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新銳漫畫家高妍將出版首部長篇漫畫《綠之歌》:創作能帶我們到自己都到不了的地方

備受關注的25歲台灣插畫家高妍,首部長篇漫畫作品《綠之歌》,將於本週三(5/25)在台日兩地同步出版。無獨有偶地,她最崇敬喜愛的日本音樂人細野晴臣,49年前也在同一日,同樣以25歲之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Hosono House》(細野之家)。

高妍自大學起即持續進行創作、自費出版插畫作品集,其輕巧細緻卻蘊含豐沛情感的作品風格,吸引不少台日獨立出版圈的讀者。2018年,高妍將自己愛上日本搖滾巨匠細野晴臣音樂作品的心路歷程,繪製成32頁的繁體中文短篇漫畫《綠之歌》自費出版,印製600本,很快便銷售一空。


高妍2018年以小誌形式自費出版的短篇漫畫《綠之歌》(取自Gao Yan 高 妍臉書

發行5個月後,這部只有中文對白的小誌漫畫輾轉來到日本,被細野早年待過的樂團「Happy End」鼓手兼作詞人松本隆發現。得知這部台漫引用了Happy End歌詞的松本,告訴了好友,細野因此親自閱讀到高妍透過圖像傳遞出的、對其音樂的由衷喜愛及真摯情感,由此種下了高妍與朝思暮想的音樂偶像相見的緣分。

2019年細野迎接出道50周年,日本NHK電視台特別拍攝紀錄影像,預計製作《搖滾師匠:細野晴臣》紀錄片(No Smoking)時,便邀請高妍與來台公演的細野見面,並親自分享繪製《綠之歌》的緣起。


2019年2月,高妍手持細野晴臣首張solo專輯《Hosono House》,與音樂家本人合影。(高妍提供)

「我只是一個非常喜歡細野晴臣的歌迷,想透過漫畫表現從他的音樂中得到的感動,殊不知這本漫畫被本人看到了。」高妍回憶當時的驚喜:「我並非有意識的,但這本漫畫冥冥之中一直幫我圓夢。」

《綠之歌》的命名,靈感來自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重要角色小林綠,沒想到,完成及自販這部短篇漫畫短短2年後,也收到來自村上本人的邀約。高妍為村上的紀實作品《棄貓》繪製封面及內頁插畫,完成創作生涯第一份正式的商業插畫案。


漫畫家高妍

2019年,高妍與香港漫畫家門小雷、韓國漫畫家Byun Young Geun在東京舉辦聯展,其後獲得村上青睞,作品造成轟動,近年來高妍在日本逐漸打開知名度,已然成為國際漫畫圈不容忽視的名字。

「現在想起來,覺得《綠之歌》有一股強烈、可怕的力量,讓我靠近這些人。我繪畫時並沒有懷抱著試圖接近偶像的念頭,而是畫了作品之後,作品裡面有很純粹、不成熟、很拙劣的誠實,這個誠實不斷地讓我跟他們互相牽引。我覺得這是我畫《綠之歌》之後最震撼的事情。」高妍若有所思地說,「創作的力量可以帶我們到很遠的地方。作者本人到不了的地方,都能透過作品去傳達。書就是有這樣子的力量。」


《Comic Beam》2021年6月號封面(高妍提供)

由於《綠之歌》獲得各界好評,高妍更篤定要往漫畫領域前進。經過數年醞釀後,日本角川集團漫畫月刊《Comic Beam》邀請高妍調整原有的短篇漫畫,改以日文長篇形式連載。能與森薰(《艾瑪》)、山崎麻里(《羅馬浴場》)、丸尾末廣(《芋虫》、《帕諾拉馬島綺譚》)、和山やま(《去唱卡拉OK吧!》、《為你著迷》)、十日草輔(《國王排名》)等漫畫家在同一本雜誌連載,也創造了日後獲得村上矚目的契機。

