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伴讀 劉霽vs.小子》第三章:神秘高手現身指點,小子的「超地獄特訓」正式開始!

_DSC0856.jpg
沈默正等待小子前來。

_DSC0867.jpg
特訓,開始。

_DSC0876.jpg
沈默:「腳,絕對不能碰到地。」

_DSC0888.jpg
沈默:「再說一次,腳,絕對不能碰到地。」

《在地獄》與沈默的武俠小說

小子:在地獄》我記得是關於輪迴與海上漂流的故事,雖然只是在海上漂流,但小說中這群人的情感是很激動的,我想要把這樣的激動跟海結合,讓海浪的視覺來象徵這部作品。就我讀來這是一部和一般武俠小說不同的作品,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這部作品?

沈默:我對我自己武俠小說的定位比較「邪魔」,我會引用漫畫、嚴肅文學、現代詩歌、散文的形式在結構與精神內容上不斷突變。比如《在地獄》很明顯就是跟《魯賓遜漂流記》、《蒼蠅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著深刻的對應,我也試著要表達現代人時時刻刻在漂流,隨時會被各種浪潮吞沒的處境。

1411396589-810799272_n.jpg

《在地獄》立體書封設計圖,小子提供

有些讀者讀我的武俠小說會覺得「這不是武俠小說」,但這就是我要做的:要有伸展的機會才會有生存的可能性。像李小龍的截拳道雖然源自詠春,卻也吸納了許多日本與西方的東西一樣。如果要說我的小說是外家拳,我的理解會是我引用各種東西來活化武俠小說這封閉已久的死水。

其實我在明日工作室出版武俠小說那幾年,我們這批參加温世仁武俠小說大獎的寫作者有滿多在創新、在為武俠小說找出路的,可惜在明日工作室暫停出版事務後,還是得面臨武俠小說已經難以暢銷的現狀,大家也各自尋找自己的營生。《在地獄》是我在明日工作室的最後一部小說,雖然我寫過幾十部武俠小說,但《在地獄》的封面是我最喜歡的,我想也是因為你的設計跳脫了以往武俠小說「該有的樣子」,這的確跟我的創作概念相符合。

_DSC0981.jpg

《一代宗師》像真打,《師父》反而像假打

小子:對於武俠小說家我有一點很好奇,如果武俠小說寫作者沒有自己練武,在寫招式的時候是單純靠想像力嗎?

沈默:我們有很多養分,比如武俠小說、電影,或者是格鬥漫畫和電影。當然像是溫瑞安、喬靖夫是真的有練武術的,從喬靖夫的《武道狂之詩》來看,在第七或第八集以前是拳拳到肉,每個動作在現實都似乎做得到。之後則風格一變,引用了「借象」的概念。這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傳統武術當中有過的理論,雖然是真實存在的說法,卻讓他的小說更像虛構了。

在武俠作品當中,武術的「真實性」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以電影《一代宗師》跟《師父》來看,《師父》裡的招式都是真的,但是他不可能真的打,所以一般人會覺得打起來好假,反而《一代宗師》可以用風格化的視覺效果呈現出逼真的感覺。

_DSC0979_0.jpg

懂武術的人或許會比較喜歡《師父》,因為他們看得到門道,但一般人就無法體會這一層。其實真正的對打是不好看的,再怎麼真實的東西出了領域就會「失效」,就沒那麼有趣了。

武俠與武術面臨了相同的困境?

小子:劉霽剛剛推薦我一本書: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我雖然還沒看,但從你剛剛說的武俠小說寫作者的困境,似乎也很符合這本書的書名。

沈默:以前的武俠人容易把自己固定在一個範圍裏面,曾經武俠小說的銷售量可以讓這範圍無限寬廣,但這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繼續活在自己的神話裏面,這群眾就會越來越縮減,甚至就此滅絕。

