情感或肉體的關係。
這些一開始為官方所反對或禁止的行為,漸漸匯聚出一種新的認識,並為大眾媒體所採用。日本兒童或婦女的照片占據著期刊,形成對日本的新印象,也逐漸為官方所追認。戰後代表美方主導日本政治的麥克阿瑟將軍,在區分日本與德國的戰爭責任時,即是以「兒童」的譬喻看待日本:不同於德國的「成熟」,日本仍是一幼稚落後的民族,需要美國移植、引導他們走向前進的民主之路。
這樣的論調,成為後來現代化理論的核心,這種以美國為最先進的線性文化發展理論,也獲得了來自學界的支持。麥克阿瑟口中政治上的「幼稚」,以學術話語來說,即為「封建」。
▉來自學界的支持
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的著作,如《菊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舊譯《菊花與劍》)、《種族:科學與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等書,雖然反對種族主義,但肯定了「種族特性」或「民族性格」的先天存在,因而使日本被定性為「女性化的種族他者」。
潘乃德戰前從未到過日本,也不懂日文,但因為與美國官方的想法接近,她的研究大受好評,以人類發展和文化缺陷說明政治衝突的起因,更廣為人所接受。而持相反觀點,認為美日其實並無本質差異而是互為參照的另一學者海倫‧米爾斯(Helen Mears),著作則鮮為人知。
這不是潘乃德或麥克阿瑟個人的問題,經歷二次大戰,種族主義或歧視雖已成為眾所批判的錯誤,但卻不曾消失,而以西方文明優越論的方式重新上架。從戰前的佛洛伊德、弗朗茲‧博厄斯(Franz Boas),到戰後的湯恩比、阿德勒等學者,都充滿這種西方文明至上的論述,尤其當美國成為冷戰中西方民主陣營領袖後,更為激化。
這種論述本身便帶有強烈的男性色彩,及歧視女性的特質。日人成為「囚於琥珀中的蝴蝶」,柔弱、被動,如同《蝴蝶夫人》中的藝伎,等待美方拯救。
▉被軍國主義挾持的天皇
作者引用了數則例子,說明日本女性化、兒童化的形象建構,裕仁天皇是其中之一。戰後多數美國人都支持對日皇的審判,連日本內部都有廢除聲浪,但經過媒體重塑後,天皇成為被軍國主義者挾持的「親善日本人」,這正符合杜魯門或麥克阿瑟保留天皇的政治判斷,官方也樂於鼓吹「善良」天皇相對於「邪惡」軍國主義者的論述。
天皇的易於操縱,除了符合戰前歐美視日本人如玩偶般的形象,同時也符合陰柔軟弱的女性特質,無論裕仁或皇太子明仁,都需要美方的教導。另一方面,陸軍大將東條英機則被刻畫成具有性變態或不正常男性特質的形象,媒體報導對他極盡羞辱之能事。性別偏見的詞彙或意象,在過程中反覆被提及,形成信任和不信任的共同理由。
另一組例子,則是日裔美人川北友彌,和以羅伯特‧西山幸正為代表的赴美留學生。川北在戰時返回日本,後遭控在戰俘營中參與虐待美方戰俘,被判叛國罪。整個審判過程,顯示了冷戰敵我分明的論述。一連串的法院攻防,除了一貫將川北給予性別的醜化,也顯示「愛國」界線的成形。
戰後美國的日本留學生群體,則成為另一種樣板。西山曾經是神風特攻隊,連他這樣的人都被美國文明所教化,完成了美國人引領日本甚或世界文明的自我滿足,也開脫了內部種族主義的歧視。前者打擊了陰柔狡詐、暗懷鬼胎的日本,後者則塑造了陽剛上進、積極服從的日本,顯示美國在面對這個亞洲盟友時的複雜心情。
▉從末停歇的形象塑造
戰後面對日本時,美方還有另一重要的情感,即對原子彈轟炸的罪惡感。然而就算是要彌補這份罪惡感,性別論述仍在其間發揮作用。作者分析兩個在官方禁止對原子彈受難者給予救助的前提下,由民間主動進行救助的重要救援計畫:一是認養當地孤兒院院童,定期匯款支援的「精神的養子」計畫;另一則是將被原子彈爆炸毀容的婦女,送至美國進行整容的「廣島少女計畫」。
兩者都可以看到視日本為兒童、女性的象徵性作用。好萊塢影片更是充滿類似意象,作者以馬龍‧白蘭度1957年的電影《再見》(Sayonara)為引,一路討論到《男藝伎》(The Geisha Boy,1958),指出好萊塢如何為日本創作出神祕而女性化的「東方」形象。跨種族的愛情是常見的主題,日人多半為女方,男主角則為西方白種男性,影片裡暗藏著對同盟的推銷,以東方主義和性別主義的觀點,鼓吹美日的親善。
這類日本形象的塑造,在作者看來從未完全停歇。在美國人眼中,1964年的東京奧運,展現了日本接受美國人教導的成果,但在報導時仍不脫視日本為異國的、東方的、他者的、女性的歧見。在這層夥伴關係裡,美方對日本還是保有不安的敵意,保有某種種族主義式的恐懼感,當日本經濟崛起後美方的反應可見一斑。