談到《綠之歌》長篇連載內容,高妍敘述那是她反芻數年之間發生的真實經驗後,呈現出來的作品。「這是一本私小說性質的漫畫,」高妍強調:「內容不是一個女生追星的故事。」她希望藉由《綠之歌》,竭盡全力地記錄下「愛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得讓人願意做不敢做的事,去遙遠的地方」這個重要的訊息。

談到這本無意間扭轉她命運般的作品,高妍說:「《綠之歌》不單純只是一封獻給細野晴臣的情書,而是獻給為了愛勇敢地做不曾做過、也不曾想像過的事,對某件事物懷抱熱情、溫柔,且心思細膩的我們的情書。我能把這些青澀、有朝一日終究會忘卻的情感,透過《綠之歌》記錄下來,感到十分滿足且幸福。」

臉譜出版副總編輯、同時也是《綠之歌》繁體中文版責任編輯謝至平表示,這部作品讓他動容的地方,是具有一種跨越語言、年齡與國界隔閡的力量,立體地記錄下當代氛圍,反映出台灣年輕世代的群像,「過了十幾、二十年再回頭看,會不會也變成像一部留存我們這世代的一個標本?」


臉譜出版副總編輯謝至平

《綠之歌》日本版與繁中版,從裝幀設計、封面繪圖與編排,甚至由日文迻譯回中文的工作,都由高妍親自操刀。高妍笑說,原先認為裝幀設計絕對要交給專業來做。直到日本編輯在準備發行的過程突然拋出挑戰:「有沒有興趣親自做這次的裝幀設計?」高妍敵不過想嘗試的念頭,就一口答應,栽入新世界。

「我可以藉由想像讀者怎麼翻閱,來設計裡面所有細節。像摺口第一頁翻開來是一張黑膠,上面有6首曲目,其實就對應到這部漫畫有6個章節,每個章節曲目都是一首歌的名字。」高妍分享她埋藏在書頁間的巧思,「書最後摺口是演唱會門票,因為和上下兩集的故事結尾有關。」書腰設計得像機票,則與她對書能夠帶作品掙脫地理限制,觸及讀者的想像有關,「每個地方都有小巧思,做起來很有趣,又可以跟故事強烈結合,這是我做這本書設計最開心的事情。」

雖然長篇版《綠之歌》最初是在日本連載,但高妍強調,只要翻閱就一定會感受到「這是一本非常台灣的書。」她說:「我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在日本工作,我在日本工作最想要證明的事情是:台灣有非常多人才,不需要透過國外的肯定來讓更多人知道台灣創作者是有才華的。」

回顧自己成名的歷程,高妍也分享她觀察到的台灣創作圈生態:「很多先前的經驗是,先在日本有不錯的迴響,回到台灣,台灣業界才開始漸漸覺得『高妍是個不錯的作者』。」她說,「但其實『我不錯』的這件事,並不因為在日本得到任何成就而有所不同,而是因為我從以前到現在都在做一樣的事情(畫畫),並且我把這件事持續做下去,所以我才會有今天這樣很幸運的成果。」

高妍說:「希望台灣人能更有自信,不需要因為外國的鼓勵或在國外得了什麼獎,受到誰的青睞,我們才能大聲地說自己是台灣之光。我希望這本作品可以讓台灣年輕創作者,或跟我一樣不斷在努力的作者們,可以知道他們的作品是有力量的。希望透過這個作品,讓台灣人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同時讓日本看到,其實台灣作者的作品很有趣。」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 綠之歌 -收集群風(上下冊不分售)
緑の歌-収集群風-(上・下)
作者:高妍
出版:臉譜出版
定價:70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高妍
1996年,生於台灣、台北。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沖繩縣立藝術大學繪畫專攻短期留學。現以插畫家、漫畫家身分在台灣、日本發表作品。2020年受邀為村上春樹《棄貓》繪製封面與內頁插畫,並以台灣館參展漫畫家身分參與國際安古蘭漫畫節。2021年5月起於日本漫畫雜誌《月刊 Comic Beam》初次連載作品《綠之歌》。