小子:我覺得傳統武術也是一樣,門派包袱太大,好像比試就是把整個門派賭下去,像前陣子的新聞,其實輸的並不是太極,只是他本人而已。

沈默:傳統武術一定要立派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西方武術則像其他運動一樣:一開始可能是一群人自己再玩,再慢慢演變成規則與競技……其實傳統武術也就是世界武術的一支而已,唯有拋開包袱才能發展下去。

_DSC0989.jpg

_DSC0996.jpg小子:傳統武術一定要是現在的樣子嗎?武術千百年來武術就是在探索人體傷害與防禦的極限,以這樣的基本面來看從來沒有式微過。換作設計來說就像現在設計師已經不需要會照相製版,但對於美感的要求不管多少代都是需要的,傳統武術表面上也只是像照相製版一樣,形式可能消滅但精神與需求一直都在。

沈默:武俠小說的未來說不定也是如此,其實武俠的精神一直都在,超級英雄也是武俠。再講得直接一點,說不定這個世界一直不需要武俠小說,是把武俠當作靈魂、眼睛和語言的我需要武俠小說而已……

面對即將到來的對決,怎樣才算贏?

沈默:武術的價值不是內家可以做到天地同化合一、也不是外家可以如何擊倒世界,就像小子說的,是追求自身的極限。我覺得這概念或許放在出版的編輯設計兩端也是相通的。

欲知後事,靜待下回分曉。

_DSC0849.jpg
武俠小說家沈默的背影

採訪:王離
攝影:王志元
場地提供:紀州庵文學森林


沈默推薦的武俠小說書單:

BB_0.jpg張大春,《城邦暴力團
BB_0.jpg古龍,《歡樂英雄
BB_0.jpg金庸,《俠客行
BB_0.jpg溫瑞安,《將軍劍
BB_0.jpg徐皓峰,《道士下山
BB_0.jpg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BB_0.jpg慕容無言,《大天津
BB_0.jpg黃易,《覆雨翻雲
BB_0.jpg司馬翎,《劍海鷹揚》
BB_0.jpg黃健,《血劍倪淑英
BB_0.jpg徐行,《跖狗
BB_0.jpg喬靖夫,《武道狂之詩

            

17349476_10208821611560379_181453510_o.jpg

名為「武俠小說」的詩創作計畫
作者:沈眠(沈默) 
發行:S.O.S Reader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沈默

1976年,降生十月,武俠人,與夢媧生活在愛戀深處,育有貓帝、魔兒、神跩三頭貓兒子以及一人類女兒禪,現專注以寫字為生,將武俠視作畢生志業,意圖為武俠領域製造更多的突破與可能。

多屆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得主,近期出版著作有《天敵》、《傳奇天下與無神年代》、《七大寇紀事》、《幻影王》、《詩集》、《在地獄》、《2069樂園無雙》以及《我的短刃抽出,便是長長的一生》(溫武短篇合集)。主持【飛一般沉默】個人新聞台Blog。甫於SOSreader連載完《王的十二女色》,現正於鏡文學連載武俠小說《英雄熱》。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5-17 22:16
現場》給你一個生活提案:不只賣書的書店
台北的Muji Book,攝影:沈如瑩
台北的Muji Book,攝影:沈如瑩

仔細想想,台灣的書店在很久以前就開始「複合式經營」了。街頭巷尾的書局裡,不都總是兼賣著各種花俏的鉛筆橡皮擦、文房四寶,甚或貼紙之類的小玩意兒嗎(我小時候連桑葉都是在校門旁的書局買的)。放眼望去,現在單純只賣書籍雜誌,完全沒有其他商品的書店,可謂鳳毛麟角。

一間店裡販售的商品,內容組成是種動態平衡。最初一定是由經營者出發,除了自己的專業與理念等主觀因素,客觀的成本條件評估亦不可少。例如擅長做蚵仔煎的人,總不會貿然開間牛肉麵店;售價也會根據食材、房租、人事等支出而定。之後隨著店面的實際營運狀況做出調整,例如來店的顧客常有人詢問湯品,或許就會考慮增加蛋花湯等搭配的菜式。