雖然美方極力宣導美日的親善,但還是未能說服所有人。日本既是盟友亦是敵人的兩種思路,形成美日關係的奇異張力。然而,不管採取哪一立場,種族式和性別化的歧視,都隱隱發揮作用。自由主義者期望建構的美好烏托邦,在他們未曾意識到的偏見作用下,似乎註定走向失敗。也因此,本書看似僅在討論美日關係,卻也暗示著更為現實的問題意識。
▉從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外交史
本書原書出版於2006年,繁體中文版是採用201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的簡體中文版。然而簡轉繁後,某些名詞校訂和編輯格式上,或許還可再多下功夫。所幸瑕不掩瑜,距離原書十餘年後,仍可給予台灣讀者不少思辨上的刺激。
本書試圖處理的是非常細微的文化面向,必須遊走於美日不同的文化之間,是相當困難的工作,或許只有類似作者這樣的出身背景,才得以掌握。本書最搶眼的,是以文化史的角度,切入屬於政治外交史的議題,書中較少見到外交史常見的大量檔案,而是諸如《時代週刊》、《生活週刊》、電影或回憶錄等較具有「人味」的日常史料,使得全書充滿了同類型論述少有的活潑和趣味。這一方面呼應著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冷戰文化史研究,也體現歷史學門中不同次領域及研究取徑「跨界融合」的發展趨勢。
不過,本書最終仍是一本以美國史為起點的著作,是從美國政治、文化主流菁英的角度,去看待對日本兒童和女性化的建構,這當然和作者本身的專業和關注有關。本書潛伏著另一個主題,即是對美國戰後自由主義者的批判,指出他們僅是由一個偏見跳到另一個偏見,甚或只是將舊有的偏見重新包裝上路。
這樣的論述,和本書的視角有其一貫性,卻也忽略日方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本人如何看待這樣的形象?過程中是被動或主動參與(抑或反抗)?中間的複雜可能,被這樣的單向視角給抹除了。以電影為例,雖然作者只取樣好萊塢,但1950年代也正是黑澤明等日本導演在國際舞台上初鳴啼聲的年代,這又對日本形象帶來什麼影響?
在被重塑的過程中,日本並非全然無聲、被動的角色,甚至可能呈現了某種「弱者的武器」式的抵抗。一旦忽略了這些,就看不清歷史的全貌。書中所討論美國看待日本的雙面性,若能加入這層因素的考量,將會更形完整。
▉偏見無法消除,唯有不斷反省
戰爭是本書關鍵的潛流,二戰前後日本形象於美國人心中的變化,可以視為廣義的戰爭宣傳和動員,不管是由熱戰進入冷戰,由互相廝殺變成共同防禦,國家都希望藉由直接間接的宣傳方式,來引導民意。如本書所揭示,這樣塑造民意的過程是十分多元的,有時是由上而下的官方宣導,有時則是由下而上,由官方剪輯追認。權力對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除了提醒研究者以外,即使是一般讀者,在面對各式文化現象時,亦應當加以警醒。
本書更重要的,或許還是對「偏見」的韌度和強度的描繪。當我們刻意排除某種偏見,很可能不自覺落入另一種偏見的泥淖中,也可能只留心到偏見的表層,卻擺脫不了更底層的歧視。
完全無偏見,是不可能實現的空談。尤有甚者,一旦某人宣示無偏見,往往正是陷在偏見中而不自知的徵兆。如同書中論及的自由主義者,他們雖立意良善,但仍擺脫不了種族或性別的歧視。
偏見或許是無法消除的存在,只能透過不斷反省,一次又一次地審問自我,而非指責他人,才能把偏見的影響降至最低。人終究是主觀的動物,難以擺脫偏見的牢籠,但經由反覆自省,至少能看到那牢籠的形構,努力做出不被干擾的決定。澀沢尚子在本書提供了歷史學的示範,指出存在於美日之間過去的偏見。或許我們也該試著反思,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由偏見所化成的各種形象。●
美國的藝伎盟友:重新形塑敵國日本
America’s Geisha Ally: Reimagining the Japanese Enemy
作者:澀沢尚子(Naoko Shibusawa)
譯者:油小麗、牟學苑
出版:遠足文化公司
定價:4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澀沢尚子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歷史及美國研究副教授。出生於日本,成長於德州休士頓,為美國政治文化領域的歷史學家,並教授美帝國主義(U.S. empire)課程。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