InstagramFacebookTwitter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5-23 21:45
2022國際書展》不容錯過的科技展演:劍魂如初AR劇場見證書中人的生死愛戀

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即將於端午連假期間(6/2-6/7)展開,會場上值得關注的除了主題館及各家出版社的重點書之外,數位主題館推出的「AR劇場」號稱全台首部360度擴增實境圓形劇場,結合劇場導演、得獎音樂創作者及專業演員,利用4DViews高科技攝影棚拍攝完成的科技劇場,預期將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劍魂如初AR劇場:尋找蕭練」是由作家懷觀和未來式互動藝術團隊聯手製作。懷觀的原著小說《劍魂如初》是帶有奇幻色彩的愛情故事,講述主角應如初進入古物修復公司,愛上同事之後卻發現他的本體是把古劍。本書曾獲得文化部Books From Taiwan選書,已售出韓國和越南文版權,並在2021年的釜山亞洲內容與電影市場展入選E-IP Selections。


《劍魂如初》系列小說共有四部,第四部完結篇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推出。

➤不再錯過台灣原創AR劇場

這項結合最新科技與暢銷小說的新型態閱讀行動,原訂在去(2021)年初的國際書展亮相,因疫情而延宕至今才正式與讀者見面。今年書展期間,數位主題館將開闢專區,提供3套設備,全時間供讀者見證書中人物的生死愛戀。

AR劇場使用的裝備很簡便,每一場次的體驗只需要一台iPad和一張圓桌,讀者手持iPad面對圓桌,桌面上會開始浮現小說中的場景,開啟360度全視角,觀看由32台攝影機環形拍攝的表演。未來式互動藝術共同製作人馮勃翰表示:「觀眾可以如同導演掌控運鏡般,隨時且自由地選擇觀看的角度和距離。」他補充說:「早先在文策院展示時,還有觀眾發現連主創團隊都未曾注意到的角色表情。」觀者每一次的凝視都可能進入不同動線,獲取不同的視覺衝擊,是這類AR劇場的一大亮點。


3D建模場景拍攝


實際觀看畫面

這段只有6分鐘長度的AR劇場雖然簡短精練,但製作團隊可說大咖雲集:擔任導演的是知名劇場工作者傅裕惠,金曲得獎音樂家柯智豪負責整體音樂,劇中如同戲班子的特技身段,則是由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的曾憲壽進行指導。

事實上,《劍魂如初》與新科技的結合,除了AR劇場之外,還有虛擬實境VR的設計,場景同樣位於故事中的古物修復室,在這裡讀者不再是旁觀者,而可以走入其中,與書中人物及其間的物件互動,完成古物修復的任務。可惜的是,VR劇場並不會在本次書展會場一併展出。

馮勃翰惋惜地表示:「我們很希望能維持2021年的計畫,將VR和AR兩者同時展出供讀者體驗,但疫情期間,VR的展出需要頻繁的設備穿戴以及眾多展場人力,加上VR劇場需要非常大的空間(以允許體驗者在空間中自由走動),籌辦起來較費力;此外籌備期間擔心書展再度喊停做了白工,因此今年只提供台灣首創的AR劇場在書展推出。」


實際操作畫面

➤閱讀新體驗,南北不設限

去年「元宇宙」關鍵字的蓬勃發展,讓沉寂一時的虛擬實境再度成為話題。談到將文本轉譯成VR、AR或XR的嘗試,馮勃翰指出,由於相關軟體的使用越來越便利,要進行「各種R」的轉譯並不難,差別在於細節,例如運用多新的技術,以及是否充分發揮VR/XR的特性。

實測體驗《劍魂如初》AR劇場時,劇中精緻的製作令人驚呼連連,同時好奇未來還會不會有後續的AR與VR劇場推出。馮勃翰表示:「目前各種娛樂的商業火車頭仍然是影視,因此我們的下一步會放在《劍魂如初》系列劇集的改編。目前美國、韓國都有知名公司與我們洽談影視改編,也有知名國際平台在和我們洽談中。」