一般而言,當商品種類增加時,顧客會因為期待更多的變化,而提升來店的意願,也可能因此而增加消費金額。最基礎的複合經營,通常都來自發現和回應顧客的需求。所以學校旁的書局除了參考書、漫畫等學生需要/喜歡的閱讀類型之外,也會販賣更能吸引學生駐足、以零用錢就可帶走的文具,又或者像每年三年級自然課開始飼養蠶寶寶時,提供一袋袋的桑葉給像我這樣生活範圍裡沒有桑樹的都市兒童。

▉從書寫工具到生活提案

80年代的連鎖書店風潮,將文具禮品業務從地區書局的範圍一舉擴大。在還沒有「文創」這個字眼的年代,這些書店不僅販售基礎文具,也增加「新潮文具」的比重(新潮文具指的是造型上有授權卡通圖案或特定形象,以學生族群為主客層的文具商品)。現在以木製音樂鈴稱霸市場的知音文創,當年以「金音」起家,販售包括史努比/花生漫畫、台灣插畫家凱西等創作者的延伸商品,幾乎每家書局都看得到;以往只在專門筆店裡出現的鋼筆,也開始占有一席之地。

在「讀書」被孩子們貼上負面標籤,而「讀閒書」被大人們貼上負面標籤的閱讀環境下,這些與閱讀、書寫沾上邊的商品,某方面提升了人們踏進書店的意願,也成為書店提升毛利的收入來源(大體而言,文具比圖書的毛利約高10%)。

隨著營運模式的不斷變化,文創商品在書店的角色,也逐漸從被動搭配轉為主動參與。書和蚵仔煎的不同之處,在於每間蚵仔煎店的味道都不一樣,但同一本書卻不管在哪裡買都是一樣的,於是如何讓一本書「被看見」、讓顧客願意為了書店而來,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台灣的店.jpg
位於公館主題明確的「台灣e店」除了書籍之外,也販售台灣老地圖、各式議題T恤、毛巾與旗幟

書店的複合式經營能夠如此多元性發展,也正因為「書」擁有各式各樣的內容,無論和什麼樣的商品搭配都不奇怪,反倒能夠將文字內容延伸到實體,從各方面詮釋閱讀在生活中的可能性。從寫著詩的明信片到彩妝書旁的化妝品,只要想得到的題材,沒有不能做的——重點在於如何做。

主題搭配其實沒有什麼對錯,只有層次高明與否。就跟寫專欄不能離題(喂)一樣,在規畫及選品上,也要時時緊抓核心。想得太少,做出來的主題固然缺乏驚喜(我又要舉那個在瑜伽書旁邊放瑜伽墊的例子了),但想得太多卻也可能失去焦點,讓顧客不明暸這些東西放在一起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整間店都這樣,不僅空間顯得雜亂,更可能因為目標客層不明確而造成反效果。

▉與其做全,不如做「偏」

這麼說或許有些抽象,我們不妨到台北信義區走一遭,就能遊逛位於市政府捷運站周遭百貨商場裡,三種體系的連鎖書店。從連通道直接進入統一時代百貨,五樓的Tsutaya Bookstore,是許多人到日本旅遊必定朝聖的「最美書店」蔦屋書店,以企業加盟形式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個據點。

TSUTAYA1.jpg
台北的Tsutaya Bookstore,攝影:沈如瑩

Tsutaya Bookstore Taiwan約150坪大小(書店與咖啡約莫各半)的面積,對於逛慣日本店型的讀者而言,似乎稍微迷你了點。不過如同先前系列文章裡提過的,書店的好壞並無大小之分,即使佔地僅數十坪,也有機會做出精采的選書。Tsutaya書櫃上的分類標充滿主張,平台也強調打破既定類型的陳列方式。

不過,或許因為開幕初期,營運狀況尚不穩定,Tsutaya Bookstore Taiwan目前的平台組合仍以單書為主,缺少跨類搭配,書架上的選品也顯得面目模糊,尤其人文、文學類型,細看後不免覺得可惜。