書展期間,《劍魂如初》AR劇場原規畫設置在會場二樓的「數位主題館」,由於出版社退展,一樓空間釋出,開展後可能移至一樓展場,讀者請密切注意相關訊息。現場預計提供3組體驗設備,每台iPad每小時約能完成4場體驗,6天展期預計將可完成750場。現場體驗完,還有特製的IG濾鏡可供讀者拍照發限動。


讀者可透過《劍魂如初》IG濾鏡將書中角色結合實境場景。

《劍魂如初》AR劇場將開放網路報名與現場報名,網路報名將於5/28(六)上線。此外,主辦單位提前於書展前與南部的讀者見面,5/28(六)將在高雄文學館舉行AR體驗活動,作者懷觀將以視訊與讀者互動,有意體驗卻因時間或距離限制無法到書展現場的讀者,歡迎前往共襄盛舉。


➤時間:2022.5.28(高雄場)/6.2-6.7 (台北書展場)
➤地點:高雄文學館|三餘書店|世貿展覽一館1樓數位主題館
➤報名資訊高雄場/台北書展場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2022-05-23 11:00
繪本書房》意猶未盡點、點、點⋯⋯來看「點」繪本

點、點、點……是意猶未盡?還是欲語還休?或是排隊點名?

、○、⦿……是實心的?空虛的?還是藏著不同空間的?

因為疫情,好久沒有進校和孩子們面對面的帶閱讀活動了。手執粉筆在黑板上塗了一顆圓形,我問孩子們:「這是什麼?」不怕生的小男孩回道:「病毒。」孩子的想法真是深受生活經驗影響啊。

我把圓形點加了像翅膀的兩筆,學生開始爭先搶答:「蒼蠅」、「蜜蜂」、「竹蜻蜓」……想像力噴發中。這時發下一張圖畫紙,分成四格,請學生們分別就每個「點」發想創作。

➤點,是啟始點、出發點

有些孩子(通常是被他人標準壞了創作興致的孩子)會嚷著:「不會畫畫!」畫畫呀,不就是點—線—面,「點」是啟始點、出發點,那我們就從「點」開始吧。

講到啟始點、出發點,就不能錯過2003年彼得.雷諾茲(Peter H. Reynolds)繪製的圖畫書《點》,它不僅提醒師長們要以寬闊的準則和引導的態度啟蒙學童,同時也啟發了所有罹患繪圖恐懼症的大、小朋友們。

《點》的故事描述一位女孩在美術課快結束時,始終未提筆作畫,老師鼓勵即將交白卷的她:「隨意在白紙上畫些什麼吧。」女孩撒氣的用畫筆在白紙上一戳,留下了一個點。老師端詳後,請女孩在她的作品上簽名。翌日,女孩看見老師將自己簽了名的畫裱上框,掛在牆上。「嗯,我應該可以畫得更好。」自此女孩用各種方式表現不同樣貌的「點」,最後還在自己的畫展上,鼓勵了另一位自認畫不好直線的小男孩。

2009年9月,美國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講述了這本圖畫書後,請學生們自由發想,創作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點。因為他的分享,激勵了更多師生,他們遂將每年9月15日前後訂為「國際點點日」(International Dot Day)。大家只要到該網站註冊,即能加入他們的行列,將學生們各種「點」的發想創作分享給全世界喔。

你會怎麼表現「點」呢?在台灣的我們,夏天時也許可以先來吃西瓜,然後比賽吐籽籽,任其落在圖畫紙上,變成一個大點點,最後命名:「夏天」,很棒吧!

➤點,是放射點、擴散點

1959年出版的圖畫書《小藍與小黃》,讓初試啼聲的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一戰成名。當時他年近半百,在設計界早已享有盛名。這段故事請見繪本大師〈自由的心靈開啟現代繪本:李歐.李奧尼的創作與生活〉一文。2015年台灣出版社重新編印,再次請出這本經典圖畫書,陪伴又一屆的新世代共度成長歲月。這本雋永不墜的圖畫書,至少締造兩項經典標竿:

以抽象色塊當故事主角,《小藍與小黃》應該是第一本吧。從小藍登場亮相開始,我們看到它有家人、朋友,要上學、愛玩耍……因為我們的投入與認同,小藍從「它」變成了「他」,也因此當故事中父母認不出小藍和小黃時,讀者竟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感到悲傷呢。

「故事」施展了魔法,再加上我們豐沛的想像力與共情能力,讓書中的藍點、黃點或綠點、橘點……像放射點、擴散點,個個鮮活起來,自此改寫了繪本的定義呢。

《小藍與小黃》是繪本表現圖文關係的絕佳範例。在介紹小藍家人時,文字敘述:「小藍家有藍爸爸和藍媽媽」,圖像呈現三塊藍色——小小圓圓的那一點,跟前一頁形狀尺寸相似,我們可以揣測出:這應該是小藍。而在細長和圓胖的兩者中,哪一位是藍爸爸?哪位又是藍媽媽呢?

作者並未指明,讀者可各憑經驗詮釋。這樣的文字與圖像搭配處理,讓讀者開闊發想,像射出飛箭似的,增加許多閱讀樂趣。這不正是放射點、擴散點嗎?

每次和大小朋友共讀此書,都會聽見各種回答。有的孩子說:「細長的是爸爸,因為爸爸長得比較高。」有的則認為:「圓胖的是爸爸,因為爸爸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不運動,肚子變很大。」有趣吧!


《小藍與小黃》內頁(上誼文化提供)

李奧尼還有一本圖畫書主角是兩個小小的黑點,像我們的筆尖不小心掉在白紙上留下的小黑點那樣。作者利用不同顏色的泡泡來表達這兩顆小黑點的對話,至於他們的長相與表情,就讓讀者自行發揮想像囉。

這兩顆小黑點生長在一隻狗狗的背上,猜到牠們是什麼了嗎?——答對了,跳蚤!這本圖畫書就是《A Flea Story》。

以「點」造型說故事的繪本,別忘了受到《小藍與小黃》啟發而創作的《Quatre petits coins de rien du tout》(小方和小圓),同樣是運用圓點佈置畫面,說了一則精彩的圖畫故事。相關介紹請看:〈繪本書房》方形?圓形?不過小小四個角而已!〉

而2004年出版的《Ubu》(黑色的國王)更是完全使用圓點點構築圖像,另外以顏色區分成不同族群。(〈繪本書房》來點顏色瞧瞧!〉曾介紹過片段)

故事講述大黑點吞下最高首領後自封為王,開始陸續吞下紅、藍、綠……等家族,目睹一切的灰點始終緘默不言,直到他也被這顆黑色國王一口吞下。作者Jérôme Ruillier將一則流傳的警語稍稍改寫,為故事結尾留下點醒大家的寓意。

簡單的圖像也能醞造出深意迴盪的好繪本喔。

➤點,是動動魔法,指指點點

還有一本關於「點」的圖畫書,很受小小讀者歡迎:《小黃點》,法文原書名《Un livre》是「一本書」的意思,「書」是主角,中文書名則讓「黃點」變成主角。它善用親子互動來展現設計巧思——就像玩電腦遊戲,只是本書交由大人唸文字,幼兒負責聽指令操作,讓原本靜態的書本有了活跳跳的動態感。看著小朋友小手指點一下、擦一下,拿起書來搖一搖……哇,彷彿小黃點是活的呢。小小設計,大大創意呀!