連鎖書店一般都經營綜合類型,但既然標榜「提案」精神,在櫃位數有限的狀況下,與其想要做「全」,不如做「偏」——例如以日本文化、歷史、文學為主題,做出「只要是這個類別的書,在這裡一定找得到」的氣勢。

誠品信義店.jpg
誠品信義店。照片取自誠品官網

相隔不遠的誠品信義店,已佇立在此超過10年,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書店。誠品商場複合經營的模式,在世界各地仍少有,Tsutaya更曾來台取經。儘管近年因出版市場保守,誠品也不斷調節經營策略,仍不失為購書和參加活動的去處。大型書店雖然在遊逛時少有驚喜(如果找書時遇上太資淺的店員,可能還會有點驚嚇),卻是維持出版產業與大眾聯繫的重要管道。

穿越過幾棟百貨公司後,可以遇到隱身於新光三越A11三樓的Muji Books。

範例_無印6.jpg
台北的Muji Book,攝影:沈如瑩

必須強調,因為無印良品本身就是以「生活提案」為經營核心的品牌,在將書籍納入販售品項時,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範圍和方向。又因為書只是店內商品的配角(與一般書店正好反其道而行),所以並不能以典型的書店選品模式看待。

台灣雖然是Muji Books最早設立的海外據點,但相較於中國、香港的大坪數,台灣兩間分店的規模都不大,但卻十分別緻。台灣小型書店的經營模式多半著重人文、文學,很少看到側重生活書籍的選品方式,這點已讓Muji Books做出市場區隔。主題精準而不貪心,加上清楚明確的陳列(我猜陳列規則應該也寫在他們的工作手冊裡),讓許多原本在其他書店裡很少被注意到的品項,都跳了出來。或許大部分消費者到無印良品,並不是為了買書,但做為營造氛圍的高手,他們不僅讓書籍成為烘托商品最好的文宣,也讓生活提案的精神更飽滿。(希望這段不會被誤認是業配文。)

▉喝咖啡、看展覽、來去書店住一晚

在商品結構的複合之外,還有業種搭配的複合,最常見的應該就是餐飲了。就算規模再小的書店,擺張桌子提供咖啡,對很多人來說似乎是基本款。餐飲同樣是增加顧客來店率和提高書店營收的方式(否則百貨大戰也不會變成美食街大戰了),畢竟雖說書是精神食糧,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優先填飽肚子。基於許多對於「看書聽音樂喝咖啡」的浪漫想像,這個組合似乎理所當然。

除了現場的餐飲服務之外,現在也有越來越多書店,長期或定期販售有機食品、小農的作物。若再配合烹調示範、活動市集等多元模式,不僅能推廣好的食材,也讓書店成為讀者、社區交流的中心。

畢竟,實體書店的最大特色就是空間。在書店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只有書籍買賣而已。很多人會覺得這說法過於浪漫,但正因為網路時代的發達,真實的人際接觸反而更該重視,書店就是最適合創造互動關係的場所。所以除了以不同商品和業種創造閱讀的可能之外,相關的活動和講座更是不可或缺。

現在不論大型或小型書店,都花非常多力氣在耕耘活動上。形式從單純的新書座談,到系列策展、讀書會,甚至獨立影片與音樂發表等。大部分的活動都是免費參加,收益來自當天販售的相關商品。不過根據經驗,人潮爆滿的講座不代表書一定賣得好,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付費講座,有些可以折抵購書金額或飲料。雖然辦講座的目的不在賺錢,卻也較能避免書店勞心勞力卻可能還要倒貼講師費的窘況。

範例_詩生活1_陸穎魚提供.jpg
由詩人陸穎魚所經營的書店「詩生活」,結合詩集與文創選物。照片:詩生活提供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目前世界各地都有更多書店,努力嘗試不同的營運手法。譬如與展覽空間合而為一的書店,日本的森岡書店應該是這種形態的極致了。森岡書店「一室一冊」的概念非常大膽,但是被選中的書並不是單純大量堆疊,而是搭配素材豐富的延伸展覽。就我所知,從開幕到現在不但不賠錢還有盈餘;前陣子吸引不少愛書人的話題,則是旅行時投宿在書店附設的旅館(但這樣晚上到底是該睡覺還是該看書呢);或是台灣近年蔚為話題的幾個付費閱讀空間——或許可說是新時代的租書店,展出店主收藏的大批絕版雜誌書籍......這些都是展現閱讀可能性不同面貌的嘗試。

在營運上,複合模式有很多種可能。或許是全部自營(自行選品、進貨、管理),也可能互相投資,甚至是以專櫃型態招商(劃出固定的營運範圍,收取租金或是營收抽成)。聽起來好像自營最厲害,但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隔行如隔山」絕非假話,雖然也有十項全能的老闆,不過很多時候一手包很容易會顧此失彼,不夠到位的選品或服務,很可能讓顧客無所適從,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如與各種領域的專業人才合作,更能有1+1>2的效果。

無論閱讀趨勢如何變化,從「書」延伸而出的多元空間,都必須不停做出新的嘗試,這是以「內容」為基底的一場場閱讀實驗。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OB短評》#20 每週精選的好書懶人包

BB_0.jpg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
与那国台湾往来記─「国境」に暮らす人々
松田良孝著,蘆荻譯,聯經出版,39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2.jpgicon_type01.jpgicon_type05.jpg
繼《八重山的台灣人》之後,松田良孝再度走訪耆老,爬梳文獻,將台灣和與那國島之間的歷史虛線連結起來。關於台日間的歷史交流,市面上已經充斥著太多情懷陷溺的作品,作者這種入戲而不動情的角度尤顯珍貴。
位於宜蘭外海的「與那國島」,原來曾與台灣密切往來,有著既近而遠的社會關係,歷史留下來的地理與國籍、自然與人為的矛盾,依然很吸引人。大歷史未納入的地方史,在民間記憶中發展出的文學,別具況味。本書也提供基隆身世的若干面向,對喜愛文學與地方誌的讀者而言,會是「不撕裂,自難忘」的寶貴文本。【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改變歷史的地圖與製圖師:藏在地圖裡的智識美學與權力遊戲
Map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約翰.克拉克(John O.E. Clark)著,曾雅瑜譯,大寫出版,56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2.jpgicon_type01.jpgicon_type05.jpg
我們需要地圖來形成世界,就像需要事件來形成歷史。作者深知其中奧妙,將各種精美的地圖視為事件,提供了一套把握人類文明的四次元座標。作者關注地圖中的權力,因此蒐羅散落不同時空的多樣地圖,也真的找到繪製地圖者都在畫分界限、都在關注權力。
除了製圖史上的重要發明外,本書也論及了「地圖的醜聞」:地圖也會騙人,也曾做為幫兇。在「地圖面面觀」的類型中,此書盡可能包羅萬象,眾聲喧嘩。【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害蟲偵探事件簿:50年防蟲專家如何偵破食品中的蟲蟲危機
招かれざる虫 食べものにつく害虫の科学推理ノート
兵藤有生著,莊雅琇譯,臉譜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2.jpgicon_type01.jpgicon_type05.jpg
兵藤有生這位煞有介事的蟲蟲偵探,在披露如何破解蟲害的同時,也置入了大量引人入勝的昆蟲知識。向推理類型致敬,雖然案情很快就偵破,但隨之而來的蟲蟲解讀仍頗具專業趣味。他的結論是一記當頭棒喝:蟲害來自於人害。人類該好好重修和蟲類的關係了。
還記得《識骨尋蹤》中被戲稱為「蟲男」的哈金斯嗎?也許你我並不想成為昆蟲或防蟲專家,但「知識真美妙」一事,何嘗不曾使我們會心一笑,並鼓舞我們在本門專業上精益求精?一本輕鬆又具激勵向學與「解決困難」精神的書。【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風滾草
包子逸著,九歌出版,30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12.jpgicon_type01.jpg
包子逸的文字有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見多識廣,彷彿已經不再需要去探索世界了,因為世界就在腳下啊。這樣的文青實在太正能量了。
內容、風格與思辨三者相映成趣的豐美散文,潤而不膩,筆到之處,新境自成。對浮誇社會的謔意批判,觀察微細,比喻傳神,生有憤青的批判之眼,用的是符號豐富的趣意妙筆。【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復仇女神的布局