作者後來乘勝追擊,又出了一系列以「點」造形發想的創作:《彩色點點》、《小黃點大冒險》和《點點玩聲音》,畫面更繽紛了,同樣透過親子互動,讓平面靜態的書本活起來。

顧名思義,《彩色點點》這本書玩的是混色,看看不同色的點點,在小指頭觸碰後會變成什麼顏色?《小黃點大冒險!》處理的是感覺、情緒,經由「咻—」、「呦呼—」等狀聲詞,讓小讀者們小肌肉直通大腦。《點點玩聲音》則將色彩、大小、感覺用一些線條點綴,便將我們的身體變成很棒的器樂演奏出旋律來。

你還想到哪些玩點點的創意呢?可不可以用點點表現味覺、嗅覺或觸覺呢


《點點玩聲音》內頁(上誼文化提供)

➤點,愛躲貓貓的隱藏點

有一個紅色點點超害羞的,但這個特質也讓它成為躲貓貓大王。《One Red Dot》是一本立體書,每一頁圖像彈跳出來時,請大家找一找那個害羞的紅色點點躲到哪兒去了,是跑去溜宇宙溜滑梯了呢?還是假裝成一顆迷路的星球了?

這本立體書中沒有文字,閱讀時不妨發揮想像力,跟著小紅點捉迷藏去。

作者David A. Carter可是立體書大師喔,他曾於2013年造訪台灣,演講時他提到另一本立體作品的出版趣事:原本書名訂為《500 Black Spots》,可是不小心做超過500個黑點,於是很會做立體書的大師,趕緊改版變成現在大家看到的《600個黑點》(600 Black Spots),真有意思。不過這本立體書的設計重點不在數字,隨著翻頁時揚起、展開或滑動的舞姿,才是本書看點啦。

《紅圓圓與黑圓圓》一樣有捉迷藏感覺,黑點點的「小黑」遇到紅點點的「小紅」,到處躲藏與變身,例如:小黑可以變成瓢蟲黑點藏到瓢蟲背上,或變成大猩猩的鼻孔;而小紅則一下子變成蝴蝶翅膀的斑點,一會兒又成了一顆熟透的櫻桃……

圖像具體,色彩單純,接近知識型的幼兒概念書,玩玩捉迷藏,又能認識各種動、植物。


《紅圓圓與黑圓圓》內頁(上誼文化提供)

➤點,是分開、排列、新身分

曹俊彥老師也有一本以「點」為創作元素的繪本《小黑大變身》,主角是一顆很會變魔術的黑點點喔。書名的副標題是「千變萬化的造型故事」,猜猜看:小黑是怎麼變魔術的呀?

分裂、組合,是造型的基本原理,只要一個「點」,就可以玩出這麼多造型。瞧!一顆偌大的黑點分裂成兩半,再配上不同角色的組合,就可以變成「盾牌」、變「雨傘」……我們可以試著動動剪刀,將黑色紙剪成圓形,也可以去文具店買現成的黑色大圓形標籤貼紙,再動動腦:怎麼讓「小黑」的魔術更豐富、精進呢?


《小黑大變身》內頁(小典藏提供)

《點和線大變身》則不必動剪刀拆開小黑點,而是請小黑點與白線條當指揮,利用集合與排列,再加幾筆線條,就能構成麥穗、蒸汽火車……甚至一整座城市。文字作者維洛妮卡.庫奇(Véronique Cauchy)在書名頁旁的獻詞寫道:「獻給我的曾祖父母,他們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建設了美麗的家園。」

有沒有覺得「點」的格局變大了?原來你我都是一個「點」,承接了前人的開拓,然後再傳給下一個點,一點接一點,共同畫出這個美妙的世界。


《點和線大變身》內頁(米奇巴克提供)

➤看得見、看不見的點

還有一種點點不容易看見,但可以觸摸到,你覺得是什麼點點?我第一次在圖畫書中發現這種點點,是這本《來去圖書館》。書中介紹圖書館會為某些不同閱讀方式的人準備的特殊典藏:盲人點字書。

點字書的書頁上印有幾排浮凸的點點,讓敏銳的指尖擔任偵探,將這些暗號密碼解讀出來。在《El libre negro de los colores》(一本關於顏色的黑書)中,以全黑的畫面搭配白色文字與凸起的小黑點(即盲文、點字或凸字),讓所有讀者進入全盲情境中去揣想「顏色」,既適合盲人閱讀,也適合明眼人易位體感。

在《風是什麼顏色?》的封面上,也有鏤空形式的點字安排。因為歐美字母與中文拼音系統不同,所以在中文、法文版的封面,我們可以看見(或摸到)不一樣的排列組合。


《風是什麼顏色?》內頁(遠流出版提供)

另外有一本白色浮凸點點的法文圖畫書L’enfant de la neige》(雪的孩子),不是盲人點字設計,而是在白色紙上打印出大大小小的圓形凹凸成為故事圖像,描述一個誕生於靄靄白雪中的孩子,因為不易被人看見的特質,而飽受偏見與不友善的對待,直到某日他決定遠離這一切……

哪,白色紙上白色點,這樣也可以創作一本圖畫書喔。

➤點,是汙點?還是閃光點?

「啊!」正埋首塗鴉的氛圍中,常會被一聲驚呼畫破教室寧靜,小朋友會捧著不小心滴到有色水漬的圖畫紙來要求更換一張新的。欸,這時就適合共讀這幾本點點書啦。

第一本《It looked like spilt milk》看起來像「牛奶漬」,其實它是:兔子、蛋糕或一棵樹……。所以,這滴落在紙上的漬是了不起的主角,正準備擔綱演出某個角色,把紙拿起來晃一晃、吹一吹,哇,閃亮登場。

講到「閃亮」,就要介紹這本主角會發出晶晶光點的《A Firefly Named TORCHY》。是的,那一點、一點的亮色,指的是螢火蟲尾部的光點。

螢火蟲Torchy剛出生時並不會發光,牠也想一閃一閃亮晶晶,也想藉著發出點點螢光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愉快,在媽媽鼓勵與指導下,試了各種訣竅,Torchy就是辦不到。直到某個夜晚,Torchy來到城市,發現這裡竟然有那麼多小光點,牠受到感召竟然發光了。可是Torchy的光卻亮到讓森林裡所有的動物誤以為已經白天了,個個睡意顢頇的爬起來東張西望。等牠們搞清楚這耀眼的光是怎麼回事時,紛紛要求Torchy把光關掉。這回Torchy得學習如何關掉亮點了,牠能開關自如嗎?

這本圖畫書運用顏色點點揮灑在黑色背景上,展現出力量和速度,仿佛點亮仙女棒,在黑夜中狂飆,讓畫面野性十足。平常美術課我們大多著色在白紙上,其實可以試著改用黑色底紙,讓筆刷沾顏料去點、去沾、去甩、去噴……製造各種不同個性的點點。然後,你就有一幅獨特的點點作品啦。別忘了上傳到「國際點點節」的網站分享喔。(目前已有台灣作品參與了。)

最後,來加碼分享一部動畫《Pass the Ball》,它是由40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創作者依照圓點狀球形這個主題發想,最後由發起人Nathan Boey歷經40個月整合剪輯而成,真是好棒的「點」子啊!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點 The Dot
作者:彼得.雷諾茲
譯者:黃筱茵
出版:和英出版
定價:33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小藍和小黃​
作者:李歐.李奧尼
譯者:楊玲玲、 彭懿
出版:上誼出版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小黃點大冒險​!
作者:赫威.托雷
譯者:周婉湘
出版:上誼出版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彩色點點
作者:赫威.托雷
譯者:周婉湘
出版:上誼出版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點點玩聲音
作者:赫威.托雷
譯者:周婉湘
出版:上誼出版
定價:30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紅圓圓與黑圓圓​
作者:上野與志
譯者:鄭明進
出版:上誼出版
定價:26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小黑大變身:千變萬化的造形故事
作者:曹俊彥
出版:小典藏出版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hui_juan_shui_hu_chuan_-di_yi_bu_-shang_.jpg點和線大變身
作者:維洛妮卡・庫奇
繪者:洛倫.西蒙
譯者:黃筱茵
出版:米奇巴克出版
定價:270元
內容簡介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頁面