アルテーミスの采配
真梨幸子著,劉姿君譯,獨步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6.jpgicon_type12.jpgicon_type01.jpg
這本低氣壓的推理小說掀開AV產業的粉彩塑膠殼,讓人看到比性慾更令人執迷的復仇慾。真梨幸子為書中人塑造了一個步步陷阱的世界,提供讀者一次徹底沉淪的快感。
作者使用在不同對話體(外在與內在)流利轉換的方式,將過往認為杜斯妥也夫斯基最具表現力的「複調對話」現代化,不僅是更加風格化的推理,也使日本社會現象與A片女優世界更鮮明可感。詭計構想與人物心理也可媲美《基度山恩復仇記》般,在高潮起伏之中,還有意在言外。【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蔡佳芬著,寶瓶文化出版,35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2.jpgicon_type06.jpgicon_type03.jpgicon_type09.jpg
對許許多多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失智親人的家庭來說,這本全方位的照護手冊,不只救急、救命,也救心。應時的社會議題,兼顧親情人性、醫療專業的照護指南,雖有工具書性格,但訴求柔軟而實用。
失智者的家屬經常精疲力竭,到不太相信有外援,可以幫助面對失智者帶來的某些「不名譽」問題;作者對失智者與照顧者的衝突有深刻了解,以最簡單的文字點出處理技巧,更對「難堪問題」開門見山,是助益良多的支持之書。【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
The Bees
拉琳.波爾(Laline Paull)著,聞若婷譯,馬可孛羅出版,38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7.jpgicon_type12.jpgicon_type01.jpgicon_type05.jpg
如果一隻蜂陰錯陽差地,沒按蜜蜂社會的規則生活,會怎樣?本書在反烏托邦小說與動物小說的傳統上,加入性別政治的反省,對「社會控制」的反諷十足。
以蜂群的生態隱喻人類的處境,從物種本能、女性主義、種姓制度,一路談到階級議題,企圖不凡,親民可觀。擬人的工業社會,女性的角色設定,都頗有巧思,工蜂勞動階級既然不是本能而是結構壓迫,就會有宿命以外的出路。波爾寫出了小蜜蜂版的《美麗新世界》。【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BB_0.jpg帕德嫩之謎:古希臘雅典人的世界
The Parthenon Enigma: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s Most Iconic Building and the People who Made It
康奈莉(Joan Breton Connelly)著,梁永安譯,貓頭鷹出版,720元
推薦原因icon_type02.jpgicon_type08.jpgicon_type12.jpgicon_type01.jpgicon_type05.jpg
在這本考古學與古典語文學的專論中,作者旁徵博引,分析了帕德嫩神廟的來龍去脈,更從神廟上的浮雕場景出發,大膽論證雅典的民主源起於處女獻祭,打破啟蒙時期以來對希臘的想像。對重度希臘控來說,《帕德嫩之謎》絕對是一場知識與邏輯的豪華角力。
從豐厚學養出發的寫作,批判性與諷刺都輕細卻犀利如金針,固然是難以錯過的藝術史與史學鉅作,閱讀樂趣更幾近難以匹敵。深深鑽進帕德嫩神廟的歷史地層,窮盡所有的知識講天文、談人事,全方位呈現希望的哲學與世界觀,即使百餘頁的註釋令人驚訝,依然不妨礙閱讀樂趣。【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icon_type02.jpg知識性| icon_type11.jpg設計感| icon_type07.jpg批判性| icon_type08.jpg思想性| icon_type06.jpg議題性| icon_type03.jpg實用性| icon_type12.jpg文學性| icon_type01.jpg閱讀樂趣 |icon_type05.jpg獨特性| icon_type09.jpg公益性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17-05-16 11:36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